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

合集下载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汉书》书影 《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最早记载了有关西域的情况。
返 回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
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塑像(甘肃阳关)
张骞墓(陕西省城固县)
张骞出使西域纪念金币
返 回
西域都护的设置
西汉疆域图
轮台汉代烽燧
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城西约20公里,残存的烽火 台为夯筑,现存平面略呈方形,残高约8米,边长约6—7米。烽 火台南侧附近残存有房屋遗迹,曾出土较多的五铢铜钱。烽火台 四周为屯田遗址,反映了汉代在西域的驻军情况。
行进在沙漠中的驼队
鎏金铜马(1981年陕西兴平县茂陵一号无名冢出土。 据考证,该马是根据西域大宛良马的形象铸造的)
“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 (大)宛 马“天马”。 ——《汉书· 张骞传》
返 回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绘制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史海拾贝
班超在西域
班超公园 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始建于公元73年 至94年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匈 奴,安抚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现在的班超公园是1994年开始在盘橐城遗址地规划修建的,位于今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东南部,占地面积15亩。
班超 (公元32—102年),字 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 东汉外交家、军事家。
班超


学习测评
1.狭义的西域是指( D)。
A.今西藏地区 C.今西北地区 B.河西走廊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B
D
A
A
C
B
C
8、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 ) A.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B.加强与匈奴的友好相往 C.联络乌孙国王,进攻匈奴 D.为了加强与乌孙国的友好交往 9、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 (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 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 10、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哪些是从 西域传入的?( ) ①汗血马 ②葡萄 ③核桃 ④小麦 ⑤打井技术 ⑥西域魔术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11、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12、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史海拾贝
班超在西域
班超( 32 ~ 102 )东 汉名将、外交家。字仲升,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班彪子,班固弟。班超 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 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 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 的畅通。
讲 讲: 关于班超的故事
投笔从戎
“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狭义的西域是指 ( ) A.今西藏地区 B.河西走廊 C.今西北地区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3、西汉前期,威胁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 ( ) A.匈奴 B.大月氏 C.羌族 D.乌孙 4、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著名探险家是 (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安敦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 ( ) A.公元前139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138年 7、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

【典例 2】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 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
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董仲舒
C.商鞅
D.汉武帝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实。张骞两
次出使西域,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答案】A
乐。【超音速】chāoyīnsù名超声速。【波罗蜜】1bōluómì动佛教用语,坏:~政。【产程】chǎnchénɡ名分娩的过程。 ②指笔画数:书前有汉字 ~索引。多用于攀登冰峰。【茶社】cháshè名茶馆或茶座?颈部蓝灰色,可舔食虫类。 【不宜】bùyí动不适宜:这块地~种植水稻|解决思想问题要耐
3.结果:张骞虽未达到出使的目的,却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为沟 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典例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解析】选项 A 是第二次出使西域达到的目的,B、D 两项是 出使西的结果和作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大 月氏夹击匈奴。 【答案】C
第 12 课 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138
大月氏 119
60
重点提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原因:西汉初年,匈奴控制着西域诸国。匈奴贵族残酷 地压迫和剥削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还不时南下,威胁西汉 的都城长安的安全。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想借用西域大 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 2.经过:公元前 138 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 西行,途中被匈奴扣留了 10 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离匈奴, 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已经安定下来,不愿再和匈奴作 战。直到公元前 126 年,张骞才回到长安。

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

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

第12课张骞通西域教师寄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习目标:1、记住西域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以及意义。

2、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情况,培养归纳比较历史事件能力。

3、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情况。

难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其完成情况。

课前热身(新知识,早知道!)基本要求:阅读课本正文,勾划知识要点,完成下面填空。

1、西域:狭义的西域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以东的广大地区。

广义的西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2、经过:①为联络_夹击匈奴(目的),___________年汉武帝派遣_________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联络____夹击匈奴(目的),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

作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如内地精美的和等产品,先进的和技术传到西域。

3、西域都护的设置:西域是指今天的地区,它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在年,当时西汉政府设置了,(目的)管理军事、,保护商旅来往。

一.课堂探究:(试一试,你能行!)基本要求:首先自主解决,探索答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再后展示成就,师生共同点评。

探究一:张骞两次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达到了直接目的了吗?有何意义?探究二: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二.课堂小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大练兵:(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看《张骞出使西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狭义的西域是指()A.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地区B.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C.五岭以南广大地区D.长安以西至阳关、玉门关一带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A.匈奴势力日益强大,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B.西汉力量增强,意图扩大版图C.乌孙力量强大,威胁到西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D.大月氏意图东迁,威胁长安3.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与西域各族通好C.准备设立西域都护D.开通丝绸之路4.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 联络乌孙夹击匈奴C. 联络大月氏夹攻乌孙D.加强和各国的关系5.图中的“身毒”指的是今天的()A. 越南B. 泰国C. 尼泊尔D.印度6.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传入西域的产品和技术主要有()①丝绸、铁器制作②骏马③铁器、打井技术④音乐舞蹈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8.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有()①骏马②瓜果③蔬菜④魔术⑤音乐⑥舞蹈A. ①④⑤⑥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②④9.西域都护的职责有()①管理西域的军事②管理西域的政治③保护商旅往来④加强汉与匈奴关系的中转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四.学习反思。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知者加速:完成《探究》P39 汉武帝
1、皇帝: 2、目的: 3、第一次出发时间: 4、结果: 1、第二次出发时间: 2、目的: 3、结果: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前138年 失败,开辟了丝绸之路 前119年 联合乌孙夹击匈奴 失败,西域和内地联系密切
二、张骞出使西域
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 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 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 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 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 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 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 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 有勇者,速来报名!
a.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 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打通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 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 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史海拾贝
班超在西域
班超( 32 ~ 102 )东 汉名将、外交家。字仲升,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班彪子,班固弟。班超 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 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 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 的畅通。
温故知新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 推恩令
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 经济: 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疆域:西北:河西四郡
南:重设郡县 西南:管理“西南夷”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神秘的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胡瓜 胡萝卜
胡桃
胡葱
安 石 榴
牧草之王—苜蓿[mùxu] ·
讲 讲: 你知道关于班超的故事吗?
投笔从戎
“ 不入凿井等技术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前60年,西 域都护 的设 立

【历史课件】第12课《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历史课件】第12课《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汉武帝
第4课 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 Nhomakorabea(敦煌壁画)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塑像(甘肃阳关)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墓(陕西省城固县)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纪念金币
返回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西汉疆域图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轮台汉代烽燧 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城西约20公里,残存的烽火 台为夯筑,现存平面略呈方形,残高约8米,边长约6—7米。烽 火台南侧附近残存有房屋遗迹,曾出土较多的五铢铜钱。烽火台 四周为屯田遗址,反映了汉代在西域的驻军情况。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行进在沙漠中的驼队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鎏金铜马(1981年陕西兴平县茂陵一号无名冢出土。 据考证,该马是根据西域大宛良马的形象铸造的)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 (大)宛 马“天马”。
——《汉书·张骞传》
返回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绘制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学习测评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整理2019年11月)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整理2019年11月)

难点提示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影响 1.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沟通了西域和 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贸易
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成为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互相传递着文明的信息。
战。直到公元前 126 年,张骞才回到长安。
3.结果:张骞虽未达到出使的目的,却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为沟 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典例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解析】选项 A 是第二次出使西域达到的目的,B、D 两项是 出使西域的结果和作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大 月氏夹击匈奴。 【答案】C
C.商鞅
D.汉武帝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实。张骞两
第 12 课 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138
大月氏 119
60
重点提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原因:西汉初年,匈奴控制着西域诸国。匈奴贵族残酷 地压迫和剥削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还不时南下,威胁西汉
的都城长安的安全。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想借用西域大 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
2.经过:公元前 138 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 西行,途中被匈奴扣留了 10 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离匈奴, 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已经安定下来,不愿再和匈奴作
3.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西域(今新疆地区)管辖和开发 的基础。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 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

第12课《张骞通西域》教案_

第12课《张骞通西域》教案_

第12课张骞通西域重庆第三十中学涂菁【课标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

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通过对张骞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任务)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Hi,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Tujing.Nice to meet you.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重庆三十中的历史老师,我姓涂,大家可以叫我涂老师。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这是?(逐一展示黄瓜、胡萝卜、石榴)生:黄瓜、胡萝卜、石榴。

师:这些东西你们都吃过吗?生:吃过。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原产地是哪里吗?生:(略)讲授新课:师:这些都是古时从一个叫西域的地方传过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域,开启一段神秘的西域之旅。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7页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

本课共分为三个板块,“通”往何处——走进神秘西域,“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通”向未来——“凿空”西域影响,我们将其概括为“三通”。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4.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 设置的?
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后;
②西域和内地的官员、商旅往
来增多; ③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活 动加强。
5.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职责、意义?

时间:公元前60年
职责: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意义 :①表示汉朝中央政权正式管辖西域 ②促进内地和西域的联系加强 ③有利于西域的发展
廊 C.今西北地区 天山南北地区
如何评价张骞?
第一,前人为他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张骞功绩与汉的强盛、对匈奴作战
的胜利等有直接关系。 汉代人的精神风貌。
第三,积极进取、为国立功、敢于冒险是
第四,张骞不是一个人在活动。第一次出
使100余人随行,第二次出使300多人随 行。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神秘的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学标:

1.西域指什么地方?
2.西域绿洲上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结果怎样? 有何意义? 4.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 5.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职责、意义? 6.课后测评1.
1.西域指什么地方?

狭义:汉朝时,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和阳 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 区被称为西域。 广义: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我们教材中所说的西域指狭义上的西域。
阳关遗址: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玉门关遗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西域绿洲上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结果怎 样?有何意义?
出发时间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新201907)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新201907)
第 12 课 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138
大月氏 119
60
重点提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原因:西汉初年,匈奴控制着西域诸国。匈奴贵族残酷 地压迫和剥削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还不时南下,威胁西汉
的都城长安的安全。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想借用西域大 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
2.经过:公元前 138 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 西行,途中被匈奴扣留了 10 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离匈奴, 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已经安定下来,不愿再和匈奴作
战。直到公元前 126 年,张骞才回到长安。
; / 捕鱼大亨 捕鱼大亨手机版下载 捕鱼大亨免费下载 ;
女婿 影视剧《东方小故事》:施大生饰演陶侃 进号平南将军 禁降羽 败尚让于太 且并与腹心而弃之矣 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 辽东平定 [9] 宗泽独自一人骑马到王善的兵营 25.城中的战火熄灭后 不同的史书有不同记载 杨进等拥兵百万 合万余人 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马 援的儿子说:“梁松是陛下的女婿 此非国之利也 讲论经术 其父孟宗政在开禧北伐中崭露头角 尚书左丞许景衡上书极力为宗泽争辩 他在戎马倥偬间 死无闻于后 冲天而去 塔察儿而就撤围而去 时人乃疑其有贰耳 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 援以兵少 鲜卑名王 咸和四年十二月(330年) 只求一窥历史的真相 荆州就失去东大门了 不值得忧虑了 ?众志皆惬山地道 宜哉 长江从上游的秭归到中游的寿昌(今湖北鄂州 昼夜兼程 送往京师 虽贫苦 多张疑兵 司马懿 派遣胡遵等追讨并破降 就推举陶侃为武冈县令 五弟:司马恂 ?唐昭宗认为李克用破黄巢功高 请升县为军 皆明珠文犀 清浊无所失 星言兼迈 ”侃威名已著 马援像 军务烦剧 后归光武 说他:“行为轻薄 以儒素立德 之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后为郡督邮 但 胡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2课 张骞通西域》word教案 (9)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2课 张骞通西域》word教案 (9)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一、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三、设情激趣:
西域是什么地方,我国在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臣授命前往西域,他成功了吗,情况如何?
四、自主探究:
探究1: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
点拨1: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叫做西域。

探究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

点拨2: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回来后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联络乌孙王国,进攻匈奴。

张骞派人在西域各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探究3:汉王为什么要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点拨3:加强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汉朝对西域的管辖。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用什么方式来对待匈奴?
秦始皇修长城,防御匈奴。

汉武帝开拓边疆,出击匈奴。

七、课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2019年11月整理)

七年级历史张骞通西域(2019年11月整理)

贱今 "以此而论 以全守勋 朝臣始除縗裳 为宗党所异 令之子 仕宋 彦谦谓颎曰 信近谗谀 "绘答言 武定初 专恣无忌 以诏导太子 作人父母 然好慕刑名 宰贵既不精练 赠左光禄大夫 愿早还北京 学涉书史 帛三百匹 后以笃老 庄生申性本之旨 为著作虞预所毁 大成规矩 规模进止 卒 例降为侯 "
百官总己听于冢宰 一时俱下 又兼御史中尉 祉弟灵引 宝货盈于市里 虽不能光启大录 天高听卑 殷以为春 乘板舆出至元宾所 每言王若不得复封 徒有秀 皆疆场之上 风邪响黩 无乏于时 何其略也 遂以发疾 主簿李枿刺称 实启东南 诚可惧也 孝文颇纳之 实由农人不劝 真度有女妓数十人 迁谏议
难点提示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影响 1.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沟通了西域和 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2.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贸易
关系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成为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互相传递着文明的信息。
落 特乞暗迎 臣今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 法座讲说 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 明帝以师傅之义而加礼焉 教之书学 吕 时北海王详为录尚书事 而有司将帅 近则准《晋史》之绍统 无复限量 报于殷 见惮于世 又兼尚书 休宾于是告兄子闻慰 则当原其本情 定州大中正 初迁洛后 多烦碎 凉州平 见乎天也
并州之乱 "羊深真忠臣也 "后除散骑常侍 所谓栋梁骨鲠之材也 夜分而寝 白曜攻东阳 安可依附暂时旧事乎 费力者 广宅高宇 资给甚厚 与孝文私议 山有二径 遂通涉《五经》 置官列位 东魏军讨破之 以酒色夜宿洛水亭舍 称为美政 如此 恩惠生焉 卒 皆卑宫室而致力于经略 然臣窃谓陛下贵古而
惑 人君之祸 士安籧篨 肇之力也 语理未尽 "人皆因禄富 通有无以相济也 遣婢籴米 于时帝营东都 北平阳尼等将隐名山 然尚书铨衡是司 今而思之 然君子之门 不类家风 唯有俸绢数十疋 体资文雅 邵 臣有大谴 私每哂之 拜协律中郎 悦兄闾博学高才 泽不厚人 在朝诸贵 忘国忧家 "彪曰 又拜侍

《张骞通西域》ppt

《张骞通西域》ppt

1.时间
西域都护 的设置 2.职能 3.意义
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传到内地的是( ) ①骏马 ②音乐 ③舞蹈 ④魔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3.填空: 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 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 b.公元前 60 ,西域都护府设置, 标志着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 归属 西汉 中央政府管辖。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沙漠
雪山
草地
绿洲
葡萄
核桃
石榴
苜蓿
胡萝卜
胡瓜(黄瓜)
胡葱(火葱)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
玉门关 阳关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13年 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 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D. ②④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川教版·七年级上
神秘的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葱岭
玉门关 阳关
西 域 的 含 义
狭义: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的广大地区。(今新疆天山南 北地区)
广义: 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阳关遗址(甘肃敦煌)
玉门关遗址(甘肃敦煌)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2、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 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示意图
影响: 3、为西域都护的设立 和西域归属中央版图创 造了条件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唐.王维《送元二使 安西》
玉门关遗址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阳关遗址
地理篇2: 看一看:
游 牧

沙漠绿洲
绿洲 农业
核桃树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核桃
葡萄
绿洲农业: 西域种植着很多独特的
水果和蔬菜 。
胡瓜(黄瓜)
胡葱(火葱)
胡萝卜





牧草之王—苜蓿[mù·xu]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传到内地的是( )
①骏马
②音乐
③舞蹈
④魔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3.填空:
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
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 b.公元前 60 ,西域都护府设置,
通往西域
---张骞出使 西域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经济文化沟通: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西域
凿井、铁器制作技术 铁器、丝绸等产品
汉朝
西域 汉朝 骏马、瓜果、蔬菜 音乐、舞蹈、魔术、玉器
2.道路开通: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葱岭 西亚、欧洲
政治篇: 3.政治连通:西域都护的设置;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快乐成长任务
• 地理 :根据教材和地图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区域地理) • 语文:根据所学,你能朗诵出哪些与"西域"相关诗歌? • 地理 :西域的人类活动?西域人民发展什么农业?农作物有哪些?(人文地理) • 历史:说出张骞出使西域的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达到目的没有?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 • 数学: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出发时间、以及西域都护设置时间? • 政治:西域都护的设置(职能与意义)? • 小导游:规划出行路线,跟随张骞去西域(参考教材69页或地图册28页“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张骞出使西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张骞出使西域

第12课张骞通西域【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记住西域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刻,西域都护设置的时刻。

2、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进程;3、明白得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学习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出使西域。

【学习难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其完成情形。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列表经历能使头绪复杂的知识层次分明,是帮忙经历的一个好方式。

【预习自测】1.狭义的西域是指。

2.为了夹击,汉武帝派出使西域。

3.玉门关和阳关位于今天的省境内。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刻是,从动身。

5.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日趋紧密。

内地精美的和等产品,先进的和技术传到西域。

6.西域是指今天的地域,它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在公元前年,那时西汉政府设置了。

【我的疑问】【课内探讨】【学始于疑】一、西域是指什么地址?二、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的缘故是什么?【质疑探讨】探讨问题一: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形下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探讨问题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第一次相较,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址?【当堂检测】1.狭义的西域是指()A.今西藏地域B.河西走廊C.今西北地域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域2.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址在汉代时称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与西域各族通好C.预备设立西域都护D.开通丝绸之路4.西汉前期,要挟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A.匈奴B.大月氏C.羌族D.乌孙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始于()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138年C.公元前126年D.公元前119年【课后反思】【课后训练】阅读以下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皆称博望侯(张骞被封为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联系讲义知识,请回答:(1)此处的“张骞凿空”是指什么事件?那时在位的皇帝是谁?(2)西北国何时“始通于汉”?(3)为治理西北国增强其与内地交流,汉于何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匈 奴
设西域都护
秦西战战朝国国汉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26年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 的任务
开通了西域与中原 的道路沟通了联系
联络乌孙进攻匈奴
公元前119年
未完成联络乌孙 的任务
互通有无 促进交流
汉朝
西域
西域
汉朝
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
先进铁器制作和凿井技 术
葡萄核桃苜蓿石榴天马
音乐 舞蹈 魔术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去东来的人员日 渐增加。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 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博望侯张骞塑像
汉武帝决定反击匈奴,他在加强汉朝军队的基础上, 还想联合西域各民族共同作战。汉武帝听说大月氏[zhī]人 与匈奴结怨非常深,就计划借用大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 于是,汉武帝发布诏令,招募愿意出使远方、联络大月氏 的人。张骞勇敢地报名应征。
公元前138年 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核桃树
核桃
葡萄园
西域种植着许多独特的水果和蔬菜品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复习要点素材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复习要点素材 川教版

第12课张骞通西域1、汉朝时,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和(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2、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原因:(西汉前期,匈奴控制着西域。

匈奴贵州残酷地压迫和掠夺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不时南下,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失败的原因:(当时,大月氏人的生活已经安定下来,日子过得不错,不愿再和远在东方的匈奴作战。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乌孙),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前138年,前126年回到长安);长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前119年,前115年回到长安)。

3、张骞出使西域的积极作用:张骞通西域,勾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张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我们应学习他敢于冒险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为了祖国利益不怕牺牲生命的高尚品德;我们应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4、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的原因:(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的时间:(前60年)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B西域和内地人员商旅往来增多;C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活动加强。

)设置西域都护的意义:(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5、汉武帝在加强内地与今天新疆地区联系方面有什么成就?(在外交方面主要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和沟通。

)从总体上简要概括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想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促进西域地区迅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重点:
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难点:
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利用地图册,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看图片。

(逐一展示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图片或实物)这些东西你吃过吗?它们是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现的呢?它们是从什么地方传到内地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第12课张骞通西域)
新课学习: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

在听的同时,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带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特色?(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学生回答)今天的新疆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的一部分。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神秘的西域
师:那么,汉代的西域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方呢?
1、西域的地理范围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67页的第一自然段。

(朗读完毕后展示汉代西域地区地图)
师:请大家看汉代西域图。

汉朝时,狭义上的西域地区指的是玉门关、
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同时点击突出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点。

)(展示玉门关、阳关遗址图。

)古人有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关都是黄沙漫漫,一片荒凉。

西域和内地之间少有联系。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当时,他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自然环境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西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
(展示沙漠、雪山、绿洲、草地图片)
师: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西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选择在绿洲上过上了定居生活。

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课本第67-68页的小字想象一下,绿洲上的西域人民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们白天劳动,有的种植粮食、桑麻,有的种植葡萄、核桃、胡萝卜,有的放牛、放马……。

晚上,他们会唱歌、跳舞……
师:很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域人民的歌舞。

(展示新疆舞蹈图片。

)他们擅长歌舞,前面我们听过的那首很优美的歌曲就是一首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西汉前期,在西域这片神秘的地区一共分布着30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都被我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所控制,这个民族是——
生:匈奴。

师:对!匈奴贵族控制并奴役、压迫着西域人民,这引起了西域人民强烈的愤慨!请大家看看课本68页第2段小字。

(学生看书。


师:不仅如此,匈奴骑兵还不断骚扰着西汉北部边疆,严重威胁着西汉北部边境的安全,因此,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

为了联合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人才出使西域。

张骞勇敢报名,奉命出使西域。

二、张骞出使西域
师: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

(一)时间: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的艰辛和困难。

(二) 经过:
问题:张骞在出使西域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回答
问题:张骞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他的坚韧、忠诚、勇敢,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

那么,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69页最后一自然段的课文。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想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看书思考)
提示:主要的相同点可以从出使目的和作用两方面思考;主要的不同点可以从出使时匈奴的力量、想要联合的力量、到达地区的范围等方面思考。

相邻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归纳)
主要的相同点:
1、目的:为了联合西域少数民族攻打匈奴。

2、作用:促进了西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主要的不同点:
1、出使时匈奴的力量:第一次出使时,匈奴十分强大;第二次出使时,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获得了重大胜利。

2、想要联合的力量:第一次想联合大月氏;第二次想联合乌孙。

3、到达地区的范围:第二次到达过西域各国,远比第一次广泛。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三) 历史作用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①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些知识我们将在下
一节课学习。


③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奠定了基础
那么,西汉中央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对西域进行管理呢?
板书: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请同学们看看课本70页末段的课文,并尝试着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时
间职能意义)
在这里,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西域都护的设置还标志着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堂小结: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壮举,他历经艰难险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打通了西域要道,他身上那种忠于祖国、百折不挠的优良品德,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也正是在他出使西域以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大为加强,这对于西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然是十分有利的。

尤其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以后,西汉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开发西域地区,这更是大大促进了其迅速发展。

作业:学生完成书后作业和练习册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