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专业《实训二 石膏牙模型Ⅰ类洞制备(2学时)》

口腔医学专业《实训二  石膏牙模型Ⅰ类洞制备(2学时)》

实训二石膏牙模型Ⅰ类洞制备〔2学时〕一、实训目的1掌握Ⅰ类洞的形状结构、外形特点。

2熟悉石膏牙Ⅰ类洞洞形的设计、制洞的方法和要点。

二、实训内容1学习打磨机的使用技巧。

2演示石膏牙Ⅰ类洞形的设计及制备方法。

3学生在石膏牙模型上制备Ⅰ类洞洞形。

三、实训器材1器械打磨机、车针、气枪、铅笔。

2材料石膏牙模型。

四、方法和步骤〔一〕讲述并演示打磨机的应用:1执笔式握持打磨机,支点要稳,尽量使用无名指为支点。

型号车针。

3磨切时车针和磨切的牙面相垂直。

〔二〕复习Ⅰ类洞的相关知识:1Ⅰ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上的点隙、裂、沟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牙合面洞、上颌前牙腭面洞、上颌磨牙和下颌磨牙颊面牙合2/3的颊面洞及颊牙合面洞、上颌磨牙腭面牙合2/3的腭面洞和腭牙合面洞。

2后牙牙合面Ⅰ类洞形预备要点:〔1〕洞的外形呈圆缓曲线,避开牙尖,尽量保存斜嵴或横嵴。

〔2〕洞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深度,应达牙本质浅层。

〔3〕洞形为典型的盒状洞形,洞侧壁直并略向洞口聚合,必要时可增加倒凹固位。

〔4〕保护牙髓,洞底应与牙合面外形一致,以防穿髓。

〔5〕点、线角清晰而圆钝,洞底平坦。

〔6〕洞缘角呈直角,无短斜面形成。

〔二〕Ⅰ类洞洞形的设计及制备:1设计外形用铅笔在石膏牙模型后牙牙合面上设计窝洞外形。

要求包括沟裂,避让牙尖和边缘嵴,形成圆缓曲线。

2制备洞形在外形线内约处开始磨切,保持车针与牙体长轴平行,依次磨切颊侧壁、远中壁、舌侧壁及近中壁,洞深至少~2mm。

要求侧壁直且互相平行。

3制备洞底沿一侧洞壁修整洞底,要求底平。

4修整洞形要求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楚而圆钝,在牙尖下的侧髓线角处做倒凹。

打磨机应在外形线内开始磨切,预留出修整的空间,以免扩大洞形。

选用适宜的支点,用力方向与牙合面垂直。

五、思考题1Ⅰ类洞的根本结构和特点?2Ⅰ类洞制备过程中可以考虑的固位形和抗力形有哪些?〔王家霞〕。

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课程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口腔材料学实验名称: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实验地点:口腔医学院技工室学生姓名:林彦君学号:指导教师:郭永锦实验时间:2015年 5 月26日【目的和要求】1.熟悉自凝基托树脂、和石膏模型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如固化放热、固化时间和固化形态等。

2.掌握上述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与临床操作方法的关系,为正确使用这些材料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1.自凝基托树脂的固化实验。

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实验。

【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调拌刀、一次性纸杯、小架盘药物天平、温度计2个、铝箔纸、塑糊胶片、有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 l5mm,侧面中部开一个可插入温度计的小孔)、无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 l5mm)、玻璃板、塑料勺、量筒(l0ml)、玻璃吸管、木垫块(f 40mm.b 20mm.h 8nun)、石膏调拌刀、橡皮碗、量筒(25ml)、不锈钢盘。

2.实验材料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熟石膏、超硬石膏、自来水、凡士林。

【实验原理】1.自凝牙托粉与自凝牙托水按比例调和后,牙托粉即在牙托水中溶胀和溶解,同时牙托粉中的BPO(引发剂)与牙托水中的DMT(促进剂)在室温下反应,生成自由基,引发MMA进行聚合反应(参见第二章),故可达到在室温下快速固化制备义齿基托的目的。

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加速了尚未固化的MMA的挥发,加之搅拌带人的空气,故容易产生一些微小气泡。

在溶胀、溶解和聚合反应的不同时期,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后完全固化。

材料从开始调和的湿砂状变成坚硬固体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

2.石膏粉和水按比例调和后,发生凝固放热反应,所以石膏凝固时温度明显升高。

材料从开始调和起,15分钟左右达到初凝,l小时左右基本凝固,由糊状变成硬质固体,24小时完全凝固,强度很高。

【方法和步骤】1.自凝慕托树脂的固化实验将自凝基托材料的粉剂和液剂按2:1准确取量(每个试样取量189粉剂和9ml液剂)后,先把牙托水放入调拌瓷杯中,再加入牙托粉,用调拌刀沿杯壁快速混合均匀,用塑料胶片加盖静置,以进行(1)(2)项实验。

牙体石膏模型制作实训报告

牙体石膏模型制作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牙体石膏模型制作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技能,通过对牙体石膏模型的制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牙体解剖结构,熟悉牙体修复材料的特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牙体石膏模型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牙体石膏模型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实训内容(1)牙体石膏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材料(2)牙体石膏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3)牙体石膏模型的修复与维护2. 实训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牙体石膏模型制作的基本原理、材料选择、步骤等。

(2)示范操作:教师现场示范牙体石膏模型制作的全过程。

(3)学生分组操作:学生按照分组进行牙体石膏模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与讨论:实训结束后,学生总结实训经验,讨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牙体石膏、模型托盘、牙模型、雕刻工具、打磨工具等。

(2)人员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

2. 实训步骤(1)牙体石膏模型的调拌:按照牙体石膏的配比要求,将石膏粉与水混合均匀。

(2)牙体石膏模型的放置:将调好的石膏倒入模型托盘中,将牙模型放入托盘中,调整牙模型的位置,确保石膏模型能够覆盖牙模型。

(3)牙体石膏模型的固化:将托盘放置在固化箱中,按照石膏的固化时间进行固化。

(4)牙体石膏模型的脱模:固化完成后,将石膏模型从托盘中取出。

(5)牙体石膏模型的修复:对石膏模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无气泡。

(6)牙体石膏模型的维护:对制作好的石膏模型进行清洁、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3. 实训总结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牙体石膏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熟悉了材料选择、步骤等要点。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对牙体石膏模型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训成果与分析1. 成果展示本次实训共制作牙体石膏模型10个,其中9个模型符合制作要求,1个模型因操作不当出现气泡,需要重新制作。

实验二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实验二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实验二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在固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固化机制。

二、实验原理:1.口腔高分子材料固化机制:口腔高分子材料一般是由两种或多种聚合物和一些混合剂组成的,其固化过程主要是通过聚合反应来实现的。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和混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2)物理变化:混合后的材料会发生物理变化,如变得粘稠;(3)聚合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材料表面会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实现固化。

2.石膏模型材料固化机制:石膏模型材料主要是以石膏为主要成分,通过加水反应生成硬质的固态材料。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加水混合:将石膏粉末和适量的水混合,形成均匀的糊状物;(2)物理变化:混合后的材料会发生物理变化,变得粘稠;(3)结晶反应:水分子在与石膏反应的同时,石膏逐渐固化并结晶,生成固态的石膏模型。

三、实验步骤:1.口腔高分子材料固化实验:(1)将两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和混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2)将混合后的材料放置于容器中,并在观察窗口处进行观察;(3)观察材料的物理变化,如颜色、粘稠度等的变化;(4)记录固化时间,即材料表面形成的硬化层;(5)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材料固化的机制。

2.石膏模型材料固化实验:(1)将适量的石膏粉末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2)将混合后的材料放置于容器中,并在观察窗口处进行观察;(3)观察材料的物理变化,如颜色、粘稠度等的变化;(4)记录固化时间,即材料完全固化形成的硬质石膏模型;(5)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材料固化的机制。

四、实验结果分析:1.口腔高分子材料固化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口腔高分子材料在混合后,会发生物理变化,从液态变得粘稠,且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硬化层。

这是由于混合后的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了聚合反应,从而实现了固化。

聚合反应可以通过自由基引发聚合、酸催化聚合等机制来实现。

实习二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6学时

实习二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6学时

实习二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6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取印模的方法。

【实习内容】1.观看牙体缺损的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的电教片。

2.讲解印模材性能和选择。

3.教师示教讲解印模托盘的选择、准备、印模制取、模型灌注和修整。

4.学生之间互相取模,灌注标准模型一副。

【实验用品】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检查盘一套、一次性薄膜手套、漱口杯、各型号印模托盘、藻酸钠印模材料、普通石膏、硬石膏、橡皮碗、石膏调拌刀、振荡器、石膏打磨机等。

【方法和步骤】1.讲解印模材性能和选择:印模材料是用于制作牙齿或牙弓的阴模(即阴复制品)。

然后,把石膏或牙科石料倒入此阴模中,等固化后即形成牙齿或牙弓的铸件.代型或模型(即阳复制品)。

理想印模材料的性能和作用:(1)印模制作前:使用方便.足够的操作时间(2)印模制作过程中:1)亲水性.可湿润性.接触角小(可湿润性是指印模材料与湿润的硬.软组织表面亲合的性能,这种性能帮助印模材料渗入牙龈沟中);2)尺寸精确:精确地复制口腔结构,尺寸和形状都完全一致;3)不产生令人不快的味道和气味。

2.制取印模(1)选择托盘:1)根据牙列是否缺失选择有牙列或无牙列托盘;2)根据患者牙弓的形态、大小、缺牙区牙槽嵴的高度,缺失的部位数目选择托盘。

要求:1)托盘与牙弓内侧之间有3-4㎜间隙,以容纳印模材料,翼缘应距粘膜转折2㎜;2)上颌托盘的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3)若托盘边缘伸展不够,可用蜡片加深或加长,如果仅局部有一定差异,可用技工钳调改。

(2)调整椅位:1)取印模前首先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头位,使椅背与地面成近90°角;2)取上颌印模时,其上颌与医师的肘部相平或者稍高,张口时上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接近平行;3)取下颌印模时,患者的下颌与医师的上臂中份大致,张口时下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3.取印模:(1)患者准备:嘱咐患者在取模时勿咬合,放松上下唇,教会如何后卷再前伸舌及作主动肌功能修整动作。

打石膏实验报告

打石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膏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石膏模型的制备方法。

3. 了解石膏模型在口腔修复、牙科正畸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膏是一种无机胶凝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石膏模型是牙科临床和教学中常用的模型材料,用于制作义齿、正畸矫治器等。

三、实验用品1. 原材料:石膏粉、水、模型石膏、石膏浆、调拌刀、调拌瓷杯、小架盘、药物天平、温度计、铝箔纸、塑糊胶片、有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等。

2. 设备:电子秤、量筒、振实台、搅拌器、烘箱、模型架等。

四、实验步骤1. 模型石膏的制备(1)将石膏粉过筛,去除杂质。

(2)按照石膏粉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1)称量。

(3)将石膏粉倒入调拌瓷杯中,加入相应比例的水。

(4)用调拌刀充分搅拌,直至石膏浆均匀、细腻。

(5)将石膏浆倒入模型石膏中,搅拌均匀。

2. 石膏模型的制备(1)将石膏模型倒入模型石膏中,使其均匀覆盖。

(2)用调拌刀轻轻刮去多余模型石膏。

(3)将模型石膏放入振实台中,用振实器振实。

(4)将振实后的模型石膏放入烘箱中,烘烤至固化。

(5)取出固化后的模型石膏,去除多余部分。

3. 石膏模型的打磨与修整(1)用砂纸将石膏模型表面打磨光滑。

(2)用模型石膏刀将石膏模型修整成所需形状。

(3)检查石膏模型的质量,确保无气泡、裂缝等缺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石膏模型。

石膏模型表面光滑,尺寸准确,无气泡、裂缝等缺陷。

2. 实验分析(1)石膏模型制备过程中,石膏浆的均匀性和细腻度对模型质量有重要影响。

应确保石膏浆充分搅拌,无颗粒状物质。

(2)模型石膏的烘烤温度和时间对模型固化质量有直接影响。

应控制烘烤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

(3)石膏模型的打磨与修整过程中,应注意力度均匀,避免损坏模型。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石膏模型,验证了石膏模型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口腔修复、牙科正畸等领域,石膏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口腔石膏的制作实训报告

口腔石膏的制作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口腔石膏制作实训,旨在使我对口腔石膏的制作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口腔石膏的类型、性能及操作方法,提高我的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口腔医学实训室四、实习内容1. 口腔石膏的类型及性能口腔石膏分为普通石膏和超硬石膏两种。

普通石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及可塑性,适用于牙列缺失、牙齿修复等口腔修复领域。

超硬石膏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复杂口腔修复手术。

2. 口腔石膏的操作方法(1)石膏调拌:将石膏粉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其达到适宜的稠度。

(2)石膏灌模:将调好的石膏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石膏模型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3)石膏凝固:将灌模后的石膏模型放置于室温下自然凝固,一般需30-40分钟。

(4)石膏打磨:待石膏凝固后,使用石膏磨光机对石膏表面进行打磨,使其达到所需的精度。

(5)石膏雕刻:根据临床需求,对石膏模型进行雕刻,修整多余部分。

3. 实训过程(1)准备石膏模型:选用适合的石膏模型,确保模型表面平整、无杂质。

(2)石膏调拌:按照石膏产品说明书,将石膏粉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石膏灌模:将调好的石膏倒入石膏模型中,注意均匀分布,避免气泡产生。

(4)石膏凝固:将灌模后的石膏模型放置于室温下自然凝固,观察石膏凝固情况。

(5)石膏打磨:待石膏凝固后,使用石膏磨光机对石膏表面进行打磨,确保石膏表面平整、光滑。

(6)石膏雕刻:根据临床需求,对石膏模型进行雕刻,修整多余部分。

五、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口腔石膏制作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内容:1. 口腔石膏制作是口腔医学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掌握石膏制作技巧对提高口腔修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石膏调拌、灌模、凝固、打磨等环节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石膏质量。

3. 石膏雕刻需根据临床需求进行,提高石膏模型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4.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气泡产生、石膏凝固不均匀等。

基托的实验报告(3篇)

基托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基托制作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基托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掌握基托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体验基托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三、实验原理基托是口腔修复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材料,用于固定义齿,保持口腔组织的稳定性。

基托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模型准备、基托蜡堤制作、基托蜡堤雕刻、基托蜡堤修整、基托蜡堤粘接等步骤。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基托蜡、模型、蜡刀、剪刀、基托蜡堤粘接剂等。

2. 实验设备:口腔模型、蜡炉、基托蜡堤雕刻机、基托蜡堤修整机等。

五、实验步骤1. 模型准备:将模型放入口腔模型架中,调整模型位置,使其与口腔结构相符。

2. 基托蜡堤制作:将基托蜡加热至软化,用蜡刀将其均匀涂抹在模型上,形成基托蜡堤。

注意蜡堤的厚度和形状,使其符合口腔结构。

3. 基托蜡堤雕刻:用剪刀将基托蜡堤多余的部分剪掉,使蜡堤与模型贴合。

4. 基托蜡堤修整:用基托蜡堤修整机将基托蜡堤修整至符合口腔结构。

5. 基托蜡堤粘接:将修整好的基托蜡堤用粘接剂粘接到模型上。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托蜡堤与模型贴合度良好,符合口腔结构。

2. 基托蜡堤粘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3. 基托蜡堤在口腔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固定义齿,保持口腔组织的稳定性。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基托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掌握了基托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 体验了基托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今后口腔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注意事项1. 在制作基托蜡堤时,注意蜡堤的厚度和形状,使其符合口腔结构。

2. 在粘接基托蜡堤时,确保粘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3. 在实际应用中,注意观察基托的使用效果,及时调整。

九、实验拓展1. 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厚度的基托蜡堤,观察其对口腔修复效果的影响。

2. 研究基托材料的性能,提高基托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3. 探索基托在口腔修复中的创新应用,提高口腔修复质量。

第2篇一、实验名称基托制作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基托的制作工艺流程。

口腔灌注石膏实验报告

口腔灌注石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口腔灌注石膏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口腔石膏模型制作的步骤。

3. 了解石膏模型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1. 原材料:精确模型石膏、水、搅拌棒、托盘、口腔模型、口镜、探针等。

2. 设备与工具:电子秤、量筒、振荡器、模型修整机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精确模型石膏按照说明书要求称量。

(2)准备适量的水,确保水质清洁。

(3)将托盘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平稳。

2. 灌注石膏(1)将精确模型石膏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如1:1)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好的石膏倒入托盘中,使其均匀分布。

(3)用探针轻轻搅动,确保石膏与水充分混合。

3. 固化石膏(1)将托盘放置在室温下,等待石膏固化。

(2)石膏固化时间约为30-6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石膏种类和室温而定。

4. 模型修整(1)石膏固化后,用模型修整机将模型修整至所需形状。

(2)修整过程中,注意保护模型,避免损坏。

5. 模型检查(1)用口镜观察模型,检查是否有气泡、裂缝等缺陷。

(2)如有缺陷,及时进行修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口腔石膏模型,模型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

2. 结果分析(1)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石膏与水充分混合,有利于石膏的固化。

(2)在修整模型过程中,注意保护模型,避免损坏。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口腔灌注石膏的操作方法,为口腔修复提供了实践基础。

2. 灌注石膏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用于牙体、牙列缺损的修复,为修复提供精确的模型。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石膏溅入眼睛。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石膏与水充分混合。

3. 在修整模型过程中,注意保护模型,避免损坏。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口腔灌注石膏的制作过程及其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为今后的口腔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口腔光固化实验报告

口腔光固化实验报告

1. 了解光固化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固化特性及临床应用;3. 提高口腔治疗中光固化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二、实验原理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在光固化灯的照射下,光引发剂吸收光能,引发聚合反应,使树脂单体转化为聚合物,从而实现固化。

光固化灯是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的关键设备,其光源性质、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等都会影响固化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灯、牙模型、探针、剪刀等;2. 实验仪器:光固化灯、计时器、直尺等。

四、实验方法1. 将牙模型固定在牙托上,用探针清除牙模型表面的杂质;2. 用剪刀将光固化复合树脂剪成适当形状,放入牙模型中;3. 打开光固化灯,将牙模型放置在灯下,保持适当距离;4. 调整光固化灯的照射时间,确保树脂完全固化;5. 观察固化后的树脂颜色、质地和粘接强度,与牙模型结合是否紧密;6. 使用探针轻轻敲击固化后的树脂,检查其机械性能;7. 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固化后的树脂颜色均匀,质地坚硬,与牙模型结合紧密,无气泡和裂纹;2. 实验分析:光固化灯的照射时间、光照强度和照射距离是影响固化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本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光固化灯照射时间,确保树脂完全固化。

同时,调整光固化灯的照射距离,使光照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树脂变形。

1. 光固化灯在口腔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2. 在使用光固化灯进行操作时,应注意调整照射时间、光照强度和照射距离,确保树脂完全固化;3. 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粘接强度,适用于口腔治疗中的多种修复。

七、实验心得1. 光固化操作要求准确、熟练,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治疗失败;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误伤他人;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光固化灯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口腔治疗技能。

八、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可尝试不同型号的光固化灯,比较其性能差异;2.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固化效果的关键因素;3. 在实际治疗中,根据患者情况和牙体状况,合理选择光固化材料和操作方法。

实验二 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实验二  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实验二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自凝基托树脂、石膏模型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如固化放热、固化时间和固化形态等。

2.掌握上述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与临床操作方法的关系,为正确使用这些材料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1. 自凝基托树脂的固化实验。

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实验。

【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调拌刀、调拌瓷杯、小架盘药物天平、温度计3个、铝箔纸、塑糊胶片、有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 l5mm,侧面中部开一个可插入温度计的小孔)、玻璃板、水砂纸、塑料勺、量筒(l0ml)、玻璃吸管、木垫块(f 40mm.b 20mm.h 8nun).有孔小塑料圈(内经15mm、h l5mm,侧面中部开一个可插入温度计的小孔)、调拌纸、塑料调拌刀、酒精灯、气枪、火柴(或用电吹风替换前三者)、棉球、广口瓶、石膏调拌刀、橡皮碗、量筒(25ml)、塑料洗瓶、无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 l5mm)、不锈钢盘。

2.实验材料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264)、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灯用酒精、熟石膏、超硬石膏、人造石、自来水、凡士林。

【实验原理】1.自凝牙托粉与自凝牙托水按比例调和后,牙托粉即在牙托水中溶胀和溶解,同时牙托粉中的BPO(引发剂)与牙托水中的DMT(促进剂)在室温下反应,生成自由基,引发MMA 进行聚合反应(参见第二章),故可达到在室温下快速固化制备义齿基托的目的。

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加速了尚未固化的MMA的挥发,加之搅拌带人的空气,故容易产生一些微小气泡。

在溶胀、溶解和聚合反应的不同时期,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后完全固化。

材料从开始调和的湿砂状变成坚硬固体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

2.石膏粉和水按比例调和后,发生凝固放热反应,所以石膏凝固时温度明显升高。

材料从开始调和起,15分钟左右达到初凝,l小时左右基本凝固,由糊状变成硬质固体,24小时完全凝固,强度很高。

石膏模具浇注实验报告(3篇)

石膏模具浇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石膏模具的浇注工艺,掌握石膏模具的制作流程,并验证不同浇注参数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石膏模具的制作原理是通过将石膏浆体浇注到模具中,待石膏凝固后,脱模得到所需的模具。

石膏浆体的主要成分为半水石膏和适量的水,通过调节石膏浆体的浓度、温度和浇注速度等因素,可以控制模具的强度、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材料:- 半水石膏- 清水- 模具油- 砂纸- 尺子- 铅笔- 砂轮机- 搅拌器- 浇注漏斗- 塑料薄膜2. 工具:- 模具制作台- 模具四、实验步骤1. 模具准备:- 检查模具表面是否平整、无油污、无杂质。

- 在模具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模具油,以减少石膏与模具的粘附。

2. 石膏浆体制备:- 称取适量的半水石膏,加入清水,搅拌均匀。

- 根据实验要求,调节石膏浆体的浓度和温度。

3. 浇注:- 将石膏浆体倒入模具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 控制浇注速度,使石膏浆体均匀分布。

4. 凝固:- 待石膏浆体凝固后,脱模。

5. 后处理:- 检查模具表面是否光滑、无气泡、无裂纹。

- 如有需要,对模具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石膏浆体浓度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随着石膏浆体浓度的增加,模具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提高,但浇注难度增加,容易产生气泡。

- 实验结果表明,当石膏浆体浓度为1:1.5时,模具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较为理想。

2. 石膏浆体温度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随着石膏浆体温度的升高,模具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提高,但浇注难度增加,容易产生气泡。

- 实验结果表明,当石膏浆体温度为25℃时,模具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较为理想。

3. 浇注速度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随着浇注速度的增加,模具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提高,但容易产生气泡。

- 实验结果表明,当浇注速度为0.5m/s时,模具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较为理想。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膏模具的浇注工艺,并验证了不同浇注参数对模具质量的影响。

石膏模型制取实验报告

石膏模型制取实验报告

石膏模型制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石膏模型的制取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石膏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石膏模型制取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实验技术,它可以制作出人体各部分的立体模型,以便进行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察和研究。

制作石膏模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模具制作、石膏制作、浇铸和分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取得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包括石膏、水、模具、搅拌棒等。

2. 模具制作:将要制作模型的部位按需要定位,用模具材料包裹住要制作的部位,确保模具与周围皮肤紧密贴合,并尽量消除模具的气泡。

3. 石膏制作:将石膏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至石膏成膏状,确保石膏的浓度和粘度适宜。

4. 浇铸:将搅拌好的石膏倒入模具中,轻轻晃动模具以排除气泡,并确保石膏填充整个模具。

5. 分离:等待石膏完全干燥后,小心地分离模具和石膏模型,注意避免石膏模型破损。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确保清洁卫生,避免任何外界污染。

2. 模具制作时要尽量确保模具与皮肤贴合,以避免模具脱落或石膏渗漏。

3. 搅拌石膏时要适量,同时要确保搅拌均匀,以避免石膏成型不良。

4. 浇铸时要轻轻晃动模具,以避免气泡产生。

5. 分离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石膏模型破裂或损坏。

五、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成功制作出了石膏模型,并且模型表面光滑且完整,模型的形状和细节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指导教师对我们的操作和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了指导。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石膏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了搅拌石膏和浇铸的技巧。

实践操作使我对石膏模型制取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加深了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会继续运用这项技术,并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口腔石膏实验报告模板

口腔石膏实验报告模板

口腔石膏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口腔石膏的制备和应用技术,探究其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以及性能特点。

2. 实验原理口腔石膏是一种用于口腔修复的常用材料。

其主要成分为石膏粉和水,通过调节水与粉末的比例,可以获得不同硬度和黏度的石膏。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两种石膏类型:- 正常硬石膏(Type III):用于制作模型和印模。

- 高硬石膏(Type IV):用于制作模型和石膏牙。

3.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台面,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材料。

2. 称量:根据所需制备的石膏量,将石膏粉平均称取到容器中。

3. 加水:按照所需比例,将适量的水缓慢倒入石膏粉中,同时用手工具快速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浆状物。

4. 均匀摊铺:将混合好的石膏浆均匀平铺在模具中,用手工具轻轻震动模具以排除气泡。

5. 凝固:将填充好浆状物的模具静置一段时间,待石膏完全凝固,变硬后取出即可。

4.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制备的口腔石膏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凝固后,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正常硬石膏样品:观察到样品表面均匀光滑,无明显的破损或气泡。

其硬度适中,可用于制作口腔模型和印模。

2. 高硬石膏样品:观察到样品表面相较于正常硬石膏略为粗糙,但整体质感较强。

其硬度较高,可以用于制作更为精细和复杂的口腔模型和石膏牙。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口腔石膏的制备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来调节其硬度和黏度,以满足不同口腔修复需求。

2. 正常硬石膏主要用于制作模型和印模,而高硬石膏则用于制作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口腔修复物品。

3. 实验中所制备的口腔石膏样品表面平整、质地均匀,无明显的瑕疵,符合制备要求。

5. 实验总结本次口腔石膏实验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口腔修复材料中的口腔石膏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通过制备不同硬度的口腔石膏样品,我们深刻理解了调整水与石膏粉的比例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加深了对正常硬石膏和高硬石膏在口腔修复中的不同应用场景的了解。

实习二离体牙石膏模型的制备(1学时)

实习二离体牙石膏模型的制备(1学时)

实习一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4学时)[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常规口腔检查方法及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2初步掌握口腔科问诊,采集病史的方法和正规的病历书写要求[实习内容]1口腔疾病的问诊和病史采集2常规口腔检查和常用的特殊检查3写一份口腔科门诊病历[实习用品] 口腔综合治疗台,检查器械一套,敷料盒,咬合纸,小冰条,牙胶棒,酒精灯,电活力测试仪,病历首页及副页,《口腔内科学》教材[方法和步骤]1每二位学生互相进行口腔疾病的问诊和病史采集:问诊目的是了解疾病开始发生的时间,表现的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疾病发展的过程和治疗的经过.医生需用和蔼的语调和患者易懂的语言进行询问.在问诊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关的问题扼要而系统地询问病史.一边询问,一边书写完成病历的“病史”部分(约10-20分钟).2每二位学生互相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和常用的特殊检查2.1检查前的准备a诊室清洁,安静,自然光线充足b着装整洁:工作衣,帽子,口罩c检查口腔综合治疗台各部分功能正常d检查器械的消毒和正确使用e手的消毒:剪短指甲,肥皂洗手,清水冲洗或洗手后带一次性医用手套 f医师和患者体位的调整.医师体位原则上是坐位时,人体的各个部位均保持在肌肉的张力较小,能持续进行口腔治疗工作而不感觉疲劳,自觉最舒服的体位上.医师坐在医师椅位上,两脚底平放地面,两腿平行分开,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头,颈,胸,背,腰部呈自然直立位,前臂弯曲,双肘关节贴近腰部,其高度应与患者口腔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术者的视线与患者的口腔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20-30cm.医生活动的范围为自患者头顶后方到右前方约60度左右患者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调节患者位置,使患者头部与术者的肘部在同一水平,头部沿矢状位可左右移动.治疗上颌牙时,使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度角.治疗下颌牙时,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尽可能平行.2.2口腔检查方法a一般检查方法视诊视诊的内容全身情况:全身发育,四肢,体态,行动.口腔颌面部情况:发育是否正常,面部左右是否对称,有无肿胀或畸形.皮肤的颜色改变,瘢痕和窦道等.若要检查面神经的功能,注意鼻唇沟是否消失,嘱患者闭眼,吹口哨,观察眼睛能否闭合,口角有无歪斜.牙齿和牙列: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大小,数目,排列和接触关系;牙体的缺损,着色,牙石,软垢和充填体等情况;牙列的完整和缺损,修复体的情况.口腔软组织:与牙体及其并发病相关的牙龈表征,如牙龈色形质的改变,肿胀程度及范围,是否存在窦道;其他各个部位口腔粘膜的色泽及完整性的改变,有无水肿,溃疡,瘢痕或肿物等.视诊的方法首先检查主诉部位,因为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再按一定顺序(如右上→左上→左下→右下)检查其它部位.探诊探诊的内容牙体缺损部位:范围深浅,质地软硬,敏感及露髓与否充填体边缘:密合程度,有无继发龋及充填体悬突牙面的敏感点:确切部位和敏感程度皮肤或粘膜的感觉:感觉的过敏或迟钝,麻醉的效果皮肤或粘膜瘘道的通道:深度,方向,有无渗出,瘘道液性质,瘘道口周围皮肤粘膜牙周袋探诊探诊的方法医师握笔式用口腔科探针进行探诊,选择尖端锐利的探针.动作轻巧有支点,必须有支点,握探针的手指方可有灵敏的感觉.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然后按顺序逐个检查.可疑穿髓孔处;不可用力探人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剧烈疼痛和心理压力.瘘道的探诊用钝头探针,探时应顺势推进,不可用力过猛.叩诊叩诊的内容根尖和根周牙周膜的健康状况由叩诊后患牙是否有痛和叩诊牙齿时发出声音的清或浊来辨别;检查牙齿劈裂的部位可由不同方向叩诊后的疼痛来判定.叩诊的方法用平端的手持器械,如口镜,平端镊子的柄端叩诊方向垂直叩和侧方叩,先叩正常对照牙,后叩患牙,一般以邻牙作对照叩诊力量宜先轻后重,一般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的力量为适宜力量.患牙对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分别定为:叩痛(-) 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叩痛(土) 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叩痛(+) 重叩引起轻痛叩痛(+++) 轻叩引起剧烈疼痛:叩痛(++) 叩痛反应介于(+)和(+++)之间者扪诊扪诊的内容牙齿的动度,牙龈的压痛,肿胀,范围及波动感,牙周袋的溢脓,口腔粘膜的质地,肿物的范围,边缘和活动度,淋巴结的大小,活动或粘连等.扪诊的方法口内扪诊多用单个示指,应戴指套,动作要轻柔;口内双指触扪脓肿的波动感,唇颊部的双指扪诊.口外扪诊常用双手扪诊法扪诊牙齿的“功能动度”时,用示指同时置于患牙及相邻一正常牙的牙颈和龈缘部,让患者作正中合和非正中合运动,示指可以感觉出患牙的异常动度: 0度同正常牙,无异常动度1度仅一个合位有异常动度2度两个以上合位有异常动度咬诊咬诊的内容检查根尖牙周膜的压痛,牙齿的咬合接触,牙合干扰及早接触点的部位.咬诊的方法空咬法:嘱患者咬紧上下牙或作各种咀嚼运动,同时注意牙齿动度和牙龈颜色的改变.咬实物法:选用近似一个牙宽的棉卷或棉签,先检查正常牙,再检查患牙,根据患牙是否疼痛而明确患牙部位.咬合纸法或咬蜡片法:用于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时,应使用薄咬合纸,分别对正中和非正中合位进行咬诊.如果用于确诊单个牙齿的牙合干扰部位,可用一块2-3层厚半个牙尖宽的咬合纸分别垫在不同牙尖的斜面,按正中合和非正中合位顺序检查.患牙咬牙合疼痛明显的着色深处,即为牙合干扰所在处.牙齿松动度检查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牙合面的窝沟,作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推(摇)动,按不同的动度记录为:I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小于1mmⅡ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2mm之间Ⅲ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近远中向及垂直方向也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大于2mm嗅诊用鼻子辨别气味,对某些口腔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如牙髓坏疽的髓腔内和坏死性龈口炎患者口腔内有特殊的腐败气味.b特殊检查方法牙髓温度测试法冷测法使用综合治疗台上三用枪的冷空气或冷水或使用小冰棒(5-6mm长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内注满水冷冻).将小冰棒置于被测牙的唇(颊)或舌面完好釉面的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热测法使用加热的牙胶棒或用注射器注滴热水.将牙胶棒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变软,但不使之冒烟燃烧(约65-70.C),立即置于被测牙的唇(颊)或舌面的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事项]1作测试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可能出现的感觉,并嘱患者有感觉时抬手向医生示意2先测对照牙(首选对侧正常的同名牙),再测可疑患牙3避免在有病损的部位以及金属或非金属修复体上作温度测试4用牙胶热测时,牙面应保持湿润,以防止牙胶粘于牙面5用冷,热水作温度测时应注意隔离未被测试的牙齿.如有多个可疑牙,应从牙列后部向前逐个测试温度测试结果的表示及临床意义测试结果是与正常健康牙齿对照的结果,因而不能简单用(+),(-)表示.具体表示法如下: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迟钝:同样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牙髓电活力测验法临床意义:有助于确定牙髓的活力.若患者能感受到电活力计的电刺激,牙髓则被认为有某种程度的活力.但活力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根据,因为有假性反应的可能,必须结合病史和其它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操作: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嘱患者有“麻刺感”时,抬手示意.将被测牙严格隔离唾液,吹于或擦干,在牙面上放少许导电剂(如牙膏).将已调整好的仪器的工作端放于牙面上,当患者有感觉时,将工作端撤离牙面并记录读数.[注意事项]先测对照牙,再测患牙.每牙测2-3次,取平均数作结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严禁作电活力测试.注意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如牙髓坏死液化,大面积银汞充填体或全冠等.结果:用数字表示,与对照牙相差一定数值则有意义(具体差值因厂家,产品不同而异,可参看说明书).低于对照牙说明敏感,高于对照牙说明迟钝,若达最高值仍无反应,说明牙髓无活力.X线检查:(放射实习)窦道检查法用牙胶尖自窦道口顺其自然弯曲插入,拍X线片可显示与窦道相通的根尖病变处.碘酊染色法可疑牙隐裂时涂碘酊于可疑处的牙面,片刻后用棉球擦去牙面碘酊,若有隐裂则可见裂纹深着色.麻醉检查法当无法确定放敷痛病原牙的部位时,可用局部麻醉法协助定位.若注射麻药后疼痛缓解,则可确定是麻醉区域内的牙齿疼痛.3每位实习学生根据问诊和口腔检查的结果书写一份口腔科门诊病历.病历是诊断和治疗的记录,又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因此,病历书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一位医师基本功的表现,直接影响医教研工作的质量.病历书写要求客观反映情况,一律使用术语表达.字迹要清晰,禁止涂改,伪造.病历书写的要求如下:3.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出生地,通讯地址及电话号码.3.2病史主诉:就诊时主要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生的时间(主诉三因素) .现病史:按时间顺序记录本次患病病史,疾病的发生,发展,作过何种治疗及目前况,有意义的阴性结果也应记录.既往史:患者与现有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关的既往疾病史和治疗史.其它:有无饮食,药物及其他过敏史,有无全身疾患及家庭或遗传性疾患均应记录.3.3口腔检查记录主诉牙:记清牙位,按口腔检查顺序记录.如龋病,应先描述龋洞的深浅,范围,腐质情况,敏感程度,穿髓与否,叩诊,松动度,扪诊及咬诊的情况,再描述温度测验,活力测及X线片的表现.结合病史有意义的阴性所见也应记录.非主诉牙的牙体疾病及治疗情况,龋病,非龋疾患,充填体的情况等.牙周,粘膜,牙列及颌面部阳性所见均应作一般记录.3.4诊断:主诉疾患诊断要求名称正确,依据充足.诊断不明确时,应记录“印象”或“待诊”,牙体牙髓科疾病二次诊断正确率要求>95%.三次应诊仍不能确诊时,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3.5治疗设计:根据全口情况,按从主到次的原则,作出全面治疗设计.3.6治疗记录:牙体疾病应写明患牙牙位及龋洞,缺损或开髓的部位(符号),主诉牙处理中关键步骤及其所见.如龋洞去腐后的情况,达牙本质层的深度,有无露髓,敏感程度,所用充填材料和所作的治疗.牙髓疾病应记录开髓时情况,是否麻醉,有无出血,出血量及颜色,拔髓时牙髓的外观,根管数目及通畅程度.根管治疗时,还应记录各根管预备情况(第一支锉及最后一支锉的型号)以及工作长度(以mm为单位),所封药物及根充材料以及充填后X线片的表现.复诊病历应记录上次治疗后至复诊时的症状变化和治疗反应,本次治疗前检查情况,进一步治疗的内容以及下次就诊计划.病历书写完毕:医生应签全名,实习或进修医生还应请指导教师签名.[实习报告与评定]评定常规口腔检查方法及常用特殊检查方法的掌握.评定口腔科问诊,采集病史的方法和正规的病历书写要求的掌握.实验二蜡牙洞型的制备(4学时)[目的和要求]通过在蜡牙上预备洞形,掌握各类窝洞特点及制备原则[实验内容]1了解认识各类窝洞在不同牙齿上的外形特点2蜡牙上制备I,Ⅱ,Ⅲ,V类洞形3完成实习报告[实验用品]蜡制模型(包括上颌前牙,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各一颗),雕刻刀,小尺[方法和步骤]1观察蜡体牙标本,认识各类窝洞在不同牙齿上的外形,深度,固位形和抗力形设计2蜡牙洞形制备2.1 蜡牙I类洞型的制备a用雕刻刀尖头刻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顺裂沟扩展,牙尖牙嵴处避让,成为圆缓的曲线.b在外形线内0.5mm处,用雕刀平行于牙长轴形成洞侧壁,注意掌握刀的方向和支撑点,准确的按外形成型.c 与侧壁垂直制备洞底,使洞型呈现底平,壁直,侧壁相互平行的标准盒状洞型.洞深度以颊沟洞缘至洞底5mm.d修整侧髓线角,在牙尖下的侧髓线角处作出倒凹.2.2 蜡牙II类洞型制备a用雕刀尖头刻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邻面龈壁作于游离龈下(颈缘线上5mm),龈方大于牙合方,邻面侧壁缘至自洁区.牙合面越过边缘嵴,在颊尖和舌尖之间形成最窄的鸠尾峡部,在近中窝内,形成鸠尾膨大部,鸠尾峡宽度为牙颊舌牙尖之距的l/3.b用雕刀在画线内0.5mm,依外形先制备邻面洞,轴壁与邻面外形一致,深度为3mm,侧壁与轴壁接近垂直,并向洞口微张,龈壁在龈上与轴壁之夹角略小于直角.预备完成的邻面洞,应为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盒状.c 再制备牙合面洞部分,距边缘嵴4mm的轴壁上与轴壁垂直制备髓壁,牙合面沿鸠尾外形制备侧壁使于髓壁垂直,注意鸠尾峡与邻面洞的宽度的比例.颊侧沟洞缘至洞底深度约4mm.d 修整洞型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轴髓线角略圆钝,髓壁与龈壁平行.2.3 蜡牙Ⅲ类洞制备a 用雕刻刀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邻面唇侧缘与唇面平行,切侧缘和龈侧缘向舌侧略聚合,使成为唇方大于舌方的梯形.鸠尾不宜大,越过近中边缘嵴为鸠尾峡部,应为邻面缺损的1/2或2/3,鸠尾膨大部位于舌面凹内,不损伤舌隆突,不越过中线,避免到切1/3区.b 在画线内0.5mm处下刀,先制备邻面洞,轴壁与近中邻面外形相平行,龈壁,切壁与轴壁相垂直,呈唇方大于舌方的梯形盒状,深度为2.5mm.c从邻面轴壁距舌面2.5mm处,近中边缘嵴中份向舌侧制备舌面洞部分,呈鸠尾外形.舌侧髓壁与舌面平行,龈壁,远中壁,切壁与髓壁垂直.鸠尾峡位于边缘嵴内,洞深2.5mm.d 修整洞型,侧壁直,底平,点线角清晰,轴髓线角圆滑,在舌侧的切髓线角和龈髓线角处,鸠尾膨大部作园弧形倒凹.2.4 蜡牙V类洞制备a 用雕刻刀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在所选牙齿的颊(唇)面或舌(腭)面颈1/3部位画出肾形的V类洞形.b 在画线内0.5mm处下刀,先制备近远中洞壁,深度为2mm.分别自近远中沿外形向中间扩展,洞深始终保持2mm左右并与洞底保持垂直.c 修整洞型,侧壁直,轴髓线角圆滑.使洞底成一弧形面,与所在牙面的弧度一致.洞壁与洞底垂直.[注意事项]制备窝洞操作时,注意支点,避免雕刻刀滑脱.[实习报告与评定]评定对各类洞形设计的掌握.实习三口腔科医师的术式,支点与钻针切割硬物练习(4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口腔科医师工作的正确术式2初步掌握口腔综合实习台的使用3初步掌握手机和口镜的握法和支点的应用4初步掌握用钻针切割硬物的方法[实习用品]口腔仿头模实习台,手机,各类钻针,预成硬材料块(地板砖,瓷砖等材料,尺寸约为4cm X 2cm X2cm的长方体,其一末端为圆柱状),铅笔,尺子,刻度探针,橡皮.[实习内容]1教师讲解口腔仿头模实习台的使用及保养2教师讲解和示教口腔科医师工作的术式3练习医师的体位及术式,手机和口镜的握持和支点的应用,在预成硬材料块上按要求切割制备一定洞形4完成实习报告[方法与步骤]1学习口腔综合实习台各部位名称及功能1.1介绍仿头模及颌架的使用方法1.2复习涡轮手机和电动手机的正常使用程序,日常维护及保养方法2练习口腔科医师的体位调节及术式2.1医师体位:原则上是坐位时,人体的各个部位均保持在肌肉的张力较小,能持续进行口腔治疗工作而不感觉疲劳,自觉最舒服的体位上.医师坐在医师椅位上,两脚底平放地面,两腿平行分开,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头,颈,胸,背,腰部呈自然直立位,前臂弯曲,双肘关节贴近腰部,其高度应与仿头模(患者)口腔高度在同一水平面土.术者的视线与患者的口腔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20-30cm.医生活动的范围为自患者头顶后方到右前方约60度左右2.2患者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调节合适仿头模位置,使之与术者的肘部在同一水平,沿矢状位可左右移动.治疗上颌牙时,使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度角.治疗下颌牙时,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尽可能平行.3练习手机和口镜的握发与支点的应用3.1手机:牙体牙髓科及儿科治疗时用握笔法,修复科和正畸科用直机头修整义齿的操作用掌拇指法.上述两种握持法在进行工作时,都必须有支持点,即支点.一般用无名指做支点.但在某一狭小部位进行一些精确而用力的工作,如使用挖匙刮除腐质时,常用握住工具的中指做支点;有时为了支点更稳固,用无名指和中指共同做支点.支点应放在邻近的硬组织上.支点对正确使用器械非常重要.由于支点支持和限制了器械的走动幅度,可以施用较大的力而不易滑脱损伤邻近组织,要求能用中指或(和)无名指作支点,有了支点,工作时手指才能感觉灵敏,动作才能精细准确.3.2口镜:左手用拇,食指和中指握持口镜柄距柄端1-2cm处,中指在口镜柄的前方,用左手无名指或手掌尺侧轻支在患者的左面颊部作为支点.口镜可以在口腔内前后左右移动和转动.医师从口镜内可以看清楚上颌牙齿的各个部位而保持头颈部的基本直立体位.要求用口镜作以下练习:a正确的握持和支点b用口镜的移动和转动,反射聚光看清仿头模口腔中上颌每一个牙齿的各面和上腭部,注意保持头颈部的基本直立姿势c用口镜牵拉颊部,保护舌部4在预成硬材料块上按下列要求切割制备一定洞形,练习制备一定形状的洞形. 4.1洞形的设计要求a预备一个长5mm,宽2mm,深2mm且两端为弧形的沟,要求线角清楚,底平,侧壁各面相移行.b预备一个长5mm,宽2mm,深2mm的盒状洞形,要求点线角清楚,底平壁直.c预备一个直径5mm,深2mm的半圆形洞,要求底平壁直,线角清楚.d预备一个边长5mm,深2mm的等边三角形洞,要求各线角清楚.e预备一个与a相似的沟,并使沟的一端达到预成材料的一个侧面上.f预备一个与b相似的沟,并使沟的一端达到预成材料的一个侧面上.g预备一个与e相似的沟,并在侧面上预备一个深3mm,长2mm的台阶.h预备一个与g相似的洞,俯视成鸠尾形,鸠尾膨大部宽3mm,峡部宽2mm,在侧面形成梯形,梯形的底边长3mm.注意鸠尾的峡部不应与台阶重叠.i在预成材料的弧形面上预备一个长5mm,宽2mm,深1.5mm的沟,沟的两端为弧形,沟底与表面的曲度相一致.j在预成材料的弧形面上预备一个长约5mm,宽2mm,深5mm的似肾形的沟,向下方弯曲,两端为弧形,沟底面曲度与表面保持一致.[操作步骤]1画轮廓线并将各种洞形的位置摆放设计好2备洞:用裂钻在轮廓线内钻洞,注意支点3扩展洞形:按设计好的洞形选用裂钻扩展,钻针方向垂直于表面,深浅要均匀一致.4修整洞形:将洞形修整成低平壁直,点线角清楚[注意事项]1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口腔综合实习台2不论是用哪种手机,都要求钻针停转时进入口腔,在钻针转动时出入牙齿.要求右手握持手机,左脚踩脚闸3用手机和钻针切割硬材料时,必须有支点[实验报告与评分]评定预成材料上制备洞形的过程与结果实验四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4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窝沟定义,结构,各部分名称及常用的窝洞分类方法2在石膏牙上备洞,掌握G.V.Black各类洞形分类方法[实习用品]各类窝洞的标本,模型及挂图,不同牙位的放大数倍的石膏牙,雕刻刀,铅笔,刻度探针[实习内容]1学习窝洞定义,结构,各部名称,代表符号及牙位表示法2学习G.V.Black窝洞分类法3石膏牙备洞3.1洞形设计要求a I类洞形设计要点: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点线角清楚,牙尖下方做倒凹形固位.窝洞应包括咬牙合面上的全部窝沟及裂隙(预防性扩展的原则),避开牙尖和嵴.洞缘角为直角,外形线要圆缓.bⅡ类洞设计要点:邻面洞形作合向略小于龈向的梯形.龈壁位于颈缘线上,与髓壁平行;颊舌侧壁洞缘位手自洁区,洞缘角接近直角.颊,舌轴襞略向中线聚合,轴壁与牙长轴平行.咬牙合面洞形为鸠尾形.邻面洞向咬牙合面扩展,包括窝沟在内形成鸠尾洞形的膨大部.在颊舌尖之间缩窄,形成鸠尾峡部,峡部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鸠尾峡部与轴髓线角不能重叠,轴髓线角应圆钝.邻面洞与咬合面洞内各点线角要求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合面前磨牙深 1.5-2.0mm,磨牙为 2.0-2.5mm;龈阶宽前磨牙0.8-1.0mm,磨牙为1.0-1.5mm.c Ⅲ类洞形设计要点:邻面洞形呈唇向略大于舌向的梯形.唇壁与唇面平行,切壁,龈壁略向舌侧聚拢,邻面轴壁与牙齿邻面平行.腭(舌)侧面洞形为鸠尾形,位于舌面窝内舌隆突上方,不过舌侧中线;鸠尾峡部位于边缘嵴内,宽度为邻面切龈向宽度的1/3.切壁不超过牙齿舌面的中1/3,龈壁不损伤舌隆突.龈壁,唇壁,切壁与邻面轴壁垂直,点,线角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邻面唇壁约宽1mm,舌面鸠尾深度约为1mm.d V类洞形设计要点:洞形为肾形,位于牙齿颊面或舌面的龈1/3处,切壁止于牙面颈1/3与中1/3交界处,龈壁近龈缘,近远中壁止于轴面角处,洞底(髓壁)为一弧形平面,其弧度与牙齿唇(颊)或舌面弧度一致,洞壁与洞底垂直,线角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约1mm.[操作步骤]1根据洞形设计要求,在石膏牙上设计窝洞外形,并用铅笔画出窝洞的外形线2将石膏牙置于仿头模上.3使用低速手机,以平头裂钻在石膏牙上制备Ⅰ,Ⅱ,Ⅲ,Ⅳ,Ⅴ洞型.4检查并修整洞形:每完成一个洞形制备后,检查并修整窝洞使其达到以下要求:低平壁直点线角清楚.窝洞的外形线为圆缓曲线.窝洞在咬合面应包括所有的窝沟,在临面应达到自洁区,同时尽量保留牙尖,边缘嵴及斜嵴.临面洞的颊,舌侧洞缘角为直角,略向中线聚拢.鸠尾峡部的比例恰当,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注意事项]1.雕刻刀应在外形线内下刀,以免扩大洞形2选用合适的支点,用力方向与咬牙合面垂直3勿损伤洞缘的牙面[思考题]请叙述G.V Black窝洞分类法的临床意义[实习报告与评定]1评定对窝洞的类别,结构和各部名称的掌握2评定石膏牙备洞的结果实验五离体牙洞型制备(12学时)[目的和要求]。

灌注石膏模实验报告

灌注石膏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膏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了解石膏模型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膏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牙科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可塑性等优点。

在牙科修复过程中,石膏模型是修复体制作的基石,对修复体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次实验通过学习石膏模型的灌注方法,掌握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验材料1. 石膏:精确模型石膏。

2. 水:常温、清洁。

3. 灌模器:用于将石膏注入模型中。

4. 印模:用于灌注石膏模型。

5. 灌模托盘:用于放置印模和石膏模型。

6. 振荡器:用于排除石膏中的气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石膏和清洁的水按照规定的比例(一般为45ml水对应100g石膏)混合。

(2)将混合好的石膏倒入灌模器中。

(3)将印模放置在灌模托盘上。

2. 灌注石膏(1)手持灌模器,将石膏缓慢注入印模中。

(2)边注入石膏边轻轻振荡灌模器,使石膏在印模中均匀分布。

(3)继续注入石膏,直至石膏表面与印模表面平齐。

(4)停止注入石膏,轻轻振荡灌模器,排除石膏中的气泡。

3. 固化石膏(1)将灌模托盘放置在室温下固化,一般需45-60分钟。

(2)固化过程中,避免石膏受到振动和碰撞。

4. 脱模(1)将固化后的石膏模型从印模中取出。

(2)检查石膏模型,确保无破损、气泡等缺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石膏模型,符合实验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石膏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1. 灌注石膏时,应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石膏和水,以确保石膏的硬度和稳定性。

2. 注入石膏时,应边注入边振荡灌模器,使石膏在印模中均匀分布,排除气泡。

3. 固化石膏时,应避免石膏受到振动和碰撞,以保证石膏的稳定性。

4. 脱模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损坏石膏模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石膏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了石膏模型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

口腔石膏脱模实验报告

口腔石膏脱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口腔石膏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

2. 熟悉石膏模型的脱模方法,确保模型完整、准确。

3. 了解石膏模型在口腔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石膏粉、石膏水、调拌刀、石膏模型托盘、脱模剂、模型修整机、毛刷等。

2. 实验用品: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牙科模型、牙科模型夹具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石膏粉与石膏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将调拌好的石膏倒入石膏模型托盘中,厚度约为5mm。

(3)将牙科模型固定在模型托盘上,确保模型与石膏紧密贴合。

2. 石膏凝固(1)将调拌好的石膏模型放置在室温下自然凝固,凝固时间约为15分钟。

(2)在石膏凝固过程中,用毛刷轻轻刷去模型表面的气泡,确保石膏模型质量。

3. 石膏脱模(1)在石膏凝固后,将脱模剂均匀涂抹在石膏模型表面,注意涂抹均匀,避免遗漏。

(2)待脱模剂干燥后,用模型修整机轻轻敲击石膏模型,使石膏与模型分离。

(3)用牙科镊子将石膏模型从模型托盘中取出,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坏模型。

4. 模型检查与修整(1)检查石膏模型,确保模型完整、准确,无气泡、裂纹等缺陷。

(2)对石膏模型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石膏,使模型表面光滑、整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一块符合要求的口腔石膏模型,并顺利完成了脱模过程。

2. 结果分析(1)在石膏模型制作过程中,调拌石膏时要注意比例准确,避免石膏过硬或过软,影响模型质量。

(2)脱模剂的选择对脱模效果至关重要,应选用优质脱模剂,确保模型完整、准确。

(3)脱模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坏模型。

同时,要确保石膏与模型充分贴合,防止模型在脱模过程中出现变形。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对口腔石膏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石膏模型的脱模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控制石膏的凝固时间和脱模剂的使用,为今后口腔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口腔修复服务。

熟石膏的固化实验报告(3篇)

熟石膏的固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熟石膏的固化过程和机理。

2. 掌握影响熟石膏固化速度的因素。

3. 探究不同条件下熟石膏的固化性能。

二、实验原理熟石膏(CaSO4·1/2H2O)在加水后,会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和热量。

这一过程称为熟石膏的固化。

熟石膏的固化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熟石膏粉的质量、加水比例、搅拌时间和速度、水温等。

实验原理:CaSO4·1/2H2O + 3H2O → CaSO4·2H2O + 热量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熟石膏粉- 清水- 搅拌棒- 容器- 量筒- 温度计- 计时器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烘箱- 研钵- 滤纸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熟石膏粉,用研钵研磨均匀。

2. 将称取的熟石膏粉倒入容器中。

3.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清水,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4. 用搅拌棒不断搅拌,直至熟石膏粉完全溶解。

5. 将搅拌均匀的熟石膏浆体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6. 记录实验开始时间。

7. 将模具放置在室温条件下,观察熟石膏的固化过程。

8. 定时记录熟石膏的固化时间,直至完全固化。

9. 对比不同条件下熟石膏的固化时间,分析影响熟石膏固化速度的因素。

10. 将固化后的熟石膏取出,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11. 将熟石膏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12. 记录烘干后的熟石膏质量,计算固化后的熟石膏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熟石膏的固化时间随加水比例的增加而缩短。

2. 搅拌时间和速度对熟石膏的固化时间影响不大。

3. 室温条件下,熟石膏的固化时间为1.5小时。

4. 不同温度下,熟石膏的固化时间不同,温度越高,固化时间越短。

5. 熟石膏的密度与固化时间成正比,固化时间越长,密度越大。

六、实验结论1. 熟石膏的固化过程是一个水化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2. 加水比例、温度是影响熟石膏固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3. 通过调整加水比例和温度,可以控制熟石膏的固化时间。

灌石膏牙实验报告

灌石膏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石膏牙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掌握石膏牙灌制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口腔修复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石膏牙是口腔修复中常用的模型材料,具有强度高、硬度大、不易变形等优点。

本实验通过灌制石膏牙,使学生掌握石膏牙灌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实验材料1. 石膏:精确模型石膏。

2. 水:常温、清洁。

3. 石膏模型:下颌第一磨牙模型。

4. 石膏灌模器。

5. 石膏模型托。

6. 滤网。

7. 石膏模型粉。

8. 刮刀。

9. 离体牙。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石膏模型托、石膏模型粉、滤网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灌制石膏牙:(1)将石膏模型粉过筛,去除杂质。

(2)将石膏模型粉倒入石膏灌模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3)将搅拌均匀的石膏倒入石膏模型托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4)将石膏模型托放置在离体牙上,确保石膏与离体牙紧密贴合。

(5)等待石膏凝固,一般需2-3小时。

3. 取出石膏牙:(1)将凝固的石膏牙从石膏模型托中取出。

(2)用刮刀将石膏牙表面多余的石膏去除。

(3)检查石膏牙的形态,确保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灌制出符合要求的石膏牙,表面光滑,无明显气泡。

2. 分析:(1)石膏模型粉的质量对石膏牙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应选用优质石膏模型粉,确保石膏牙的强度和硬度。

(2)灌制石膏牙时,应注意避免气泡产生,以免影响石膏牙的表面质量。

(3)在石膏凝固过程中,应避免石膏模型托发生变形,影响石膏牙的形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膏牙灌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石膏牙在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修复服务。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确保石膏模型粉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石膏模型粉。

2. 灌制石膏牙时,应避免气泡产生,以免影响石膏牙的表面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口腔高分子材料与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
【目的与要求】
1.熟悉自凝基托树脂、石膏模型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如固化放热、固化时间与固化形态等。

2.掌握上述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与临床操作方法的关系,为正确使用这些材料
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
1、自凝基托树脂的固化实验。

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实验。

【实验用品】
1.实验器械调拌刀、调拌瓷杯、小架盘药物天平、温度计3个、铝箔纸、塑糊胶片、有
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 l5mm,侧面中部开一个可插入温度计的小孔)、玻璃板、水砂纸、塑料勺、量筒(l0ml)、玻璃吸管、木垫块(f 40mm、b 20mm、h 8nun)、有孔小塑料圈(内经15mm、h l5mm,侧面中部开一个可插入温度计的小孔)、调拌纸、塑料调拌刀、酒精灯、气枪、火柴
(或用电吹风替换前三者)、棉球、广口瓶、石膏调拌刀、橡皮碗、量筒(25ml)、塑料洗瓶、无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 l5mm)、不锈钢盘。

2.实验材料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264)、化学固化复
合树脂、灯用酒精、熟石膏、超硬石膏、人造石、自来水、凡士林。

【实验原理】
1.自凝牙托粉与自凝牙托水按比例调与后,牙托粉即在牙托水中溶胀与溶解,同时牙托粉中的BPO(引发剂)与牙托水中的DMT(促进剂)在室温下反应,生成自由基,引发MMA进行聚合反应(参见第二章),故可达到在室温下快速固化制备义齿基托的目的。

聚合反应就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加速了尚未固化的MMA的挥发,加之搅拌带人的空气,故容易产生一些微小气泡。

在溶胀、溶解与聚合反应的不同时期,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后完全固化。

材料从开始调与的湿砂状变成坚硬固体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

2.石膏粉与水按比例调与后,发生凝固放热反应,所以石膏凝固时温度明显升高。


料从开始调与起,15分钟左右达到初凝,l小时左右基本凝固,由糊状变成硬质固体,24小时完全凝固,强度很高。

【方法与步骤】
1.自凝慕托树脂的固化实验将自凝基托材料的粉剂与液剂按2:1准确取量(每个试
样取量189粉剂与9ml液剂)后,先把牙托水放入调拌瓷杯中,再加入牙托粉,用调拌刀沿杯壁快速混合均匀,用塑料胶片加盖静置,以进行(1)(2)项实验。

(1)固化放热的测定:将有孔大塑料圈的下端磨平,并放在覆有一层塑料胶片的玻璃板
上,把包上一层铝箔纸的温度计经侧面的小孔插至塑料圈中央,温度计头部应在塑料圈中心
部位,温度计的另一端用木垫块垫成水平状。

然后迅速把调与均匀的已呈糊状后期的自凝
基托材料充满塑料圈,同时把玻璃板稍加振动,以尽量除去气泡,表面用调拌刀压平,再覆盖一层塑料胶片。

用上述方法制备2个相同的试样,其中一个在室温(RT)下,另一个用热空
气加热到到35℃,分别进行(l)项与(2)项的同步实验。

从材料刚调与开始,每1-3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当温度明显上升时应每30秒内记录一次温度,以测定各期温度与最高放热温度
以及它们的出现时间,直至温度显示明显下降趋势为止。

注意保护温度计,避免它与材料粘
断。

(2)固化形态的观察与固化时间的测定:在(l)项实验的两个固化放热的测定试样上(从材料开始调与就同步进行本项实验),一边观察温度,一边用调拌刀试探试样表层材料(不能搅动
中、下层材料,以避免散热的影响),仔细观察聚合过程中各期的外观现象及其出现时间,认真分析最佳临床操作期与最高放热温度时的现象,写出自己的结论。

在观察固化形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材料的固化时间,从调与开始到调拌刀用4N力压下时不出现压痕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固化前期每隔3分钟,固化后期每隔30秒压一次)。

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实验
(1)凝固形态观察与凝同时间及凝固放热的测定:熟石膏按混水率(W/P)0、5,即按粉水
的质量体积比2:1取量(每个试样取30g粉与15ml水),把水与熟石膏粉顺序放人橡皮
碗中.用石膏调拌刀常速调与1分钟,混合均匀后按自凝基托材料的固化放热测定方法操
作(使用有孔大塑料圈,下端磨平,涂上凡上林分离剂)。

当温度明显上升时,应每1分钟
记录一次温度,测定各期凝固温度、最高放热温度及其出现时间,同时进行凝固形态观察
与凝固时间测定。

从粉水调与开始,至材料表面用调拌刀施加3N力时不出现压痕的时间定为
凝同时间(初凝后每隔30秒压一次)。

本实验同法做2次,不观察加热下的变化情况。

用人造石与超硬石膏分别按混水率0、3与0、22同法重复上述操作。

(2)凝同时间的测定:将熟石膏模型材料按表17-1的条件与前述凝同时间测定方法(使用无孔大塑料圈,下端磨平,涂上凡士林分离剂),每组条件各重复操作三次,把三次凝固时间读数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保留小数点后第一位,并得出标准偏差。

该项实验只
做窒温下的测定,不进行固化放热测定与固化形态观察。

【实验报告与评定】
1.自凝基托树脂材料的固化形态观察与固化时间及固化放热测定。

固化时间:8 min
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形态观察与凝固时间及凝固放热测定。

固化时间:9 min
3.熟石膏模型材料凝固时间的测定。

固化时间:6 min
【注童事项】
1.室温较高则牙托水的挥发性增大,为了避免火灾,应更加注意安全使用酒精灯。


以用电吹风代替气枪加热,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观察加热下的变化情况。

2.注意保护温度计,避免它与材料粘接或折断。

3.为了节省实验材料与时间,某些实验就是在另外实验的试样上同时进行,例如同化形态观察与固化时间测定就就是在固化放热测定试样上同步进行的。

【思考题】
1、根据本实验,如何才能保证自凝基托材料固化后的较佳性能?
2.自凝与热凝基托材料在粉液比与最佳临床操作期及其出现时间方面有何不同?
3.自凝基托材料与化学固化复合树脂在固化形态方面有何异同?
4.比较实验材料的最高放热温度与固化时间。

自凝基托材料熟石膏超硬石膏
最高放热温度℃86 30、2 30、4
固化时间min 8 6 9
6.操作义齿基托材料时,有的人手上出现皮疹,为什么?
可能就是对单体(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料)过敏。

医生操作的时候尽量少接触单体、调与物。

7.探讨熟石膏的凝固条件与凝固时间的关系。

①熟石膏的质量:在熟石膏制作中,若加热脱水不足,则生石膏含量较多,凝固核心也较多,凝固加快,反之,凝固减慢。

②水粉的比例:水量较多,凝固时间延长,抗压强度与表面硬度明显下降。

③调拌时间与速度:调拌时间越长,速度越快,凝固速度越快,但膨胀率变大,强度降低。

④水温的影响:水温0~30℃时凝固速度随水温升高而加快;30~50℃随水温升高无明显
变化,水温50~80℃随水温升高而变慢,80℃以上,石膏不再凝固。

⑤加速剂与缓凝剂:加速剂(硫酸钾,氯化钠)增加强度,缓凝剂(硼砂,枸橼酸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