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简答题
运动训练学简答和论述
简答: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①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②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③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位④促进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⑤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⑦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2、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3、、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与功能所建立的反应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
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与抽象。
1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特征。
第六章6、体能训练的意义: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良好的体能是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②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的前提条件。
③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
④是增进健康,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7、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①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②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需根据项目,训练阶段,训练任务的不同妥善安排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③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运动素质训练。
④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8、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①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②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③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④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9、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①注意不同肌肉力量的对应发展。
②选择有效的训练2手段。
③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④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⑤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0、最大力量: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大。
增加途径:①加上肌肉横截面②增加肌肉中的cp储备量③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间的伪调性④改进完善运动技术。
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最终版
1、竞技体育的构成:①运动员选材②运动训练③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2、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①竞争性②集群性③规范性④公平性⑤公开性⑥观赏性⑦功利性3、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①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②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③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位④促进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⑤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⑦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4、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①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②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③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5、竞技能力的构成:1.1.体能(竞技表现,力量速度耐力)2.技能(动作质量动作稳定性)3.战术能力(自身发挥,干扰对手,影响判定)4.心理能力(参赛情绪动员,比赛情绪控制,竞技意志保持)5.运动智能(知识运用)6、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1①遗传因素②年龄③竞技能力因素④专项因素⑤个体因素8、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释义: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①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②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③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训练学要点:①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②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的内容③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④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19、系统训练和周期安排原则释义: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①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②竞技能力形成的持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③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训练学要点:①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②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③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10、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途径①从专项训练实践中创新②在不层次训练理论指导下创新③从其他运动项目移植并创新④受多知识的启示而创新11、技能训练的意义①良好的体能是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运动技能B. 运动训练过程C. 运动训练方法D. 运动训练效果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A. 身体训练B. 技术训练C. 心理训练D. 营养训练3. 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A. 训练后的短暂疲劳B.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暂时下降C. 训练负荷超过身体适应能力D.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提高超过原有水平4.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 反复练习B. 观察学习C. 理论知识学习D. 生理适应5. 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目的是()A. 避免过度训练B. 提高运动技能C. 增加训练负荷D. 减少运动损伤6.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控制?()A. 训练强度B. 训练量C. 训练频率D. 训练环境7.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技能训练不包括()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动作技术分析D. 自我谈话8. FITT原则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是指()A. 频率、强度、时间、类型B. 灵活性、强度、时间、类型C. 频率、个体差异、时间、类型D. 灵活性、个体差异、时间、类型9. 运动训练中,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肌肉速度D. 肌肉协调性10. 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循序渐进B. 个别对待C. 持续时间D. 合理恢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
12.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进行运动技能的诊断和评价。
13. 阐述运动训练中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运动训练中如何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15. 分析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及其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 D4. A5. A6. C7. C8. A9. B10. C二、简答题11. 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在于通过有计划的训练阶段安排,使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状态,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题库知识点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题库知识点1、单选超人的体力和技艺性是()的特征。
A、竞技体育;B、群众体育;C、学校体育;D、大众体育。
正确答案:A2、问答题运动训练计划按时间跨度的大小分为哪几种?答(江南博哥)案: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等。
3、单选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体育管理正确答案:B4、问答题试举例说明位移速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正确答案:位移速度:力量练习;重复练习;步频和步长练习;比赛法和游戏法练习。
5、问答题简述周期性训练原则的意义。
正确答案:1.整个训练和比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加之训练与比赛会受到诸多的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的影响,因此,训练和比赛工作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就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计划和实施。
在周期性基础上,便可以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整个多年训练过程视做为一个大系统,将每年的训练和比赛视做为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由许多分支系统构成。
这样便可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分工、实施与监控。
2.使运动员得到最佳发展使运动员得到最佳发展有两重涵义:第一,要能够挖掘出运动员的最大运动潜能;第二,要能够在每一年的重大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前者是按照多年训练目标通过系统化地实现每个训练阶段的训练目标的必然结果,后者则是合理计划和完成年周期中每个小中周期训练目标的必然结果。
3.使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在周期性基础上,教练员对运动员经过多年训练可能达到的总目标心中有数,而且也清楚地知道每一年需要达到的分目标,以及每一个中周期、小周期乃至每节训练课的小目标。
从而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怎样练以及练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练员实施训练计划并组织训练过程,另一方面也便于对每个训练环节的效果进行测定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结果随时修正训练。
运动训练简答
简答:…………1.运动训练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向导性108周训练负荷加大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加大途径:A增加负荷量,同时负荷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地下降。
B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下降C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刺激。
113.安排运动员训练课负荷量度时必须认真考虑特点:1运动专项特点的需要2训练课所完成的任务 3运动员个体所能承受负荷水平④完成训练课任务时,运动员有机体的主导机能系统所能承受负荷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6.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把握制胜规律2培养战术意识 3培养战术运用能力 4处理好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5重视战术组合6加强战术创新研究9.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联系的兴趣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4.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合理的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二、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三、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占比重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四、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感到疲劳、单调枯燥,因此,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运动训练学》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训练学》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运动训练:是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称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
3、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4、适宜负荷原则:是根据运动员的现实与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规则。
5、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法、顺进分解训练法、逆进分解训练法2、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3、目标模型、训练方法、检查手段、评定标准4、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5、神经系统功能、该部位肌肉力量大小6、85-90%以上、65-85%、40-65%7、1983年三. 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 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述项群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3)同项群训练理论规律的探讨和揭示(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5)项群训练理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2.简述运动员心理焦虑的症状及克服方法。
心里焦虑: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对当前现状,或者是所预计的结果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情景所具有的担忧倾向。
症状:克服方法:3.简述“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克服方法。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一、简答题1、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争取荣誉。
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方面的潜力,提升其竞技能力的整体水平。
其次,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在竞赛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再者,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项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最后,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积累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能力和竞技表现。
2、简述运动训练原则及其应用运动训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技需要原则: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比赛的需求来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使训练与比赛紧密结合。
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根据比赛中频繁的身体对抗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加强体能和对抗能力的训练。
(2)动机激励原则:通过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给予奖励和表扬等方式来激励运动员。
(3)有效控制原则: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训练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
比如,定期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4)系统训练原则:将训练视为一个长期、连续、有序的系统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阶段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例如,对于长跑运动员,要遵循基础耐力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比赛期训练等阶段逐步提高其竞技能力。
(5)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将训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每个周期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准备期主要进行体能储备和技术改进,比赛期则重点提高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
(6)适宜负荷原则:安排的训练负荷要适宜,既能够有效刺激运动员产生适应性变化,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找答案(题库版)
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找答案(题库版)1、填空题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是:()、()和()。
正确答案: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社会学因素2、单选赛前训练周技术训练的基本特点是()。
A.增加分解练习;B.增加完整练习;(江南博哥)C.减少完整练习;D.同时增加完整和分解练习。
正确答案:B3、问答题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包含哪些内容?正确答案:①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节奏等;②技术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
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①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②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③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④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
运动技术原理:①生物学原理(生理学原理、生物力学原理);②心理学原理;③社会学原理。
4、多选训练计划的类型按训练计划时间的跨度大小分为()。
A、多年训练计划;B、全年训练计划;C、阶段训练计划;D、周训练计划;E、课训练计划。
正确答案:A, B, C, D, E5、单选运动训练过程中,适用于负荷起点较低的初学者的逐步增加负荷的基本形式是:()A.直线式B.阶梯式C.波浪式D.跳跃式正确答案:A6、问答题试述运动技术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1、运动技术与身体动作的不可分割性:这是运动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最显著的特征。
运动技术只能通过运动员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因而,人们长期将运动技术又称为“技术动作”“动作技术”等。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在任一特定时刻,运动技术的规范要求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
随着运动员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运动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运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之中。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运动技术应具备相对稳定的动作结构。
在比赛中,应力求保持这种结构。
同时,随着比赛环境及比赛对手的变化,有效的运动技术应能随这些变化而有所调整。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不论何种运动技术都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具有运动的规范性和公认的动作规格。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题目:请根据以下关键词和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运动训练学”的简答题或论述题文章。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简答题、论述题、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训练效果评估内容: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体能和技能训练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运动训练学中,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制定和训练效果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首先,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一系列测试和评估,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和社交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选材过程可以帮助教练员选择适合特定项目的运动员,并为后续的训练提供基础。
其次,训练计划的制定是运动训练学中的核心内容。
一个科学的训练计划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状况和项目要求进行设计。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需要考虑训练强度、训练量和训练频率等因素,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最后,训练效果评估是运动训练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方法,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练员提供反馈,以便调整训练计划和改进训练方法。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学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制定和训练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推动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同等学力管理学简答论述同等学力管理学简答论述主题:领导力的发展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领导力是一种关键能力,有助于在组织中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决策和目标。
本文将讨论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领导力的基本概念领导力是一种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能力,使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领导力涉及一系列技能和特质,包括决策制定、沟通、协调、激励和指导等。
二、领导力的发展历程领导力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传统的领导风格到现代的领导模式,领导力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演进。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关于肌肉力量训练的说法?A. 肌肉力量训练只能通过举重来进行。
B. 肌肉力量训练主要通过有氧运动来增强。
C. 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D. 肌肉力量训练对心血管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2.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训练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以下哪种效应?A. 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龟裂。
B. 降低脉搏和呼吸频率。
C. 加快胆固醇代谢,导致动脉硬化。
D. 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3. 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一般会使用以下哪种能源?A. 脂肪酸。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纤维素。
4. 以下哪种是正确的关于伸展训练的说法?A. 伸展训练可以减少肌肉酸痛和运动损伤。
B. 伸展训练只适用于柔软性运动项目。
C. 伸展训练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力量减少。
D. 伸展训练只需进行5分钟即可达到效果。
5. 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关于心肺有氧耐力训练的效益?A. 提高身体的柔软性和灵敏度。
B. 改善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C. 减少运动中的哮喘发作。
D.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问答题1. 简述静态和动态柔韧性训练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效益。
答:静态柔韧性训练指的是保持一种姿势,通过肌肉的拉伸使柔韧性增加。
静态柔韧性训练可使肌肉更加柔软、关节更加灵活,减少运动中的肌肉拉伤等损伤风险。
动态柔韧性训练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动作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
动态柔韧性训练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减少因运动而引起的肌肉不适。
2. 举例说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答:有氧运动是指能够提供足够氧气供应的低至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有氧运动主要通过氧化脂肪和葡萄糖来提供能量,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无氧运动是指高强度强迫性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无氧运动主要通过解磷酸肌酸来提供能量,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三、问题解答1. 为什么运动训练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训练对身体健康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总结
XXX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总结XXX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总结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竞技体育的基本动因是人类天性中的竞争和求胜欲望,这种竞争和求胜欲望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竞技体育是其中一种形式。
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百年的过程,从最初的业余爱好者运动到现在的职业化、商业化竞技体育,这一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贡献。
竞技体育构成: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等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竞技体育的完整体系。
竞技体育的特点:竞技体育的特点包括运动员的专业化、比赛的竞争性、裁判员的公正性和管理人员的组织性等,这些特点使得竞技体育成为了一项高度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运动。
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竞技运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包括科学性、系统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等,这些特点使得运动训练更加科学、有效和具有针对性。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运动训练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运动训练的规律和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和实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以及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并提高其竞技水平。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方法的选择和训练效果的评估等,这些内容是项群训练理论的核心。
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在于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计划,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为运动训练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决定运动员的成绩。
运动训练学简答题
运动训练简答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4.竞技体育构成: 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1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3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④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大一运动训练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一运动训练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大一运动训练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运动技能B. 运动训练方法C. 运动训练规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是什么?A. 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B.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C. 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渐进性原则C. 个体差异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4. 运动训练计划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训练目标B. 训练内容C. 训练方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运动训练中,周期性训练的目的是?A. 避免过度训练B. 保持训练的连续性C. 促进运动技能的巩固与提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
(对/错)答案:错2.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运动技能的培养。
(对/错)答案:错3.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了系统性、渐进性、个体差异性,但不包括周期性。
(对/错)答案:错4.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不需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特点。
(对/错)答案:错5. 周期性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运动训练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运动训练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运动训练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同时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2. 描述运动训练中周期性训练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周期性训练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和比赛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专项训练阶段重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能和战术水平,比赛阶段则侧重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整和比赛成绩的提高。
3. 解释运动训练中系统性原则的重要性。
答案:系统性原则要求运动训练是一个有序、连贯的过程,包括训练目标的设定、训练内容的安排、训练方法的选择等,都需要系统化、科学化,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运动训练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训练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主要包括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运动能力的提高与保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等内容。
2. 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使一系列动作或技能形成自动化、稳定的反应模式。
3. 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指在运动训练后,机体的能量储备、物质代谢和功能状态不仅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来的水平。
4.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训练,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运动表现。
5. 比赛策略:比赛策略是指在比赛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根据对手的情况、比赛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出的争取胜利的行动计划和方法。
二、填空题:1.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个体化原则、______(渐进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
2. 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训练、体能训练、______(心理训练)和战术训练。
3. 力量素质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______(相对力量)四种类型。
4.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三大基本要素是运动员、教练员和______(训练条件)。
5.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运动员训练)的规律及其应用。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D)A. 系统性原则B. 周期性原则C. 个体化原则D. 随机性原则2. 下列哪种力量素质主要反映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B)A. 最大力量B. 快速力量C. 力量耐力D. 相对力量3. 在运动训练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直接训练法?(C)A. 完整训练法B. 分解训练法C. 模拟比赛法D. 加难训练法4. 下列哪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A)A. 间歇训练法B. 持续训练法C. 循环训练法D. 渐增负荷训练法5. 下列哪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素质?(C)A. 大重量训练法B. 爆发力训练法C. 中小强度持续训练法D. 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ABCD)A. 运动员的选材B. 训练方法与手段C. 运动能力的提高与保持D.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2. 下列哪些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因素?(ABCD)A. 技术水平B. 体能状况C. 心理状态D. 比赛策略3. 下列哪些是力量素质的类型?(ABCD)A. 最大力量B. 快速力量C. 力量耐力D. 相对力量4.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ABCD)A. 系统性原则B. 周期性原则C. 个体化原则D. 全面性原则5. 下列哪些是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ABCD)A. 技术训练B. 体能训练C. 心理训练D. 战术训练五、判断题:1.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训练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运动训练学-简答题
简答题1、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目的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主要任务①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共性规律②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③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发展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去。
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2、简述运动员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答:运动员的起始状态标识着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的起点,对起始状态的诊断在运动训练中起重要作用。
①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②对训练工作效果即实践额检查评定③实践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3、在训练中如何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答:①正确理解负荷的松成②渐进式增加负荷量度③科学地探求负荷的临界值④建立科学的诊断体系⑤处理正确负荷与恢复的关系4、简述运动员体能及体能训练基本要求?答: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重要构成因素。
要求:①合理的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②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智能训练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似③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④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⑤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手能又比较单调枯躁。
5、简述比赛类型及其主要任务答:①竞技性比赛任务:创造理想的训练成绩,实现训练目标②训练性比赛。
任务:在比赛条件下,培养和发展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某种能力或综合能力。
③检查性比赛:检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与稳定性水平,专项素质发展情况,阵容安排的适宜度,战术设计的价值和配合的熟练程度。
④适宜性任务:提高运动员对重要比赛的场地、气候、对手、观众及裁判等各方面条件的适应能力。
运动训练学简答题
一、简答题力量训练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点事项。
(A、掌握儿少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
B、儿少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
C、儿少力量训练应以动力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现憋气动作,以免因胸内压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
D、儿少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理论训练。
)在训练实践中,贯彻适宜负荷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答:一、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1.负荷量的评价指标(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大小通过练习的速度、远渡、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二、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三、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四、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五、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有哪些?客体因素有哪些?答:主体因素有: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欲协调能力。
3.感知觉能力。
4.动作机能的贮存数量。
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6.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客体因素有:1.竞赛规则。
2.技术环境。
3.设备与场地。
在训练实践中恢复手段有哪几类?举例加以说明。
答:1、训练学恢复手段。
2、医学、生理学恢复手段。
3、营养学恢复手段。
心理学恢复手段。
如;水浴‘蒸气浴、盐浴、珍珠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理反馈等。
在组织综合训练课的基本部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各种内容练习之间的顺序。
2.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合性的专项准备活动。
3.注意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
4.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破浪型的变化。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应怎样增加运动负荷?增加负荷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答:1、负荷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
体育专业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解答题、论述题汇总
体育专业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解答题、论述题汇总一、名词解释1、运动训练2、运动训练原则3、训练适应4、间歇训练法5、运动训练过程二、简答1、简述竞技体育的特征?2、简述动作要素包括的内容?3、简述耐力素质的基本要求?4、以分类图的方式说明技能转移的种类?5、简述教练员应具备的条件?三、论述1、论述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2、试述速度素质的训练?一、简答1、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运动员训练水平包括哪些方面?3、简述竞技状态的定义及其表现?4、安排身体训练必须贯彻哪些基本要求?5、青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二、论述1、以单周期为例,谈谈全年训练负荷安排的总趋势。
2、什么训练法叫间歇训练法?它有哪些构成因素?使用时应注意什么?1、运动员训练水平包括哪些方面?2、贯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3、何谓间歇训练法?4、产生运动素质转移原因主要有哪些?5、什么是战术?它是哪些部分组成?二、1、贯彻周期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2、运动员训练中为什么一般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一、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8分,共40分)1.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目的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2.简述运动员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3.在训练中如何贯彻适宜负荷原则?4.简述运动员体能及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5.简述比赛的类型及其主要任务?二、论述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6.试论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7.试论述力量素质及其训练?8.试论述大周期中准备期训练计划要点?简答题:1、简述竞技体育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2、运动成绩概念及其决定因素?3、简述间歇训练法及其构成4、简技竟技技术常用的几种方法?5、简述战术的构成?二、论述题1、区别对待原则的定义,科学基础和要求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答案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答案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异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运动。
2.竞技需要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4、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5、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用的计谋和行动。
6、致胜规律: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有优异运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7、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答: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①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②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③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答: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3、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
答:①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②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③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4、体能训练的意义。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简答、论述题1、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答:1.运动员选材:体能、技术、意识、心理素质、智力2.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的核心环节。
3.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对运动训练检验。
4、竞技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得以实施的保障。
2、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竞争性 2)规范性 3)公平性 4)集群性 5)公平性 6)观赏性3、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答: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4、现代运动训练具备哪些特点?答: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5、项群理论建立有何意义?答:项群:一类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
1.鲜明的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度。
6、试述训练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构成及内容,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答:构成:运动员训练状态的构成要素,并不是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论是起始状态还是目标状态,都应可以依相同的结构。
内容:1.运动成绩诊断。
2.竞技能力诊断。
3.训练负荷诊断7、简要说明竞技需要的原则的科学基础答: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8、制定系统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答:1。
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9、简要说明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答: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多样性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10、简述体能训练时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1. 什么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体育运动和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需的负荷和强度下,通过各种体能指标的测试,反映出个体的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
它包括了各项身体机能的发达程度,如耐力、速度、柔韧性、爆发力等。
2. 什么是运动柔韧性?如何评估柔韧性?运动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在运动时的可伸展能力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评估柔韧性可以采用伸展试验,如坐位前屈、站立前屈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个体的柔韧性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3. 有哪些影响身体耐力的因素?身体耐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程度、肌肉力量的发展、肌肉疲劳的程度、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等。
此外,体脂肪含量、年龄、性别等也会对身体耐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列举几个提高速度的训练方法。
提高速度的训练方法包括爆发力训练、功率训练和速度耐力训练。
爆发力训练可以采用起步训练、跳高跳远等动作进行;功率训练可以通过重量训练、快速推举等动作进行;速度耐力训练可以采用间歇跑、重复跑等方式进行。
5. 什么是肌肉力量?如何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是指肌肉组织产生的力量。
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使用负重器械进行重量训练,如哑铃、杠铃等;也可以采用自重训练的方式,如俯卧撑、深蹲等。
训练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和训练次数,并渐进增加负荷,以提高肌肉的力量水平。
6. 为什么需要有准确的动作技术?准确的动作技术可以减少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运动损伤的风险,提高动作的执行效率和运动表现。
通过正确的动作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肌肉的力量,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7. 如何评估个体的心肺耐力水平?评估心肺耐力水平可以采用有氧运动试验,如跑步机试验、踏步试验等。
通过监测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氧气摄入量等指标,可以了解个体的心肺功能水平及耐力水平。
8. 什么是爆发力?如何训练爆发力?爆发力是指在瞬间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力量训练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点事项。
(A、掌握儿少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
B、儿少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
C、儿少力量训练应以动力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现憋气动作,以免因胸内压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
D、儿少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理论训练。
)在训练实践中,贯彻适宜负荷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答:一、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1.负荷量的评价指标(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大小通过练习的速度、远渡、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二、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三、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四、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五、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有哪些?客体因素有哪些?答:主体因素有: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欲协调能力。
3.感知觉能力。
4.动作机能的贮存数量。
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6.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客体因素有:1.竞赛规则。
2.技术环境。
3.设备与场地。
在训练实践中恢复手段有哪几类?举例加以说明。
答:1、训练学恢复手段。
2、医学、生理学恢复手段。
3、营养学恢复手段。
心理学恢复手段。
如;水浴‘蒸气浴、盐浴、珍珠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理反馈等。
在组织综合训练课的基本部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各种内容练习之间的顺序。
2.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合性的专项准备活动。
3.注意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
4.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破浪型的变化。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应怎样增加运动负荷?增加负荷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答:1、负荷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
2、练习一段,保持一段。
每增加一次负荷,几乎要保持一周的时间。
3,、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需要继续增加体能在整个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3.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4.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5.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燥。
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单次(组)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休息的方式通常采用静止、肌肉按摩或散步。
在战术训练中,模拟训练法有哪几类?答: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1、模式训练具有信息化特点2、模式训练具有定量化特点。
依训练理论研究,该理论所涵盖的领域可分哪几个层次?答:1、一般训练理论。
2、项群训练理论。
3、专项训练理论。
建立训练目标在训练中有何重要作用?答:有两点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有:(使得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次训练活动和比赛都围绕着目标状态的实现而全面进行和展开。
从而为在训练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的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为何专项竞技需要具有特异性?答: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
构成运动员经济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又都是不同的。
为什么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答:运动员在训练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
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
训练负荷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机体对适宜的负荷承受适应,但如若负荷过小,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反应。
而在过度负荷作用下则会出现劣变反应。
恢复手段有哪些?答:1、训练学恢复手段。
2、医学、生理学恢复手段。
3、营养学恢复手段。
心理学恢复手段。
如;水浴‘蒸气浴、盐浴、珍珠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理反馈等。
速度素质分哪几类?答;1、反应速度。
2、动作速度。
3、移动速度。
负荷变换训练法方法的应用特点是态的原因。
6、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7、改进训练各种,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论述题。
1.试述用重复跑手段发展移动速度素质训练的负荷量度。
答:1、提高移动速度由两个途径:一是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力量增长,进而提高速度,另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
1、赛跑运动员进行快速力量训练时,不同练习内容对练习的组数及每组重复次数有不同的要求。
如;卧推、下蹲等。
2、超等长力量练习,如立定跳远、三级跳远等3、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力量得到提高,并不意味着移动速度马上可以提高,也有时当训练负荷减少以后,才有提高,叫延迟性转化。
如何做好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答:一、对不同类型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对在集训钱一直坚持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中短期集训应被看做是系统的全年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在集训期间的训练计划应力求保持与员年度训练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二、对不同项目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中短期集训时间有限,因此,应抓住短期内较有把握收到成效。
且对比赛成绩有较大影响的方面集中加以训练。
这样,不同运动项目的中短期集训自然有着不同的重点。
试述以提高肌肉内协调的方法发展相对力量训练的负荷量度。
答:发展相对力量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方法。
这样既可使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能限制运动员体重的增加,从而发展运动员的相对力量。
(1)负荷强度;发展相对力量要求动作快,所以不管负荷重量大小,,实际负荷强度都是大的,只是这样才能动员更多的一点单位参与工作,也可使肌纤维工作同步化的程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肌肉协调的功能,使相对力量得到发展。
(2)负荷数量;发展相对力量由于负荷强度高,总负荷量则小,因而产生的超量恢复就少,使运动员的体重得到控制。
试述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
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5、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7、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试述速度障碍产生的主观原因及克服方法.答:1、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
2、基础训练不够。
3、技术动作不合理。
4、训练手段不合理。
5、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6、负荷过度、恢复不好等等。
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予以克服。
怎样发展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答:提高糖酵解无氧代谢功能的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为百分之80-90,以使运动员机体处于糖酵解供能状态,其强度为百分之80-90。
发展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介于1-2分钟之间,若以跑位训练手段时,其距离应控制在300-800米之间,一般以400米为宜。
若以游泳为训练手段时,其游程可控制在100-200米之间。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有哪些?答:1、技术训练。
全队技术训练强调提高整体攻守效能,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
2、战术训练。
由于攻守的配合速度明显加快,快速反击战术在进攻打法的训练中占重要位置。
3、身体训练。
发展速度和耐力等素质是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
4、心理训练。
围绕保持运动员高度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的情绪,以及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和得失的心理品质组织相应的训练。
试述如何克服心理焦虑?答:1、引导队员把思想集中于比赛过程。
少考虑比赛的结果。
2、进行积极的想像,采用放松训练的一些方法,消除焦虑情绪。
3、赛前也可以演练一下比赛的情形,把思想集中到比赛中去。
4、在完成动作之前可以将整个动作及完成动作时的思想状态按照程序背诵一遍。
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答: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的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则是变异因素。
因为重要比赛日程的安排通常与某个项目最适宜的比赛条件的出现是一致的,而且通常在上一年度即已确定。
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中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教练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我弟调节者一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试述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负荷。
4、训练负荷按跳跃式增加。
形式有:1直线式。
2、阶段式。
3、波浪式。
4、跳跃式。
在战术训练实践中,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的方式有哪些?答;个人行动和同伴的协同配合行动。
答:方式1、系统了解专项竞赛基本规律与战术特征,比赛中战术变化的规律及正确的应变措施,专项战术的发展趋势。
2、积累专项战术理论及经验知识。
3、大量而熟练地掌握基本战术等。
简述速度障碍发生的主观原因是什么答;速度障碍的生理、技术、专项素质、训练的科学性等4方面的原因.比赛周训练内容安排的模式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由于不同内容、不同负荷的训练后,达到超量恢复所需的时间不同,又为了比赛表现高度的竞技水平而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所以,就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
这对于顺利地参加比赛、创造优异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根据不同内容训练负荷后完成恢复所需的时间不同,应把无氧代谢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及高度专项训练等。
安排在赛前3-5天的训练中。
中低强度的一般性训练安排在赛前1-3天进行。
为什么要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答:要求教练员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从总体上,发展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
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年度、大周期等训练计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它对未来较长时间的训练活动所做的预测仅仅是框架性的,而不可能做到详尽具体。
在多年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通常都有时间、有可能通过某些调整及修正措施,将训练过程是基本方向控制在原有是轨道上,使其总体规划保持基本的稳定。
简述贯彻周期性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答:一、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
包括为多年训练周期、大年训练周期、中年训练周期、小年训练周期、日年训练周期二、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周的训练包括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
三、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四、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每个周期包括准备时期、比赛时期、恢复时期。
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什么?答:降低负荷强度,可利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