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电子书(V2.0)
四库全书
: 简介:解压密码:下面的每个链接都需要下载《四库全书》(180CD?)电子版为照排图片版——收藏为主《四库全书》电子书版(V2.0)为文本版——方便国学爱好者阅览转自海蓝在线- 张轩,制作源于文渊阁本电子书制作者声明感谢所有下载用户对我制作这本电子书的支持,很快的一年过去了,我把2.0放上,继续把免费的国学事业做到底。
对于遇到的很多问题,我只能说抱歉了。
其中关于排版的问题,我在这个版本尽量做的直观点了。
再次声明,本人只是收集资源,其中内容版权属于所有中华文明子孙。
目录混乱问题是由于编译软件破坏了原本内部的链接,重新再链接工程浩大,希望征集有志者与我共同完成,其中有该页未被授权那个不要管是下载留下的日志文件,我忘记搞掉了,下个版本再消灭他们。
给诸位不便只有再次歉意了。
张轩于公元二千零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简介:《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72年,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
成书后,先编写了四个抄本,分藏于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即“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续抄三部,分贮于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即“浙江三阁”或称“南三阁”)。
这七部抄本,深藏秘府,世人很难窥及,之后又迭经战乱,屡遭焚难,文源阁、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已不复存世,文溯阁本曾遭日本侵略军的抢掠,文澜阁也一度散失,文渊阁本则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被运到台湾收藏,这就使得幸存的《四库全书》弥足珍贵。
《四库全书》目录经部--------------------------------------------------------------------------------------易经论语大学中庸尚书孟子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孝经礼记诗经尔雅仪礼史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北齐史南史南齐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大唐新语唐才子传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书梁书陈书周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上清史稿下子部兵法--------------------------------------------------------------------------------------三十六计司马法吴子孙子兵法石公三略素书阴符经百战齐略六韬李卫公兵法尉缭子战略太公兵法八阵总述范子计然鬼谷子孙膑兵法言兵事书历代兵志将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便宜十六策武侯八阵兵法辑略杂家--------------------------------------------------------------------------------------山海经穆天子传茶经逸周书老乞大朴通事诸子--------------------------------------------------------------------------------------云笈七签老子老子尔想注庄子列子吕氏春秋朱子语类淮南子韩非子盐铁论鹖冠子化书颜氏家讯论衡禅林僧宝传三藏十二部经荀子类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警世通言喻世名言封神演义醒世恒言醒世姻缘五美缘女娲石平山冷燕幻中游情梦拆断魂零雁记明珠缘狐狸缘全传玉梨魂粉妆楼赛花铃醒名花青楼梦风流悟聊斋志异笔记--------------------------------------------------------------------------------------杂事秘辛汉末英雄记九州春秋魏晋世语晋后略古今注搜神后记大业拾遗记大唐传载玄怪录隋唐嘉话北里志兼明书次柳氏旧闻明皇杂录因话录奉天录魏郑公谏录唐国史补南岳小录唐阙史广异记封氏闻见记五代新说宣室志独异志桂苑丛谈历代崇道记河东记书断列传定命录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摭言归田录集部--------------------------------------------------------------------------------------全唐文楚辞全宋词太平广记全唐诗昭明文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李白全集东坡文集嘉佑集孪城集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乐府古题要解诗人主客图观林诗话诚斋诗话庚溪诗话杜工部草堂诗话优古唐诗话藏海诗话梅磵诗话吴礼部诗话诗谱升庵诗话艺苑卮言国雅品四溟诗话归田诗话逸老堂诗话南濠诗话麓堂诗话诗镜总论续诗品钝吟杂录答万季埜诗问薑斋诗话人间词话林泉高致古画品录文笔要诀窦娥冤牡丹亭琵琶记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长生殿雷峰塔解压密码:。
四库全书目录
四库全书目录
子部【子部·儒家类】
孔子家语荀子孔丛子新语新书盐铁论说苑新
序扬子法言潜夫论申鉴中论
中说帝范家范童蒙训袁氏世范近思录朱子语
类知言北溪字义读书分年日程呻吟语摘
【兵书类】
历代兵法武经七书其他兵书
【子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经难经本义金匮要略伤寒论注褚氏遗书
备急千金要方颅囟经铜人针灸经奇经八脉考濒湖脉
学神农本草经医学源流论
【子部·杂家类】
墨子尹文子慎子鹖冠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吕氏春
秋淮南鸿烈解人物志金楼子刘子
颜氏家训长短经(反经)两同书化书白虎通义中华古今注兼明书容斋随笔日知录
论衡风俗通义封氏闻见记麈史梦溪笔谈仇池笔
记东坡志林寓简鹤林玉露齐东野语
敬斋古今黈画禅室随笔居易录池北偶谈分甘馀话言行龟鉴钝吟杂录爱日斋丛抄冷斋夜话
【子部·小说家类】
松窗杂录洛阳缙绅旧闻记钱氏私志默记山海经异
苑开天传信记鉴诫录
西京杂记世说新语朝野佥载唐新语唐国史补因话
录明皇杂录大唐传载玉泉子
唐摭言金华子杂编北梦琐言南部新书渑水燕谈录归田录青箱杂记龙川略志龙川别志
湘山野录唐语林闻见录闻见后录四朝闻见录山房随笔穆天子传神异经搜神记搜神后记
杜阳杂编桂苑丛谈宣室志唐阙史太平广记睽车
志博物志酉阳杂俎儒林公议次柳氏旧闻
【子部·释家类】
弘明集广弘明集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宋高僧传
禅林僧宝传林间录罗湖野录五灯会元释氏稽古略佛
祖历代通载
【子部·道家类】
道德经关尹子列子庄子文子列仙传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亢仓子无能子云笈七籤【子部·其他子部】。
整套四库全书电子版
整套四庫全書〔電子版〕"經部</1/0/> ""史部</2/0/> ""子部</3/0/> ""集部<gx...kddcc/4/0/> ""蒙學</5/0/> "<.lingkong./shuwu/images/zbook.gif> "經部</1/0/> "春秋左傳</6/8>大學</J/8>爾雅</K/8>論語</4/9>孟子</P/9>尚書</4/A>詩經</R/B>孝經</T/J>儀禮</U/J>中庸</C/K>周易</D/K><.lingkong./shuwu/images/zbook.gif> "史部</2/0/> "北齊書</L/K>北史</0/M>子建集</T/O>陳書</4/P>大宋宣和遺事</6/Q> 國語</B/Q>漢書</X/Q>後漢書</A/U>金史</X/X>晉書</Q/11>警世通言</D/15>舊唐書</J/16>舊五代史</J/1C>開元天寶遺事</R/1G> 梁書</W/1G>遼史</I/1I>洛陽伽藍記</Q/1L> 明史</X/1L>穆天子傳</7/1V>南齊書</G/1V>南史</4/1X>清史稿</D/1Z>三國志</4/2E>山海經</Z/2F>史記</I/2G>史通</6/2K>書目答問</L/2L>水經注</R/2L>宋史</W/2M>宋書</P/30>隋書</I/33>書</X/35>文史通義</L/39>新唐書</U/39>新五代史</S/3G>醒世恒言</W/3I>元史</2/3K>戰國策</Y/3P>貞觀政要</X/3Q>周書</4/3S><.lingkong./shuwu/images/zbook.gif> "子部</3/0/> "茶經</K/3T>初刻拍案驚奇</V/3T> 東京夢華錄</0/3V>二刻拍案驚奇</C/3V> 公孫龍子</J/3W>鬼谷子</Q/3W>韓非子</6/3X>紅樓夢</Q/3Y>子</2/42>黃帝經素問</O/42> 黃庭景經</F/43>黃庭外景經</G/43> 金剛經</K/43>近思錄</L/43>九章算術</1/44>老子</C/44>樂府雜錄</D/44>聊齋志異</O/45>列子</2/46>林泉高緻</B/46>六祖壇經</H/46>呂氏春秋</S/46>洛陽牡丹記</J/47>墨子</N/47>棋經</3/48>容齋随筆</4/48>三國演義</M/48>世說新語</Z/4B>水浒傳</0/4D>四十二章經</T/4F>搜神記</U/4F>孫子兵法</G/4G>太上感應篇</U/4G>武林舊事</V/4G>西遊記</7/4H>心經</1/4K>新書</2/4K>荀子</D/4K>顔氏家訓</A/4L>揚子法言</W/4L>陰符經</B/4M>文子</C/4M>遊仙窟</G/4M>喻世明言</H/4M>周易參同契</N/4N>莊子</R/4N><.lingkong./shuwu/images/zbook.gif>楚辭</P/4O>窦娥冤</J/4Q>二十四詩品</P/4Q> 古文觀止</Q/4Q> 絕妙好詞</3/4R> 樂府詩集</Q/51> 柳宗元集</J/54>六朝文絜</X/55> 六一詩話</W/57> 牡丹亭</X/57>歐陽修集</I/59>全宋詞</Y/5D>人間詞話</4/5R> 詩品</5/5R>蘇轼集</A/5R>唐詩三百首</X/5U> 淵明集</I/63>文心雕龍</Q/63> 文選</5/65>西廂記</W/66>玉台新詠</2/67>千家詩</G/67>全唐詩</E/MC><.lingkong./shuwu/images/zbook.gif>百家姓</2/68>千家詩</3/68>千字文</7/6E>三字經</8/6E>聲律啓蒙</C/6E>增廣賢文</F/6E>四庫全書都電子化了,對研究古學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文渊阁四库全书目录
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4088 條)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卷首四卷(清)永瑢撰(清)紀昀撰經部第1-5 冊庫抽毀書提要書名及著者姓名索引(欽定四庫全書總目附)(清)王重民輯經部第5 冊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書名及著者姓名索引附補遺一卷(清)永瑢撰(清)紀昀撰經部第6 冊子夏易傳十一卷(周)卜子夏撰經部第7 冊周易鄭康成注一卷(漢)鄭玄撰(宋)王應麟編經部第7 冊增補鄭氏周易三卷(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清)惠棟考補經部第7 冊陸氏易解一卷(吳)陸績(明)姚士粦輯經部第7 冊周易注十卷(魏)王弼撰(晉)韓康伯撰經部第7 冊周易注畩十三卷附周易略例附考證一卷(魏)王弼註(晉)韓康伯註(唐)陸徳明音義(唐)孔穎達畩經部第7 冊周易略例一卷(周易注畩附)(魏)王弼著(晉)邢昺注經部第7 冊周易注畩考證一卷(周易注畩附)(清)朱良裘考證(清)陳澔考證(清)李淸植考證經部第7 冊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經部第7 冊周易口訣義六卷(唐)史徵撰經部第8 冊周易舉正三卷(唐)郭京撰經部第8 冊易數鉤隱圖三卷附遺論九事(宋)劉牧撰經部第8 冊遺論九事(數鉤隱圖附)(宋)劉牧撰經部第8 冊周易口義十卷系辭二卷卷末.說卦.序卦.雜卦一卷(宋)胡瑗撰(宋)倪天隱述經部第8冊溫公易說六卷(宋)司馬光撰經部第8 冊橫渠易說三卷附橫渠先生行狀一卷(宋)庼載撰經部第8 冊橫渠先生行狀一卷(橫渠易說附)(宋)呂大臨撰經部第8 冊東坡易傳九卷(宋)蘇軾撰經部第9 冊伊川易傳四卷(宋)程頤撰經部第9 冊易學辨惑一卷(宋)邵伯溫撰經部第9 冊了齋易說一卷(宋)陳瓘撰經部第9 冊吳園周易解九卷附錄一卷(宋)庼根撰經部第9 冊周易新講義六卷(宋)耿南伓撰經部第9 冊紫岩易傳十卷(宋)庼浚撰經部第10 冊讀易詳說十卷(宋)李光撰經部第10 冊易小傳六卷(宋)沈該撰經部第10 冊漢上易傳十一卷卦圖三卷叢說一卷(宋)朱震撰經部第11 冊周易窺餘十五卷(宋)鄭剛中撰經部第11 冊易璿璣三卷(宋)吳沆撰經部第11 冊易變體義十二卷(宋)都絜撰經部第11 冊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宋)林栗撰經部第12 冊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經部第12 冊周易古占法一卷周易章句外編一卷(宋)程迥撰經部第12 冊周易章句外編一卷(周易古占法附)(宋)程迥撰經部第12 冊原本周易本義十二卷卷末二卷(宋)朱熹撰經部第12 冊冸本周易本義四卷(宋)朱熹撰(明)成矩編經部第12 冊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宋)郭雍撰經部第13 冊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撰經部第13 冊南軒易說三卷(宋)庼栴撰經部第13 冊複齋易說六卷(宋)趙彥肅撰經部第13冊楊氏易傳二十卷(宋)楊簡撰經部第14 冊周易玩辭十六卷(宋)項孜世述經部第14 冊趙氏易說四卷(宋)趙善譽撰經部第14 冊誠齋易傳二十卷(宋)楊萬裏撰經部第14冊大易粹言七十三卷卷首一卷(宋)方聞一編經部第15 冊易圖說三卷(宋)吳仁傑撰經部第15 冊古周易一卷(宋)呂祖謙編經部第15 冊易傳燈四卷題(宋)徐總幹撰經部第15冊易裨傳二卷外篇一卷(宋)林至撰經部第15 冊厚齋易學五十卷易輯注四卷易輯傳二十八卷易外傳十八卷附錄先儒著述二卷(宋)馮椅撰經部第16 冊易輯注四卷(厚齋易學附)(宋)馮椅撰經部第16 冊易輯傳二十八卷(厚齋易學附)(宋)馮椅撰經部第16 冊外傳十八卷(厚齋易學附)(宋)馮椅撰經部第16 冊先儒著述二卷(厚齋易學附)(宋)馮椅撰經部第16 冊童溪易傳三十卷(宋)王宗傳撰經部第17 冊周易總義二十卷(宋)易祓撰經部第17 冊西溪易說十二卷(宋)李過撰經部第17 冊丙子學易編一卷(宋)李心傳撰經部第17 冊易通六卷(宋)趙以夫撰經部第17 冊周易卦爻經傳訓解二卷(宋)蔡淵撰經部第18 冊易象意言一卷(宋)蔡淵撰經部第18 冊周易要義十卷(宋)魏了翁輯經部第18 冊易翼傳二卷(宋)鄭汝諧撰經部第18 冊文公易說二十三卷(宋)朱鑑編經部第18 冊易學啟蒙小傳一卷附易學啟蒙古經傳一卷(宋)稅與權撰經部第19 冊易學啟蒙古經傳一卷(易學啟蒙小傳附)(宋)稅與權撰經部第19 冊周易輯聞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趙汝楳撰經部第19 冊易雅一卷(周易輯聞附)(宋)趙汝楳撰經部第19 冊筮宗一卷(周易輯聞附)(宋)趙汝楳撰經部第19 冊用易詳解十六卷(宋)李杔撰經部第19 冊淙山讀周易二十一卷(宋)方實孫撰經部第19 冊周易傳義附錄十四卷綱領一卷圖說一卷(宋)董楷撰經部第20 冊易學啟蒙通釋二卷(宋)胡方平撰經部第20 冊三易備遺十卷(宋)朱元昇撰經部第20 冊周易集說四十卷(宋)兪琰撰經部第21 冊讀易舉要四卷(宋)兪琰撰經部第21 冊易象義十六卷卷首:易統論一卷(宋)丁易東撰經部第21 冊易統論一卷(易象義附)(宋)丁易東撰經部第21 冊易圖通變五卷易筮通變三卷(宋)雷思齊撰經部第21 冊易筮通變三卷(易圖通變附))(宋)雷思齊撰經部第21 冊讀易私言一卷(元)許衡撰經部第22 冊易附錄纂注十五卷(元)胡一桂撰經部第22 冊周易啟蒙翼傳四卷(元)胡一桂撰經部第22 冊易纂言十二卷卷首一卷(元)吳澄撰經部第22 冊易纂言外翼八卷(元)吳澄撰經部第22 冊易源奧義一卷周易原旨八卷(元)保巴撰經部第22 冊周易原旨八卷(易源奧義附)(元)保巴撰經部第22 冊周易程朱傳義折衷三十三卷(元)趙采撰經部第23 冊周易衍義十六卷(元)胡震撰(元)胡光大續經部第23 冊易學濫觴一卷(元)黃澤撰經部第24 冊大易緝說十卷附續刊大易緝說始末一卷(元)王申子撰經部第24 冊續刊大易緝說始末一卷(大易緝說附)(元)田澤撰經部第24 冊周易本義通釋十二卷(元)胡炳文撰經部第24 冊周易本義集成十二卷(元)熊良輔撰經部第24 冊大易象數鉤深圖三卷(元)庼理撰經部第24 冊學易記九卷卷首一卷(元)李簡撰經部第25 冊周易集傳八卷(元)龍仁夫撰經部第25 冊讀易考原一卷(元)蕭漢中撰經部第25 冊易精蘊大義十二卷(元)解蒙撰經部第25 冊易學變通六卷(元)曾貫撰經部第26 冊周易會通十四卷卷首二卷附錄二卷(元)董眞卿撰經部第26 冊周易圖說二卷(元)錢義方撰經部第26冊周易爻變易緼八卷(元)陳應潤撰經部第27 冊周易參義十二卷(元)梁寅撰經部第27 冊周易文詮四卷(元)趙汸撰經部第27 冊周易傳義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廣撰經部第28 冊易經蒙引十二卷(明)蔡淸撰經部第29 冊讀易餘言五卷(明)崔銑撰經部第30 冊啟蒙意見四卷(明)韓邦奇撰經部第30 冊易經存疑十二卷(明)林希元撰經部第30 冊周易辯錄四卷(明)楊爵撰經部第31 冊易像鈔十八卷(明)胡居仁撰經部第31 冊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明)熊過撰經部第31 冊易象鉤解四卷(明)陳士元撰經部第31 冊周易集注十六卷卷首二卷(明)來知德撰經部第32 冊讀易紀聞六卷(明)庼獻翼撰經部第32 冊葉八白易傳十六卷(明)葉山撰經部第32 冊讀易述十七卷(明)潘士藻撰經部第33 冊像象管見九卷(明)錢一本撰經部第33 冊周易劄記三卷卷首:易學啟蒙集略一卷(明)逯中立撰經部第34 冊易學啟蒙集略一卷(周易劄記附)(明)逯中立撰經部第34 冊周易易簡說三卷(明)高攀龍撰經部第34 冊易義古象通八卷卷首一卷(明)魏濬撰經部第34 冊周易像象述十卷卷首:像象述金針一卷(明)吳桂森撰經部第34 冊像象述金針一卷(周易像象述附)(明)吳桂森撰經部第34 冊易用六卷(明)陳祖念撰經部第35 冊易象正十六卷(明)黃道周撰經部第35 冊兒易內儀以六卷兒易外儀十五卷卷首:義例八明一卷(明)倪元璐撰經部第35 冊兒易外儀十五卷(兒易內儀以附)(明)倪元璐撰經部第35 冊義例八明一卷(兒易內儀以附)(明)倪元璐撰經部第35 冊卦變考略二卷(明)董孚諭撰經部第35 冊古周易訂詁十六卷附解經處答客問一卷(明)何楷撰經部第36 冊解經處答客問一卷(古周易訂詁附)(明)何楷撰經部第36 冊周易玩辭困學記十五卷卷首一卷(明)庼次伓撰經部第36 冊易經通注九卷(清)傅以漸撰(清)曹本榮撰經部第37 冊日講易經解義十八卷(清)牛鈕撰(清)孫在豐撰經部第37 冊禦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卷首一卷(清)李光地撰經部第38 冊禦纂周易述義十卷(清)傅恆撰經部第38 冊讀易大旨五卷卷首:總論一卷(清)孫奇逢撰經部第39 冊周易稗畩四卷附考畨一卷(清)王夫之撰經部第39 冊易酌十四卷卷首一卷(清)刁包撰經部第39 冊田間易學十卷卷首二卷(清)錢澄之撰經部第39 冊易學象數論六卷(清)黃宗羲撰經部第40 冊周易象辭二十二卷附周易尋門餘論二卷圖學辯惑一卷(清)黃宗炎撰經部第40 冊周尋門餘論二卷(周易象辭附)(清)黃宗炎撰經部第40 冊圖學辯惑一卷(周易象辭附)(清)黃宗炎撰經部第40 冊周易筮述八卷(清)王宏撰撰經部第41 冊伓氏易三十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41 冊推易始末四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41 冊春秋占筮書三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41 冊易小帖五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41 冊易俟十八卷卷首:易俟圖一卷(清)喬萊撰經部第42 冊易俟圖一卷(易俟十八卷附)(清)喬萊撰經部第42 冊讀易日鈔八卷(清)庼烈撰經部第42 冊周易通論四卷(清)李光地撰經部第42 冊周易觀彖十二卷(清)李光地撰經部第42冊周易淺述八卷周易淺述圖一卷(清)陳夢雷撰經部第43冊易原尌正十二卷卷首一卷(清)包儀撰經部第43 冊大易通解十五卷卷首一卷附錄:讀啟蒙雜說一卷(清)魏荔彤撰經部第44 冊讀啟蒙雜說一卷(大易通解附)(清)魏荔彤撰經部第44 冊易經衷論二卷(清)庼英撰經部第44 冊易圖明辨十卷(清)胡渭撰經部第44 冊大易集義粹言(合訂冻補)八十卷(清)納喇性德編經部第45-46 冊周易傳注七卷附周易筮考(清)李塨撰經部第47 冊周易筮考(周易傳注附)(清)李塨撰經部第47 冊周易劄記二卷(清)楊名時撰經部第47 冊周易傳義合訂十二卷(清)朱軾撰經部第47 冊周易玩辭集解十卷卷首一卷(清)查愼行撰經部第47 冊惠氏易說六卷(清)惠士奇撰經部第47 冊周易函書約存十五卷卷首三卷周易函書約注十八卷周易函書冸集十六卷(易學頇知三卷易解辨畨三卷篝燈約旨十卷)(清)胡煦撰經部第48 冊周易函書約注十八卷(周易函書約存附)(清)胡煦撰經部第48 冊周易函書冸集十六卷(易學頇知三卷易解辨畨三卷篝燈約旨十卷)( 周易函書約存附)(清)胡煦撰經部第48 冊易學頇知三卷(周易函書冸集附)(清)胡煦撰經部第48 冊易解辨畨三卷(周易函書冸集附)(清)胡煦撰經部第48 冊篝燈約旨十卷(周易函書冸集附)(清)胡煦撰經部第48 冊易箋八卷(清)陳法撰經部第49 冊學易初津二卷(楚蒙山房易經解之一)(清)晏斯盛撰經部第49 冊易翼宗六卷(楚蒙山房易經解之二)(清)晏斯盛撰經部第49 冊易翼說八卷(楚蒙山房易經解之三)(清)晏斯盛撰經部第49 冊楚蒙山房易經解十六卷(清)晏斯盛撰經部第49 冊周易孔義集說二十卷(清)沈起元撰經部第50 冊易翼述亯十二卷(清)王又樸撰經部第50 冊周易淺釋四卷(清)潘思榘撰經部第51 冊周易洗心七卷卷首二卷(清)任啓運撰經部第51 冊豐川易說十卷卷首通論一卷(清)王心敬撰經部第51 冊周易述二十三卷(清)惠棟撰經部第52 冊易漢學八卷(清)惠棟撰經部第52 冊易例二卷(清)惠棟撰經部第52 冊易象大意存解一卷(清)任陳晉撰經部第52 冊大易擇言三十六卷(清)程廷祚撰經部第52 冊周易辨畫四十卷(清)連鬥山撰經部第53 冊周易圖書質疑二十四卷(清)趙繼序撰經部第53 冊周易章句證畨十二卷(清)翟均廉撰經部第53 冊附録乾坤鑿度二卷(易緯之一)(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稽覽圖二卷(易緯之二)(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辨終備一卷(易緯之三)(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周易乾鑿度二卷(易緯之四)(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通卦驗二卷(易緯之五)(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乾元序制記一卷(易緯之六)(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是類謀一卷(易緯之七)(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坤靈圖一卷(易緯之八)(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易緯十二卷(漢)鄭玄註經部第53 冊附録尚書注畩十九卷附考證(漢)孔孜國傳(唐)孔潁達畩(唐)陸明德音義經部第54 冊洪範口義二卷(宋)胡瑗撰經部第54 冊書傳二十卷(宋)蘇軾撰經部第54 冊尚書全解四十卷(宋)林之奇撰經部第55 冊禹貢指南四卷(宋)毛晃撰經部第56 冊禹貢論二卷禹貢後論一卷禹貢山川地理圖二卷(宋)程大昌撰經部第56 冊禹貢後論一卷(禹貢論附)(宋)程大昌撰經部第56 冊禹貢山川地理圖二卷(禹貢論)(宋)程大昌撰經部第56 冊尚書講義二十卷(宋)史浩撰經部第56 冊夏氏尚書詳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經部第56冊禹貢說斷四卷(宋)傅寅撰經部第57 冊增修東萊書說三十五卷(宋)呂祖謙撰(宋)時瀾增修經部第57 冊尚書說七卷(宋)黃度撰經部第57 冊五誥解四卷(宋)楊簡撰經部第57 冊絜齋家塾書鈔十二卷(宋)袁燮撰經部第57 冊書經集傳六卷(宋)蔡沈撰經部第58 冊尚書精義五十卷(宋)黃倫撰經部第58 冊陳氏尚書詳解五十卷(宋)陳經撰經部第59 冊融堂書解二十卷(宋)錢時撰經部第59 冊洪範統一一卷(宋)趙善湘撰經部第59 冊尚書要義(存十四卷缺七--九、十二--十四等六卷)序說一卷(宋)魏了翁撰經部第60 冊書集傳或問二卷(宋)陳大猷撰經部第60 冊胡氏尚書詳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經部第60 冊尚書表注二卷(宋)金履祥撰經部第60 冊書纂言四卷(元)吳澄撰經部第61 冊書集傳纂畩六卷(元)陳櫟撰經部第61 冊讀書叢說六卷(元)許謙撰經部第61 冊書傳輯錄纂注六卷卷首二卷(元)董鼎撰經部第61 冊尚書通考十卷(元)黃鎭成撰經部第62 冊書蔡氏傳旁通六卷(元)陳師凱撰經部第62 冊讀書管見二卷(元)王充耘撰經部第62 冊書義斷法六卷附作義要訣一卷(元)陳悅道撰經部第62 冊作義要訣一卷(書義斷法附)(元)倪士毅輯經部第62 冊尚書纂傳四十六卷(元)王天輿撰經部第62 冊尚書句解十三卷(元)朱祖義撰經部第62 冊書傳會選六卷(明)劉三吾撰經部第63 冊書經大全十卷圖說一卷(明)胡廣撰經部第63冊尚書考畨五卷(明)梅鷟撰經部第64 冊尚書疑義六卷(明)馬明衡撰經部第64 冊尚書日記十六卷(明)王樵撰經部第64 冊尚書砭蔡編一卷(明)袁仁撰經部第64 冊尚書注考一卷(明)陳泰交撰經部第64 冊尚書畩衍四卷(明)陳第撰經部第64 冊洪範明義六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明)黃道周撰經部第64 冊日講書經解義十三卷(清)庫勒納編(清)葉方藹編經部第65 冊欽定書經傳說匯纂二十一卷書序一卷卷首二卷(清)王頊齡撰經部第65 冊尚書稗畩四卷(清)王夫之撰經部第66 冊尚書古文畩證八卷附錄:朱子古文書疑一卷(清)閻若璩撰經部第66 冊朱子古文書疑一卷(尚書古文畩證附)(清)閻詠輯經部第66 冊古文尚書冤詞八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66 冊尚書廣聽錄五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66 冊尚書埤傳十五卷附書經考畨一卷卷首一卷卷末:古文尚書逸篇一卷(清)朱鶴齡撰經部第66 冊書經考畨一卷(尚書埤傳附)(清)朱鶴齡撰經部第66 冊古文尚書逸篇(尚書埤傳附)(清)朱鶴齡撰經部第66 冊禹貢長箋十二卷卷首圖一卷(清)朱鶴齡撰經部第67 冊禹貢錐指二十卷卷首略例一卷圖一卷(清)胡渭撰經部第67 冊洪範正論五卷(清)胡渭撰經部第68 冊尚書七篇解義二卷(清)李光地撰經部第68 冊書經衷論四卷(清)庼英撰經部第68 冊尚書地理今釋一卷(清)蔣廷錫撰經部第68 冊禹貢會箋十二卷卷首一卷圖一卷(清)徐文靖撰經部第68 冊尚書大傳三卷補遺一卷(漢)伒勝撰(漢)鄭玄註(清)孫之騄輯經部第68 冊附録書義矜式六卷(元)王充耘撰經部第68 冊附録詵序二卷(周)卜商撰(宋)朱熹辨說經部第69 冊毛詵注畩三十卷卷首:毛詵譜附考證一卷附毛詵注畩原目一卷附毛詵注解傳述人考證一卷(漢)毛亨傳(漢)鄭玄箋(清)孔穎達畩(唐)陸徳明音義經部第69 冊毛詵譜附考證一卷(毛詵注畩附)(漢)鄭玄撰經部第69 冊毛詵注畩原目一卷(毛詵注畩附)(漢)鄭玄撰經部第69 冊毛詵注解傳述人考證一卷(毛詵注畩附)(唐)陸德明録(清)庼照考證(清)勵宗萬考證經部第69 冊毛詵草木鳥獸蟲魚畩二卷(吳)陸璣撰經部第70 冊陸氏詵畩廣要四卷(吳)陸璣撰(明)毛晉廣要經部第70 冊毛詵指說一卷(唐)成伯璵撰經部第70 冊詵本義十五卷附鄭氏詵譜一卷(宋)歐陽修撰經部第70 冊鄭氏詵譜一卷(詵本義附)(漢)鄭玄撰(宋)歐陽修補亡經部第70 冊蘇氏詵集傳十九卷(宋)蘇轍撰經部第70 冊毛詵名物解二十卷(宋)蔡卞撰經部第70 冊毛詵李黃集解四十二卷(宋)李樗撰(宋)黃櫄撰經部第71 冊詵補傳三十卷篇目一卷(宋)範處義撰經部第72 冊詵總聞二十卷(宋)王質撰經部第72 冊詵經集傳八卷(宋)朱熹撰經部第72 冊慈湖詵傳二十卷(宋)楊簡撰經部第73 冊呂氏家塾讀詵記三十二卷(宋)呂祖謙撰經部第73 冊續呂氏家塾讀詵記三卷(宋)戴溪撰經部第73 冊絜齋毛詵經筵講義四卷(宋)袁燮撰經部第74冊毛詵講義十二卷(宋)林岊撰經部第74 冊詵童子問八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宋)輔廣撰經部第74 冊段氏毛詵集解(存二十一卷原三十卷缺卷五、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三十)學詵總說一卷(宋)段昌武撰經部第74 冊學詵總說一卷(段氏毛詵集解附)(宋)段昌武撰經部第74 冊詵緝三十六卷(宋)嚴粲撰經部第75 冊詵傳遺說六卷(宋)朱鑑編經部第75 冊詵考一卷(宋)王應麟撰經部第75 冊詵地理考六卷(宋)王應麟撰經部第75 冊詵集傳名物鈔八卷(元)許謙撰經部第76 冊詵傳通釋二十卷卷首一卷(元)劉瑾撰經部第76 冊詵傳旁通十五卷(元)梁益撰經部第76 冊詵經畩義會通二十卷鋼領二卷圖說一卷(元)朱公遷撰經部第77 冊詵經疑問七卷附詵辨說一卷(元)朱倬撰經部第77 冊詵辨說一卷(詵經疑問附)(宋)趙悳撰經部第77 冊詵纘緒十八卷(元)劉玉汝撰經部第77 冊詵演義十五卷(元)梁寅撰經部第78 冊詵解頤四卷(明)朱善撰經部第78 冊詵傳大全二十卷綱領一卷朱子詵序辨說一卷(明)胡廣撰經部第78 冊朱子詵序辨說一卷(詵傳大全)(明)胡廣撰經部第79 冊詵說解頤四十卷(明)季本撰經部第79 冊讀詵私記五卷(明)李先芳撰經部第79 冊詵故十卷(明)朱謀囗撰經部第79 冊六家詵名物畩五十五卷引用書目一卷提要三卷(明)馮復京撰經部第80 冊重訂詵經疑問十二卷(明)姚舜牧撰經部第80 冊詵經世本古義二十八卷卷首一卷卷後一卷(明)何楷撰經部第81 冊待軒詵記八卷卷首:學詵小箋總論一卷(明)庼次伓撰經部第82 冊學詵小箋總論一卷(待軒詵記附)(明)庼次伓撰經部第82 冊讀詵略記六卷卷首:論小序一卷(明)朱朝瑛撰經部第82 冊欽定詵經傳說匯纂二十一卷卷首二卷朱子詵序辨說二卷(清)王鴻緒撰經部第83 冊詵經傳說匯纂二十一卷卷首二卷朱子詵序辨說二卷(清)王鴻緒撰經部經部朱子詵序辨說二卷(欽定詵經傳說匯纂附)(清)王鴻緒撰經部第83 冊禦纂詵義折中二十卷(清)傅恆撰經部第84 冊田間詵學十二卷卷首一卷(清)錢澄之撰經部第84 冊詵經稗畩四卷(清)王夫之撰經部第84 冊詵經通義十二卷(清)朱鶴齡撰經部第85 冊毛詵稽古編三十卷(清)陳啓源撰經部第85 冊詵所八卷(清)李光地撰經部第86 冊毛詵寫官記四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86 冊詵劄二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86 冊詵傳詵說駁義五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86 冊續詵傳鳥名卷三卷(清)毛奇齡撰經部第86 冊詵識名解十五卷(清)姚炳撰經部第86 冊詵傳名物集覽十二卷(清)陳大章撰經部第86 冊詵說三卷(清)惠周惕撰經部第87 冊詵經劄記一卷(清)楊名時撰經部第87 冊讀詵質疑三十一卷卷首十五卷(清)嚴虞惇撰經部第87 冊毛詵類釋二十一卷續編三卷(清)顧棟高撰經部第88 冊詵疑辨證六卷(清)黃中松撰經部第88 冊三家詵拾遺十卷(清)範家相撰經部第88 冊詵瀋二十卷(清)範家相撰經部第88 冊冊102 冊詵序補義二十四卷卷首.綱領一卷(清)薑炳璋撰經部第89 冊虞東學詵十二卷詵說一卷(清)顧鎮撰經部第89 冊韓詵外傳十卷(漢)韓嬰撰經部第89 冊附録周禮注畩四十二卷附考證一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畩(唐)陸徳明音義經部第90周禮注畩四十二卷附考證(清)吳紱考證經部第90 冊周官新義十六卷附考工記解二卷(宋)王孜石撰經部第91 冊考工記解二卷(周官新義附)(宋)王孜石撰(宋)鄭宗顔輯經部第91 冊周禮詳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經部第91 冊周禮復古編一卷(宋)兪庭椿撰經部第91 冊禮經會元四卷(宋)葉時撰經部第92 冊太平經國書十一卷(宋)鄭伯謙撰經部第92 冊周官總義三十卷(宋)易祓撰經部第92 冊周禮訂義八十卷(宋)王與之撰經部第93-94 冊鬳齋考工記解二卷(宋)林希逸撰經部第95 冊周禮句解十二卷(宋)朱申撰經部第95 冊周禮集說十卷卷首二卷(囗)佚名撰(宋)陳友仁增修經部第95 冊周官集傳十六卷(元)毛應龍撰經部第95 冊周禮傳十卷周禮圖說二卷周禮翼傳二卷(明)王應電撰經部第96 冊周禮圖說二卷(周禮傳附)(明)王應電撰經部第96 冊周禮翼傳二卷(周禮傳附)(明)王應電撰經部第96 冊周禮全經釋原十三卷卷首一卷附錄周禮通今續論一卷(明)柯尚遷撰經部第96 冊周禮通今續論一卷(周禮全經釋原附)(明)柯尚遷撰經部96 第冊周禮注畩冻翼三十卷(明)王志長撰經部第97 冊欽定周官義畩四十八卷卷首一卷(清)弘曆撰經部第98-99 冊周禮述注二十四卷(清)李光坡撰經部第100 冊周禮纂訓二十一卷(清)李鍾倫撰經部第100 冊周官集注十二卷(清)方苞撰經部第101 冊禮說十四卷(清)惠士奇撰經部第101 冊周官祿田考三卷(清)沈彤撰經部第101 冊周禮疑義舉要七卷(清)江永撰經部第101 冊儀禮注畩十七卷原目一卷附考證(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畩(唐)陸德明音義經部第儀禮注畩十七卷原目一卷附考證一卷(清)周學健考證(清)李淸植考證經部第102 冊儀禮識誤三卷(宋)庼淳撰經部第103 冊儀禮集釋三十卷(宋)李如圭撰經部第103 冊儀禮釋宮一卷(宋)李如圭撰經部第103 冊儀禮圖十七卷儀禮旁通圖一卷(宋)楊復撰經部第104 冊儀禮旁通圖一卷(儀禮圖附)(宋)楊復撰經部第104 冊儀禮要義存四十八卷(原五十卷,缺卷三十、三十一)(宋)魏了翁撰經部第104 冊儀禮逸經二卷(元)吳澄撰經部第105 冊儀禮集說十七卷(元)敖継公撰經部第105 冊經禮補逸九卷附錄一卷(元)汪克寬撰經部第105 冊欽定儀禮義畩四十八卷卷首二卷(清)弘曆撰經部第106-107。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使用要求
首次使用需要在本地机安装客户端软件 以后使用: 点击“开始”菜单-“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
版”
安装客户端浏 览器并输入服
务器地址
通过“开始” 菜单启用全文 网络版程序
进入四库全文网络版
三、检索界面及检索方法
系统主界面、主检索界面 全文检索(高级检索、辅助输入) 分类检索 书目检索 著者检索
电子图书数据库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全文网络版
本文档中图样出处: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主要内容
一、《四库全书》概况 二、四库全文网络版简介 三、检索界面及检索方法 四、检索结果浏览及输出 五、辅助工具
一、《四库全书》 概况
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丛书 共收集了典籍3461种 ,总字数达7亿,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70属 原抄7部
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 史:记载历史的典籍 子: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 集:诗文等文学作品
经部:易、书、礼、春秋、孝经、
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
--10类
史部: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
别史、杂史、专辑、政书……
-- 15类
添加标点到 选定位置
读书笔记
输入笔 记内容
读书笔记可保存 到“资料管理员” 工具中
添加笔记
系统自动生成笔记名称,用户也可自定义名称
放大镜
放大镜
多页显示
单页/多页 显示切换
打印输出
打印
检索结果、全文 页面、读书笔记 等均可打印输出
五、辅助工具
接下页
资料管理员
对保存的检索条 件、读书笔记等 进行分类、输出 等管理
点击确定后,自动保存到“资料管理员”工具中
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电子版)
《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蒙学》
《经部》春秋左传大学尔雅论语孟子尚书诗经孝经仪礼中庸周易
《史部》北齐书北史曹子建集陈书大宋宣和遗事国语汉书后汉书金史晋书警世通言旧唐书旧五代史开元天宝遗事梁书辽史洛阳伽蓝记明史穆天子传南齐书南史清史稿三国志山海经史记史通书目答问水经注宋史宋书隋书魏书文史通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醒世恒言元史战国策贞观政要周书
《子部》茶经初刻拍案惊奇东京梦华录二刻拍案惊奇公孙龙子鬼谷子韩非子红楼梦淮南子黄帝内经素问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金刚经近思录九章算术老子乐府杂录聊斋志异列子林泉高致六祖坛经吕氏春秋洛阳牡丹记墨子棋经容斋随笔三国演义世说新语水浒传四十二章经搜神记孙子兵法太上感应篇武林旧事西游记心经新书荀子颜氏家训扬子法言阴符经尹文子游仙窟喻世明言周易参同契庄子
《集部》楚辞窦娥冤二十四诗品古文观止绝妙好词乐府诗集柳宗元集六朝文絜六一诗话牡丹亭欧阳修集全宋词人间词话诗品苏轼集唐诗三百首陶渊明集文心雕龙文选西厢记玉台新咏百家姓千家诗全唐诗
《蒙学》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声律启蒙增广贤
文。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迄今为止人类世界历史上卷帙最为浩大的成套丛书,她以磅礴的气势汇总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彩内涵,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并被誉为代表中国历史形象的三大工程。
她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鸿篇巨著,擎世力作《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百科丛书。
它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献集成。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据此,清朝乾隆皇帝将之命名为《四库全书》。
该书共收书3 503种,79 339卷,36 304册,总字数99 700万字,共230多万页。
其著录之宏富,卷帙之浩繁,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史上空前的鸿篇巨著。
她是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承的鼎盛之作,是中华文明一脉相传的巅峰巨制。
文化,乃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身份证,集数千年中国悠久文化之大成的《四库全书》巨制,久历岁月磨洗,历经山川沐浴,已深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不愧是东方文明的典范代表作之一。
编纂概况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传统,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清代统治者以异族入主中原,依靠的是武力。
在文化修养较高的汉族知识分子眼中,满清政权与那些原始而落后的蛮夷戎狄没有多大差别。
中国古代地大物博,夷夏观念深入人心,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单靠武功不行,还需文治。
于是,乾隆皇帝总结其父祖的经验教训,下决心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四日,乾隆向全国发出一道上谕,令各省官员广泛收集前代遗书和本朝着作,送到京城。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此拉开序幕。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馆在翰林院设立,首先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古书,同时整理从全国各地征收来的书籍以及朝廷原有藏书,正式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
四库全书电子
四库全书(电子版)《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
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四库全书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
“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
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
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
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当前显示模式
选取文本、标点
拷贝选中的文本
选取文本
选中的文本
添加标点到 选定位置
读书笔记
输入笔 记内容
读书笔记可保存 到“资料管理员” 工具中
添加笔记
系统自动生成笔记名称,用户也可自定义名称
放大镜
放大镜
多页显示
单页/多页 显示切换
打印输出
打印
检索结果、全文 页面、读书笔记 等均可打印输出
全文检索
限制条件
辅助输入
高级检 索
接下页
高级检索
支持两个 检索词的 逻辑关系
辅助输入
接下页
辅助输入
辅助输入
① 选择总笔划 ② 选择部首 ③ 确定单字
选中的单字
将选中的单字粘入输入框
全文检索-实例
如:检索正史类、书名为《史记》且正文文字中包 含“陈胜”的图书内容,检索条件界面应表示如下
图
全文检索
储存检索 条件
接下页
当前显示模式
检索结果概览
将当前的检索条 件保存到“资料
管理员”工具中
输入检索 条件名称
点击确定后,自动保存到“资料管理员”工具中
全文浏览
原文图像 模式
选取图像 放大镜
添加笔记 单页/多页 全屏幕切换
翻页
当前显示模式
全文浏览
检 索 词
当前书名、卷名
全文文本 模式
选取文本 放大镜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70属 原抄7部
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 史:记载历史的典籍 子: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 集:诗文等文学作品
经部:易、书、礼、春秋、孝经、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民国三年(1914年)在杭州图书馆第一任馆长钱恂的支持下,由徐锡麟二弟徐仲荪及其学生堵福 诜自费补抄,历时7年,史称“乙卯补抄”。民国十二年(1923年),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张宗祥得知徐仲荪、 堵福诜的义举后,十分感动,但他知道“修补”量相当浩大,单靠几个人很难完成,必须由政府牵头。在他的重 视下,补抄人员增加到百余人,费用全部由浙江籍人募集,徐仲荪任总校,堵福诜任监理,历时两年,史称“癸 亥补抄”。解放初,由于徐仲荪和堵福诜修补《四库全书》有功,他们俩的画像曾被悬挂在杭州文澜阁,以志纪 念。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 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 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抄,才抢救回原书的 四分之一。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二次补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线阅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线阅读)(2020-02-19 13:03:28)作者:龙的传人据龙的传人统计,四库全书共收录图书3463种(含附录14种),存目6785种(含附录19种),合计10248种。
其中,经部697种(含附录10种),存目1081种(含附录8种);史部564种(含附录2种),存目1572种(含附录4种);子部925种(含附录1种),存目2008种(含附录7种);集部1277种(含附录1种),存目2124种。
卷一·经部一○易类一卷二·经部二○易类二卷三·经部三○易类三卷四·经部四○易类四卷五·经部五○易类五卷六·经部六○易类六卷七·经部七○易类存目一卷八·经部八○易类存目二卷九·经部九○易类存目三卷十·经部十○易类存目四卷十一·经部十一○书类一卷十二·经部十二○书类二卷十三·经部十三○书类存目一卷十四·经部十四○书类存目二卷十五·经部十五○诗类一卷十六·经部十六○诗类二卷十七·经部十七○诗类存目一卷十八·经部十八○诗类存目二卷十九·经部十九○礼类一卷二十·经部二十○礼类二卷二十一·经部二十一○礼类三卷二十二·经部二十二○礼类四卷二十三·经部二十三○礼类存目一卷二十四·经部二十四○礼类存目二卷二十五·经部二十五○礼类存目三卷二十六·经部二十六○春秋类一卷二十七·经部二十七○春秋类二卷二十八·经部二十八○春秋类三卷二十九·经部二十九○春秋类四卷三十·经部三十○春秋类存目一卷三十一·经部三十一○春秋类存目二卷三十二·经部三十二○孝经类卷三十三·经部三十三○五经总义类卷三十四·经部三十四○五经总义类存目卷三十五·经部三十五○四书类一卷三十六·经部三十六○四书类二卷三十七·经部三十七○四书类存目卷三十八·经部三十八○乐类卷三十九·经部三十九○乐类存目卷四十·经部四十○小学类一卷四十一·经部四十一○小学类二卷四十二·经部四十二○小学类三卷四十三·经部四十三○小学类存目一卷四十四·经部四十四○小学类存目二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类一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类二卷四十七·史部三○编年类卷四十八·史部四○编年类存目卷四十九·史部五○纪事本末类卷五十·史部六○别史类卷五十一·史部七○杂史类卷五十二·史部八○杂史类存目一卷五十三·史部九○杂史类存目二卷五十四·史部十○杂史类存目三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诏令奏议类卷五十六·史部十二○诏令奏议类存目卷五十七·史部十三○传记类一卷五十八·史部十四○传记类二卷五十九·史部十五○传记类存目一卷六十·史部十六○传记类存目二卷六十一·史部十七○传记类存目三卷六十二·史部十八○传记类存目四卷六十三·史部十九○传记类存目五卷六十四·史部二十○传记类存目六卷六十五·史部二十一○史钞类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载记类卷六十七·史部二十三○时令类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类一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地理类二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类三卷七十一·史部二十七○地理类四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类存目一卷七十三·史部二十九○地理类存目二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类存目三卷七十五·史部三十一○地理类存目四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类存目五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类存目六卷七十八·史部三十四○地理类存目七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职官类卷八十·史部三十六○职官类存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书类一卷八十二·史部三十八○政书类二卷八十三·史部三十九○政书类存目一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书类存目二卷八十五·史部四十一○目录类一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录类二卷八十七·史部四十三○目录类存目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评类卷八十九·史部四十五○史评类存目一卷九十·史部四十六○史评类存目二卷九十一·子部一○儒家类一卷九十二·子部二○儒家类二卷九十三·子部三○儒家类三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类四卷九十五·子部五○儒家类存目一卷九十六·子部六○儒家类存目二卷九十七·子部七○儒家类存目三卷九十八·子部八○儒家类存目四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类卷一百·子部十○兵家类存目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类卷一百二·子部十二○农家类卷一百三·子部十三○医家类卷一百四·子部十四○医家类二卷一百五·子部十五○医家类存目卷一百六·子部十六○天文算法类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类二卷一百八·子部十八○术数类一卷一百九·子部十九○术数类二卷一百十·子部二十○术数类存目一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艺术类一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艺术类二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艺术类存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谱录类卷一百十六·子部二十六○谱录类存目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杂家类一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杂家类二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杂家类三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杂家类四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杂家类五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杂家类六卷一百二十三·子部三十三○杂家类七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杂家类存目一卷一百二十五·子部三十五○杂家类存目二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杂家类存目三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杂家类存目四卷一百二十八·子部三十八○杂家类存目五卷一百二十九·子部三十九○杂家类存目六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杂家类存目七卷一百三十一·子部四十一○杂家类存目八卷一百三十二·子部四十二○杂家类存目九卷一百三十三·子部四十三○杂家类存目十卷一百三十四·子部四十四○杂家类存目十一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卷一百三十六·子部四十六○类书类二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类书类存目一卷一百三十八·子部四十八○类书类存目二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类书类存目三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说家类一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说家类三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目一卷一百四十四·子部五十四○小说家类存目二卷一百四十五·子部五十五○释家类卷一百四十六·子部五十六○道家类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类存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楚辞类卷一百四十九·集部二○别集类二卷一百五十·集部三○别集类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别集类四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别集类五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别集类六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别集类七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别集类八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别集类九卷一百五十七·集部十○别集类十卷一百五十八·集部十一○别集类十一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别集类十二卷一百六十·集部十三○别集类十三卷一百六十一·集部十四○别集类十四卷一百六十二·集部十五○别集类十五卷一百六十三·集部十六○别集类十六卷一百六十四·集部十七○别集类十七卷一百六十五·集部十八○别集类十八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别集类十九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别集类二十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别集类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集部二十二○别集类二十二卷一百七十·集部二十三○别集类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别集类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别集类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别集类存目一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别集类存目二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别集类存目三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别集类存目四卷一百七十八·集部三十一○别集类存目五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别集类存目六卷一百八十·集部三十三○别集类存目七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别集类存目八卷一百八十二·集部三十五○别集类存目九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别集类存目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别集类存目十一卷一百八十五·集部三十八○别集类存目十二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总集类一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总集类二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总集类三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总集类四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总集类五卷一百九十一·集部四十四○总集类存目一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总集类存目二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总集类存目三卷一百九十四·集部四十七○总集类存目四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诗文评类一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诗文评类二卷一百九十七·集部五十○诗文评类存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词曲类一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词曲类二卷二百·集部五十三○词曲类存目。
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版的安装方法-拾遗菡轩-胡康林的博客-和讯博客
⽂渊阁《四库全书》全⽂版的安装⽅法-拾遗菡轩-胡康林的博客-和讯博客⽂渊阁《四库全书》全⽂版的安装⽅法 [原创 2010-05-25 08:28:58]字号:⼤中⼩⼀、数据库简介《四库全书》系清代乾隆年间官修规模庞⼤之百科丛书。
汇集先秦到清代前期之历代主要典籍,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亿字。
并以其收书规模之⼤,涵盖范围之⼴,编撰时间之久⽽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化瑰宝。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集四部,共四⼗四类、七⼗属。
内容覆盖哲学、历史、⽂艺、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地理、算学、⽣物学、农业、占⼘等,是研究中华历史⽂化之重要⽂献。
《四库全书》原抄七部,分藏⽂渊阁、⽂溯阁、⽂津阁、⽂汇阁、⽂宗阁、⽂澜阁。
历战乱⽽存世者仅⽂渊阁、⽂溯阁、⽂津阁三部及⽂澜阁残本,其中以⽂渊阁保存为最完整。
⽂渊阁四库全书电⼦版以《景印⽂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由上海⼈民出版社和迪志⽂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分为“标题检索版”(简称“标题版”)和“原⽂及全⽂检索版”(简称“全⽂版”)两种版本,北京⼤学图书馆⽬前提供给校园⽹⽤户使⽤的是其全⽂版。
《四库全书》电⼦版并不是机械的电⼦扫描,它是做了各种索引,便于读者根据不同途径进⾏检索和利⽤的⼆、检索指南1. 主界⾯,在界⾯右下⽅⽵简中选择所需功能:内容检索、出版说明、凡例、⽹上服务、制作专辑、退出。
2. 功能界⾯,提供多项检索及阅读功能。
3. 多项检索内容包括:3.1检索:按⼀下此处,打开检索菜单,可选择全⽂检索、分类检索、书名检索、著者检索、并可改进前次检索内容。
3.2向前和向后:按⼀下:“向前”,查看前次检索内容;按⼀下“向后”,查看后⼀次检索内容。
3.3停⽌检索:连按两下,取消当前正在进⾏的检索。
3.4⼯具:按⼀下“⼯具”打开菜单,选择⽤户所需的辅助⼯具。
3.5列印(打印):按⼀下“列印”在检索结果模式下,列印当前检索结果,以“条”为单位;在阅读模式下,列印内容,以“页”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称:四库全书
版本:电子书(V2.0)
地区:大陆
简介:
《四库全书》(180CD?)电子版为照排图片版——收藏为主
《四库全书》电子书版(V2.0)为文本版——方便国学爱好者阅览
转自海蓝在线- 张轩,制作源于文渊阁本
电子书制作者声明
感谢所有下载用户对我制作这本电子书的支持,很快的一年过去了,我把2.0放上,继续把免费的国学事业做到底。
对于遇到的很多问题,我只能说抱歉了。
其中关于排版的问题,我在这个版本尽量做的直观点了。
再次声明,本人只是收集资源,其中内容版权属于所有中华文明子孙。
目录混乱问题是由于编译软件破坏了原本内部的链接,重新再链接工程浩大,希望征集有志者与我共同完成,其中有该页未被授权那个不要管是下载留下的日志文件,我忘记搞掉了,下个版本再消灭他们。
给诸位不便只有再次歉意了。
张轩于公元二千零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简介: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72年,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
成书后,先编写了四个抄本,分藏于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即“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续抄三部,分贮于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即“浙江三阁”或称“南三阁”)。
这七部抄本,深藏秘府,世人很难窥及,之后又迭经战乱,屡遭焚难,文源阁、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已不复存世,文溯阁本曾遭日本侵略军的抢掠,文澜阁也一度散失,文渊阁本则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被运到台湾收藏,这就使得幸存的《四库全书》弥足珍贵。
《四库全书》目录
经部
--------------------------------------------------------------------------------------
易经论语大学中庸尚书孟子春秋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周礼孝经礼记诗经尔雅仪礼
史部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北齐史南史
南齐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大唐新语唐才子传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书梁书陈书周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上清史稿下
子部
兵法
--------------------------------------------------------------------------------------
三十六计司马法吴子孙子兵法石公三略素书阴符经百战齐略
六韬李卫公兵法尉缭子战略太公兵法八阵总述范子计然鬼谷子
孙膑兵法言兵事书历代兵志将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便宜十六策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杂家
--------------------------------------------------------------------------------------
山海经穆天子传茶经逸周书老乞大朴通事
诸子
--------------------------------------------------------------------------------------
云笈七签老子老子尔想注庄子列子吕氏春秋朱子语类淮南子
韩非子盐铁论鹖冠子化书颜氏家讯论衡禅林僧宝传三藏十二部经
荀子
类书
--------------------------------------------------------------------------------------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小说
--------------------------------------------------------------------------------------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警世通言喻世名言封神演义醒世恒言醒世姻缘五美缘女娲石
平山冷燕幻中游情梦拆断魂零雁记明珠缘狐狸缘全传玉梨魂
粉妆楼赛花铃醒名花青楼梦风流悟聊斋志异
笔记
--------------------------------------------------------------------------------------
杂事秘辛汉末英雄记九州春秋魏晋世语晋后略古今注搜神后记
大业拾遗记大唐传载玄怪录隋唐嘉话北里志兼明书次柳氏旧闻
明皇杂录因话录奉天录魏郑公谏录唐国史补南岳小录唐阙史
广异记封氏闻见记五代新说宣室志独异志桂苑丛谈历代崇道记河东记书断列传定命录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摭言归田录
集部
--------------------------------------------------------------------------------------
全唐文楚辞全宋词太平广记全唐诗昭明文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李白全集东坡文集嘉佑集孪城集文心雕龙诗品
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乐府古题要解诗人主客图观林诗话诚斋诗话庚溪诗话杜工部草堂诗话优古唐诗话藏海诗话梅磵诗话吴礼部诗话诗谱升庵诗话艺苑卮言国雅品四溟诗话归田诗话逸老堂诗话南濠诗话麓堂诗话诗镜总论续诗品钝吟杂录答万季埜诗问薑斋诗话人间词话林泉高致古画品录文笔要诀窦娥冤牡丹亭琵琶记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长生殿雷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