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作业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网络 第1-3章 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 第1-3章   作业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传播时延=0.1/(2×108)=5×10-101Mb/s:比特数=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2)传播时延=100/(2×108)=5×10-71Mb/s:比特数=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3)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1Mb/s:比特数=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4)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1Mb/s:比特数=2.5×10-2×1×106=5×104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及解答一、题目:已知有两台计算机A和B,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传输数据。

A发送一段数据到B,这段数据分为4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为1000字节。

A和B之间的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传播时延为10ms。

A向B发送完一个分组后,需要等待一个ACK确认分组的到达再继续发送下一个分组。

假设ACK返回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忽略数据包头部等其他开销,只计算数据的传输时间。

若在传输每个分组之前,设置流量和拥塞控制的指令,问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是多少?二、解答:首先,根据已知条件,链路传播速率为2Mbps,即每秒可以传输2兆比特的数据,传播时延为10ms。

由此可计算出链路传播时延的距离为:距离=传播速率×传播时延= 2Mbps × 10ms= 20kb由于每个分组的长度均为1000字节,所以需要传输4个分组,总共的传输数据量为:数据量=每个分组长度×分组数量=1000字节×4=4000字节接下来需要计算传输过程中的时间。

首先考虑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

传输第一个分组需要发送请求,并等待ACK确认后再传输下一个分组。

假设传输一个分组需要的时间为T,那么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可以表示为: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T+传输时延+传播时延+T= 2T + 10ms + 20kb在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内,可以计算出实际传输的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链路传播速率×传输时间= 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实际传输数据量应该小于等于总数据量,即:实际传输数据量≤总数据量2Mbps × 传输第一个分组时间≤ 4000字节根据以上不等式,可以求解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T。

然后,可继续计算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并求出总时间。

根据题目要求忽略ACK返回的时间,因此只需要计算传输时间即可。

综上所述,A向B传输这4个分组的总时间为传输第一个分组的时间加上传输剩余3个分组所需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测试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测试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测试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单项选择题1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OCTOPUSB.ARPANETC.DATAPACD.Newhall2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从()的观点而来的。

A.广义B.狭义C.资源共享D.用户透明3在计算机网络中完成通信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

A.通信控制处理机B.通信线路C.主计算机D.终端4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A.总线型拓扑B.环型拓扑C.星型拓扑D.网状型拓扑5()是指在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一个单位或部门)内,将各种计算机与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A.广域网B.城域网C.局域网D.公用数据网6()是指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通信标准。

A.接口B.层次C.体系结构D.网络协议7在OSI参考模型中,()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A.网络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表示层8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A.比特序列B.分组C.报文D.帧9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对应的是()。

A.主机-网络层B.应用层C.传输层D.互联层10在TCP/IP协议中,UDP协议是一种()协议。

A.传输层B.互联层C.主机-网络层D.应用层2.简答题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1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1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4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5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6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17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18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1.单项选择题1()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A.单工通信B.半双工通信C.全双工通信D.同步通信2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

计算机网络作业布置-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布置-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要素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网络通讯设备连接起来,能够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有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或时序)。

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2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2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第1章概述作业一一.填空题:1.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_通信线路__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__自治计算机系统_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_和_广域网_。

其中,Internet属于_广域网__。

3.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_客户服务器方式_,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_ SNA __。

4.通信线路的_带宽__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或通频带) ,单位是HZ。

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它又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5.数据通信中的信道传输速率单位用b/s表示,b/s的含义是__每秒比特__。

6.目前,“带宽”常用作描述信道传送数据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是b/s (bit/s),比之大的单位有:_ Kb/s ___、Mb/s、_ Gb/s __等。

7.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是按_网络的作用范围(或覆盖的范围)_划分的。

8.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连接,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节点周围,这种拓扑结构称为_星型拓扑结构_。

9.假设某用户通过电线部门的ADSL技术以2M(即2Mb/s)带宽接入Internet,在正常情况下其下载速度大约是_ 244KB(大写B表示字节)_。

10.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_分组_。

11.在计算机网络中,_各个子层_及其__各子层的协议_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12.开放系统互联,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模型称为__ OSI __参考模型。

13.在OSI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上传送的数据单位,都称为该层的_协议数据单元(PDU)_。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解答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解答

作者:010402137第一章1.说出数据通信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答:数据通信系统五个组成部分:报文发送方接受方传输介质协议。

7.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模式的区别是什么?答:在半双工下,每台主机均能发送和接收,但是不能同时进行。

当一台设备发送时,另一台只能接收,反之亦然。

而全双工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

11.什么事互联网?什么事因特网?答:由多个网络 (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 通过路由器彼此连接而形成的新网络,称为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相互连接而成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

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2.广播技术和交换技术使用的网络有什么不同?答:广播技术;通过介质传输数据,适用小型的,本地的网络。

交换技术;通过共享路由器实现数据传输,适用大型的远程的网络。

第二章1.研究电磁信号的方法有哪两种?适合于网络技术的是哪一种?答:研究电磁信号的方法有:时域和频域这两种,适合网络技术的是频域。

2. 傅立叶分析有哪两种技术?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信号的分析?答:傅里叶分析有傅里叶极限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极限用于研究周期性信号,傅里叶变换用于分析非性周期信号。

3. 为什么说数字信号不可能无失真传输?答:(1)根据傅里叶分析可知数字信号的带宽变化范围是从0到无穷大,只有把它无限大频率范围内的全部频率分量都传送到接收端,才能保证信号的不失真,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信道从经济、技术上知道现有的传输介质都不能实现全频率范围的传输;又由于信号通过介质进行传输会发生三种类型的减损:衰减、失真和噪声。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测试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测试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测试答案一、选择题1、Internet最早起源于( C )A. NSFnetB.以太网C. ARPAnetD. 环状网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阿帕"(ARPA),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

他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环状网指的是使用一个连续的环将每台设备连接在一起。

它能够保证一台设备上发送的信号可以被环上其他所有的设备都看到。

在简单的环状网中,网络中任何部件的损坏都将导致系统出现故障,这样将阻碍整个系统进行正常工作。

2、在因特网中,IP 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

在整个传输过程中, IP 数据报报头中的( D )。

A.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B. 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会发生变化C. 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3、关于OSI参考模型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控制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交流层、表示层和应用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现层和应用层4、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什么( D )A.同步、语句、同序B.语法、语句、规则C.语义、语句、同序D.语法、语义、同步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 B )。

(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测试题

(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测试题

10、集线器描述错误的是(

A、HUB
B、独立型 HUB 不能用于扩展网络规模
C、集线器速度为 1000M、 D、集线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11、NIC 是(

A、网卡
B、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的连接设备 C、网络适配器
D、有四重功能(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差错校验、控制传输率)
12、传输介质有(

A、HUB B、光纤 C、STP D、BNC E、NIC F、同轴电缆
层。
称为

13、在 OSI 中,用于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的是
层、
2、网络工作站是连接到网络中的计算机,它保持原有功能为用户服务,同 层不参加具体数据传输,但对数据传输进行管理,
层实现网
时又可以按照被授予的
访问服务器。
络内相邻结点间以帧为单位的差错传输,
层实现从源站到目
3、INTERNET 在
上是统一的,在物理上则由不同的网络互 的站寻址,
2、 误码率 3、 网络服务器 4、 计算机病毒 5、 接口 四、连线题
TCP/IP ICMP SMTP FTP ISO OSI ARP UDP DNS TELNET RARP 五、 答题
远程登录服务 IP 地址转换为网络物理地址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 互连网控制信息协议 域名系统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型 文件传输协议 网络物理地址转换为 IP 地址协议 数据传送服务 邮件传送协议

A、消息服务 B、集中控制 、管理及分配网络资源
C、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D、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4、将来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A、使用的人越多 B、覆盖范围广 C、传输速度快 D、病毒更多

(完整)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测试题)

(完整)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以下( )不是按此标准划分的. A。

星型网络 B. 环型网络C. 局域网D. 总线型网络2、互联网络的基本含义是()。

A. 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B。

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连C。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连D。

国内计算机与国际计算机互连3、计算机网络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 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B. 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C。

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D. 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4、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A。

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

PC—通信线路-PCC。

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

主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5、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局域网、( )和广域网。

A. 校园网B。

城域网C. 宽带网D. 基带网6、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英文名称是( )。

A。

Client/Server B。

Guest/ServerC. Guest/Administrator D。

Slave/Master7、以下( )不是网络上可共享的资源.A. 文件B. 打印机C。

内存 D. 应用程序8、在对计算机网络分类时,对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划分是以()为标准的.A. 信息交换方式B. 网络使用者C。

网络覆盖范围 D。

传输控制方法9、下列()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A. DOS B。

Windows XPC. Windows NTD. Windows 200010、一座办公大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网络属于()。

A。

WAN B. LAN C. MAN D. GAN11、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需要网络硬件设备和()。

A. 拓扑结构B. 用户资源子网C。

网络软件系统 D。

网络管理员12、计算机进行互联的目的是实现联网中计算机系统的()。

A. 硬件共享 B。

软件共享C. 数据共享D. 资源共享1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 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B。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一章习题

1、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___(1)___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的关键成分中___(2)___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___(3)___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网络体系结构则是___(4)___。

(1):A.相邻层实体 B.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 C.同一层实体同一层实体 D.不同层实体不同层实体 (2):A.语义实体语义实体 B.语法语法C.服务服务D.词法词法 (3):A.语义语义 B.差错控制差错控制 C.协议协议 D.协同控制协同控制(4):A.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B.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C.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D.网络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2.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组成系统。

)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 机—通信线路—PC 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3、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 模型的(模型的( )。

A 、物理层、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网络层 D 、运输层、运输层4、在TCP/IP 体系结构中,与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A 、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B 、互联层、互联层C 、传输层、传输层D 、应用层、应用层5、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 、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 、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 、语法、语义、同步、语法、语义、同步D 、编码、控制信息、同步、编码、控制信息、同步6、在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____。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

窗体顶端1.【第1章】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核心部分)和资源子网(边缘部分)两部分组成。

下面列出的各项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组成部分的是()。

A 链路B 路由器C 结点交换机D 主机2.【第1章】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A TELNETB PPPC FTPD SMTP3.【第1章】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描述准确的是()。

A 共享线路B 共享硬件C 共享数据和软件D 共享硬件、数据、软件4.【第1章】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A ARPAnetB InternetC EthernetD NSFNET5.【第1章】通信子网(指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为网络源结点与目标结点之间提供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 网络中间结点即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 选择通信介质6.【第1章】TCP/IP协议一个()层体系结构。

A 2B 3C 4D 77.【第1章】下列哪一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B 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C 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D 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各个分组可根据序号重新拼装成报文8.【第1章】根据TCP/IP实用协议标准,从下到上第2层、第3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即网际层)B 网际层, 应用层C 网络层, 会话层D 网际层, 传输层9.【第1章】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

A 物理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传输层10.【第1章】下列不属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总线型B 关系型C 星型D 环型11.【第1章】按照理论的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B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C 网络层, 会话层D 数据链路层,会话层12.【第1章】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规定最大长度的分组。

计算机基础作业题1答案

计算机基础作业题1答案

计算机基础作业题1答案《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业答案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选择题1、世界上第⼀台数字电⼦计算机诞⽣于__ B _ 年A. 1945 B.1946 C.1950 D. 19522、计算机内部是以_ A 形式来传送、存储、加⼯处理数据或指令的A.⼆进制编码B.⼗六进制编码C.⼋进制编码D.⼗进制编码3、下列叙述不是电⼦计算机特点的是__D__。

A..运算速度⾼B.运算精度⾼C.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D.运⾏过程不能⾃动、连续,需⼈⼯⼲预4、微机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_ B___构成A.控制器和内存B.运算器和控制器C.运算器和内存D.控制器和寄存器5、在计算机中指令主要存放在_ B___中。

A. CPU B.内存 C.键盘 D.磁盘6、就其⼯作原理⽽论,当代计算机都是基于提出__D__的“存储程序原理”A.图灵B.⽜顿C.布尔D.冯.诺依曼7、在计算机中,bit的含义是_D___ A.字 B.字长 C.字节 D.⼆进制位8、下⾯各组设备中,同时包括了输⼊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是 CA.CRT 、CPU、ROMB.绘图仪、⿏标器、键盘C. ⿏标器、绘图仪、光盘D. 磁带、打印机、激光打印机9、计算机最早应⽤的领域是( B )A、信息管理B、科学计算C、过程控制D、⼈⼯智能10、8个字节包括( D )个⼆进制位A、8 B、16 C、32 D、64⼆、填空题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2、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_ 运算器、控制器__、存储器、输⼊设备、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件组成。

3、计算机中最⼩的数据单位是_位___,基本的信息存储单位是_字节__,常⽤的容量单位B、KB、MB、GB,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10244.只读存储器简称为_ROM ___,随机存储器简称为_ RAM5、计算机软件系统按其⽤途可分为__系统软件和应⽤软件_三、判断题1.存储器RAM是⼀种易失性存储器件,电源关掉后,存储在其中的信息便丢失(√)2.在计算机中采⽤⼆进制是因为⼆进制的运算简单和易于实现(√)3.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对数据存取速度最快的是硬盘存储器(×)4.激光打印机是⼀种点阵击打式打印机(×)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是操作系统,它是⽤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6、计算机的时钟频率越⾼,其运算速度就越快(√)四、简答题1、现代计算机的基本⼯作原理是什么?P8(1)、采⽤⼆进制形式表⽰数据和指令(2)、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和待处理的数据⼀起预先存⼊主存储器(内存),⼯作时控制器按照程序中指令的逻辑顺序,连续、⾃动、⾼速、顺序地执⾏(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件组成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在控制器的统⼀控制下,协调⼀致地完成程序所描述的⼯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第一和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第一和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1第一章和第二章一、选择题1.在如下网络拓朴结构中,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是 B 。

A.总线型网络B.星型网络C.环形网络D.全连接型网络??2.文件传输协议是 c 上的协议。

A.网络层B.运输层C.应用层D.物理层3、总线型拓扑的优点是 A 。

A. 所需电缆长度短B. 故障易于检测和隔离C. 易于扩充D. 可靠性高4、ISO/OSI A 。

A.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B.TCP/IP协议C.网络软件D.网络操作系统5、TCP/IP A 。

A.传输控制/网络互连协议B.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C.网络软件D.网络操作系统6、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保证准确通信而制定的一组 C 。

A. 用户操作规范B. 硬件电气规范C. 通信规则或约定D. 程序设计语法7、OSI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规定为 D 。

A.3个层次B.5个层次C.6个层次D.7个层次8、物理层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 A 。

A. 比特(Bit)B. 帧(Frame)C. 分组(Packet)D. 报文(Message)9、OSI模型 B 为不同系统内的应用之间建立、管理和中止会话连接。

A. 传输层B. 会话层C. 表示层D. 应用层10、OSI模型中处于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最高层的是 D 。

A. 传输层B. 会话层C. 表示层D. 应用层11、将分散的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互连后,安装 B 才能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

A. 应用软件B. 网络软件C. 专用打印机D. 专用存储系统12、下列属于计算机局域网的是 A 。

A. 校园网B. 国家网C. 城市网D. 因特网13、下列 A 是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A. 网卡B. 服务器C. 集线器D. 激光信道14、文件传输协议FTP位于TCP/IP协议的 D 。

A. 网络接口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应用层15、下列c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 Windows NT ServerB. UnixC. DOSD. NetWare16、下列关于星型拓扑的描述, c 是正确的。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2、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3、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状型;蜂窝型;混合型。

4、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5、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6、语法;语义;时序。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主机-网络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D2、D3、B4、D5、D6、D7、B8、B9、C 10、B三、简答题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利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功能的系统。

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2、答: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区别:计算机网络根据地理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大广域网,属于广域网的范畴;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子集。

联系: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在发展之初,其发展历程是重叠的,Internet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3、答:局域网(LAN)是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房间、一幢楼、一个校园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联成网络。

局域网特征:覆盖范围小,范围一般在方圆几米~几千米以内;数据传输率高,其传输率为10~100Mb/s或更高;传输时延小,可靠性较高;误码率低,其误码率为10-9~10-12或更低;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城域网(MAN)是在一个或是相近的几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

城域网特征:地理覆盖范围一般在几十~几百千米以内;其传输介质主要采用光缆;传输时延较小;传输速率高,一般在100Mb/s。

广域网(WAN)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计算机网络题目

计算机网络题目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一章作业book page36 :1-03;1-10;1-11;1-17;1-18;1-191.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大小为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 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多少?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2. 主机甲通过1 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 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 个大小为8 Mb (1M=106)的报文。

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A. 800 ms、1 600 msB. 801 ms、1 600 msC. 1 600 ms、800 msD. 1 600 ms、801 ms第二章作业b o ok pa g e63:2-07;2-08;2-09;2-11;2-12;2-161、一个数字系统工作在9600b/s的速率上。

(1)若一个信号代表2位的字的编码,那么它所需要的最小带宽是多少?(2)若信道带宽3000H z,使用8位的字的编码,那么它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又是多少?2、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 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 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B.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C.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D.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5、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个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 000 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A.增加160m B.增加80m C.减少160m D.减少80m6、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度是2 00 000 k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作业
一.问: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 (1)
二、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
四、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
五、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3)
七、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4)
八、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4)
九、当给出的数据信号为00101101时,试分别画出曼切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切斯特编码
的波形图。

(4)
十.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程原理? (5)
十一.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相比较优点有哪些? (5)
十二.分组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6)
十三.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6)
十四.计算机网络拓扑可分为哪几类?每一类又有几种基本拓扑结构? (7)
一.问: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
答:①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具有通信功能的主机系统,即所谓的联机系统。

这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一阶段。

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着,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而计算机的任务是进行成批处理
②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ARPA网络。

ARPA网络建成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ARPA网络的实验成功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很多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都与ARPA 网的研究成果有关,比如分组交换、网络协议、资源共享等。

其特点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共享资源。

这样就形成了通过共享资源为目的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③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后,局域网得到了迅速发展。

1974年IBM公司宣布了网络标准按分层方法研制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网络体系结构的出现,使得一个公司网络产品更容易互联成网。

但由于网络体系的不同,不同公司的产品很难相互连通。

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使各个计算机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之后更是形成了庞大的OSI基本协议集。

特点:OSI标准确保了各厂家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之间的互动,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④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化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发展成了全球的网络——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点:起源于ARPAnet,更好的连接计算机相互交流信息
二、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1、计算机系统
主要完成数据的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输出任务,并提供各种网络资源。

2、数据通信系统
主要由通信控制处理机(主要负责主机与网络的信息传输控制)、传输介质(是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道,将网络中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和网络连接设备(用来实现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网与网之间的互联、数据信号的变换以及路由选择等功能)等组成
3、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
软件一方面授权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帮助用户方便、安全的使用网络,另一方面管理和调度网络资源,提供网络通信合用户所需的各种网络服务。

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
四、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数据终端设备(DTE)
属于用户范畴,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类型有简单终端和智能终端,本地终端和远程终端等等。

2、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
用来连接DTE与数据通信网络的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
3、数据电路和数据链路
数据电路:在线路或信道上加信号变换设备之后形成的二进制比特流通路,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组成数据链路:在数据电路已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交换“握手”信号,使双方确认后方可开始传输数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装置与互联线路的组合体
五、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 1,单工数据传输:单工通信是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

2,半双工通信是两个数据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3,全双工通信是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七、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答:1,基带传输:在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

2,将信道分成多个子信道,分别传送间频、视频和数字信号,称为宽带传输。

优点:能在一个信道中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信息,使系统有多种用途;一条宽带信道能划分为多条逻辑基带信道,实现多路复用,因此信道的容量大大增加;宽带传输的距离比基带远。

八、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答:1 移幅键控法ASK
用载波的两种不同幅度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

ASK方式容易受增益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低效的调制技术。

在电话线路上,通常只能达到1200bps的速率。

2移频键控法fSK、
用载波频率附近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

在电话线上,使用FSK可以实现全双工操作,通常可达到1200bps的速率。

3移相键控法PSK。

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据。

PSK可以使用二相或多于二相的相移,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传输速率起到加倍的作用。

九、当给出的数据信号为00101101时,试分别画出曼切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切斯特编码的波形图。

答: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十.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程原理?
答:多路复用技术: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宽带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工作原理: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十一.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相比较优点有哪些?
答:1、线路效率较高,这是因为许多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一条结点的通道。

对于同样的通信容量来说,需要较少的传输能力。

2、不需 0 0 1 0 1 1 0 1
0 0 1 0 1 1 0 1
要同时使用发送器和接收器来传输数据,网络可以再接收器可用之前,暂时存储这和报文。

3、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某些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却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但传送延迟会增加。

4、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十二.分组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答:(1)首先它线路利用率高。

是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2)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相互通信。

其中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内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终端、不同协议的设备经过网络提供的协议变更功能后实现相互通信。

方便快捷。

(3)信息传输可靠性高。

内个分组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时,在结点交换机之前采用差错校验和重发的功能,因而在网络中传送的误码率大大降低。

(4)分组多路通信。

由于每个分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组型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发送到不同用户。

十三.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1)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的功能等。

它主要包括网络中所有的主计算机、I/O设备、终端,各种网络协、网络软件和数据库等。

(2)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十四.计算机网络拓扑可分为哪几类?每一类又有几种基本拓扑结构?
答:(1)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的通信信道分为两类:
广播通信信道子网的拓扑与点到点通信子网的拓扑。

(2)采用广播通信信道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主要有4种: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采用点到点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主要有4种:
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拓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