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
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
![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31c010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2.png)
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摘要:在社会快速进步的影响下,大多数城市正朝着高密度方向发展,这导致了城镇化进程的重大变化。
城镇化进程与城市的整体表现密切相关,它们可以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它也有力地证明了城市的科学规划水平,这对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具有很好的优势,但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充分结合建筑学视角,采取适当的城镇化进程方法加以解决。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建筑学;重要性引言城市发展趋势与整个城市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相关。
在当今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整个城市规划及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有效利用城市土地,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城镇化进程问题,促进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建筑学视角思考对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分析1.1有利于提高城市用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阶段,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城市常住人口密集、房产紧张、交通拥堵等众多管理方面的特点,特别是大量外来人口进城,进一步导致城市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增加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人口和建筑密度的增加使原有有效的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甚至在土地资源无法及时获得供应的情况下,限制了城市功能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有效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与城市开发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刺激了有效城市土地超载的出现。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生产和定居的需求,有利于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价值,然而过多的地下空间和摩天大楼也会影响生活环境的质量。
不仅是城市内绿色生态环境的缺失,而且还有对城市居民情绪也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考虑到城市环境的发展,我们可以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通过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压缩和分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活空间、提升城市建设的效率,加强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dfe283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c.png)
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建筑设计是任何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城市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力量。
正是由于建筑设计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它的必要性和影响就显而易见了。
首先,建筑设计具有某种社会作用,它既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美感,又能够连接各种建筑形式,其构成一幅完整的城市画卷。
例如,某些建筑可以被改造成公园,而其他建筑可以成为旅游景点,从而改善城市的景观外观。
其次,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可以有效的节省能源、节约用水,以及减少空气污染。
这些改进往往伴随着更优质的建筑材料、更好的照明设施和更先进的通风设备。
最后,建筑设计也可以增强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使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相比于单调的建筑,有创意的建筑可以提高城市的活力,也使城市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对城市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改善城市的整体美感,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
然而,这一过程仍需要改进,建筑设计市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当今城市居民高度多样化的需求。
只有这样,建筑设计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活力。
建筑知识:建筑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建筑知识:建筑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48c95b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a.png)
建筑知识:建筑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建筑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建筑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学科,从人类生存的定居点、城市规划到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事件脉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建筑学课程的学习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本文从建筑的艺术性、环保性、智能化、人性化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深入探讨建筑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一、建筑学的艺术性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建筑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建筑物外表的美感,更在于建筑的内在内涵和各种艺术元素的组合。
建筑的艺术性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
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和享受文化的魅力。
建筑学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让人们对世界各地的建筑表现形式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从而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流行的海绵城市景观,高科技的城市生态修复,通过将艺术与工程更好地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二、建筑学的环保性建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人们关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尤其是在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重要议题。
建筑学作为人类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也需要合理地解决生态环保问题。
生态环境设计和节能环保理念在当代建筑学中日益受到重视,例如雨水收集利用、太阳能供暖、生态屋顶等,这些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节约了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让城市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三、建筑学的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筑也成为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热点。
智能化建筑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管理、安全、人性化等要求。
智能化建筑随时控制建筑内温度、照明、安全问题,让居住环境更为舒适与便利。
目前很多智能化的建筑项目也应运而生,例如智能化办公楼、智能化购物中心等,日益改进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工作效率。
四、建筑学的人性化建筑学不仅追求艺术性、环保性和智能化,更是致力于实现人性化的设计与思考。
建筑设计调研的意义
![建筑设计调研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e657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a.png)
建筑设计调研的意义
1.对于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个体而言,调研可以激发你的灵感。
2.它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同时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开启新的设计方向。
在你将想象力引导并集中于不念旧恶概念、主题或方向之前,你应该通过收集不同的参考资料并探寻各种使你感兴趣的方法,去探索各种各样的创作可能性。
3.使设计更符合使用人要求,并且与当地景观更协调更新颖。
4.调研是一个与设计过程(设计理念的推导与实现)相逆的过程可以与设计过程相参照与互相激发从新的角度关注建筑与景观问题,使自己用新的角度去看待建筑对于环境、社会、人民的影响。
建筑学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建筑学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a37a9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e.png)
建筑学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建筑学是一门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历史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和施工技能的集合,更是一种与人类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
建筑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不仅限于楼房、大厦和雄伟的宫殿,而是体现在它们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革。
历史意义上,建筑学承载着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特征。
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每一座建筑都是时间的见证者。
建筑师在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注入了社会和文化的精髓,从而让后世能够窥见过去的辉煌。
比如,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是一座恢宏的宫殿,更是古代的科技与建筑工艺的完美结合。
建筑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创造,使得建筑物成为了人类艺术与技术的象征,不断地展示出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与此同时,建筑学在当代社会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首先,建筑学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出色的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
随着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环境限制下,使得城市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和宜居的居住环境,成为了建筑学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创新的建筑设计,我们可以使城市更加宜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建筑学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建筑业也承担着巨大的环保责任。
传统的建筑方式,尤其是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高楼大厦,对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建筑学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例如,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建筑外墙的绿化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等。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也能够为建筑业注入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力量。
最后,建筑学还具有振奋人心的社会意义。
每一座标志性的建筑都能够给人们带来共享的文化记忆和人类情感的感悟。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5f2f2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1.png)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是紧密相连的两个学科,它们在城市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学注重设计和构造,而城市规划则关注整体布局和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密切联系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基础。
首先,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影响中得到体现。
城市规划师在规划城市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的布局、风格和大小。
城市中的建筑与规划师的设计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整个城市的形态和风貌。
例如,建筑的高度和形状对城市的天际线和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座高耸的摩天大楼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并给城市增添了现代感。
因此,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塑造城市的面貌。
其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还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利用和发展上。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建筑学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可以为城市空间的开发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建筑师会考虑到不同建筑的尺寸、功能和风格,以便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例如,高层建筑可以在垂直方向上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资源,而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商务和文化活动。
因此,建筑学通过其设计和创造力,为城市规划的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在创造宜居城市环境方面也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宜居的城市需要考虑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度、社交互动、可持续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建筑学可以通过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创新来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例如,建筑师可以设计拥有良好通风和自然采光的建筑,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城市规划则可以通过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来增强社交互动性,并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设施。
通过整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满足人们居住需求、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环境。
总的来说,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学科,它们共同塑造了城市的面貌、发展和人居环境。
为什么城市中出现的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城市中出现的建筑具有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cf41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b.png)
为什么城市中出现的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出现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改造。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不仅具有实体和功能性的作用,还能够产生重要的文化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城市中建筑的重要意义。
1.建筑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建筑不仅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历史文化背景,还代表了一种城市文化风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例如,人们在旅游中常常会去欣赏一些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和历史文物,而这些建筑也成为了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成为了城市名片,成为了城市认知和形象传播的重要符号。
2.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载体和标志。
城市越发展,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就越大,建筑的种类和形式就越丰富。
例如,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高标准、高质量、节能环保的建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建筑,也成为了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标志,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建筑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改造建筑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一种反映。
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构造方式,都表现了人们对自然材料和技术的驾驭和利用。
同时,建筑也是人们对社会环境进行改造的产物。
建筑项目通常会按照城市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建设,这也意味着人们对城市规划和社会组织方式的认知和设计。
4.建筑带来的舒适和便利建筑的建设规范化和细节处理的科学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建筑的舒适性、便利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代建筑的优势在于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和品质提升。
5.建筑的民主性和多样性建筑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形式,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体现多样性和民主性,这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例如,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建筑形式,如容器房、木屋等,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一种新型潮流,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城市规划的科学意义
![城市规划的科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964eb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e.png)
城市规划的科学意义城市规划的科学意义导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
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继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莫尔等人之后提出种种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
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颇有影响。
1 城市设计导则问题的缘起18世纪下半叶,随着突飞猛进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也逐渐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活品质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运而生的。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
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
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
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
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观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作为两者间的“减震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传统城市设计主要与“美”的塑造、或“城市美化”相关。
人们通常认为,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应该是具象的建筑效果图和明确的建筑高度、层数、楼地板面积等数据,而事实上,现代城市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美“的问题,而越来越扩展到其它的方面。
城市中不仅有物质形态的具象内容,更有精神和文化形态等无形层面的内容。
通过它们,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传统管理手段无法表达的内容。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e506f3c83c4bb4cf6ecd10b.png)
浅析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摘要一个城市的建筑代表着城市的总体形象,也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其次通过实例介绍了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作用及意义等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重要性一、城市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1、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正面影响1.1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以高层建筑为主,尤其是住宅建设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密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人口居住的压力。
高层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闲置下来的土地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这些土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还能在城市建筑发生灾害的时候,作为安全区供城市居民使用,大大地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安全指数。
1.2增进人们的交往环境现代的建筑设计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筑有很强的空间重叠性。
所以工作在同一栋建筑内的人们拥有很方便的交通能力,即只需乘坐电梯就可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并且因为建筑设计的特点,可以使得很多的单位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使得人们能够很方便快捷地与他人交流,从而大大改善了人们的交往环境,使得交往不再被遥远的距离所限制。
1.3开辟人们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导航,能够凝聚整个城市的精神力量。
建筑设计能够根据城市的特点,在最合适的地方兴建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
当人们进入城市以后,目光就会被标志性建筑物所吸引。
而作为人们视觉中心的标志建筑,也在散发着其独特的文化韵味,渲染了城市中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人们心中关于城市的精神环境。
2、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2.1使周围环境变得单调我国目前的建筑还主要是方块形的设计,建筑外形相似性很大,并且巨大的建筑尺度也改变了街道的形状,使得街道也变得中规中矩。
这些变化都使得整个城市在整体外观中,被规则的形状所约束,丧失了原有的灵活。
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周围的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厌倦。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279a36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d.png)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摘要】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是当代建筑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这篇文章从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入手,探讨了高密度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技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应用、人性化设计与高密度环境的平衡,以及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创新案例。
结论部分则着重讨论了可持续发展与高密度城市建筑设计、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与建筑学思考,以及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深度思考,可以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建筑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城市高密度环境、建筑学思考、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高密度建筑、设计原则、绿色建筑技术、人性化设计、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城市挑战、城市机遇、可持续发展、建筑学发展、城市环境。
1. 引言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城市建设空间受到限制,高密度建筑成为应对城市发展挑战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紧密关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应该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高密度建筑的设计原则也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实现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在高密度环境中,人性化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在保证建筑密度的创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思考和探索,建筑学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将成为建筑学界和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课题,需要不断深化研究和实践。
2. 正文2.1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且相辅相成。
关于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
![关于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64c2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6.png)
关于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密度在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城市内的土地面积有限,所以在建筑学的设计上就需要有很大的改变,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物在不断的增加,改善城市内土地不够使用的状况。
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度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高密度,然后简要的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城市高密度状态下使用建筑学的策略,以供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高密度;建筑学;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向着高密度的方向发展,因此城市的建设规划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
城市的高密度建设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作用于经济、社会、交通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于高密度城市的科学规划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资源的利用效果,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但是要看到,高密度城市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城市的高密度发展也产生了许多的不利条件,所以需要予以关注。
一、城市高密度的概念(一)空间密度空间密度是一个物理性概念,其指的是空间体积和重量间的比较关系。
从建筑学方面来分析,空间密度涉及建筑范围、空间、基本功能设计等多种内容。
因为城市空间密度和自然空气质量之间有直接的关联,再加之过度拥挤的人口建筑面积将影响居民的生存空间及精神状况,因此,其和社会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有联系,属于城市高密度的反映。
(二)直觉密度直觉密度是一种对空间结构的评定,其属于主体对象对附近环境的体验,是一种基于透镜模型下的感受。
从建筑学方面来说,直觉密度注重的是间接性感知,属于一种基于模型体验空间密度的实质。
例如,建筑结构的总数建筑的开放性与建筑空间规格等,均是直觉密度的体验范围[1]。
因为直觉密度和人们现有的知识及经验相关,因此有较大的对比性。
例如,城市居民走进地人少的农乡就会觉得广阔,而处于更加拥挤的城市便觉得局促。
由此得知,直觉密度属于人们对城市高密度环境的一种间接性感知。
建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建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d50a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1.png)
建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内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研究,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
在城市规划中,建筑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建筑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具体介绍其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核心之一是对建筑设计进行科学和系统的规划。
建筑技术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通过建筑设计来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首先,建筑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设计工具和技巧,使建筑师能够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城市整体风貌和功能需求的建筑物。
其次,建筑技术还可以提供各类建筑材料和技术,帮助建筑师选择适合城市环境、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建筑技术还可以提供先进的建筑模型和仿真技术,帮助规划师和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就对建筑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二、能源利用城市规划中,能源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技术可以通过提供节能建筑设计来降低能源消耗。
首先,建筑技术可以提供节能设计的指导方针,如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采光与通风系统的优化等,从而使建筑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建筑技术可以提供各类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建筑技术还可以提供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三、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技术可以通过提供环保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来保护城市环境。
首先,建筑技术可以提供环保建材和施工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如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材料、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其次,建筑技术可以提供雨水收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环保设施,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城市类型学的阐述
![城市类型学的阐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17543aa32d7375a4178046.png)
建筑类型学的阐述什么是城市类型学,似乎是一个模糊而又难以定义的名词,甚至偏于哲学思想,但既然有人提出这个论点,就说明建筑学又多了一个新的理论发展方向,经过几代建筑人对于建筑类型这一名词的阐述,大致完善了这一理论的具体解释。
后面我们就要说到几位著名建筑师对于建筑类型学的理解,希望对于学习建筑学的学生能有一点启发性的引导,让他们在以后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融入此类思想,让我们的建筑更加多变。
著名建筑理论学家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阐述了建筑类型学这一观点,书中写到类型不是指被精确复制或模仿的形象,也不是一种作为原则规则的元素,从实际制作角度看,原型是一种被依样复制的物体,而类型则正好相反,人们根据它去构想出完全不同的作品。
原型中的一切是精确和给定的,而类型中的所有部分却多少是模糊的。
我们因此看到,对类型的模仿需要情感和精神。
他还说到:一切发明创造尽管在以后会出现变化,但却始终明确保留和表现了自身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讨论是为了明确地认识以隐喻形式出现在许多研究之中的类型一词的含义,同时也想指出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类型不是原型而被忽视,二是把原型那种对应复制的严格性强加给类型。
在建筑中有一种扮演自身角色的元素,它不是建筑实体所要服从的元素,而是存在于原型之中的某种东西。
这就是规则,建筑的组织原则。
事实上,这个原则可以认为是永恒的。
这种观点的前提是视建筑为一种结构,而建筑物本身可以表现和揭示这种结构。
这个永恒的原则可以称为典型元素,或简称为类型,它存在于所有的建筑物中。
类型也是一种文化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建筑物加以研究。
类型学因而称为分析建筑的要素,也是分析城市建筑物的要素。
类型学所研究的是不能再进行缩减的元素的类型,即城市和建筑的元素类型。
但它却与技术、功能、风格以及建筑物的集合特征和个性有着某种辩证的关系。
例如集中式布局显然是宗教建筑中一种固定不变的类型,尽管如此,每当人们选定集中式布局后,教堂建筑的功能与建造技术,以及参与教堂活动的集体便会相互影响和作用。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社会意义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社会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f7e88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a.png)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社会意义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将建筑学、设计、园艺、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旨在打造具有美感、人文关怀和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景观。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在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给予社会一个积极、创新的审美体验。
首先,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具有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是人们眼中的一张面孔,更是一个城市内涵和魅力的体现。
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通过建筑、绿化、灯光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为城市增添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里,人们不仅仅是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地方,更是能够感受到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因此,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成为了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
其次,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物的美观,更是人们在其中生活、工作、休闲的舒适体验。
城市景观设计能够通过绿地的设置、景观道路的规划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社交场所。
在这些美丽的公园、广场和街道上,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相融,体验到放松和快乐。
同时,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还可以创造出安全、便利、舒适的交通系统,为居民提供高效、宜居的生活环境。
再次,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对社会的凝聚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优秀的城市景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审美需求,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城市景观的设计需要兼顾社会公众的需求与利益,协调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提供一个共同的场所和平台。
例如,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激励和凝聚社会信仰的作用。
而创新性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则可以吸引各种各样的创意产业和商业机会,为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最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还能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设计城市景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探讨城市规划设计的社会意义
![探讨城市规划设计的社会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6e082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e.png)
探讨城市规划设计的社会意义城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对城市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城市的布局、地貌、建筑、交通、环境、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设计的社会意义。
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也不断增加。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建筑等方面,可以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可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减少土地的浪费和破坏,同时提高城市的产出效率。
此外,城市规划设计还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城市的公共设施和绿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公园等公共设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需求。
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城市规划设计对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质量、空气质量和环境品质,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例如,合理设置绿地和水体,可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休闲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城市规划设计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城市建筑,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理念,可以减少建筑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三、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产业布局和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和商业区,可以促进产业聚集和经济集聚效应,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率。
此外,城市规划设计还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和规划理念,塑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和特色,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带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城市发展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城市发展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c8c53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城市发展关系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和景观,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城市发展关系,并分析其互相影响的重要性。
一、建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存在,它的设计与建造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发展方向的确定。
首先,建筑的外观和功能对城市的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设计独特、富有创意的建筑可以成为城市的地标,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建筑的布局和规模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合理规划和设计的建筑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因此,建筑设计必须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发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城市发展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方向和内容。
首先,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建筑需要适应不同的用途和功能。
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新兴概念逐渐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其次,城市的人口和交通状况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挑战。
高密度城市人口增加和交通压力加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紧缺,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利用效率和交通便捷性,以满足城市的需求。
三、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创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建筑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通过设计独特的建筑风格,城市可以塑造出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氛围,吸引投资和人才。
其次,城市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需求。
例如,城市的扩张需要新的住宅、商业和办公用地,这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项目和机会。
在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建筑设计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要关注建筑的形式和功能,还要考虑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394da3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7.png)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是紧密相连的领域,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各个时期。
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而城市规划则是指整个城市中的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首先可以从建筑本身开始分析。
建筑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它是由设计师、主人和城市之间的复杂系统所构成。
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高度、颜色等诸多因素对城市的景观和氛围产生影响。
因此,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研究是紧密联系的,建筑学的理论和应用都要与城市规划相辅相成。
城市规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尺度”建筑学,它考虑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师必须考虑未来城市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目标,要同时兼顾市场需求、环保等方面的利益并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城市是建筑的集合,而建筑也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如果一座城市的地区规划明确了高层建筑的建设方向,那么建筑学的研究就会着重考虑如何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环保标准的高层建筑。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是需要密切协作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的规划和建筑的设计达到协调和完美的状态。
此外,城市规划也可以通过建筑设计来实现。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各种发展目标,需要制定各种规定和标准,其中就包括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
在建筑中,门窗、墙体、屋顶等元素的设计在有关建筑规范和市政建筑安全标准中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都必须密切关注这些标准并尽最大努力来实现它们。
总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它们的目标是使城市变得更具魅力和更宜居。
作为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是富有前途的领域,我们应该加强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以期达到一个更加繁荣、美丽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建筑学对城市的意义探讨
![建筑学对城市的意义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bd6b72f50e2524de4187eb8.png)
建筑学对城市的意义探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创新,能源浪费和环境污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发展,当代城市形态充分反映了市民的实际需求,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与满足人们实际需求,我们必须采用多视角规划设计方法来进行城市建设。
本文将分析建筑学对城市研究的重要意义,分别从:城市设计的发展现状、建筑学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城市景观设计相关分析、促进我国城市合理设计的有效措施。
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城市设计的发展现状(一)设计概念不清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师对于“城市设计”的概念认识不到位,将设计重点放在外部环境的设计上,对城市设计的真正意义还未探索透彻。
(二)设计方法相对陈旧设计方法的陈旧主要体现在整体规划的缺乏,在设计中依然是采用传统的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
(三)未彻底摆脱城市规划束缚建筑设计师在具体设计时没有彻底摆脱城市规划的束缚,从而导致城市风貌回话、城市景观规划都与城市设计规划相类似。
(四)细节处理不够严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未对整体规划的协调性与合理性进行充分考虑,对于景观要素的处理缺乏一定合理性。
(五)忽略了城市设计的本质城市设计的本质在于促进城市合理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设计过度重视商业利润,供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绿色景观为了创造更多利益被分割成了小空间。
二.建筑学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在建筑行业大力发展的今天,钢筋水泥作为建筑材料,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相对广泛,然而楼越高,越彰显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疏远,更加疏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越来越感觉自己生活在鸟笼中,无法真正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在这种高压环境的生存下,人们会逐渐对生活与工作产生倦怠感,无力感,据此,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在不断拓展城市建设规模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城市建设进行有效规划。
建筑知识:建筑学的现代意义
![建筑知识:建筑学的现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7cdd12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c.png)
建筑知识:建筑学的现代意义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建筑的美学和艺术品质,更关注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在现代社会中,建筑学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建造房屋和空间,而更多地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建筑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学不断地更新、迭代和创新。
建筑学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创造出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环保、更加舒适的建筑。
首先,建筑学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建筑的智能化。
在现代化建筑中,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运用智慧技术来创造出更加智能的建筑物。
比如现代高楼大厦的智能化系统,包括智能门禁、电梯管控、人脸识别、照明控制等先进的技术,让我们的建筑物变得更加安全、便利、高效。
这些智能化系统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管理和掌控建筑,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其次,建筑学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建筑的高效性。
在现代社会中,高效建筑是我们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
高效的建筑在能源利用效率、室内气候控制、可持续性设计和材料利用等方面表现出色,它们所创造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传统的建筑物。
例如,现代高效建筑经常采用节能措施,如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能源管理系统,从而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浪费,从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
再者,建筑学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建筑的环保性。
建筑学也是环保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建筑物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是极大的。
建筑学的现代化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环保原则,建造更加环保的建筑。
现代建筑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如再生资源材料、无毒材料等,以此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
同时,建筑物的设计可以采用低碳设计理念,例如优化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从而为环保做出贡献。
最后,建筑学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建筑的舒适性。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来缓解压力,建筑学的现代化正是为此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评 BOOK REVIEW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李华ABSTRAC T/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e 2ndissue of Studies of Architecture & Culture, especially the researches of American cities conducted by the Venice Schoo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urban renovation under the auspices of ideology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idea-reality”, and points out that architecture has its own and an autonomous space mediated between ideology and practice, and the signifi cance of urban studies to architecture.KEY WORDS/ Urban studies, Architecture, VeniceSchool摘要/通过对《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尤其是对威尼斯学派的美国城市研究的解读,从“观念-现实”的角度,考察了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城市更新与建筑实践的关系,并指出在意识形态与建筑实践之间存在的一个中介的、建筑学可以作为的自主空间,以及城市研究之于建筑学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研究 建筑学 威尼斯学派“随着未来经济模式的变异是否也会引发城市化进程的自我变异,从而给建筑学带来新的希望?”—丁沃沃,《建筑学与城市化—读“走向群岛形态”》城市,是当代建筑学无法回避的议题。
然而,对建筑学来说,城市却是一把双刃剑。
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使建筑学本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通过城市研究、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建筑学在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边界,和介入社会实践与文化构筑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城市问题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广度,已超出了建筑学学科自身所能涵盖和解决的范围。
现代主义在城市问题上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建筑问题,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交织。
可以这样说,现代主义建筑在城市问题上的失败,恰恰说明了建筑学本身的局限,或者更准确地说,以建筑解决城市问题的局限。
局限本身并不是问题,每个学科和职业都有自身无法逾越的边界,问题是,城市研究对建筑学的意义是什么?本文最开始引用的提问,来自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编辑出版的《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威尼斯学派与城市”。
这个设问是本专辑的最后一句话。
以问题而不是结论作为本书的小结(编者前言中所称),无论是有意还是偶然,都意味深长。
事实上,这个设问本身恰恰可以作为我们阅读这本书的一个线索:城市发展和城市观念的变迁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分为3个板块:“威尼斯学派与城市”、“城市史:东方与西方”、“书评与评论”,共收录文章11篇。
但就内容而言,威尼斯学派的城市研究是本书的核心,全书11篇文章中有8篇与之有关,其中5篇来自威尼斯学派的4位巨匠:马西莫・卡西亚里(Massimo Cacciari)的“大都市”、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的“杰斐逊的灰烬”、弗朗切斯科・达尔科(Francesco Dal Co)的“从公园到区域:进步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城市的革新”(下称“从公园到区域”)、乔尔乔・丘奇(Giorgio Ciucci) 的“农耕理想的城市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广亩的起源与发展”(下称“农耕理想的城市”)和他为“美国城市—从内战到新政”(下称“美国城市”)写的前言。
另外3篇,罗伯特・C. 旺布利(RobertC. Twombly)的“社会主义视野下的资本主义城市”是对《美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收稿日期:2012-01-10《农耕理想的城市》和达尔科的《从公园到区域》,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
他们与丘奇等所撰写的《前言》均出自1973年出版的《美国城市—从内战到新政》。
这本书是威尼斯学派19601970年代城市研究的成果之一,集合了4位成员4个不同的研究。
除了丘奇和达尔科的长文外,另外两篇分别是马里奥 ・ 伊利亚(Mario Manieri Elia)的《走向“帝国之城”:丹尼尔・哈德森・伯纳姆和城市美化运动》和塔夫里的《祛魔之山:摩天大楼和城市》。
虽然这几个研究的视角和主题不同,如书名所示,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时段和区域:1860年代到1930年代的美国城市。
这个时期正是美国在资本主义体系驱动下,工业城市急剧扩张,历经数次经济震荡,最终步入大萧条的时期。
“在美国80年代2),都市化第一次成为国家生活的控制性因素。
正如种植园是战前南方体系的代表产品以及小农场之于北方农业体制一样,城市是新工业主义的极高成就。
”[1] 61这一时期的都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且是一次本质上的裂变,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大都市”(metropolis)。
大都市,以马西莫・卡西亚里的定义,是 “社会关系理性化过程的一般形式”[1] 17,具有精神而非个人的客观理性。
它与传统城市的区别,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外观的改变,而是社会关系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不同。
这种根本性的不同,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也催生了新的城市结构、观念、实践,以及各种城市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对城市结构的制约开启了巨大的转变过程,正是这些联系3)使建筑和城市规划方法成为转变的工具。
”[1] 380而威尼斯学派的研究任务之一,就是以新的方法阐释这个转变的过程和趋势,以及“这些转变对知识生产所施加的影响”[1] 380 —包括建筑的和城市规划的知识。
从传统城市到大都市,几乎是每一个经历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回避的裂变。
但这种裂变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与反应却不尽相同。
与有着深厚城市传统的欧洲相比,由于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其资本主义的城市扩张更为迅猛,裂变更加醒目,矛盾也更加尖锐:乡村的衰落,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城市对自然的侵害,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与社会组织的崩塌,以及新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土地问题、环境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几乎不可避免的,城市被看成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源头和温床,各种反城市的观念与实践应运而生。
国城市》的书评,胡恒的2篇文章,“威尼斯学派的城市研究”追溯了威尼斯学派形成的历史和城市研究的背景与概况;“威尼斯之梦”是对塔夫里《计划与乌托邦》的书评。
其他3篇文章虽然不是关于威尼斯学派的,却各有深意。
彼得・L. 劳伦斯(Peter L. Laurence)的“城市设计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官员城市主义的新研究,19551965”,在时间上,是对威尼斯学派的美国城市研究的一个延展,而在方法上,提供的是不同的研究路径和切入问题的角度。
萧玥的“《考工记》,归去来兮”是对中国、日本和美国学者有关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研究,思考的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丁沃沃的“建筑学与城市化”是对皮尔・维托利奥・奥雷利 (Pier Vittorio Aureli)的长文“走向群岛形态”的解读。
奥雷利是意大利年轻一代颇为活跃的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曾就读于威尼斯建筑学院,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做博士论文研究,现于英国建筑联盟证书学院(AA Diploma School)担任一门理论课的主讲老师,和一个设计教学单元的课程主持。
虽然很难说奥雷利与威尼斯学派有直接的承传,但其对城市化、政治关系与建筑形式的考量,显然是当代建筑、城市研究对威尼斯学派的一种回应和发展。
因此,作为一本文集,本书既包含了时间的跨度—从1970年代到当代,也涵盖了不同的范畴,从哲学理论、城市史研究,到与城市相对应的建筑形式思考。
如果说时间是检验文本价值的试金石的话,那么范畴的广度为我们切入城市/大都市问题,提供了具有一定深度的不同视野。
尽管如此,本书有其自身围绕的核心:“观念(意识形态)—实践”之间的关系。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实践并不囿于具体的建造或某种特定物质形态的形成,而是指人有意识地阐释和构筑城市的活动。
“我们的研究中得出的最重要的事实,是意识形态与文化被直接变换为技术并运用,即使是在意识形态最退化、文化最弱、技术也最不显著的地方。
在美国社会中,从想法到应用所需的时间大大短于其在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的关键时期所用的时间。
在我们看来,对这一短暂时间跨度的理解要比写一部综述性的美国城市史有更为重要的贡献。
”—《美国城市—从内战到新政》前言无论从内容还是篇幅上说,本书中的两篇长文,丘奇的书评 BOOK REVIEW识形态里,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被视为对民主理想和个体价值的侵害,而无论是广亩城市还是区域规划,就其根本的理念来说,都是保护和维系这一终极价值的技术工具和物质手段。
也就是说,它们作为城市改良和更新的技术工具和物质手段,并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内涵。
因此,无论是乡村公墓的建立,还是城市公园的出现,其目标都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改善。
作为人所构建的自然,它们蕴含着多重的意义:宗教的信仰、社会的公平公正、道德的教诲、统一和谐的再现、公共健康的保证和证明,以及经济利益的平衡等。
这种多重的复合性,决定了公园从出现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或景观议题,而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体与中介。
从研究切入的角度上说,丘奇与达尔科所书写的是一种历史批评式的观念史。
与一般的历史研究不同,它的启动源自对问题的探讨,其目的不是进行某种历史全景的还原,而是在知性的层面,探讨和重构人类的某种理性活动和线索,以揭示或解释现象背后的成因。
这种重构,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意识形态批判的烙印,尤其是对于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历史学家。
然而,在历史研究中,遵循某种理论立场的批判性,长处与危险同样明显。
一方面,借助理论的体系与假设,这种研究可以穿透表层的现象,揭示出历史背后隐含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洞见;另一方面,预先立场的设定,也会使历史研究面临简化,判断的片面化(one-sided)甚至偏离史实的危险。
对此,《美国城市》的书写者们有着相当的自觉和警醒。
他们在《前言》中的声言,对我们认识历史批评的研究方式颇有助益:“可能作为现代批评中的第一次,里昂・托洛斯基在早先的著作中曾经指出,在艺术批评和资产阶级文化价值的批评中必须采用阶级观点。
这一阶级观点的建构源自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把它作为现成公式套用在宣告资产阶级智力产品优劣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