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全册背诵所有篇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全册背诵所有篇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全册背诵所有篇目九年级上册古诗词
课内古诗
《忆江南》(温庭筠)《渔家傲》(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课外古诗
《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浣溪沙》(苏轼)《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中吕·朝天子》(王磐)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
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蒹葭》(诗经)
课外古诗
《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背诵篇目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背诵篇目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背诵篇目整理一、古诗词必背(课内3首,课外8首,共11首)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朝代】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朝代】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韩愈【朝代】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朝代】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1)刈(yì):割。

(本为古体诗)(2)陇:同“垄”,田埂,那个地址泛指麦地!(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

荷:背负,肩担。

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拿着。

遗,遗失(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

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曾:竟然。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21)岁晏(yàn):年底。

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完整)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完整)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1、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晚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裏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宋)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2、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九)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九) 宋史【原】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9《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骊山怀古》(散曲),本曲为作者登临此骊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所作。

作者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

号云庄。

元代著名散曲家。

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

《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

”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

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

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

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

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紧接着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

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_赏析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_赏析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翻译赏析版)1《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éi)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田家很少有清闲的日子,五月里人们更加繁忙。

夜晚和暖的南风轻轻刮起,小麦覆盖着田垄一片金黄。

妇女们挑篮装着饭食,儿童们提壶盛着水汤。

他们相随着到田里去送饭,男劳力们正在南冈上割麦奔忙。

他们的双脚被田里的暑气曛蒸着,脊背上烤着灼热的骄阳。

力气用尽了也顾不上留意夏天的炎热,只为珍惜夏天的白昼长。

又看见一个贫穷的妇人,抱着孩子站在田垄旁。

她右手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左臂上挎着破旧的篮筐。

听了她的诉说,听见的人无不替她感到悲伤。

家里的土地因为交纳租税都卖光了,只好拾点麦穗来填充饭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种过地、采过桑。

每年傣禄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我暗自惭愧,整日萦绕心头不能忘记。

〔赏析〕选自《白居易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西安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词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2.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行思维碰撞。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中角色,通过表演形式,再现诗词情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1.诗词大意:详细讲解诗词的字词、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意境分析: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提取关键意象,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修辞手法:讲解诗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兴、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4.艺术特色: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结构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文化内涵:挖掘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课外古诗词的背诵和鉴赏能力。
2.难点: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对仗、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词的美。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诗词朗诵、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新课学习:
a.诗词背景介绍:讲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温庭筠《商山早行》知识点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温庭筠《商山早行》知识点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温庭筠《商山早行》知识点全一、作者简介温庭筠(yún)(约812——约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兼工。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

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金奁集》等。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

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

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

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

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三、理解诗义【注释】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2]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2]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

明: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古诗加注释

古诗加注释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思想感情(中心):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酬1乐天2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巴山楚水4凄凉地,二十三年5弃置身6。

怀旧7空吟8闻笛赋9,到10乡翻似11烂柯人12。

沉舟13侧畔14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15,暂凭杯酒长精神16。

词语注释1.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 见赠:送给(我)。

4.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诗歌朗诵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词义理解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与“思”字谐音。 蜡炬:蜡烛。 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 思。
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词义理解
陂(bēi)塘:池塘。 徜徉(cháng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飏(yáng):飞扬,飘扬。 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词意速通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绿树环绕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乘着 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小园不大,却收尽春光。在这里桃花正红,李花雪 白,菜花金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远远望见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酒 幌飘扬在小桥流水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那里,莺儿啼,勾勒出一幅 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大 自然的美丽,表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 情。
诗歌赏析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炼字:连用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 二个指别离时的痛苦,突出强调了“别亦难”,表 达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写法:①衬托。用“相见时难”衬托“别亦难”, 表现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 ②象征。以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爱情 的艰难。 作用: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烘托 了凄楚的心情。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

月下独酌 李白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是随着我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暂时把月亮和身影当成酒伴, 行乐必须趁着美好的春光。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 的友谊,相约在高远的银河边。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高。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受祭, 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父吟。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 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 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 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的军号震天动地; 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 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的恩遇, 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全.txt如果你同时爱几个人,说明你年轻;如果你只爱一个人,那么,你已经老了;如果你谁也不爱,你已获得重生。

积极的人一定有一个坚持的习惯。

【陈涉世家】①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词背诵前5首》精品教学课件:105页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词背诵前5首》精品教学课件:105页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 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 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里人们加倍繁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天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金黄。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赋税繁重
比 鲜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抒情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官员舒适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歌主题
本诗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 感,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 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寄托了 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迁移联想 迁移联想迁移
•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观刈麦 白居易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1.这首叙事诗描绘了哪两个场 景? 2.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hèdān
fùlǒng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zhìxié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xiǎng
gāng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zhuóyǎn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隐 居洛阳香山寺,因此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 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 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 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 讽谕诗。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 都能听懂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和《秦 中吟》10首,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早年家境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论语】(春秋鲁国·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课外古诗词诵读】怎样深解熟诵许浑七律《咸阳城东楼》(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怎样深解熟诵许浑七律《咸阳城东楼》(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怎样深解熟诵许浑七律《咸阳城东楼》读背文本咸阳城东楼①〔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④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⑤,故国东来渭水流⑥。

补充注释:①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咸阳: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里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晚唐诗人许浑(?~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今属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丹阳,遂为丹阳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监察御史、润州司马、睦州(今浙江建德)刺史等。

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丁卯集》。

②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溪,指城楼南面的磻溪;阁,指城楼西面的慈福寺。

④绿芜:绿草。

秦苑:昔日秦朝的皇家园林。

⑤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当年:指前朝。

⑥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作者从远东润州(镇江)而来宦游古都。

渭水: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自西向东横贯陕西,流经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入黄河。

背诵准备:本诗大约作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之际。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所以诗中写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千古名句。

本诗另题为《咸阳西门城楼晚眺》。

咸阳地处西安西北,系秦汉两朝都城,汉时称长安。

到了隋朝,在老的长安城(即咸阳)东南二十里处新建都城长安(即今之西安),新都与旧都隔渭水相望。

新都也是唐朝的首都,即通常说的长安。

本诗写的就是作者登上咸阳东楼晚眺时的情景。

技巧探求:首联:“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整理:童蕾莎九年级上册1《观刈麦》白居易【刈(yì),割。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荷(hè)箪(dān)食,童稚携壶浆,(妇姑,这里泛指妇女。

荷,肩挑。

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吃饭。

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筐。

(秉,拿。

敝,破。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éi)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输税,缴纳租税。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曾不,从未。

事,从事。

)吏禄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岁晏,岁末。

晏,晚。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选自《白居易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西安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

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

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2《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选自《全唐诗》。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

唐代诗人。

《月夜》一诗,诗人写得极其细腻,将季节的瞬时微妙变化表现出来。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

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人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

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拓展:《月夜》杜甫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鄜州,今陕西富县)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云鬟,指妇女乌黑的发髻)何时倚虚幌(huǎng),双照泪痕干。

(虚幌,薄而透明的帘帷。

双照,同时照着两个人。

)选自《杜少陵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

这年五月,杜甫拖家带口避难鄜州,八月只身投奔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即位的肃宗,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杜甫在长安怀念妻子之作。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

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但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如今,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

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3《商山早行》温庭筠(商山,在今陕西商县。

)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照驿(yì)墙。

(照,使……明艳。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温庭筠住处附近。

凫,野鸭。

)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

《商山早行》系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

这是一首五律,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4《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义)驿外:指荒僻之地。

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之地。

断桥:残破的桥。

无主:无人过问。

著(zhuó):通“着”。

更著,又加上。

一任:任凭。

选自《剑南诗稿》。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像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

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

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

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5《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义)新社:指春社日,古代祭土地神以祈丰收的日子,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逢迎:碰头,相逢。

斗草:一种游戏。

双脸:指脸颊。

选自《珠玉词》。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

上片写自然景物。

“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人。

下片写人物,撷取烂熳春色中一位年轻村姑之天真形象和幼稚心态进行表现。

6《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

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一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

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

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

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细心、兴奋。

“牛衣古柳卖黄瓜”一句则换了一个角度写作者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

“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