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
我国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愈来愈严重致使幼儿园本应该是儿童游戏的天堂却变成了早期智力开发的场所,违背了幼儿教育应有的价值,严重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有效措施。
一、幼儿园“小学化”的内涵及其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剖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的教学。
小学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教学内容小学化、教学形式小学化、教室布置小学化、评价方式小学化、生活方式小学化。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背景下传统“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的影响。
面临着社会激烈的竞争,人们为了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幼儿园出现了超前发展的倾向。
2.市场化下民办幼儿园的逐利倾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
有些民办幼儿园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化下维持生机,违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一味的满足家长需要开设各种特色课程和兴趣班,传授超前知识,剥夺了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3.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观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有意无意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望子成龙的急迫心情使得孩子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二、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策略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是一个学段、一个部门单方面的事情,需要政府、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同心协力,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社会宏观层面的积极引导和监督是前提条件1.全社会要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坚持“唯才是举”的观念由于受到传统“学而优则仕”人才观念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追逐文凭和学历,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讨9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讨9篇第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路径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时期,加强幼儿对知识等有关内容的学习,以获得同龄孩子家长的赞美,这样的教育方式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长期望过高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家庭中只生育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将自己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在幼儿时期,家长安排幼儿进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幼儿的成长制造了压力。
另外,家长的虚荣心过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幼儿家长面前表现很好,得到他人的赞美,所以,会安排幼儿进行早期有关语文,数学的学习,甚至让孩子学习英语歌曲,这样的教育方式遏制了幼儿个性的塑造,不利于幼儿建立快乐健康的童年,使得幼儿的兴趣无法有效挖掘。
2.教师专业素养过低幼儿教师应具有爱心,耐心等专业品质,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幼儿教师并非幼儿教师相关学校毕业,不具备专业素养,对于幼儿教育产生阻碍作用。
在对幼儿日常的教育内容上过与小学化,带领幼儿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忽略了对幼儿天性的培养。
应试教育为使得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做法使幼儿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过早进入小学化。
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带班一般是一位教师负责幼儿小班到大班的学习,在大班下学期,才可以进行小学化的教育,而这样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大班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化,往往在对小班幼儿进行教育时,产生小学化的现象。
3.国家政策缺乏,小学化趋势严重国家在教育方面会对中学与大学投入大部分精力与财力,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处于忽视状态,所以,幼儿教师会觉得在幼儿园的教学没有发展空间,放弃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转行或是继续学习。
使得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很薄弱。
此外国家对幼儿园的教育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形式,在这样的趋势下,很多私立幼儿园应运而生,而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的学习成绩,所以,幼儿教师会对幼儿进行大量的学业训练,提高幼儿的知识量,加快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进程,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幼儿教育主要强调游戏和体验,而如今,很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追求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这种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降低幼儿的快乐感、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等。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内容过于严肃化在过去,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游戏和体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很多家长开始追求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内容过于严肃化。
有的幼儿园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不得不增加学习内容,让幼儿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认字、算数等内容,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
二、学习时间过长由于家长的焦虑和竞争的压力,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延长幼儿的学习时间,让幼儿在园所内学习的时间逐渐增加。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也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幼儿的生活质量。
三、评价机制的功利化在过去,幼儿教育主要注重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在幼儿园的评价中往往更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习惯。
近年来,随着阶段性目标的设立和竞争的激烈化,很多幼儿园的评价机制开始向功利化倾斜,更注重幼儿的学习成绩和竞争力,导致了教育的目标趋向功利化。
四、家长的过度介入在追求更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的很多家长也开始过度介入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布置作业、零花时间安排课外辅导,甚至干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这种过度介入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也影响了幼儿在幼儿园的适应和自主性。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强调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环境。
幼儿园应该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本质,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
208教研与美育美眉 2022.09下观点交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马海月(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黑石头镇长海小学,贵州 毕节 551700)近年来,基于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大多数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尤为严重。
目前,大多数幼儿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阻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成因目前,在许多幼儿园中,由于教师不重视快乐寓教,出现有的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导致幼儿园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也不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儿童占据次要地位,教师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导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这种传统模式不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由于专业素养不足,教学观念落后等原因,只是根据教材传授给儿童书本上的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孩子主动学习兴趣不高。
同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样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大多数儿童缺乏主动学习兴趣,儿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没有主体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孩子只能被动接受。
这也使得一些原本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能对幼儿的现状进行指导,这也导致幼儿缺乏理解和交流,对幼儿的学习有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第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难以采用比较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其次,由于孩子在课堂上不能自由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更容易导致他们与教师的关系更加疏离。
这也大大降低了儿童的主动学习兴趣,降低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影响着学习教学的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由于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课堂枯燥,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很容易对其他科目产生厌学现象,这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024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
2024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一、小学化倾向的定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阶段,过度强调知识传授、学科学习以及应试能力培养,从而过早地将小学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引入幼儿教育中。
这种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导致孩子在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接受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二、倾向产生的原因1. 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和教师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忽视了幼儿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教育资源不足在某些地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幼儿园难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导致教育内容和方式偏向小学化。
3. 社会竞争压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担心孩子将来无法适应社会,因此过早地将小学知识灌输给孩子,期望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
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 身心发展受阻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失衡,产生学习焦虑、厌倦学习等负面情绪。
2. 学习兴趣降低过早接触小学知识可能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动力。
3. 社会适应能力减弱过度强调知识学习可能忽视幼儿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素质的培养,导致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减弱。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国内学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2. 国外研究国外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表明,过度强调知识学习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等关键能力的发展受阻。
因此,国外教育部门强调幼儿教育的游戏性、探究性和活动性,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五、预防与纠正策略1. 更新教育观念家长和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2. 优化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减轻社会竞争压力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减轻家长和孩子的竞争压力,让他们以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过早地将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引入其中,导致幼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趣味性和天性。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表现1.教育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学中,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内容,如拼音、算术等,导致幼儿对小学课程产生厌倦感。
2.教育方式小学化: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评价标准小学化: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4.教育环境小学化:幼儿园环境布置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幼儿成长。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1.家长观念误区:部分家长认为,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环境,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2.教育资源不足: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部分家长担忧孩子未来教育问题,因此选择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3.幼儿园教育管理不力:部分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导致教育小学化现象。
4.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幼儿园教育评价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策研究1.加强家长教育:通过开展家长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观念,关注幼儿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完善幼儿园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体系,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教育小学化现象。
3.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其具备正确引导幼儿发展的能力。
4.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幼儿兴趣、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5.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优化幼儿园环境布置,增加趣味性,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的是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导致幼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放松氛围,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甚至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这种倾向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挑战了教育者和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及对策,并从教育者和家长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学习内容过于严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早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在幼儿教育中,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如学习汉字、做数学题等。
这种过早地引入小学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失去了幼儿时期应有的快乐和放松氛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甚至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 学习方式过于死板在幼儿教育中,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化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们失去了发现、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严重削弱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3. 家长过多干涉在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甚至造成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家长过多干涉的现象,也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二、对策探究1. 加强教育者的专业培训教育者在教育幼儿时,应该具备丰富的幼儿教育知识和经验,了解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清楚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加强对教育者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2.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 切实减少学习负担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切实减少幼儿的学习负担,杜绝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不给幼儿增加过多的学习压力。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共3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入门阶段,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备受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儿童的身心健康、形成健康个性、发展创造才能和习惯、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兴趣、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传统知识的学习,忽视幼儿自主学习、感性体验和兴趣发展,使幼儿园教育呈现出了明显的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过早的学习。
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智力开发,过早地引入小学知识,如数学、语文等,甚至占用了游戏和体育课程的时间,使幼儿缺乏充分的自由游戏和社交活动,过度忙碌,失去自由探索的机会。
第二,笔试考核。
很多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在未来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采取了笔试的考核方式,让幼儿们站在起点线上互相竞争,缺乏互动与体验,缺乏了幼儿园该有的欢乐氛围。
第三,教学资源具有相对僵化性和固定性。
很多幼儿园的教材、教案、教学方案、教学资源非常固定,缺乏多元发展和因材施教,让幼儿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教内容。
以上这些表现,其实是来自于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差异。
首先,幼儿教育强调游戏,小学教育强调知识学习。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它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探索、发现和实践,来建设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其次,幼儿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小学教育则是以教师为主体。
幼儿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发展。
最后,幼儿教育注重情感交流,小学教育注重思辨能力。
幼儿教育应该以个体性、情感性发展为前提,能够培养幼儿对于美的感知、感知技能、审美品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对于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幼儿园教育也在不断向小学化方向发展。
幼儿园普遍加大了对幼儿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然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展开讨论,并分析其影响和解决方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1.1 教学内容的提高当前,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相比过去更加丰富,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样的幼儿园教育变得更加接近小学,提升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1.2 学习要求的加大为了顺应社会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要求,幼儿园教育也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更大程度的学习要求。
例如,幼儿需要通过考试、完成作业等形式来展示学习成果,这给幼儿增加了较大的学习压力。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积极影响2.1 学习能力的提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使幼儿在数学、语言、科学等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综合素质的提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迫使幼儿从小就要适应学习作息时间,增强了他们的自理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学习技巧,使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3.1 学习压力过重由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幼儿面临过大的学习压力,对幼儿来说,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快乐学习的地方,而过大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3.2 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使幼儿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导致幼儿有限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被大幅削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方法4.1 平衡学习与游戏的时间幼儿园可以通过调整学习和游戏时间的比例,使幼儿可以既学习又享受游戏的乐趣,保持身心的平衡发展。
4.2 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应该优先考虑幼儿的身心健康,避免给幼儿过多的学习压力,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4.3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手段,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为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第一篇【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呢?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危害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天性;身心健康幼儿教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责任是巨大的。
但是,近年来幼儿园中普遍出现了“抢跑”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
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给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契机。
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天性,为幼儿提供游戏条件和时间,满足幼儿的需要,不得教授小学内容以及布置家庭作业。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综合表现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在幼儿园里开设小学英语课、数学课和语文课等,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必须像小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和做作业。
幼儿园里失去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只注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在讲课时又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知识枯燥的进行重复性的灌输,缺乏演示和案例,缺少游戏的衬托,使幼儿对幼儿园失去兴趣。
幼儿园为了兑现当初招生时候的承诺,往往会要求幼儿服务教师安排,不准顶嘴和辩解,上课不准溜号,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坐姿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游戏的时候要有秩序的做游戏,不准打闹。
过分的要求幼儿做到小学生的水平,严重的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原因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对于幼儿来说需要的是在玩中成长,过多的学习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如今,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给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埋下了隐患。
为了探究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与对策,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现状1.课程设置小学化目前,许多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取得好成绩,过早地引入了小学课程,如汉语、数学等。
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阶段高度重合,导致孩子们在升入小学后,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大大降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方式小学化在教学方式上,许多幼儿园采用了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如注重考试成绩、强调课堂纪律等。
这种教学方式让幼儿过早地承受了学习压力,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平衡。
3.评价标准小学化目前,幼儿园对幼儿的评价标准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标准让家长们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容易导致孩子们产生焦虑情绪。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1.改革课程设置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而不是过分强调学习成绩。
2.创新教学方式幼儿园应采用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减少学习压力。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完善评价体系幼儿园应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关注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等。
家长和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避免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5.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象。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教育回归正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现状、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1.教育内容小学化。
许多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过早引入小学知识,如拼音、汉字、算术等,导致孩子们过早承受学习压力。
2.教学方式小学化。
幼儿园教学中,老师过于强调纪律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评价标准小学化。
部分幼儿园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背负起成绩压力。
4.家庭教育小学化。
部分家长望子成龙,过早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类补习班,导致孩子们失去童年乐趣。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1.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却忽视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2.社会竞争压力。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小学课程。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声誉,盲目追求教学成绩,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了小学化倾向。
4.家长过度干预。
部分家长过度关心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孩子过早承受学习压力。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1.更新教育观念。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遵循教育规律,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快乐成长。
2.优化教学内容。
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当引入小学知识,但不过分强调学术成绩,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3.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老师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5.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遏制小学化倾向,确保幼儿园教育质量。
当代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
当代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孩子教育的不断追求,幼儿园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下,一些幼儿园学前教育过度追求“小学化”,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当代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一、问题的产生在当代社会,家长们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因此对幼儿园学前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及吸引更多的学生,开始过度追求“小学化”,将小学课程引入幼儿园,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学习内容和考试压力,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影响分析1. 肆意压缩儿童游戏时间: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游戏时间,过多时间用于学习和训练,导致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损害。
2. 妨碍孩子自主发展:小学化教育往往强调孩子的表现,忽视了孩子的自主发展,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人格。
3. 给孩子带来学习压力:幼儿园本应是孩子纯真快乐的天地,但小学化教育让孩子提前承受学习的压力,导致孩子成长中的负面情绪。
4. 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让孩子面临着比自己年龄更大的学习压力,而幼儿阶段本来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过早地注重学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三、解决方法针对当代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1. 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们应该正确对待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教育,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2. 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幼儿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规律,注重游戏与学习的结合,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快乐的学习环境。
3. 政府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督导和监管,严格控制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禁止过度追求“小学化”。
4. 倡导幼儿园教育理念:社会各界应该倡导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孩子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向小学化倾斜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学习压力和游戏性三个方面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小学化倾向当前的幼儿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向小学化倾斜的情况。
许多幼儿园过分注重学习字母、数字、拼音等功课,忽视了对幼儿感官、体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也给幼儿带来了过早的学习压力。
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活动,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其兴趣和专注力。
二、学习压力的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导致了幼儿面临过早的学习压力。
一些幼儿园过分追求“小学化”,提前启蒙学习,导致幼儿在课业上承受沉重压力。
这种过早的学习压力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减轻学习压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
三、游戏性的重要性幼儿教育应该强调游戏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然而,现实中许多幼儿园将游戏被生硬的拆解为教学的一部分,失去了原有的趣味和乐趣。
这种情况剥夺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
幼儿园应该恢复游戏的本质,通过游戏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教师要适应幼儿的需求,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重视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减少学习压力,恢复游戏的本质,我们可以改变幼儿教育的面貌,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幼儿教育是对3-6岁儿童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养,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不少地区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即在幼儿教育中过于强调学习内容和学术能力,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主要源于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对孩子未来竞争的担忧。
家长和教育机构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幼儿教育过早地走向了功利化的方向。
而事实上,幼儿阶段应该是孩子们自由探索、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不应该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而应该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现状和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有助于引导幼儿教育回归本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源,重视幼儿个体差异,营造符合幼儿成长特点的教育环境,推动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纵深推进。
【200字】1.3 研究意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加以解决。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于家长和社会公众来说,了解和关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相应对策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研究对于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幼儿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3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论文篇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含义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引入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并将这些渗透到了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普遍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倾向。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上的小学化与行为要求上的小学化。
如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与难度;以课堂教学代替游戏;用小学制度来管理幼儿行为。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应试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一种表现。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挥。
教师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对学生异想天开的问题采取冷漠的态度,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过早进行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缺乏后劲。
幼儿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潜在的危机,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小学化破坏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成为幼儿生长发育受到的重要威胁。
小学化的教学内容与管理束缚了儿童的个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与社会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习活动占据了儿童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使他们缺少游戏机会,缺少必要的交流、体验,导致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很难健康发展。
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二、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削弱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方面,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探讨。
一、成因分析1.家长焦虑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早地将孩子送入培训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
这种焦虑心理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3.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幼儿园为了提高知名度,纷纷开设小学课程,以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这种现象使得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发严重。
4.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在我国,幼儿园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许多幼儿园的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难以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幼儿园只能提前教授小学知识,从而导致小学化现象。
二、对策建议1.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和幼儿园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本质,摒弃小学化倾向。
2.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分配。
同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缓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应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而非仅仅关注学术成绩。
这将有助于引导幼儿园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而非提前教授小学知识。
4.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幼儿教育事业,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师资水平。
幼儿园应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自由探索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避免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摘要: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最为基础的环节,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较于其他学段的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差异性明显。
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基于幼儿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尺度,这样才能够避免在幼儿教育阶段出现“过度”化教育,即“小学化”倾向。
文章主要探讨幼儿园教育存在的小学化倾向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解决对策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1.1教学时间小学化。
对幼儿来说,一般情况下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但是现阶段许多幼儿园的上课时间已经按照小学教学的标准,将课程教学时间设置为35分钟左右,不仅难以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知识,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甚至会导致幼儿对学习活动产生厌烦心理。
1.2教学方法小学化。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思维意识还不完善,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加上自身具有好玩、好动等特点,难以接受小学化教学模式,而小学阶段又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时期,所以按照小学教学方式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不利于幼儿启蒙教育的有效落实。
1.3教学内容小学化。
幼儿教育以启蒙为主,所以教学内容难度不宜过高,但是仍存在部分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需求和抢夺生源,向幼儿授一些小学知识内容,并给幼儿布置较多的家庭作业,已经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范围,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还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1]。
1.4幼小衔接机制较为匮乏。
由于部分小学仍利用成绩进行班级划分,所以在无形中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幼儿成绩,在学前教育阶段就以提高成绩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再加上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欠缺,以及忽视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难以实现幼儿教育向生活化、多样化方向积极发展。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解决对策2.1 整治社会不良风气,还幼儿健康童年社会的加速发展需要不断出现各种新型人才,教育资源的增加也使得高学历群体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幼儿教育,小学,倾向,问题,研究,,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幼小课堂中查看更多范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
【摘要】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和基于自身教学的错误认识,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
这种倾向,近年来愈演愈烈。
这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违背了教育规律,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以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成因和危害,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小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XX)10-0098-02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
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1.教育内容上更加的注重对于智力的扩展,而忽视了对
于幼儿德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的教育,正确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要兼顾到每个方面的,要让幼儿能够在知识以及技能和情感态度上都有所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在和这个方面就是比较欠缺的,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单一化和片面化的不良倾向。
2.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不足,主要是重视对于知识的讲授而不是让幼儿自己去主动的学习。
目前这种小学化的教育倾向主是以课堂讲授代替了幼儿更加喜欢的活动教学以游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幼儿会在这个阶段习惯一直灌输填鸭式的教育,在之后的学习中是非常不利的。
3.在对教育的评价上更多的是注重对于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目前这种小学化的主要倾向在评价方式的主要表现就是更加的重视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而不是学习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学习能力等,这种小学化的评价方式很显然会对幼儿的热情形成一种制约。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原因
1.幼儿园为迎合家长,脱离办园宗旨。
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公办幼儿园偏少,甚至纷纷被推向市场,民办园数
量迅速增加。
这造成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市场导向,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市场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
过早的将小学一年级的课
程内容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去,而不去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热爱程度、年龄特征等因素。
忽视了幼儿在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一标志性原则,而遵循“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学生不答”的上课模式,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手段,严重的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2.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给幼儿的压力和负担。
在长期的教育中,考试一直作为教师与家长检测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与否的主要标准,无论是在小学还是中学,都会进行定期的测试,以此来检测学生学习成绩。
甚至有的地方在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过程中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来择取符合自己入园标准的成绩较优异的幼儿,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给幼儿增添本不属于那个年龄段应有的压力,并且这种现象也使得家长变得忙碌起来,更加对幼儿的基础教育高度紧张。
幼儿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得不要和考试挂钩,就不得不承受学习各种学科和接受各种技能的压力和负担。
3.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指导、监督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严峻的小学化倾向,政府教育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予以默许,总之不见教育部门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还从活动组织、评奖、职称评定等方
面不自觉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推波助澜。
三、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1.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社会影响和自身收益,还应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可见,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以幼儿园和家长形成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教育回归其应然的状态。
2.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开展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分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组织本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话”,组织“幼小衔接工作”的专项研讨,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开展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大讨论,让社会和家长都清楚:上幼儿园的孩子,刚开始接触正规的学习,学知识是必要的,但最
重要的不是学了多少,而是能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形成良好习惯。
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
纠正“小孩
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监管,及时制止错误舆论,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评审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必要时要发布文件和规定,制定措施,规范办学行为。
对违反规定的任何形式的考试予以处罚,保证幼儿在园游戏与活动的时间,坚决禁止幼儿园强迫幼儿参加兴趣班。
同时,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确保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XX(3)
[2]吴红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XX(09)作者简介:
姚艳美(1983―),女,河北青县人,本科,现为河北
省青县实验幼儿园教师。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