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八年级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农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地理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的实践能力。本教学案例以该课程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当地农业发展优势与不足的能力,学会根据地理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引导学生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农业发展战略思维。
4.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一组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农业的影响。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不同地区,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农作物和农业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精品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能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2.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评〕我们在坐的很多同学来自农村。
我们临沂也是农村为主的一个地区,相信同学们对农业这个话题也不是很陌生。
〔板书〕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二、讲授新课(一)农业与我们1、农业是咱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讲评〕农业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对人类很重要。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例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课堂发言。
〔教师小结〕各人议论得很好,农业对于咱们的确重要,许多人餐桌上的那些琳琅满目的食品,滚滚人流中异彩纷呈、款式各别的服装,学生坐的桌椅,各家各户中的木制家具等,它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一边讲评一边播放各种图片)〔提问〕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的分类〔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理解的农业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读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课件展示"主要农业部门图"加深对于农业的理解。
〔提问〕(1)什么是农业?(2)农业可分哪几个生产部门?〔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板书〕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设计板书)(二)农业的地区分布〔过渡〕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如何呢?〔板书〕农业的地区分布〔讲评〕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在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明确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3、通过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正确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难点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我国农业的种类和地区分布,为什么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类不一样,如何利用各地区的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活动一〕请同学们来当小小农业设计师:有这样几个地方,你想怎样规划它们,使其农业生产向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电脑出示四幅景观图片:A、太行山区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洞庭湖(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回答:太行山区-植树造林、伐木、办木材加工厂……;华北平原-种小麦、玉米、棉花……;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洞庭湖-养鱼、虾、海带。
教师这里要纠正,海带生长环境是在浅海中,洞庭湖是淡水湖,不宜海带种植)〔小结〕太行山区-林业华北平原-种植业内蒙古高原-畜牧业洞庭湖-渔业〔提问〕结合教材102页下图思考,谈谈你作出这种安排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提问〕谁能从以上原因中归纳出影响农业生产分布的条件有哪些?(学生回答)〔板书〕1、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自然条件:地形、气温、降水、土壤。
〔承转〕上面的选择只是从自然条件方面考虑应该发展哪种农业,当我们进行具体的生产时,又会考虑哪些条件呢?〔活动二〕同桌讨论完成104页活动3(学生讨论完后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B地种植蔬菜,发展肉、禽、蛋生产。
原因是城市人口多,对蔬菜、肉、禽、蛋需求量大,近郊离城市近,便于运输。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发展农业。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1. 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发展农业。
2.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和地图。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地农业发展差异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发展农业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讨论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 课堂小测:教师出题,学生作答,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2. 调查周围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因地制宜实践,总结经验。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表现出的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总结农业发展规律。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农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查访问,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农业发展知识。
(6)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举例说明你家乡的农业特点及优势。
(2)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农业发展,指出其区位因素。
(3)谈谈你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2.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4.学生的合作能力:初二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5.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培养他们关注农业、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农业地域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一、教案名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策略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分析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PPT,展示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农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策略。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做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实例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做法。
三、小组讨论1. 教师布置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案名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和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农业与我们】1.这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引入:请学生想一想,你理解的农业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再结合图4.11补充说明。
为了避免学生概念模糊,可提几个产业,让他们判断是不是农业,例如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等,最终为学生归纳农业的概念。
2.关于农业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找实例。
可以结合第99页的活动提问:你平日里衣食住行中涉及到的物品,哪些是农业的产物?并将所举的例子列在黑板上,最后归纳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农业的产物。
【农业的地区分布】1.关于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
在读这幅图时,可安排学生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关于图4.14“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
在学生读了图4.13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农作物的主要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再安排学生进一步分析这幅图。
最终落实到第101页活动的表格当中:地区耕地类型熟制(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秦岭—淮河以北旱田一年一熟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旱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同时,还要让学生适当地分析一下造成差异的原因。
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所学的中国的气候、河流、资源、地形等知识紧密结合,以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
3.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讲比较生疏,尤其是农作物的分类、熟制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对父母或家里的其他长辈进行调查,问问当地的熟制,以及几种主要作物的种植、收获时间,以便于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4.2农业(第2课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教案2023-2024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农业又被称为第一产业,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最早产生的农业产品与我们日常的衣食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学生可通过对农业的了解和学习,初步掌握学习主要产业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习工业。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农博会”系列活动,将本节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使抽象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趣味化,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在交流中展现个性,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计划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安排了3个教学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掌握农业的概念及其部门的介绍;第二个任务分析我国东部种植业在南北方向的分布差异以及原因;第三个任务是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探究。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性,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进而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讨论,能将经济作物进行分类并找到主要产地;运用因地制宜的观点,解决农业实际发展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成果展示法等教学法,结合讲述法、对比分析法和探究法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表格一。
2.特别强调影响农作物的因素,以气候(气温、降水、热量、光照等)地形、水源、土壤等。
2.及时回顾相关知识点。
过渡:逛完农博会,师徒五人大受鼓舞,深受启发,准备大干一场。
为此他们在城郊承包了一片农场,准备发挥各自特长。
西游后记背景:唐僧师徒五人在城郊承包了一片3500亩农场,划分为五大区域,准备发展水稻、兰花、乳牛、桃林、养鱼。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1课时)教案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农业与生活的联系”的活动,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农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2. 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农业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农村的景观图片,并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提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怎样的景象?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类型能否互换?为什么?板书课题: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学生欣赏,感受画面中反应的农村景象。
能够回答出,这首歌所反应的是不同地区的农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认真听歌回答:听到了以下内容:(1)小麦、高粱(种植业);(2)果香(林业);(3)荷塘(渔业);(4)牛羊(牧业)。
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素材,声形并茂,给予学生直观感受。
并导入今天的新课。
启迪思维探求新知一.农业与我们活动一:尝试说明以下物品和农业有什么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够说出:袜子是棉花制成的,各种水果都是农业产品,面包是小麦制成的,牛奶也是牛生产的,桌子所有的木材是从森林里获取的。
部分程度较好的同学还能发现:水果下面的桌布也是棉花制成的,茶壶里的茶叶也是一种农产品。
并总结出:农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分析牛奶、面包两种食品的来源:农民饲养奶牛,奶牛生产牛奶;农民种植小麦,小麦生产面包。
从而总结出农业的概念: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动物、植物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来源分析,学生能够自己意识到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4 2 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4.2.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分布与发展的条件。
2.阅读图文资料,说出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郑州荥阳河阴石榴文化节马上开始,咱班也要趁此机会实地考察,开展一次河阴石榴研学行的班级活动。
本次的研学的主要有三个活动:品石榴,谈原因;访农户,旬收益;寻专家,找未来。
新课讲授:研学活动一:品石榴,探原因教师:河阴石榴品质优良,研学小组通过走访和网上查找资料,试图揭秘荥阳河阴石榴品质优良的秘密。
(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结合图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材料1:石榴耐干旱,怕水涝, 喜温暖,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区。
在不同物侯期,需水有不同的要求。
生长期的前期水分供应有利于生长与结果;而后期要控制水分,可生产出高产优质果品。
材料2:荥阳广武、北氓乡地区在黄河的作用下,形成了数百米的土层,地势较高,造就了其干燥、光照充足、温差大的独特气候;由于长期黄河泛滥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壤土,透气透水性良好。
材料3:图为郑州气候资料图、地形图。
1.河阴石榴品质优良的原因?活动:提问:河阴石榴品质优良的原因?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河阴石榴品质优良的原因。
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的含义及必要性。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活动: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理解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从而归纳出因地制宜反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研学活动二:访农户,询收益教师:今年受疫情影响,荥阳河阴石榴的收益如何呢?调查小组带着这样的问题实地询问农户。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人文条件1.今年河阴石榴农户的收益情况?活动:学生展示调查报告结果。
从而让学生理解农业发展受人文条件的影响。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人文条件?学生根据调查报告,归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人文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通用5篇)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通用5篇)《因地制宜进展农业》教案篇1其次节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的农业进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进展农业。
结构分析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进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通过学习,同学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进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进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熟悉。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洁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同学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供应的农产品,同学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进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
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支配到了活动当中,同学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学问,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
最终,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消失的差异。
这里实际在告知同学: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进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同学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
为了使同学理解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白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
在人口增多、耕地削减、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次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进展生态农业)。
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足的结果。
内容点析1.关于农业的概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 教学年级:八年级3. 学科:地理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主要农业分布。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主要农业分布。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主要农业分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主要农业分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策略。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概念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地域差异和主要农业分布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d.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b. 收集相关农业发展案例资料。
c. 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课后作业。
2. 学生准备:a.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b. 关注国内外农业发展动态,了解一些实际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地理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
案
一.复习目标
1、熟记农业的地位。
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记住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状况,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状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我国东、西部农业的差异和原因;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2、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中考预测
1、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地区,南北方农作物的熟制和种
植作物的差异,商品粮基地,农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
如2009年山东潍坊卷考查
了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的问题。
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赋分2-4分。
3、从考查能力上看,主要考查读图、用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4、2010年在因地制宜方面出题的可能性极大。
四.知识结构
复习指导一:
读课文P107-----P108,填写下列知识梳理:
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产业。
2、广义的农业包括、、、。
3、利用生物的,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个部门,称为农业。
复习指导二:
读课文P109图4.13农业的地区分布,结合阅读材料及图4.14我国东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填写下列表格:
我国的三大产棉区:、、。
复习指导三
读课本P111—P112完成下列问题:
发展农业要、即、、、。
复习指导四
读课本P113—P11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问题: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
(2)、对策:计划生育、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科技兴农、调整农业
结构、发展农业。
五、达标训练
1.(2009江西南昌)李老师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品名:哈密瓜
B、品名:柑橘CD
产地:新疆吐鲁番产地:江西南丰
C、品名:香蕉
D、品名:苹果
产地:台湾高雄产地:广东茂名
2、(2009山东潍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3、(2009山东潍坊)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4、(2008湖南岳阳)某同学的家乡河湖较多,最适宜发展()
A、林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畜牧业
5、(2008山东泰安)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
叙述,错误的是()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
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
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产三河牛、三河马文明
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
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
广布
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绿洲农业较为发达
6、(2008山东东营)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A、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开垦梯田
B、大面积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禁止乱伐森林,滥垦草原,防止土地荒漠化
D、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7、(2008 山东聊城)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
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8、(2007湖南)“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存在这种农业生产景观的地
区是()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2009黑龙江哈尔滨)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山地陡坡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D、内蒙古西部草原上多挖甘草等中药材
10、(2008安徽)同样大小的一亩地如果种植水稻,一年中收获较多的省区是()
A、黑龙江
B、
C、
D、
11、(2008江苏镇江)2008年1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受到雪灾的影响,以下经济作
物可能受此雪灾影响较大的是()
A、水稻
B、花生
C、小麦
D、油菜
12、(2007山东聊城)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农业发展应侧重于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机械化
13、位于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小麦、棉花为主要作物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中南部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14.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耕地面积大
B.高温多雨同期
C.水资源丰富
D.可耕地多
15、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A.林业
B.牧业
C.渔业
D.种植业
16.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A.河套平原
B.渭河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松嫩平原
17.东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
A.花生
B.芝麻
C.油菜
D.甜菜
18、下列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A.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C.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D.河湖较多,降水丰沛
19.在我国境内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甘蔗
D.茶叶20导致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二、读图题
1、图4.2-9所示是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
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布局并分析回答:
(1)耕作业宜在;
(2)经济木(茶、果树等)宜在;
(3)渔业宜在。
(4)用材林立在;
(5)畜牧业宜发展。
(6)根据上述耕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情况,本区农村副业应以业为主。
六、课堂小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C(或平原地区)(2)B(或丘陵、梯田地区)(3)D(或水库)(4)A(或山区)(5)农耕区畜牧业,家庭饲养业,养殖业(任一点即可)(6)农产品加工(凡答案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