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设计构成》课程介绍
《设计构成》课程一、课程介绍《设计构成》所谓构成是指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的用语,它的含义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构成作为一门正式的设计基础课程,最早始于1919年德国包浩斯学校,在距今80年的时间里,“构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通认可和重视,一致认为构成是设计教育中心不可少的基础训练课程。
我们国家对构成教育意义的认识较晚,直到1981年,广州美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才把构成列为设计基础的训练课程,正式进入大学课程。
一提构成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是将不同的基本行,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平面构成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们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生活的审美理想。
构成训练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设计视觉的开阔,形象资料的积累等方面起到了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其单纯性表现在屏弃功能,材料,工技,造价等关系设计的思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是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构成设计的点线面体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中,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点线面是构成训练必不可少的,就平面构成而言,对点,线,面,体等造型要素特点组合后所构成的形式美感的研究,探讨是本课本的主要任务。
三、教学大纲《设计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通过对构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概念、构成因素及造型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对构成基础的各种技法的学习和训练,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构成造型方法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平面构成的9种基本形式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4.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5.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6.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8. 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的9种基本形式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4.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5.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6. 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8. 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 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平面构成》第六章
14
三、骨格的近似
近似构成
骨格的近似是指骨格线在形状、大小上有着相似的变化,基本形随着骨格的变 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表现形式。这种骨格的形式比较自由,富有艺术气质。
15
四、近似构成的应用实例
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使画面有序、统一而不失灵活性和自由性,赋予设计作品更多 的创意和生动感。近似构成在平面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7
二、基本形的重复
重复构成
在构成设计中,连续不断地使用同一 个基本形构成的画面称为基本形的重复。
基本形的重复分为绝对重复和相对重 复。绝对重复是指基本形始终不变的反复 使用,具有严谨、统一的观感,但易产生 平淡、呆板之感;相对重复则是指在整体 重复的前提下,部分要素产生规律性的变 化,于严谨中求变化,使画面更加灵活、 丰富。
27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根据发射点、发射方向、发射轨迹及发射物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发射点进行分类 以发射点进行分类,发射构成可分为一点式和多点式发射。 一点式发射:发射点只有一个,呈现离心式或向心式分布。 多点式发射:发射点有多个,发射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和变换。
平面设计
Plane Formation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六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重复构成 近似构成
第二节 第三节
渐变构成
2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四节
发射构成 特异构成 密集构成
3
第五节 第六节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七节
对比构成 肌理构成
第八节 第九节
8
平面构成名词和简答题
(一)、平面构成名词解释.
1、"平面构成:
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2、骨骼:
即组织纹样的基架。
3、倾侧渐变:
基本形以正面逐渐倾侧到侧面及反面的过程就是倾侧渐变。
4、发射构成形式(发射):
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边放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韵律感。
1
1、"连续形:
指视觉中具有反复和连续性的图形,包括上下、左右的关系。
1
2、"比例:
是决定事物整体美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各单位之间匀称,和谐的主要因素,完美的构成设计都有着适度的比例尺度。
1
4、"黄金分割:
是按黄金比例的量进行分割。
1
5、"等份分割:
是把整体分成几个等形等量的部分。
1
6、"等差分割;是把整体按等差级数给的量进行分割。
答:
第一,具有多方向的对称;第二,具有强烈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发射点的中心;第三,能造成光学的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散射。
4、平面构成的形式有哪些?
答: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对比构成形式5)发射构成形式6)特异构成形式7)空间构成形式8)打散构成形式9)密集构成形式10)分割构成形式11)肌理构成形式
18、"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答:
比例、分割、节奏、韵律、变化与统
一、"对称、平衡、对比、调和。
1
9、"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
答:
构思、起稿、画墨稿、修整。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之重复与近似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法则之重复与近似日期: 2012年11月11日阅读次数: 2,306 次评论次数:没有评论近似构成近似是在重复基础上的轻度变异,它没有重复那样的严谨规律,比重复更生动,更活泼,也更丰富,但又不失规律感。
因为,近似构成的基本元素一一骨格和基本形中都含有共同因素。
基本形近似基本形的要求是一组(一般不少于五个)相近似的基本形,即基本形有不同的变化,而又有各自相近的地方,这主要指基本形的形状。
近似基本形的设计a) 首先设计一个较理想的基本形,独立形或不具备独立性质的以骨格为单位的形象,以此为基点,进行有限度的各种近似变化,也就是说这种变化不能脱离原形。
b) 利用两个形象的相加或相减,在中自加或相减中,两个形象的形状、大小以及方向、位置等都可以进行适度变化。
c) 利用相近似的字母、文字或符号。
如,英文字母中的ODGCQB汉字的方块外形+-*/等数学符号,都含有弧线、直线和斜线这个共同因素。
d) 利用相近似的形象,如,不同动态的人物,不同形状的高脚酒杯等。
骨格近似构成的骨格与其基本形有相类似之处,即近似可以运用重复骨格构成,也可以对骨格单位进行适度变化。
近似构成应注意a) 巧妙设计正负形,使形与形、形与地之间产生新的形象,可以打破一正负的规律,根据需要设计正负形。
b) 在设计正负形的同时,有意打破单元格,使之形成新的形象。
c) 注意形与形之间的大小、疏密和整个画面的平衡关系。
d) 组近似基本形,可以有形状、大小、方向、位置、正负等的变化,但在同一画面中变化元素不宜过多,即有形状变化,又有大小、方向、位置、正负等的变化,这样容易造成混乱。
另外,形状变化不能过大,注意外轮廓的整体性,锐角要少。
近似基本形的训练先选择好3-5个相似的基本形,运用重复骨格及正负关系等手法,就会使近似构成的形象既有丰富的变化,又有重复的秩序感.近似形式在设计中的应用重复和近似就是利用相同或相近的形象,由数量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重复、渐变、特异
特异构成 在大多数的秩序关系中,安排少数违反秩序的形态。目的 在于突出焦点,打破单调的画面,造成动感及趣味中心。
特异形的获取 基本形的特异—— ① 大小特异:通过增大某一基本形的面积,导致大小悬殊, 强化基本形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是最容 易运用的特异。
②
色彩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色彩的色相、明度 或纯度,创造特异效果。
(1)基本形的渐变 A、形象渐变
(4)自然形态渐
变
B、大小渐变
C、方向的渐变
D、位置的渐变
E、色彩渐变
(2)骨骼的渐变 • A、单元渐变:也称一 次元渐变,即仅用骨骼 的水平线或垂直线做单 向序列渐变。
B、双元渐变:也叫二次 元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 时变化。
C、等级渐变:将骨骼做竖向或横向整齐错位移动,产生梯 形变化。
(4)重复基本形的单元 反复排列。 基本形在方向上,按一定 的秩序形成一个单元反 复排列。
如:按上、下、左、右或 上、左、右、下等次序, 组成一个单元,然后加 以反复循环所构成的形。 特点是整齐、活泼。
这张作业以上、下、左、右为次序排列 其基本形为一个抛线形,下部又要挖出一个小的多半圆形, 两个基本形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呈现出互相环绕的近 似扁圆形, 整个画面成为扁圆形交错构成。
骨骼特异——规律的突破
• 骨骼中特异部分没有产生新的规律,而是原整体规律在某 一局部受到破坏和干扰,这个破坏、干扰的部分就是规律 突破,规律突破也是以少为好。
形象特异
• 这里讲的形象特异是指具象形象的变异。这种方法主要是 对自然形象进行整理和概括,夸张其典型性格,提高装饰 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画面的视觉效果将形象的部分进行 切割,重新拼贴。特异还可以像哈哈镜一样,采用压缩、 拉长、扭曲形象或局部夸张手段来设计画面,会有意想不 到的效果。
三大构成试卷和答案
三大构成试卷和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构成艺术的形式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构成四类。
2、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即同一性、近似性或调和性。
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5、骨格可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两种。
6、平面构成中,肌理通常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7、发射的类型有中心点发射、螺旋式发射和同心式发射等。
8、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9、平面构成的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发射、密集和肌理。
10、色彩的三要素中,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以及光波的单纯程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 C )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B、造型美C、形式美D、创新美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 D )A、生动活泼B、富于变化C、有动的感觉D、ABC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 A )的理念。
平面构成基本形式(渐变与发射构成)
发射
在构成中,发射骨格的视觉效果是最强烈 的。设计中采用发射骨格,能给人以强烈的吸 引力和极佳的视觉效果。
发射具有一定的渐变效果,也是一种常见 的自然形状。鲜花的结构,太阳四射的光芒, 都是发射状的。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 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 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时可以造成光学的 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有很强烈的视觉 效果。
渐变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 感受,如近大远小、火车铁轨有宽变窄 等。渐变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透视感 与空间的延伸感。平面构成中的渐变是 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地、循 序地无限变化。这种变化是以节奏感强 和韵律感好为前提。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 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 列的构成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 如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等现象、海洋生物 中的海螺生长结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 细、空间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 深浅、明暗、快慢、强弱都是渐变现象,在 视觉效果上会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感。人们通 过听觉或视觉的感受,作用于生理,产生种 美感。
渐变构成
(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是以旋 转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转的基本形逐渐扩大 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以一个焦点 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同箭靶的图形。
向心式
螺旋式
离心式 同心式
发射构成作品欣赏
这是一组简单的离 心式的发射骨格, 由于加上了一条螺 纹线,发射线随之 发生了错位,使单 调的线条产生了丰 富的内容,增加了 空间距离。
图中引颈高 歌的鸟,正 在唱出欢快 美妙的曲子。 在设计时, 采用了弯曲 规律的发射 线,使人们 感到了乐曲 的那种流动 的规律。
平面构成形式法则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构成共71页文档共73页文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构成基础
2
艺术设计专业
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中含色素或色味的多少程度,也是色彩的鲜灰度, 饱和度。 无彩色中的颜色,没有色相感,纯度为零,在有彩色中鲜艳的色彩纯度高。 (1)同时加入白、黑,纯度降低。 (2)加其它色相,纯度降低。 (3)加水稀释纯度降低。 (4)互补色相混:产生灰色。 (5)三原色相混暗浊色。
实用文档
0
二、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后退感
色彩的膨胀感
色彩中高明度 鲜艳色,给人感觉 靠进、膨胀,低明 度、低纯度使人感 觉后退而收小。
色彩的前进感 色彩的收缩感
实用文档
艺术设计专业 0
艺术设计专业
实用文档
0
艺术设计专业
实用文档
0
艺术设计专业
实用文档
0
艺术设计专业
实用文档
0
艺术设计专业
上左:烈性酒 上右:矿泉水 下左:果 汁 下右:咖啡 茶
• 绿色 自然 舒畅自在(草地、树、乡村、公园、春天……) • 蓝色 海洋 冷静平静、心旷神怡(天空、牛仔裤……) • 紫色 缺血 恐怖(葡萄、牵牛花、国王……) • 褐色 咖啡 苦闷(烧焦、巧克力、烤肉……) • 灰色 阴天 消沉、懒散 • 黑色 乌鸦 死亡恐怖(夜晚、巫师、……)
实用文档
9
B、色彩的空间感 : 造成色彩空间感觉的因素主要是色的前进和后退 ➢ 色彩中我们常把暖色称为前进色,冷色称为后退色
实用文档
2、类型:
a.形状特异 b.方向特异 c.色彩特异 d.大小特异
实用文档
网球拍
实用文档
舞女与舞鞋
实用文档
乘车
实用文档
人头与花格布
实用文档
口红与手
实用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1. 方向渐变 对基本形进行排列方向的渐变,可增加画面的变化和空间感。如点的排列方向由正 面渐次转向侧面,将逐渐产生倾斜反转,还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感。
2. 位置渐变 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骨格中发生位置变动(作上下、左右或对 角线移动),从而给人以平面的移动感。例如将一组渐变曲线群进行反向的错位连接, 并且按同一方式渐变曲线群,可使图形活泼自然、强烈,造成一种有节奏的起伏。由 这种方法构成的图形是很难由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图6-35、图6-36)。
图6-81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2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旋转的线条,使人沉浸在幻觉的空间中(图683、图6-84)。
图6-83 发射构成作品
图6-84 发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的画面不但充分表现出发散构成的特点,同时也在构成中体现 出一种图案美(图6-85、图6-86)。
图6-85 发射构成作品
三、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基本形的对称式或旋转放射式排列这种构成形式可以选用两个、三个或 数个基本形进行交错或放射排列,形成一种环形旋转或放射对称的图形。
(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 这种排列可在方向和位置上采取反射、移动或回转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 图形。有时也可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
以下作品利用基础形、排列形式、色彩的有机统一,使整个画面稳定、流畅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统一中,加入了一些变化元素,例如点绘的局部表现、基础形方向 的改变等,使得画面效果生动活泼。
近似构成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 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5. 增减渐变 两个形状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数量逐渐相加或相减的过程即为增减渐变,渐变后形成 的形象具有一种较强的运动感和速度感。
有趣味的创意元素通过准确的表达,呈现出良好的画面效果。
以下两幅作品中不仅有渐变的元素,还充分表现出空间感,这说明作者在创造中 的思考形式是发散性的。
第五节
发射构成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产生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 动感及节奏感(图6-64)。
图6-86 发射构成作品
第六节
对比构成
对比可以是形态上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等等。对比可产生明朗、 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 绿叶都是对比的现象。构成对比的关系包括大小、明暗、锐钝、轻重等。 一、对比构成的概念 对比是一种自由的构成形式,它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是根据形态本身的大小、 疏密、虚实、显隐及形状、色彩和肌理等对比因素而得以构成的。 对比是针对调和而言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斯曾经这样说过:“没有高低就 没有和谐,没有男女两性的对立就没有生命。”宇宙学家说,宇宙的基础就是对立的 结合:明和暗、冷和热、干和湿。有时这种结合的某一因素占优势,有时指针又发展 到相反的一面去。世界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变化、运动着。这说明了多样统一的因素 体现了人类生活和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对比即存在于对立统一之中。“多样” 反映着事物的差别,而差别也就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对比因素。差别又体现了客观事物 的诸多特性,如形的大小、方圆、高低、长短,质的刚柔、粗细、强弱、轻重,势的 疾徐、聚散、动静、进退等,这些都可以造成对比状态而构成具有多种美感的形式。 从总体来说,协调是求近似,对比则是求差异(图6-87、图6-88)。 任何基本形只要处于相异的状况都可以发生对比,如粗细、长短、大小、黑白、 软硬、方圆、曲直、规则与不规则、收缩与扩张等。也就是说,任何相反或相异的形 状都可以形成对比。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第一节
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形式是规律性骨格形式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所谓重复是将同一形态 有规律地反复排列,如中国古代染织图案、建筑窗格等。重复构成形式是把视觉形象 秩序化、规律化,具有统一、整齐的视觉效果。 一、重复构成的概念 重复构成是指在一个画面中使用一个形象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本形进行平均的、 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基本形在构成中连续排列,反复出现、反复运用。重复的基本形, 一般情况下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是相同的,在构成中表现为形的一致性 和相同性。一般在重复骨格中才会出现重复的基本形。变化性的重复构成可称为相对 重复。形态空间因素不变的重复,称为绝对重复。另外,重复基本形在构成中的正负 图形交替排列,可增强画面的黑 白对比效果。如果基本形排列大而少,其效果简单有力,如果小而繁密,其效果 表现为由无数细小单位构成的肌理。
在设计重复构成的过程中,由于选择的范围比较宽泛,我们很难在头脑中预想出最 后的图形效果。为了求得最佳的方案和更多的比较机会,我们不妨将设计好的基本形剪 下若干个,然后进行实际的排列比较和排列试验,以选取最佳的组合关系,设计出理想 的构成作品。
以下两幅作品利用简单的基础形,简单的排列,只改变了色彩在其中的位置,即设计出不错的视觉效 果。
图6-73 同心式发射
图6-74 同心式发射
图6-75 同心式发射
图6-76 同心式发射
3. 向心式发射 向心式是与离心式方向相反的发射形式,其发射点在外部,从周围向中心发射, 使画面产生了变幻莫测的发射式的视觉效果,空间感极强(图6-77)。
图6-77 向心式发射
图6-78 移心式发射
4. 移心式发射 这种构成的发射点可根据图形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动势有序地渐次移动位置,形 成有规则的变化。这种发射构成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感并具有曲线的效果,曲线变化具 有很强的韵律感(图6-78)。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发射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眩目。在应用美术设计中,如果需要一个 强有力的、醒目的图案,发射构成的图形是最为合适的。 发射图形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 具有多方向的对称。 (2) 具有非常强的焦点,此焦点通常位于图案的中央。 (3) 能够造成光学的动力,使所有形象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周围散射(图665至图6-67)。
图6-69 离心式发射
图6-70 离心式发射
图6-71 离心式发射
图6-72 离心式发射
2. 同心式发射 这种构成的发射点是从一点开始逐渐扩展的同心圆或类似方形的渐变扩散所形成 的重复形,也是发射构成的一种形式。由于这种构成的主要发射线都集中在一起,格 式变动有较大的局限性。同心式发射构成有如下几种形式(图6-73至图6-76): (1) 多元中心式 不同中心的弧线连为一体,形成弯折式的同心。 (2) 中心隐藏同心式 这种骨格线的构成和多元中心式相同,只是不呈现出来。 (3) 旋转同心式 同心的骨格线层不是圆形而是方形并逐渐旋转和扩大,其他多边形式的不规则形 也可逐层旋转,获得多种特殊效果。 (4) 离心同心式 指在同心式的骨格线中每层再加离心式的发射。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
“三菱”公司商标
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 要求构成简练、醒目,设计基本形时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 (2) 基本形的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或透叠,避免松散。 (3) 图形结构要完整、美观,应注重外形的整体效果。 (4) 注意构图中的平衡和稳定。 (5) 基本形要简练、概括、粗壮而有力,避免纤细和琐碎。
通过重复的基本形在重复骨格作不同角度、方向的组合,可产生新的形态。 组合中可以是以4个单位组合成的一个完整形式,也可以是6个单位或8个单位以上 组合而成的。重复基本形,不论在方向上怎样进行上下、左右、横竖变换位置, 其变化的图形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感。 二、重复基本形构成的基本要求 重复基本形的构成,不仅可以像四方连续式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还可以有多种存 在的方式。这也是标志、符号等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重复基本形与单位形的群 化构成意义相同。
近似是指基本形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 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 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也就是说,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即同中求异, 是基本形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二、近似构成的形式 1. 形状的近似 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图6-64 发射构成
图6-65 发射构成
图6-66 发射构成
图6-67 发射构成
发射骨格的构造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发射点,即发射中心,这是焦点所在。在一件设计作品中,发射点可以是单元 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明显的,也可是隐晦的;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可 以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其种类不限。 二是发射线,即骨格线。它有方向和线质的区别。如在方向上有离心、向心或者同 心的区别;在线质上有直线、曲线、曲直结合线等差异(图6-68)。
图6-68 发射构成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根据发射线方向的不同,发射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实际设计应用中, 各种类型往往互相兼用、互相协助、互相分割、互相穿插。 1. 离心式发射 这是一种发射点在中心部位,其发射线向外发射的构成形式,它是发射骨格中 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在离心式发射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不同,又有直线发射和 曲线发射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直线发射就是由发射中心以直线向外放射扩散的构成, 其中包括单纯性构成和复合式构成。 直线发射呈现出直线所具有的情感特征,其射线使人感到强而有力,有闪电般 的效果。曲线发射由于发射线方向的渐次变化,能表现出曲线所具有的特征,线的 变化使人感到柔和而变化多样,并且还具有一种旋转运动的效果(图6-69至图672)。
2. 骨格的近似 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可有一定变化, 是近似的。
作品
渐变构成
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表现为有节奏、循序变化的形式,是规律性构成中独具一 格的方法。渐变是人们日常的一种视觉经验,如由稀到密、由宽到窄、由明到暗,由 长到短,由正到侧等。它可产生阴阳交错、光影变化、视幻错觉等视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