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复习资料
普心复习笔记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1、内涵: 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2、特征: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间接性:借助的媒介和知识经验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二、思维的过程内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与分析相反的过程。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各个特征。
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三、思维的种类1:直观动作思维----依赖于现实的动作来解决问题2:形象思维--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解决问题3:逻辑思维—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第二节表象与想象(一)表象的概念1、内涵: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种类:A:依据产生的感觉通道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嗅觉表象动觉表象B:依据创造程度分:记忆表象想象表象(二)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与知觉的关系相同: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
不同:(1)表象不如知觉完整,不能反映客体的详尽特征,它甚至是残缺的、片断的;(2)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的,流动的;(3)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它反映的仅是客体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2:概括性:3:可操作性(三)心理旋转实验¡±库泊(Cooper,1973)心理旋转的研究表明:表象与外部客体是同构的关系。
(锁与钥匙的关系)表象是记忆表征,但信息来源于知觉,两者在机能上等价。
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四)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1、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基础2、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3、表象是人的认识从感知到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注:PET技术科斯林等人的研究毕思阿克等人关于视觉和表象是否具有相同的的脑机制第三节概念与推理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1、概念的含义内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
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详解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以下哪种选项的科学?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 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A.表象 B.想象 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哪两局部?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局部。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开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根底学科的开展。
1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客观性原那么 3.调查法 4.测验法 5.自变量 6.内省法四、简答题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范围?2. 心理过程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五、论述题1. 试述意识及意识的特征。
2.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开展理论。
3、试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个性心理倾向7.思维8.语言9.具体思维 10.物理学 11.人本主义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
普心复习关键词系列
0、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1、心理学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2、个性差异2、心理学研究原则方法:1、客观性原则2、分析与综合性结合原则(系统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3、1879 德国冯特莱比锡大学创见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4、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里的物质器官(生理基础)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里的能容)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反映的形式)主观因素:1兴趣爱好2人格特点(自动化思维)3人的价值观4知识经验5职业习惯6人的心态四、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心理的产生发展角度说)5、个体心理发展的概念: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应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6、心理发展的规律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同一(质变量变的统一,螺旋式)二、方向性和顺序性的统一(方向性是不可逆的)由头到尾,中心—边缘三、各种心理机能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四、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速度水平方向)五、不平衡性7、心理年龄特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8、影像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成熟3、环境因素9、理解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P3310、推动个体行为的动机因素关系: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容原因与动力。
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相率最佳。
11、注意:是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2、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与意志相关联的一种意识活动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3、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2、调节和监督功能14、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活动2、无关运动停3呼吸活动变化(呼长吸段)15、注意的产生方式:定向(朝向)反射16、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7、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一、客观因素:1刺激物新异性2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度、绝对强度)3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4刺激物之间的运动变化二、主观因素:1需要和兴趣2情绪状态、健康状态3知识经验18、有意注意:是预先有一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9、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一、加深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二、合理的组织活动,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三、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发展自控能力四、培养间接兴趣20、注意的特征(品质):1注意的范围(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2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三、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的互换规律22、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普通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普心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 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 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 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6. 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的活动。
7. 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 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9. 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 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 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16.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7.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精品】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
【关键字】精品《普通心理学》之记忆干货很喜欢普心里面对记忆的非正式定义: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
这篇文章不泛泛其谈,尽是干货,主要教会大家在记忆这一章节该如何复习、复习什么和详细的复习内容。
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同学,如果想考上,必须耐下性子地学,本章的重点在第三、第四、第五节。
博仁考研为大家做了精细的总结。
详细复习内容如下(以《普通心理学》书中的顺序做笔记的框架),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一.记忆概述★★(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保存和提取的过程。
(注意这三个加红的词,这对于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个概念特点的记忆,起着主线的作用。
)(二)记忆的作用这一块看一遍书就行,这个不重要。
(三)记忆的分类(除了第1点和第3点外,其它只考选择题)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块是记忆一章的重点,我在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会全面介绍。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选择题常考点,长时记忆的分类)情景记忆:是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是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化学公式、乘法规则、一年有四季等。
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这块在第五节会详细介绍。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例如,在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一些有关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游泳技能,真正学会了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了。
普心第六章
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记忆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或者说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回忆和再认)三个基本过程 (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2. 记忆的作用❶记忆与其它认识过程密切联系人们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学习和思维,都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
❷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没有记忆,我们的心理活动永远停留在婴儿的水平。
”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没有记忆,就没有现代的人类文明。
它避免了不必要的探索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一)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1.内隐记忆: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个体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产生影响的记忆,又称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2.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个体提取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产生影响的记忆,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补充资料:内隐记忆简介是近30多年来形成的新的记忆研究领域。
20世纪60年代,有人(Warrington & Weiskrantz,1974)发现遗忘病人虽然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但利用一些特殊的测验任务却发现这些词仍对病人的测验成绩有影响。
……,这表明,被试存在着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
其特点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确确实实地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了。
这就是内隐记忆,即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二)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的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也叫事实记忆。
2.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也叫技能记忆。
(三)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1.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与个人亲身经历分不开,不够稳定,也不够准确。
2.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也叫词语逻辑记忆。
与特定的时间、地点无关,比较稳定。
(四)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的三个阶段或三个系统)1. 感觉记忆(0.25—4秒)2. 短时记忆(5秒—1分钟)3.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三、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记忆结构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总复习之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C )。
”A、反应活动B、干涉活动C、反映活动D、返回联系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C)。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脑D、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 )。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原则D、主观性原则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弗洛伊德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10、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1、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A、脑B、客观现实C、实践活动D、主观意识13、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有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B)A、反映形式B、感应性C、反应活动D、心理现象1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猎物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C)A、生物反映形式B、物理反映形式C、心理反映形式D、化学反映形式15、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D)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活动D、意识活动16、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D)A、思维B、意志C、意识D、心理17、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普心复习重点内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与生活(非重点但有些内容要注意)1.心理学旳目旳:心理学是研究什么旳研究有关个体行为及心智旳过程,目旳在于描述发生旳事情、解释发生旳事情、预测将要发生旳事情和控制发生旳事情。
2.什么让心理学与众不同:心理学中旳科学措施科学措施涉及一组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旳有序环节。
这种措施用客观收集到旳信息作为得出结论旳事实基础。
3.心理学旳历史根基:重要事件、流派发展(重点在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16版P8●构造主义产生于冯特和铁钦纳旳工作,它强调由基本感觉构成旳心理和行为旳构造。
德国心理学家惠特尔曼旳格式塔心理学是构造主义旳一种重要分支。
措施:内省法。
●机能主义是由詹姆斯和杜威发展出来旳,强调行为旳目旳。
与构造主义相反,没有将意识简化为元素、内容和构造,而觉得意识是流动旳,心理旳特性是与环境持续进行互相旳作用。
因此,重要旳是心理过程旳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内容。
尽管存在差别,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旳见解仍然为现代心理学旳繁华发展共同发明了环境。
心理学家们目前同步摸索行为旳构造与机能。
因此可以说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是现代心理学旳根基。
●心里动力学观点觉得行为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和无意识旳动机驱使旳。
这种观念觉得,人旳行为是从先天旳本能和生物驱动力中产生旳,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旳冲突。
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行为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
当机体旳需要得到了满足而驱力减少时,机体就停止反映。
行为旳重要目旳是减少紧张感。
●行为主义观点觉得行为是由外部旳刺激条件决定旳。
约翰华生觉得心理学旳研究应当在于寻找“控制不同物种可观测行为旳规律”。
行为主义对后世旳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旳影响,它对严格旳实验和仔细定义旳变量旳强调,影响了大多数领域。
尽管行为主义者开展旳许多基础实验重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旳,但行为主义旳原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问题,如教育小朋友、矫正行为障碍和创立抱负化社会。
普心(下)复习要点(20190516)
普心(下)复习要点第七章记忆第一节1.记忆的概念、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区别第二、三节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储存容量和报告法、储存时间)】编码、容量,遗忘存储(消退说和干扰说)、短时记忆的提取、工作记忆的含义、理论模型。
第四节1.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影响编码的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提取的再认和回忆、提取线索。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第五节1.重构记忆不准确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第六节1.寻找记忆的生物痕迹稍微看2.遗忘症:顺行性和逆行性3.脑成像稍微看看第八章第一节1.认知概念、唐德斯“心理过程的速度”研究,减法反应时的逻辑、2.心理过程2个、不同心理过程对不同的心理资源的要求第二节1.语言生成:听众设计、言语执行和口误概念(斯本内现象)、2.语言理解:歧义的类型、消除歧义的途径3.语言思维和文化:萨波尔.沃夫假设(强假设和弱假设)第三节1.表象概念及其特征(可操作性中的心理旋转实验)、作用第四节1.问题空间的概念、问题的种类、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及例子2.算法和启发法区分和含义、3种具体的启发法并解决什么问题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每个方面的含义及例子4.演绎推理、心理偏见效应、经验怎么影响演绎推理5.归纳推理含义第五节1.判断时的3种启发法各自的含义2.框架效应第九章第一节1.智力的含义、二因素论、群因素论、结构论、智力形态论、多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提出者和核心观点。
第二节1.信度效度的含义,有哪几种信度效度,常模和标准化2.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诞生的情况,计分方式、心理年龄3.斯坦福-比纳量表的计分方式的比率智商的含义、优缺点,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结构构成、计分方式、离差智商计算方式和评价。
4.瑞文推理测验的特征第三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包含哪三个阶段、怎样界定智力超常、智力落后2.影响智力发展因素:遗传和环境对智力有影响的证据源自何处,弗林效应的含义第四节1.创造力的含义、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集中思维的含义、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复习材料
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有哪些?(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所以人们对于活动目的和任务的重要意义理解的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事物就越能引起和保持人的有意注意。
(2)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对于保持有意注意具有很大作用。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活动结果的兴趣。
尽管活动本身和活动的过程不能直接吸引人,但活动的结果对人有重要意义或能引起人的兴趣。
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3)合理地组织学习在明确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也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
1)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常常会加强有意注意。
2)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3)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引起与保持有意注意。
(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有意注意不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有时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的,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也可能是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倦和一些无关的情绪等)。
为了保持注意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还要以坚定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这样既能锻炼意志又能培养有意注意。
1.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基本的情绪状态有那些?分别是什么?高级的社会情感有那些?分别是什么?情绪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基本功能:(一)动机功能情绪情感具有动机的作用,对于人们的行为可能产生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干扰作用。
适度的情绪情感,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过强的情绪情感则会干扰人们的行为。
(二)信号功能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表情,人与人之间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三)调节功能情绪情感可以调节人的认知和行为。
积极的情绪情感使人愿意接纳外界事物,有利于提高任认知活动的效果,同时也使人充满信心,行为表现也比较开放自如。
消极的情绪情感容易使人封闭自我,对外界不感兴趣,认知活动的效率也会降低,在行为表现上,由于悲观失望,个体会无所事事,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普心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人格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和趋向。
(人格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里面貌。
(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的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调查法:调查法是就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倾向。
调查法有问卷法和晤谈法两种。
测验法:运用标准化测验工具,度量个体间对某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中的反应差异。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把人的经验进行元素分析,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主张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环境决定论”。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与荣格。
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神经兴奋的兴奋和传导: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形式是神经冲动。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大,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小,造成钾离子外流,钠离子被挡在细胞膜外,从而形成膜内外的电极差,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比钾离子和氯离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电位上升,并高过膜外电位,出现了去极化状态,在去极化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又开始下降,对钾离子的通透性上升,细胞膜又恢复极化,这一种电位变化即动作电位,它代表神经兴奋的状态。
普通心理学 各章重点
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心理、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
(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突触、本能、反射、反射弧、反馈、兴奋过程、抑制过程、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第三章需要与动机(一)基本概念:需要、动机、内驱力、成就动机、好奇心、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二)思考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心理学家发生的规律B心理活动规律C心理过程的规律D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2普通心理以()为研究对象。
A一般人的心理现象B特殊个体的心理现象C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D特殊个体到一般个体3属于普通心理学范围的有()。
A心理健康咨询学B社会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情绪心理学4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莱比锡大学的创立B韦伯定律的发现C冯特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D冯特创建心理学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
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6()以研究知觉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
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7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
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8行为主义主张研究()。
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9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
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10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1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
A行为主义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2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3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单选题)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汤姆金斯—伊扎德的理论
13. 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转移 B.升华C.文饰 D.补偿
8.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 ( )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意识阶段
9.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 ( )
19.“性格即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这说明人格具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20.某人听报告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直到听见掌声响,才想起正在听报告。此时,这个人的意识状态属于( )
B.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C.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
D.学习是生理成熟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
39.平行的铁轨向远方延伸时,看起来趋向于相交,因此,在画面上两条直线越趋向接近,
就表示距离越远,这是哪种深度线索在起作用?( )
A.纹理变化 B.遮挡C.视野中的高度 D.线条透视
17. 离差智商决定于( )
A.个体在相同条件团体中的相对位置B.个体的智龄状态C.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率
D.个体间正态分布的形式
18.喜欢追求真理,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种人格类型属于( )
A.智力T+型 B.智力T-型 C.体格T+型 D.体格T-型
42.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发现,最难辨认的表情是( )
A.怀疑 B.悲哀C.惊讶 D.恐惧
4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按照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记忆过程理解为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取。
2.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法。
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它有两种表现:其中积极而能够实现的我们叫理想;消极而不能实现的我们叫空想。
4.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5.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客观而产生的。
6.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和三个方面。
7.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典型稳定的特征。
8.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认为,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不善交际,神经过敏,他们具有分裂气质,易患的精神病主要是。
9. 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和。
10.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其高度发展就是天才。
1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12.你对骑自行车的记忆是 _______ 记忆。
13.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14.认知心理学界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即、中介状态和。
15.人的原始情绪(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16.微弱而持久情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17.性格是一个人的对现实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8.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19.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
20.气质是心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1.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
A.听觉编码 B.视觉编码 C.按语义编码D.按信息的物理特征编码2.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少。
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B.启动效应C.词优效应D.近因效应3.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称为()。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4.当自行车不能正常骑行时,人们通常会检查自行车的相应部件,找出故障进行修理,这种思维活动是()。
普通心理学提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释下列名词: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3、简述心理的实质。
①.唯心主义心理观;②.唯物主义心理观,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征;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①.陈述人的心理现象;②.解释人的心理现象;③.预测人的心理现象。
5、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测验法。
6、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①.构造主义;②.机能主义;③.行为主义;④.格式塔心理学;⑤.精神分析;⑥.人本主义心理学;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1、简释下列名词: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即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动物自己的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同: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
异:①.经典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明确,是食物引起了狗的唾液分泌;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并不明确。
②.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③.经典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是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绪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可以从动态性和意识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从动态性维度来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从意识性维度来看,心理现象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包括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有XXX和XXX,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XXX和XXX,他们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XXX,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法是不科学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XXX、考夫卡和XXX,他们主要研究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XXX,他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包括意识、前意识(可控)和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又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潜伏的无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口唇期、肛门区和性器区。
4、在潜伏期(6岁-12岁),孩子的玩伴通常是同性的。
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期)则是两性期。
6、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包括XXX和XXX。
这个流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正常人,相信人类有无限的潜能,而这些潜能能否得到发挥或实现,则完全取决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20世纪的心理学巨大思潮包括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
7、认知心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心理过程,而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研究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心前十一章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概念: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简答:个性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仰,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第二章人类心理的起源和发展一心理的起源(一)生命的出现(二)反映:任何物质形态的特征,对影响做出回答的能力。
生命物质:刺激感应性,趋利避害无生命物质:风吹,物体发生位移…(三)感应性----一切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来的独立,积极的反应能力。
在生物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实现。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动物心理的发展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生活环境的复杂性。
第一阶段:无脊柱动物第二阶段:低等脊柱动物第三阶段:高等级主动物三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起源---进化论(二)人类心理的产生条件一:劳动使用和制造工具;社会集体性条件二:语言共同劳动中人际交往的需要:发音器官的完善语词抽象思维自我调节手段条件三:人脑的发展脑量的变化脑内结构变化脑机能的变化脑功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模块说第三章感觉概念:1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2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差别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差别刺激的能力3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4韦伯定律:K=⊿I/I对数定律:P=KLgI乘方定律:P=KIn (P等于k×i的n次方)(具体内容见书83-87页)5明度: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i马赫带: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色带,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色带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6视觉适应: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觉性的变化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后像:刺激物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能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闪光融合:继续的闪光由于频率的增加作用而使人们产生连续光的感觉视觉掩蔽:在某种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而影响对其的觉察7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简答:1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及含义: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阈限(具体含义见概念)2颜色混合的种类与混合定律:色光混合---加法过程颜料混合---减法过程互补律:混合两种颜色产生白色或灰色,如红+绿,黄+蓝间色律:混合两种颜色产生中间色,如红+黄=橙代替率:不管成分如何,只要感觉上相似即可,红+绿,黄+蓝=白3色觉理论:三色说:视网膜上存在3种感受器,即感红,感绿,感蓝,对应不同波长的光波。
当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时,各种感受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兴奋,颜色经验接照感受器活动的比例而产生。
不能解释红绿色盲。
四色说:视网膜上存在3对视素:黑--白,红--绿,黄--蓝。
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通过同化,异化的作用实现。
可以解释颜色的感知,解释红绿色盲。
4视觉的时空心理现象:5音频的位置理论:共鸣说: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反之较宽。
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高频对应短纤维,低频对应高纤维。
行波论:声波使整个基底膜运动,从蜗底开始向蜗顶推进,振幅逐渐提高,当运行到某一部位时,振幅最大然后停止消失。
声音的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反之接近蜗底。
6视觉听觉物理量和心理量的对应关系:第四章知觉概念:1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2自下而上加工: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性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做自下而上的加工活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头脑中已经存贮的信息,这种加工叫做自上而下的加工或者概念驱动加工。
3主观轮廓:一个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做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4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
5:运动视差:6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空间位移,运动特性的反映。
7错觉:人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知觉。
简答:1.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各自的特点选择性:相对的自觉转换的无意识的;整体性:整体的把握事物;理解性:恒常性:形状,大小,亮度,颜色2知觉的加工类型及含义自下而上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
(含义见概念)3举例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生理线索:(1)调节晶状体曲度(2)幅合双眼视轴单眼线索:一只眼睛就可以感受的深度线索(1)对象重叠(2)线条透视(3)空气透视(4)相对高度(5)明暗和阴影(6)结构极差(7)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双眼线索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个体的态度和兴趣5运动知觉的种类:真正的运动知觉,似动第五章意识和注意概念: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
简答:2 注意的功能和基本品质?功能:选择功能(基本功能)、维持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刺激的有效加工)、整合功能(调节功能)。
基本品质:①选择性(注意的广度),影响因素: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活动的任务、个人知识经验;②稳定性(时间上的特性),影响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刺激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了解活动结果、个体身体状况。
③分配性(双作业操作),影响因素: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熟悉的活动分配好,不熟悉的分配差)、感觉通道被占用的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动作技能或智力活动。
④转移性。
3 注意选择功能和几种理论?⑴过滤器理论:1958年布罗德本特(英国)理论内容:①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②神经系统的某个部位存在着过滤器;③通过该过滤机制,部分信息能够通过,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则被阻断在这种机制之外完全丧失;④过滤装置类似于瓶颈作用。
⑵衰减理论:1960年特瑞斯曼理论内容:①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②神经系统的某个部位存在着过滤机制;③通过该过滤机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息完全通过,而不被注意活非追随的信息在强度上弱,出现衰减;④不同刺激都有自己的刺激阈限,当出现衰减的刺激在强度上仍高于阈限时,也能进一步加工。
第六章记忆概念:1记忆:个体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惊艳的心理过程。
2再认:当感知过的、思考过的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人们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人们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心理过程。
3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出现困难。
4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容易回忆,遗忘最少。
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容易回忆,遗忘较少。
5前摄抑制(对应首因效应):先学习的材料对后面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对应近因效应):后学习的材料对前面材料的干扰作用。
6组块: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合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叫做组块。
简答:1记忆的结构及加工过程?记忆结构(三成分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加工过程:2短时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的特点?3长时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的特点?4艾宾斯诺的遗忘研究?5遗忘现象的影响因素?①时间:信息的保护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②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量较慢、有意义的材料遗忘较慢、等同学习程度下,识记材料少遗忘较慢;③学习程度:适度学习(学习材料恰能成诵)、低度学习(识别材料没有一次达到无误背诵的程度)、过度学习(学习材料恰能成诵之后继续学习一段时间)。
低度学习容易遗忘,过度学习效果较好;④识别材料的系类位置(自由回忆):近因效应、首因效应;⑤识记者态度:不占主要地位的、不引起兴趣的、不符合需要的事物容易遗忘。
第七章心象概念:1表象:客观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2想象: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简答:想象的综合加工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第八章思维概念:1思维:人脑对言语,表象,动作等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反映2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判断: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特征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境所引起的按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和技能,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阶段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方式简答:1思维的加工过程及各自的含义: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各个特征结合起来,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比较:在头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抽象:在头脑中抽取出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维护到同类事物的过程2层次网络模型:概念的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通过连线表示并组成概念网络;每个概念的特征分级储备。
3概念形成的策略:保守性聚焦:把肯定实例中的全部属性看作未知概念属性。
每次只改变一个,如果是肯定的,则这一属性无关;冒险性聚焦:把肯定实例中的全部属性看作未知概念属性,同时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可能很快发现概念但也可能失败;同时性扫描:根据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选取一定的实例听取反馈同时进行实验,需要很大的记忆容量;继时性容量: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之上,根据主试的的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
如果正确则保留,否则更换。
4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知识经验的多少,问题的呈现方式,动机,定势,功能固着与变通第九章言语概念:1语言:一种社会现象,音,形,义相统一,全民性交际工具。
言语:一种心理现象,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和过程。
2对话: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的言语方式。
独白: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书面: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的影响,通过视觉,发音器官和手部运动的协调活动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