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20200925132533)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最新)(20200925132533)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的作用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形式(如文学、艺术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特色(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生活各有特色)文化形态(有古今地域之别)■文化性质(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文化的定义和组成部分p∙6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 特有”二字)•文化素养非天生,而是在教育和实践中形成■精神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p.7•含义(.... 转化为物质力量...... )p.9•表现(……不仅表现……而且表现……)■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不同•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科技、人才、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越来越突出•(国内)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参政意识和能力, 推动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国际)文化渗透加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在文化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文化影响人的基本特点、对我们的要求•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赏析的意J义)《•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p∙18下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无穷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L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和要求)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要求文化传承⅛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民族节日:蕴涵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与作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世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为什么具有共性和个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传播的途径(三个重要途径+其它)•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的含义和发展阶段;现代大众传媒的产生(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形式(五种)、作用(功能+地位)•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热情欢迎、主动推动)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四单元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文化建设)•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影响•文化生活喜与忧原因•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什么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要求)•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当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新特点■我国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对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是什么关系?5、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要求5. 科学技术的地位,发展科学技术的要求6. 发展文化事业的要求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必修三 文化生活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 域 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 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 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 的文化起不同的反作用)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的骄傲 1、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 2、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 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 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 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 有利于各族文化在和睦中交流,增强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 5、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性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 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 面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自觉的文化的传 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 影响

高考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知识结构 新人教必修3

高考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知识结构 新人教必修3
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中学生怎样推动交流
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②坚持的态度: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外来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坚持的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特点
要求
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教育体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的特征
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学典籍)
古代辉煌的历程:
雏形:春秋战国时期
划时代意义:秦
儒学至尊地位:汉代
全盛时期:隋唐
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经济决定文化。古代发达的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是一种素养。通过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可以培养的
④离不开物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判断是否是文化的标准①内涵源自②人类特有(纯自然的不是)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先进文化、落后文化的不同影响)
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
打造文化强省,文明城市的理论依据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

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内涵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有意识形态性质)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点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作2文化对社用会的影响(一)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文化与综合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知识要点)

《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知识要点)

一、如何认识《文化生活》模块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一)《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

(二)为什么要开设这样一门课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变迁凸显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需要建设文化国力和保护文化安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其文化理论素养。

(三)课程的基本目标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如何理解教材的体例规范、逻辑结构和内容目标1、教材整体的逻辑结构文化一般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是什么):即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什么):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第三单元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怎么看):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的选择:当代文化生活2、各单元的地位及内容体系第一课在备课时应重点把握三个问题: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2、文化的外延是什么?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第二课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文化影响的不同侧面2、积极的文化生活对个体的影响是什么?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是什么?第三课要重点把握三个问题:1、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性?2、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3、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第四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问题:1、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3、如何理解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第五课要把握以下三个问题:1、如何理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3、文化创新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课要把握以下四个问题:1、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2、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3、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发展中的磨难与转折?4、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基本样式?第七课要把握以下三个问题:1、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2、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八课本课要把握以下四个问题:1、如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大众传媒与文化市场对人们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2、如何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3、如何理解大众文化?4、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第九课本课要把握以下三个问题:1、如何理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2、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第十课本课要把握以下五个问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与作用?2、如何理解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如何处理日常的道德要求和树立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三、《文化生活》的教学原则和基本要求1.《文化生活》的教学原则一是能否把握住明确的价值导向(观点);二是能否借助于丰富的素材(常识);三是能否选择好有意义的题材(话题),四是能否针对了当前的问题(困惑),五是能否关注到学生的经验(认识)。

政治必修三 文化与生活

政治必修三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生活第一章结构框架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文化“万花筒”(一)文化现象的显著特点1、时间:文化无时不在2、空间:文化无处不在3、形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二)文化生活的显著特点各具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二、文化是什么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包含意识形态性质和非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非意识形态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区域性。

注意两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2)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温馨提示]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

(2)联系: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

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二)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自然风光泰山风光转化为泰山时刻文化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比如: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等思考探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上述论断的合理性在哪里?提示:韩愈看到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三、文化的形式和力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1)文化产品。

主要指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框架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框架篇一: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结构《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表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现象文化的含义:经济、其产品)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所以文化素养总要通过一定的言行活动和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的形式非意识形态部分(科技、教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文化对国家的影响响、相互交融)文化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精神力量)文化对个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三个方面)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篇二: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特有的现象特点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作用对社会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框架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和文化遗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how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有益外来文化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Why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重要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传播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文化发展文化继承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基础工程: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C地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主要内容作用) 加强修养追求目标
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喜有忧,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Ir击、交汇、融合中,我们要奏响主旋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WhJ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 展的必然要求。
③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 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f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I对人影响丿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 动、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
I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f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文化遗产中C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 心骨”的作用
How*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L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知识框架
[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 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 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结构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结构

《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表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文化对个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
文化的形式
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部分(科技、教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
文化的作用
(精神力量)
文化对国家的影响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
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文化塑造人生(三个方面)
文化现象
文化的含义:
经济、
其产品)
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所以文
化素养总要通过一定的言行活动和物质载体表现
出来。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中必修3_文化生活知识框架(最新版本)

高中必修3_文化生活知识框架(最新版本)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特点 ②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作用 对社会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对人影响 表现:①交往行为、交往方式②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久持远 (注意: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注意理解)。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①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活》(必修3)知识概要

《文化生活》(必修3)知识概要

《文化生活》(必修3)知识概要一、文化及其作用(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涵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文化: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人们的社会行为都传承和发展着文化。

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二)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不同的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同(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

文化的发展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

(2)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生活》主编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明光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必修课程《文化生活》教材,已经在实验区试用了两年。

在总结试教经验的基础上,我想就有关课程、教材和教学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认识《文化生活》模块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没有“文化”专题,新课程设置《文化生活》模块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

因此,认识《文化生活》模块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有必要先了解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缘由之一。

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是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条件。

因此,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缘由之二。

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文化现象业已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成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

可见,《文化生活》课程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作为全新的课程,《文化生活》的最大特点,也是把握课程目标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它在学术领域没有现成的学科背景。

而且,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实际上有上百种之多;解释文化的意义,更是歧义丛生。

由于难以寻求既有的“文化学”的学科支撑,如何确定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并由此寻求建构这门新课程的方法论基础,就更显得至关重要了。

也就是说,只有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才是我们规范教学内容的准绳。

那么,从《文化生活》以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来看,怎样才能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把握课程定位呢?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

首先,必须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反对把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什么现象、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归因于文化。

尽管我们十分看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但“文化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

所以,我们在讲授学习《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时,有必要明确:“文化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的经典表述,依然是我们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必须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坚持以这一根本观点为指导,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文化生活》的课程定位,进而把握《文化生活》教材的全部内容目标极为重要。

为此,黄柟森教授在分析唯物史观与文化史观的异同时,已经作了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其次,需要明确课程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的。

对于当下比较通行的有关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归纳为大、中、小三个层面。

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

其中,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如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都是已经“人化”的自然。

精神文化则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然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

其中限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又可视为小文化。

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基本纲领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时又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这就是说,我们据此界定文化概念,大体上应属于“中文化”这个层面。

在教材的概念体系中,所谓文化的力量,实质上就是精神力量;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所谓文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还应该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是整合教学目标的核心概念。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阐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们从整体上理解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思路,不能偏离这些重要的阐述。

就发展先进文化而言,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就建设和谐文化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而就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而言,更应深入领会胡锦涛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不难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活》课程的教学目标了。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如何理解教材的体例规范、逻辑结构和内容目标(一)关于教材的体例规范理解教材编写的体例,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控制教学的程度和进度;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进。

每个单元的序言、每个课题的导语,都提供了把握教材逻辑框架的线索。

每个课题、框题、目题的设置,不囿于学科体系的顺序,而力求顺应学生认识相应主题所应经历的思维过程。

教材的这种设计,体现了以“学习过程为主线”的追求。

正文叙述,包括宋体字和仿宋体字。

宋体字部分,呈现教学与评价的基本内容;仿宋体字部分(我们称之为“活动框”),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机会,是承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

这两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活动框的设计反映了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既致力于提供基础性知识,更着力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的过程。

各种栏目的设计,既丰富了教材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又关照了不同学生的差异。

如讲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时,教材只概要表达了几个基本点,而支撑这一表述的背景知识却相当复杂。

这是考虑到学生已有或将学到的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无须在这里展开论述;同时也考虑到降低教学难度,不必把理论上的阐述作为教学和评价的要求。

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状况,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栏目──专家点评予以适当把握。

综合探究的功用,在于展现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综合探究。

一是把“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及其作用,当做基本教学内容来安排,充实有关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的内容。

二是把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主题,当做本单元主要知识之间联系的纽带,“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相关知识,进一步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二)关于教材的逻辑结构我们可先从教材框架结构的整体设计上看。

这一图示表明,教材框架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四个单元。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

从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上看,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第一单元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

教材根据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二单元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

教材着眼于文化传承的理解,讲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三个主题,帮助学生形成有关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第三单元讲“怎么看待中华文化”,阐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

教材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阐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四单元讲“怎么开展文化建设”,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选择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着重阐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是全书教学的落脚点。

(三)关于教材的内容目标我们可对照教材各单元的内容结构图,依次梳理。

凭借结构图,既可以明了该单元教学内容的递进层次、横向关联、综合要求,又可以明了该单元的内容目标,确认教学重点,即基本观点。

下面,我们分单元梳理它们各自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基本概念。

其中,对教学重点的陈述,没有分列知识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也没有按谁重谁轻的次序排列,大体上依循教材内容的顺序。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教学重点1.文化概念的内涵: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