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合集下载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一、关系模式关系型数据库设计时,遵照一定的规范要求,目的在于降低数据的冗余性和数据的一致性,目前业界范式有: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1)第一范式(1NF)域都是原子性的,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

例如下面这张表:“商品”字段就不是原子性的,可以分割成“4件”和“毛衣”。

2)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也就是不存在局部依赖。

例如下面这张表:主键ID为“学生ID,所修课程”,但是字段“所属系”只依赖于“学生ID”,不符合2NF。

3)第三范式(3NF):在2NF的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也就是不存在传递依赖。

例如下面这张表:主键为“订单ID”,但是字段“商品颜色”依赖于“商品ID”,不符合3NF。

二、常见数仓建模方法:1、ER实体模型在信息系统中,将事务抽象为“实体”(Entity)、“属性”(Property)、“关系”(Relationship)来表示数据关联和事物描述,这种对数据的抽象建模通常被称为ER实体关系模型。

实体:通常为参与到过程中的主体,客观存在的,比如商品、仓库、货位、汽车,此实体非数据库表的实体表。

属性:对主体的描述、修饰即为属性,比如商品的属性有商品名称、颜色、尺寸、重量、产地等。

关系:现实的物理事件是依附于实体的,比如商品入库事件,依附实体商品、货位,就会有“库存”的属性产生;用户购买商品,依附实体用户、商品,就会有“购买数量”、“金额”的属性产品。

在日常建模中,“实体”用矩形表示,“关系”用菱形,“属性”用椭圆形。

ER实体关系模型也称为E-R关系图。

实体之间建立关系时,存在对照关系:1:1:即1对1的关系1:n:即1对多的关系n:m:即多对多的关系Inmon提出的集线器的自上而下(EDW-DM)的数据仓库架构。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分别是?()
A、通用建模
B、专属建模
C、范式建模
D、维度建模
C和D
一般常规的数据仓库层级结构可分为:ods、dw(默认为汇总数据层,也可在细分为dwd(明细)与dw(汇总)两层)、dm共三层:
ods层:称为接口层或近源数据层,表结构与源系统表结构高度相似,通常在ods 层主要会做字段的筛选,枚举值转换,编码统一,异常&缺失数据处理等操作。

dw层:称为中间层,按主题建模(域->主题)的明细数据层,数据粒度与ods 层一致。

dm层:称为数据集市层,集市层是按照业务主题、分主题构建出来的、面向特定部门或人员的数据集合。

维度建模源于Kimball提出的总线式的自下而上(DM-DW)的数据仓库架构。

特点:
1.模型结构简单,星型模型为主;
2.开发周期短,能够快速迭代;
3.维护成本较高;
范式建模源于Inmon提出的集线器的自上而下(EDW-DM)的数据仓库架构。

特点:
1.同一份数据只存放在一个地方,因此只能从一个地方获取,没有数据冗余,保证了数据一致性;
2.解耦(系统级与业务级),方便维护;
3.开发周期较长,开发成本较高;
当下的数据仓库模型架构设计中,dw层通常会采用范式建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存在一些冗余。

dm层通常会采用维度建模,因为采用维度建模构建出来的数据模型更加符合普通人的认知、易于被普通人所理解,从而有利于数据的推广使用。

数学建模有哪些方法

数学建模有哪些方法

数学建模有哪些方法
数学建模是指将实际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形式化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符号和公式的形式进行描述和求解。

2. 统计建模: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中提取规律和模式,对未知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决策。

3.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和数值方法对问题进行模拟和求解,通过近似计算得到结果。

4. 最优化建模: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寻找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或最小值的最优解。

5. 离散建模:将连续的问题离散化,转化为离散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

6. 动态建模:对问题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的变化和趋势。

7. 图论建模:将问题抽象成图的形式,利用图的相关理论和算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8. 概率建模:利用概率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从中推断出一些未知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判断和决策。

大数据经典建模方法及应用

大数据经典建模方法及应用

大数据经典建模方法及应用大数据经典建模方法及应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建模方法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大数据建模方法是指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模型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经典的大数据建模方法及其应用:1. 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大数据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方法。

它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找到其中的相关关系和规律,并进一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知识。

关联规则挖掘在市场篮子分析、推荐系统和市场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点归类到一起的过程,也是大数据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目标群体,并进一步进行个性化推荐、精准广告投放等。

聚类分析在社交网络分析、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市场细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分类和回归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划分来创建一棵树。

它可以被用于预测和分类问题的处理。

决策树在金融风险评估、医疗诊断和客户贷款评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二分类模型。

它通过构建一个最优超平面来实现分类任务。

支持向量机在图像识别、文本分类和异常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随机森林:随机森林是由多个决策树构成的集成学习方法。

它通过集成多个决策树的结果来进行分类或回归。

随机森林在信用评分、股票预测和用户流失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述的经典建模方法之外,还有更多的大数据建模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

例如,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回归分析可以用于房价预测和销售预测;贝叶斯网络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异常检测等。

这些大数据建模方法的应用范围涵盖了金融、医疗、交通、电商等各个行业。

总结起来,大数据建模是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模型的过程。

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都是经典的大数据建模方法。

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全试题

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全试题

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全试题1、2012年7月,为挖掘大数据的价值,阿里巴巴集团在管理层设立()一职,负责全面推进“数据分享平台”战略,并推出大型的数据分享平台。

A首席数据官B.首席科学家C.首席执行官D.首席架构师2、整个 MapReduce的过程大致分为Map、 Shuffle、 Combine、()A. ReduceC. CleanD. Loading3、在Spak的软件栈中,用于交互式查询的是A. SparkSQLD. Spark Streaming4、在数据量一定的情况下, MapReduce是一个线性可扩展模型,请问服务器数量与处( )理时间是什么关系A数量越多处理时间越长B.数量越多处理时间越短C.数量越小处理时间越短D.没什么关系5、下列选项中,不是 kafka适合的应用场景是A.日志收集B.消息系统C.业务系统D.流式处理6、大数据的多样性使得数据被分为三种数据结构,那么以下不是三种数据结构之一的是A.结构化数据B.非结构化数据C.半结构化数据D.全结构化数据7、下列选项中,不是人工智能的算法中的学习方法的是A.重复学习B.深度学习C.迁移学习D.对抗学习8、自然语言处理难点目前有四大类,下列选项中不是其中之一的是A.机器性能B.语言歧义性C.知识依赖D.语境9、传統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其中监督学习是学习给定标签的数据集。

请问标签为离散的类型,称为分类,标签为连续的类型,称为什么A.给定标签B.离散C.分类D.回归10、中国移动自主研发、发布的首个人工智能平台叫做()A.九天B. OneNETC.移娃D.大云11、HDFS中 Namenodef的 Metadata的作用是A.描述数据的存储位置等属性B.存储数据C.调度数据D.12、电信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服中心优化可以实现严重问题及时预警,请问是用的什么技术实现的A大数据技术B.互联网技术C.游戏技术D.影像技术13、随着闭源软件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地盘不断缩小,老牌IT厂商正在改变商业模式,向着什么靠拢A.闭源B.开源C.独立D.封闭14、以下不是非结构化数据的项是A.图片B.音频C.数据库二维表数据D.视频15、以下数据单位换算错误的是=1024BB. 1GB=1024MB=1000GBD. 1MB=1024KB16、下列选项中,不是Flume的特点的是A.可靠性B.集中式架构C.可扩展性D.可管理性17、BP神经网络模型拓扑结构不包括A.输入层C.翰出层D.显层18、以下哪个不是语音识别的范畴A.语音听写B.语音台成C.语音转写D.语音唤醒19、以下哪个场景可以称为大数据场景A.故宫游客人B.故宫门票收入C.美团APP的定位信息D.文章内容20、2011年5月是哪家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在《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之中,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的A.比尔恩门B.麦肯锡C.扎克伯格D.乔图斯21、下列选项中,哪项是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C. KafkaD. Zookeeper22、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Flume对数据源的支持的是A.只能使用HDFS数据源B.可以配置数据源C.不能使用文件系统D.不能使用目录方式23、机器学习研究如何通过计算的手段,利用经验来改善系统自身的性能,请问机器学习利用数据训练出什么A.模型B.表结构C.结果D.报表24、下列选项中,不是人工智能的算法中的学习方法的是A.重复学习B.深度学习C.迁移学习D.对抗学习25、语音识别产品体系有四部分,下列哪项不是体系之一A.语音合成B.语音播放C.语音识别D.语义理解26、今年,大数据分析将出现革命性的新方法,从前的很多算法和基础理论可能会产生理论級别的突破。

数字建模的六种技术方法

数字建模的六种技术方法

数字建模的六种技术方法
数字建模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六种技术方法:
1.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技术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创建、修改和优化设计图。

它可以
在三维空间中绘制对象,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可视化和理解设计概念,并进行实时修改。

2. BIM(建筑信息模型): BIM是一种数字建模方法,通过结合几何数据、构造数据、材料
属性、时间和成本信息,可用于设计、施工和管理建筑物。

BIM可以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提供综合的、一体化的信息模型,以增强效率和合作性。

3. 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可以
将各种地理空间信息与非空间属性相结合,用于土地规划、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

4. 数字双胞胎:数字双胞胎是将实际物理对象与其数字化的虚拟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它使用
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来捕获和更新实时数据,并将其与数字模型进行同步,以提供更准确的实时模拟和监控。

5. 三维扫描:三维扫描技术使用激光或光学传感器来捕捉实际对象的几何形状和细节。

这些
数据可以用于创建精确的数字模型,如建筑物、雕塑等。

6. 三维建模软件:三维建模软件是一种常用的数字建模工具,例如3ds Max、SketchUp和Rhino等。

这些软件可以将二维图像或手绘草图转换为精确的三维模型,以方便设计和可视化。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 1983 年,数学建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高等学校,在清华大学首 次开设。

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数学模型》教材。

20 多年 来,数学建模工作发展的非常快,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我国从 1989年起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 1992 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在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 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全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近年来,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这两个术语使用的频率越 来越高,而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方法。

一、数学建模的相关概念原型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关心和研究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对象。

模型 是指为了某个特定目的将原型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的某一部分信息经过简化、 提炼 而构造的原型替代物。

一个原型, 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模型。

数学 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 为了某个特定目的, 进行一些必要的抽 象、简化和假设,借助数学语言,运用数学工具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建模是指对特定的客观对象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是现实的现象通过心 智活动构造出能抓住其重要且有用的特征的表示,是构造刻画客观事物原型的数学模型并用以分析、 学方法。

二、教学模型的分类 数学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型:几何模型、代数模型、规划模型、优化模型、 微分方程模型、统计模型、概率模型、图论模型、决策模型等。

三、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 1. 类比法 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把实际问题经过分析、抽象、概括后,用数学语言、数 学概念和数学符号表述成数学问题, 而表述成什么样的问题取决于思考者解决问 题的意图。

类比法建模一般在具体分析该实际问题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联 想、归纳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与已知模型比较,把未知关系化为已知关系,在不同的对象或完全不相关的对象中找出同样的或相似的关系, 用已知模型的某 些结论类比得到解决该“类似”问题的数学方法,最终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建模技巧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建模技巧

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建模技巧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数据处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建模技巧。

一、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清洗与预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数据集中的噪声和不可靠的数据,使得数据集更加准确和可靠。

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去除数据集中的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

例如,可以通过删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值等方式来清洗数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规范化数据格式,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单位,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

2.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归一化、标准化等处理,使得数据更易于分析和建模。

例如,可以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去除数据中的异常值,以避免对后续的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数据分析方法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挖掘数据潜在的规律和模式。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

1.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不同簇之间具有较高的差异性。

聚类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来实现。

2. 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从数据集中发现多个项之间的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包括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表示两个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关联规则挖掘可以通过计算项之间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来实现。

三、数据建模技巧在进行数据建模时,需要从数据分析的结果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并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数据建模技巧:回归分析和决策树。

1.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来预测或解释一个变量的方法。

回归分析可以用于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的建模。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模型拟合和评估。

2. 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树形结构模型。

决策树模型可以通过将特征空间划分为多个子空间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

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一、市场占有率问题(红色为常用信息)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表明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经营、竞争能力越强。

市场份额根据不同市场范围有4种测算方法:1.总体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额)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

2.目标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额)在其目标市场,即它所服务的市场中所占的比重。

一个企业的目标市场的范围小于或等于整个行业的服务市场,因而它的目标市场份额总是大于它在总体市场中的份额 。

3.相对于3个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和市场上最大的 3个竞争者的销售总量之比。

如: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是30%,而它的3个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10%,10%,则该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就是30%÷40%=75%,如4个企业各占25%,则该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为33%。

一般地,一个企业拥有33%以上的相对市场份额,就表明它在这一市场中有一定实力。

4.相对于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与市场上最大竞争者的销售量之比。

若高于100%,表明该企业是这一市场的领袖。

二、顾客满意度问题(红色为常用信息)2.1 顾客满意度概述确定顾客满意程度的指标和顾客满意级度是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控制的关键问题。

顾客满意度是评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重要手段。

为此,要科学确定顾客满意度的指标和满意度的级度并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才能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2 顾客的需求结构要建立一组科学的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价指标,首先要研究顾客的需求结构。

经对顾客作大量调查分析,顾客需求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质需求:包括性能、适用性、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学(外观)等;2.功能需求:包括主导功能、辅助功能和兼容功能等;3.外延需求:包括服务需求和心理及文化需求等;4.价格需求:包括价位、价质比、价格弹性等。

数据仓库的建模方法

数据仓库的建模方法

数据仓库的建模方法
数据仓库的建模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维度建模:维度建模是一种基于维度模型的建模方法。

它以事实表和维度表为核心,通过定义维度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维度建模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使用,适合一些小到中等规模的数据仓库。

2. 基于实体关系模型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将数据仓库建模看作是一个基于实体关系模型的数据库设计问题。

它使用实体、关系和属性等概念来描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过规范化、反规范化等技术来优化数据模型。

这种建模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数据仓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3. 模式化设计方法:模式化设计是一种基于模式的建模方法,它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分为不同的模式或层次,每个模式或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目的。

模式化设计方法可以使数据仓库更加灵活和可扩展,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4. 主题建模:主题建模是将数据仓库建模看作是一种主题导向的建模方法。

它以业务主题为核心,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组织成一系列的主题模型,每个主题模型都包含与该主题相关的事实和维度。

主题建模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提供更准确、可理解和可用的数据。

不同的建模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对于数据仓库的
成功实施和运营非常重要。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与工具的比较分析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与工具的比较分析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与工具的比较分析数据仓库是企业中存储大量数据、支持数据分析和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数据仓库,数据建模方法和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数据仓库建模方法和工具进行比较分析。

一、建模方法比较分析1. 维度建模:维度建模是一种常见且常用的数据仓库建模方法。

它通过将数据组织为事实表和维度表的形式,以明确定义数据的度量和上下文。

维度建模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使用,适用于大多数数据仓库场景。

同时,由于维度建模遵循星型或雪花模式的结构,查询性能较高,适用于在线分析处理(OLAP)。

2. 实体关系建模:实体关系建模是一种传统的数据库建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数据仓库建模。

它通过标识实体和定义实体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数据,并使用E-R图进行可视化。

实体关系建模具有严谨的定义,能够完整地表示不同实体和关系之间的结构和约束。

然而,实体关系建模难以处理多对多关系和大型数据集,对数据仓库建模的复杂度和可维护性要求较高。

3. 模式设计建模:模式设计建模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方法,适合复杂的数据仓库场景。

它以概念上的类和类之间的继承、关联关系来组织数据,并使用类图进行可视化。

模式设计建模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关系和多层次的数据组织结构。

然而,模式设计建模的学习曲线较陡峭,对于非技术人员而言可能较为复杂。

二、工具比较分析1. PowerDesigner:PowerDesigner是一款全面的数据建模和架构设计工具。

它支持多种建模方法,包括维度建模、实体关系建模和模式设计建模等,能够满足不同数据仓库建模需求。

PowerDesigner提供了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建模、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工作。

但是,PowerDesigner的学习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2. ER/Studio:ER/Studio是一款专业的实体关系建模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仓库建模领域。

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

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

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
1、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它假设被解释变量(自变量)与解释变量(因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可以利用假设中的参数来预测解释变量(因变量)的值。

2、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根据客观记录数据中可以挖掘的特征信息来建立决策树,通过分类、回归两种方法来预测给定变量的值。

3、聚类: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数据建模方法,其目的是将数据集中的点划分到不同的集群中,根据特征差异并尽可能保持多样性来进行划分。

4、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它采用多层前馈网络构造,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参数来实现对输入特征的自动分类或者回归预测。

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

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

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
数学建模是指将实际问题抽象化,借助数学技术和相关工具,以改善
决策过程以求解问题的一种行为。

它是研究者深入了解问题本质,分析其
特征,提出数学具体解决方案,从而将该问题转换为可解决的动态系统的
过程。

数学建模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经验函数开始看起。

经验函数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
数据函数,可以用来近似原始的数学函数,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预测结果。

例如,一个实验可以记录X和Y的值,并将这些值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函
数对比,以判断哪种模型更适合实际情况。

其次,数学建模可以借助解析方法。

解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当
前问题的复杂性,快速准确地找到最优解。

解析方法可以通过一系列步骤,如变量定义、初始假设、构建函数模型、求解函数模型等,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数学建模可以借助数值方法。

数值方法是以数值的来求解函数。

它可以通过积分、微分、积分方程等诸多方法,直接使用计算机进行运算,给出解的数值,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最后,数学建模可以借助优化方法。

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

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

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是一种用于描述应用程序中数据结构的方法。

它有助于开发人员在设计和实施应用程序时理解和管理数据的组织方式。

在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实体关系建模(ERM)和面向对象建模。

实体关系建模使用实体和关系的概念来描述数据。

实体表示应用程序中的对象,而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通过定义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属性,可以准确地描述数据的结构和特性。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建模,它以对象的概念为基础。

对象是应用程序中具有状态、行为和标识的实体。

通过定义类、属性和方法,可以建立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应用层数据建模都有几个重要的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目标,以便确定需要建模的数据类型和结构。

然后,根据需求和目标设计实体和关系或类和属性。

接下来,需要对这些实体和关系或类和属性进行验证和优化,以确保数据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最后,将数据模型转换为应用程序可以理解和使用的形式,通常是通过数据库或编程语言。

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清晰地描述和管理数据,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应用程序的数据需求,准确地设计数据库和编写代码。

此外,数据建模还可以在开发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沟通和合作,减少错误和冲突。

综上所述,应用层数据建模方法是一种描述应用程序数据结构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管理数据模型,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质量和效率。

开发人员应当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

数据建模的方法

数据建模的方法

数据建模的方法数据建模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以便于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应用。

在数据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结构、关系、属性等方面,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建模的方法。

一、确定需求在进行数据建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业务需求。

这包括确定所需收集的数据类型、数量和质量要求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变化,以便于在设计时留出足够的扩展空间。

二、制定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指对业务实体及其之间关系进行抽象化描述的模型。

在制定概念模型时,可以使用ER图或UML图等工具进行表示。

其中,实体代表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业务对象,关系则表示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设计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是指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可处理的形式,并对其进行优化和规范化。

在设计逻辑模型时,需要考虑到数据库范式理论,并尽量避免冗余和不必要重复信息。

四、创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指将逻辑模型转化为实际可部署的数据库模式。

在创建物理模型时,需要考虑到数据库软件的特性和限制,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测试和验证在完成数据建模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业务需求并能够正常运行。

其中包括对数据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优化。

六、维护和更新数据建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或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时,需要及时对数据模型进行维护和更新。

这包括对已有数据结构进行调整、添加新的数据类型或属性等方面。

七、总结在进行数据建模时,需要注意到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表示。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业务需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以确保设计出高效可靠且易于维护的数据模型。

简述数据建模与可视化

简述数据建模与可视化

简述数据建模与可视化一、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以便于存储、管理和分析。

数据建模通常采用图形化的方式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常用的工具有ER图和UML。

1. ER图ER图(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是一种用于描述实体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它由实体、属性和关系三部分组成。

实体表示现实世界中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对象,属性表示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关系表示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UML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它可以用于对软件系统进行建模。

UML包括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特定的语法和符号。

二、可视化可视化是指通过图形化方式来呈现数据或信息,以便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可视化工具通常包括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多种类型。

1. 表格表格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可视化工具之一。

它可以将大量数据以表格形式展示出来,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

2. 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不同长度的柱子来表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以便于用户进行比较和分析。

3. 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连接不同数据点来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情况,以便于用户进行趋势分析。

三、数据建模与可视化的关系数据建模和可视化是密切相关的。

在进行数据建模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并且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数据呈现给用户。

而可视化则是将这些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给用户,以便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同时,好的可视化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建模。

例如,在使用ER图或UML进行建模时,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来绘制图形,并且可以通过调整颜色、样式等方式使得图形更加美观和易于理解。

总之,数据建模和可视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数学建模方法有哪些

数学建模方法有哪些

数学建模方法有哪些模型假设:依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准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合计,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所以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推断力,善于辨认主次,而且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应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模型分析: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能否对模型结果作出细致精当的分析,决定了你的模型能否达到更高的档次。

还要记住,不管那种状况都必须进行误差分析,数据稳定性分析。

模型构成:依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

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这里在高数、概率老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大国,别有洞天。

不过我们应当铭记,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模型求解:可以采纳解方程、画图形、证实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

一道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必须要纷繁的计算,许多时候还得将系统运行状况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编程〕和熟悉数学软件包能力便举足轻重。

2数学建模方法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最大特点是联系实际.高职人才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对其数学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体现"联系实际、深入概念、注重应用'的思想,不应过多强调灌输其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学数学主要是为了用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高职教材中的问题都是现实中存在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建模案例的最正确选择.因此,作为数学选材并不难,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应用数学的,从中加以推广,结合不同专业选编合适的实际问题,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同学能体会到数学在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同时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培养同学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要重视它们的引入,要〔制定〕它们的引入,其中以合适的案例来引入概念、演示方法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这样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同学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知道数学的来龙去脉,使同学了解到他们现在所学的那些看来枯燥无味但又似乎天经地义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 而是有现实的来源与背景, 有其原型和表现的.在教学施行中, 我们依据现有成熟的专业教材,选出具有典型数学概念的应用案例,然后按照数学建模过程规律修改和加工之后作为课堂上的引例或者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例题.这样使同学既能亲切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也能培养同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等于教给同学一种好的思想方法,更是给同学一把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为同学架起了一座从数学知识到实际问题的桥梁,使同学能灵活地依据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但这也对数学〔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高职专业课的内容,搜集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等等.3数学建模方法二教学方法:功在平常,培养兴趣:在平常的上课期间,老师应该融进一些数学建模的知识和内容,吸引同学对数学建模的兴趣.事实上,数学建模中的题目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难,往往只不过在平常接触的问题基础上进行略微的延伸.目前,已经有一些数学建模方而的老师编写了一些简单易懂的通用教材,老师可以依据这些简单的内容在课堂讲课的中间插入这些,其一能够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让同学对数学建模有一个简单的熟悉,并且对数学的应用性进行认可.其二能够培养同学解决问题时的数学思维逻辑,对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平常老师耳濡目染地宣扬和教育,在而临数学建模比赛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报名参加,然后再进行集中培训,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即使有的同学没有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这就足够了.夯实基础,注重思路:数学建模的大厦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基础知识上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因此,在数学建模教学之前,对同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夯实是成功的第一个步骤.只有对学过的知识了如指掌,在见到问题时,心中才干形成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参赛者在参加完比赛后都为自己没有解题思路而后悔,其根本原因就是对知识点或者数学公式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不知道这个公式或者这个概念还可以变形成为解题的方案.数学建模高于基础知识,但是又源于基础知识,只不过是经过了变形,很多理解不彻底的同学就没看得出来而造成遗憾.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是为解题思路的形成提供帮助,其次才是解题的过程.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涉及一些必须要舍弃专业的问题,比如对不重要的因素进行舍弃,舍弃后误差的计算等,也是必须要强大的计算能力的,这些都是些在平常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取得的技巧.4数学建模方法三建模思想的意义:提升线性代数课程的吸引力,增加同学的受益面:数学建模是培养同学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表现。

java 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 -回复

java 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 -回复

java 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回复Java数据建模常用的方法和模型在软件开发领域,数据建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关注如何组织和表示数据。

数据建模方法和模型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信息和关系,以及如何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和操作这些数据。

本文将介绍Java数据建模中常用的方法和模型,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建模的概念。

一、概述数据建模数据建模是将问题领域中的实体和关系抽象化为计算机系统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数据结构和操作的过程。

它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定义数据元素和属性,并建立各个元素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数据建模的目标是将现实世界的信息结构化地表示出来,以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存储、查询和处理。

在Java中,数据建模通常采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方法,使用类和对象来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

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和模型主要包括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二、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之一,它基于关系代数和集合论的概念,将数据组织成表格形式,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实体,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关系模型中的表格被称为关系,关系中的行被称为元组,关系中的列被称为属性。

关系模型通过建立元组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

在Java中,关系模型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实现。

DBMS提供了一套API(如JDBC)来访问和操作关系数据库。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来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

三、实体-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数据建模方法,它通过定义实体、关系和属性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信息。

实体-关系模型将关注点从数据之间的关系转移到了实体和属性上,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描述。

在Java中,实体-关系模型可以通过使用对象-关系映射器(ORM)来实现。

ORM框架(如Hibernate、MyBatis等)可以将Java类和数据库表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使开发人员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访问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建模目前有两种比较通用的方式1983年,数学建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高等学校,在清华大学首次开设。

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数学模型》教材。

20多年来,数学建模工作发展的非常快,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我国从1989年起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1992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这两个术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学科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方法。

一、数学建模的相关概念
原型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关心和研究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对象。

模型是指为了某个特定目的将原型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的某一部分信息经过简化、提炼而构造的原型替代物。

一个原型,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模型。

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进行一些必要的抽象、简化和假设,借助数学语言,运用数学工具建立起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建模是指对特定的客观对象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现实的现象通过心智活动构造出能抓住其重要且有用的特征的表示,常常是形象化的或符号的表示,是构造刻画客观事物原型的数学模型并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教学模型的分类
数学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数学的角度,按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型:几何模型、代数模型、规划模型、优化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统计模型、概率模型、图论模型、决策模型等。

三、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
1.类比法
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把实际问题经过分析、抽象、概括后,用数学语言、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表述成数学问题,而表述成什么样的问题取决于思考者解决问题的意图。

类比法建模一般在具体分析该实际问题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归纳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与已知模型比较,把未知关系化为已知关系,
在不同的对象或完全不相关的对象中找出同样的或相似的关系,用已知模型的某些结论类比得到解决该“类似”问题的数学方法,最终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

2.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是20世纪初提出的在物理领域中建立数学模型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物理定律的量纲齐次性,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通过量纲分析,可以正确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简化实验和便于成果整理。

在国际单位制中,有七个基本量:质量、长度、时间、电流、温度、光强度和物质的量,它们的量纲分别为M、L、T、I、H、J和N,称为基本量纲。

量纲分析法常常用于定性地研究某些关系和性质,利用量纲齐次原则寻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常常进行无量纲化,无量纲化是根据量纲分析思想,恰当地选择特征尺度将有量纲量化为无量纲量,从而达到减少参数、简化模型的效果。

3.差分法
差分法的数学思想是通过taylor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方程组,将微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是建立离散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有效方法。

构造差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泰勒级数展开方法。

其基本的差分表达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阶向前差分、一阶向后差分、一阶中心差分和二阶中心差分等,其中前两种格式为一阶计算精度,后两种格式为二阶计算精度。

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这几种不同差分格式的组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差分计算格式。

差分法的解题步骤为:建立微分方程;构造差分格式;求解差分方程;精度分析和检验。

4.变分法
变分法是处理函数的函数的数学领域,即泛函问题,和处理数的函数的普通微积分相对。

这样的泛函可以通过未知函数的积分和它的导数来构造,最终寻求的是极值函数。

现实中很多现象可以表达为泛函极小问题,即变分问题。

变分问题的求解方法通常有两种:古典变分法和最优控制论。

受基础知识的制约,数学建模竞赛大专组的建模方法使用变分法较少。

5.图论法
数学建模中的图论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图论建模是指对一些抽象事物进行抽象、化简,并用图来描述事物特征及内在联系的过程。

图论是研究由线连成的点集的理论。

一个图中的结点表示对象,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特定关系(先后关系、胜负关系、传递关系和连接关系等)。

事实上,任何一个包含了某种二元关系的系统都可以用图形来模拟。

因此,图论是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问题、管理及其他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现代数学工具,更是成为了数学建模的一个必备工具。

6.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即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学家T.L.Satty提出的。

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AHP十分适用于具有定性的,或定性定量兼有的决策分析。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决策方法,现在已广泛地应用在企业信用评级、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企业管理、人才预测、科研管理、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方面。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比较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7.数据拟合法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实际问题有时仅给出一组数据,处理这类问题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通过数据拟合法求得“最佳”的近似函数式———经验公式。

从几何上看就是找一条“最佳”的曲线,使之和给定的数据点靠得最近,即进行曲线拟合。

根据一组数据来确定其经验公式,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
(1)决定经验公式的形式
根据所描绘系统固有的特点,参照已知数据的图形和特点或者它应服从的规律来决定经验公式的形式。

大致思路:一是利用所研究系统的有关问题在理论上
已有的结论,来确定经验公式的形式。

二是在无现成理论情况下,最简单的处理手段是用描图的方法,将数据点连成光滑曲线,把它与已知函数曲线进行比较,找出与之比较接近的曲线。

三是如要考虑所建立的模型必要的逻辑性与理论价值,可利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对所研究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定量化的机理分析,导出较为严密的数学公式。

(2)决定经验公式中的待定参数
一般可用线性情况下的最小二乘法,它误差较小,适用于测定数据比较精确的情况。

在使用最小二乘法时,如遇到数学模型是非线性经验公式时,其中参数的待定通常是尝试能否经适当的变量替换,将之化为线性模型来计算。

(3)进行模型检验
求得确定的经验公式后,将实际测定值与用公式算出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8.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方法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建模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一般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因为随机变量的取值是随机的,大多数是通过试验得到的,这种来自于实际中与随机变量相关的数学模型的准确度(可信度)如何,需通过进一步的统计试验来判断其模型中随机变量(回归变量)的显著性,而且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地进行检验和修改模型,直到得到最佳的结果,最后应用于实际中去。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一是从一组数据出发,确定这些变量(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回归模型);二是对模型的可信度进行统计检验;三是从有关的许多变量中,判断变量的显著性(即哪些是显著的,哪些不是,显著的保留,不显著的忽略);四是应用结果是对实际问题作出的判断.
根据回归模型中回归的特征,常见的回归模型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

具体选择哪种回归模型,一般方法如下:(1)淘汰法
基本思想是把所有可选择的变量抖放进模型中,而后逐个做剔除检验,直到不能剔除为止,最后得到所选模型。

(2)纳新法
基本思想是先少选取几个变量进入模型,而后对其它变量逐个做引入模型的检验,直到不能引入为止。

(3)逐步回归法
基本思想是上述两法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