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运动解剖PPT课件
![肩关节运动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8ba5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0.png)
肩部协调性训练
通过一些协调性训练, 提高肩部肌肉的协调性 ,如羽毛球、篮球等运
动。
肩关节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 如电疗、按摩等,缓解肩部疼痛
和不适感。
康复锻炼计划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逐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康复指导
在康复过程中,接受专业康复师的 指导,确保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它还参与了肩部的平衡和稳定性,以及上肢的协调和力量传递。
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提重物、书写、操作电脑等都至关重要 。
02
CATALOGUE
肩关节骨骼结构
肩胛骨
肩胛骨是位于背部上部的三角形扁平 骨,与锁骨和肱骨共同组成肩关节。
肩胛骨的表面有肌肉附着,通过这些 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控制肩关节 的运动。
肩关节内收运动
总结词
肩关节内收运动是指上臂在肩关节处向身体中线靠拢的运动。
详细描述
在肩关节内收运动中,盂肱关节囊和各个方向的韧带允许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做内收动作。胸大肌、背阔肌和喙肱 肌是内收的主要肌肉,而三角肌则起拮抗作用,防止过度内收。
肩关节旋转运动
总结词
肩关节旋转运动是指上臂绕垂直轴或肩胛骨绕盂肱关节进行的前旋和后旋运动。
肩关节运动解剖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肩关节概述 • 肩关节骨骼结构 • 肩关节肌肉结构 • 肩关节运动分析 • 肩关节疾病与损伤 • 肩关节保护与锻炼
01
CATALOGUE
肩关节概述
肩关节的定义
01
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 骨头组成,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 大的关节之一。
02
肩关节解剖PPT课件
![肩关节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f8fd55011ca300a7c3900d.png)
胸大肌、喙突上、背阔肌及大圆肌腱滑囊等
84
85
86
肩关节常见疾病MRI表现
肩袖损伤 盂唇撕裂(SLAP) 韧带损伤 粘连性关节囊炎
87
肩峰撞击综合征
95%肩袖损伤是由于冈上肌腱与肩峰弓间的慢性卡压 所致。
51
斜方韧带
肱三头肌长 头及肌腱
52
锥状韧带 头静脉
斜方肌
53
头静脉及锁骨下A
臂丛 旋肩胛A
54
腋动、静脉
锁骨下肌
55
关节囊
关节囊薄而松弛,于肩胛骨处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
喙突根部和肩胛骨颈;在肱骨则包绕解剖颈,内侧可 达外科颈。
组成:前:盂肱韧带(上 、中、下)
后:较薄,但有肌肉加强。
CHL
SGHL
上盂肱韧带
67
SGHL
68
中盂肱韧带
69
中盂肱韧带
70
下盂肱韧带前后壁
71
下盂肱韧带
72
下盂肱韧带
73
74
喙肩韧带 肩锁韧带
75
喙锁韧带、肩锁韧带
76
喙肩韧带
77
78
肱二头肌长头腱
79
80
关节盂
关节盂唇:骨性关节盂外围的纤维软骨环 分:上盂唇、下盂唇、前上盂唇、后上盂唇、
缺点:自由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2
肩关节解剖结构
肩关节骨的组成、结构、功能 肩关节部的主要肌肉及肌腱 肩关节部的主要韧带 关节盂及关节囊 肩关节主要滑囊
3
肩关节骨的组成
锁骨 肱骨 肩胛骨
肩关节功能解剖[可修改版ppt]
![肩关节功能解剖[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4ef409ad51f01dc281f1fc.png)
肩关节基本结构
• 关节面 • 关节囊 • 关节腔
肩关节基本结构
肩关节的关节组成
•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肩关节周围肌肉结构
• 肩胛提肌 • 前锯肌 • 斜方肌 • 菱形肌 • 背阔肌 • 胸大肌 • 胸小肌 • 三角肌
• 冈上肌 • 冈下肌 • 小圆肌 • 肩胛下肌 • 大圆肌 • 肱二头肌 • 喙肱肌 • 肱三头肌
谢谢
痛弧试验
• 前后两个方向观察 • 有无疼痛弧 • 病人是否愿意活动 • 后面观察肩胛骨活动,有无翼状肩,盂肱活动是
否正常 • 前面观注意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对称和活动 • 侧面观是否尽可能后伸脊柱
肩关节被动活动检查
肩关节被动活动检查
肩关节被动活动检查
Neer(内尔)试验
Hawkin(霍金)试验:撞击
肩胛提肌
前锯肌
斜方肌
菱形肌
背阔肌
胸大肌
胸小肌
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大圆肌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三头肌
•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 • 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 • 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查
• 横轴的的屈伸,矢状轴的内收、外展,纵轴的内 外旋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课件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e3695319e8b8f67d1cb91b.png)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峰分型与喙肩弓
• 肩峰的分型 • Ⅰ型:平坦型
(17-22%) • Ⅱ型:弧线型
(43-62%) • Ⅲ型:钩型
(16-40%)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喙肩弓
• 由喙突、喙肩韧带及 肩峰组成,为岗上肌 腱出口四边形的上缘。 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部分撕裂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部分撕裂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全层撕裂
• 肩袖撕裂分度(Patte) • Ⅰ度:矢状径<10mm的全
层或部分撕裂 • Ⅱ度:矢状径接近20mm的
全层撕裂(通常局限于冈上 肌腱内) • Ⅲ度:矢状径≥40mm的全 层撕裂 • Ⅳ度:巨大的全层撕裂并盂 肱关节继发骨性关节炎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肱二头肌长头腱-盂唇复合体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肩关节盂唇
• 为环绕于骨性关节周围的软骨结构,属于纤维关节软骨(在MR 影像中呈低信号)
• 加深骨性关节盂,起到加强盂肱关节稳定的作用 • 在肩关节急性脱位、复发性脱位等情况下容易损伤
• 分类: 1.前下方盂唇损伤 2.上方盂唇损伤 SLAP病变 3.后方盂唇损伤 4.下方盂唇损伤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Bankart病变
• 分为单纯盂唇病变和骨病变
肩关节解剖及其损伤的MR诊断
上方盂唇损伤
• SLAP病变 文献中将此类病变分为9型 一般临床多用前4型分类 Ⅰ型:上盂唇前后方向的损伤多为退变和磨损 Ⅱ型:上盂唇和二头肌固定锚的撕脱 Ⅲ型:半月形上盂唇桶病状撕脱,但二头肌固定锚 完整 Ⅳ型:半月形上盂唇桶病状撕脱并纵向延伸至二头 肌腱
肩关节解剖及常用查体方法2讲课文档
![肩关节解剖及常用查体方法2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80987e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c.png)
(三)盂唇损伤的特 殊检查
肩关节关节盂小而 浅,关节头大,关节 盂周围有纤维软骨构 成的盂唇,使之略为 加深,仍仅能容纳关 节头的1/4~1/3。
现在五十三页,总共六十八页。
SLAP损伤:是指肩胛盂缘上唇自前向后的撕脱,累及肱二头肌长头腱 附着处 。
临床表现无特异症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尤其肩部处于 外展外旋位时明显。还可以出现肩部卡别感,绞锁,弹响,活 动受限,无力等症状。
肩关节解剖及常用查体方法
现在一页,总共六十八页。
一、肩关节的结构
肩关节由三块骨(锁骨、肩胛骨和肱骨)构成,组成四个关节 (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胸关节和胸锁关节)
现在二页,总共六十八页。
1.锁骨:正面呈S形,由肩峰延伸至胸骨柄 • 作为上肢和躯干之间的支点,允许上肢最大范围的活动度 • 为肌肉提供止点。 • 将力量由上肢传到躯干
现在四十二页,总共六十八页。
2.冈下肌小圆肌检查
0度外展外旋抗阻
现在四十三页,总共六十八页。
吹号征
正常做吹号动作 时需要一定程度 的肩关节外旋, 如果主动外旋肌 力丧失,需要外 展肩关节以代偿, 即为阳性表现。
现在四十四页,总共六十八页。
3.肩胛下肌检查 0度外展位内
旋抗阻试验;
现在四十五页,总共六十八页。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六十八页。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六十八页。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六十八页。
四、肩峰下滑囊
•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是人体最大的滑囊,其作用相当于肩袖与其上方的肩峰和三
角肌之间的一个关节,滑囊内的少量积液可起润滑作用,以减轻肩袖与肩峰和三角肌
之间的摩擦。
•
95%的患者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是相通的。滑囊和关节之间隔以肩袖。因此,
肩关节应用解剖ppt课件
![肩关节应用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6dd4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d.png)
体表解剖
喙突点 体表定位:位于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下方约为1.5cm,如果患者形态较胖,可与背部肩胛骨处垫起,有利于触摸。触及后,内外旋转肱骨,骨性标志在指下不转动
喙突尖距离内前方的 头静脉等结构约2cm左右 喙突尖距离下方腋动脉及臂丛(行向下外)2.5cm左右
喙突周围毗邻
肩胛上孔体表定位
*
肱动脉
肱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的稍下方起于肱动脉后内壁,与桡神经一起经肱三头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之间转入臂后区的桡神经沟中。肱骨中部骨折时,易损伤肱深动脉和桡神经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冈上肌损伤神经
冈上肌的长期反复的垂直方向运动,对肩胛上神经产生反复牵拉、摩擦、刺激等因素,都易损伤神经,使该神经出现卡压。
3.冈下肌
位置:位于冈下窝,小圆肌上方。 起点:冈下窝的骨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
冈下肌的损伤
冈下肌与肩胛骨骨面之间虽有疏松结缔组织存在, 但无滑膜囊 , 肩关节活动时, 冈下肌肌纤维与隆凸的骨面产生较大摩擦(肩胛冈中点下 3-4 cm 处→)易出现急性或慢性劳损。
肱二头肌桡骨滑膜囊定位
肱二头肌腱位于肘正中(伸肘窝),其外下方即为止点桡骨粗隆(滑膜囊)
13.肱肌 位置:位于肱二头肌的深面,肱骨体下半部的前面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支配:肌皮神经
14.肱三头肌 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肱骨桡神经沟的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伸肩关节 支配:桡神经
(二)肱骨 肱骨上端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肩关节
肱骨小结节点 体表定位:肱骨上端前方,喙突外侧约2cm稍下方。置指尖与该处,旋时即可觉得肱骨小结节在其指下滚动
肩关节解剖PPT课件
![肩关节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1218dd58f5f61fb6366616.png)
10
肩胛下肌
11
大圆肌
12
小圆肌
13
冈上肌
14
冈下肌
15
喙肱肌
16
肱二头肌长头
17
肱二头肌短头
18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 下肌4 块 肌肉及其肌腱共同组成
19
A型:分离的游离缘覆 盖在关节盂软骨 上
B型:附着在关节盂软
骨上
20
轴
位
21
轴
位
22
轴
位
23
轴
位
24
轴
位25ຫໍສະໝຸດ 轴位26冠状位
27
冠状位
28
冠状位
29
冠状位
30
冠状位
31
冠状位
32
正常肩关节的解剖
1、肩的骨骼学 2、盂肱关节和关节囊 3、肩袖 4、喙肩弓
1
一、肩的骨骼学
1、锁骨连接着躯干骨和上肢带骨,呈S形, 内侧与胸骨连接,形成胸锁关节,外侧与肩 峰连接,形成肩锁关节。 2、肩胛骨由肩胛体、肩胛冈、肩胛颈、肩 峰、关节盂、喙突组成 3、肱骨头近肩关节处由肱骨头、解剖颈、 大结节、小结节组成。
2
3
肱 骨 与 肩 胛 骨 前 面 观
4
肩 胛 骨 与 肱 骨 后 面 观
5
6
7
• 肩关节的肌肉分为内、外两组。 • 外组肌肉主要控制肩胛骨的运动,包括菱 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和前锯肌 • 内组肌肉控制盂肱关节运动,包括肩袖、 三角肌、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肱二头 肌肉
8
9
三角肌
(医学课件)肩关节解剖
![(医学课件)肩关节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4b030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8.png)
多与肩部过度使用、姿势不正、撞击综合征等有关。
症状
肩部疼痛、无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肩关节炎
定义
肩关节炎是指肩关节内的关节软骨损伤或炎症, 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病因
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年龄、性别、职业、生活 习惯等。
症状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僵硬,严重时可能导 致关节畸形。
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矫形器和支具
使用肩关节矫形器和支具,协 助控制肩关节运动,减轻疼痛
。
手术治疗
01
02
03
肩峰下减压术
通过去除肩峰下滑囊和肩 胛下肌腱,以减轻肩部疼 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
肩袖修复术
通过手术修复肩袖损伤, 以改善肩部疼痛和功能。
盂唇修复术
通过手术修复盂唇损伤, 以稳定肩关节并减轻疼痛 。
03
窝和冈下窝。
肱骨头
肱骨头是位于上臂骨头的球形部分,它与肩胛 骨的关节盂形成关节。
关节盂是一个浅而宽的凹陷,环绕着肱骨头的 大部分。
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有盂唇,它增加了肱骨头 在关节盂内的稳定性。
关节囊
肩关节的关节囊是一个薄而松弛的结缔组织囊,它围绕并 保护着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
关节囊的外侧部分称为冈下肌,内侧部分称为小圆肌,这 两块肌肉都起于肩胛骨并附着于肱骨头上。
康复训练
被动关节活动
在手术后,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以保持肩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 围。
主动关节活动
在疼痛和肿胀减轻后,逐渐进行主动关节活动,以增强肩部肌肉 力量和稳定性。
渐进性训练
随着疼痛和功能的改善,逐渐进行渐进性训练,包括力量训练、 耐力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以全面恢复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解剖学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肩关节解剖学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440ef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e.png)
肩关节解剖学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肩关节解剖学——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肩关节是人体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关键关节之一。
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和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加深对其解剖学特点的理解。
一、肩关节的结构肩关节由肱骨头、肩胛骨和锁骨三部分组成。
肱骨头位于上臂部分,肩胛骨位于肩部,锁骨是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关键骨骼。
这三块骨骼构成了肩关节的主要结构。
1. 肱骨头肱骨头是肩关节的核心部分,呈球状,并与肩胛骨的凹槽形成了关节面。
它位于上臂骨的上端,是肩关节运动的关键点。
此外,肱骨头上还有肱骨头峰,它有助于与肩胛骨之间的运动。
2. 肩胛骨肩胛骨是肩关节的固定骨,位于背部的肩胛带内。
它有三个主要部分:肩胛骨体、肩峰和肩胛绵下角。
肩胛骨体与肱骨头的关节面形成了肩关节的一部分。
3. 锁骨锁骨连接肩胛骨和胸骨,位于肩部正前方。
它起到支撑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使得肩关节的运动更加稳定。
二、肩关节的功能肩关节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运动和保护。
1. 运动功能肩关节的运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体上肢所有的运动需求。
肩关节可以完成的主要动作包括:前后摆动、上下摆动、内外旋转、向后平衡等。
这些运动的自由度使得人体可以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和运动锻炼。
2. 保护功能肩关节通过其结构和周围组织的支撑作用,起到保护上肢的作用。
肩胛骨的固定作用使得肱骨头与肩胛骨能够更好地配合和协调运动,减少受伤的风险。
此外,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提供了额外的支持,保护肩关节免受剧烈运动和外部冲击的损伤。
三、肩关节解剖学的重要性对于理解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解剖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肩关节的解剖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部位的定位和作用,从而在临床和运动训练中更好地评估和处理相关问题。
此外,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可以制定适合的康复方案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肩关节的活动水平和防止运动损伤。
总结:肩关节是人体运动中至关重要的关节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解剖及退行性相关疾病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活动,可完成前屈、后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的运动。
因为肩胛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较松弛,所以盂肱关节的活动度最大,加上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就更大了。
因此,在运动时肩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也因此,肩较易受伤。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构成。
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附着,以加深关节窝。
肩关节囊薄而松弛,肩胛骨端附于关节盂周缘,肱骨端附于肱骨解剖颈在内侧可达肱骨外髁颈。
肩部由5个关节组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肩峰肱骨间关节。
肩部运动是各关节的协调运动,任何关节受伤都将不同程度影响肩的活动功能。
肩部肌肉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三角肌(deltoid)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
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冈上肌(supraspinatus)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infraspinatus)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teres minor)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teres major)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肌和冈上肌可使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可使肩关节旋外。
此外,三角肌后部肌束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前部肌束还可使其前屈。
臂肌位于肱骨周围。
臂肌可分前、后群。
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前群:位于肱骨前方,有浅层的肱二头肌,上方的喙突肌和下方深层的肱肌。
主要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形态位置:位于臂前部,呈梭形。
起、止点:起端有两个头。
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经大、小结节之间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会合成一肌腹,向下延续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桡骨粗隆。
另从腱上分出腱膜,向内下越过肘窝,移行于前臂筋膜。
此肌肌腹的内、外侧各有一沟,分别称为肱二头肌内侧沟和肱二头肌外侧沟。
内侧沟内通过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此外,长头协助屈肩关节,前使已旋前的前壁作旋后动作。
后群:位于肱骨后方,为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形态位置:在臂后,有三个头,即长头、内侧头、外侧头。
起、止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下方;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三头合为一个肌腹,以扁腱止于尺骨鹰嘴。
作用:主要为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臂后伸。
1.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the frozen shoulde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
肩部原因: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
2.岗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综合征,外展综合征。
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或受寒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患。
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着、家庭主妇、运动员。
单纯冈上肌肌腱炎发病缓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一120°(疼痛弧)时肩部疼痛剧烈。
冈上肌腱钙化时,X线片可见局部有钙化影。
病因病理冈上肌肌腱炎属中医"痹症"范畴,由感受风寒湿邪、劳损、外伤作用所致,引起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
上肢外展上举运动中冈上肌腱、肩峰一喙突形成的肩喙穹与肱骨头之间隙中滑动容易受到肩峰喙突的摩擦及肩喙穹下间隙内受肱骨头肩峰喙突间的撞击、夹挤造成冈上肌腱慢性劳损,或因冈上肌的力臂较短,完成上肢外展上举运动中所作的功又较大且又随年龄增大长期反复受累造成冈上肌腱本身的退行性变化,由于冈上肌腱表面与肩峰之间为肩峰下滑囊,所以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二者往往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多数肩峰下滑囊炎继发于冈上肌腱病变。
由于冈上肌腱易受研磨、撞击、夹挤及本身因素,所以肩袖肌腱群中冈上肌肌腱退变及最早肌纤维断裂发生率最高,中老年人及从事体力劳动者冈上肌腱退行性变化基础上常呈部分撕裂,当一次无准备之外展位急速内收上臂时或大块钙盐沉积物浸润冈上肌腱时可导致肌腱的大部分或完全性断裂。
冈上肌腱长期遭受摩擦撞击夹挤等因素造成慢性累积性劳损及本身的腱退行性变化刺激肩峰下滑囊的底部引起囊壁增厚粘连。
钙盐沉积主要发生在变性的肌腱纤维内,尤其所受应力较大容易变性的“危险区域”,初起病变位于腱纤维的中央,先有变性而后钙离子析出沉积,钙盐沉积物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如钙盐沉积物小而深埋肌腱中央,不刺激滑囊时可无临床症状,甚至数年不发觉,如钙盐沉积物明显增大则可接触滑囊底部,上肢外展运动时可与肩喙弓碰撞或被肩喙弓和肱骨头夹挤而产生疼痛,此时钙盐沉积物边缘清晰中央发白但无张力,滑囊底可增厚甚至有绒毛可有白色砂砾样物同变性腱组织结合,此阶段无急性症状,表现为上肢外展60°~120°范围出现疼痛之肩痛弧综合征,如继发创伤即可表现为亚急性发作:滑囊底与钙盐沉积物紧密相贴肿胀中心发白或黄色,密度如牙膏状有的含有硬的砂砾样物,病程久者钙盐沉积物可与腱纤维交织相融急性发作:钙盐沉积物内张力大中心灰白,周围深红或紫色呈充血状滑囊底紧贴钙盐沉积物且滑囊壁变菲薄如用小刀切一小口有牛奶样液体溢出,钙盐沉积物可自行穿破滑囊壁进入滑囊此时滑囊内也有牛奶样液体而非固体物质症状。
严重程度取决于钙盐沉积物周围的炎症反应和其本身内的张力大小当钙盐沉积物自行穿破时压力下降而使疼痛明显减轻。
冈上肌腱钙化:至今病因不清,一般认为是在冈上肌腱退变的基础上,由于局部异常钙盐代谢,发生钙盐沉积,形成钙盐性肌腱炎。
临床观察发现肱骨大结节上方1cm冈上肌腱最易发生退行性变,也是最易发生冈上肌钙化部位。
肉眼观察钙化物为白色或淡黄色,泥沙样或牙膏样沉积物。
显微镜下可见碎裂的纤维之间有坏死组织和钙盐沉着。
位于冈上肌纤维内小而分散的钙化物,可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通常在拍X线片时偶然发现。
当钙化物缓慢增大而造成对肩峰下滑液囊的刺激时,即出现症状。
此时,当上臂外展活动时可因钙化物撞击喙肩穹而引起肩部撞击症。
如钙化物直接位于滑囊底面,滑囊被钙化物顶起而发生急性炎症反应,临床上呈急性发病,症状严重。
一旦穿破滑囊,由于压力骤减,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亦随之缓解。
冈上肌腱钙化之确切病因机理尚不清楚,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冈上肌腱肱骨大结节止点近侧1cm范围该肌腱的乏血管区血液供应最差,也受到应力作用影响最大区域常称为“危险区域”,当此“危险区域”发生肌腱变性坏死,腱纤维断裂修复过程中局部出酸性环境时可有利于不定型的游离钙离子析出并形成钙盐沉积于肌腱纤维内造成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继之钙盐沉积缓慢增多可造成对肩峰下滑囊的刺激,表现出肩峰下滑囊炎症状,钙盐沉积可向肌腱表面发展甚至破入肩峰下滑囊内。
3.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myotenositis of long head of biceps brachii)定义:肱二头腱在肩关节活动时,反复在肱骨结节间沟摩擦而引起的退行性改变,腱鞘充血、水肿、粘连、纤维化,腱鞘增厚,使腱鞘的滑动功能发生障碍,以肱骨结节间沟疼痛、压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疾病。
4.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5.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
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
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
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
另外,此囊附着于冈上肌的囊底较小,而游离缘较大,对肩部的运动很是有利。
因此,肩峰下滑囊对肩关节的运动十分重要,被称为第二肩关节。
病因: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冈上肌腱损伤或退行性变、长期挤压和刺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