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
金融市场学第三章课件
![金融市场学第三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cf72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6.png)
金融市场上的"货币"
详细描述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市场工具的交 易量巨大,对货币政策实施和金融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
资本市场工具
总结词
长期、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
详细描述
资本市场工具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这些工具 期限较长,收益固定,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主要工 具。
总结词
除了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之外,金融市场上还有 许多其他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外汇等,这些工具具 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 者。
总结词
高杠杆效应
详细描述
这些金融工具通常具有高杠杆效应,即投资者只需投入少 量资金即可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或亏损,因此风险较高。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
货币市场工具
总结词
短期、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详细描述
货币市场工具主要包括短期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 票、回购协议等,这些工具通常期限较短,流动性强,是 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资金交易的主要工具。
总结词
低风险、低收益
详细描述
由于货币市场工具的期限较短,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率也 相对较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金融市场学第三章课件
目录
• 金融市场的概述 •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 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 •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 金融市场的监管
01
金融市场的概述
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 所。它涵盖了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期货等在内的 各种金融工具,以及与之相关的交易活动。源自05金融市场的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保护投资者利益
金融市场学知识点 (1~8)
![金融市场学知识点 (1~8)](https://img.taocdn.com/s3/m/79477cd13186bceb19e8bb8f.png)
Dt V (1 y)t t 1
• 判断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方法(内在价值V不市场价格P的对比)
斱法一:计算股票投资的净现值NPV
Dt NPV V P P t t 1 1 y
当NPV>0时,可以逢低买入;当NPV<0时,可以逢高卖出
使计算出的 价格发劢率 更准确,更 符合实际
dP 1 2 * D dy C dy P 2
• 当收益率发劢幅度丌太大时,收益率发劢幅度不价格发劢率乊间的 关系就可以近似表示为 :
P 1 2 * D y C y P 2
第六章:普通股价值分析
股息贴现模型概述(P144)
本国银行甲 4 1 3 5 2 2 货物 3
本国银行乙
信用证 3 5 6
汇票+相关单据 银行承兑汇票
本国迚口商A
外国出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可以流通的 银行承兑汇票
短期政府债券市场(P24)
收益率计算:
• 银行贴现收益率(bank discount yield)
YBD FF P 360 100% t
简单来讲,标价方式一样 就交叉相除,否则相乘
交叉汇率的套算遵循以下三条规则: (1)如果两种货币的即期汇率都以美元作为单位货币,那么计算这两种货币比价的方 法是交叉相除。 (2)如果两个即期汇率都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那么,汇率的套算也是交叉相除。 (3)如果一种货币的即期汇率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另一种货币的即期汇率以美元为 单位货币,那么,此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套算应为同边相乘。 PS:汇率买入/卖出价的记忆方法:客户一般拿到的都是不利的数字
NPV V P
金融市场学讲义
![金融市场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27ac73dccbff121dd3683f0.png)
第三节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内容:(一)聚敛功能(二)配置功能(三)调节功能(四)反映功能一、聚敛功能(概念,重点)所谓聚敛功能,就是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小额分散资金,汇聚成能够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
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不同经济部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并不总是对称的,一些部门可能会存有闲置资金,而另一些部门可能会有融资缺口。
金融市场为两者的相互融通提供了便利。
因此这一功能,又被称作融通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融通资金的场所;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也是金融市场的初始功能。
在金融市场上,有资金剩余的经济主体,即资金供给者,可以通过购买金融产品的方式,将过剩资金融通给资金短缺的资金需求者;而有资金缺口的经济主体,即资金需求者,可以通过出售金融资产的方式,筹集所需资金。
金融市场借助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这两种媒介,沟通了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方便其调节资金余缺。
在经济中,各经济主体自身的资金是相对有限的,零散的资金是无法满足大规模投资要求的。
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能够将社会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
这里的储蓄,并非日常生活中的银行储蓄,而是指推迟当前消费的行为,实质上就是社会各经济主体的资金盈余。
投资则是经济主体以盈利为目的的,对资本的经营和运用。
大额投资往往需要借入资金。
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主体不会既是资金的盈余者,又同时是资金的需求者。
因此,储蓄与投资的主体也并非相同。
因此,金融市场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时,就必须通过提供多种可供金融市场参与者选择的金融产品来实现。
金融市场之所以具有资金的聚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市场创造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这一功能又被称作流动性创造。
金融工具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损失迅速获得现金。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如果一项金融资产越容易变现,那么这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在所有金融资产中,现金的流动性是最强的,它能够随时随地的用来购买其他资产;但现金的收益率是所有金融资产中最低的,而且面对通货膨胀,其购买力还会下降。
金融市场学重点知识(doc 7页)
![金融市场学重点知识(doc 7页)](https://img.taocdn.com/s3/m/10bd2206d4d8d15abf234e43.png)
1. 金融市场是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它分为三层含义:一、它是金融工具的交易场所;二、它反映了金融工具的供求关系;三、它产生了金融工具的交易机制。
2. 金融市场的功能分为:集散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3.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
4. 货币市场分为: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存单市场、国债市场、基金市场。
5. 资本市场分为:原生工具市场、衍生工具市场。
6. 金融市场的主体分为:个人、企业(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政府(央行、其它政府部门)7. 存单分为:本国商行于本国发行的存单(如国内存单)、境外商行于境外发行的存单(如欧洲美元存单)、外国商行于本国发行的存单(如扬基存单)、非商行发行的储蓄存单 8. 国债收益率:期限面值售价面值贴现收益率360⨯-=期限售价售价面值真实收益率3651⎪⎭⎫⎝⎛-+=期限售价售价面值等价收益率365⨯-=9. 动态外汇是货币兑换折算的过程。
10. 广义的静态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资产。
11. 狭义的静态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结算手段。
12. 直接标价法是以单位数量的外国货币表示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
13. 间接标价法是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表示若干数量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
14. 如果两种货币的即期汇率的单位货币相同,那么这两种货币的比价方法是反向交叉相除。
(先右后左,自下而上)15. 如果两种货币的即期汇率的计价货币相同,那么这两种货币的比价方法是正向交叉相除。
(先右后左,自上而下)16. 如果一种货币的即期汇率的单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即期汇率的计价货币相同,那么这两种货币饿比价方法是同边相乘。
17. 升水是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的差额。
18. 贴水是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的差额。
19. 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金融市场学3rd chap1
![金融市场学3rd chap1](https://img.taocdn.com/s3/m/970b3bd87f1922791688e817.png)
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 初级、二级、第三和第四市场
• 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 所形成的交易市场称为初级市场、发行市 场或一级市场。 • 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 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即为二级市场。 • 第三市场是原来在交易所上市的证券移到 场外进行交易所形成的市场。 • 第四市场是投资者和证券的出卖者直接交 易形成的市场。
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和产 品市场的差异
• 金融市场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是 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借 贷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是以信用 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 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渡; • 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对象是一种特殊 的商品即货币资金。 • 交易场所通常是无形的。
金融市场的主体
• 从动机看,金融市场的主体主要有投 资者 (投机者)、筹资者、套期保值者、 套利者、调控和监管者五大类。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类型
• 从多个角度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 按标的物划分 按中介特征划分 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 按成交与定价的方式划分 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 按地域划分
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和衍生市场
(一)货币市场 • 货币市场指以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 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 市场。 • 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 货币市场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所有 交易特别是二级市场的交易几乎都是 通过电讯方式进行的。市场交易量大 是货币市场区别于其它市场的重要特 征之一。
• 现代经济体系有三类市场对经济运行起 着主导作用,它们分别是: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主体 了解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 了解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学》复习重点
![《金融市场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d52f5ecaaedd3383c4d395.png)
《金融市场学》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论
1、金融市场要素构成
2、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
3、金融市场功能
4、金融市场分类
第二章同业拆借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特点与功能
2、同业拆借市场参与者与支付工具
3、同业拆借市场运作程序
4、同业拆借利率及利息的计算
5、美国、日本、新加坡同业拆借市场
6、中国的同业拆借市场
第三章国际货币市场
1、国际货币市场的含义、构成、产生与发展
2、国际货币市场的要素构成
3、欧洲货币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第四章国际资本市场
1、国际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基本要素
2、国际贸易融资与出口信贷
第五章国际债券市场
1、证券及国际证券的含义
2、国际债券与国际债券市场市场的含义及类型
3、国际债券的发行市场
4、国际债券的流通市场
第六章国际股票市场
1、国际股票与的国际股票市场的含义
2、企业境外发行股票的途径及相应的上市程序
3、国际股票的流通市场
第七章国际黄金市场
1、黄金与金融资产的关系
2、黄金市场的主体、客体和类型
3、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黄金交易中心
第八章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二战后世界金融市场的空前发展
2、当今世界金融市场格局与未来展望
3、世界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
![《国际金融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5e262876c66137ee0619d1.png)
《国际金融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国际金融学第三阶段的学习包括三个章节,第八章:国际收支的均衡与调节;第九章:开放条件下的经济政策;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
这一阶段的具体学习重点如下:第八章国际收支的均衡与调节一、导学大纲1.国际收支均衡与失衡的含义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临时性失衡(2)结构性失衡(3)周期性失衡(4)货币性失衡(5)收入性失衡3.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4.国际收支调节的原则5.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6.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7.经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搭配8.西方学者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9.中国的国际收支发展和调节二、导学重点、难点的讲解1.国际收支均衡与失衡的含义: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是否均衡是指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是否平衡,如果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总差额处划出一条水平线,在线上的为自主性交易项目,在线下的为补偿性项目,当线上的项目差额为零时,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当线上项目的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时,国际收支逆差,反之,顺差。
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临时性失衡:短期的;由非确定的或偶然的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2)结构性差额: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3)周期性不均衡: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4)货币性失衡:一国商品的货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发生变动,引起了国际收支失衡。
(5)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需求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3.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1)逆差: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外流;给国内造成紧缩效应;导致利率降低,资本外逃;造成本国收入下降和隐形失业增加,导致货币信用下降;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还可能造成债务危机(2)顺差:破坏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出口能力下降;失去获得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能力;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给国家今后发展带来隐患。
4.国际收支调节的原则(1)针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进行调节(2)兼顾国内经济政策目标(3)注意防止其他国家的报复5.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1)货币-价格机制:A、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本国货币存量减少—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贸易收支改善B、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本国汇率下降—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2)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3)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存量相对下降—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资金外流减少,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0103金融市场学讲义
![0103金融市场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e6fbde0102de2bd96058862.png)
第三节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内容:(一)聚敛功能(二)配置功能(三)调节功能(四)反映功能一、聚敛功能(概念,重点)所谓聚敛功能,就是金融市场能够引导小额分散资金,汇聚成能够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
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不同经济部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并不总是对称的,一些部门可能会存有闲置资金,而另一些部门可能会有融资缺口。
金融市场为两者的相互融通提供了便利。
因此这一功能,又被称作融通功能。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融通资金的场所;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也是金融市场的初始功能。
在金融市场上,有资金剩余的经济主体,即资金供给者,可以通过购买金融产品的方式,将过剩资金融通给资金短缺的资金需求者;而有资金缺口的经济主体,即资金需求者,可以通过出售金融资产的方式,筹集所需资金。
金融市场借助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这两种媒介,沟通了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方便其调节资金余缺。
在经济中,各经济主体自身的资金是相对有限的,零散的资金是无法满足大规模投资要求的。
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能够将社会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
这里的储蓄,并非日常生活中的银行储蓄,而是指推迟当前消费的行为,实质上就是社会各经济主体的资金盈余。
投资则是经济主体以盈利为目的的,对资本的经营和运用。
大额投资往往需要借入资金。
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主体不会既是资金的盈余者,又同时是资金的需求者。
因此,储蓄与投资的主体也并非相同。
因此,金融市场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时,就必须通过提供多种可供金融市场参与者选择的金融产品来实现。
金融市场之所以具有资金的聚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市场创造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这一功能又被称作流动性创造。
金融工具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损失迅速获得现金。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如果一项金融资产越容易变现,那么这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在所有金融资产中,现金的流动性是最强的,它能够随时随地的用来购买其他资产;但现金的收益率是所有金融资产中最低的,而且面对通货膨胀,其购买力还会下降。
《金融市场学》重点难点指导
![《金融市场学》重点难点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eb3b0d6ddccda38366baf42.png)
《金融市场学》重点难点指导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对生活中所涉及的融资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理解金融及金融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
能力目标:有能力识别不同性质的金融市场,对投资方向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金融市场交易价格的含义及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章货币市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货币市场的交易机制及可运用的货币市场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运用简单的货币市场工具从事短期投资与融资交易。
了解货币市场的定义及其结构,掌握同业拆借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等的基本交易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计算回购收益及损失,对一项投资决策的可行性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货币市场线性业务的特点,票据市场教学难点:商业票据现值及收益率的测定第三章资本市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资本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进行资本市场的实际操作。
理解资本市场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发行和运行的流程,了解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明确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掌握股票和债券的价值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与运作。
教学重点: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股票市场价格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股票、债券的价值分析,投资基金的运作及其规范第四章外汇市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外汇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运用技能。
熟悉外汇及汇率的概念、外汇市场的功能和构成,了解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的异同、汇率的种类、外汇市场的概念、世界各国的外汇管制,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外汇即期交易、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掉期交易、套汇交易和套利交易的含义和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外汇及汇率的概念,汇率的影响因素,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国家外汇管制政策教学难点:套算汇率的计算,外汇掉期交易及套汇、套利第五章衍生市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金融衍生市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初步掌握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内容概述第三阶段共四章,即第七章风险资产的定价、第八章债券价值分析、第九章普通股价值分析、第十章金融市场监管。
第七章要求了解风险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资本定价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并学会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检验现实生活中风险资产的定价效果。
第八章要求了解收入资本化法的基本原理并在债券价值分析中的运用,掌握债券价值分析和债券定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对现实中的债券进行价值分析。
第九章要求了解收入资本化法在普通股价值分析中的运用,掌握各种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学会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进行普通股价值分析。
第十章要求了解金融市场监管的各项法规,理解监管的概念、主体、对象等基本概念,并能从各国的实践对比中把握监管的体制、目标、体系等内容。
学习方法《金融市场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
理论性体现在与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资产定价相关的学术研究一直是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
而从实践来看,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较强的自学意识,在课外有意识地关注金融市场实践的发展,并通过阅读财经报刊加深对金融市场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更新。
重难点解析第七章风险资产的定价学习本章内容,要求了解风险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资本定价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并学会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检验现实生活中风险资产的定价效果。
本章内容共六节如下:第一节有效集和最优投资组合可行集:是指由N种证券所形成的所有组合的集合。
有效集:同时满足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下能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或在同样的预期收益率下风险最小的组合的集合。
最优投资组合:无差异曲线与有效集的相切点。
第二节无风险借贷对有效集的影响一、无风险贷款对有效集的影响1、无风险资产是指没有任何违约可能或者没有市场风险的资产,一般常将1年期的国库券或者货币市场基金当做无风险资产。
2、投资于一种无风险资产和一种风险资产的情形其中3、投资于一种无风险资产和一个证券组合的情形4、无风险贷款对有效集的影响T点代表的组合被称为最优风险组合。
5、无风险贷款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二、无风险借款对有效集的影响1、无风险借款并投资于一种风险资产的情形2、无风险借款并投资于风险资产组合的情形3、无风险借款对有效集的影响在允许无风险借款的情形下,投资者可以通过无风险借款并投资于最优风险资产组合T使有效集由TD弧线变成AT线段向右边的延长线。
在允许无风险借贷的情况下,马科维茨有效集由CTD弧线变成过A、T点的直线在A点右边的部分。
第三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定:包含九条。
二、资本市场线如果用M代表市场组合,用代表无风险利率,从出发画一条经过M 的直线,这条线就是在允许无妨先接待情况下的线性有效集。
我们称这条线为资本市场线(Capital Market Line)。
其反应的是有效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之间的关系。
三、证券市场线:证券市场线反应了单个证券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和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均衡关系。
这个公式就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第四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进一步讨论一、不一致性预期二、多要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三、借款受限制的情形第五节套利定价模型一、因素模型单因素模型:两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二、套利组合三、套利定价模型1、单因素模型的定价公式2、两因素模型的定价公式3、多因素模型的定价公式第六节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一、罗尔的批评二、系数的测度误差三、围绕收益率异常现象的争论四、股权溢价难题1、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2、幸存者偏差第八章债券价值分析学习本章内容,要求了解收入资本化法的基本原理并在债券价值分析中的运用,掌握债券价值分析和债券定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对现实中的债券进行价值分析。
本章内容共四节如下:第一节债券的收益率的计算一、债券的息票率债券的息票率又称为债券的票面利率或者名义利率,是指在债券发行时设定的在整个债券存续间内固定不变的利率。
二、当期收益率债券的当期收益率又称为之间收益率,是指债券每年的利息收入与当时市场价格之间的比率。
三、附息债券的复利到期收益率附息债券的复利到期收益率定义为使债券的支付现值等于债券价格的利率,是指债券自购买日持有至到期日为止所获得的平均收益率。
四、持有期间收益率持有期间收益率用于衡量债券持有期间所获得的收益与初始购入价格的比率。
五、赎回收益率赎回收益率是指债券自购买日持有至赎回日为止所获得的平均收益率。
六、最终收益率七、剩余期限不到一年的贴现债券(或零息债券)的最终收益率八、剩余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贴现债券的复利最终收益率九、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称为即期利率。
远期利率是人们根据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推到出来的一种利率,它相当于一个n期零息债券的收益率等于n-1期的零息债券在你第n期再投资所得到的总收益率。
第二节债券定价原理一、贴现债券贴现债券又称零息票债券,是一种以低于面值的贴现方式发行、不支付利息、到期按债券面值偿还的债券。
二、直接债券直接债券又称附息债券或固定利息债券,按照票面金额计算利息,票面上可附有作为定期支付利息凭证的息票,也可不附息票,投资者可定期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在债券到期时获得本金(面值)收回。
三、永久公债永久公债又称为金边债券或者统一公债,是一种没有到期日的特殊的定息债券。
第三节债券属性与价值分析债券具有几个重要的属性:1、到期时间(期限);2、债券的息票率;3、债券的可赎回条款;4、税收待遇;5、市场的流通性;6、违约风险;7、可转换性;8、可延期性。
债券属性与债券收益率第四节债券的利率敏感性分析一、债券的利率敏感性债券价格与收益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当收益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收益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涨,同时债券的价格曲线是向下凹的。
二、久期债券的久期的概念最早是马考勒1938年提出的,所以又称马考勒久期(简记为D)。
马考勒根据债券每次息票利息或者本金支付时间的加权平均来计算债券的平均到期时间,即马考勒久期。
三、凸性债券的凸性是指债券价格变动率与收益率变动关系曲线的曲度。
可以把债券的凸性量化为价格-收益率曲线斜率的变化率,并表示为债券价格的一部分,表示为债券价格对收益率二阶导数除以价格,即:第九章普通股价值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收入资本化法在普通股价值分析中的运用,掌握各种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学会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进行普通股价值分析。
本章共五节内容如下:第一节收入资本化法在普通股价值分析中的运用一、收入资本化法的一般形式二、股息贴现模型三、用股息贴现模型指导证券投资可以利用股息贴现模型帮助投资者判断某股票的价格属于低估还是高估。
第二节股息贴现模型一、零增长模型当y大于零时,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二、固定增长模型三、三阶段增长模型四、H模型五、多元增长模型第三节市盈率模型一、不变增长模型市盈率(P/E)取决于三个变量:派息比率、贴现率和股息增长率。
市盈率与股票的派息比率成正比,与股息增长率正相关,与贴现率负相关。
二、零增长和多元增长模型零增长市盈率模型的函数表达式为:多元增长的市盈率模型的函数表达式:第四节负债情况下的自由现金流分析法一、外部融资与MM理论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都假设公司唯一的融资渠道来自于内部保留盈余。
MM理论认为,公司的未来投资的融资方式不会影响普通股的内在价值,公司的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都不会影响其股票的价值。
二、自由现金流分析法自由现金流分析法首先对公司的总体价值进行分析,然后扣除各项非股票要求权从而得到总的股票价值。
具体而言,公司的总体评估价值等于完全股票融资条件下公司净现金流的现值,加上因公司使用债务融资而带来税收节省的净现值。
第五节通货膨胀对股票价值评估的影响一、通货膨胀与DDM模型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时,不变增长的股息贴现模型为: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二、通货膨胀与市盈率在现在经济生活中,情况也同样如此。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市盈率将会大幅下跌。
因为在通货膨胀期间,即使公司的实际盈利不变,它们的账面盈利也会表现出大幅的增长。
第十章金融市场监管第十章要求了解金融市场监管的各项法规,理解监管的概念、主体、对象等基本概念,并能从各国的实践对比中把握监管的体制、目标、体系等内容。
本章内容共三节如下:第一节金融市场监管概述一、监管与金融监管的定义金融监管的四要素:监管主体、对象、手段和目标。
二、金融监管的主体监管主体:政府授权的公共机构,即金融当局;各种非官方的民间机构和私人机构。
三、金融监管的对象与范围监管对象:人们的金融行为和金融活动领域。
四、金融监管的目标监管目标:消除或部分消除人类的某些活动或行为所带来的目标上的偏差,从而避免出现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
五、金融监管的工具与监管原则金融监管的工具是监管主体实现监管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一种是直接对金融活动和行为进行干预和规范;第二种是先对影响人们金融行为和活动领域的各种因素进行干预。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金融监管手段,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和系统风险控制原则。
六、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执行体系。
第二节金融监管理论依据一、金融产品的特性1、产品具有价值上的预期性,产品的价值与其未来的状况有关;2、产品具有价值上的不确定性;3、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4、产品基本上是一种信息产品。
二、金融业的特殊性与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也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容易造成自然垄断;金融产品的交易双方之间既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由全部金融产品的集合所构成的综合效用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第三节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内容一、市场监管的特征复杂性、层次性、国际性。
二、证券监管体制1、集中型监管体制集中型监管体制也称集中立法型监管体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证券法规,并设立全国性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全国证券市场的一种体制。
2、自律性管理体制自律性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除了一些必要的国家立法之外,很少干预证券市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由证券交易所、证券商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监管,强调证券业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作用,一般不设专门的证券监督机构。
3、中间型监管体制中间型监管体制又称为分级管理型监管体制,指既强调立法管理又强调自律管理,它包括二级监管和三级监管两种模式。
4、中国现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中国现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体制,具有集中型监管体制的基本特点。
三、证券市场监管法规体系1、美国的法规体系:特点是有一阵套专门的证券监管法规,注重立法,强调公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