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担当,像蒲公英一样传承优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教学难点:(1)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的讲解。

(2)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蒲公英的种子》及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观察身边的植物,对蒲公英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3)简介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1)利用多媒体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

(2)教师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

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的品质,如勇敢、担当等。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蒲公英品质的理解。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蒲公英种子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和关怀,培养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课文内容简介:课文讲述了一颗蒲公英种子在风中飘荡,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生长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故事。

生词和短语:风儿、飘荡、坚韧、生命力、父母的爱、关怀等。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能够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理解父母的爱和关怀。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3 表演法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朗读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4.3 讨论和表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2 课堂作业学生课堂上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练习。

学生完成课堂上的讨论和表达任务。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起源:秋天来了,我带领小朋友走进田野,去认识多彩的秋天。

他们看到了红红的小野枣,飘飞的蒲公英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野枣为什么会长在这里?”“蒲公英要飞到哪里去呢?”由此我设计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让幼儿探究种子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依托:《好吃的种子》这课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风的作用》和《梨子小提琴》都简单涉及到种子的传播,基于以上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生成了《种子娃娃有办法》这一活动。

内容:本活动主要以蒲公英,苍耳,莲子为例,让幼儿具体感知种子是如何通过风,动物,水来传播的,继而激发幼儿探索其他传播方式的兴趣,最后以《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结束,让幼儿探索自然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大班幼儿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而且大部分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也有少数幼儿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淡薄。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是在幼儿的探究之后,在幼儿交流讨论中形成的。

所以教师应通过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有效的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发现。

【教学目标】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并且考虑幼儿对种子已有的经验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本活动中我预设了以下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p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活动的重点是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提问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教学准备】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放大镜,脸盆,水,这些实物可以让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3.课件准备:自己提前制作【教学方法】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和讨论交流来进行学习的,我为幼儿提供接近乡土生活的活动材料,幼儿也更喜欢动手摆弄,这时候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期待着去操作去寻找种子的各种传播途径。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蒲公英种子的成长过程。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懂得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的幻灯片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共同理解课文。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

(2)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进行拼写比赛。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图片,思考蒲公英种子的成长过程。

(2)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蒲公英种子的成长过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朗读评价: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流利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拼写比赛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4.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以蒲公英种子的成长为题材。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4. 学生能够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学生能够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的PPT或黑板,生词卡片,图片等教学材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了解课文的大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蒲公英的种子》。

2. 生词学习(5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讨论生词的意思。

教师选取几个重点生词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PPT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学生复述。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蒲公英,并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

四、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指导。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小组讨论:邀请学生分组讨论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传播方式,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 观察实践:安排学生课后去户外观察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系统性的《蒲公英的种子》教学案

系统性的《蒲公英的种子》教学案

本文介绍的是一份系统性的《蒲公英的种子》的教学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这篇著名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深意,培养起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蒲公英的种子》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析主角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探索作品所揭示的人生价值观;3.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4.提高写作能力,练习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1.了解《蒲公英的种子》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析主角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探索作品所揭示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探索作品所揭示的人生价值观;2.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作家王家卫的一件事,引导学生们了解《蒲公英的种子》这篇小说的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第二步:阅读原文让学生阅读整篇小说,并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故事的真实性是否影片讲述的故事更像讽刺故事?为什么?2.故事的意义故事传递了什么信息?小说让人怎么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3.故事的情节情节有哪些?它们推动了小说的整个故事?4.文学技巧作者在小说中使用了哪些创意和技法?5.符号有哪些符号在小说中?作用是什么?第三步:分析角色让学生深入分析主角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探究作品所揭示的人生价值观。

1.女孩的成长经历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包括哪些阶段?她在这些阶段遇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2.女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描述一下小女孩的性格特点。

她在故事中的表现是什么?3.女孩的人生体验通过小女孩的成长经历,探索作品所揭示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步:文学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蒲公英的种子》作文学分析:1.语言运用作者在小说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些语言是为了什么?2.物理美小说中有哪些物理美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想要表达什么?3.象征意义小说中使用了哪些象征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与故事有什么联系?4.立意深度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让学生会总结一下。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小班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小班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小班1. 引言本教案适用于小班,主要以绘本《蒲公英的种子》为教学材料,通过阅读故事情节、导览图画、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种子传播的方式。

2. 教学目标•了解和描述蒲公英的生命周期和种子传播的方式。

•观察和分析蒲公英的种子。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 教学准备•绘本《蒲公英的种子》: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看到图画和文字。

•蒲公英实物或图片:用于观察和描述。

•园艺工具:如小铁锹、盆栽小铲等。

•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用于制作手工艺品。

•拓印纸和彩色铅笔:用于创作绘画。

•大型白纸和蜡笔:用于绘画思维导图。

•植物大自然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发探索兴趣。

4.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引探索1.引入:向幼儿展示蒲公英实物或图片,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并提问:“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它叫什么名字?它的种子会怎么传播到其他地方呢?”2.鼓励观察: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的特点,询问幼儿对蒲公英的印象和认识。

3.导览绘本:向幼儿展示绘本《蒲公英的种子》的封面和部分插图,鼓励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第二阶段:故事阅读1.整理故事情节:通过逐页阅读故事,帮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命周期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引导幼儿回顾和复述故事情节。

2.观察种子:向幼儿展示蒲公英的种子,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描述种子的特点。

3.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围绕种子的传播方式展开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三阶段:互动游戏1.制作手工艺品:引导幼儿使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制作蒲公英的手工艺品,仿真蒲公英的种子和花朵。

2.创作绘画:给予幼儿拓印纸和彩色铅笔,让幼儿在观察蒲公英的种子后,创作属于自己的绘画作品。

3.绘画思维导图:使用大型白纸和蜡笔,让幼儿将自己对蒲公英的认识和观察结果绘制成思维导图。

第四阶段:总结回顾1.小组分享: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内容和观察结果。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3)能够认读生字词,并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3. 能够认读生字词,并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特别是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 学生自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2. 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蒲公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蒲公英的种子》,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大意?”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

蒲公英的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蒲公英的种子》年级:大班学科:语言领域课时:1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让幼儿认识蒲公英,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技能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蒲公英种子的能力。

(2)培养幼儿用绘画方式表现蒲公英种子的特点。

3.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蒲公英,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蒲公英图片、视频、画纸、画笔、彩泥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蒲公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蒲公英的特点。

(2)引导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蒲公英,激发幼儿对蒲公英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播放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视频,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种子,讨论种子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3)分组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绘画方式表现蒲公英种子的特点。

(4)每组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拓展部分:(1)引导幼儿用彩泥制作蒲公英种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让幼儿在户外寻找蒲公英,观察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 总结部分: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 课后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蒲公英,记录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堂问答、绘画作品等方式评估幼儿对蒲公英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绘画蒲公英种子的过程,评估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同伴的互动以及课后延伸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及其生态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朗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语音语调。

(2)分段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构。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组词。

(2)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结合图片,描述蒲公英种子的生长过程。

(2)讨论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和生态环境。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大班科学《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大班科学《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大班科学《蒲公英的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种子的外观特征,了解其传播方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种子的外观特征,了解其传播方式。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的传播过程。

三、教学准备:1. 蒲公英种子和实物图片。

2. 风扇。

3. 白纸。

4. 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蒲公英种子,引导幼儿说出蒲公英种子的外观特征。

2. 讲解: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让幼儿理解种子随风飘散的过程。

3. 实践活动:(1)吹蒲公英:让幼儿用吹风机模仿风的力量,吹动蒲公英种子,观察种子的飘散情况。

(2)画蒲公英: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在白纸上画出随风飘散的蒲公英种子。

(3)制作蒲公英: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蒲公英种子,观察和讨论制作过程中的发现。

五、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周围的植物,发现不同的传播方式,与家长分享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蒲公英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搜集幼儿作业,评价他们对蒲公英种子传播方式的认识和观察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其他植物的传播方式,如杨树、柳树等。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家庭中植物的传播方式,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科学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传播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等。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大班科学《植物的生长》教案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

难点是帮助幼儿表达自己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十、家长沟通:1. 通知家长下一节课的内容,鼓励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培养幼儿的兴趣。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范文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的PPT或黑板。

2. 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或实物。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展示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谁知道蒲公英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Step 2: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和停顿。

Step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过程。

Step 4:讨论和思考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蒲公英种子为什么要飞到远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5:总结和拓展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植物。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传播方式,并和家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得到提高。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以及是否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启发:通过展示蒲公英种子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运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担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传承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蒲公英的特点。

(2)播放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蒲公英的种子传播过程。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教师点评并进行辅导。

5.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比喻和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植物、传承文化的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7.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了解了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学会了生字词,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分析课文。

希望同学们课后关注身边的植物,培养关爱自然、传承文化的意识。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蒲公英的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 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1. 蒲公英的生长周期。

2. 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机制。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

2. 实物材料:蒲公英植株和种子。

3. 教学工具:PPT、白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向学生展示蒲公英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好奇心。

2. 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介绍蒲公英的生长周期,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

3. 观察蒲公英植株:让学生触摸蒲公英植株,观察其特征和结构。

4. 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介绍蒲公英种子通过风力传播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5. 总结:强调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传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护自然环境。

第二章: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周期。

2. 蒲公英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1. 蒲公英的生长周期计算。

2. 观察和记录蒲公英的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 实物材料:蒲公英植株。

3. 教学工具:PPT、白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好奇心。

2. 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变化。

3. 观察蒲公英植株:让学生触摸蒲公英植株,观察其生长变化。

4. 讲解蒲公英的生长周期:介绍蒲公英的生长周期,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植物的生长周期。

5. 记录蒲公英的生长变化:让学生分组观察蒲公英植株,记录其生长变化,并交流分享。

6. 总结:强调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护自然环境。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蒲公英的种子》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蒲公英的种子》一文,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蒲公英种子的飘散过程的理解。

2.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行动。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蒲公英的种子》课文文本。

2. 蒲公英图片或实物。

3. 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

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排列便于学生互动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蒲公英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蒲公英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二、课文阅读(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美感。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蒲公英的生长过程(10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传播方式。

2. 学生观察蒲公英图片,了解其生长特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举例说明。

2.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教师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户外活动的理解程度。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7篇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7篇

People are born for action, just like a fire always rises up, and a stone always fall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蒲公英的种子》教案7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__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了解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实物投影。

2.课件或挂图。

3.搜集资料,多方面获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蒲公英小伞兵怀抱吓坏摇晃舒服救人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的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1)第二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朗读指导:“小伞兵吓坏了,他当时会怎么说话?”进入角色读一读。

吓得“大叫”该怎么叫?再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

(2)第3、4自然段,了解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①提问:“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们干什么去了?”②课件演示,教师小结。

③引导想象:“小伞兵看见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大班科学《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大班科学《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知道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2. 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知道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蒲公英图片、种子传播方式PPT、实物种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蒲公英的特点,引出课题。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让幼儿了解蒲公英通过风来传播种子的特点。

b) 教师展示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如动物传播、水传播等,让幼儿进行比较和理解。

c) 幼儿操作实物种子,亲身体验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 巩固部分:通过PPT展示,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让幼儿谈谈他们对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看法,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2. 采用比较法,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3. 采用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物种子,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 采用提问法,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

2. 展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种子和PPT,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 操作法:教师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实物种子,亲身体验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小学语文《蒲公英的种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蒲公英的种子》。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蒲公英的种子》是一首描绘蒲公英种子的诗歌,通过描绘种子的传播过程,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美好。

2.2 生词和短语:蒲公英、种子、飘散、飞翔、大地、花朵、阳光、希望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使用课文朗读带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图片和图表:使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参与度高。

朗读和背诵: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语音清晰。

小组讨论:能够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

提问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蒲公英的种子教案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知道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的讲解。

二、教学准备1. 教具:蒲公英图片、种子发芽图、PPT等。

2. 材料:每组一份种植蒲公英的工具(如花盆、土壤、蒲公英种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蒲公英图片,引发幼儿对蒲公英的好奇心。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蒲公英从种子到成株的过程。

3. 实践:分组进行蒲公英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4. 总结:引导幼儿讲述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蒲公英生长过程中的照片,以便下次上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如有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我的小阳台”活动,让幼儿在家中阳台上种植蒲公英,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组织一次“大自然探秘”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蒲公英,观察其生长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植物专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蒲公英及其它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组织一次“绿色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植物,爱护环境。

九、教学资源1. 蒲公英相关书籍推荐给家长,方便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更多有关蒲公英的学习资源。

2. 建立一个“蒲公英成长”群,用于分享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的照片、视频及心得。

适合小学生的《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适合小学生的《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童话故事,可以用来进行阅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结合教材要求及国内外教学实践,设计一份适合小学生的《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蒲公英的种子》是英国作家安德森创作的一篇文学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蒲公英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选择的经历,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

从故事情节和文学结构上,该故事适合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进行阅读。

在故事中,小蒲公英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变化,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既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成长的含义,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品格修养和社会关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识,提高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前置活动:让学生观看有关蒲公英的PPT,介绍蒲公英在自然界中的生长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唤起学生对本故事的兴趣。

2.阅读故事: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蒲公英的种子》故事,理解情节和意义,并把握故事主题和作者的文学技巧。

3.文学分析: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变化、意象、语言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语言实践: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出关键词汇和句型,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情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5.创意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意展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组合故事情节和人物,表现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价1.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分别进行笔试和口试,统计阅读速度和正确率,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2.对学生的创意展示进行互评和评估,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拍摄和展示。

3.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反思意见,进行教学改进和优化,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蒲公英的种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4个字。

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识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

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
3 蒲公英的种子
吹上了天害怕
小伞兵飞呀飞放松
躺在地上高兴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课文内容。

2、复习会认字。

3、学习会写字。

二、教学重点
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把字写美观。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自主选择喜欢地段落背诵。

2、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

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时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4、在听写本上听写这8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