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雨意象2
忧伤寄托纳兰性德词牌译文及赏析
忧伤寄托纳兰性德词牌译文及赏析忧伤寄托,才情难诉。
寒春无情,岁月凝香。
涤荡尘骨,雨过笙歌。
德高望重,才情耿直。
楚楚可人,风华绝代。
才情之人,犹如绿杨,洒落一地,柔情似水,托付了千古文学。
在古代文学史上,才女出类拔萃,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其中,以纳兰性德这位清代文学家最为耳熟能详。
纳兰性德以其优雅的才思和忧伤的情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以忧伤为主题的纳兰性德的词牌,并加以赏析。
《虞美人·听雨》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无故人,空故里,买得一江春水来。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为西湖好,寄余阁。
寂寞卧过风来雨,深花门。
忍蕊香遍,游丝转悠乱。
鸳鸯被。
香雾云髻,散着相思无限。
两处闲愁庭院,一番风月过?这首词的词牌是《虞美人》。
纳兰性德以写雨为切入点,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情感。
整首词以忧伤的温柔与执着为主题,词意含蓄而深沉。
首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无故人,空故里,买得一江春水来"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玲珑骰子安红豆,象征着情人离别时的深情。
入骨相思知不知,意味着作者的思念如入骨,深深刻在心里。
无故人,空故里,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买得一江春水来,暗喻作者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的六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为西湖好,寄余阁。
寂寞卧过风来雨,深花门。
忍蕊香遍,游丝转悠乱。
鸳鸯被。
香雾云髻,散着相思无限。
两处闲愁庭院,一番风月过"描绘了作者在雨中的遭遇和记忆。
通过描写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扬州路,表达了作者心情的高亢和激动。
卷上珠帘,总为西湖好,寄余阁,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形成了浓烈的宜人之景和怀念之情。
寂寞卧过风来雨,深花门,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寂寞的情感。
忍蕊香遍,游丝转悠乱.鸳鸯被,表达了作者内心悲愤交加的失意之情。
香雾云髻,散着相思无限,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论纳兰词的意象
论纳兰词的意象 [文学艺术]2004-12-29纳兰性德的词以凄婉、幽怨的美构筑了他充满情韵的诗歌世界。
他的词虽承婉约风格,但摆脱了浮艳颓靡的词风,以真纯自然,清新超逸,有如清水芙蓉的风格,赢得了“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语)的赞誉,确立了他在清初词坛上的巨擘的地位。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它的产生首先有赖于客观的物象,只有当客观物象进入诗人的印象和记忆之后,上升为表象,并通过诗人的构思,带上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才形成染上诗人主观色彩的意象。
一个成熟的、有个性的诗人,会将一些司空见惯的物象,通过巧妙的摄取、组接,形成自己的意象群体,纳兰性德就是如此。
纳兰用来塑造意象的大多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景物,如大自然中的夕阳、月亮、风雨,树中的杨柳、梧桐、枝叶,鸟中的燕、雁,花中的桃、梨、梅、落花,生活用具中的灯、烛等等,但通过融进他的独特的感情,构成了他词的特殊的意象。
纳兰词中出现最多的是“雨”的意象。
自古以来,由于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从《诗经》开始,一直牵动着骚人墨客的情怀,诗人们或用其“知时节”、无声润物表达喜悦的情感,赋予雨的意象以生命的光泽;或用丝雨如愁、潇潇暮雨表达无边的愁绪,赋予其以悲凉无奈的韵味。
因此古典诗词中的雨,经过不同的人融进不同的主观感情,而产生不同的雨意象,人们可以从“细雨”中感受其纤柔深长,从中引发出绵绵不断的愁丝;也可从“烟雨”中体会到它的迷离,用来抒发一种依稀飘忽的情怀;还可以从雨带来的凄冷,去体会一种凄清的意境,用来表达悲哀、忧伤、抑郁和怅惘的感情。
当然也可以用雨的清润,赞颂它给人们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由于纳兰的词多以感伤的笔调写人生聚散,爱情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感叹兴亡,因此雨的意象在他的词里,有一种凄清哀婉的情韵和色调,成为他表达悲凄伤感、幽怨多苦感情的一个载体。
他笔下的雨有:细雨、冷雨、伏雨、红雨、夜雨、寒雨、丝雨、秋雨、灵雨、微雨、泪雨、花雨、疏雨、零雨、烟雨、和雨、残雨、归雨、暮雨、暗雨、敲窗雨、三更雨、阑珊雨、萧萧雨、灯前雨、沉香雨、廉纤雨、霏微雨、轻薄雨等等,俯拾即是,出现了近百次。
论纳兰性德词中雨的意象
2010年第2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88期论纳兰性德词中雨的意象茅家雯(南京晓庄学院 中文系,江苏 南京 211171)摘 要:纳兰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颇高,统计起来,在纳兰性德的三百四十三首词中,雨出现了八十七次之多。
可将雨意象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
雨的意象的形成,与词人个人独特的感伤性格、词人自己一生的遭遇、词人的伤感的审美观以及传统的婉约词尤其是北宋词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纳兰性德;雨;思乡;怀友;悼亡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10)02-0050-04 纳兰词以哀感顽艳而风行天下,其悲愁的艺术可以说是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境界。
其中冷色调的意象的选取,是其悲愁艺术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纳兰词中“雨”的意象进行定量统计,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期达到对纳兰词伤感心理审美特征的准确把握。
一、纳兰词中雨意象的分类纳兰词中雨的意象可以分为四类: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
(一)思妻之雨纳兰性德由于御前侍卫的身份,所以经常陪康熙皇帝外出巡视,造成他与爱妻卢氏的“离多会少”。
有情人天各一方,却无法相见。
更为遗憾的是卢氏只陪纳兰走了三年的人生之路,就因病去世,令词人伤感不已。
在纳兰妻卢氏生前,纳兰经常外出,途中思念妻子的时候,也就只能用词作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表达自己旅途的孤独和寂寞。
我们来看下面这首《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
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绿腰。
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这篇从闺阁中的女子角度写起,写一丽人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孤寂无聊的情态。
表面上写自己的爱人思念自己,而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这种伤感的离情在借唱《石州曲》时显得更加伤感,可谓气凄怆哀怨,悲愁浓烈,可见词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深。
下片写夜来之孤独寂寞。
前两句以双燕烘衬,暗示人不如燕,燕子尚可双飞双宿而人却是如此空寂无聊,幽凄独处。
纳兰性德虞美人听雨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虞美人听雨译文及赏析纳兰性德《虞美人听雨译文及赏析》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中,《虞美人听雨》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细腻的词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虞美人听雨》的译文及赏析,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共鸣。
虞美人听雨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蛮初见时,两个青梅竹马,大人曾劝我们,可惜不合适,不理世间是非,只道世间人争我不争。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哥儿拍起门檐来,扑落又何尝扑起?愿奴踏青青草地,白月光里,弄双影儿飞疑是。
记得秋天画堂中,美人曾允许,见面也千般似。
思量却平地起云烟,遭乱世,情难求。
怨郎吟罢君回首,却话巫山云雨浑是空。
虞美人听雨译文及赏析:《虞美人听雨》是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虞美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与恶劣环境下的情感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于幸福的追求与无奈的现实。
以下是对《虞美人听雨》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梦里的楼台高高锁住,醒来时却只见帘幕垂低。
去年的春天的恨意,却在这时回来,落花落地,人孤独站立,微雨中燕子双飞。
记得那个小美人初次见面时,我们两个是青梅竹马的关系,大人们也曾经劝过我们,但可惜我们合不来。
我们不理会世间的是非,只想着世间的人在争夺,而我不争。
只怕两岸的小船,难以承载太多的忧愁。
屋檐上的哥儿拍打起来,却是摔倒了又重新站起来?我愿意踏在绿草如茵的地面上,在白色月光下,玩耍着影子,仿佛在飞翔。
记得那个秋天,在画堂中,美人曾经允诺,见面也千种相似。
思量结果却平地产生了云烟,在这乱世之中,爱情很难得到满足。
男子叹息着回头,却发现巫山云雨也沦为了空洞。
赏析:这首《虞美人听雨》通过描述虞美人对往事的回忆,勾勒出了一个爱情故事的起伏与无奈。
虞美人听雨,心情低落,回忆起她与男主角之间曾经的美好时光。
她对于去年春恨的描写,以及落花中独自立立,微雨中燕子双飞的景象,表达了她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与不舍。
浅谈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意象运用
浅谈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意象运用[摘 要]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哀婉凄美,又不失自然真切,这与其词意象的运用紧密相关,纳兰性德善于运用自然界和生活中种种平常的事物入词,同时给它们添上独特的情感色彩,使得其悼亡词有一种极动人的力量。
通过对纳兰性德部分悼亡词作的解析,探究其意象在塑造意境、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纳兰性德;悼亡词;自然意象;生活意象文艺菲纳兰性德,清康熙年间词人,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①。
他自幼博学,尤擅为词。
因其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颇有宋代词家晏几道的风韵,被后人称为“清代晏小山”。
在纳兰的词作中,为亡妻所作之悼亡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传久远。
一、自然意象最初在《诗经》中,就已经有通过自然之物起兴,表达诗人情感的例子。
自然中的事物、景色无一不是文人们勾勒描绘的对象,在这些物象中,作家们往往寄托深情。
纳兰性德所选取的自然意象,都带有哀婉之情,突出表现的也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1.月:辛苦最怜天上月“月”这一意象在历代的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诗人、词人们常常以此来表达他们羁旅在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或借月的圆缺来阐明深刻的人生道理,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也曾有借月来表达悼亡之情,如“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苏轼)。
不仅是诗歌创作,民间传说也常常将月作为神秘而优美的故事构造对象,人们总对月有着许多的遐想,因而月也成了美丽圣洁的代名词。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月则有了作者自身的寄托,是一种愁绪和一种细腻的缠绵,纳兰对其笔下的月常用“冷”“残”“阴”等带有悲凉色彩的词来形容。
《菩萨蛮》中的“月”正体现了这一说法。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鬓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论纳兰性德诗词的自然意象
收稿日期: 2007- 02- 24 基金项目: 本 文 系 湖 南 省 科 研 课 题 “纳 兰 性 德 诗 词 研 究 ”阶 段 性 成 果 。 作者简介: 李 晓 明 ( 1964- ) , 男 , 湖 南 衡 阳 人 , 武 汉 大 学 文 艺 学 硕 士 , 湘 南 学 院 副 教 授 。
袁行霈先生根据题材将意象为五类: 即自然界意象、社会生
活 意 象 、人 类 自 身 意 象 、人 的 创 造 物 意 象 和 人 的 虚 构 物 意 象 [4]。纳 兰性德诗词是一个意象丰富的天地, 本文将依袁先生的意象分 类法着重考察其诗词的自然意象。
(一)自然景观意象
1、日意象 纳 兰 性 德 诗 词 中 ,“ 日 ”意 象(包 括 与“ 日 ”意 象 相 关 的 意 象 )用 得比较多。如:“柳烟丝一把, 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 夕阳无限 山。”( 《菩萨蛮》) 以“暝色”、“夕阳”写内心的愁绪。 纳兰性德诗词的“日”意象中,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落日”意象 所占的比重特别大。笔者初步统计,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 写“夕阳”共 计 90 处“, 斜阳”19 处“, 薄暮、日暮”40 处“, 黄昏”16 处。 在常人眼里, 落日可能是一种无情无性的自然现象, 但当它 进入到词人的视界里, 就带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情绪意味, 具 有 了 某 种 生 命 情 调 和 哲 理 意 味 。 如 果 说 白 昼 象 征 着 生 命 、活 动 , 那么落日之 后 的 黑 夜 则 象 征 着 死 亡 、静 止 , 夕 阳 西 下 的 风 景 , 成 了 最 能 触 引 词 人 愁 怀 的 一 个 情 感 源 泉 。 蒋 寅 先 生 说 :“ 夕 阳 作 为 黄昏的象征屡屡为诗人镶嵌在诗中, 无疑体现了一种意识, 一种 不 同 于 盛 唐 的 欣 赏 平 静 、恬 淡 、冷 落 、萧 索 之 美 的 趣 味 。这 与 他 们 缺乏激情, 心灰意懒的精神状态是相一致的。”[ 5] 纳兰性德似乎很喜欢把情感表述的时段选择在落日时分或 是夜色里, 而且季节也大多选择在秋冬。多以暮冬落日夕阳、日
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鉴赏及译文答案
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鉴赏及译文答案《摸鱼儿·午日雨眺》这首词通过运用典故,寓情于景,将词人的愁绪与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摸鱼儿·午日雨眺》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摸鱼儿·午日雨眺》清代:纳兰性德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端午节,写雨,凭吊,感慨《摸鱼儿·午日雨眺》译文雨后水涨,嫩绿的水面已涨至半篙,蒲柳和荇叶无数。
亭台楼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鸟衔着鱼儿飞掠欲舞。
画桥外,路幽长。
画船齐发,箫鼓阵阵,在水中央流连。
随着轻柔的划桨之声,船早巳拂过新荷,沿着河堤忽转,冲破新荷出生时所下之雨。
长满芦苇的洲渚,丝毫不亚于潇湘深处。
雨纷纷而下,迷迷蒙蒙,如雾一般,恰似鲛人的眼泪,亦如正作赋投江以凭吊屈原。
愁意难以谱写,只是用彩线缠裹香菰以纪念屈原的习俗,千古流传。
一片伤心,沉默不语。
记得那日在酒楼中,待到水上游戏做罢,人群散尽,我饮酒至半酣,迎风而行。
《摸鱼儿·午日雨眺》注释摸鱼儿:词牌名。
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
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午日: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日。
涨痕,涨水的痕迹。
柔绿,嫩绿,此处代指嫩绿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杨。
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可食。
③烟柳:谓烟雾笼罩的柳林。
呕哑(ōu yā)柔橹(lǔ):谓船行水面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
呕哑:象水声。
翠钱雨:指新荷生出时所下的雨。
翠钱:新荷之雅称。
蒹葭渚:长满芦苇的洲渚。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词》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词》赏析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词》赏析在学习当中,学会赏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赏析是什么意思,到底该怎么写吧。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纳兰性德《木兰词》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作者:纳兰性德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⑶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论纳兰性德诗词意象体系
论纳兰性德诗词意象体系“意象”这一美学范畴,体现了我国诗歌创作传统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风格。
著名学人袁行霈先生根据题材将意象为五类:即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人类自身意象、人的创造物意象和人的虚构物意象。
①纳兰性德研究无疑是清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从意象学角度来研究纳兰性德的专文甚少,且都不成系统。
本文写作的一个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想借助意象研究的理论成果,对纳兰性德诗词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与解读,从而在拓展纳兰性德作品的研究视野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者将依袁行霈先生的意象分类法来考察纳兰性德诗词的意象体系。
一、纳兰性德诗词中的自然意象(一)自然景观意象1、日意象纳兰性德诗词中,“日”意象(包括与“日”意象相关的意象)用得比较多。
如: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以“暝色”、“夕阳”写内心的愁绪。
纳兰性德诗词的“日”意象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落日”意象所占的比重特别大。
笔者初步统计,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写“夕阳”共计90处,“斜阳”19 处,“薄暮、日暮”40处,“黄昏”16处。
词人如此钟情于落日与黄昏景物的采撷,与他长年扈从皇帝巡游并曾两次觇索伦于塞上奔波的心态有关。
他对扈从生活极端的不满与排斥,他对生命消逝速度之快,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似乎都产生在落日黄昏这个时段,与落日这一意象所发散的传统的生命感受是一致的,落日黄昏意象其实是纳兰性德矛盾痛苦心理的一种表现。
2、月意象纳兰性德诗词中,月亮意象用得特别多,一共有241处。
月意象中,纳兰性德又特别喜欢用“残月、寒月、凉月、冷月、孤月”等意象,“残月”用到24处,“寒月”11处,“凉月”8处,“冷月”12处。
纳兰的诗魂似乎与月亮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他笔下的“月”意象,有写相思的: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虞美人》有用“月”意象来感叹岁月的流逝的: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鬓云松令》更多的是,他直接用“月”抒发悼亡之情:辛苦最怜天上月。
翻开唐诗宋词,到处都是雨声▏“雨”之意象分析
翻开唐诗宋词,到处都是雨声▏“雨”之意象分析阅读· 写作·教育· 思想·文艺感受语文之美,播撒读写菌芝文 / 读写菌图 / VRF协议翻开唐诗宋词,到处都是雨声。
诗词在雨水的滋润下发芽开花,蓬勃生长。
《全唐诗》中,写到雨的诗句就有七千多处。
也许,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发生的故事容易被人遗忘;而在雨中发生的情事却会在心头缠绕。
雨天,静坐家中,听着雨点落在窗台,点点滴滴,平平仄仄,弹奏的都是唐诗宋词中的佳句。
千百年来,敏感的诗人在雨中或喜悦,或悲伤,或思念亲友,或思考人生。
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忧愁,雨中有雅趣,雨中有哲思。
雨中有欢欣。
对于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来说,雨水是上天的恩赐,特别是春雨,总是带来希望,令人喜悦。
春雨润泽万物,也润泽诗人的心灵。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场春雨,就让四处漂泊之后在成都草堂定居的杜甫欢欣不已,暂时忘记了转徙流离的苦痛。
春雨催发生机,为大地抹上一层青绿。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是韩愈对春雨的感觉,“酥”是牛奶制成的食物,细滑软嫩,这个比喻,妙到眼里、口里、心里了。
雨后晴空,一碧如洗;大地污垢,冲洗一新。
这时候,最好在一段沙路上走一走啊!这是苏轼的最爱了。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走在这样的路上,每一步都感觉清爽。
雨中有忧愁。
有时候,雨又变成在天地间飘飞的泪水,让诗人备感孤寂、忧伤。
如果这雨在傍晚落下(暮雨),在夜间洒落(夜雨),或是在秋风中飞扬(秋雨),就更增凄冷。
这是飘飞在李商隐诗中的巴山夜雨,诗人的思念比雨丝更密更长:“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场雨,飘在分离后的思念中,飘在相聚后的话题里,一直飘过千年,又一次湿润了我的眼睛。
这是洒落在柳永旅途中的一场秋雨,在雨中漂泊的诗人想起心中的佳人,泪水顿时化作了暮雨潇潇。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雨意象2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雨”意象文学院2006级16班吴艳学号:200502631335 摘要:在纳兰词的意象中,“雨”意象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
在讨论传统诗词中缤纷多彩的“雨”意象基础上,浅析纳兰词中“雨”意象的纤细哀愁、苍凉豪迈和凄婉缠绵,充实了“愁雨”这一意象。
关键词:纳兰性德;意象;雨在纳兰性德《饮水词》所收录的348首词作中,“雨”意象出现频率最高,共有108次。
然而这点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专门分析“雨”意象的学术论文很少。
“雨”意象初创可溯自《诗经》其《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纷纷。
”以漫天纷飞的雨雪烘托战士出征归来时的悲切心情。
这一原型意象产生之后,经过不断融合、变异、繁衍出多姿多彩的“雨”意象。
一、传统诗词中的“雨”意象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词。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成为诗人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正因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以,古典诗词中的“雨”,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物理现象,而是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
因而,“雨”这一物象,在与“意”相融合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作者融入的情思、意趣不同,可以构成意蕴不同的意象,一般说来,传统诗词中的雨意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喜雨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最为著名的喜雨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赋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万物的需要,知时而至;又不愿惊扰人们,悄悄滋润着大地给人们带来春的讯息,带来新的希望。
诗人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喜雨之情,抒发其喜苍生所喜的博大胸襟。
再如宋代大词人苏轼有一句词很有味道:“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从另一个角度写雨的可爱。
【读后感】秋雨——《纳兰词》读后感_450字
【读后感】秋雨——《纳兰词》读后感_450字
《纳兰词》中的《秋雨》这首词,是非常优美的一首词。
在阅读完之后,我心中更加
深刻地感受到了纳兰容若这位大词人的文学才能。
首先,这首词的意境非常出彩。
纳兰容若在词中抒发了自己对秋雨的感受和情绪,他
将雨水的降临比作是金钗瑶带,此起彼伏的声音,让人不由得陷入深深的想象和美妙的情
感之中。
而如同这样一场秋雨一般,纳兰容若的情感也是丝丝缕缕、细腻动人的,他用文
字描绘出秋雨中人的各种感受,让读者不禁陷入沉思和思考。
其次,这首词的表达手法也非常值得称赞。
纳兰容若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
手法,比如借景抒情,比如比喻和拟人等等。
这些手法不仅让词读起来更加有味道和质感,而且更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最后,这首词还充满了思考和启示。
秋雨虽然不如春雨那样温柔细腻,但却有着自己
独特的情趣和魅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美好之处。
我们
应该珍惜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和优点。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
活更加美好和充实。
总之,阅读《秋雨》这首词,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词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够从其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加思考和珍惜,就能够
过上更加美好、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论纳兰性德词对“愁雨”意象内涵的充实
自清代中叶以来 , 学者们对纳 兰性德词 已作了多方 面 背景 的明与暗 、 阔与狭 、 喧与寂等差异 , 现 出不 同的形态 呈
的研究 , 但对纳兰词 意象进行 分析 的篇章 却很 少见 , 门 变化 , “ 专 如: 残云 归太 华 , 疏雨 过 中条 ” 许 浑 《 日赴 阙题 ( 秋 分析其“ ” 雨 意象的篇章更是没有 。而 在纳兰 《 饮水 词》 所 潼关驿楼 》 ;“ ) 却是 池 荷 跳雨 , 了真 珠 还 聚” 杨 万 里 散 (
关 键 词 : 兰 性德 ; 象 ; 纳 意 雨 中图分类号 : 0 .3 / 6 2 文献标识码 : 2 A
文章编号 :6 3— 72 2 0 )5—05 0 17 0 1 (0 6 0 16— 5
O n Ben u sa t a n Co t n ft e I a e f i g S b t n i li n e to h m g so c Plit eRa n o c u to l n W o d ani i n Ac o n fNa a v rs
维普资讯
第 5期 20 0 6年 l 0月
湖南 人文 科技 学院学 报
J un l fHu a n tueo ma ie ,S in e a dT c n lg o ra n nI si t fHu nt s ce c n e h ooy o t i
No. 5 Oc ., 0 6 t 20
论 纳 兰性 德 “ 雨 盘 内涵 的 充 实 词对 愁 ,曰象 , , U
鄢 嫣
(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 与新 闻传播学院 ,北京 10 8 ) 0 0 1 摘 要 : 中国古典诗词纷繁 的意象群 中, 在 让人 涵咏 不尽 的是 多姿 多彩 的 “ 意 象, 雨” 既有 让人 欢欣 的喜雨 , 更有让 人哀 怨的愁雨 。在讨论传统诗 词中缤纷 多彩的“ 意象基 础上 , 雨” 发现纳 兰词“ 雨” 象呈现 出纤细疏柔的形神 关 , 愁 意 连 绵凄迷的 时空 美和清寒冷寂的意境 美, 实了“ 充 愁雨” 象的 内涵 。 意
论纳兰性德词对_愁雨_意象内涵的充实_鄢嫣
收稿日期:2006-08-04.作者简介:鄢嫣(1985- ),女,湖南娄底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03级学生。
论纳兰性德词对/愁雨0意象内涵的充实鄢嫣(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纷繁的意象群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彩的/雨0意象,既有让人欢欣的喜雨,更有让人哀怨的愁雨。
在讨论传统诗词中缤纷多彩的/雨0意象基础上,发现纳兰词/愁雨0意象呈现出纤细疏柔的形神美,连绵凄迷的时空美和清寒冷寂的意境美,充实了/愁雨0意象的内涵。
关键词:纳兰性德;意象;雨中图分类号:I2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06)05-0156-05On Bei ng Subst antical i n Content of t he I m ages ofP laintive Rain on Account ofNal an W ordsY A N Yan(Institute of L iterature and N ew s D i sse m i nation ,Central N ation U niversity ,B eiji ng ,100081,Ch i na)Abstrac t :In the d i verse i m ag i ng group of Ch i nese class i ca l poe try ,w ha t is pondered over is the mu ltifar i ous /R ain 0i m ageswh ich have ex ited ra i n ,but a l so p l a i n tive ra i n .O n the basis o f d iscussi ng r i otous and co l or f u l /R a i n 0i m ages ,accord i ng to the ob j ectivness of t he /Ra i n 0,t he con tent enr i ch m ent o f the wond /D epressi on R ain 0i m age is analyzed .K ey word s :N a lan x i ngde ;i m ages ;ra i n自清代中叶以来,学者们对纳兰性德词已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纳兰词意象进行分析的篇章却很少见,专门分析其/雨0意象的篇章更是没有。
纳兰词中的花、雨、风
纳兰词中的花、雨、风张璐(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纳兰词素以凄婉的词风著称。
既源于他对短暂又凄美的生活的感悟,又体现在对意象的选择上,他善于用常见的景象表现独特的感受。
选择的意象大多蕴含悲凉、伤感的基调,笼罩着一层哀愁。
本文从纳兰词的“花”“雨”“风”意象着手,分析纳兰的爱情词和友情词。
关键词:爱情感伤高洁悼亡纳兰性德以凄婉、幽怨的美构筑了充满情韵的诗歌世界。
词虽承婉约风格,但摆脱浮艳颓靡的词风,以真纯自然、清新超逸,有如清水芙蓉的风格,赢得了“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赞誉,确立了他在清初词坛上的巨擘地位。
纳兰词作表现的美是一种凄清深婉伤感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对意象的选择。
所谓意象,是情、意、象的构成。
情是情感体验;意是审美意;象是感性形式——表象。
词人在生活中积了表象,一朝受到美感受的触发,即将表象行生发、改造、缀合、,触景生情,感物生怀,情与景交融、物与意,形成审美意象。
词人以这些鲜明的形象化象,深的感情。
纳兰词选择有的意象,选择的意象、、感伤的,一的,的、$纳兰来塑造意象的是诗词的,如自然的、、风,的、、,的、,的、、梅、,的、,的感情,构成了的意象。
纳兰词中的、、风意象。
一、“花”的意象人对情有,的,的诗人,的诗作$,陆游,周敦颐莲,黄庭坚水仙……但是,在不同人的心中,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含义+宋•周敦颐在-莲说》中写道:“予莲之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直,不蔓不,香远益清,亭亭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之隐逸者也;牡丹,之富贵者也;莲,之君子者也。
”"不仅赋予莲君子的高洁品格,更把牡丹说成“之富贵者也”。
而刘禹锡却另有看法。
被周敦颐看成“花之富贵者也”的牡丹,在刘禹锡的笔下却变成了有“真”“开时节动京城”的另一番象。
他在-牡丹》中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情,唯有牡丹真,花开时节动京城。
”#一代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天下真牡丹。
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纳兰性德清代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译文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
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
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玉楼:指华丽的楼阁。
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故称。
暝色:暮色,夜色。
休近:《昭代词选》作“休问”。
阑干:栏杆。
赏析上阕,词人以渐进的手法写主人公独立小楼所见之景。
首二句写主人公眼看楼外云散雨住,飞絮牵住蝴蝶飞行的脚步,一派春意阑珊之景,这样美好的景致不禁令人想入非非。
接下来,词人马上反跌一笔,“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两句与楼外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在小楼上,只能望着远处美好的春景,而回看四周,只有冰冷的四壁,感受到的也只有吹来的凉风,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隐隐的伤感。
下阕首二句续写春色,景情交融:楼外是杨柳青青,暮色冥冥,烟笼翠瓦,楼中人则心有戚戚,笼在心头的是那如烟雾般的愁绪,进而逼出“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两句,暗自警告自己,切莫凭栏望远啊,在这蒙蒙之色中,只能眼见夕阳渐渐低沉,落入远山,而思念的人更在远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是徒增伤感罢了。
结尾两句,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写主人公在小楼中所见之景,全为景语,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毫无矫揉造作之气,令人回味无穷。
词中之景都是从闺阁中所看到的,伤情之人眼中的景象都是凄迷伤感的,因此“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
”此词写得十分含蓄,只描写景物而不明确表达其作词之意,很类似于《花间集》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考证。
兰词中的花、雨、风
兰词中的花、雨、风作者:张璐纳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9期摘 ; ;要:纳兰词素以凄婉的词风著称。
既源于他对短暂又凄美的生活的感悟,又体现在对意象的选择上,他善于用常见的景象表现独特的感受。
选择的意象大多蕴含悲凉、伤感的基调,笼罩着一层哀愁。
本文从纳兰词的“花”“雨”“风”意象着手,分析纳兰的爱情词和友情词。
关键词:爱情 ; ;感伤 ; ;高洁 ; ;悼亡纳兰性德以凄婉、幽怨的美构筑了充满情韵的诗歌世界。
词虽承婉约风格,但摆脱浮艳颓靡的词风,以真纯自然、清新超逸,有如清水芙蓉的风格,赢得了“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①的赞誉,确立了他在清初词坛上的巨擘地位。
纳兰词作表现的美是一种凄清深婉伤感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对意象的选择。
所谓意象,就是情、意、象的心理复合构成。
情是情感体验;意是审美意识;象是感性形式——表象。
词人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表象,一朝受到审美感受的触发,即将表象进行生发、改造、缀合、变异,触景生情,感物生怀,使情与景交融、物与意相通,瞬间便形成审美意象。
词人以这些鲜明的形象化表象为载体,表达出深切的思想感情。
纳兰词很少选择具有亮丽色彩的意象,选择的意象往往蕴含悲凉、落寞、感伤的基调,笼罩一层暗淡的色彩,传达内心的孤独、抑郁和愁苦。
纳兰用来塑造意象的大多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景物,如大自然中的夕阳、月亮、风雨,植物中的杨柳、梧桐、枝叶,鸟中的燕、雁,花中的桃、梨、梅、落花,生活用具中的灯、烛等,通过融进独特的感情,构成了特殊的意象。
本文着重分析纳兰词中的花、雨、风意象。
一、“花”的意象中国人对花情有独钟,中国的花多,爱花的诗人多,咏花的诗作多。
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但是,在不同人的心中,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含义。
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纳兰性德《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赏析
纳兰性德《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赏析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赏析:“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这是又一个秋日,秋叶窸窣飘零。
透些微黄的叶子随着秋风,纷纷飘零着散落在我归家的路途上,透着一种疏朗凄清的美感,那晓风轻轻浮动着我的衣衫,就像当年你站在身后为我披衣的轻柔,西天的残月一如既往的照耀着大地,却再也没了你的身影,如此的良辰美景,没了你就像缺少了嬉戏人间的精灵,少了几分颜色,让人无心再看下去,你添香研磨伴我读书仿佛就在昨天,回首之间却是又一年过去了,到如今你离开我已经整整七年过去了。
这又是一个秋日,微雨如故,落木成殇,晓风残月,一切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那看景的人,已是形单影孤。
下一句便是难尽的相思,自从亡别后,便再也不知你的消息,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你可知我在思念你?“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即使你已离去,你的音容笑貌已深深的印入我的心底,怎么能忘?在这个清冷萧寂的月夜我又想到了你,红袖添香,笑靥如花,那一转身,一回首间的娇羞是我记忆中永远的最美。
而你如今在哪?“秋雨,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全诗不见一个情字,却字字皆是情,“木叶归路”、“消息浮沉”、“相思几许”、“一半西风”处处都是离愁别恨,这段年仅三载的爱恋,在他心中留下的却是斧凿刻印般的痕迹,此情此景,都是愁,都是痛。
情场的失落,人生的不如意,对他而言,怎是一个愁字了得,残风晓月只会愁上加愁,又怎能忘掉。
那些清愁别绪般的淡漠,点点滴滴的融进他的心脉,至死方休。
词中的意象是纳兰在失控中诉说生离死别的痛苦与人间的孤独,如泣如诉的秋雨与一半西去的秋风,无不诉说着纳兰对死者的牵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被情所累,所伤,所误,岂独是他一人。
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后避讳改命性德。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说其为性情中人,一点也不过分。
他生于豪门贵族,是一代权相之子,自己又是一等侍卫,却少有绮褥纨绔之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雨”意象文学院2006级16班吴艳学号:200502631335 摘要:在纳兰词的意象中,“雨”意象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
在讨论传统诗词中缤纷多彩的“雨”意象基础上,浅析纳兰词中“雨”意象的纤细哀愁、苍凉豪迈和凄婉缠绵,充实了“愁雨”这一意象。
关键词:纳兰性德;意象;雨在纳兰性德《饮水词》所收录的348首词作中,“雨”意象出现频率最高,共有108次。
然而这点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专门分析“雨”意象的学术论文很少。
“雨”意象初创可溯自《诗经》其《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纷纷。
”以漫天纷飞的雨雪烘托战士出征归来时的悲切心情。
这一原型意象产生之后,经过不断融合、变异、繁衍出多姿多彩的“雨”意象。
一、传统诗词中的“雨”意象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词。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成为诗人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正因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以,古典诗词中的“雨”,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物理现象,而是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
因而,“雨”这一物象,在与“意”相融合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作者融入的情思、意趣不同,可以构成意蕴不同的意象,一般说来,传统诗词中的雨意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喜雨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最为著名的喜雨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赋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万物的需要,知时而至;又不愿惊扰人们,悄悄滋润着大地给人们带来春的讯息,带来新的希望。
诗人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喜雨之情,抒发其喜苍生所喜的博大胸襟。
再如宋代大词人苏轼有一句词很有味道:“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从另一个角度写雨的可爱。
苏轼是懂得知足,懂得随缘自适的一个人。
写这首词的时候,他正谪居黄州,政治上的挫折和失意并没有让他失去旷达的人生态度。
从这首词中,我们看不到苏轼对生活的一丝埋怨,有的只是惊喜、享受和感恩。
(二)愁雨适时适量的雨能给人带来生命的滋润与情绪鼓舞,而淫雨霏霏,浊浪滔天,也会给人类以灾难性打击。
因此,雨既是一种喜悦的象征,也融入了另一种情感——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
当诗人遭遇仕途坎坷、人生苦短,感叹昭华易逝,世事苍茫时,雨飘然而下,成为最契合诗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现象,“雨”就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程式化意象,这也是与中国文人的悲伤格调相一致的。
典型例子列举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招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永《八声甘州》)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各文人笔下的雨虽对于愁情侧重的内涵不同,但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
春雨绵绵,秋雨霏霏。
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每一句都像伴着泪水在诉说,读来令人断肠。
二、纳兰词对“雨”意象的充实(一)纳兰词中的喜雨纳兰词中“雨”意象频频出现,然而“喜雨”这一意象却仅仅出现了一次,即:“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
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
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
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采桑子·咏春雨》)这是一首咏春雨的词,词中描写了春雨滋润花叶又摧残花叶的过程。
纳兰用惟妙惟肖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将春雨中的花儿描写得活灵活现。
微细若烟雾的春雨,落在泛起鹅黄色的柳枝上,仿佛是空中飘撒着游丝一样,被春雨滋润着的花儿显得格外娇嫩,使人感到淡淡的喜悦之情。
虽然全词没有出现一个“雨”字,但“雨”又无处不在,这正是词人表现手法的高明之处。
(二)纳兰词中的愁雨被誉为清朝“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出生于满族正黄旗贵族,为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明珠之子,博览群书,才华横溢,22岁即中进士成为康熙近侍,可偏偏这样一位生长华阀,仕途顺利,年纪轻轻的词人,却情思抑郁,倦于仕宦,“惴惴有临履之忧”,其词以“哀感顽艳”著称。
而这位在人们看来是出身富贵、位列极品的“翩翩浊世一公子”为何会和“悲愁感伤”的雨之意象联系在一起呢?其实,贵公子的烦恼并不比普通百姓来得少,相反的,仕途的矛盾、初恋的失意,还有恩爱结发妻子的早亡这一人生的大不幸,已经使年纪轻轻的纳兰性德体味到了人生“悲”和“苦”的滋味。
这位才情四溢的青年人,临风对月,将其胸中一片真挚自然之情都付诸清词小令中。
雨,这一自然现象凄楚而缠绵,恰到好处地为纳兰性德营造了一个充满人生凄婉、既真又纯的情感世界。
雨,让纳兰性德才情和真情在字里行间得到淋漓的焕发,倾吐着人世间至真至纯的情意。
所以纳兰词中的雨得李后主的凄清缠绵,但别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我愁我始欲愁。
由于纳兰的词多以感伤的笔调写人生聚散,爱情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感叹兴亡,因此纳兰《饮水词》中百余次的“雨”意象几乎都以愁雨出现的,它们或纤细哀愁,或苍凉豪迈,或凄婉缠绵,以各种方式传达着纳兰的苦情。
(一)纤细哀愁的雨丝雨如愁、暮雨如诉,表达了无边的愁绪,赋予其词悲凉无奈的韵味。
雨,融进词人的主观感情,而产生不同的雨意象,从“细雨”中可感受其纤柔深长,从中引发出绵绵不断的愁丝;也可从“烟雨”中体会到它的迷离,用来抒发一种依稀飘忽的情怀;还可以从雨带来的凄冷,去体会一种凄清的意境,用来表达悲哀、忧伤、抑郁和怅惘的感情。
雨恰似这样一种意象,他可以变化多端,可以调动读者全部的感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首词:“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菩萨蛮》)这首词写春雨刚刚停止,一闺中女子、炙(或谓妻子)在闺房庭院中伤春伤离意绪萌生,不胜伤感的情景、笔势灵动、一句一景,由室外写到室内,又由室内写到室外,犹如几个镜头的切换。
而这景中又无不透露出幽怨伤感,其突出的特色是词从对面写来,不说自己在思念,而是假想她在思念我,这便更为深细地表达出白己的思念。
因为雨的纤、细,所以更多的时候,纳兰是用它来比喻相思之愁,如《阮归郎》:“斜风细雨正霏霏”,细雨带来春寒,“春寒欲透缕金衣”——乍寒还暖的时候,孤单的人对寒意甚为敏感,正如李清照所吟“乍寒还暖时候,最难将息”。
小楼闺妇的春愁是若有若无,时断时续而又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种心绪,这种心绪极纤细,极柔婉,只有这丝丝缕缕的细雨才能比喻得出。
纳兰词中以细雨写相思之情的词还有很多,信手拈来几句:细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入吴宫。
(《临江仙》)风淅淅,雨纤纤。
难怪春愁细细添。
(《赤枣子》)一片晕红疑着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浣溪沙》)细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
(《唐多令·雨夜》)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临江仙》)以上词句均是将外在纤细的雨与内在幽幽的情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不胜美景。
我们再来看看他写自己秋夜梦回无眠的愁情的词:“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疏影》)这首词的雨是空阶雨,午夜梦回,听檐上滴雨,惆怅之情,带入秋夜的无眠,刻画秋来的寂寞,令人心碎怅惘。
与之类似的词还有很多,如“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
”(《菩萨蛮》)是表达自己的客中的凄凉,古来羁旅之词很多,但纳兰词仍然是凄凉之最。
在词中他抒发着自己扈从的无奈:“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 (《蝶恋花》)离人孤身在外,飘零的寒雨更让人无奈晚来凄凉,这时的雨成了最好的媒介和载体,承载着词人胸中的孤寂与寞落。
西风客栈,黄沙古道,晚来飘零雨,人在客途,似乎只有雨伴着人孤独的行进,风是邻,雨为伴,凉雨冷雨,飘零雨,和寂寞融汇,形成了孤寂的意想。
但纳兰的雨并非只抒发客途孤寂和孤寝无眠,雨也不仅仅是只存在在孤寂之中。
“行人莫问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
天寿山头冷月横。
”(《采桑子》)再这首词里他抒发着兴亡盛衰的伤感:他用雨的消逝,暗示繁华不可久恃:“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
”(《浣溪沙》)日月更替,转头成空,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繁华过去,徒留过眼烟云,雨这是飘然而下,横在胸中,横在眼目之间,烟华散去,雨雾迷蒙,满纸辛酸,雨这时成为了无常的意想,风无定,雨无常,无论是诸陵的风雨,寂寞的鱼灯,还是前朝旧事都会随岁月变迁而去,人生似乎也是如此,夜雨来袭,词人纤细的心理,自然也悟到了这一点,销瘦的何尝是夜雨,而是纳兰的心境,相府生涯原是梦,朝云暮雨,总无寻处,雨,这一易消逝的事物,正是代表了词人的感受。
(二)苍凉豪迈的雨纳词中的雨也有苍凉豪迈的,如:“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恋花·出塞》)这是一首出塞词。
将豪放之情寄寓在婉约之形中,这种风骨,自有词以来,除了李煜、苏轼、辛弃疾之外,也就要数纳兰了。
无怪乎王国维先生评价纳兰性德的词是:北宋以来,唯一人尔!本词首句“今古河山无定据”便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来开篇,一句话便道出了事事变迁,朝代更迭,江山频频易主的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
纳兰作为贴身一等侍卫,多次扈从康熙帝出外巡访,还曾作为使者巡查过黑龙江流域一带。
纳兰的内心实际上是充满了极大的报国之心和远大抱负的,但他又不想通过战争和流血来实现,因此心里又充满了痛苦和迷茫。
全词用句恰当,一气呵成,尤其是最后一句最妙“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既有豪爽,又有柔情,还有些许凄凉和无奈,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用心去体味了……金戈铁马,与如今的青冢、黄昏、夕照、秋雨,构成的意象如此的苍凉感慨,意蕴良多,似有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确如毛泽东所评:“看出兴亡”。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霸业等闲休,越马横刀总白头。
莫把韶华了,封侯。
多少英雄只废丘。
(《南乡子》)须知今古事,棋秤胜负,翻履如似。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剩得几行青史,针阳下、断碣残碑。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满庭芳》)悬崖一线天疑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