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士元《柏林寺南望》张华《博物志异产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广东省四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
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
高适《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考张公即张守珪。
据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
诗篇就是以这些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
碣石应当就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碣石山。
蓟北,指蓟州(今北京密云)以北。
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中部。
张守珪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
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
大漠和瀚海指今内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
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蒙古西部,与契丹全然无涉。
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契丹作战。
榆关、碣石等地名则是一个现实的系统,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则是一个比拟的系统。
但四句连贯而下,浑然一气,只有细加寻绎,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问题。
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
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离过远这种现象。
沈括《梦溪笔谈》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有雪中芭蕉。
此难与俗人论也。
为了要突出地表现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饿,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去乞求帮助,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一主题,画家实写了雪景,也写了当地雪中所不可能有的翠绿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显示出他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也没有被困难压倒的精神。
2025届济南市高三语文(上)10月检测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5届济南市高三语文(上)10月检测考试卷(试题150分,时间150分钟)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花是春天的象征,花的盛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然而,日渐发展的城市,与纯真的大自然有了一层淡淡隔膜。
都城内的诗人,未必能第一时间感知春天降临,反倒要经由卖花者的活动来获得春天降临的真实感。
陈师道《和谢公定雨行逄卖花》云:“逄花驻马尚多情,天不违人旋作晴。
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春天来到都城的讯息,是经由被卖的花朵传递到诗人那里的。
对于都城之内的诗人而言,卖花不只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还是春日风物的真实载体。
以卖花书写春日风物,成为城市尤其是都城诗人的常见手法。
“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般”(林逋《杏花》),“三月名园草色青,梦回犹听卖花声”(赵葵《柳花》),“海棠阴浅日黄昏……卖花声过忽开门”(吕夏卿《春阴》),等等,这样的诗句实在不胜枚举。
卖花给人带来的不只是视觉的享受,还有听觉上的独特美感。
《东京梦华录》的“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就是真实写照。
叫卖是宋代城市发展起来的特色。
自北宋开封时就已如此,南宋亦仿照北宋。
叫卖声甚至演化为专门的技艺。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称:“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
”卖花声的存在,从听觉上也给予文人一种新鲜的刺激。
这类卖花声通常来自流动性的商贩。
正所谓“帝城只卖担头枝”,都城内流动性的卖花者极多。
这类花贩所卖之花,多为朵花、把花,不会是大型盆栽和花窠。
轻巧的货品,让卖花人可以轻松穿越街巷,以叫卖声招揽客人。
声音具有穿透性,就算隔着高墙,也能由户外传播到室内。
街巷的错落,又增加了卖花声的幽深感,卖花声的响起与远去,都牵动着居室内的听者。
这让深处居室之内的文人获得了一种新的感受外界的方式,不必看到花担上五颜六色的花朵,只凭耳中传来的叫卖声,就能感知时令的变化和城市节奏的展开。
三湘名校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三湘名校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通过一动一静,形象地描绘出小溪的轮廓与外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表达万物各有主宰这一哲理时,认为非已所有,就不应该有所索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
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十二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及答案解析
A.欣然起行屠沽纷然
B.盖竹柏影也盖自笑也
C.何夜无月过问先生何笑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丈夫之冠也(帽子)
B.得志,与民由之(遵从)
C.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D.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17.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女子之嫁也
B.此之谓大丈夫
C.系之衣带间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025届辽宁师大附中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辽宁师大附中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开篇《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弟”通“悌”,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
“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人道,其根源在于孝悌。
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从人伦关系和人伦次序来说,“孝”一般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指的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悌”指的则是兄弟姐妹间的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悌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与重要性,“悌”的价值与意义不可忽视。
关于“悌”的含义,可以从三个逐步递增的意义来理解:首先,就悌的本义来说,“悌” 字最初使用是在汉代,由“弟”字演化而来,故前文经典中将“悌”通用为“第”,《三字经》中说“悌于长,宜先知”,可见悌是对年幼者提出的,要求共对足长恭敬顺从。
其次,悌道从兄弟关系扩展到家庭,家族。
与弟对兄的悌相对应,兄对弟的道德要求则是友,兄友弟悌,以达到兄弟姐妹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再次,悌道进二步拓展到尊敬非血缘关系的同辈,“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弟子入则孝,出则梯。
”理论上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和形式上的“义结金兰》,都为悌在社会上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悌者,所以事长也。
” 举凡年纪、辈分、职位、德行、学问较我长者,都应尊敬逊顺。
而尊老尚齿更与悌密不可分。
《礼记·祭义》云:“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
”悌之道内在地包含着对长者和老者的尊敬与照顾,以达到“民知尊老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民入孝悌,出尊老养老”。
2020-2021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综合附详细答案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侯庙古柏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①。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②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③。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④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⑤。
【注释】①閟(bì)宫:深闭的祠庙。
②惠陵: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③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④金刀:暗指刘家天下。
⑤昭融: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开篇点题,写武侯庙前的古柏,枝拱卫祠堂。
B. 诗歌三四句写古柏枝繁叶茂,向东伸展到刘备惠陵。
C. 诗中“海鹏风”用《逍遥游》典故,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
D. 诗歌后四句盛赞武侯之才,并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2)诗的五、六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案】(1)C(2)用典贴切。
借大树将军与召公的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②运用拟人。
“思”“忆”,运用拟人手法,暗指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表明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
③联想自然。
由大树将军与召公,联想到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羡慕之情。
【解析】【分析】(1)C项,“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不正确,“海鹏风”一句用典,写树枝开裂,气势如大鹏展翅惊起的风浪,意在表现诸葛亮在衰败的局势中搏风击浪,力挽狂澜。
故选C。
(2)“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结合注释③内容分析可知,运用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结合“思”“忆”“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分析可知,运用拟人手法,暗指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表明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
由大树将军与召公,联想到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羡慕之情。
此联想象自然,尤为警切,乃全篇眼目。
故答案为:⑴C;⑵用典贴切。
借大树将军与召公的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乡土小说创作中,风景描写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个原因是,自然风景本就是乡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广袤的中国乡土天然赋予了乡土小说以独特的美感。
依靠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不同乡土小说家笔下出现了细腻、简洁、冲淡、抒情等多种风格的风景描写,使之成为乡土小说审美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鲁迅《故乡》、废名《竹林的故事》、沈从文《边城》、孙犁《铁木前传》以及贾平凹《浮躁》等都是如此。
另一个原因是,风景构成了乡土小说“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作家在描写风景时能充分融入自我主体精神,传达出强调思想独立和个性自由的现代精神。
“五四”新文学特别倡导风景描写,并将之与作家的思想观念、价值立场相关联。
茅盾就将其提升到文学观念是否现代的高度,认为“中国一般人看小说的目的,一向是在看点‘情节’,到现在还是如此;‘情调’和‘风格’,一向被群众忽视”,不改变这种情况,“中国一般读者赏鉴小说的程度,终难提高”。
类似的,鲁迅《故乡》《祝福》等作品始终以知识分子的眼睛观察乡村风景,借对乡村自然的描写和抒怀,表达对乡村文化的批判以及对自我的强烈反思。
废名和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则通过风景描写表达出对乡村自然美和自然人性的礼赞,其中潜藏着作家对生命和自然的态度。
因此,当代文学史家在谈及乡土小说时,都将风景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陈继会指出:“乡土小说中的风俗画、风景画,天然地就具备更多的文化意蕴。
”丁帆也明确表示,“乡土小说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工业文明参照下的‘风俗画描写’与‘地方色彩’”,并将风景美作为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风景画,是进入乡土小说叙事空间的风景,它在被撷取被描绘中融入了创作主体烙着地域文化印痕的主观情愫,从而构成乡土小说的文体形相(象),凸现为乡土小说所特有的审美特征。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整体上崇尚风景美,但“十七年”时期的乡土小说却是显著的例外。
2021年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1年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①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②;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
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絜之百围絜:丈量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辍:中止C.奈何哉其相物也相:看待D.不可以适河适:适合[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____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以至于此其大也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元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
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强化练习6(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代诗歌阅读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①李白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②。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
【注】①)宋中丞名宋若思,曾为李白主持公道,将李白从监狱释放。
②庾公即东晋名士庾亮,曾任武昌太尉。
《世说新语》记载,庾亮的属官殷浩等人登上南楼和着音乐吟咏,听到庾亮来了,各位属员想起身避开,庾亮慢悠悠地说:“诸位先生请稍留步,老夫在这方面兴致也不浅。
”于是便坐在胡床上与众人吟咏欢笑。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怀古”二字点明诗歌的题材为怀古类诗歌。
B.首句实写南楼清爽的夜色美景,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有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次句使用夸张手法,写天下风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从中可见一代诗仙独有的人格魅力。
D.颔联使用典故,借历史上庾亮的风流、潇洒,表达自己对宋中丞由衷的赞美之情。
E.尾联前句写诗人虽能欣赏美景、与友人畅饮,但兴犹未了,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
(2)诗歌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奉使道中作①欧阳修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②路正长。
[注]①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位。
②前山,有的写作山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奉使道中作”总括全篇,下文用梦境、角声、行人、马蹄等意象加以照应。
B.前四句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梦中凄厉的角声、艰辛的行人,衬托出使的艰难。
C.行人“共怨角声早”,写出了行人匆忙起身,对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的不满。
D.“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写马蹄整天踩踏着冰霜,表现出了塞外冬天的苦寒。
E.“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愿旅途奔波劳苦的心情。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大练习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秀,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名、兵、农、阴阳、纵横诸家,以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基。
汉武帝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其余各家或隐于山林,或潜入民间,或消于无形,以至逮于今日,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儒家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全面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中优秀的、可以为今日所用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成为先进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凝聚、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比如,墨子注重科学技术,墨子及其弟子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小孔成像、滑轮受力、光线直射、杠杆原理、天平原理、点线面体圆的概念等。
连发出“李约瑟之问”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也感叹“墨家的科学水平,超过了整个古希腊”。
法家首重法律制度,蕴含“依法治国”的思想精髓。
名家具有严谨的逻辑学思维。
道家对宇宙起源的思考和自然哲学成就。
炼丹术之于化学,风水之于环境科学,堪舆术之于地理学,兵家之于军事科学,纵横家之于外交和政治学等等。
以及王朝治理的科学性和对现代治理的启示,如科举之于现代公务员选拔,丝绸之路之于现代国际贸易,晋商之于股份制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
让今天的人,看到中国古人天才的超前创新,在古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变“我注六经”为“六经注我”,既符合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特点,情感上也更加亲切,容易获得认同。
还有一个重要领域需要发掘复兴,那就是实学传统。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标签化为“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有道德,重气节,但无能力,轻事功。
这一形象的固化,如果不是有意为之,也是极大的误解。
很难想象,没有扎实的现实功用,中华文明如何能经历几千年风雨而长存。
苏州市重点中学2024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苏州市重点中学2024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靳彝甫汪曾祺靳彝甫家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他是靠卖画吃饭的。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
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
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
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
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
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
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
靠墙种了几竿玉屏萧竹。
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
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
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
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戥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
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
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
秋天,养蟋蟀,每天晚上,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
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
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
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
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一年,靳彝甫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
2024年湖南省重点高中高三语文4月二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湖南省重点高中高三语文4月二模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敏行《独醒杂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阿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堪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感觉到当时人对于“雅”“俗”的敏感。
不过,总体上看,在宋代趋于平民化的大环境之下,“雅俗兼备”、精致与俚俗互通,成为时代的突出特点。
②文化方面兼通雅俗的风格,应该是受到中唐以来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
禅宗强调持平常心,注重“当下”,强调佛法在世间,具有渗透性、普适性,所谓砍柴、担水无非是道。
宋代新儒学的产生,实际上和禅宗的影响有非常直接的关联。
正是在和佛教学说、道教学说相互碰撞、相互冲突,一方面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相互吸纳这样一个过程里面,新儒学才真正成长起来。
我们看到像《景德传灯录》这样的佛学著述会说:“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北宋的理学家二程则说:“物物皆有理。
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
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③当时这些人物从理念上觉得天地之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纵横自在都是道,万事万物皆有理。
这也像《宋史·道学传》里说的,天地之间、“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
这个“道”是渗透在民间日常生活里面、“日用而不知”的。
也就是说,新儒学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日常的游从方式和他们心目中的理念是交互融通的。
④这些理念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之中,在政治生活之外,属于士人的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愈益丰富而具体。
“宋人从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基调。
成都2024年5月高中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 (5)
成都2024年5月高中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问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B.有碑仆.道仆:倒下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名字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浮图”是梵语(古印度语)的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这里指和尚。
2020届湖北省黄石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黄石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沼泽地(日)芥川龙之介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篇目二哦香雪课时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哦,香雪一、语言运用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天叩响了园子的竹门,将去年熄灭的火把,一束一束点燃。
孤独的冬天像一匹凄厉的狼,火焰使它无所适从,大地的花裙子让它迷路。
它夹着枯槁的尾巴,一步一步退缩,最终,在隧然而来的火焰里弃阵而逃。
春风猛烈地漫涌进来,园子如同藏着红热的火塘,星子四溅。
桃红柳绿,蔬菜拱土,以前的诺言,再一次发芽;满园的春讯,喜上眉梢。
一颗发白的草籽,它怎样落在土里,又以怎样的志气挽住季节的臂膀?不消几天,这里就会再变一个样:那鲜嫩的豆角,像诗歌的月牙,在小河淌水的终点搁浅;茴香的根围着地埂成长,茭瓜在水中诞生它们的婴儿,马齿苋菜蓄满稠密的奶汁,蝴蝶的翅膀迷惑着鸟的眼睛;而四围燃烧的花朵会一点一点成为彩色的灰烬,漂浮着,垂落着,拦住虫子们回家的路。
假如一只蜜蜂飞进园子里来,它确定会被醉倒,春天的园子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蜜糖啊!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沿沟剖开,亲自把生活的根栽在这里,把自己的心托付给明天。
只要再来一阵春风,希望就将挂果,那是并不遥远的希望啊!但我们目前还一窍不通。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记者:您一向关切中学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B.事实和依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闻的。
C.同学们: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会。
D.行动,要靠思想指导;思想,要靠行动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
解析:选B 文中的和B项的冒号,都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A项的冒号,用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C项的冒号,用于称呼语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D项的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2.比拟富于情味,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拟进行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把冬天当作孤独的狼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渐渐离开而后突然不见的特点;“夹着枯槁的尾巴”写出作者对冬天的嫌恶,说它“退缩”“弃阵而逃”又表达了对它突然离开的兴奋心情。
高三语文其他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其他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2),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答案】(1)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2)鼎铛玉石弃掷逦迤(3)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解析】注意易错字:侣、麋、匏樽、属、鼎铛、逦迤、暝【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蚕虫及鱼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2)城上高楼接大荒,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答案】(1)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2)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3)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解析】本题考查描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题考查材料均来自教材,属于考试说明规定的背诵篇目,难度不大。
只需要按照教材和考纲的要求进行背诵默写,全面掌握。
难写易错字:飐、羡、遨游。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个小题)(6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
(《孟子告子下》)(2)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4)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6)_________,锦鳞游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5.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2分)
16.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武帝时,弱水①西国有人乘毛车②以渡弱水来献香者,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
留久之,帝幸上林苑③,西使千乘舆闻,并奏其香。
帝取之看,大如鸾卵,三枚,与枣相似。
帝不悦,以付外库。
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
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
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差。
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十余日,香犹不歇。
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选自张华《博物志·异产篇》【注释】①弱水:词语,《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后来就泛指遥远险恶,或者汪洋浩荡的江水河流。
另一说,弱水指的是中国黑河自金塔县的鼎新以下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的别称。
又称额济纳河。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②毛车:古代西域常用的一种车,是用宽大的植物叶片做装饰的车乘。
明朝的黄省曾曾有诗写道:“毛车乘弱水,燕卵献麒麟。
奇香闻百里,惊动八街人。
”③上林苑是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
1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
⑴帝谓.是常香谓:▲⑵以付.外库付:▲
⑶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咸:▲⑷香犹不歇.歇:▲
19.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与“不礼其使”一句中“礼”的用法相同的一句。
(▲)(2分)
A.但微颔.之
B.尔安敢轻.吾射
C.其一犬.坐于前
D.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
20.对下面各句中的“以”字的解释和用法进行归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公亦以.此自矜③以.我酌油知之
④以.钱覆其口⑤徐以.杓酌油沥之⑥以.渡弱水
⑦以.付外库⑧以.辟疫气⑨自以.为大有所益
A.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
B.①④⑤⑦/②③/⑥⑧/⑨
C.①④⑤/②③/⑥⑦⑧/⑨
D.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
21.用汉代汉语翻译线面的句子。
(4分)
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⑵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
17.(2分)弱水西国 /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 来献香者。
18.(4分)
⑴认为(解释为“说”,也算对。
)⑵交给、交付⑶全、都⑷消散
19.(2分)A
20.(2分)D
21.(4分)
⑴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关键词“然则”、“但”、“臆断”,反问句式。
)
⑵皇帝(汉武帝)于是用丰厚的礼物遣送(他)回国,并设酒(为他)送别。
(关键词“乃”、“饯”,省略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