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第二课时教案5篇

七年级地理第二课时教案5篇

七年级地理第二课时教案5篇七年级地理第二课时教案1【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一.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板书
三、气温的分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讲授新课]
1.电脑展示课本P52图3.15(不要说明文字、摄氏度,即将该图变成一幅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运用等高线图是表示(地面的高低)。
(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
(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教师
南极圈以南是什么带?北极圈以北是什么带?
学生
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
教师
请大家再找出20℃、10℃、0℃等温线,观察这3条等温线的数值分别在南、北半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学生
北半球自南向北(从赤道向北极)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南半球自北向南(从赤道向南极)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
教师
那么,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鼠标点击,图中数值加上“℃”,变成气温分布图,以及设计的问题(或用投影另外展示)。让学生仿照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以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1)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运用等温线图是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
(4)等温线数值大,气温(高),数值(小),气温低。
教学重点
1.气温的年变化。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
教学难点
1.有关气温的计算。
2.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3.等温线图的判读。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刻?(午后2时左右、日出前后)北半球大陆,一年之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是几月份?(7月、1月)这是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那么,气温在空间上有什么分布规律呢?

七年级地理 第2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地理 第2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地理第2课世界的人种、语言和某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使学生记住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及其主要能使用地区。

4、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3、世界三大某某及主要分布地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课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学生觉得有趣,所以应把课堂放轻松。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也不太难,多数学生能够顺利指出各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关键在于调动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人种的分类外貌的不同人种与地理环境人种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引入新课教师讲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世界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到我国访问、经商、投资、旅游的外国人也将越来越多,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将更加频繁深入。

因此了解世界上的语言、某某等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某某这两方面的知识。

板书二、多样的语言学生活动:请4位同学分别用汉语和英语打招呼。

教师讲述: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教师提问:1.你知道的语言有哪几种?2.有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讲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都不完全相同。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不相同。

有的语言没有文字,有的有文字,在有文字的语言当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这些语言和文字也是联合国文件、发言等的工作语言。

师生互动:教师播放用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说的“我爱和平”的录音;教师提问: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种语言?(汉语)2.它除了在中国使用外,还有哪些国家使用?为什么?(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华人聚居的地方。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纬线和经线地球上的五带)课件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纬线和经线地球上的五带)课件中图版
7.赤道以北称 北纬 ,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字母“ S 〞表示。
三四
8.写出以下重要纬线的纬度。
(1)北极圈 °N
,(2)北回归线 °N
,(3)赤
道 0° ,(4)南回归线 °S
,(5)南极
圈 °S

9.为了保持局部国家和地区的完整,以 20°W 和 160°E 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限;以 赤道 为南、北半球的分
一二
2.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判断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的经线为起始线,称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 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度共36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东、 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180°经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线。
6.图中四点位于东半球、北温带的是( A ) 点点点点
1
2
பைடு நூலகம்
3
4
5
6
7
7.读世界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关闭
(1此)从题东主、要西考半查经球纬的网划图分的看判,该读图。根属据于经纬度的数半值球变;化从规南律、,确北定半经球
的度划是分东看经,该还是图西属经于,纬度是北半纬球还。是南纬,是解答此题的前提。
一二
【例2】 以下图是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点的经纬度是( ) °S,40°W °N,40°E °N,20°E °S,20°W (2)以下经线中,能与图中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 () °°°°W (3)图中四点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二课时 纬线和经线 地球上的五带
三四
三、纬线和经线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作者VX:免费范文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重点】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难点】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问)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学生答: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

(讲授新课)(问)假设地球不运动,地球上有没有昼夜之分呢?同学回答后老师讲解: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太阳照射地球;之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问)你怎样理解教材相关文字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演示)用灯泡做光源,在黑暗的区域照射地球仪,并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

实际上,在演示过程中,以灯泡做光源的太阳不动,地球仪转动,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是太阳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应。

老师与学生一起画昼夜半球示意图:(演示)当北京由夜间进入早晨的时候,英国伦敦是什么时候?美国纽约是什么时候?(学生答:伦敦还是深夜,纽约进入晚上)(问)在同一时刻,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打电话的问候语为什么不同?(学生答)老师归纳过渡到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板书设计】三、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作者VX:免费范文。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

但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名词多为空间概念,而七年级的学生因年龄较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其空间想象能力亦不够,学生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

因此本节的教学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怎样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教学设计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采取(1)利用地球仪、地图等直观教具;(2)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3)教师精讲、点拨,总结规律等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

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1.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2.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思考、回答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

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观察地球仪、思考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认识地球仪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1.2.2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 经线和纬线)(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1.2.2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 经线和纬线)(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都相等 南北方向 都与两极相交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纬线和纬度
经度的变化规律
longitude and latitude
40° 20°
180° 20°
40°
纬线和纬度
经度的变化规律
longitude and latitude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180° 120°
60°
60°
120° 180°

150°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 条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 线,就是本初子午线
经线和经度
经度的起点
longitude and latitude
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
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 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正式确定以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线 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20°W
160 °E
经线和经度
longitude and latitude
经线圈 | 东西半球的范围
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①图解东西半球的范围
180°
西经

西半球
20°W
东经
180°
东半球
160°E
西 半 球
经线和经度
longitude and latitude
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口诀
小于160°E 东半球
东经( E )、西经( W ) 向东增加为东经, 向西增加为西经
经线和经度
3.半球划分:
知识小结
南北半球
longitude and latitude
东西半球
示意图 分界线
赤道
20°W和160°E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
板块 运动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新版教材
2024
2课 时
海陆的变迁
第二课时·板块的运动
板块 运动
BANKUAIDEYUNDONG 板块的运动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以及主要
习 内容。

掌握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分布、形 成原因。

了解板块运动的方向以及产生的地 理现象。
板块 运动
课程标准
A.大西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C.太平洋内部,地壳活跃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8.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B)
A.处于板块内部 B.处在板块交界处C.位于大洲交界处 D.位于大洋边缘
9.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B.每个板块内部都有一块大陆 C.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至今仍在不断扩张 D.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A.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B.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D.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一些论述,正确的是( C )
A.地球表面有五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B.每一大板块之中都有一块大陆 C.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D.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在不断地张裂
板块 运动
达标测评
1.喜马拉雅山是由以下哪两个板块相互作用而形成( C )
A.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

当堂检测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D 1.图中可看到的经线有(

A.2条
B.3条
C.4条
D.8条
2.与图中90°W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 C)
A.45°W
B.0°
C.90°E
D.45°E
29003
当堂检测
3.一个人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
(1)所有经线的长度 相等 。 (2)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29003
图1.11 经线和经度
新知讲授 3、经度
(1) 0 ° 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是 经度 的起始线。由此向 东、向西各分为 °。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 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 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 290出03,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180° 160°W…… 60°W 40°W 20°W 0°20°E 40°E 60°E …… 160°E 180°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9003
活动 1、观察地球仪,回顾经线和经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1.4和表1.5。
表1.4 经纬线特点的比较
项目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29003
半圆 相等 南北

A.连接南北极点
B.形状为圆
C.长短不一
D.与赤道平行
C 5.与本初子午线可以组成经线圈的是(

A2.90003°经线
B.0°纬线
C.180°经线
D.90°纬线
当堂检测 6.在地球仪上能绘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表示
C 东经的符号是(

2.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2024)

2.1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2024)

2.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适用教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内容分析】在学习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内容时,教材通过介绍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地理方位感。

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蕴含着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价值观。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这一学习内容之前,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如地图的使用、地球的形状等。

他们在生活中也可能有关于方向、位置的实际经验。

但学生的学科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3. 学生在地图上的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概念,掌握地球坐标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经纬度定位地球上任意地点的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经纬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纬线和纬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经线和经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经纬度在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原理及计算方法。

(2)在地图上准确标注和识别经纬度。

(3)运用经纬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定位、导航等。

【教学评活动设计】2.1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1、纬线和纬度(1)纬线的特征①形状:圆圈①长度:不等长①方向:东西(2)纬度的划分①度数:0°90°①南北半球划分赤道2、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特征①形状:半圆①长度:等长①方向:南北(2)经度的划分①度数:0°180°①东西半球划分20°W160°E【作业与拓展设计】1. 针对性作业:设计一系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绘图题,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大洲和大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并掌握它们的基本分布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材还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地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不够熟悉,对于一些具体的大洋和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可能记忆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加深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上主要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2.让学生能够指出主要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难点:理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2.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地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阅读。

2.准备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活动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我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大陆?”、“海洋有哪些?”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大洲和大洋”。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阅读。

让学生找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这七个大洲。

同时,让学生指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这四个大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找出图中的大洲和大洋,并说出它们的位置。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7.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C)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8.一年之中,南半球海洋上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C )
A.2月和8月 B.1月和7月 C.8月和2月 D.7月和1月
气温 分布
达标测评
下图是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 9~11小题。
9.图中(D)
28.8-(1520-720)÷100X0.6 =28.8- 8X0.6 =28.8- 4.8 =24.0 ℃
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4.0 ℃
图3.18 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 分布
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在图中找出低温和高温中 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在青藏高原形成低压中心,原 因是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气温 分布
达标测评
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6~8小题。
6.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B)
①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 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大 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气温 分布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新版教材
2024
2课 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二课时·气温的分布
气温 分布
QIWENDEFENBU 气温的分布


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学会阅读气温曲线 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目 掌握世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气温 分布
课程标准
2022年课程标准
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 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学生对于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实例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大洲和大洋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分布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实例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洲和大洋对于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使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有直观的认识。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及其关系。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准备相关的大洲和大洋的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和分析。

2.实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3.教学设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地图,使学生对它们的分布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址所代表的地形是()A.山地B.盆地C.缓坡D.陡崖2.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闭合的地址必然是山顶C.等高线密集的地址,坡度就陡D.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地址是山脊3.以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平面示用意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⑴写出以下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A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_,G⑵在A 、B两条线路中,从_______处爬山比较容易。

⑶山峰D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米。

【课堂练习】一、关于五种地形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平原和高原的一起特点是地形起伏小,海拔一样在200米以下B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下上,坡度较缓,沟谷较深C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样不超过200米D盆地周围多被高山或高原围绕,中部相对低平。

二、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样为A山地B平原C丘陵D高原3.我军侦查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忙解答以下问题:(1)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方向。

(2)若是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不是在大炮射程之内(是或否)(3)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米,与敌军指挥部所在位置的高差约为米。

(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进攻线路较好。

【拓展训练】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久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D.注记确实是地图上的符号,能够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选做)2.读下左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B两处的相对高度为米。

(2)按地表形态来看,C处是,D处是,E处是。

(3)图中甲、乙两条河流画法不合理的是河,因为。

〖地 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地 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为什么?
观察: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
不同一: 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密集;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稀疏。
不同二: 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海陆因素
新知探究
观察图中A、B两点的气温,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AB
A点气温高于20℃,B的气温低于20℃。
AB
A点气温约为0℃,B的气温约为10℃。
1.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7月哪里气温高?1月哪里气温高? 规律二:北半球同纬度地带,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1月大陆 气温低于海洋。
新知探究
思考交流
玲玲在"九寨沟(104°E,33°N,海拔2000米以上)夏令营活动方案"中除了 提示大家要携带防晒用品、雨具之外,还专门强调:切记预备稍厚外套。你觉 得有必要吗?为什么?
新知探究
你发现什么规律了?
高处不胜寒 2500m 8℃
1500m 14℃ 500m 20℃
规律三:气温随海拔上
升而下降,海拔每上升
1000m,气温约下降6℃。 海陆因素
新知探究
纬度因素
归纳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2
思考:纬度相同,气温是否就一定相同呢?
·A ·B
陆上气温分布比海洋复杂。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分布具有 什么规律呢?
2
思考:(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主设计人:张琳琳审稿人:张琳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地球仪上识别径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2、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径线和径度。

2、纬线和纬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

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二)自学指导
1、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做90°,称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S”表示。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级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此想东想西
各分做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W”。

(三):检查自学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重难点知识串讲
纬线和经线
(用移动小黑板列格对比纬线和经线。


纬度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度数,同学们看图,
这就是
1纬度0°的这条线是“赤道”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把地
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北的
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
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
习惯上用“S”作代号。

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
和南极分别是90°N 和90°S。

想一想,以赤道为界,北纬和
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度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逐渐增大)
2、低纬中纬和高纬,(读题,找同学回答低、中、高纬所占的纬度范围)
在地球仪也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也向纬度一样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方向度数,这就是经度。

同学们看图,地球仪的0°经线叫做
(1)本初子午线那么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同学们看一看,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排列,它们度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愈向东愈大,愈向西也愈大)
现在我们一同来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两条,比如20°E和20°W,60°E和60°W,只有180°E和180°W相互重合为一条经线,这就是(2)180°经线。

在国际上习惯用(3)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经纬网
我们学习了纬线和经线,那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经纬网呢?(找同学回答)对,经纬网就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同学们看P8 1.12图,这就是经纬网,比如老师说东径60°E,40°N的位置,同学们找一下。

(五):知识巩固(5分钟)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其中纬线、经线、纬度、经度是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一定要学懂学会,回去后仔细复习。

布置作业;做课后习预,练习册和填充图册宣布下课。

(七):节节清练习
1、找出ABC经纬度说出两个半球。

答案:A(40°N 40°W )北半球西半球
B(25°S 45°E)南半球东半球
C(20°N 160°E)南半球西半球
2、填下列各表格
纬线经线
定义指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
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
线垂直相交的线。

圆弧状况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
经线组成经线圈
长度就半球而言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等,
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纬线长相

第一条经线长度都相

指示方

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纬度经度度数起
点线
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10°经线
度数划

向南向北各分作90°向东西各分作180°


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
两半球
20°W、160°的E和经线圈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板书设计
1、纬线和经线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2、纬度和经度
纬度(1)赤道(2)低纬、中纬和高纬
经度(1)本初子午线(2)180°经线(3)20°W和160°E。

3、经纬网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