小学品德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
3. 家乡的山和水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介绍家乡的山和水对人们的生活、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并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用于直观展示给学生。
2. 视频:拍摄家乡的山和水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3.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家乡地理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自去感受家乡的山和水的美丽。
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乡山水,热爱自己所在的家乡山水;2.能够描述自己的家乡山水,表达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家乡山水的概念;2.激发学生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内容1.概念解释家乡是指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一个人最亲近的地方。
而我们所说的家乡山水就是指家乡中的山和水。
山和水是自然的礼物,既可以滋润万物,又可以让人们得到快乐。
对于人们来说,家乡的山和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环境,也是文化的载体。
家乡山水的美景既可以让人们欣赏,也可以让人们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学生自我介绍首先,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乡山水,告诉大家自己家乡山水的特点,如有哪些山、有哪些河流等,以及自己的感受。
3.家乡山水的特点接下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一下家乡山水的特点,例如不同地方的山水会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情感教育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感情。
让家乡山水的美景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记忆中,并让他们了解到珍视家乡山水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提醒孩子们,我们要爱护家乡山水,共同打造美丽的家园。
四、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感情,了解自己与家乡山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同家乡山水的重要性;2.展示法通过图片和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山水的特点和美景,增加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的方式。
五、教学评价老师应该全心全意的关注和倾听学生的情感表达,在学生对家乡山水的描述、分享及展示表现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六、教学后记家乡山水寄托着我们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希望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家乡山水的美妙,爱护家乡山水,共建美丽家园。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6]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b8980113f61fb7360a4c6540.png)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
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家乡资料;2、学生准备:学习单和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沈老师要做一回小导游,带大家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一番,怎么样?那咱们就系好安全带准备出发喽!(师戴上导游帽拿着导游旗):各位游客,咱们今天的目的地到喽!(出示图片)这里啊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
这里还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称,环城公园围绕古城墙而建,绿意盎然。
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既有古老的“庐阳八景”、“明教寺”、“逍遥津”,也有新起的“滨湖新区”“天鹅湖”。
如果逛累了想吃点特色小吃,推荐您去“罍街”尝尝“合肥特色小龙虾”、“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
渴了,吃两颗长丰的草莓,大圩的葡萄,保准让您满口生津。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小游客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生答:合肥)对了!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深爱着我的家乡。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说说自己的家乡有多美(出示课题,生齐读)“我爱家乡山和水”二、我的家乡在哪里有几位小同学也和老师一样热情好客,他们正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家乡呢。
瞧!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那里吗?PPT出示:小红说: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北京)【出示图片】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山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包括山名、地理位置、特点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山的图片,感受家乡山的美丽。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家乡的水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水,包括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水的清澈。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景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风景的图片,感受家乡的魅力。
3. 让学生讨论如何宣传和保护家乡的风景,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第四课时:家乡的故事1. 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故事的图片,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五课时:我爱家乡山和水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家乡的山和水。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3. 让学生讨论如何实际行动,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欣赏图片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山和水图片素材。
2. 学生作业本。
3. 教学课件。
4. 讨论小组分组名单。
5. 教学录音设备(可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水。
2. 学生介绍: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乡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活动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
2. 家乡的水: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山和水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表达法:让学生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提高学生的表达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
2.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3. 笔记本、作文本等写作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和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家乡的山:展示家乡山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山的外观、位置和特点,讨论山的传说故事。
3. 观察家乡的水:展示家乡水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讨论与水相关的故事。
4. 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让学生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可以画一幅家乡山的画,或者写一篇关于家乡水的作文。
5. 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观察、讨论和表达。
2. 在学生展示和评价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 邀请当地环境保护专家来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保护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让学生真正热爱家乡的山和水。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我爱家乡山和水》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家乡美丽的山和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插图,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使他们更加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山和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山水环境存在忽视的现象,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之美,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教育他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认识家乡的地理特点,培养他们观察和描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保护家乡山水环境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之美,并教育他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山和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
2.图片:准备一些家乡山和水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家乡山水环境的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活动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家乡山与水的美丽,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山水照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调查家乡山与水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山水照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山的认识和水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调查的家乡山与水的资料,大家共同讨论,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水的来源。
3.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以“我爱家乡山和水”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山与水的喜爱。
4. 展示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家乡的山与水之美。
2. 拍摄一张家乡山与水的照片,附上自己对家乡山与水的介绍,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家乡的山和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生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山与水的喜爱。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表达自己对家乡山与水的喜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画或摄影的基本技巧指导。
2. 学生准备绘画或摄影的材料和设备。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精品教案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精品教案教案名称: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教案编写人:智能助教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4.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课堂PPT或教学投影仪2.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3.板书工具4.小组讨论活动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家乡山水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山和水。
2.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心目中家乡的山和水,鼓励他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乡山水的特点。
Step 2:创设情境(10分钟)1.通过投影展示多个家乡山水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能力,让他们观察这些山水的特点、形状、颜色等。
2.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家乡的山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家乡的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Step 3:学习课文(20分钟)1.使用课本中关于家乡山水的文章,教师将文章进行适当改编和精简后进行朗读,并向学生展示课文图片。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家乡山水的美丽,以及山水对人们的重要性。
3.适当运用教具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回答一些问题,以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1.按照班级进行分组,每组5-6人,让学生和组员一起讨论关于家乡山水的话题,并记录下他们的讨论内容。
2.每个小组从讨论中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Step 5:合作学习(20分钟)1.将同一组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描述家乡的山,另一个小组负责描述家乡的水。
2.每个小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并整理好自己的描述内容,然后用板书工具将学生的描述内容整理出来。
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五四制)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课题: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课时:1课时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水、河流、湖泊等,增强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认识与喜爱。
初步了解保护家乡山水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欣赏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家乡山水的美丽,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保护环境的决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家乡美好未来而努力的动力。
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做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美景,了解山和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在认识家乡美景的基础上,培养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1. 教师准备:精美的家乡山水风景图片、相关视频。
家乡主要山水的地图或示意图。
2. 学生准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搜集相关的图片或故事。
准备好自己家乡美景的照片或简单的介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乡山水风景的视频,视频中展示高山、河流、湖泊等美丽的自然风景,让学生沉浸在家乡的美景中。
播放完视频后,教师提问:“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它们让你联想到家乡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山和水,逐步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起去探索家乡的自然美景吧!”2. 启发思考: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家乡的山和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为什么我们要爱护家乡的自然环境?”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家乡山水的思考,为接下来的课程打好基础。
(二)、新授环节1. 介绍家乡的山和水: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的具体自然景观,如某座著名的山脉或河流。
并进行详细讲解:“这是我们家乡的某座山,它有哪些独特之处?为什么这座山对我们如此重要?”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山的传说或历史背景,增加学生的兴趣。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教案 【完整版】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视频导入: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看一段小短片,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李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家乡的景色,一起去感受家乡的美。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我们的家乡在这里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50页,看书中的几幅图片说一说:课本中的小朋友的家在哪里,他们都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①草原②村庄③黄土高坡④城市2、了解了他们的家乡,那老师想问一下你们,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啊?哪位同学能在地图上帮大家找到我们的家乡呢?那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么?活动二:发现家乡的美老师这儿有一个闯关小游戏,你们愿意挑战一下么?游戏的名字叫超级联想:1、水——哈尔滨的母亲河——观光轮船(松花江)2、山峰—玻璃栈道—像尖尖的毡帽(帽儿山)3、冰灯——游玩——长滑梯(冰雪大世界)4、太阳石——松鼠岛——太阳门(太阳岛)根据关键词的提示,你能猜出是哪里么?那现在有一个小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有一个小朋友,要来咱们哈尔滨做客,要在咱班选出几位小导游,给他介绍哈尔滨的美景,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游玩经历在下面四个景点中选一个地方来说一说,我选的是_____我看到了什么?玩了什么?我觉得什么最美?四人一小组,开始交流,音乐停,讨论结束。
好,时间到。
谁想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谁先来?活动三:美在细微处那咱们家乡这么美,你们想对咱们的家乡说句什么呀?你们看这是老师随手拍得校园一角,都属于我们家乡的美。
三、总结只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咱们书上就有一首小诗,有一个小朋友觉得他家门前的小池塘很美,我们来读一下这首小诗吧。
好了,孩子们,我们可以通过照片,图画,或者像他一样编一首小诗把你发现的美写下来赞美家乡,下节课我们进行分享。
1。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表达家乡美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魅力。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3. 家乡的生态环境:介绍家乡的动植物资源、气候特点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发现和记录家乡的美景,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展示家乡的山和水。
5. 家乡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发现家乡的美景。
2. 讲解法:讲解家乡的山和水的历史、文化、特点等。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表达家乡美景。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绘画、摄影等实践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3. 准备家乡山和水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山水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介绍家乡的山:讲解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魅力。
3. 介绍家乡的水:讲解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4.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表达。
5. 讨论家乡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家乡的美景。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感受山的美丽和伟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脉介绍2. 山的形成和特点3. 山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山脉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的形成和生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山区的植树造林或清理垃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感受水的生命力和宝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水的热爱和节约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河流、湖泊介绍2. 水的来源和循环3. 水的利用和节约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河流、湖泊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的来源和循环,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节约用水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宣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山和水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山与水的相互关系,感受山水相依的美丽。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1. 山与水的相互关系介绍2. 山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学生参与山水环境保护的行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山水相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与水的相互关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第四章: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和赞美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山水美景的介绍2. 欣赏和赞美山水的方法3. 学生参与保护和珍惜山水环境的活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山水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和描述山与水的美丽。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精品教案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I)了解家乡的一景一物。
(2)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2.情感与态度培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1) 能介绍家乡的风景。
(2) 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保护家乡的环境。
4.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视频和调查讨论,充分地了解家乡,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周围的景物。
2.难点介绍家乡的风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人们熟悉的家乡景物的视频。
2.课件。
3.家乡的图片。
学生准备彩色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你们说说你看到了那些地方。
二、我的家乡在这里师:家乡是我们的家所在的地方,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你的家在哪里?生纷纷回答。
师:出示图片(家在草原、山脚下、黄土高坡、省城……)。
生1:我的家在草原上,蓝天、绿草真漂亮。
生2:我家在山脚下,村前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
生3: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上,还可以吹唢呐。
生4:我家住在城市里,小区建设了公园,还有很多的健身器材。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可是,当你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随便告诉给陌生人,要注意安全。
三、赞家乡的美师:周末,老师有几个外地朋友来做客,我想带他们到泸县最美的地方走走,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1.请同学介绍道林沟、玉蟾山、屈氏庄园、龙脑桥。
2.自由说说泸县还有那些风景。
3.游戏大比拼。
四、画家乡师出示儿歌:我家门前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板书设计我爱家乡山和水我的家乡在这里赞家乡的美。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山,了解山的特征、植被、动物等,培养学生对山的热爱。
2. 家乡的水: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水,了解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培养学生对水的珍惜。
3. 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山和水,进行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和水,以及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创作法: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山和水,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准备绘画、摄影等创作工具。
2. 学生准备:观察和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准备创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兴趣。
3. 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家乡的山和水,用语言描述山的特征、植被、动物以及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进行绘画、摄影等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和水的准确性、完整性。
2. 学生创作的审美性、创新性以及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3. 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家乡山水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词汇和句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峦、嶂、碧、澈”等词汇的用法和课文中的优美句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举例和实际运用来帮助大.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山水相关的主题,如“我眼中的家乡美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描述自己心中的家乡山水。
(2)在描述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练习,如“请用今天学到的词语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家乡风景”,并提供一定的句式框架,降低写作难度。
(3)为了加强情感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乡山水的美好回忆,或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对家乡的情感。
(4)在环保意识培养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家乡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乱扔垃圾等,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并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2.教学难点
(1)词汇掌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一些生字词的书写和意义理解可能存在难度,如“峦、嶂”等字词的用法,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际运用来突破。
(2)描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述自己家乡的山和水。这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是一大挑战。
(3)情感体验: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需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以及实际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家乡山水的情感联系。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脉、山峰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脉、山峰简介2. 家乡山的生态环境3. 保护家乡山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家乡的山脉、山峰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山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山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
2. 讲解: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山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山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5. 总结:强调保护家乡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特点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简介2. 家乡水的生态环境3.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家乡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水的生态环境和节约用水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水节约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家乡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水。
2. 讲解:介绍家乡的水系、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水的生态环境和节约用水措施。
4.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水节约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5. 总结: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我爱家乡山和水道德与法治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优美风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遵守法律。
二、教学内容:1. 家乡山和水的介绍。
2.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家乡山和水的照片,并简单介绍家乡山和水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色。
然后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自由发言。
2. 学习(30分钟)首先,老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所涉及到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
然后,老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道德以及为什么要遵守道德;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法治以及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最后,老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 实践(30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道德问题或法律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汇报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4. 反思(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和法治。
四、教学资源:1. 家乡山和水的照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 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材、案例分析等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色,并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道德以及为什么要遵守道德;理解什么是法治以及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4. 学生能够在小组内积极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5.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山的特点。
2. 观察和描述山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家乡的山。
2. 观察记录表。
3.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
2. 观察:学生观察家乡的山,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描述: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山的特点,进行描述。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山的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5.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义。
第二章:家乡的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水的特点。
2. 观察和描述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家乡的水。
2. 观察记录表。
3.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水。
2. 观察:学生观察家乡的水,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描述: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水的特点,进行描述。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水的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5.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义。
第三章:家乡的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教材分析:本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查找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展开有3个话题。
(1)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画面让学生对“家乡”的概念形成具体的印象,并能用画笔记录自己眼中的家乡美景,引领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哪儿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2)画画家乡的风光。
“让我们来画画自己的家乡”。
画面的两幅儿童画作示,可以分别画城市或乡村,可以实地写生,也可以按照照片画。
另一个活动是以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感情,小诗让学生根据家乡的特点,补充填写完整:“……家乡的……,家乡是我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3)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
此话题由家乡的自然环境转向人文环境,引导学生讲家乡的故事、跳家乡的舞蹈、唱家乡的歌。
教学方法: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大纲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所以在本课过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个环节的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山和水。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中来,我充分利用百度的搜索功能,搜索了很多关于家乡方方面面的资料,通过这些直观的视频等资料,来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强化学生热爱家乡情感,使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家乡的一员是多么幸福!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以及和家乡相关的视频和歌曲的。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与家乡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说说我的家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歌曲视频《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渲染爱家乡的氛围。
【百度搜索】《我爱家乡的山和水》v.youku./v_show/id_XMjcyMDg3NjA4.html1、小朋友,听了刚才那首乐曲你们心情怎样呀?你们想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我爱家乡的山和水3、小讨论:“家乡”指什么地方?二、结合课本容,说说自己的家乡。
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按提示回答问题。
(说说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心情如何?他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2、配乐朗读插图中的小诗(为了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选择了这首轻柔的乐曲作为背景)play.baidu./?__m=mboxCtrl.playSong&__a=%24%24%24%24%24%24rmtj%20%E 7%83、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一提到家乡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是呀!家乡的人最亲,家乡的山最美,家乡的水最甜,那就赶快来介绍介绍你的家乡吧!(课件出示)我的家乡在我最喜欢家乡的因为4、师小结同学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每位同学的家乡都有令人向往的美景,那我们就一起去简单了解一下好吗?(用百度搜索中国各地漂亮之风景名胜的课件,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更多的关于自己家乡和他人家乡的信息。
)wenku.baidu./view/bf771184a0116c175f0e48b3.html5玩游戏:猜一猜(他们的家乡是哪儿)课件出示1、双喜临门-----()2、一百元吃一碗稀饭---- ()3、醒了--()4、久雨绵绵初放晴-----()5、夏天穿棉袄---()6、老师小结课堂反思:第二课时画画我的家乡教学重难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一、了解周村,激发画家乡的欲望⑴老师谈话引入:刚才听了同学地介绍同学们都对家乡非常了解和喜爱,我们班的同学虽然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但现在都生活在周村,在周村这个地方学习和成长,那么周村也是我们大家的家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吧!周村美景:除了大街,周村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周村大街的美景图大家喜欢这些美景吗?想一想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个地方?用彩笔把它画下来,拿给大家欣赏好吗?1、学生画好后在小组进行交流,选出一至两幅最美的画,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自己的画。
3、出示第5页插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课件出示:补充儿歌家乡的山,青青的;家乡的水,甜甜的;家乡的草,绿绿的;家乡的楼,高高的;家乡的……家乡是我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4、学生先补充。
5、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抒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师生共评最美书画奖。
(把好作品展示在班级作品栏)课堂反思:第三课时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教学目标: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过程:1、师: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家乡还有很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戏曲、舞蹈。
我们一起说一说、唱一唱吧!2、老师先说一个和周村大街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积极性。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在组进行交流。
4、个别组进行全班展示,重在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我们的家乡。
教师:通过大家的故事,我们对周村——我们的家乡,有了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的家乡。
图片展示,大家在游览周村大街的过程中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说出你的看法?课堂反思: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教材分析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学生条理清晰、浅显易懂地交流资料。
了解家乡物产对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并为有如此富饶的家乡而自豪,形成初步的建设美好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多渠道收集家乡物产相关资料,广泛知道家乡物产名称,并且能够有序地进行介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家乡的物产图片课件;搜集各地物产的实物、图片及其他相关资料等。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家乡物产和相关资料;课前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调查、了解、收集家乡物产的实物、文字、照片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家乡物产,导入课题。
1、欣赏家乡物产。
(播放课件:苹果、板栗、樱桃、各种海产品、安德利果汁等图片,同时教师结合画面进行介绍。
)2、畅谈感受,导入课题。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小结:从画面上我们看到了家乡的一些物产,它们有的长在田野里,有的长在大海里,还有的是经过工人叔叔们加工得来的,那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物产呢?(板书:家乡物产)二、说说家乡的物产,看谁说得多。
1、什么叫家乡的物产?怎样说家乡的物产?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小结:家乡的物产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天然物品和世代家乡人利用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物品。
大家可以从水果、蔬菜、海产品、工艺品、矿产等种类来说。
2、让学生看课本10—11页,说出我省不同地方的不同物产,引导学生根据物产名称归纳物产种类。
(食品、工艺品、中草药、矿产)。
3、家乡物产大家谈。
(1)小组交流家乡物产资料课前,老师号召大家采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家乡的物产和家乡物产的相关资料,大家一定收集到了很多!赶快把你收集到的和小组成员先交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当学生的思路较窄时,师相机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2)班级交流农产品、海产品。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一下,用你喜欢的方式说给大家听一听,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收集到的?(3)教师补充矿产品和工业产品。
(播放图片:矿石、恒邦冶炼、金戒指、金项链、枫林食品、九发深海泉、吉斯家具等畅谈心里话。
听大家介绍了这么多家乡的物产,你想说点什么?(随机把课题补充完整)课堂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初步养成文明、安全的调查、采访的行为与习惯;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资料和成果。
教学过程:(1)我说我喜欢。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和这些物产打交道。
你喜欢哪种物产呢?为什么?学生在小组进行交流,并统一意见进行全班展示。
(2)结合地方特点,重点介绍一下当地的物产,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师小结:同学们,家乡的物产是我们牟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而成,以及我们家乡人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们要珍惜它们,爱护它们。
(3)家乡物产多又多农产品类:小麦、玉米、花生、苹果、樱桃、西瓜、蘑菇等海产品类:海参、鲍鱼、鱼、扇贝、虾、蟹等矿产类:黄金加工类:安德利果汁、枫林食品、九发深海矿泉水、吉斯家具等。
给这些物产找找他们的家乡。
(4)把收集有关家乡物产的实物、文字、照片资料,准备下节课开“家乡物产展示会”。
课堂反思:我家门前新事多教材分析《我家门前新事多》是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容。
教材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及有关事物为容,符合了源于生活、富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三点: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嗅等感官功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下进一步感受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是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己做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鼓励与其他决策者进行交流,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三是拓展教学预案的合理设置,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互动实效,促进学生“对话、合作、沟通”等牛活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观察、认识身边的变化,体验发现生活的乐趣。
2.激发学年观察、探索牛活的兴趣,培养亲近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1.发放调查报告,学生课前进行小调查,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2.用周六、周日时问,对环境变迁进行全方位的材料收集和整理。
(可请求家长帮助)3.多媒体课件:《小城的成长》录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歌谣引入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歌谣,现在我们播放一个歌谣,大家要仔细听,看谁能说出歌谣中的新鲜事。
播放课件──歌谣。
(啦啦啦,啦啦啦,现在的生活变化大。
高楼起,路灯亮……过去的脏差永远不见啦。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生:听出来了。
师:你们真聪明。
歌谣中唱到的容,正反映出了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
谁能说说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要求一句话说明,不重复。
)生1:矮房变成了高楼。
生2:安装了路灯。
生3:修起了平坦的柏油路。
师:板书—我们家门前新事多师:(过渡语)同学们发现的真不少。
那么,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新事?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家乡发展变化的录像好吗?1.新旧对比,激发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
(1)录像播放:《小城的成长》。
(教师适时进行针对性讲解,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
)师:我们通过观看《小城的成长》,大家了解了一些家乡发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