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优秀形势与政策3000字论文最新6篇

优秀形势与政策3000字论文最新6篇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篇一通过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就我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弄清了形势才能更加体会到国家政策的良苦用心,坚信并支持国家的政策才能缓解形势的紧张。
当代我国很多人对国家的一些合适的政策心存偏见,往往是由于自己没有对整体形势有良好的把握而失去了独立辩解政策适合与否的能力,只偏信于媒体或者其中一个人的宣讲,导致了很多政策不能一致的贯彻下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浪费。
同样,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对国家政策曲解,对政策心存怀疑,这样社会和国际形势能好起来吗?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更真诚地的去了解形势,理解政策,政府和人民间的关系一定会亲切起来,全中国人才能同心协力,共同朝着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前进。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论》中就明确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
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
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七号航天飞船飞天成功。
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大学生形式与政策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有着13亿人口。
如今中国已经岿然崛起,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的重要影响,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汶川地震将整个中国人凝结在一起,2008年奥运会的自豪还未过去,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在一种看不见的形势下不断加强着。
这一切源自于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平稳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面对全球的气候问题,中国近几年则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我国采取更多的措施对抗气候变化。
虽然与会各国都在积极磋商如何应对严峻的气候问题,但这无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近十几年来,我们深切的感觉到我们国家国际地位的的显著变化,有最新的资料显示,中国综合国力在美、日、德之后,位居世界第四。
综合国力的显著上升,让我们以身为一个中国人为傲。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正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在科技方面,“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也彰显我国不俗的科技实力,更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其他的软实力方面,中国的发展模式被许多国家认同并学习效仿,现在在世界各地掀起一定程度的“孔学”热和学汉语的热潮,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而且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变化。
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众志成城抗击汶川大地震时对国际媒体表现出的公开透明姿态,也使世人对中国的影响大为改观。
再则,经过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美等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地位都有所影响。
相反,中国的表现依然抢眼,又许多国家希望中国能够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
对这一系列可喜可贺成绩的时候,是相当振奋人心,令人欢欣鼓舞的。
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

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国家地位的崛起和发展。
从建国之初,在新中国与世界接触关系不够友好,它被国际社会孤立和排斥,也有一
些反对我国独立和世界共存的外部对立势力在子弟兵般削弱我国的发展,这使得新中国的
国际地位非常脆弱。
但是,新中国仍然在不断地弘扬“和平主义、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理念,从这一
观点出发,新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多边活动,与国际社会建立友好的交流关系,推动世界各
国携手合作,共创双赢的局面。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声望日益提高,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和负责任的重要角色。
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形成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友好形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得到了41个国家的正式承认,它与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
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参加了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新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它既体现了新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治优势。
未来,新中国将继续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
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

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篇一《探讨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布局》摘要:党的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有许多亮点,这表明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向世界传达中国外交的一种新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本文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梦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
正如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品牌。
“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格外引人关注。
简而言之,中国梦”与“世界梦”是互为前提、互为依托、互为机遇的关系。
一方面,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和平发展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另一方面,“中国梦”同样给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活力、带来机遇。
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有力地促进着中国外交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中国梦是非政治性话语,体现了我们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
中国梦是党的执政理念新境界,也是党指导发展对外关系的新要求:它拓展了外交的目标,深化了中国的发展对世界贡献的宗旨,完善了外交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论文: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试述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种体现,世界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如何看待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
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
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形势与政策)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中国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政治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已成为具有地区性、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成为了多极化中不可缺少的一极。
具体表现在: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②中国是第三世界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维持和平、促进发展的力量;③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持世界和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④中国作为代表第三世界的惟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⑤占世界人口1/5 以上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本身就是对世界进步、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 20 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外交政策更加务实、灵活,积极参与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外交活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加快发展,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些新举措、新动向、新风貌,表现在:一是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
它是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和要求。
二是与一些国家(如俄、美、法、日等)和区域组织(如东盟、欧盟、非洲)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努力构建“面向 21 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
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模式,体现了冷战后中国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不搞对抗、不结盟和不针对第三国为指导原则的新外交风格。
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风格,开拓了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旧中国的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这是 20 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目前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目前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国际地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情况。
2009年是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国际影响扩大最快的一年。
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
国际上对于中国国际的地位也有很多议论,如何看到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是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5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
外汇储备增加近14000倍,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60年来,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尤其是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及时从危机中解脱出来,优秀的经济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使更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了军事、科技、软实力等的进步。
军事上,经济投入的增加,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
尤其是在今年的六十周年阅兵向世界展示了军事方面的巨大进步。
科技上,航天活动高新产业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依托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进步,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例如在文化交流方面,在国外定期举办中国文化节,不仅使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了中国巨大的民族文化魅力,还及时看的中国的进步。
当今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今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简介当今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论文将探讨当今中国的形势以及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分析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1. 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贸易战等因素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包括加强内需、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创新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社会形势中国社会面临着多样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社会福利等问题日益凸显。
政府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致力于解决它们。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改善城乡差距。
逐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3. 外交形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参与到全球热点问题的解决中。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旨在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合作,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作为主要的国际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中国的外交政策将对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4. 政府政策中国政府在当前形势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各种挑战。
这些政策以稳定经济、改善民生、提升国际地位为主要目标,涉及经济、社会、外交等多个领域。
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力度来改善民生,通过与国际伙伴合作来维护国际地位。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驱动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和稳定。
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地位的变化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日益受到关注。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自身利益,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然而,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1. 经济外交的重要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这一主动出击的战略使中国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积极主导和参与了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和倡议,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等。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 和平发展的原则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并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
中国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强调了平等、互利、合作和共赢的合作模式。
这一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声誉。
中国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阿富汗等热点问题,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3. 国际事务的更多参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还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积极履行大国责任。
此外,中国还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活动,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认同。
4. 军事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这也对其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产生了影响。
中国强调自卫和防卫性国防政策,并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随着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展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军事活动也越来越关注。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地位正在经历着显著的变化。
中国通过经济外交的发展、和平发展的原则、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军事实力的增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全球事务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然而,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论文

成绩:正确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摘要: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
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转折期,过渡期,机遇期。
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对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一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二是强势增长中的隐忧。
三是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的不断转换。
关键词:国力增长,隐忧,伙伴与对手前言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我们应抓住机遇。
正确看待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名第七位,GDP 约1亿美元。
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经济体,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蓄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国。
除了经济实体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数字增长,这么大的投入,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
科技上,航空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样板。
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二、强势增长中的隐忧虽然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二位,取代日本的位置但是距日本还很远。
1、从人均到实际财富与日本差距还很大从人均看,即便GDP总量相当,中国的人均数字也只为日本的1∕10从实际财富看,日本的海外资产并未列入GDP而中国的海外投资刚刚起步,更能反映真实国力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比一定超越日本。
社会学家则如此概况中日的区别:中国——“矛盾多发,转型困难”,日本——“经济低迷,社会有序”。
日本基本消除贫困问题,中国尚有5亿贫困人口。
2、国人喜欢差不多,日本专注匠人心。
中日产品质量的差异,中国产品设计精良,使用起来却不能持久。
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形势与政策

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形势与政策结合国际形势新变化,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认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这一形势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更有效地开展国际斗争,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应把国际形势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向大家讲清楚,使干部和群众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既要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主流及我国面临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增强信心,抓住时机,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同时也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可预测性及我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二、如何辩证看待多极化和全球化问题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多极化趋势在各个层次和领域的发展,既反映出当代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也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它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全球化不能自动促成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相反,它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强化由其主导的国际秩序。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全球化的发展也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推荐5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推荐5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我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变化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随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国际影响力也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都少不了中国的参与。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格局发生重要的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凸显了出来,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更离不开中国。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
应当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
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国都寻求与中国合作,中国的市场潜力与综合国力是众所瞩目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当谈到国际形势时,我们不得不提起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积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在一起,彼此之间既有合作的需要,也存在竞争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应当坚持协商一致、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国际秩序。
只有通过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也给各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网络空间安全等新挑战不断涌现。
各国需要增强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持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倡议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重要机遇。
通过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经济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等方式,中国已经在许多国家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国际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与各国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面临众多挑战和机遇。
只有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和平与稳定,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繁荣与发展。
形式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

形式与政策论文国际形势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对当前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阐述了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做出了要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的新的科学判断。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增强理解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必修课。
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理论体系)指导形势与政策课中国际形势部分的讲解,不但符合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而且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综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一、运用理论体系确定讲解国际形势部分的立足点1.国际形势讲解要立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观察形势的立场问题关系到能否正确观察形势,能否抓住形势的主流和本质。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状况作了科学分析和判断,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是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立足于这样的国情,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迅速激发了社会主义的活力,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成果丰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
尽管世界有不同的声音在评论中国有,但不可否认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最直接的体会是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也说过,“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解读国际地位的提高,如何深思探究国际地位的提升所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的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联,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主要变化有一下3个方面。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不可否认,中国很幸运地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将现代化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达到近22%。
当然有如此快的提高也是因为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
特别是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虐待战俘等行径更是使美国的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也因此下降。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为应对危机冲击,中国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论中国60年发展及国际地位新变化形势与政策5

论中国60年发展及国际地位新变化班级:******** 学号:********** 姓名:******论文摘要:从鸦片战争到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再到中国60周年国庆庆典的光辉呈现,中国告别了就中国四分五裂、灾难深重的岁月,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中国一次又一次的伟大成就使得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形势格局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中国不可或缺一、中国发展形势与政策1、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为何能够在短短的60年间能够突飞猛进且变成现在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首先我们不慌忙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看一下中国发展的形势背景:中国这个960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国家却要养活占世界人口约四分之一的人口,这对常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
但是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积极大胆的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正是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才使得中国走出困境并且还正大步向更高方向前进。
2、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政策中国人民在共产的领导下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这一全新概念。
根据这一概念,首先,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
1953年,我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之一改革目标,“一五”计划随之展开。
1979年,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和思考的基础上一语惊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因此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把非公经济界定为“公有制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92年,邓小平南巡,首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中国共产党又举行了中共十四大,这次大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成了从“对立论”到“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的飞跃转变。
其次,中国政府通过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浅谈中国国际地位与形势论文(2)

浅谈中国国际地位与形势论文(2)浅谈中国国际地位与形势论文篇二《浅析1949年―1978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要]近代以来,中国屡受帝国主义的欺压和凌辱,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逐步贯彻落实各项有利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并逐步走上富强民主道路的政策。
至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改善,国际影响日益显要。
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逐渐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逐渐离不开中国。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际地位的含义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
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
综合国力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和整体反映,综合国力于国际地位息息相关。
外部世界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科技等方面的对比。
经济在国际地位中占首条,一般国际上用经济的发展来排列各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标注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政治在国际地位中主要表现在政治主张;外交对比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的主张对国际影响的大小;军事是国际地位中的重要条件;科技领域的科研成就和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二、1949年―1953年中国的国际地位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典礼,这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政权不稳,国外强敌环视,国际地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具体而言,在国内:解放战争仍在进行,西藏、台湾及沿海岛屿还在国民党的控制下。
在华南、西南地区,还有大量国民党残余部队负隅顽抗。
国民党败退时,还留下大批特务、土匪等反动势力。
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大量工矿企业破产倒闭,货币大大贬值,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农村更是一片荒芜,人口锐减,人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解析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第一,实力地位显著上升。
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 约1万亿美元。
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 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第二,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
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
第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
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
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
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
第五,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由问题的一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方”。
二、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机遇一是整个国际体系转型是和平转型,而不是战争转型,这个和平转型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对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是非常有利的。
二是美国主导的霸权体系在缓慢地走向衰落,但仍有相当大的主导能力。
美国缓慢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中国崛起的机遇。
三是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形成。
论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论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近几年来,中国经历不少风风雨雨。
大大小小的事件在这里上演,有值得欢庆的如举办奥运会,神州飞天,也有饱含泪水与坚强的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更有国人不愿意看到的不法分子的骚动……这一切发生在中国的版图上,让中国在经历风雨之后不断壮大,也让世界将目光聚焦中国。
在过去的30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着诸多精彩表现——中国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
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
美欧等西方国家也逐渐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并非偶然,也并非世界浪潮中的一次必然,而是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所争取到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中国也积极地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从而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渐渐同国际社会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
而在世界经济危机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中,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无论这样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但中国的确是要抓住每一次机遇,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实力,为世界作出应有的甚至是更多的贡献。
正如奥运会上,中国向世界各国敞开胸怀,呼吁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就此次经济危机而言,中国所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虽然有着风险与挑战,但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随之而来有许多的机遇。一、“和平发展”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流,这种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二、中国的发展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在全球事物上,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也急剧上升。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是中国促进发展的一个契机。
除了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随着各种新式的武器装备展示出来,让世界都认识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强大。航空上,中国也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软实力方面,中国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汉语热”也成为了世界文化的潮流。各方面都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最能彰显中国国力强盛与国际地位提高的我想要数中国国家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了,在持续了近2年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站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不仅解决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更保持38%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的表现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并积极的作用。自此,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的提高了。
总的看,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是复杂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处在从大而弱到大而强、从地区大国到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中。
当今世界与中国都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命运日益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世界各处都能看见“中国元素”的身影。中国文化也成了世界文化的主流,“儒学”、“孔子文化”已被世界世界共同关注并且是很重视。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飞速的提升着,这主要是有着强大的国力作基石的。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着一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现在的辉煌,中国的经济与综合国力空前的壮大。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广泛参加全球的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及发展的重要动力。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这1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有着显著的提高。“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升空,08奥运会申办成功及其成功的举行等一系列事件,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所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
自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总统奥巴马等美国政府高官都很重视中美关系。奥巴马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今人瞩目地向前发展,美国希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的向前发展,这对美国未来的和平、进步和繁荣不可或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于这一切,我们应该如何做出理性的认识呢?
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并且是一个大国,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随着国家地位的提升,收获的越来越多,同时承担的责任也越大,需要做出的贡献也越大。
正确认识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延伸,中国外部发展条件十分严峻。二、外部的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朝核、南亚反恐和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三、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挑战,国际上仍有许多人对中国存在偏见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存在种种疑虑,充满误解,甚至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