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平行经典题目

合集下载

面面平行练习题

面面平行练习题

面面平行练习题一、选择题1. 若平面α内的直线a与平面β内的直线b平行,且直线a不在平面β内,那么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垂直D. 重合2. 在空间几何中,若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重合3.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β,直线b在平面α内,且直线a与直线b平行,则:A.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B. 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C. 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D. 不能确定4. 若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且点P不在平面α或平面β内,则过点P的直线与平面α和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垂直D. 重合5.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则直线a与直线b:A. 平行B. 相交C. 垂直D. 重合二、填空题6. 若直线a平行于直线b,且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则平面α与平面β_________。

7. 当两平面平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_________。

8. 若直线a与平面α垂直,直线b与平面β垂直,且直线a与直线b平行,则平面α与平面β_________。

9. 若直线a与直线b相交,且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则平面α与平面β_________。

10. 当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时,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与平面β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描述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并给出一个几何图形的例子。

12. 解释为什么两个平面平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并给出证明。

13. 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面面平行的例子,并解释其在该场景中的重要性。

四、证明题14. 已知平面α内的直线a与平面β内的直线b平行,且直线a不在平面β内,证明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

15. 若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直线c在平面α内,直线d在平面β内,且直线c与直线d平行,证明直线a与直线b平行。

五、应用题16. 在一个立方体中,找出所有平行的平面对,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是平行的。

线面平行和垂直练习题

线面平行和垂直练习题

线面平行和垂直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哪个平面与平面ABCD平行?A. 平面A1B1C1D1B. 平面ADD1A1C. 平面BCC1B1D. 平面ABB1A12. 已知直线a平行于平面α,直线b垂直于平面α,则直线a 与直线b的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垂直3. 下列关于线面垂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B.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C.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D.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平面垂直二、填空题1. 已知直线a垂直于平面α,直线b平行于直线a,则直线b与平面α的夹角为______。

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DD1A1与平面ABCD的夹角为______。

3. 若直线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45°,直线b与平面α垂直,则直线a与直线b所成的角为______。

三、解答题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BB1A1垂直于平面BCC1B1。

2. 已知直线a平行于平面α,直线b垂直于平面α,证明:直线a与直线b所成的角等于直线b与平面α的夹角。

3.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点A(1,0,0),点B(0,1,0),点P(x,y,z),平面α过点A、B且垂直于平面xOy。

若直线AP垂直于平面α,求点P的坐标。

4.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矩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侧面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侧面PAB垂直于底面ABCD。

5.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BB1A1平行于平面CDD1C1。

四、判断题1. 若直线a垂直于平面α,直线b平行于直线a,则直线b一定垂直于平面α。

()2. 在空间中,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6.如图所示,AC⊥BC,DE⊥BC,CD⊥AB,∠ACD=40°,则∠BDE等于()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11.如图所示,BE∥DF,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13.如图所示,DE∥BC,DC∥FG,则图中相等的同位角共有()14.如图所示,AD∥EF∥BC,AC平分∠BCD,图中和α相等的角有()1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16.把直线a 沿水平方向平移4cm ,平移后的像为直线b ,则直线a 与直线b 之间的距离为17.(2009•宁德)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18.(2004•烟台)4根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变成的象形文字是( )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已知∠α和∠β的两边互相平行,且∠α=60°,则∠β= _________ .20.(2004•西宁)如图,AD∥EG∥BC,AC∥EF,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含∠1)有 _________ 个;若∠1=50°,则∠AHG= _________ 度.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21.(2009•永州)如图,直线a 、b 分别被直线c 、b 所截,如果∠1=∠2,那么∠3+∠4= _________ 度.直线a 、b 分别被直线c 、b 所截.22.(2010•抚顺)如图所示,已知a∥b,∠1=28°,∠2=25°,则∠3= _________ 度.23.如图,已知BO 平分∠CBA,CO 平分∠ACB,MN∥BC,且过点O ,若AB=12,AC=14,则△AMN 的周长是 _________ .第23题第24题24.(1)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B=3cm,BC=2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 cm;(2)如图2,若∠_________ =∠_________ ,则AD∥BC;(3)如图3,DE∥BC,CD是∠ACB的平分线,∠ACB=50°,则∠EDC=_________ 度;25.已知直线a∥b,点M到直线a的距离是5cm,到直线b的距离是3cm,那么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 .26.如图,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_________ 个.第26题第27题27.如图所示,AD∥EF∥BC,AC∥EN,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_________ 个.28.如图:直角△ABC中,AC=5,BC=12,AB=13,则内部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第28题第29题第30题29.如图,将网格中的三条线段沿网格线平移后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三角形,至少需要移动_________ 格.30.如图,面积为12cm2的△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长的两倍,则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是_________ cm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2.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6.如图所示,AC⊥BC,DE⊥BC,CD⊥AB,∠ACD=40°,则∠BDE等于()7.如图,AB∥CD,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10.如图,AB∥CD∥EF,AF∥CG,则图中与∠A(不包括∠A)相等的角有()11.如图所示,BE∥DF,D 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13.如图所示,DE∥BC,DC∥FG,则图中相等的同位角共有()14.如图所示,AD∥EF∥BC,AC平分∠BCD,图中和α相等的角有()1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16.把直线a沿水平方向平移4cm,平移后的像为直线b,则直线a与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17.(2009•宁德)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18.(2004•烟台)4根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变成的象形文字是( )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已知∠α和∠β的两边互相平行,且∠α=60°,则∠β= 60°或120° .20.(2004•西宁)如图,AD∥EG∥BC,AC∥EF,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含∠1)有 5 个;若∠1=50°,则∠AHG=130 度.21.(2009•永州)如图,直线a、b分别被直线c、b所截,如果∠1=∠2,那么∠3+∠4= 180 度.直线a、b分别被直线c、b所截.22.(2010•抚顺)如图所示,已知a∥b,∠1=28°,∠2=25°,则∠3=53 度.23.如图,已知BO平分∠CBA,CO平分∠ACB,MN∥BC,且过点O,若AB=12,AC=14,则△AMN 的周长是26 .24.(1)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B=3cm,BC=2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 2 cm;(2)如图2,若∠ 1 =∠ 2 ,则AD∥BC;(3)如图3,DE∥BC,CD是∠ACB的平分线,∠ACB=50°,则∠EDC=25 度;25.已知直线a∥b,点M到直线a的距离是5cm,到直线b的距离是3cm,那么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为2cm或8cm .26.如图,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 5 个.27.如图所示,AD∥EF∥BC,AC∥EN,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 5 个.28.如图:直角△ABC中,AC=5,BC=12,AB=13,则内部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 .29.如图,将网格中的三条线段沿网格线平移后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三角形,至少需要移动9 格.30.如图,面积为12cm2的△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长的两倍,则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是36 cm2.。

人教A版必修二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解答题篇常规运用

人教A版必修二立体几何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解答题篇常规运用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1.判定定理2(1)证线面平行①若a∥α,a∥b,b⊄α,则b∥α.②若a∥α,α∥β,a⊄β,则a∥β.(2)线面平行的性质①若a∥α,a∥β,α∩β=b,则a∥b.②若a∥α,a⊥β,则α⊥β.二、平面与平面平行1.判定定理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几个性质(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长度相等. (3)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4)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5)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6)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2015·海淀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P A =PB ,且侧面P AB ⊥平面ABCD ,点E 是棱AB 的中点.(1)求证:CD ∥平面P AB ;【证明】(1)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CD ∥AB .又因为CD ⊄平面P AB ,AB ⊂平面P AB ,所以CD ∥平面P AB .2.(2015·南京检测)如图,在正三棱锥ABC -A 1B 1C 1中,E ,F 分别为BB 1,AC 的中点.(1)求证:BF ∥平面A 1EC ;【证明】(1)连接AC 1交A 1C 于点O ,连接OE ,OF ,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四边形ACC 1A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A =OC 1. 又因为F 为AC 中点,所以OF ∥CC 1且OF =12CC 1.因为E 为BB 1中点,所以BE ∥CC 1且BE =12CC 1.所以BE ∥OF 且BE =OF ,所以四边形BEO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F ∥OE . 又BF ⊄平面A 1EC ,OE ⊂平面A 1EC , 所以BF ∥平面A 1EC .3.(2014·安徽高考)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8的正方形,四条侧棱长均为217 .点G,E,F,H分别是棱PB,AB,CD,PC上共面的四点,平面GEFH⊥平面ABCD,BC∥平面GEFH.(1)证明:GH∥EF;【证明】(1)因为BC∥平面GEFH,BC⊂平面PBC,且平面PBC∩平面GEFH=GH,所以GH∥BC.同理可证EF∥BC,因此GH∥EF.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是C1C,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PMN∥平面A1BD.D1,B1C.∵P,N分别是D1C1,B1C1的中点,【证明】如图,连接B∴PN∥B1D1.又B1D1∥BD,∴PN∥BD.又PN⊄平面A1BD,BD⊂平面A1BD;∴PN∥平面A1BD.同理MN∥平面A1BD,又PN∩MN=N,∴平面PMN∥平面A1BD.5.(2015·西城模拟)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BDEF是矩形,BF=3,G和H分别是CE和CF的中点.(2)求证:平面BDGH∥平面AEF;【证明】(2)在△CEF中,因为G,H分别是CE,CF的中点,所以GH∥EF,又因为GH⊄平面AEF,EF⊂平面AEF,所以GH∥平面AEF.设AC∩BD=O,连接OH,在△ACF中,因为OA=OC,CH=HF,所以OH∥AF,又因为OH⊄平面AEF,AF⊂平面AEF,所以OH∥平面AEF.又因为OH∩GH=H,OH,GH⊂平面BDGH,所以平面BDGH∥平面AEF.6.(2015·南通模拟)如图所示,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D 1分别为AC ,A 1C 1上的点且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试求ADDC的值【解】由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且平面A 1BC 1∩平面BC 1D =BC 1,平面A 1BC 1∩平面AB 1D 1=D 1O得BC 1∥D 1O ,∴A 1D 1D 1C 1=A 1OOB. 又A 1D 1D 1C 1=DC AD ,A 1OOB =1, ∴DC AD =1即ADDC=1.[思想方法]1.对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认识一般按照“定义—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应用”的顺序.其中定义中的条件和结论是相互充要的,它既可以作为判定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方法,又可以作为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性质来应用.2.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其转化关系为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易错防范]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线面平行关系证明的难点在于辅助面和辅助线的添加,在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时一定要以某一性质定理为依据,绝不能主观臆断.3.解题时注意符号语言的规范应用.(2015·南通模拟)如图所示,斜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D1分别为AC,A1C1上的中点.(1)证明AD1∥平面BDC1.(2)证明BD∥平面AB1D1.【证明】(1)∵D1,D分别为A1C1与AC的中点,四边形ACC1A1为平行四边形,∴C1D1∥DA,且C1D1=DA;∴四边形ADC1D1为平行四边形,∴AD1∥C1D,又AD1⊄平面BDC1,C1D⊂平面BDC1,∴AD1∥平面BDC1.(2)连接D1D,∵BB1∥平面ACC1A1,BB1⊂平面BB1D1D,平面ACC1A1∩平面BB1D1D=D1D,∴BB1∥D1D,又D1,D分别为A1C1AC中点,∴BB1=DD1,故四边形BDD1B1为平行四边形,∴BD∥B1D1,又BD⊄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BD∥平面AB1D1.1.(2012·北京高考)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证明】(1)因为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所以DE∥BC.又因为DE⊄平面A1CB,BC⊂平面A1CB所以DE∥平面A1CB.2.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O是底面中心,A1O⊥底面ABCD,AB =AA1=2.(1)证明:平面A1BD∥平面CD1B1;【证明】(1)由题设知,BB1∥DD1,且BB1=DD1;∴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D∥B1D1.又BD⊄平面CD1B1,B1D1⊂平面CD1B1,∴BD∥平面CD1B1.∵A1D1∥B1C1∥BC,且A1D1=B1C1=BC;∴四边形A1BCD1是平行四边形,∴A1B∥D1C.又A1B⊄平面CD1B1,D1C⊂平面CD1B1∴A1B∥平面CD1B1.又∵BD∩A1B=B,BD、A1B⊂平面A1BD∴平面A1BD∥平面CD1B1.3.如图,ABCD与ADEF均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1)求证:BE∥平面DMF;(2)求证:平面BDE∥平面MNG.【证明】(1)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连接MO,则MO为△ABE的中位线,所以BE∥MO,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所以BE∥平面DMF.(2)因为N,G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边AD,EF的中点,所以DE∥GN,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所以DE∥平面MNG.又M为AB的中点,所以MN为△ABD的中位线,所以BD∥MN,又MN⊂平面MNG,BD⊄平面MNG,所以BD∥平面MNG,又DE,BD⊂平面BDE,DE∩BD=D,所以平面BDE∥平面MNG.4.(2014·长沙模拟)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及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M ,N 分别是AF ,B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CDEF ;【证明】(1)由三视图可知:AB =BC =BF =2,DE =CF =22,∠CBF =π2.取BF 的中点G ,连接MG ,NG ,由M ,N 分别为AF ,BC 的中点, 得NG ∥CF ,MG ∥AB ∥EF ,又NG ⊄平面CDEF ,CF ⊂平面CDEF ;∴NG ∥平面CDEF ;同理MG ∥平面CDEF ; 又NG ∩MG =G ,NG 、MG ⊂平面MNG ∴平面MNG ∥平面CDEF , 又MN ⊂平面MNG , ∴MN ∥平面CDEF .5.(2014·四川高考)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ABB 1A 1和ACC 1A 1都为矩形.(2)设D ,E 分别是线段BC ,CC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直线DE ∥平面A 1MC ?请证明你的结论.【证明】(2)取线段AB 的中点M ,连接A 1M ,MC ,A 1C ,AC 1,设O 为A 1C ,AC 1的交点.由已知,O 为AC 1的中点. 连接MD ,OE ,则MD ,OE 分别为△ABC ,△ACC 1的中位线,所以,MD ∥AC ,且MD =12AC ;OE ∥AC ,且OE =12AC ;因此MD ∥OE ,且MD =OE ;连接OM ,从而四边形MDEO 为平行四边形,则DE ∥MO . 因为直线DE ⊄平面A 1MC ,MO ⊂平面A 1MC , 所以直线DE ∥平面A 1MC .即线段AB 上存在一点M (线段AB 的中点),使直线DE ∥平面A 1MC .1.(2014·江苏高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 A⊥AC,P A=6,BC=8,DF=5.求证:(1)直线P A∥平面DEF;【证明】(1)因为D,E分别为棱PC,AC的中点,所以DE∥P A.又因为P A⊄平面DEF,DE⊂平面DEF,所以直线P A∥平面DEF.2.(2015·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证明】(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三角形的中位线)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判定定理)3.如图,直三棱柱ABC-A′B′C′,∠BAC=90°,AB=AC=2,AA′=1,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A′ACC′;【证明】(1)连接AB′,AC′,如图,由已知∠BAC=90°,AB=AC,三棱柱ABC-A′B′C′为直三棱柱,所以M为AB′中点.又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MN∥AC′又MN⊄平面A′ACC′,AC′⊂平面A′ACC′因此MN∥平面A′ACC′.4.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BC,AA1=AC=2,BC=1,E,F分别是A1C1,BC的中点.(2)求证:C1F∥平面ABE;【证明】(2)取AB 中点G ,连接EG ,FG .因为E ,F 分别为是A 1C 1,BC 的中点, 所以FG ∥AC ,且FG =12AC .因为AC ∥A 1C 1,且AC =A 1C 1, 所以FG ∥EC 1,且FG =EC 1. 所以四边形FGEC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 1F ∥EG .又因为EG ⊂平面ABE ,C 1F ⊄平面ABE , 所以C 1F ∥平面ABE .5.(2014·山东高考)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 AP ⊥平面PCD ,AD ∥BC ,AB =BC =12AD ,E ,F 分别为线段AD ,PC 的中点.(1)求证:AP ∥平面BEF ;【证明】(1)设AC ∩BE =O ,连接OF ,EC .由于E 为AD 的中点,AB =BC =12AD ,AD ∥BC ,所以AE ∥BC ,AE =AB =BC , 因此四边形ABCE 为菱形, 所以O 为AC 的中点. 又F 为PC 的中点,因此在△P AC 中,可得AP ∥OF . 又OF ⊂平面BEF ,AP ⊄平面BEF . 所以AP ∥平面BEF .6.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且AB ∥CD ,O 是AB 中点,PO =CD =DA =12AB =4,M 是P A 中点.(1)证明:平面PBC ∥平面ODM ;【证明】(1)由题意,CD ∥BO ,CD =BO ,∴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BC ∥OD . 又∵AO =OB ,AM =MP ,∴OM ∥PB . 又OM ⊄平面PBC ,PB ⊂平面PBC , ∴OM ∥平面PBC .同理,OD ∥平面PBC ,又OM ∩OD =O , ∴平面PBC ∥平面ODM .7.如图所示,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AB=2,P A=22,M是P A的中点.(1)求证:平面PCD∥平面MBE;【证明】(1)连接AD交BE于点G,连接MG,则点G是正六边形的中心,所以G是线段AD的中点.因为M是P A的中点,所以MG∥PD.因为PD⊄平面MBE,MG⊂平面MBE,所以PD∥平面MBE.因为DC∥BE,DC⊄平面MBE,BE⊂平面MBE,所以DC∥平面MBE.因为PD∩DC=D,所以平面PCD∥平面MBE.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S是B1D1的中点,E,F,G分别是BC,DC,SC的中点,求证:(1)直线EG∥平面BDD1B1;(2)平面EFG∥平面BDD1B1.【证明】(1)如图所示,连接SB,∵E,G分别是BC,SC的中点,∴EG∥SB.又∵SB⊂平面BDD1B1,EG⊄平面BDD1B1,∴直线EG∥平面BDD1B1.(2)连接SD,∵F,G分别是DC,SC的中点,∴FG∥SD.又∵SD⊂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FG∥平面BDD1B1,且EG⊂平面EFG,FG⊂平面EFG,EG∩FG=G,∴平面EFG∥平面BDD1B1.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M、N分别是B1C1、A1D1、A1B1、BD、B1C的中点,求证:(1)MN ∥平面CDD 1C 1;(2)平面EBD ∥平面FGA .【证明】(1)连接BC 1,DC 1,∵四边形BCC 1B 1为正方形,N 为B 1C 的中点,∴N 在BC 1上,且N 为BC 1的中点.又∵M 为BD 的中点,∴MN ∥DC 1,且MN =12DC 1;又MN ⊄平面CDD 1C 1,DC 1⊂平面CDD 1C 1,∴MN ∥平面CDD 1C 1.(2)连接EF ,B 1D 1,则EF ∥AB ,EF =12AB ;∴四边形ABEF 为平行四边形,∴AF ∥BE .又易知FG ∥B 1D 1,B 1D 1∥BD ,∴FG ∥BD .又AF ⊄平面EBD ,BE ⊂平面EBD ,∴AF ∥平面EBD ,同理FG ∥平面EBD又∵AF ∩FG =F ,AF 、FG ⊂平面FGA∴平面EBD ∥平面FGA .10.如图所示,四边形EFGH 所在平面为三棱锥A -BCD 的一个截面,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1)求证:AB ∥平面EFGH ,CD ∥平面EFGH .(2)若AB =4,CD =6,求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证明】(1)∵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 ∥GH .∵HG ⊂平面ABD ,EF ⊄平面ABD ,∴EF ∥平面ABD .∵EF ⊂平面ABC ,平面ABD ∩平面ABC =AB ,∴EF ∥AB ,∵EF ⊂平面EFGH ,AB ⊄平面EFGH ,∴AB ∥平面EFGH .同理可得CD ∥平面EFGH .【解析】(2)设EF =x (0<x <4),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l .由(1)知EF ∥AB ,则CF CB =x 4又由(1)同理可得CD ∥FG ,则FG CD =BF CB∴FG 6=BF CB =BF -CF CB =1-x 4,从而FG =6-32x , ∴四边形EFGH 的周长l =2(x +6-32x )=12-x . 又0<x <4,∴8<l <12,即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为(8,12).1.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在AD 1上移动,点N 在BD 上移动,D 1M =DN =a (0<a <2),连接MN .(1)证明:对任意a ∈(0,2),总有MN ∥平面DCC 1D 1;(2)当a 为何值时,MN 的长最小?【证明】(1)作MP ∥AD ,交DD 1于P ,作NQ ∥BC ,交DC 于Q ,连接PQ ;由题意得MP ∥NQ ,且MP =NQ ,则四边形MNQP 为平行四边形.∴MN ∥PQ .又PQ ⊂平面DCC 1D 1,MN 平面DCC 1D 1, ∴MN ∥平面DCC 1D 1.(2)由(1)知四边形MNQP 为平行四边形,∴MN =PQ , 由已知D 1M =DN =a ,DD 1=AD =DC =1, ∴AD 1=BD =2,∴D 1P ∶1=a ∶2,DQ ∶1=a ∶2,即D 1P =DQ =a 2. ∴MN =PQ =(1-D 1P )2+DQ 2=(1-a 2)2+( a 2)2=(a -22)2+12(0<a <2), 故当a =22时,MN 的长有最小值22. 即当M 、N 分别移动到AD 1,BD 的中点时,MN 的长最小,此时MN 的长为22.。

几何平行练习题

几何平行练习题

几何平行练习题练习一:平行线与平面1. 在平面P上,画一条直线AB,并以点C为中心、画一条与AB 平行的直线CD。

a) 证明直线CD和直线AB平行。

b) 若直线AB与另一条直线EF相交于点G,证明直线CD与直线EF平行。

2. 平面P上有一条直线AB和另一条直线CD,且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a) 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b) 若直线CD与另一条直线EF相交于点G,证明直线AB与直线EF平行。

练习二:判断平行线1. 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平面上不重合且不相交,且它们的方向相同。

a) 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b) 若直线AB与另一条直线EF相交于点G,证明直线CD与直线EF平行。

2. 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平面上不重合且不相交,且它们的方向相反。

a) 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b) 若直线AB与另一条直线EF相交于点G,证明直线CD与直线EF平行。

练习三:平行线之间的性质1. 在△ABC中,直线DE与直线AB和直线AC平行,分别交边AB于点D、边AC于点E。

a) 证明直线DE与边BC平行。

b) 若直线FG与直线BC平行,交边AB于点F、边AC于点G,证明直线FG与直线DE平行。

2. 在△ABC中,直线DE和直线FG分别平行于边BC,分别交边AB于点D和F、边AC于点E和G。

a) 证明直线DE和直线FG平行。

b) 若直线HI与直线BC平行,交边AB于点H、边AC于点I,证明直线HI与直线DE、直线FG都平行。

练习四:平行线的证明1. 在平面P上,已知三条平行线l1,l2,l3。

a) 若直线m与l1平行且交直线l2于点A,证明直线m与直线l3平行。

b) 若直线n与直线l1平行且交直线l3于点B,证明直线n与直线l2平行。

2. 已知四条平行线l1,l2,l3,l4。

a) 若直线m通过直线l1,l2之间的交点且与直线l3平行,证明直线m与直线l4平行。

b) 若直线n通过直线l1,l2之间的交点且与直线l4平行,证明直线n与直线l3平行。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对于解决几何题目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练习题,帮助你巩固这一知识点。

练习题1:已知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A,点B在直线l上。

连接点B与平面α的交点为点C,若AB的垂直平分线交平面α于点D,则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线段CD平分线段BC的长度。

B) 线段AD平分线段AB的长度。

C) 三角形BCD垂直于平面α。

D) 线段CD平分角A。

练习题2: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直线p在平面α上,点A在直线p上。

连接点A与平面β的交点为点B,在平面β上取一点C。

若AB平行于平面β,那么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直线p与平面β交于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

B) 线段BC与线段AB平行。

C) 线段AC垂直于平面α。

D) 线段CB平分角A。

练习题3: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点A在平面α上且不在直线l上。

连接点A与平面β的交点为点B,连接点A与直线l的交点为点C。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点A、点B、点C不共线。

B) 线段AC在平面β上的投影是线段BC。

C) 直线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

D) 点A在直线BC上。

练习题4: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点A在直线l上,点B在平面β上,且线段AB平行于平面α。

连接点B与直线l的交点为点C。

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直线BC平分线段AD。

B) 线段CD平行于平面β。

C) 三角形ABC垂直于平面β。

D) 点D在直线l上。

练习题5: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点A在平面α上,点B在平面β上,且线段AB垂直于直线l。

连接点A与平面β的交点为点C。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点B、点C、点A共线。

B) 线段CB平分线段AB。

C) 点C、点B、点A不共面。

D) 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以上是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你可以巩固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概念,并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完整)七年级上册平行线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经典)

(完整)七年级上册平行线经典题型及答案解析(经典)

1、如图,∠1=∠2,∠3=110°,求∠4.2、如图,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37°,求∠D 的度数.3、如图,AB ,CD 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 ,C 两点,点E 是橡皮筋上的一点,拽动E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 ,∠AEC ,∠C 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提示:先画出示意图,再说明理由)提示:这是一道结论开放的探究性问题,由于E 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可引起对E 点不同位置的分类讨论。

本题可分为AB ,CD 之间或之外。

结论:①∠AEC =∠A +∠C ②∠AEC +∠A +∠C =360°③∠AEC =∠C -∠A④∠AEC =∠A -∠C ⑤∠AEC =∠A -∠C ⑥∠AEC =∠C -∠A .4、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 、80B 、50C 、30D 、205、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3°,则∠β的度数是( )A 、43°B 、47°C 、30°D 、60°6、如图,点A 、B 分别在直线CM 、DN 上,CM ∥DN .(1)如图1,连结AB ,则∠CAB +∠ABD = ;(2)如图2,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求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60°;(3)如图3,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试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度数;(4)若按以上规律,猜想并直接写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线面平行练习题

线面平行练习题

线面平行练习题一、选择题1. 已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在平面α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线a与直线b平行B. 直线a与直线b异面C. 直线a与直线b相交D. 直线a与直线b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2. 若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直线n在平面α内,且直线m与直线n不平行,则直线m与直线n:A. 平行B. 异面C. 相交D. 无法确定3. 直线l在平面β内,且与平面α平行,若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直线m不在平面β内,则直线l与直线m:A. 平行B. 异面C. 相交D. 垂直二、填空题4.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与平面α垂直,则直线a与直线b_________。

5. 已知直线m平行于平面α内的直线n,若直线m在平面β内,且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则直线m与直线l_________。

6.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在平面α内,且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则直线a与直线b_________。

三、判断题7.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在平面α内,则直线a与直线b一定平行。

()8. 若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直线n在平面α内,且直线m与直线n平行,则直线m与直线n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9.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与平面α垂直,则直线a与直线b垂直。

()四、简答题10. 已知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求证:直线l与直线m平行或异面。

11.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直线b在平面β内且与直线l不平行,求证:直线a与直线b平行或异面。

五、证明题12. 已知平面α内的直线a与平面β平行,直线b在平面β内,且直线a与直线b不平行。

证明:直线a与直线b异面。

13. 已知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直线n在平面α内,且直线m与直线n不相交。

证明:直线m与直线n异面。

14.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在平面α内,且直线a与直线b 垂直,求证:直线a与平面α垂直。

六、解答题15. 在正方体ABCD-A₁B₁C₁D₁中,已知直线AB₁与直线CD₁平行,求证:直线AB₁与平面ABCD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 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1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 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18.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试卷第2页,总6页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内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 ∥GH.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2)∵∠DBE=∠CAB(已知)∴∥()(3)∵∠ADF+=180°(已知)∴AD∥BF()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28.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CE的平分线CF交DE于点F.3(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9.看图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说理依据.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 °.所以∠EAB=∠FBG().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0.已知如图所示,∠B=∠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EAC=∠B+∠C,且AD平分∠EAC,试说明AD∥BC的理由.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3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 交CD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3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试卷第4页,总6页34.已知:如图,AB∥CD,FG∥HD,∠B=100°,FE为∠CEB的平分线,求∠EDH的度数.35.已知:如图,AB∥CD,FE⊥AB于G,∠EMD=134°,求∠GEM的度数.36.如图,∠B和∠D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在图2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2)用一句话归纳的命题为:;并请选择图1或图2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7.已知AD∥B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BAE=∠BEA.(2)如图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ADE=3∠CDE,∠AED=60°.①求证:∠ABC=∠ADC;②求∠CED的度数.38.如图,已知a∥b,ABCDE是夹在直线a,b之间的一条折线,试研究∠1、∠2、∠3、∠4、∠5的大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9.如图,AB∥DC,增加折线条数,相应角的个数也会增多,∠B,∠E,∠F,∠G,∠D之间又会有何关系?40.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E在直线BD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点E在直线BD的左侧,BF,DF分别平分∠ABE,∠CDE,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1.(1)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3=2∠1,∠2=155°,求∠4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 的度数.42.如图,已知CD⊥DA,DA⊥AB,∠1=∠2.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CD⊥DA,DA⊥AB,∴∠CDA=90°,∠DAB=90°.()∴∠CDA=∠DAB.(等量代换)又∠1=∠2,从而∠CDA﹣∠1=∠DAB﹣.(等式的性质)即∠3= .5∴DF∥AE.().43.如图1,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1)说明:∠O=∠BEO+∠DFO.(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二次,如图2,则∠BEO、∠O、∠P、∠PFC会满足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折线继续折下去,折三次,折四次…折n次,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你的结论.44.如图,已知∠1=60°,∠2=60°,∠MAE=45°,∠FEG=15°,EG平分∠AEC,∠NCE=75°.求证:(1)AB∥EF.(2)AB∥ND.45.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46.已知,直线AB∥CD,E为AB、CD间的一点,连结EA、EC.(1)如图①,若∠A=30°,∠C=40°,则∠AEC= .(2)如图②,若∠A=100°,∠C=120°,则∠AEC= .(3)如图③,请直接写出∠A,∠C与∠AEC之间关系是.47.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G,若∠1=30°,试求∠F的度数.48.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图两幅图都是由同一副三角板拼凑得到的:(1)请你计算出图1中的∠ABC的度数.(2)图2中AE∥BC,请你计算出∠AFD的度数.4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延长DE交BF于点G,若∠EFG=50°,求∠1,∠2的度数.5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试卷第6页,总6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高考数学一轮经典例题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

高考数学一轮经典例题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判定和性质

典型(diǎnxíng)例题一例1简述以下问题(wèntí)的结论,并画图说明:〔1〕直线(zhíxiàn)平面(píngmiàn),直线,那么和α的位置关系如何?〔2〕直线,直线,那么直线b和α的位置关系如何?分析:〔1〕由图〔1〕可知:或者;〔2〕由图〔2〕可知:或者αb.⊂说明:此题是考察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例题,要注意各种位置关系的画法与表示方法.典型例题二例2是平行四边形所在平面外一点,是的中点,求证:平面.分析: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该平面平行,只要在该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和直线平行就可以了.证明:如下图,连结,交于点,∵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连结,那么OQ在平面BDQ内,且OQ是的中位线,∴.∵在平面BDQ外,∴//PC平面(píngmiàn)BDQ.说明(shuōmíng):应用线面平行的断定(duàndìng)定理证明线面平行时,关键是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怎样找这一直线呢?由于两条直线首先要保证一共面,因此常常设法过直线作一平面与平面相交,假如能证明直线和交线平行,那么就可以马上(mǎshàng)得到结论.这一个证明线面平行的步骤可以总结为:过直线作平面,得交线,假设线线平行,那么线面平行.典型例题三例3经过两条异面直线,b之外的一点P,可以作几个平面都与a,b平行?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可考虑P点的不同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解:〔1〕当P点所在位置使得a,P〔或者b,P〕本身确定的平面平行于b〔或者a〕时,过P点再作不出与a,b都平行的平面;〔2〕当P点所在位置a,P〔或者b,P〕本身确定的平面与b〔或者a〕不平行时,可过点P作,.由于a,b异面,那么,不重合且相交于P.由于,a',b'确定的平面α,那么由线面平行断定定理知:,αb.可作一个平面都与a,b平行.//故应作“0个或者1个〞平面.说明:此题解答容易无视对P点的不同位置的讨论,漏掉第〔1〕种情况而得出可作一个平面的错误结论.可见,考虑问题必须全面,应区别不同情形分别进展分类讨论.典型例题四例4平面外的两条平行(píngxíng)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平行于这个平面.:直线(zhíxiàn),平面(píngmiàn)α,.求证(qiúzhèng):αb.//证明:如下图,过a及平面α内一点作平面.设,∵αa,//∴.又∵ba//,∴.∵α⊄b,,∴αb.//说明:根据断定定理,只要在α内找一条直线,根据条件αa,为了//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过a作平面β与α相交,我们常把平面β称为辅助平面,它可以起到桥梁作用,把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和平面几何中添置辅助线一样,在构造辅助平面时,首先要确认这个平面是存在的,例如,本例中就是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为根据来做出辅助平面的.典型例题五例5四面体的所有棱长均为a.求:〔1〕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及EF的长;〔2〕异面直线EF和所成的角.分析:依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概念求作异面直线ABSC、的公垂线段,进而求出其间隔;对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采取平移构造法求解.解:〔1〕如图,分别(fēnbié)取ABSC、的中点(zhōnɡ diǎn),连结(liánjié).由,得≌.∴,是的中点(zhōnɡ diǎn),∴.同理可证∴EF是ABSC、的公垂线段.在中,,.∴.〔2〕取AC的中点,连结,那么.∴EF和所成的锐角或者直角就是异面直线EF和SA所成的角.连结,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故异面直线EF和SA所成的角为.说明:对于立体几何问题要注意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同时要将转化过程简要地写出来,然后再求值.典型例题六例6 假如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píngmiàn)平行,那么过这个平面内的一点且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直线(zhíxiàn)α//a ,,,a b //.求证(qiúzhèng):α⊂b .分析(f ēnx ī):由于过点与a 平行的直线是惟一存在的,因此,此题就是要证明,在平面α外,不存在过B 与a 平行的直线,这是否认性命题,所以使用反证法.证明:如下图,设α⊄b ,过直线a 和点B 作平面β,且.∵α//a ,∴.这样过B 点就有两条直线b 和同时平行于直线a ,与平行公理矛盾. ∴b 必在α内.说明:(1)本例的结论可以直接作为证明问题的根据. (2)本例还可以用同一法来证明,只要改变一下表达方式.如上图,过直线a 及点B 作平面β,设'b =αβ .∵α//a ,∴α//'b . 这样,'b 与b 都是过B 点平行于a 的直线,根据平行公理,这样的直线只有一条,∴b 与'b 重合.∵,∴α⊂b .典型例题七例7 以下命题正确的个数是〔〕.(1)假设直线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那么;(2)假设(jiǎshè)直线l平行(píngxíng)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zhíxiàn),那么α//l;(3)假设(jiǎshè)直线l与平面α平行,那么l与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平行;(4)假设直线l在平面α外,那么α//l.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此题考察的是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对三种位置关系定义的准确理解是解此题的关键.要注意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除了按照直线和平面公一共点的个数来分类,还可以按照直线是否在平面内来分类.解:(1)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并没有说明是所在点都不在平面α内,因此直线可能与平面平行亦有可能与直线相交.解题时要注意“无数〞并非“所有〞.(2)直线l虽与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l有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直线l不一定平行α.(3)这是初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时常见错误,借助教具我们很容易看到.当αl时,假设且,那么在平面α内,除了与平//行的直线以外的每一条直线与l都是异面直线.(4)直线l在平面α外,应包括两种情况:α//l和l与α相交,所以l与α不一定平行.应选A.说明:假如题中判断两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解题时更要注意分类要完好,考虑要全面.如直线l、m都平行于α,那么l与m的位置关系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再如直线、αl,那么m与α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可能是m在α内.典型例题八例8如图,求证: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和平面相交,那么另一条也与该平面相交.:直线ba//,.求证:直线b与平面α相交.分析(fēnxī):利用(lìyòng)ba//转化(zhuǎnhuà)为平面问题来解决,由a//可确定一辅助(fǔzhù)平面β,这样可以把题中相关元素集中使用,既创造b了新的线面关系,又将三维降至二维,使得平几知识可以运用.解:∵ba//,∴a和b可确定平面β.∵,∴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于过点P的直线l.∵在平面β内l与两条平行直线a、b中一条直线a相交,∴l必定与直线b也相交,不妨设,又因为b不在平面α内〔假设b 在平面α内,那么α和β都过相交直线b和l,因此α与β重合,a在α内,和矛盾〕.所以直线b和平面α相交.说明:证明直线和平面相交的常用方法有:证明直线和平面只有一个公一共点;否认直线在平面内以及直线和平面平行;用此结论:一条直线假如经过平面内一点,又经过平面外一点,那么此直线必与平面相交〔此结论可用反证法证明〕.典型例题九例9如图,求证: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a与b是异面直线.求证:过b且与a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分析:此题考察存在性与唯一性命题的证明方法.解题时要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有〞就是要证明过直线b存在一个平面α,且αa,“只有〞就//是要证满足这样条件的平面是唯一的.存在性常用构造法找出〔或者作出〕平面,唯一性常借助于反证法或者其它唯一性的结论.证明(zhèngmíng):(1)在直线(zhíxiàn)b上任(shàng rèn)取一点A,由点A和直线(zhíxiàn)a可确定平面β.在平面β内过点A作直线,使,那么'a和b为两相交直线,所以过'a和b可确定一平面α.∵αb,a与b为异面直线,⊂∴.又∵,,∴αa.//故经过b存在一个平面α与a平行.(2)假如平面也是经过b且与a平行的另一个平面,由上面的推导过程可知γ也是经过相交直线b和'a的.由经过两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平面的性质可知,平面α与γ重合,即满足条件的平面是唯一的.说明:对于两异面直线a和b,过b存在一平面α且与a平行,同样过a也存在一平面β且与b平行.而且这两个平面也是平行的〔以后可证〕.对于异面直线a和b的间隔,也可转化为直线a到平面α的间隔,这也是求异面直线的间隔的一种方法.典型例题十例10 如图,求证:假如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它们的交线平行.:,α//a ,,求证:.分析(f ēnx ī):此题考察综合运用线面平行的断定(duàndìng)定理和性质定理的才能.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先证明直线a 分别和两平面的某些直线(zhíxiàn)平行,即线面平行可得线线平行.然后再用线面平行的断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来证明a 与l 平行(píngxíng).证明:在平面α内取点P ,使,过P 和直线a 作平面γ交α于b .∵α//a ,,,∴b a //.同理过a 作平面交β于. ∵β//a ,,,∴c a //. ∴c b //. ∵,, ∴.又∵α⊂b ,l =βα , ∴.又∵b a //, ∴l a //.另证:如图,在直线l 上取点,过M 点和直线a 作平面和α相交于直线,和β相交于直线.∵α//a ,∴, ∵β//a ,∴,但过一点只能(zh ī nénɡ)作一条直线与另一直线平行. ∴直线(zhíxiàn)和2l 重合(chónghé). 又∵,,∴直线(zhíxiàn)1l 、2l 都重合于直线l , ∴l a //.说明:“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种转化的思想在立体几何中非常重要.典型例题十一例11 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所在平面相交于,在、BD 上各取一点P 、Q ,且.求证:面.分析:要证线面平行,可以根据断定定理,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关键是在平面BCE 中如何找一直线与平行.可考察过PQ 的平面与平面BCE 的交线,这样的平面位置不同,所找的交线也不同.证明一:如图,在平面ABEF 内过P 作交于M , 在平面ABCD 内过Q 作交于,连结.∵ABPM//,∴.又∵,∴,即.∵正方形ABEF与ABCD有公一共(yīgòng)边AB,∴.∵DQAP ,∴.∴.又∵ABPM//,ABQN//,∴.∴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面BCE,∴//PQ面BCE.证明(zhèngmíng)二:如图,连结(lián jié)并延长(yáncháng)交BC于,连结.∵,∴.又∵正方形ABEF 与正方形ABCD 有公一共边AB , ∴DB AE =, ∵DQ AP =,∴.∴.∴, 又∵面, ∴//PQ 面BEC .说明(shu ōmíng):从此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证线面平行的根本问题是要在平面内找一直线(zhíxiàn)与直线平行,此时常用中位线定理、成比例线段、射影法、平行挪动、补形等方法,详细用何种方法要视条件而定.此题中我们可以把“两个有公一共边的正方形〞这一条件(tiáojiàn)改为“两个(li ǎn ɡ ɡè)全等的矩形〞,那么题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典型例题十二例12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于三条交线,证明这三条交线或者平行、或者相交于一点.:,,.求证:a 、b 、c 互相平行或者相交于一点.分析:此题考察的是空间三直线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先从熟悉的两条交线的位置关系入手,根据一共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或者相交来推论三条交线的位置关系.证明:∵a =βα ,b =γβ , ∴.∴a 与b 平行或者相交. ①假设b a //,如图∵,,∴.又∵c =αγ ,α⊂a ,∴c a //. ∴.②假设(ji ǎshè)a 与b 相交(xi āngji āo),如图,设,∴,. 又∵,.∴, 又∵,∴. ∴直线(zhíxiàn)a 、b 、c 交于同一点(y ī di ǎn)O .说明:这一结论常用于求一个几何体的截面与各面交线问题,如正方体ABCD 中, M 、N 分别是、的中点,画出点、M 、N 的平面与正方体各面的交线,并说明截面多边形是几边形?典型例题十三例13 空间四边形ABCD ,,AE 是的BC 边上的高,是的BC 边上的中线,求证:AE 和DF 是异面直线. 证法一:〔定理法〕如图由题设条件可知点E、不重合,设BCD∆所在平面α.∴AE和DF是异面直线(zhíxiàn).证法(zhènɡ fǎ)二:〔反证法〕假设(jiǎshè)AE和DF不是(bù shi)异面直线,那么AE和DF一共面,设过AE、DF的平面为β.(1)假设E、F重合,那么E是BC的中点,这与题设ACAB≠相矛盾.(2)假设E、F不重合,∵,,,∴.∵,,∴A、B、、D四点一共面,这与题设ABCD是空间四边形相矛盾.综上,假设不成立.故AE和DF是异面直线.说明:反证法不仅应用于有关数学问题的证明,在其他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首先看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三十六口缸,九条船来装,只准装单,不准装双,你说怎么装?〞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试验做一做.也许你在试验几次后却无法成功时,觉得这种装法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么你怎样才能清楚地从理论上解释这种装法是不可能呢?用反证法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假设这种装法是可行的,每条船装缸数为单数,那么9个单数之和仍为单数,与36这个双数矛盾.只须两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典型例题十四例14AB、BC、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E、F、G分别是AB、BC、CD的中点,求证:平面和AC平行,也和BD平行.分析(fēnxī):欲证明(zhèngmíng)AC平面(píngmiàn)EFG,根据直线(zhíxiàn)和平面平等的断定定理只须证明AC平行平面EFG内的一条直线,由图可知,只须证明.证明:如图,连结AE、EG、EF、.在ABC∆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AC//.于是AC//平面EFG.同理可证,BD//平面EFG.说明:到目前为止,断定直线和平面平行有以下两种方法:(1)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2)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断定定理.典型例题十五例15空间四边形ABCD,P、Q分别是ABC∆的重心,∆和BCD求证:.分析:欲证线面平行,须证线线平行,即要证明PQ与平面中的某条直线平行,根据条件,此直线为,如图.证明:取BC的中点E.∵P 是ABC ∆的重心,连结AE , 那么,连结,∵Q 为BCD ∆的重心, ∴,∴在中,.又,,∴ACD PQ 平面//.说明(shu ōmíng):(1)本例中构造(gòuzào)直线AD 与PQ 平行,是充分借助于题目(tímù)的条件:P 、Q 分别(f ēnbié)是ABC ∆和BCD ∆的重心,借助于比例的性质证明AD PQ //,该种方法经常使用,望注意把握.(2)“欲证线面平行,只须证线线平行〞.断定定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证明线面平等的方法.根据问题详细情况要纯熟运用.典型例题十六例16 正方体中,E 、G 分别是BC 、的中点如以下图.求证:.分析:要证明D D BB EG 11//平面,根据线面平等的断定定理,需要在平面内找到与EG 平行的直线,要充分借助于E 、G 为中点这一条件. 证明:取BD 的中点F ,连结EF 、.∵E 为BC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那么,且.∵G 为11D C 的中点, ∴且, ∴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而,,∴.典型(di ǎnxíng)例题十七例17 假如(ji ǎrú)直线,那么(nà me)直线a 与平面(píngmiàn)α内的〔 〕.A .一条直线不相交B .两条相交直线不相交C .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 .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解: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定义,易知排除A 、B .对于C ,无数条直线可能是一组平行线,也可能是一共点线,∴C 也不正确,应排除C .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才能保证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D 正确.∴应选D .说明:此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典型例题十八例18 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一定平行 B .一定相交 C .一定异面 D .相交或者异面解:如图中的甲图,分别与异面直线a、b平行的两条直线c、是相交关系;如图中的乙图,分别(fēnbié)与异面直线a、b平行(píngxíng)的两条直线c、d 是相交(xiāngjiāo)关系.综上,可知(kě zhī)应选D.说明:此题主要考察有关平面、线面平行等根底知识以及空间想象才能.典型例题十九例19a、b是两条异面直线,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平面与a、b平行B.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直线与a、b相交C.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直线与a、b都平行D.过a可以并且只可以作一平面与b平行解:A错,假设点与a所确定的平面与b平行时,就不能使这个平面与 平行了.B错,假设点与a所确定的平面与b平等时,就不能作一条直线与a,b相交.C错,假设这样的直线存在,根据公理4就可有ba//,这与a,b异面矛盾.D正确,在a上任取一点A,过A点做直线bc//,那么c与a确定一个平面与b平行,这个平面是惟一的.∴应选D.说明:此题主要考察异面直线、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等根本概念.典型例题二十例20 (1)直线b a //,α平面//a ,那么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2)A 是两异面直线a 、b 外的一点,过A 最多可作___________个平面同时与a 、b 平行.解:(1)当直线b 在平面α外时,α//b ;当直线b 在平面α内时,α⊂b . ∴应填:α//b 或者α⊂b .(2)因为过A 点分别作a ,b 的平行线只能作一条,〔分别称'a ,'b 〕经过'a ,'b 的平面也是惟一的.所以只能作一个平面; 还有不能作的可能,当这个平面(píngmiàn)经过a 或者(huòzhě)b 时,这个(zhè ge)平面就不满足条件了.∴应填:1.说明(shu ōmíng):考虑问题要全面,各种可能性都要想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典型例题二十一例21 如图,α//a ,A 是α的另一侧的点,,线段AB ,AC ,AD 交α于E ,F ,G ,假设,,,那么EG =___________.解:∵α//a ,.∴,即,∴.那么.∴应填:.说明: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察知识主要有: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比例性质等.同时也考察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内容总结(1)典型例题一例1 简述以下问题的结论,并画图说明:〔1〕直线平面,直线,那么和的位置关系如何。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见问题解析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见问题解析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见问题解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系在几何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本文将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性质以及常见的问题进行解析,并给出详细的说明和例题分析。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判定:1. 垂直法向量法:如果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正交(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2. 截距法:如果一条直线在平面上任意两点的投影点重合,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3. 方程法:设直线的方程为L: ax + by + cz + d = 0,平面的方程为P: Ax + By + Cz + D = 0。

如果直线的方程中的系数比与平面的方程中的系数之比相等(即a/A = b/B = c/C),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如下:1. 与同一个平面平行的直线之间互相平行。

2. 与同一个直线平行的平面之间互相平行。

3. 若两个平行的平面中的一条直线与第三个平面相交,则与第三个平面相交的另一条直线也与前两个平面平行。

4.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关系是一种传递性,即若直线L1与平面P1平行,而平面P1与平面P2平行,则直线L1与平面P2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典型问题解析1. 平面内直线的平行判定题目描述:已知平面P: 2x + 3y - 4z + 5 = 0,判断直线L: 4x - 6y + 8z + 10 = 0 是否与平面P平行。

解析:通过方程法判断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

直线L与平面P的方程系数比为4/2=-6/3=8/-4=-5,不满足平行的条件,因此直线L与平面P不平行。

2. 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题目描述:已知直线L: x = 1 + 2t, y = 3 + t, z = 2 - t 和平面P: x + 2y + 3z = 6,求直线L和平面P的相对位置关系。

解析:将直线L的方程代入平面P的方程,得到 (1 + 2t) + 2(3 + t) + 3(2 - t) = 6。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 B.2个 C.1个 D.0个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 B.8对 C.10对D.12对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18.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内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GH.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2)∵∠DBE=∠CAB(已知)∴∥()(3)∵∠ADF+ =180°(已知)∴AD∥BF()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28.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CE的平分线CF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9.看图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说理依据.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所以∠EAB=∠FBG().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0.已知如图所示,∠B=∠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EAC=∠B+∠C,且AD平分∠EAC,试说明AD∥BC的理由.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3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 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3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34.已知:如图,AB∥CD,FG∥HD,∠B=100°,FE为∠CEB的平分线,求∠EDH的度数.35.已知:如图,AB∥CD,FE⊥AB于G,∠EMD=134°,求∠GEM的度数.36.如图,∠B和∠D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在图2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2)用一句话归纳的命题为:;并请选择图1或图2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7.已知AD∥B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BAE=∠BEA.(2)如图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ADE=3∠CDE,∠AED=60°.①求证:∠ABC=∠ADC;②求∠CED的度数.38.如图,已知a∥b,ABCDE是夹在直线a,b之间的一条折线,试研究∠1、∠2、∠3、∠4、∠5的大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9.如图,AB∥DC,增加折线条数,相应角的个数也会增多,∠B,∠E,∠F,∠G,∠D之间又会有何关系?40.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E在直线BD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点E在直线BD的左侧,BF,DF分别平分∠ABE,∠CDE,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1.(1)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3=2∠1,∠2=155°,求∠4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 的度数.42.如图,已知CD⊥DA,DA⊥AB,∠1=∠2.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CD⊥DA,DA⊥AB,∴∠CDA=90°,∠DAB=90°.()∴∠CDA=∠DAB.(等量代换)又∠1=∠2,从而∠CDA﹣∠1=∠DAB﹣.(等式的性质)即∠3=.∴DF∥AE.().43.如图1,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1)说明:∠O=∠BEO+∠DFO.(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二次,如图2,则∠BEO、∠O、∠P、∠PFC会满足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折线继续折下去,折三次,折四次…折n次,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你的结论.44.如图,已知∠1=60°,∠2=60°,∠MAE=45°,∠FEG=15°,EG平分∠AEC,∠NCE=75°.求证:(1)AB∥EF.(2)AB∥ND.45.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46.已知,直线AB∥CD,E为AB、CD间的一点,连结EA、EC.(1)如图①,若∠A=30°,∠C=40°,则∠AEC=.(2)如图②,若∠A=100°,∠C=120°,则∠AEC=.(3)如图③,请直接写出∠A,∠C与∠AEC之间关系是.47.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G,若∠1=30°,试求∠F的度数.48.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图两幅图都是由同一副三角板拼凑得到的:(1)请你计算出图1中的∠ABC的度数.(2)图2中AE∥BC,请你计算出∠AFD的度数.4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延长DE交BF于点G,若∠EFG=50°,求∠1,∠2的度数.5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分析】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与另一条一定也垂直.再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知L1与L8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解答】解:∵l2∥l3,l3⊥l4,l4∥l5,l5⊥l6,l6∥l7,l7⊥l8,∴l2⊥l4,l4⊥l6,l6⊥l8,∴l2⊥l8.∵l1⊥l2,∴l1∥l8.故选A【点评】灵活运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 B.2个 C.1个 D.0个【分析】由OE⊥AB,OF⊥CD可知:∠AOE=∠DOF=90°,而∠1、∠AOF都与∠EOF互余,可知∠1=∠AOF,因而可以转化为求∠1和∠AOF的余角共有多少个.【解答】解:∵OE⊥AB,OF⊥CD,∴∠AOE=∠DOF=90°,即∠AOF+∠EOF=∠EOF+∠1,∴∠1=∠AOF,∴∠COA+∠1=∠1+∠EOF=∠1+∠BOD=90°.∴与∠1互为余角的有∠COA、∠EOF、∠BOD三个.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 经典平面几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 经典平面几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经典平面几何题1. 直线与线段* 题目:已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A和B,点C在直线上,且AC=4 cm,BC=6 cm,求AB的长度。

* 解答:根据直线上的点关系,可以得知AC+CB=AB。

带入已知值,得到AB=10 cm。

2. 平行线与平行线判定* 题目: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若∠AOD=105°,求∠BOC的度数。

* 解答:由平行线性质可知,对顶角度数相等,即∠AOD=∠BOC。

所以∠BOC的度数为105°。

3. 垂直线与垂直线判定* 题目:已知直线l与直线m相交于点A,∠CAB=90°,AB=10 cm。

若点B到直线l的距离为8 cm,求点C到直线m的距离。

* 解答:根据垂直线性质可知,点与直线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即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因此,点C到直线m的距离为8 cm。

4. 平行线与直线切割* 题目:已知两个平行线l和m,线段AB为线段CD的平行线割线,AB=6 cm,CD=9 cm,求AD的长度。

* 解答:根据平行线性质可知,线段被平行线割分的部分比例相等。

所以 AB/CD = AD/DC,代入已知值得到 6/9 = AD/DC。

解得AD = 4 cm。

5. 三角形与直线切割*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BC上,DE是AC的中线,且DE∥AB,若AB=8 cm,DE=4 cm,求AD的长度。

* 解答:由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可知,中线长度为底边长度的一半。

所以 DE = 1/2 * AC。

根据题意,DE∥AB,所以 DE = AB。

带入已知值,得到 AB = 1/2 * AC。

解得 AC = 16 cm。

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知,∠DAB = 180° - ∠ACB。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的关系,可知∠DAB = ∠ACB。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AD = AC = 16 cm。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质试题目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质试题目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质试题目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第1题. 求证: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所在的平面.已知: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的中点.求证:EF BCD 平面∥.答案:证明:连接BD , 因为AE EB =,AF FD =,所以EF BD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因为EF BCD ⊄平面,BD BCD ⊂平面,A EFBCD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EF BCD∥.平面第2题.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β平行B.直线aα∥,aβ∥,且直线a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C.直线aα⊂,直线bβ⊂,且aβ∥,bα∥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答案:D.第4题.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C.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交线平行D.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相交答案:A.第5题. 已知直线a∥平面α,Pα∈,那么过点P且平行于α的直线()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α内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D.有无数条,一定在α内答案:C.第6题. 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a,b,c且a b c∥∥,aα⊂,b,cβ⊂则α与β的关系是.答案:平行或相交.第7题. 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连线和这个平面内直线的关系是.答案:异面或相交.第8题. 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分别是AB,BC,CD的中点,求证:(1)BD∥平面EFG;(2)AC∥平面EFG.ADGEFCB答案:证明:(1)因为E ,F ,G 是各边中点,所以有FG BDBD BD EFG ⎫⇒⎬⊄⎭平面∥∥平面EFG ;(2)同样可证AC ∥平面EFG .第9题. 如图,a ,b 是异面直线,画出平面α,使a α⊂,且b α∥,并说明理由.答案:过a 上任一点P 作直线b ',使b b ∥'.a 与b '两ab相交直线确定的平面为α.第10题. 如图,AB α∥,AC BD ∥,C α∈,D α∈. 求证:AC BD =.答案:连结CD ,AB AB CD AC BDAC BD α⇒⎫⇒=⎬⎭∥∥∥.第11题. 如图,A ,B ,C 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BCDαA三点,AA BB CC '''∥∥,且AA BB CC '''==, 求证:平面ABC ∥平面ABC '''.答案:容易证明:AB A B ''∥,AC A C ''∥,进而可证平面ABC ∥平面A B C '''.第12题. 一木块如图所示,点P 在平面VAC 内,过点P 将木块锯开,使截面平行于直线VB 和AC ,应ACBA 'B 'C '该怎样画线?答案:过平面VAC 内一点P 作直线DE AC ∥,交VA 于D ,交VC 于E ;过平面VBA 内一点D 作直线DF VB ∥,交AB 于F ,则DE ,DF 所确定的截面为所求.理论依据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第13题. 如图,a ,b 是异面直线,a α⊂,a β∥,b β⊂,b α∥.求证:αβ∥.BACVP答案:证明:设P 为b 上任意一点,则a 与P 确定一平面γ.c βγ=,c a ∥,所以c α∥. 又c 与b 有公共点P ,且c 与b 不重合(否则a b ∥,与已知矛盾),即c 与b 相交.由b α∥,可证αβ∥.第14题. 如图,αβγ∥∥,直线a 与b 分别交α,β,γ于点A ,B ,C 和点D ,E ,F ,求证:AB DEBC EF=. βbαa答案:连结AF ,交β于G ,连结BG ,EG ,则由βγ∥得AB AGBC GF=. 由αβ∥得AG DE GF EF=,AB DEBC EF =.ABCDEFαβ γ ab第15题. 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 与α的关系为 .答案:a α∥或a α⊂.第17题. 已知a b ,是不共面的直线,且a b αβ⊂⊂,,a β//,b α//,求证:αβ//.答案:证明:如图所示过b 作平面γ与α相交于c . 因为b α∥,所以b c ∥. 又因为a b ,是不共面的直线,所以c ,一定相交.因为b c b c ββ⊂⊄∥,,,所以c β∥.又a β∥,a c ,相交,且a c αα⊂⊂,,所以αβ∥.第18题. 能保证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是a αβγcb()A.a b a bαα⊄⊂,,//B.b a bα⊂,//C.b c a b a cαα⊂,//,//,//D.b A a B a C b D bα=⊂∈∈∈∈,,,,,且AC BD答案:A.第19题. 平面α//平面β,两个ABC△和A B C△´´´,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若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这两个三角形.答案:相似.第20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B.若直线aα⊄,则aα//C.若直线a b//,bα⊂,则aα//D.若直线a b//,bα⊂,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答案:D.第21题.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条件是()A.直线和平面内两条平行线不相交B.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相交C.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直线和平面内任意直线不相交答案:D.第22题. 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 的长分别是8,12,过AB的中点E且平行于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 .答案:20第23题.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分别是棱11A B ,11B C 的中点,P 是棱AD 上一点,3a AP =,过P ,M ,N 的平面与棱CD 交于Q ,则PQ= .答案:223a第24题. 已知m ,n 是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有以下命题: ① 若m α⊂,n α//,则m n //; ② 若m α//,m β//,则αβ//; ③ 若n αβ=,m n //,则m α//,且m β//;④ 若m α⊥,m β⊥,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答案:B.第25题.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 .答案:相等第26题.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P ,Q 分别是BC ,11C D ,1AD ,BD的中点.(1) 求证:PQ //平面11DCC D . (2) 求PQ 的长.(3) 求证:EF //平面11BB D D .答案:证明:(1)连结AC ,1CD .P∵,Q 分别为1AD ,AC 中点,1PQ CD ∴//.又1CD ⊂平面11DCC D ,PQ ∴//平面11DCC D .(2)由(1)中证明易知11222PQ D C a ==.(3)取11B D 的中点1O ,连结1BO ,1FO , 则有1FO ∥1112B C ,BE ∴ ∥1FO .∴四边形1BEFO 是平行四边形.∴1EF BO //.又EF ⊄平面11BB D D ,1BO ⊂平面11BB D D ,∴EF //平面11BB D D .A1A PDQBECF1D1C1B 1O A1A PDQBECF1D1C1B第27题. 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H 分别棱是1CC ,11C D ,1D D ,CD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满足 时,有MN //平面11B BDD .答案:M ∈线段FH第28题. 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 若m β//,n β//,且m α⊂,n α⊂,则αβ//; ② 若n αβ=,m n //,则m α//且m β//;③ 若m α⊥,m β//,则αβ⊥; ④ 若αβ//,且m γα=,n γβ=,则m n //.其中的正确命题是( )1A ADGF1D1C E CNBH1B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D.第29题. 如图所示,P 为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平面PAD 平面PBC l =.(1) 求证:BC l //.(2)MN 与平面PAD 是否平行?试证明你的结论.(1) 答案:由AD BC //,AD ⊄平面PBC 得AD //平面PBC,又面PAD 平面PBC l=,l AD BC ∴////.(2) MN //平面PAD .简证如下:设Q 为CD 中点,连结MQ ,QN ,则MQ AD //,QAMBPlDCN//.而MQ QN Q=,QN PD∴平面MNQ//平面PAD.∴MN//平面PAD.aα∵//,aβ⊂.∴a c//.同理有b c//.由公理4知a b//,这与a b P=相矛盾.∴βα//.第30题. 若直线m⊂平面α则条件甲:直线lα//,是条件乙:l m//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答辩题目及解析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答辩题目及解析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理在运用过程中的关键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运用定理的关键在于找平行线,可以注意题干中已知条件提示的关键词如“三角形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等,中位线与底边平行;要注意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平行公理的应用,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二、本节课你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案例9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案例9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案例9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镜头1】教师的准备为了讲授“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教师主要作了两方面的分析与准备。

1.引进直线与平面是否平行,可以直接用定义来检验,但“没有公共点”不好验证,所以,我们来寻找便于验证的“判定定理”。

初中学三角形全等、相似时,曾经这样做过。

观察我们的教室,侧面墙与天花板有一条交线AB,地面CDEF表示一个平面(如图15-1),怎样判别交线AB与地面CDEF是否平行呢?当然,在教室内AB与CDEF没有公共点,但无限延长到教室外部呢?我们有没有一个办法,使得通过对教室内部结构的观察而断定:无论怎么延长,线AB与面CDEF都不会有公共点?图15-1 图15-2放开让学生讨论,一个可行的分析是:因为AB在平面ABCD上,CD 在平面CDEF上,若AB与平面CDEF有公共点,则AB必与直线CD有公共点;反之,若AB与CD没有公共点,则AB也一定与平面CDEF没有公共点,从而“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来展开教学,至少有这样的几个好处:其一,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易使学生迅速驶入“生成”的轨道;其二,作为一种生成的“脚手架”,它能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生成过程;其三,作为知识的一种“形象代表”,它有助于形成知识的形象表征,有利于生成性知识的保持与提取。

2.证明已知:aα,bα,a∥b。

求证:a∥α。

这里,教学的关键是:(1)启发学生使用反证法;(2)提前预设各种证法。

思路1 利用与公理4矛盾(如图15-2)。

因为aα,所以只有两种可能,a∥α或a∩α=A。

若a∥α不成立,则a∩α=A。

由a∥b,知A不在直线b上,故可在α内,过点A作c∥b,根据公理4,得a∥c。

这与a∩c=A矛盾。

所以a∩α=A不可能,只有a∥α。

思路2 利用与公理2矛盾(如图15-3)。

假设直线a与平面α相交于A 点,由a∥b知A不在b上,但在α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直线与平面平行●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三种,即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交线平行.●点击双基1.设有平面α、β和直线m 、n ,则m ∥α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α⊥β且m ⊥β B.α∩β=n 且m ∥n C.m ∥n 且n ∥α D.α∥β且m β 答案:D2.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α∥β,β∥γ,m ⊥α,则m ⊥γ ③若m ∥α,n ∥α,则m ∥n ④若α⊥γ,β⊥γ,则α∥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①②显然正确.③中m 与n 可能相交或异面.④考虑长方体的顶点,α与β可以相交. 答案:A3.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不能确定 解析:设α∩β=l ,a ∥α,a ∥β, 过直线a 作与α、β都相交的平面γ, 记α∩γ=b ,β∩γ=c , 则a ∥b 且a ∥c , ∴b ∥c .又b ⊂α,α∩β=l ,∴b ∥l .∴a ∥l .答案:C4.(06重庆卷)对于任意的直线l 与平同a ,在平面a 内必有直线m ,使m 与l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互为异面直线解析:对于任意的直线l 与平面α,若l 在平面α内,则存在直线m ⊥l ;若l 不在平面α内,且l ⊥α,则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于l ,若l 不在平面α内,且l 于α不垂直,则它的射影在平面α内为一条直线,在平面α内必有直线m 垂直于它的射影,则m 与l 垂直, 综上所述,选C.5.已知平面βα,和直线,给出条件:①α//m ;②α⊥m ;③α⊂m ;④βα⊥;⑤βα//. (i )当满足条件 ③⑤ 时,有β//m ;(ii )当满足条件 ②⑤ 时,有β⊥m .(填所选条件的序号)●典例剖析【例1】 如下图,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 和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M ∈AC ,N ∈FB 且AM =FN ,求证:MN ∥平面BCE .QB CDMP FE N证法一:过M 作MP ⊥BC ,NQ ⊥BE ,P 、Q 为垂足(如上图),连结PQ . ∵MP ∥AB ,NQ ∥AB ,∴MP ∥NQ .又NQ =22 BN =22CM =MP ,∴MPQN 是平行四边形. ∴MN ∥PQ ,PQ ⊂平面BCE .而MN ⊄平面BCE ,∴MN ∥平面BCE . 证法二:过M 作MG ∥BC ,交AB 于点G (如下图),连结NG .GBCDM FE N∵MG ∥BC ,BC ⊂平面BCE ,MG ⊄平面BCE ,∴MG ∥平面BCE .又GA BG =MA CM =NFBN,∴GN ∥AF ∥BE ,同样可证明GN ∥平面BCE . 又面MG ∩NG =G ,∴平面MNG ∥平面BCE .又MN ⊂平面MNG .∴MN ∥平面BCE . 特别提示证明直线和平面的平行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①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通过“线线”平行,证得“线面”平行;②利用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通过“面面”平行,证得“线面”平行.【例2】 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及侧棱长均为13,M 、N 分别是PA 、BD 上的点,且PM ∶MA =BN ∶ND =5∶8.BD E OMNP(1)求证:直线MN ∥平面PBC ;(2)求直线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1)证明:∵P —ABCD 是正四棱锥,∴ABCD 是正方形.连结AN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结PE . ∵AD ∥BC ,∴EN ∶AN =BN ∶ND . 又∵BN ∶ND =PM ∶MA ,∴EN ∶AN =PM ∶MA . ∴MN ∥PE .又∵PE 在平面PBC 内,∴MN ∥平面PBC .(2)解:由(1)知MN ∥PE ,∴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就是P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设点P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为O ,连结OE ,则∠PEO 为P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由正棱锥的性质知PO =22OB PB -=2213. 由(1)知,BE ∶AD =BN ∶ND =5∶8, ∴BE =865. 在△PEB 中,∠PBE =60°,PB =13,BE =865, 根据余弦定理,得PE =891. 在Rt △POE 中,PO =2213,PE =891,∴sin ∠PEO =PEPO =724.故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arcsin 724.【例3】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3,BC =4,AA 1=4,点D 是AB 的中点,(I )求证:AC ⊥BC 1; (II )求证:AC 1//平面CDB 1; (III )求异面直线 AC 1与 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析:(I )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三边长AC=3,BC=4,AB=5,∴ AC ⊥BC ,且BC 1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BC ,∴ AC ⊥BC 1;(II )设CB 1与C 1B 的交点为E ,连结DE ,∵ D 是AB 的中点, E 是BC 1的中点,∴ DE//AC 1, ∵ DE ⊂平面CDB 1,AC 1⊄平面CDB 1, ∴ AC 1//平面CDB 1;(III )∵ DE//AC 1,∴ ∠CED 为AC 1与B 1C 所成的角,在△CED 中, ED=21AC 1=25,CD=21AB=25,CE=21CB 1=22, ∴ 8cos 5522CED∠==⋅, ∴ 异面直线AC 1与 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5. ●闯关训练夯实基础1. (07福建理)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m n m ,,α⊂α⊂∥β,n ∥β⇒ α∥βB. α∥β,α⊂α⊂n m ,,⇒m ∥nC. m ⊥α,m ⊥n ⇒n ∥α D . n ∥m,n ⊥α⇒m ⊥α解析:A 中m 、n 少相交条件,不正确;B 中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不正确;C 中n 可以在α内,不正确,选D2.(06福建卷)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m ⊥α,m ⊥n ,则n ∥α B.若m ∥α,n ∥α,则m ∥nC.若m ⊂α,n ∥α,则m ∥nD.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n ∥m 解: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真命题是“若,m n αα⊂∥,则m ∥n ”, 选C. 3.(06湖南卷)过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任意两条棱的 中点 作直线,其中与平面DBB 1D 1平行的直线共有 ( ) A. 4条 B.6条 C.8条 D.12条解:如图,过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 其中与平面11D DBB 平行的直线共有12条,选D.4.(06重庆卷)若P 是平面α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过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α相交B.过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垂直C.过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D.过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 解析: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且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已知平面平行。

故选D5.如图,在三棱柱ABC —A ′B ′C ′中,点E 、F 、H 、 K 分 别为AC ′、CB ′、A ′B 、B ′C ′的中点,G 为△ABC 的 重心. 从K 、H 、G 、B ′中取一点作为P , 使得该棱柱恰有 2条棱与平面PEF 平行,则P 为 ( C )A .KB .HC .GD .B ′6.已知a 、b 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a 、b 在α上的射影有可能是①两条平行直线;②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③同一条直线;④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在上面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解析:A 1D 与BC 1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互相平行; AB 1与BC 1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互相垂直;DD 1与BC 1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是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A C 1答案:①②④7.已知Rt △ABC 的直角顶点C 在平面α内,斜边AB ∥α,AB =26,AC 、BC 分别和平面α 成45°和30°角,则A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__.解析:分别过A 、B 向平面α引垂线AA ′、BB ′,垂足分别为A ′、B ′.1C D设AA ′=BB ′=x ,则AC 2=(45sin x)2=2x 2,BC 2=(30sin x)2=4x 2.又AC 2+BC 2=AB 2,∴6x 2=(26)2, x =2. 答案:28、(07江西)右图是一个直三棱柱(以A 1B 1C 1为底面)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 .已知A 1B 1=B 1C 1=l ,∠A l B l C 1=90°,AA l =4,BB l =2,CC l =3。

(I )设点O 是AB 的中点,证明:OC∥平面A 1B 1C 1; (II )求二面角B —AC —A 1的大小;(Ⅲ)求此几何体的体积;解法一:(1)证明:作1OD AA ∥交11A B 于D ,连1C D .则11OD BB CC ∥∥.因为O 是AB 的中点,所以1111()32OD AA BB CC =+==.则1ODC C 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1OC C D ∥.1C D ⊂平面111C B A 且OC ⊄平面111C B A ,则OC ∥面111A B C .(2)如图,过B 作截面22BA C ∥面111A B C ,分别交1AA ,1CC 于2A ,2C . 作22BH A C ⊥于H ,连CH .因为1CC ⊥面22BA C ,所以1CC BH ⊥,则BH ⊥平面1A C . 又因为AB =BC =222AC AB BC AC ==+.所以BC AC ⊥,根据三垂线定理知CH AC ⊥,所以BCH ∠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为BH =,所以1sin 2BH BCH BC ==∠,故30BCH =∠, 即: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30.(3)因为BH =,所以222211121(12)23322B AAC C AA C C V S BH -==+=. 1112211111212A B C A BC A B C V S BB -===△.11A 2BDBD所求几何体体积为 221112232B A AC C A B CA B C V V V --=+=.解法二:(1)如图,以1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14)A ,,,(002)B ,,,(103)C ,,,因为O 是AB 的中点,所以1032O ⎛⎫ ⎪⎝⎭,,,1102OC ⎛⎫=- ⎪⎝⎭,,. 易知,(001)n =,,是平面111A B C 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0OC n =,OC ⊄平面111A B C ,所以OC ∥平面111A B C .(2)(012)AB =--,,,(101)BC =,,, 设()m x y z =,,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 则0AB m =,0BC m =得:200y z x z --=⎧⎨+=⎩取1x z =-=,(121)m =-,,. 显然,(110)l =,,为平面11AAC C 的一个法向量.则cos 22m l m l m l===⨯,,结合图形可知所求二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1B AC A --的大小是30. (3)同解法一.培养能力9.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P —ABC D中,∠ABC=600,PA=AC=a ,PB=PD=a 2, 点E 在PD 上,且PE:ED=2:1.(I )证明PA ⊥平面ABCD ;(II )求以AC 为棱,EAC 与DAC 为面的二面角θ(Ⅲ)在棱PC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BF//平面AEC ? 证明你的结论.(Ⅰ)证明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ABC=60°,所以AB=AD=AC=a , 在△PAB 中, 由PA 2+AB 2=2a 2=PB 2 知PA ⊥AB.同理,PA ⊥AD ,所以PA ⊥平面ABCD. (Ⅱ)解 作EG//PA 交AD 于G ,1xBB由PA ⊥平面ABCD.知EG ⊥平面ABCD.作GH ⊥AC 于H ,连结EH , 则EH ⊥AC ,∠EHG 即为二面角θ的平面角. 又PE : ED=2 : 1,所以 .3360sin ,32,31a AG GH a AG a EG =︒===从而 ,33t a n==GH EG θ .30︒=θ (Ⅲ)解法一 以A 为坐标原点,直线AD 、AP 分别为y 轴、z 轴,过A 点垂直平面PAD 的直线为x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设条件,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为).0,21,23(),0,21,23(),0,0,0(a a C a a B A - ).31,32,0(),,0,0(),0,,0(a a E a P a D所以 ).0,21,23(),31,32,0(a a a a == ).,21,23(),,0,0(a a a a -== ).,21,23(a a a -=设点F 是棱PC 上的点,,10),,21,23(<<-==λλλλλ其中a a a 则 ),21,23(),21,23(λλλa a a a a a -+-=+=)).1(),1(21),1(23(λλλ-+-=a a a 令 AE AC BF 21λλ+= 得 ⎪⎪⎪⎩⎪⎪⎪⎨⎧=-+=+=-⎪⎪⎪⎩⎪⎪⎪⎨⎧=-+=+=-.311,341,1.31)1(,3221)1(21,23)1(2322112211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即a a a a a a a 解得 .23,21,2121=-==λλλ 即 21=λ时,.2321+-=亦即,F 是PC 的中点时,BF 、AC 、AE 共面. 又 BF ⊄平面AEC ,所以当F 是棱PC 的中点时,BF//平面AEC.解法二 当F 是棱PC 的中点时,BF//平面AEC 证法一 取PE 的中点M ,连结FM ,则FM//CE. ①由 ,21ED PE EM ==知E 是MD 的中点. 连结BM 、BD ,设BD ⋂AC=O ,则O 为BD 的中点.所以 BM//OE. ②由①、②知,平面BFM//平面AEC.又 BF ⊂平面BFM ,所以BF//平面AEC. 证法二因为 )(2121++=+= .2123)(23)(212321-=-+-+=++=所以 BF 、AE 、AC 共面.又 BF ⊄平面ABC ,从而BF//平面AEC.探究创新10.如下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1AB ,点E 、M 分别为A 1B 、C 1C 的中点,过点A 1、B 、M 三点的平面A 1BMN 交C 1D 1于点N .A1(1)求证:EM ∥平面A 1B 1C 1D 1; (2)求二面角B —A 1N —B 1的正切值;(3)设截面A 1BMN 把该正四棱柱截成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1<V 2), 求V 1∶V 2的值.(1)证明:设A 1B 1的中点为F ,连结EF 、FC 1. ∵E 为A 1B 的中点,∴EF21B 1B. A P又C 1M21B 1B ,∴EF MC 1. ∴四边形EMC 1F 为平行四边形.∴EM ∥FC 1.∵EM ⊄平面A 1B 1C 1D 1,FC 1⊂平面A 1B 1C 1D 1, ∴EM ∥平面A 1B 1C 1D 1. (2)解:作B 1H ⊥A 1N 于H ,连结BH . ∵BB 1⊥平面A 1B 1C 1D 1,∴BH ⊥A 1N . ∴∠BHB 1为二面角B —A 1N —B 1的平面角.∵EM ∥平面A 1B 1C 1D 1,EM ⊂平面A 1BMN ,平面A 1BMN ∩平面A 1B 1C 1D 1=A 1N , ∴EM ∥A 1N . 又∵EM ∥FC 1,∴A 1N ∥FC 1.又∵A 1F ∥NC 1,∴四边形A 1FC 1N 是平行四边形.∴NC 1=A 1F . 设AA 1=a ,则A 1B 1=2a ,D 1N =a . 在Rt △A 1D 1N 中,A 1N =21211N D D A +=5 a , ∴sin ∠A 1ND 1=N A D A 111=52.在Rt △A 1B 1H 中,B 1H =A 1B 1sin ∠HA 1B 1=2a ·52=54 a .在Rt △BB 1H 中,tan ∠BHB 1=H B BB 11=a a 54=45. (3)解:延长A 1N 与B 1C 1交于P ,则P ∈平面A 1BMN ,且P ∈平面BB 1C 1C . 又∵平面A 1BMN ∩平面BB 1C 1C =BM ,∴P ∈BM ,即直线A 1N 、B 1C 1、BM 交于一点P . 又∵平面MNC 1∥平面BA 1B 1,∴几何体MNC 1—BA 1B 1为棱台.∵S 11BB A ∆=21·2a ·a =a 2,S 1MNC ∆=21·a ·21a =41a 2, 棱台MNC 1—BA 1B 1的高为B 1C 1=2a ,V 1=31·2a ·(a 2+2241a a ⋅+41a 2)=67 a 3,∴V 2=2a ·2a ·a -67a 3=617 a 3.∴21V V =177.●思悟小结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后者又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 2.辅助线(面)是解证线面平行的关键.为了能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往往需要作辅助线(面).教学点睛1.必须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结合本课时题目,使学生掌握解证线面平行的基本方法.2.证明线面平行是高考中常见的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证明这条线与平面内的某条直线平行. 拓展题例【例1】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1⊥BC 1,AB =CC 1=a ,BC =b.A C 11(1)设E 、F 分别为AB 1、BC 1的中点,求证:EF ∥平面ABC ; (2)求证:A 1C 1⊥AB ;(3)求点B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1)证明:∵E 、F 分别为AB 1、BC 1的中点,∴EF ∥A 1C 1.∵A 1C 1∥AC ,∴EF ∥AC .∴EF ∥平面ABC . (2)证明:∵AB =CC 1,∴AB =BB 1.又三棱柱为直三棱柱, ∴四边形ABB 1A 1为正方形.连结A 1B ,则A 1B ⊥AB 1. 又∵AB 1⊥BC 1,∴AB 1⊥平面A 1BC 1. ∴AB 1⊥A 1C 1. 又A 1C 1⊥AA 1,∴A 1C 1⊥平面A 1ABB 1. ∴A 1C 1⊥AB .(3)解:∵A 1B 1∥AB ,∴A 1B 1∥平面ABC 1.∴A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等于B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 过A 1作A 1G ⊥AC 1于点G , ∵AB ⊥平面ACC 1A 1,∴AB ⊥A 1G .从而A 1G ⊥平面ABC 1,故A 1G 即为所求的距离,即A 1G =ba22a b -. 评述:本题(3)也可用等体积变换法求解. 2、(07全国Ⅱ)如图,在四棱锥S-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SD ⊥底面ABCD ,E 、F 分别是AB 、SC 的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