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种文体
文章体裁
•
•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 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 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 )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 )太守,说 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 无问津者。
•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 “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 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 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 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 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 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 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古代文章体裁
• 说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 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 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 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 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 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 •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马说》教案一等奖4篇
《马说》教案11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相关句式的特点。
2、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导入本课。
二、介绍说这种文体及讲解题目。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常用华丽的言辞来陈述作者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与现在的杂文相似。
说为谈谈之意,马说即为谈谈千里马。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
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昌黎先生集》,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引导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那时的他血气方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曾三次上书当朝的宰相,要求提拔。
但很不幸,他的政见均未被采纳。
之后,他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的幕下,始终郁郁不得志。
加上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有才干的人不受重用。
所以,韩愈大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及节奏。
1、字:骈pián槽cáo枥lì才美不外见xiàn邪yé2、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学生疏通课文。
五、翻译课文1、指出译文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翻译(采用对比法)。
2、学生讨论,自主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疏通脉络。
六、问题探究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了解了本文大意后,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比喻含义。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奴隶人比喻压制、摧残、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七、拓展延伸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的头领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本文后,大家觉得在韩愈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假设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那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中考备考课内文言文之“记”“说”文体
课内文言文之“记”文体复习记(古代的一种体裁)“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能够记叙描写,也能够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主旨:《小石潭记》: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是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特别心境、《桃花源记》:本文以武陵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进入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串连起来。
故事曲折回环。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岳阳楼记》:文章叙述了作者应友人之托为重修岳阳楼之事作记,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对友人的规箴和慰勉之意。
《醉翁亭记》:本人通过醉翁亭记秀丽风光(琅琊山)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乐”是实质,“醉”是表象)背景特点:《小石潭记》: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记承天寺夜游》: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差不多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少年中国说文体
少年中国说文体
少年中国说文体,是一种以中文写作的文体形式。
这种文体注重
语言的凝练与形象的生动,遣词造句以简洁明了为原则,以表达青少
年心声与思考为主旨。
在写作中,不得使用任何网址、超链接和电话
等非文字的形式与信息。
少年中国说文体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简练,力求用简单的词汇和明
快的句式来表达思想。
它强调直接表达,拒绝冗长及繁复的修辞,力
求表达者真情实感。
少年中国说文体的写作还注重具体形象的描绘,
通过生动有力的细节展现少年群体的生活、情感和成长。
在少年中国说文体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主题。
比如,对学校教育的思考、对家庭关系的思念与感慨、对社会问题的观
察与思考等。
这些主题在传统文学中也有所体现,但在少年中国说文
体中更注重表达少年群体的独特视角与心声。
通过这种文体形式的写作,少年中国能够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
受与看法,展现他们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思考与反思。
少年中国说
文体的写作方式简练而有力,很好地展示了少年群体的鲜明特点和独
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它在当代少年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师说》教案
《师说》教学设计于美慧【文本分析】【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掌握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
2.掌握“说”这种文体的特点3.了解韩愈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过程与方法4.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课文论述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6.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7.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层次安排】一、导入(8分钟)二、介绍作者和背景(7分钟)三、介绍“说”这种文体(5分钟)四、梳理文章中的文言知识(12分钟)五、分析第一段(10分钟)六、机动时间,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3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
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请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甲:观点是正确!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没有老师照样可以自学成才。
[此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抹杀了教师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作用。
这个认识错误,有一定的代表性,大有澄清的必要。
]乙:不赞成那位家长的意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没有老师,就没有当代文明;没有老师,人类只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时期。
[两个观点都偏激片面。
一个彻底否定了教师的作用,一个又无限夸大了教师的作用。
由此转入课文,而后再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讨论。
]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现在也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说法,大家对教师这个角色也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来看看韩愈对“老师”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师说》中的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
“孔子师郯子、苌 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 如孔子。”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事例来论证 自己的观点。
效果:使论证更生动具体,有说 服力。
论证观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从师的 态度
结果
对比 方式 论述 中心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
横向对比
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 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
有古 师之
学 者 必
1、中心论点
(一)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
标准
2、师的作用
阐述 道理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
(二)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2、自己与孩子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 或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效果: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 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 有吸引力。
论证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
对比论证 (第一组)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焉;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于其子
于其身
从师的 态度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结果
对比 方式
论述 中心
小学
大遗
自身对比
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 性——古之学者必有师。
-
对比论证 (第三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 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 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说文体知识
小说文体知识小说文体是指小说作品所采用的不同写作方式或风格,通常可以根据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叙述结构等进行分类。
下面就讲述几个比较常见的小说文体。
第一种是传统小说文体,也叫传统小说。
这种文体一般采用线性的时间结构,以时间为轴,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
故事情节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主线和若干个次线构成,主线贯穿全书,次线则在主线之外延展。
人物形象经过描绘和塑造,有完整的心理和性格,可以代表一定类型或典型。
这种文体的时代背景一般较为宏大,包含社会、历史背景,俗称大历史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第二种是现代主义小说文体。
这种文体多数在20世纪发展起来,与传统小说相比具有更多的实验性和跨界性。
它破坏了线性叙事的传统规则,采用碎片化、拼贴化的手法进行叙述,常常通过不同时间、地点、人物的交替出现来展示故事情节,模拟人类对记忆的片段化感知。
同时,现代主义小说也常常涉及到形式上的革新,如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思维模式。
代表作品有《三体》、《无声告白》等。
第三种是后现代小说文体。
这种文体相对于现代主义小说而言更为激进,采用更多更复杂的叙事技巧。
后现代小说注重对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模糊的描摹,常以多重叙述、散文化的风格,甚至是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的形式来展示故事。
后现代小说的作者常常打破第四面墙与读者互动,对叙述方式进行颠覆式的创新。
代表作品有《乌合之众》、《时时刻刻》等。
小说文体的多样性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不同的文体带给我们不同的阅读感受。
无论是沉浸在传统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塑造,还是在现代主义或后现代小说中的实验性写作和反思,都会让读者在阅读中提升审美能力,同时思考更广阔的问题。
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4)原文
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4)原文文心雕龙·论说卷十八(4) 【注释】①弭(mǐ)节:停止活动,指不得势。
弭,停止。
节,使臣所拿的信物。
②蒯子:蒯通,汉初的辩士。
他曾劝韩信造反,被刘邦捕获后,靠了他的辩解才获救。
鼎:有三脚的锅,常用作烹杀人的刑具。
③张释:即张释之,西汉文帝时人。
傅会:附会,依照当前情势发言。
④楼护:西汉末辩士。
⑤颉颃(xihng):上下翻飞,指往来游说。
万乘:指天子。
⑥嘘:当作峨。
抵峨:《鬼谷子》有《抵峨篇》专讲抵峨之道。
抵,击实;峨,罅隙。
抵峨即击实罅隙以补漏洞和缝隙,比喻游说之士见微补缺、献计献策。
⑦抚会:顺合,配合。
抚,循、顺。
⑧刀笔:古代因在竹简上书写,所以要用笔用刀。
这里指书写。
⑨范雎(jū):战国辩士。
秦昭王时太后的弟弟穗侯专权,昭王想收回权力,范雎抓住这点,给昭王写信献策。
⑩逆鳞:相传龙喉下有逆鳞,谁触碰了它,龙就置谁于死命。
比喻触犯人主要被杀害。
11敬通:冯衍的字,东汉初期作家。
鲍:鲍永,东汉时大将军。
邓:邓禹,东汉将军。
冯衍是王莽之乱后投光武帝刘秀的较晚的人物,这是其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
【译文】到汉代平定秦楚,辩士说客也不再那样得势;刘邦的辩士郦食其被齐王田广烹杀于油锅中;韩信的谋士蒯通也几乎被投入汉高祖的烹鼎之中。
此后虽然还有陆贾因为善于言说而很有声名,张释之对汉文帝谈说善于结合当前的形势,杜钦的文辞辩论,楼护的唇枪舌剑:他们摇唇鼓舌,往来游说于帝王的殿阶之下;见微补缺,献计献策于公卿的坐席之前。
然而他们大多看风向说话,没有谁敢于违反潮流逆流而上的。
言说之事重在看准时机,根据情况的变化需要而弛张相随。
不光婉言陈说,还要书写成文。
范雎的《上秦昭王书》言谈治国的疑难之事,李斯的《上始皇书》谏劝停止逐客,都是顺其情理、投合机宜,用动听的言辞切中时务;他们虽然触犯了君王,却获得了成功而受到信任,这是上书中善于劝说的例子。
至于邹阳的上书说吴王刘濞和梁王刘武,比喻巧妙而理由充足,所以处境虽然危险而没有受害。
文言文常见文体简介
文言文常见文体简介作者:熊江平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3年第11期(一)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
西汉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
后来各代都有一些著名的“论”,如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二)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
如韩愈的《师说》是阐明老师这种职业的道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的道理。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
一般来说,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这种体裁;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三)辩。
“辩”是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驳证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四)原。
“原”是探源的意思。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比较强。
如韩愈的《原道》《原毁》,黄宗羲的《原君》《原臣》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五)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
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
唐代柳宗元的《三戒》也是著名的寓言。
(六)书信。
书信按照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可归于应用文。
如果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来说,大多数书信应归于议论文,书信在古代议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韩愈的《答李翊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可以当作文论、政论来读。
(七)赠序。
赠序是赠人以言,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文,但就语言形式来说属议论文。
我们学过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很好的议论文。
(八)奏议。
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可归应用文。
但就内容来说,大部分是议论文。
就语言形式来分,有的奏议是骈文,有的是散文。
关于《马说》教案范文5篇
关于《马说》教案范文5篇《马说》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意思。
2、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遇。
【教学建议】1、教学指津:作为一篇文言文,教学时宜通过自主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疏通全文,落实重要词句的意思,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
作为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__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幸处境,寄托了作者愤愤不平和穷愁潦倒之感,观点鲜明,讽喻深刻。
学习__,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发掘__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关注现实,增强人文素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问题导航:⑴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明确:“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⑵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封建社会,许多有识之士怀才不遇,屡遭贬斥。
作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不幸,来表现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⑶说说古今中外“千里马”巧遇“伯乐”尽显才能、成就作为的故事。
提示:可以收集资料,课件展示典型例子,如有些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还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听过的故事中收集素材,如诸葛亮、陈伊玲的故事。
旨在进一步明确伯乐的重要。
⑷这是一篇“说”,读完后你认为它属于哪一种文体?明确:议论文。
【资料链接】1、背景资料:⑴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
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祖籍河北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著有《昌黎先生集》。
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其诗力求新奇,摒弃陈言。
今存散文380余篇,诗400余首。
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贞元11~16年(公元795~公元800年)求仕,不得志,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贞元19年(公元803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卒于824年,57岁病逝。
师说翻译与理解
第四段段意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师 说》的缘由。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超出(一般)人 尚且,还
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 很多了,可是还跟老师请教呢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一般人 低于 以学于师为耻 向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 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 更加、越发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就一定有 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
比
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 定比弟子有才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术业: 攻: 如是:
而已:
学问和技艺 钻研 如此;
罢了
(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 技艺各有专长,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 被后人尊为八大散文家之首。 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 上最大的功绩是倡导古文运动,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秀散文 传统,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 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 了唐代古文的基础。
韩 愈 祠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 丢弃,放弃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丢弃 了,我看不出这种人有什么高明(的地 方)。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 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其:
句读:
指书 这里泛指文章的字句。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教给他书,(帮 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 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
说这种文体
罴说
鹿畏豹,豹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 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 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 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豹闻其鹿也,趋 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豹走而虎至。愈 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 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未 有不为罴之食也。
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
题的义理。如韩愈的《师说》是阐明师这种职业的道理;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 的道理。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一般地说, 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这种体 裁;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 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
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西汉 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后来各代 都有一些著名的“论”,如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 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辩 “辩”是辨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
是驳正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如韩愈 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都是这种 文体的名篇。 原
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可归应用文。但就内容来说, 大部分是议论文。就语言形式来分,有的奏议是骈文, 有的是散文。奏议有好几种,下面介绍三种:
1.疏。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 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等。
2.表。陈述某种情或意见。如李密的《陈情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3.对策。古代考试把考题写在策上,令参加考试的 人回答,称为“策问”,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做“对策”。 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文体说的特点
文体说的特点
1. 文体说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样性,就好比一道菜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食材和做法。
比如小说,那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题材都有!从古代仙侠到现代都市,不就像满汉全席一样丰富吗?
2. 真实性也是很重要的特点呀,这不就跟跟朋友讲真话一样嘛!像传记,写的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儿,读起来感觉就在了解别人的人生,真的超有意思!比如读乔布斯的传记,不就像听他本人在跟你讲他的故事嘛!
3. 简洁明了也很关键哦!就像说话简洁直接点多好呀!像诗歌,用那么精炼的语言就能表达深深的情感,不觉得很神奇吗?“床前明月光”,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营造出那种氛围啦!
4. 还有灵活性呢!文体说就像变形金刚一样能变来变去。
比如散文,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多灵活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多自由!
5. 生动形象也是一大特色呀!就好比看一场精彩的电影。
像童话,里面的各种形象多生动,感觉它们就在眼前蹦跶呢!《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多鲜活呀!
6. 情感表达也很重要哦!就像你高兴了就哈哈大笑一样自然。
像抒情文,那满满的情感,让人读了都感同身受呢!难道不是吗?
7. 独特性也是有的啊!每个人写出来的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多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呀!看看那些大作家的作品,一眼就能认出是谁写的呢!
8. 富有表现力也是文体说的特点呀!就像演员在舞台上尽情表演一样。
像戏剧,那台词那动作,多有表现力呀!能把人一下子就带入到情境中去。
我觉得呀,文体说真是太神奇了,有这么多让人着迷的特点!。
马说教案(最新7篇)
马说教案(最新7篇)《马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相关句式的特点。
2、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导入本课。
二、介绍说这种文体及讲解题目。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常用华丽的言辞来陈述作者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与现在的杂文相似。
说为谈谈之意,马说即为谈谈千里马。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
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昌黎先生集》,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引导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那时的他血气方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曾三次上书当朝的宰相,要求提拔。
但很不幸,他的政见均未被采纳。
之后,他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的幕下,始终郁郁不得志。
加上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有才干的人不受重用。
所以,韩愈大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及节奏。
1、字:骈pián槽cáo枥lì才美不外见xiàn邪yé2、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学生疏通课文。
五、翻译课文1、指出译文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翻译(采用对比法)。
2、学生讨论,自主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疏通脉络。
六、问题探究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了解了本文大意后,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比喻含义。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奴隶人比喻压制、摧残、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七、拓展延伸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的头领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本文后,大家觉得在韩愈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假设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那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韩愈师说的文体知识
韩愈师说的文体知识韩愈师说的文体知识“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说”一类的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下面是韩愈师说的文体知识,欢迎参考阅读!《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
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
韩愈为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
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
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
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
2023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2023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2023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文中通假字,进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1、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在理解__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__的语言特点。
情意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1、掌握、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2、疏通文意;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理解__的语言特点。
课外作业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并熟读成诵。
2、整理课后习题。
3、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授课主要内容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
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学生答,教师补充)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__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赋、记、表、说等文体总结
赋、记、表、说等文体总结
古代文体有论,铭,记,赋,表。
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3、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4、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
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5、“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狸狌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惟好畜狸狌。狸狌, 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 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 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 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 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 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 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齧其足。狸狌奋掷 而出。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
老:对别人父母的称呼;故实:旧事;庶:幸。表示希望;羞:通 “馐”;慼:同“戚”,悲伤;决:咬断;擭:读音huò,用捕兽 笼捕取;听然:笑的样子
鱼叹 至元九年春三月,余自燕南还,前次淇右。逆旅主人 条桑彻土。束蒿作炬。询其故,曰:“此取鱼之具也。” 既而主人置条圜浅水中,外以石拥之。夜向寂,风息波平, 炬火起岸侧。群儵趋明,争集其中,回旋往复,千周百匝。 眎其条为罟之大网,一不敢出越而游去。主人俛掇如捡地 芥焉。王子喟然叹曰:“班生有言:‘山林之士往而不能 返,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士乎士乎!冒昧行险,趋利 而不知止者,曾何异于斯乎!”
至元:元始祖忽必烈年号;次:停留;彻:剥取;土:桑 树根;儵:读音tiáo,同“鲦”,鱼名;眎:同“视”。 罟:读音gǔ,网的总称;班生:不知道是指谁。
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可归应用文。但就内容来说, 大部分是议论文。就语言形式来分,有的奏议是骈文, 有的是散文。奏议有好几种,下面介绍三种:
1.疏。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 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等。
2.表。陈述某种情或意见。如李密的《陈情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3.对策。古代考试把考题写在策上,令参加考试的 人回答,称为“策问”,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做“对策”。 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与与如也(行走徐缓的样子。);熙熙如也(安详平和的 样子)。磔磔然(读音zhe二声。茂密的样子。),齧 (同‘啮’。)
河豚鱼说 苏轼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 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怒腹 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 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 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罴读音:pí,棕熊
罂:小口大肚的瓶子
捽:读音zuó,揪
猫虎说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其老曰:“遵故实以全,其秋庶 可望矣。”乃具所嗜,为兽之羞。祝而迎曰:“鼠者,吾 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其幼慼曰:“迎猫,可也; 迎虎,可乎?豕盗于田,逐之而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 抑又闻抑:况且,虎者,不可与之全物,恐其决之之怒也; 不可与之生物,恐其杀之之怒也。如得其豕,生而全,其 怒滋甚。射之擭之,犹畏其来,况迎之邪?噫,吾亡无日 矣!”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然而笑曰:“为鼠迎猫, 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 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
植:直立。鬣:指鱼的鳍 鸢:读音yuān,老鹰 磔:读音zhé,裂
罴说
鹿畏豹,豹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 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 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 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豹闻其鹿也,趋 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豹走而虎至。愈 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 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未 有不为罴之食也。
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
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西汉 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后来各代 都有一些著名的“论”,如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 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辩 “辩”是辨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
是驳正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如韩愈 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都是这种 文体的名篇。 原
书信按照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可归于应用 文。如果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来说,大多数 书信应归于议论文,书信在古代议论文中占有相 当重要的位置。韩愈的《答李翊书》、王安石的 《答司马谏议书》就可以当作文论、政论来读。
赠序
赠序是赠人以言,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文,但就 语言形式来说属议论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 很好的议论文。 奏议
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
题的义理。如韩愈的《师说》是阐明师这种职业的道理;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 的道理。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一般地说, 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这种体 裁;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 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原”是探源的意思。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 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 探讨,理论性比较强。韩愈的《原道》、《原 毁》,黄宗羲的《原君》、《原臣》,都是这种 文体的名篇。
寓言 寓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
有哲理性。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中已有大量的寓 言,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 中的“守株待兔”等。唐代柳宗元的《三戒》也 是著名的寓言。 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