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方法指要
高考语文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观点

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观点?上海市育才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作文题是材料作文,原题如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300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受命设计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
他应用自己工程力学的丰富知识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
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保障不了大厅的安全,责令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争辩无效,只好在大厅内增加了4根柱子。
不过,这4根柱子实际上并未与天花板接触。
直到前几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这个秘密。
请从这则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
怎么写呢?要求很清楚,“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受”,那么,第一步肯定是选择一个角度了?但是,问题是有哪些角度呢?只有弄清楚有哪些角度才能从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来写呀!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多少角度。
当然材料的类型有很多种,这里不想过多涉及,仅就这则材料来谈谈故事类材料的观点提炼。
有故事就有事件,事件总是由人所为(由动植物所为是寓言),所以只要分析材料中主要人物的行为就行了。
这样来看,上述材料的方向就有两个:一是“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一是“市政府权威人士”。
我们读这则材料就要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
一般的分析分成三步——1.某人做了什么?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2.做得对不对?或者对,或者错,或者有对有错。
判断的过程其实就可以看出你的思想深度,表现你的价值观、人生观。
3.为什么说是“对”(或错,或有对有错)?理由是什么?这个理由其实就是你的观点,即你提炼的观点,或称之为“一个角度”。
我们以此方法分析上述材料。
先分析“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来伊恩”的行为,他怎么做的?“莱伊恩争辩无效,只好在大厅内增加了4根柱子。
不过,这4根柱子实际上并未与天花板接触”,说得很清楚。
1.你可以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
公文观点提炼三步法

公文观点提炼三步法
公文观点提炼的三步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领导意图确定主旨。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深入理解和领悟领导的意图和期望,根据领导的目标和方向确定好主旨句。
主旨句是公文的灵魂,它反映了公文的写作目的和立场,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了公文的主题和方向。
第二步,着眼全局。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跳出局部,放眼全局,考虑公文的背景、环境和相关政策规定,使得公文的具体内容和观点符合整体的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
第三步,关注变化趋势和创新。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采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关注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使公文具有超前性、发展性和辩证性。
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新的想法和思路,借鉴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公文的内容和观点,使公文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公文观点提炼的三步法是一种高效的公文写作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领导的意图。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来提高公文观点提炼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公文写作指南和优秀的公文,从中汲取灵感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公文写作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B.拆房容易盖房难。 D.创业容易守业难。 F.毁人容易树人难。
郑县人卜子叫他的妻子给做一条裤子,妻子问:“新裤子 做成哪种样式的?”丈夫说:“跟我的旧裤子一样。”妻 子于是把新裤子剪坏几处,让它像旧裤子一样。 ──《韩非子· 外储说》 根据上述故事,可提炼出的观点是: A.新生事物是稚嫩的,禁不起折腾。 B.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做事情要避免僵化、教条。 D.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答案】C
答案:B、D、F、G
6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 过三石(一石等于120斤)。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 中关(拉弓到一半)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 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 ──《尹文子》 根据上述材料所能提炼的观点有: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要警惕溜须拍马者。 C.不可爱慕虚荣。 D.高处不胜寒。 E.不能轻信别人的赞美之词。 F.凡事要敢做敢为。 G.偏听则暗。 H.取得成绩莫骄傲。 I.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J.人贵有自知之明。
他们都能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 社会的发展。 归纳与提炼
2
毁树容易种树难
杨树横着种可以活,倒着种也可以活,折断它再种仍 然可以活。 可是,十个人种杨树,只要一个人毁它,就没有一棵 活杨树了。 种树的有十人之多,种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杨树,却经 不住一人毁它,原因是什么?毁树容易种树难。 A.杨树易毁也易种。 C.学习容易成功难。 E.毁业容易守成难。 答案:F
8
(2)从秦青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 身教重于言教 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 授人以鱼,还须授人以渔 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
9
说“手” ①手的最基本的动作是弯曲和伸展指头,人要适 时进退,能屈能伸。 ②手的五根指头长短不一,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天生我材必有用。 ③握紧拳头,力量倍增,团结力量大。 ④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有平等意识。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方法指要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方法指要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已初步懂得为自己的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然而,针对材料,自己的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有意义;论点表述是否简明扼要还有待加强训练。
提炼观点的原则正确——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深刻——抓住材料的指向和实质;新颖——合乎情理的推理和想象。
一、概括论点。
概括是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的方法A要先找到材料的联结点。
对于一则或多则材料的概括,首先要对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了解材料的组合情况,找到材料的联结点。
其中,有的材料是异形质同,虽不同材料,但内涵是相同的;有的材料形式、内容都不同,内涵也相异,此时尤其要仔细思考,才能找到材料的关联之处。
这就需要对材料各自的视角进行扩展和延伸,在延长线上找到交接点。
B升华。
达到由个别到一般的概括。
在写作中,往往以得到的启示或中心论点的形式出现。
此时的概括,已经脱离了原材料的表面意思而上升为一般的规律。
因此它可以作为论断,成为论述的中心论点。
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的名句,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
要点分析: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
两个人的角度不同。
这两句话的联结点是:读书与思考、学与用。
概括结果: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要结合起来。
练习一:合并+调整。
在下面空格中写上语段的中心句,即论点。
(不超过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因为其中蕴含了广博的知识。
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该文作者从小便爱读《三国演义》,并且读了几十遍,又能将名著中的知识与自身学习融会贯通,因而获得成功。
高考作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高考作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1)概述材料,提炼观点①概述材料的方法指导第一,要选好概述的角度。
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给我们的思维指向往往是多元的、多角度的。
我们要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进行概述,以便提炼出一个正确的观点来。
第二,概述的材料与观点要保持一致。
第三,要有重点、有条理地概述。
第四,语言要准确、简洁、灵活,用较少的文字或一句话概述材料。
第五,概述材料的位置一般放在开头,有利于作者因材料而发表议论。
②提炼观点的原则第一,准确、新颖。
第二,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第三,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③概述材料、提炼观点的基本模式如:最近,我读了《美丽一生》一文,这篇文章主要叙写了……(概述材料)读完文章,我深刻感受到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提炼观点)。
综上所述,概述材料提炼观点,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思维指向。
第二,从材料中提取的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
第三,概述材料要与观点一致。
第四,概述材料力求语言简洁、明了。
第五,提炼的观点要用判断句为好。
(2)选用典型充分的论据①选择论据的要求第一,围绕中心论点,能证明中心论点。
第二,准确、真实。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够道听途说、虚构臆造,也不能用想象和比喻构成论据。
第三,典型。
要借一斑而窥全豹,以一当十,不在多而在精。
第四,新颖。
要有时代性,角度独特,独具慧眼。
写老例要变换角度,避免雷同。
第五,论据的表述要概括、简洁、准确、清楚。
②如何寻找、选用典型充分的论据第一,从课文中寻找论据。
第二,从现实中寻找论据。
第三,从历史中选取论据。
第四,从文学作品中寻找论据。
第五,从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中选取论据。
③论据的表述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用凝练、概括的语言表述原材料。
第二,根据论点对材料作适当的补充。
第三,要分析、阐述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④训练方法第一,建立素材库,头脑里多储存一些古今中外的事例,寻找论据时要做到“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撰写总结提炼观点的方法

撰写总结提炼观点的方法1.引言撰写总结提炼观点是学术写作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要求我们能够理清文章的论点,并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总结提炼观点时更加得心应手。
2.挖掘关键信息在撰写总结提炼观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通过阅读并分析文献、资料或文章,我们可以找到关键信息,包括主题、论点、证据等。
这些关键信息将为我们总结提炼观点提供基础。
3.提炼主题句在总结提炼观点时,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题句入手。
主题句通常是对整个段落或文章的概括,包含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或中心思想。
通过提炼主题句,我们可以得到文章的核心观点,为后续的总结提炼工作打下基础。
4.辨别关键论点除了主题句外,我们还需要辨别出文章中的关键论点。
这些关键论点通常是作者在文中阐述的重要观点,是论证的关键。
通过分析作者所使用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手法,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论点提炼出来,并进行总结。
5.归纳总结观点在辨别出关键信息和论点之后,我们需要将其归纳总结,并将其表达出来。
在总结观点时,要注意简洁明了,抓住核心要点,避免冗长和模棱两可的陈述。
同时,要确保观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偏离文章的原意。
6.使用适当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在撰写总结提炼观点时,我们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以确保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可以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式,使用常用词汇和短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语言。
7.练习总结提炼观点为了提高总结提炼观点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反复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短文或段落进行总结,锻炼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通过多次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总结提炼观点的水平。
8.结论总结提炼观点是学术写作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技能,它要求我们能够理清文章的论点,并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通过挖掘关键信息、提炼主题句、辨别关键论点、归纳总结观点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作文技巧提炼观点的方法

作文技巧提炼观点的方法作文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作文可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然而,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提炼观点,并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个需要一定技巧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炼观点的方法,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深入思考在进行写作之前,首先要对所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
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并逐渐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这样有助于写作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避免在文章中出现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观点表达。
例如,如果题目是“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实验”,我们可以思考动物实验的利与弊,从伦理、道德、科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确定自己的观点。
二、明确主题句作为文章的核心,观点应该通过明确的主题句进行提炼和呈现。
主题句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观点。
主题句的选择要考虑到整篇文章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可以选择一句话概括观点,也可以通过一个疑问或引用开篇,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对于“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实验”这个题目,主题句可以选择“动物实验应该被严格限制,甚至禁止”。
三、使用支持性论据提炼观点后,接下来要通过支持性论据来论证和展开观点。
支持性论据是为了支撑观点所提出的具体证据和例子。
这些论据应该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
在使用支持性论据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个人主观意见和不经过考虑的例子。
而应该寻找权威的统计数据、科学实验证据、历史事件或者专家观点等有力证据。
例如,对于“动物实验应该被严格限制,甚至禁止”的观点,可以列举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指出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并引用专家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四、运用逻辑推理在提炼观点的同时,要注意运用逻辑推理,使观点表达更加严密和合理。
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观点。
逻辑推理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概括性的推理、因果关系的推理、对比与对照的推理等。
在使用逻辑推理时,要注意推理的过程和结论的可信度,避免陷入偏见或错误的推理。
作文技法指导-材料议论文写作之观点提炼

布置作业
文题:我从没有这样
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舒畅 、激动、烦恼、懊悔等。
2、以写人、记事为主,记事要完整 、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3、至少要有一处人物细节描写,拿 红笔用曲线勾画出来。 4、不少于600字。
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
热爱生命。
风雨过后是彩虹。
二、仔细阅读以下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
看野鸭南飞。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
去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
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十年后,当这家人
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
就某一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 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 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
情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的分类
、动物、静物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 的画面描写)
例一: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 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 快的流下来了。
例二:
你自己再列举一段人物细节描写 的例子,读给大家听。
实战演练
1、下面句子中哪个词语运用不当 ?请改正。
1)三年级的方晓告别了妈妈,迎 着朝阳,步履蹒跚地向学校走去。
2)听了她说的话,我感到十分后悔 。因为我身为班长,还不如一个一般 同学。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

❖
西方的大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就在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
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拖拉机厂的建设者,
第三步:表述成文,规范化答题 表述成文时要做到紧扣观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有正确
的价值取向。最后,要对全文进行总结,结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升华,总结归纳。
2、找出材料关键句、关键词,概况材料大意
1、对材料的分析,要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各个历史要素。 2、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3、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 4、 注意材料中标点符号的变化,可在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3例、如结:合工历业给史革世事命界件改带的变来影了了响我深和们刻材的的料生影大活响意吗。提?炼观点 ( 观点工必业须革是命完的整意的义陈。述句、肯定句)
第1步:列事件---商鞅变法
第2步:概括大意----材料讲述了 商鞅变法的影响:使秦国富强起来
第3步:提炼观点----改革是实现 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2、紧扣材料,观点可从多个角度提炼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 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 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 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 能生效。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 度——君主立宪制。
9、祖国统一
(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方法指要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方法指要
1.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在提炼观点之前,首先需要全面理解材料的
中心思想。
这包括理解材料所论述的主要问题、观点、论据以及作者的立场。
只有理解了材料的中心思想,才能进行有效的提炼观点。
2.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在提炼观点时,关键词和关键句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是材料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汇,通过找出关键词可以快速捕捉
到材料的观点。
而关键句则是包含了核心观点的句子,通过找出关键句可
以准确地提炼出观点。
3.归纳总结观点: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归纳
总结。
这意味着将材料中所论述的问题、观点和论据进行逻辑组织,形成
一句或几句话的表达。
总结观点时应当准确、简明扼要地表达材料的观点。
4.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除了提炼观点,还需要对观点进行分析和
评价。
这包括对观点的合理性、逻辑性和说服力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和评
价观点,可以对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对观点的
看法。
学习材料作文提炼材料中心的三种方法

对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三种方法的选择建议
根据材料特点选择
如果材料中有明确的中心句,可 以选择中心句摘录法;如果材料 较为散乱或没有明显中心句,可 以选择要素归纳法或主题升华法。
根据个人能力选择
对于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 人来说,要素归纳法和主题升华 法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归纳能 力较弱的人来说,中心句摘录法
观பைடு நூலகம்或主要论点。
提炼中心法的应用实例
学习材料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
01
02
步骤1
阅读材料,了解其主题为人工智能的 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展望。
03
步骤2
确定主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
步骤4
概括中心思想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现状和未来展望,以及其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和潜在风险。
05
04
步骤3
提取关键词为人工智能、发展、未来、 技术、应用等。
提炼中心法的步骤
1. 阅读材料
首先,仔细阅读学习材料,了 解其主题、关键词和主要观点
。
2. 确定主题
确定学习材料的主题,即其主 要讨论的问题或话题。
3. 提取关键词
从材料中提取出关键词,这些 关键词通常是能够反映材料中 心思想的词语或短语。
4. 概括中心思想
根据主题和关键词,概括出学 习材料的中心思想,即其核心
层含义。
02
要素归纳法
适用于没有明显中心句的材料,通过对材料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归纳整理,
提炼出中心思想。优点是能够全面把握材料信息,深入挖掘中心思想;
缺点是相对耗时,需要较高的归纳能力。
03
主题升华法
在归纳整理材料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
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

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
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
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一、仔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材料,把握中心。
例:挪威捕鱼人大多不能把沙丁鱼活着带回岸边,而唯独一艘船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原因就是该船长往放置沙丁鱼的鱼槽中放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鲇鱼!鲇鱼的惊扰,造成了沙丁鱼的紧张,因而,沙丁鱼到达岸边仍然活着!提示:从整体把握材料,不难看出材料告诉我们:唯一的一艘船中沙丁鱼成活的原因,是因为有那样一条鲇鱼,即“鲇鱼效应”。
因此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中心论点:“对手,往往能使自己强大”。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句,提炼中心论点。
例:从意大利移民美国的富兰克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不幸遭人抢劫,一夜之间,储户失去了存款。
他拖儿带女决心把天文数字般的存款偿还给所有的储户。
所有的人都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在法律上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
”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去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
提示:材料的关键词是“责任”,最后一句也是关键。
由此可提炼出观点_________。
议论时应阐明什么是责任,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责任感,缺少责任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去尽自己的责任等等。
同时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
注意:审视材料时,整体感知和抓住关键词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深入思考,透过材料的表象,抓住实质。
例:在大草原上某农场主养了一群鹿,草原有狼群随时捕食鹿。
让新颖深刻的立意占领制高点

即由 相应的材料联系到相关的事物。
比如读 以下这则材料 :一位青年到公园 游玩 ,正值春天来临 ,万物生机勃勃 ,
更重要,学校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这 才是爱因斯坦讲话的实质内容,也是材 料的立意所在。这需要让学生体会句子 深刻含义才能品味出,即透过表面分析 H { 其实质。 分析材料,提炼出 新颖深刻的立意, 让其占 领制高点,这是我们议论文指导
如果再次发散 , 从园艺师与树木的关系
联想到 “ 教师与学生” “ 、 严父母与孩 子”等,这样后者思维在前者的基础上 就更拓深了一些。
二. 概括法 。
比通过材料链接生活揭示生活容易得 多。二 、议论文 “ 有形”结构 比 “ 无 形”的构思要浅显得多。三 、 整个初中 生活的素材宝库给议论文写作提供源源 不断 的 “ 活水” 。根据以上优势 可见 ,
三. 由果溯因法 。
我们都知道 , 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
的纲,观点与材料 的 关系就如同帅与兵 的关系。古人云, “ 意犹帅也,无帅之 兵渭之乌合。 “ ” 意”在议论文中即论 点,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归纳正确 深刻新颖的 论点何其重要 , 怎样从材料 中归纳 出 深刻而有新意的论点呢?其办
人的教育有利于成长, 人的成长也需要
这位渔夫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的原因究竟
的捕鱼技术太差 了吗? “ ” 也不是” 。产 生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位渔夫不知 道变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
他题型能比,所以对作文的指导显得尤
为重要 。随着话题作文向材料作文转 轨, 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比起记叙文的指 导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表现
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论点

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论点在中学作文学习中,材料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种作文形式下,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偏题跑题,所写的内容离题万里,言不及义。
如何让学生正确地审题,准确地提炼论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材料不同,我们提炼论点的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
材料作文提供应我们的材料大致来说有三种。
下面分别举例来加以说明。
一、从多个角度来提炼论点材料:李嘉诚,外号“超人”,华人首富。
开始是一名店铺学徒,后担任业务员。
二十岁时就被提升为业务经理。
在此期间,他不断探索,各处走动,对市场了解可谓入木三分,顾客要什么,什么货品畅销,未来市场前景如何,他心里都有数。
李嘉诚从小就喜欢看书,一看书就如饥似渴地看个没完没了。
他为自己学历不够而深以为憾,为了迎头赶上,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读书。
李嘉诚看准香港将出现经济空前大繁荣的黄金时代,而香港乃一弹丸之地,势必带动房地产热,寸土寸金的时刻即将到来,于是他从1958年开始,步步为营,有计划、有选择地低价购买房产、土地,并创办了长江实业,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成为地产大王。
在这则材料里,我们看到的是李嘉诚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提炼论点的地方。
通过细读材料,我们就明白了他成功的原因是很多的。
在第一小节里,我们明白了他的成功与他非常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两者间的关系。
在第二小节里,我们看到了知识在他的成功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切是和他的勤奋刻苦分不开的。
在第三小节里,“看准”一词,道出了李嘉诚的有远见,有预见;而且,他恰好遇上了这样的一个好时机,机遇促成了他的成功;此外,历时14年,他一直在做着他认为正确的一件事,这就看出了他做事的坚持,有计划性,而这些都是他成功的原因。
就是这么一则材料,我们仅从李嘉诚事业成功的原因这个立足点出发,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议论文。
当然了,这则材料本身包含的论点就比较多。
我们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就可以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论点来加以写作。
如何提炼观点分析

审题立意之方法
4.整体把握法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 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 第〔但、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 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 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正确的立意C( ) A.不要袖手旁观 B.帮人要帮到底
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鲤鱼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 里原 捞因 鱼
↓
追溯
结 果
鲫鱼
↓
米虾
↓
空白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 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 任何事物都必须从根底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 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 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 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 井底之蛙!" 青蛙还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 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 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 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如何提炼观点分析
写材料作文的本卷须知: 不能抛开所给的材料,注意把
握其中所含的信息,立意表达要切 合材料,不能抛开所给材料任意发 挥。
审题立意之方法 1.抓关键句法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审 题
细读——划出关键语句
方 这是材料作文审题的前提,
法 反复对所提供的材料进展阅读,
一 : 找
把握其大意,并要在能够帮助 理解题意的关键语句上作标记。
度来切入,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⑤做人要知恩图报,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恩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方法指要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已初步懂得为自己的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然而,针对材料,自己的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有意义;论点表述是否简明扼要还有待加强训练。
提炼观点的原则正确——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深刻——抓住材料的指向和实质;新颖——合乎情理的推理和想象。
一、概括论点概括是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的方法A.要先找到材料的联结点。
对于一则或多则材料的概括,首先要对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了解材料的组合情况,找到材料的联结点。
其中,有的材料是异形质同,虽不同材料,但内涵是相同的;有的材料形式、内容都不同,内涵也相异,异形异质,此时尤其要仔细思考,才能找到材料的关联之处。
这就需要对材料各自的视角进行扩展和延伸,在延长线上找到交接点。
B.升华。
达到由个别到一般的概括。
在写作中,往往以得到的启示或中心论点的形式出现。
此时的概括,已经脱离了原材料的表面意思而上升为一般的规律。
因此它可以作为论断,成为论述的中心论点。
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的名句,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
要点分析: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
两个人的角度不同。
这两句话的联结点是:读书与思考、学与用。
概括结果: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要结合起来。
练习一:合并+调整。
在下面空格中写上语段的中心句,即论点。
(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因为其中蕴含了广博的知识。
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该文作者从小便爱读《三国演义》,并且读了几十遍,又能将名著中的知识与自身学习融会贯通,因而获得成功。
而快餐文学的知识的含量十分可怜,又因其“快”,往往使求知者性情急躁而追求功利。
优秀的文学名著因其思想蕴含深厚,使读者与文本“对话”时获益颇深。
退缩时,鲁迅发出“不惮于前”的呐喊;烦躁时,钱钟书向我们展现了机智的幽默。
与之相反,快餐文学却日益成为一种谋财的手段,早已把文学的思想性抛到九霄云外,有益的交流更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教师分析:应该说,这一语段从表面看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结构不太清晰,一些语句还不好理解,给解题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但只要反复阅读材料,不断调整和合并,就会发现材料只谈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多读文学名著的益处(高尔基的名言是道理论据;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是的结果,属于事实论据;读者与文学名著“对话”时获益颇深,也是旨在说明要多读文学名著……),二是快餐文学的不足(知识的含量十分可怜;往往使求知者性情急躁而追求功利;是一种谋财的手段,早已把文学的思想性抛到九霄云外……)。
至此,我们只要对以上两个要点略加整理,论点已自然得到:应抛弃快餐文学,多看文学名著(或读文学名著比读快餐文学更有益)练习二转化+升华。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填空: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一柄小木勺,他很不以为然。
沙漠的路途十分辛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木勺。
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山门。
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门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这是一则寓言,要求找出所要表达的道理(即论点)。
首先要概括事件,并从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王子扔掉了他不以为然的小木勺,找到宝藏的山谷后三年未打开大门,原来不起眼的小木勺是打开大门的钥匙。
然后,联系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进行联想和推理:“小木勺”与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细小的事情”类似,有时这些东西或事情往往在关键时起重要作用。
然后归纳答案:有时不起眼的东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者:要珍惜身边细小的事情)。
练习三:概括+浓缩。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
一个好用心计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掌握了提取论点的基本方法后,再来捕捉该材料的论点就显得比较容易,因为语段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证的。
正面讲的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结果到处就是一片祥和之气;反面讲的是:一个好用心计的人容易产生猜忌,结果内心充满杀气。
我们只要按照“合并+调整”(或“转化+升华)的要求就能很快地得出论点:心胸豁达的人带着平和,结果是一片祥和之气;好用心计的人容易产生猜忌,结果内心充满杀气。
但题目中对字数的要求非常明确,不能超过15个字,所以还要用精炼的语句来加以概括,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词语,直至浓缩成完全符合题意的论点: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
(或者: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
或者: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二、多角度提炼观点许多材料从不同角度看会提炼出不同的观点。
能从多角度提炼论点,然后选取新颖角度入手写议论文,文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水》(议论文),可从以下几方面,提炼论点:1.从运动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
4.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5.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6.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
7.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
材料一: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遂辞行。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从薛谭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_____________(2)从秦青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人要有自知之明/学无止境/知错就改/骄傲自满是学习的大敌/终身不归,何以服务社会等等;(2)应鼓励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秦青能做到因才施教/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等等。
材料二: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不少于三个观点。
参考答案: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人需要一定的压力/不可因噎废食等等。
三、准确而深刻地提炼论点有的材料,由于思维的个性,同学们会得出不同的观点,然而,有的观点并非适合作为写作的论点,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筛选出准确而深刻的观点,从最佳角度入手,文章的立意才会提高。
练习四:指出下面的材料中所提炼出的观点(论点)最为准确的一项。
(1)十四平方米的洞房中,一张陈旧的双人床上,叠着洗得发白的军被和一床红花被。
屋里唯一夺人眼目的是一顶崭新的蚊帐。
书房里是两张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对旧沙发。
这就是他新婚的全部家当。
其中,两把椅子和两张桌子,是从所里借来的,床和沙发是结婚那天下午,从寄卖店买来的。
陈景润结婚共花了150元,有人问他:“你结婚为什么这么省?”他说:“这已经有些过头了。
若不是为了接待外宾,那对旧沙发我也不会买的。
”这段材料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提炼论点:1.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2.要勤俭办婚事3.无论办什么事都不要过头4.人民的科学家不图物质享受,一心一意为科学5.人民给予的钱应用在人民的事业上6.公而忘私,一心一意为了国家7.洞房虽小,天地甚大8.身居陋室,心怀天下9.不能给祖国丢脸提炼的这九个论点,1、2平凡;3只顾及了材料的鳞爪,忽视了它的精髓,贬低了材料本身具有的价值;5、6、9有牵强附会之嫌,任意拔高之弊;7、8理解失误,生拉硬扯,不足取;4抓住了材料的精神实质,属于最佳角度。
(2)宋国有个卖酒的,买卖很公平,对待客人很恭谨,酿的酒味道很醇美,酒幌子也挂得高高的,但酒就是卖不出去。
酒都变酸了,主人很奇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去问他的好朋友──村中的长者杨倩。
杨倩说:“是你家的狗太厉害了!”卖酒的不解,问:“狗厉害,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回答说了:“人家怕他呗。
人家有时叫一个小孩揣着钱,提着壶,到你这儿买酒,可是你的狗却迎出来咬人家。
──这就是你的酒都坏了还卖不出去的原因。
”──据《韩非子•外储说》译根据上述故事,可提炼出的观点是:A.做事情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B.客观条件能影响主观条件,不容忽视。
C.客观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主观条件决定事物发展方向,不应看重客观条件。
答案:B(3)郑县人卜子叫他的妻子给做一条裤子,妻子问:“新裤子做成哪种样式的?”丈夫说:“跟我的旧裤子一样。
”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剪坏几处,让它像旧裤子一样。
──据《韩非子•外储说》译根据上述故事,可提炼出的观点是:A.新生事物是稚嫩的,禁不起折腾。
B.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做事情要避免僵化、教条。
D.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答案:C(4)从前有一个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让管池塘的人畜养起来,管池塘的人却煮着吃了,回报(子产)说:“刚放在池塘里,它还半死不活的;一会儿就摇着尾巴活动起来了,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
”子产说:“鱼儿得到好地方了,鱼儿得到好地方了!”管池塘的人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把那条鱼煮着吃了,他还说:‘鱼儿得到好地方了,得到好地方了!’”下列提炼出的论点最能揭示本质的一项是:A.办事要着重调查研究B.办坏事的人往往是最亲近自己的人C.名人最愚蠢D.听报告办事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答案:D练习五:给下面的材料提炼出观点(论点)。
[材料1]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
”于是,他日渐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