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铁文化
摘要: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西方文化为背景,总结地铁文化的内容,举例说明地铁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
关键词:城市,地铁,地铁文化
1 地铁文化概述
从1863年1月10日英国伦敦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至今,地铁已经为人们服务了152年。从最初的地铁拥有着伦敦,到现在已有51个国家的152座城市开通了地铁。地铁正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染着城市,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如今,人们已经不仅将地铁看做是交通工具,更在其中融入了各色文化内涵。地铁,充分显示了城市经济实力、文化建设的活力。
2 地铁文化内容
2.1展示地域文化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郑州地铁的标志以“中国”、“中州”、“中原”的“中”字为主体形象,喻示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夏的“天之中”、“地之中”。以装饰的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使其在形态上类似四通八达、往复运行的轨道。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20个站点中,有9个重点站设计有文化主题墙,分别是绿城广场站、郑州火车站、二七广场站、紫荆山站、会展中心站、郑州东站、桐柏路站、黄河南路站和农业南路站。其中郑州东站的文化墙“中州揽胜”展现了河南18个省辖市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
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河南。农业南路站以“五彩祈福”为主题,这面文化墙采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三组门神和一组年画构成画面主题,在大红色底子的衬托下,突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八个大字,表达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其全省人民对丰收的期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地铁蕴含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彰显地域色彩。地铁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将其文化传播出去。
2.2彰显民族文化
在地铁车站中,民族文化的宣扬是必不可少的。如巴黎地铁,巴黎地铁自1900年开通至今已有115年历史,法国人民的浪漫和艺术气息赋予其地铁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示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如巴士底站的墙壁上绘制着当年法国大革命的巨幅图画,展示着当年的腥风血雨;卢浮宫站站台上有仿造卢浮宫博物馆搭建的几个展台,里面陈设着馆内展览品的复制品。除此之外,以热爱自由的天性著称的法兰西人民,从1904年起就在巴黎地铁内涂上了各色涂鸦。与之类似,莫斯科地铁强烈的体现了斯大林时期的特点,内部富丽堂皇,是集建筑、绘画、雕刻、装饰、照明艺术于一体的“莫斯科地下宫殿”,每个车站的形式、布局和风格都不尽相同,各具特色。有的以十月革命胜利作为主题,有的以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作为主题,有的以著名文学家作为主题。尽管这些车站的主题各不相同,他们都体现了俄罗斯的深远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互联网遍布全球的今天,保护、传扬民族文化是我们的使命,而地铁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
一。
2.3展现现代文化
地铁除了展示地域、民族文化以外,一些车站的现代化装饰也让人眼前一亮,现代的科技、时尚等都是地铁文化的元素。重庆地铁3号线与6号线的换乘站红旗河沟站采用3D装饰画,成为该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3D技术引入地铁,成功的将现代科技与地铁文化结合。而重庆地铁一号线,则在小龙坎站引入了涂鸦艺术,将时尚与文化结合。作为北京奥运会配套设施的地铁10号线,以“都市前沿”为设计理念,色彩以简单的黑白灰为主,展示了地铁文化现代感、国际感的一面。如10号线的黄庄站,它的装修给人以科技、理性、机械化的感受。由于黄庄站在中关村地区,这样的装修让人仿佛看到了中关村的科技精英。
现代化的地铁车站,与其站点附近的地区功能相互联系,两者有机的融合,让乘客能迅速领略到此地的特点。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工艺的进步,地铁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的窗口。我们要充分挖掘地域、民族、现代文化的内涵,大胆创新,才能展示出整座城市,乃至本省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广武.地铁文化概念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3):19-21,27.DOI:10.3969/j.issn.1007-869X.2011.03.005. [2]王伯瑛.地铁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10):20-23,28.DOI:10.3969/j.issn.1007-869X.2006.10.006. [3]冯明兵.以城市文化为视角论地铁文化的价值[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10):21-23.DOI:10.3969/j.issn.1007-869X.2012.10.005. [4]王强,曹传明,李睿等.中外地铁文化建设的基本走向[J].沈阳大学学报,2006,18(6):58-60.DOI:10.3969/j.issn.1008-9225.2006.0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