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计组实验4-寄存器堆设计实验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实验报告

实验七-八寄存器堆实验姓名:陈衍席学号:1205110125 网工1202【实验环境】1.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2. QuartusII9.1 sp2、DE2-115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要求掌握触发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寄存器和寄存器堆的组成原理。

【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只需要设计并实现8位触发器和32位触发器。

【实验原理】寄存器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模块,许多复杂的时序逻辑电路都是由它构成的。

在数字系统中,寄存器是一种在某一特定信号的控制下用于存储一组二进制数据的时序逻辑电路。

通常使用触发器构成寄存器,把多个D触发器的时钟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存储多位二进制的寄存器。

寄存器中二进制数的位可以用两种方式移入或移出寄存器。

第一种方法是以串行的方式将数据每次移动一位,这种方法称之为串行移位(Serial Shifting),线路较少,但耗费时间较多。

第二种方法是以并行的方式将数据同时移动,这种方法称之为并行移位(Parallel Shifting),线路较为复杂,但是数据传送的速度较快。

因此,按照数据进出移位寄存器的方式,可以将移位寄存器分为四种类型:串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Serial In- Serial Out)、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Serial In- Parallel Out)、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Parallel In- Serial Out)、并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Parallel In-ParallelOut)。

在CPU设计中,寄存器堆是一个可以保存指令和数据的必不可少的器件,是RISC微处理器的核心,所有内部、外部数据的读取都直接和它发生关系。

它由一组寄存器组成,只要给出寄存器堆中该寄存器的编号,则其中的内容都可以读或者写。

【实验步骤】1、8位触发器设计8位触发器中包括,输入信号:一个8位数据源D,1位CLRN复位信号,1位EN使能信号,1位CLK时钟信号;输出信号:8位Q。

实验内容寄存器堆(RegisterFile)ra0,rd0;ra1,rd1

实验内容寄存器堆(RegisterFile)ra0,rd0;ra1,rd1
• 检查仿真结果是否正确
• 检查下载测试是否正确
• 检查代码设计,代码是否独立完成
2019-3-28
2019春_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_CS-USTC
3
实验报告
•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逻辑设计(数据通路和状态 图)、核心代码、仿真/下载结果、结果分析、实 验总结、意见/建议等,附设计和仿真代码
• 实验检查后一周内提交实验报告
2019春_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_CS-USTC
2
实验要求和检查
• 完成1和3的的逻辑设计、仿真和下载测试
– 逻辑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 – 仿真3时忽略display – 下载测试时,时钟采用板载100MHz时钟,其他输入
由拨动开关和按钮开关设置,结果输出至LED指示灯 或7段数码管
• 查看1和2的电路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
rst
FIFO
16
display
4
out empty
- out, in:出/入队列数据
clk
full
- full, empty:队列空/满, 空/满时忽略出/入队操作
- display:8个数码管的控 制信号,显示队列状态
.
1. 2 3 2. 3
复位 数据1, 2, 3依次入队 列
数据1出队列
2019-3-28
– ftp://202.38.79.134/ 相应文件夹 – 文件名格式:Labn_学号_姓名.pdf (其中n为第几次
实验,不满足该格式的视为未提交实验报告)
• 严禁抄袭,否则作零分处理
2019-3-28
2019春_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_CS-USTC
4
The End
2019-3-28
2019春_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_CS-USTC

杭电计组实验四

杭电计组实验四
0000_0003
0000_0003
$00011
7FFF_FFFF
7FFF_FFFF
$00111
7FFF_FFFF
7FFF_FFFF
$01111
0000_0000
0000_0000
$11111
0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0003
0000_0003
$10000
7FFF_FFFF
7FFF_FFFF
$11000
7FFF_FFFF
input [4:0] W_Addr;
input [31:0] W_Data;
input Write_Reg;
input Clk;
input Reset;
output [31:0] R_Data_A;
output [31:0] R_Data_B;
integer i;
reg[31:0] REG_Files[31:0];//定义寄存器
实验报告
2016年4月22日成绩: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信息安全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任课老师
曾虹
指导老师
曾虹
机位号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寄存器堆
实验时间
2016、4、22
实验地点
1教南
实验设备号
一、实验程序源代码
module Reg(LED,RW_SW,AB,Reg_Addr_A,Reg_Addr_B,Write_Reg,clk,rst);
NET "Add[3]" LOC = "V8";
NET "Add[2]" LOC = "U8";

杭电计组实验-存储器设计实验

杭电计组实验-存储器设计实验

杭电计组实验-存储器设计实验————————————————————————————————作者:————————————————————————————————日期:实验报告2018 年 5 月 5 日成绩:姓名阳光男学号16041321 班级16052317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试验》任课老师张翔老师指导老师张翔老师机位号默认实验序号5实验名称《实验五存储器设计实验》实验时间2018/5/12实验地点1教211实验设备号个人电脑、Nexys3开发板一、实验程序源代码存储器顶层电路代码:module top_RAM_B(Mem_Addr,C,Mem_Write,Clk,LED);input [7:2]Mem_Addr;//开关的3、4、5、6、7、8位input Mem_Write,Clk;//clk为按键C9,读写使能信号为按键C4,0为读,1为写input [1:0]C;//选择写入数据+读操作时选择显示字节,为开关1、2位output reg [7:0]LED;wire [31:0]M_R_Data;//存在存储器里的32位读出数据reg [31:0]M_W_Data;//寄存在暂存器的32位写入数据RAM_B test_ram (.clka(Clk), //输入时钟信号.wea(Mem_Write), //输入读写信号.addra(Mem_Addr[7:2]), //输入5位地址信号.dina(M_W_Data), //写入32位数据.douta(M_R_Data) //读出32位数据);always@(*)beginLED=0;//初始化M_W_Data=0;//初始化if(!Mem_Write)//读操作begincase(C)2'b00:LED=M_R_Data[7:0];//读出数据的0-7位2'b01:LED=M_R_Data[15:8];//读出数据的8-15位2'b10:LED=M_R_Data[23:16];//读出数据的16-23位2'b11:LED=M_R_Data[31:24];//读出数据的24-31位endcaseendelsebegincase(C)2'b00:M_W_Data=32'h0055_7523;//写入第一个数据2'b01:M_W_Data=32'h1234_5678;//写入第二个数据2'b10:M_W_Data=32'h8765_4321;//写入第三个数据2'b11:M_W_Data=32'hffff_ffff;//写入第四个数据endcaseendendendmodule测试代码:module test;// Inputsreg clka;reg [0:0] wea;reg [5:0] addra;reg [31:0] dina;// Outputswire [31:0] douta;//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 (UUT)RAM_B uut (.clka(clka),.wea(wea),.addra(addra),.dina(dina),.douta(douta));initial begin// Initialize Inputsclka = 0;wea = 0;addra = 0;dina = 0;//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100;// Add stimulus hereclka = 1;wea = 0;addra = 6'b000001;dina = 32'h0000_0003;#100;clka = 0;wea = 0;addra = 6'b000001;dina = 32'h0000_0607;#100;clka = 1;wea = 1;addra = 6'b000001;dina = 32'hFFFF_FFFF;#100;clka = 0;wea = 1;addra = 6'b000001;dina = 32'hFFFF_FFFF;endendmodule二、仿真波形三、电路图顶层电路模块顶层电路内部结构:四、引脚配置(约束文件)NET "Clk" LOC = C9;NET "LED[4]" LOC = M11;NET "LED[3]" LOC = V15;NET "LED[2]" LOC = U15;NET "LED[1]" LOC = V16;NET "LED[0]" LOC = U16;NET "Mem_Addr[7]" LOC = U8;NET "Mem_Addr[6]" LOC = N8;NET "Mem_Addr[5]" LOC = M8;NET "Mem_Addr[4]" LOC = V9;NET "Mem_Addr[2]" LOC = T10;NET "Mem_Write" LOC = C4;NET "Mem_Addr[3]" LOC = T9;NET "C[1]" LOC = T5;NET "C[0]" LOC = V8;NET "LED[7]" LOC = T11;NET "LED[5]" LOC = N11;NET "LED[6]" LOC = R11;五、思考与探索(1)读操作实验结果记录表存储器地址初始化数据读出数据写入新数据读出数据5’b000000 32’b0000000032’b00000000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1 32’b0000000132’b00000001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2 32’b0000000232’b00000002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3 32’b0000000332’b00000003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4 32’b0000000432’b00000004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5 32’b0000000532’b00000005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6 32’b0000000632’b00000006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5’b000007 32’b0000000732’b0000000732'h0055_752332'h0055_7523 (2)答:这些单元的数据已经被改写了。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设计实验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设计实验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寄存器堆设计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原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其中之一是关于寄存器堆的设计实验。

寄存器堆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用于存储、读取和写入数据。

在计算机中,数据通常被存储在寄存器中,然后进行各种操作。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寄存器堆对于计算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8位的寄存器堆,并实现读取、写入和清零等操作。

以下是针对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寄存器堆的结构。

由于该寄存器堆为8位宽度,我们选择使用一个8x8的存储单元阵列。

每个存储单元都可以存储一个8位的数据。

整个寄存器堆由8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地址,即0~7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寄存器堆的读写电路。

对于读操作,我们需要通过地址线来选择要读取的存储单元,并将其输出到数据线。

对于写操作,我们同样需要通过地址线来选择要写入的存储单元,并将数据线上的数据写入该存储单元。

为了实现这些操作,我们需要使用多路选择器和数据解码器。

在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时钟信号的输入,以确保读写操作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

此外,我们还需要添加清零功能,以便将寄存器堆的值重置为零。

为实现清零功能,我们可以将一个额外的输入线与所有存储单元的清零输入连接。

在实施阶段,我们需要使用Verilog或其他硬件描述语言来实现设计。

在代码中,我们首先声明一个8位宽的存储单元阵列作为寄存器堆的基本组成部分。

然后,我们定义读写电路,包括地址线、数据线、多路选择器和数据解码器。

最后,我们添加时钟信号和清零功能。

在完成设计后,我们可以通过仿真工具进行验证。

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和地址,观察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存在问题,我们可以进行调试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一旦仿真结果正确无误,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硬件实验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堆栈寄存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堆栈寄存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三堆栈寄存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堆栈概念。

2、熟悉堆栈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

二、实验要求:完成3个堆栈寄存器的数据写入与读出。

三、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堆栈寄存器数据通路由三片8位字长的LS374组成R0、R1、R2寄存器堆。

三个寄存器的输入/输出已连至BUS总线R0-B、R1-B、R2-B经CBA二进制控制开关译码产生数据输出选通信号(详见下表),LDR0、LDR1、LDR2为数据写入允许信号,由二进制控制开关来模拟,均为高电平有效;T4信号为寄存器数据写入脉冲,上升沿有效。

在手动实验状态(即“H”装态)每按动一次“单步”命令键,产生一个T4信号。

下表为寄存器单元选通真值表:四、实验连接:1.连接实验线路,把位于实验装置左上方的CTR-OUT UNIT (LDR0、LDR1、LDR2、/SW-B)与实验装置右中央的CTR-OUT unit (LDR0、LDR1、LDR2)及实验装置左下方INPUT-UNIT(/SW-B)中的控制信号作对应连接。

2.具体连接信号:/SW-B,/R0-B,/R1-B ,/R2-B ,LDR0,LDR1,LDR2五、实验仪器状态设定:在闪动的“P.”状态下按动“增址”命令键,使LED显示器自左向右第一位显示提示符“H”,表示本装置已进入手动单元实验状态。

五、实验项目:(一)堆栈寄存器的写入拨动二进制数据开关(INPUT-UNIT)向R0和R1寄存器置数(置数灯亮表示它所对应的数据位为“1”、反之为“0”)。

具体操作步骤图示如下:[CBA=001] [LDR0=1] [LDR=1][LDR1=0] [LDR1=1][LDR2=0] [LDR2=0][按“STEP”] [按“STEP”] (二)堆栈寄存器的读出关闭数据输入三态门(CBA=000),分别打开通用寄存器R0、R1、R2输出控制位,当CBA=100时,总线指示灯(BUS-DISP UNIT)显示R0中的数据01H;当CBA=101时,总线指示灯显示R1中的数据80H;当CBA=110时,总线指示灯显示R2中等的数据(随机),可以观察到,显示的随机数为11111111.(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数据和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验证,我们熟悉了堆栈概念,熟悉了堆栈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等。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doc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doc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篇一:杭电计组实验报告9计组实验九老师:包健一、源代码测试模块代码:moduleTest_Top;// Inputsreginclk;regmem_clk;regrst;reg [3:0] SW;// Outputswire [7:0] LED;//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Top uut ,.mem_clk,.rst,.LED,.SW);reg [2:0] i;initial begin// Initialize Inputsinclk = 0;mem_clk = 0;rst = 0;SW = 0;i=0;//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100;rst = 1;#100;rst =0 ;#100;foreverbegin#100;mem_clk=~mem_clk;i=i+1;ifinclk=~inclk;endendendmodule顶层模块代码:moduleMy_I_CPU;wireclk_n = ~clk;wire[31:0] codes;Inst_Fetch1 inst_fetch,.clk,.Inst_codes);wire[5:0] OP;wire[5:0] func;wire[2:0] ALU_OP;wirerd_rt_s;wireimm_s;wirert_imm_s;wirealu_mem_s;wireWrite_Reg;wireMem_Write;wire [15:0] imm;wire [31:0] imm_data ;assign imm_data = ?{{16{imm[15]}},imm}:{{16{1b0}},imm}; assign OP =codes[31:26];assignfunc = codes[5:0];assignimm = codes[15:0]; OP_Decoderop_decoder,//input.func,//input.ALU_OP,.rd_rt_s,.imm_s,.rt_imm_s,.alu_mem_s,.Write_Reg,.Mem_Write);wire[4:0] rs;wire[4:0] rt;wire[4:0] rd;assigs = codes[25:21];assigt = codes[20:16];assigd = codes[15:11];wire[4:0] W_Addr;assignW_Addr=?rt:rd;wire [31:0]W_Data;wire [31:0]R_Data_A;wire [31:0]R_Data_B; RegisterHeapregister,.R_Addr_B,.W_Addr,.Write_Reg,.Reset,.Clk,.W_Data,.R_Data_A,.R_Data_B);wire [31:0]ALU_A;wire [31:0]ALU_B;assign ALU_A = R_Data_A;assign ALU_B = ?imm_data:R_Data_B;ALU alu,.A,.B,.F,.ZF,.OF);Data_Memdata_mem , // input clka.wea, // input [0 : 0] wea .addra, // input [5 : 0] addra .dina, // input [31 : 0] dina .douta // output [31 : 0] douta);assignW_Data = ?M_R_Data:ALU_F; endmodule二、仿真波形三、电路图四、引脚配置篇二: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取指令与指令译码实验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实验项目:取指令与指令译码实验班级指导教师:学号:实验位置:日期:篇三: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功能ALU设计实验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实验项目:多功能ALU设计实验班级:指导教师:学号:实验位置:日期:2015年4月29日。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功能ALU设计实验

杭电计算机组成原理多功能ALU设计实验
指导教师
评议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7)记录测试结果。
(接上)
实验内容(算法、程序、步骤和方法)
(1)ALU模块代码,利用三八译码器,将我们将要操作的对象,进行分别的处理。
module ALU_TOP(A,B,F,ZF,OF,ALU_OP);
input [31:0] A,B;
input [2:0] ALU_OP;
output ZF,OF;
3'b010:begin CF=A^B; end
3'b011:begin CF=A~^B; end
3'b100:begin CF=A+B; end
3'b101:begin CF=A-B; end
3'b110:begin CF=(A<B); end
3'b111:begin CF=B<<A; end
endcase
end
endmodule
(3)输出数据选择模块代码,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对于32位数据的处理方式。
module CLED(F_LED_SW,LED,F,ZF,OF);
input [31:0] F;
input ZF,OF;
input [2:0] F_LED_SW;
output [7:0] LED;
reg [7:0] LED;
output [31:0] F;
reg [31:0] F;
reg ZF,OF;
reg [5:0] i;
reg C;
reg [32:0] CF;
always @ (ALU_OP or A or B)
begin
case(ALU_OP)

移位寄存器、计数器设计

移位寄存器、计数器设计
实验四 移位寄存器、集成计数器
一、实验目的
1.用D触发器组成左移移位寄存器,并测试其工作状态。
2.熟悉集成单元计数器的使用,掌握各种进制的设计方法。
二、原理简述见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D触发器组成四位左移移位寄存器
Q4
Q3
9 Q2
5 Q1
RD T4 CP D4
RD T3 CP D3
RD
T2 CP
10u 22u 47u D1 D2 DW1 DW2
+Ec
+5 v L8 L7 L6 L5 L4 L3 L2 L1
74248
RL
74248
74248
74248
51K +5 v
+5 v 1Hz
CP1
CP2
K8 K7 K6 K5 K4 K3 K2 K1
十进制设计电路图
U3
V1
50 Hz 5V
U1
14 1
实验机介绍
ON
OFF
+12v

-12V


+6V

GND
直流信号
I
直流信号
II
+5V

GND

部 分
1KHz
1Hz
逻辑笔 高电平 高阻态 低电平
1M
220K
T1
T2
Ui
10K 10K 10K
10K
0.1u
15K
0.5u
20K
10u
10K 10K 10K 2K 3.31K 5.1K 6.8K
20K 50K 30K 50K 100K 470K 7.5K

4 堆栈寄存器实验

4 堆栈寄存器实验

堆栈寄存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堆栈概念2、熟悉堆栈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二、实验要求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对4个堆栈寄存器进行读出、写入数据操作。

三、实验原理1、堆栈寄存器组实验构成(图2-5-1)本系统内有4个寄存器R0~R3,寄存器组由4个74LS374组成,由1片74LS139(2-4译码器)来选择4个74LS374,并且由2片74LS32来组成控制线。

8芯插座R-IN、R-OUT作为数据输入、输出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入、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图2-5-12、堆栈寄存器组原理由SA、SB两根控制线通过74LS139译码来选择4个寄存器(74LS374)。

当WR=0时,表示数据总线向寄存器写入数据,RCK为寄存器的工作脉冲,在有上升沿时把总线上数据打入74LS139选择的那个寄存器。

当RR=0时,74LS139所选择的寄存器上的数据输出至数据总线。

在本系统内使用了WR=0作为写入允许,RCK信号为上升沿时打入数据、RR=0时数据输出。

3、控制信号说明四、实验步骤实验1 对4个寄存器进行写入操作将R-IN(8芯盒形插座)与CPT-B板上的二进制开关单元中J03插座相连(对应二进制开关H0~H7),R-OUT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与数据总线上DJ4相连。

把RR、WR、SA、SB接入二进制拨动开关(SA,SB借用X0,X1的H12,1、把数据写入寄存器R0)按启停单元中的运行按钮,置实验平台为运行状态。

置WR=0、RR=1按脉冲单元中的PLS1脉冲按键,在RCK上产生一个上升沿的脉冲,把11H 打入R0寄存器。

2、把数据写入寄存器R1置二进制开关H0~H7(D0~D7)为22H,各控制信号对应开关如下表。

按脉冲单元中的PLS1脉冲按键,在RCK上产生一个上升沿的脉冲,把22H 打入R1寄存器。

3、把数据写入寄存器R2按脉冲单元中的PLS1脉冲按键,在RCK上产生一个上升沿的脉冲,把33H 打入R2寄存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课程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一报告学生姓名:ZYZ 学号:2014060103026 指导教师:CAG实验地点:主楼A2-411 实验时间:2016年11月20日一、实验室名称:A2-411。

二、实验项目名称:Verilog设计简介。

三、实验学时:实验学时是3学时。

四、实验原理:Verilog设计硬件电路需要创建工程,模块和约束文件。

一位二选一多路器的实验原理图和真值表如下图1所示:图1一位二选一多路器原理图及真值表二选一多路器的逻辑表达式为c =sa+s̅b,根据逻辑表达式可得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二选一多路器电路图五、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硬件电路的基本方法和FPGA开发板的基本使用。

实现32位2选1多路选择器、5位2选1多路选择器、32位寄存器堆、ALU等部件的设计,掌握其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实验内容基本器件的设计:➢32位2选1多路选择器➢5位2选1多路选择器➢32位寄存器堆➢ALU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1.安装了Xilinx ISE Design Suite 13.4的PC机一台2.FPGA开发板:Anvyl Spartan6/XC6SLX453.计算机与FPGA开发板通过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接口连接,其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图 3 PC计算机与FPGA开发板的连接八、实验步骤1.新建工程(New Project)启动ISE Design Suite 13.4软件,然后选择菜单File→New Project,弹出New Project Wizard对话框,选择Verilog Module,并在对话框中输入工程名ALU,并指定工作路径D:\ALU。

2.基本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实现(1)32位2选1多路选择器在工程管理区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 Source命令,创建一个Verilog Module模块,名称为:MUX32_2_1,此时开发环境的工程管理区中将有一个MUX32_2_1(MUX32_2_1.v)模块,双击该模块,然后在源代码编辑区编写实现该模块的代码:module MUX32_2_1(input [31:0] A,input [31:0] B,input Sel,output[31:0] O);assign O = Sel? B : A;endmodule代码输入完成后,在工程管理区选中要检查的模块,检查Verilog HDL语法(Synthesize →XST →Check Syntax)。

第6章 实验项目4-6

第6章 实验项目4-6
MIPS CPU只有LWL(取左半字)、LWR(取右半 字)、SWL(存左半字)、SWR(存右半字)可以不 按4字节边界访问存储器。

2016/6/17
20
实验五 存储器设计
2、实验内容与原理 在实现方法上,存储器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构造: 方法一:采用Verilog语言中存储器类型(即 reg的数组类型)定义,并自行管理; 方法二:使用FPGA内臵的存储器IP核来实 现。
10
2016/6/17
实验四 寄存器堆设计
3、实验要求


实验室任务: 配臵管脚:见下表 生成*.bit文件,下载到Nexys3实验板中。 完成板级验证。 撰写实验报告。
2016/6/17
11
实验四 寄存器堆设计
信号配臵表
信号 配置设备管脚 功能说明
地址信号
写信号 输入 选择信号 信号 Clk、Reset
2016/6/17
27
实验五 存储器设计
(3)Memory IP核参数设臵。
修改Memory Type选择项为:Single Port RAM
2016/6/17
28
实验五 存储器设计
(3)Memory IP核参数设臵。
修改存储器尺寸: Write Width(存储单元宽度)为32、 Write Depth(存储单元个数)为64。 存储器是否有使能端Enable 选择:Always Enabled
读A 口 读B 口 写操作
2016/6/17
6
实验四 寄存器堆设计
2、实验内容与原理
R_Addr_A
5
寄存器堆逻辑结构图
clk D clk D
0 1 W_Addr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寄存器判零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寄存器判零实验

实验四寄存器判零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判零线路的硬件。

二、实验要求完成运算寄存器判零。

三、实验原理零标志的实验原理如上如所示,其中181的8位输出逻辑或非后进入LS74锁存器D端,该段的状态所存由T4和LDCZY信号控制,T4是时序脉冲信号,在T4周期将本次零标志锁存到零标志锁存其中,试验时安东“单步”命令键产生。

LDCZY电平控制信号,在LDCZY=1时可实现零标志控制实验。

四、实验连接连接试验线路,把位于实验装置左上方的CTR-OUT UNIT(S3、S2、S1、S0、M、/CN、LDZCY、LDDR1、LDDR2、/SW-B、/ALU-B)与实验装置右中央的CTR-IN UNIT(S3、S2、S1、S0、M、/CN,LDCZY,LDDR1,LDDR2)及实验装置右上方CTR-IN(ALU-B)、实验装置左下方INPUT-UNIT(/SW-B)中的控制信号作对应连接,实验装置中上方区域内Cn+4与Cn+4I相连。

具体信号连接:S3、S2、S1、S0、M、/CN、LDCZY、LDDR1、LDDR2,/SW-B,/ALU-B,Cn+4、Cn+4I。

五、实验内容(1)用二进制数码开关向DR1、DR2寄存器置数首先关闭ALU输出三态门(CBA=000),开启输入三态门(CBA=001),设置数据开关。

例如向DR1、DR2分别存入00000001。

具体步骤如下:(2)DR1、DR2打入数据的检查检查DR1和DR2中存放的数是否正确,具体操作为:关闭数据输入三态(CBA=000),打开ALU输出三态门,当置S3、S2、S1、S0、M为11111时,总线指示灯(BUS-DISP UNIT)显示DR1中的数据00000001,而置10101时总线指示灯DR2中的数据00000001。

(3)进位标志清零关闭数据输入三态(CBA=000),S3、S2、S1、S0、M、/CN 的状态置为00000,LDCZY状态置为1,按动“单步”命令键是现金为标志的清零。

实验十寄存器及寄存器堆设计报告

实验十寄存器及寄存器堆设计报告
initial begin op1=16'b0011_0011_0011_0011;//3333 op2=16'b0010_0010_0010_0010;//2222 end
寄存器及寄存器堆设计
2018/10/11
15
pbdebounce p0(clk,btn_in[0],btn_out[0]); pbdebounce p1(clk,btn_in[1],btn_out[1]); pbdebounce p2(clk,btn_in[2],btn_out[2]); pbdebounce p3(clk,btn_in[3],btn_out[3]); pbdebounce p4(clk,btn_in[4],btn_out[4]); pbdebounce p5(clk,btn_in[5],btn_out[5]); pbdebounce p6(clk,btn_in[6],btn_out[6]); pbdebounce p7(clk,btn_in[7],btn_out[7]);
实验材料

寄存器及寄存器堆设计
2018/10/11
3
实现含由16个16位寄存器构成的寄存器堆,要求: 支持寄存器地址选择 支持写入任意16位值 支持读取寄存器的值
加入到多功能计算器中。
寄存器及寄存器堆设计
2018/10/11
4
寄存器是计算机常用的基本器件
1 、由同一信号控制的一组相互并联的触发器构成
2010-12-12 13
移位寄存器设计与应用
引脚分配(2)及操作说明
类 引脚 型 btn[0] btn[1] 输 btn[2] 入 btn[3] 取值 含义
btn[0]=1(主板按健) 为计数分频器的脉冲的计数控制开关

杭电计组实验4-寄存器堆设计实验

杭电计组实验4-寄存器堆设计实验
R_Addr_B = 5'b00010;
W_Addr = 0;
Write_reg = 0;
W_Data = 0;
end
endmodule
RTL图
二、结果
思考题:(1)根据8个寄存器执行读、写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2)always@(posedge Clk or posedge Reset)
begin
实验位置(机号):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实验内容(算法、程序、步骤和方法)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erilog HDL进行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灵活应用Verilog HDL进行各种描述与建模的技巧和方法。
(3)学习寄存器堆的数据传送与读/写工作原理,掌握寄存器堆得设计方法。
2、实验仪器
ISE工具软件
);
initial begin
// Initialize Inputs
R_Addr_A = 0;
R_Addr_B = 0;
Clk = 0;
W_Addr = 0;
W_Data = 0;
Reset = 0;
Write_reg = 0;
//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output wire[0:31]R_Data_B;
integer i=0;
always@(posedge Clk or posedge Reset)
begin
if(Reset)
begin
for(i=0;i<=31;i=i+1)
REG_Files[i]<=32'b0;
end
else

计组实验报告

计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实验名称: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学院:计算机学院班级:2010211301组员:张宇明,郭逊,谌惠民,廉鸿一目录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通路图及其说明.............................P42. 硬布线控制器逻辑模块图及设计...................P53. 硬布线控制器指令周期流程图及设计...............P84. 控制模块VHDL语言源程序/原理图(包含说明和注释)..................................................P95. 测试波形图(以WRM为例)........................P156. 控制模块原理图.................................P167. 设计说明书.....................................P178. 设计与调试小结.................................P20 8. 本组成员实验心得...............................P21数据通路图说明:数据通路是将双端口存储器模块和双端口通用寄存器模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的。

双端口通用寄存器(RF)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相当于四个八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

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

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

LDRi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

左右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和DR2相连,RF的右端口通过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右端口送到DBUS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堆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堆

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寄存器堆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熟悉Vivado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悉寄存器堆的功能。

3.掌握自顶而下的硬件模块设计方法。

4.掌握电路仿真测试方法,掌握仿真激励文件的编写,掌握仿真输出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设计一个寄存器堆,满足两路输出一路输入的功能,并完成仿真测试。

三、实验预习(1)实验电路原理及信号说明寄存器堆(REGFILE)是CPU组成的重要存储部件,也是数据通路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实验中将为REGFILE构建32×32的寄存器组,即共有32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的位宽都是32位。

32×32的REGFILE逻辑结构如图所示:具体设计如下:通过带有32个带使能端的D触发器实现数据的存储,5-32译码器实现地址与存储单元的连接选择,32位32选1选择器来实现输出。

(2)实验电路设计顶层文件:module REGFILE(Ra,Rb,D,Wr,We,Clk,Clrn,Qa,Qb);input [4:0]Ra,Rb,Wr;input [31:0]D;input We,Clk,Clrn;output [31:0]Qa,Qb;wire [31:0]Y;wire[31:0]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Q 10,Q9,Q8,Q7,Q6,Q5,Q4,Q3,Q2,Q1,Q0;DEC5T32E dec(Wr,We,Y);REG32reg32(D,Y,Clk,Clrn,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 13,Q12,Q11,Q10,Q9,Q8,Q7,Q6,Q5,Q4,Q3,Q2,Q1,Q0);MUX32X32select1(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 ,Q10,Q9,Q8,Q7,Q6,Q5,Q4,Q3,Q2,Q1,Q0,Ra,Qa);MUX32X32select2(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 ,Q10,Q9,Q8,Q7,Q6,Q5,Q4,Q3,Q2,Q1,Q0,Rb,Qb);Endmodule5-32地址译码器:module DEC5T32E(I,En,Y);input [4:0] I;input En;output [31:0] Y;reg [31:0] Y;always@(En or I)beginif(En)begincase(I)5'b00000: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5'b00001: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5'b00010: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5'b00011: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5'b00100: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5'b00101: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5'b00110: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5'b00111: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5'b01000: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5'b01001: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5'b01010: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5'b01011:Y=32'b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5'b01100:Y=32'b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5'b01101:Y=32'b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5'b01110:Y=32'b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5'b01111:Y=32'b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5'b10000:Y=32'b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5'b10001:Y=32'b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5'b10010:Y=32'b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5'b10011:Y=32'b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5'b10100:Y=32'b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5'b10101:Y=32'b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5'b10110:Y=32'b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0111:Y=32'b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000:Y=32'b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001:Y=32'b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010:Y=32'b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011:Y=32'b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100:Y=32'b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101:Y=32'b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110:Y=32'b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b11111:Y=32'b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ndcaseendelseY=32'b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endendmodule32位寄存器moduleREG32(D,En,Clk,Clrn,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 3,Q12,Q11,Q10,Q9,Q8,Q7,Q6,Q5,Q4,Q3,Q2,Q1,Q0);input[31:0]D,En;input Clk,Clrn;output[31:0]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 ,Q10,Q9,Q8,Q7,Q6,Q5,Q4,Q3,Q2,Q1,Q0;wire[31:0]Qn31,Qn30,Qn29,Qn28,Qn27,Qn26,Qn25,Qn24,Qn23,Qn22,Qn21,Qn20,Qn19,Qn18,Qn17,Qn16,Qn15,Qn 14,Qn13,Qn12,Qn11,Qn10,Qn9,Qn8,Qn7,Qn6,Qn5,Qn4,Qn3,Qn2,Qn1,Qn0;D_FFEC32 q31(D,Clk,En[31],Clrn,Q31,Qn31);D_FFEC32 q30(D,Clk,En[30],Clrn,Q30,Qn30);D_FFEC32 q29(D,Clk,En[29],Clrn,Q29,Qn29);D_FFEC32 q28(D,Clk,En[28],Clrn,Q28,Qn28);D_FFEC32 q27(D,Clk,En[27],Clrn,Q27,Qn27);D_FFEC32 q26(D,Clk,En[26],Clrn,Q26,Qn26);D_FFEC32 q25(D,Clk,En[25],Clrn,Q25,Qn25);D_FFEC32 q24(D,Clk,En[24],Clrn,Q24,Qn24);D_FFEC32 q23(D,Clk,En[23],Clrn,Q23,Qn23);D_FFEC32 q22(D,Clk,En[22],Clrn,Q22,Qn22);D_FFEC32 q21(D,Clk,En[21],Clrn,Q21,Qn21);D_FFEC32 q20(D,Clk,En[20],Clrn,Q20,Qn20);D_FFEC32 q19(D,Clk,En[19],Clrn,Q19,Qn19);D_FFEC32 q18(D,Clk,En[18],Clrn,Q18,Qn18);D_FFEC32 q17(D,Clk,En[17],Clrn,Q17,Qn17);D_FFEC32 q16(D,Clk,En[16],Clrn,Q16,Qn16);D_FFEC32 q15(D,Clk,En[15],Clrn,Q15,Qn15);D_FFEC32 q14(D,Clk,En[14],Clrn,Q14,Qn14);D_FFEC32 q13(D,Clk,En[13],Clrn,Q13,Qn13);D_FFEC32 q12(D,Clk,En[12],Clrn,Q12,Qn12);D_FFEC32 q11(D,Clk,En[11],Clrn,Q11,Qn11);D_FFEC32 q10(D,Clk,En[10],Clrn,Q10,Qn10);D_FFEC32 q9(D,Clk,En[9],Clrn,Q9,Qn9);D_FFEC32 q8(D,Clk,En[8],Clrn,Q8,Qn8);D_FFEC32 q7(D,Clk,En[7],Clrn,Q7,Qn7);D_FFEC32 q6(D,Clk,En[6],Clrn,Q6,Qn6);D_FFEC32 q5(D,Clk,En[5],Clrn,Q5,Qn5);D_FFEC32 q4(D,Clk,En[4],Clrn,Q4,Qn4);D_FFEC32 q3(D,Clk,En[3],Clrn,Q3,Qn3);D_FFEC32 q2(D,Clk,En[2],Clrn,Q2,Qn2);D_FFEC32 q1(D,Clk,En[1],Clrn,Q1,Qn1);assign Q0=0;assign Qn0=0;endmodule32位32选1选择器moduleMUX32X32(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 1,Q10,Q9,Q8,Q7,Q6,Q5,Q4,Q3,Q2,Q1,Q0,S,Y);input[31:0]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Q10, Q9,Q8,Q7,Q6,Q5,Q4,Q3,Q2,Q1,Q0;input [4:0]S;output [31:0]Y;function [31:0]select;input[31:0]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Q10, Q9,Q8,Q7,Q6,Q5,Q4,Q3,Q2,Q1,Q0;input [4:0]S;case(S)5'b00000:select=Q0;5'b00001:select=Q1;5'b00010:select=Q2;5'b00011:select=Q3;5'b00100:select=Q4;5'b00101:select=Q5;5'b00110:select=Q6;5'b00111:select=Q7;5'b01000:select=Q8;5'b01001:select=Q9;5'b01010:select=Q10;5'b01011:select=Q11;5'b01100:select=Q12;5'b01101:select=Q13;5'b01110:select=Q14;5'b01111:select=Q15;5'b10000:select=Q16;5'b10001:select=Q17;5'b10010:select=Q18;5'b10011:select=Q19;5'b10100:select=Q20;5'b10101:select=Q21;5'b10110:select=Q22;5'b10111:select=Q23;5'b11000:select=Q24;5'b11001:select=Q25;5'b11010:select=Q26;5'b11011:select=Q27;5'b11100:select=Q28;5'b11101:select=Q29;5'b11110:select=Q30;5'b11111:select=Q31;endcaseendfunctionassign Y =select(Q31,Q30,Q29,Q28,Q27,Q26,Q25,Q24,Q23,Q22,Q21,Q20,Q19,Q18,Q17,Q16,Q15,Q14,Q13,Q12,Q11,Q10, Q9,Q8,Q7,Q6,Q5,Q4,Q3,Q2,Q1,Q0,S);endmoduleRTL视图如下:四、实验过程、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1.仿真测试文件:module REGFILE_Sim( );// REGFILE Inputsreg [4:0] Ra = 0 ;reg [4:0] Rb = 0 ;reg [4:0] Wr = 0 ;reg [31:0] D = 0 ;reg We = 0 ;reg Clk = 0 ;reg Clrn = 0 ;// REGFILE Outputswire [31:0] Qa ;wire [31:0] Qb ;REGFILE u_REGFILE (.Ra ( Ra [4:0] ),.Rb ( Rb [4:0] ),.Wr ( Wr [4:0] ),.D ( D [31:0] ),.We ( We ),.Clk ( Clk ),.Clrn ( Clrn ),.Qa ( Qa [31:0] ),.Qb ( Qb [31:0] ));initialbeginClk=0;We=0; D=0; Ra=0; Rb=0; Wr=1; Clrn=0;#10;endalways #10 Clk=~Clk;always #20 Ra=Ra+1;always #20 Rb=Rb+1;always #20 Wr=Wr+1;always #20 D=D+1;always #20 We=~We;always #100 Clrn=1;endmodule2.仿真测试结果:3.仿真测试结果分析开始时100ns内,Clrn=0,寄存器堆初始化清零,此期间内写入操作均无效,读出数据均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_Data(W_Data),
.Clk(Clk),
.Reset(Reset),
.R_Data_A(R_Data_A),
.R_Data_B(R_Data_B)
);
initial begin
// Initialize Inputs
R_Addr_A = 0;
R_Addr_B = 0;
W_Addr = 0;
Write_Reg = 0;
W_Dat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Clk = 0;
Reset = 0;
#100;
R_Addr_A = 5'b00001;
R_Addr_B = 5'b00010;
W_Addr = 0;
Write_Reg = 0;
W_Data = 0;
Clk = 0;
Reset = 1;
end
endmodule
NET "LED[7]" LOC = T11;
NET "LED[6]" LOC = R11;
NET "LED[4]" LOC = M11;
NET "LED[3]" LOC = V15;
NET "LED[1]" LOC = V16;
NET "LED[0]" LOC = U16;
NET "LED[2]" LOC = U15;
#100;
R_Addr_A = 0;
R_Addr_B = 0;
W_Addr = 5'b00010;
Write_Reg = 1;
W_Data = 32'h2222_2222;
Clk = 1;
Reset = 0;
#100;
R_Addr_A = 5'b00001;
R_Addr_B = 5'b00010;
W_Addr = 0;
module Register_);
input [4:0]R_Addr_A;
input [4:0]R_Addr_B;
input [4:0]W_Addr;
input Write_Reg;
input [31:0]W_Data;
input Clk;
input Reset;
output [31:0]R_Data_A;
output [31:0]R_Data_B;
reg [31:0]REG_Files[0:31];
reg [5:0]i;
initial//仿真过程中的初始化
begin
for(i=0;i<=31;i=i+1)
REG_Files[i]=0;
end
assign R_Data_A=REG_Files[R_Addr_A];
2'b11:LED=R_Data_A[31:24];
endcase
end
else
begin
B=Addr;
case(C1)
2'b00:LED=R_Data_B[7:0];
2'b01:LED=R_Data_B[15:8];
2'b10:LED=R_Data_B[23:16];
2'b11:LED=R_Data_B[31:24];
endcase
end
end
else//写操作
begin
case(C1)
2'b00:W_Data=32'h0000_0003;
2'b01:W_Data=32'h0000_0607;
2'b10:W_Data=32'hFFFF_FFFF;
2'b11:W_Data=32'h1111_1234;
endcase
begin
A=0;
B=0;
LED=0;
W_Data=0;
if(!Write_Reg)//读操作Write_Reg=0
begin
if(!C2)
begin
A=Addr;
case(C1)
2'b00:LED=R_Data_A[7:0];
2'b01:LED=R_Data_A[15:8];
2'b10:LED=R_Data_A[23:16];
assign R_Data_B=REG_Files[R_Addr_B];
always@(posedge Clk or posedge Reset)
begin
if(Reset)
for(i=0;i<=31;i=i+1)
REG_Files[i]=0;
else
if(Write_Reg&&W_Addr!=0)
REG_Files[W_Addr]=W_Data;
end
endmodule
2.顶层电路模块代码:
module Top_Register_);
input [4:0]Addr;
input [1:0]C1;//C1选择32位数据输出哪八位字节
input Write_Reg,C2,Clk,Reset;//C2选择读A/B端口的数据
wire [31:0] R_Data_A;
wire [31:0] R_Data_B;
//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 (UUT)
Register_ (
.R_Addr_A(R_Addr_A),
.R_Addr_B(R_Addr_B),
.W_Addr(W_Addr),
.Write_Reg(Write_Reg),
end
end
endmodule
3.测试代码
module test;
// Inputs
reg [4:0] R_Addr_A;
reg [4:0] R_Addr_B;
reg [4:0] W_Addr;
reg Write_Reg;
reg [31:0] W_Data;
reg Clk;
reg Reset;
// Outputs
$532'h0000_000332'h0000_0003
$632'h0000_060732'h0000_0607
$732'hFFFF_FFFF32'hFFFF_FFFF
$832'h1111_123432'h1111_1234
Write_Reg = 0;
W_Data = 0;
Clk = 0;
Reset = 0;
//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100;
// Add stimulus here
#100;
R_Addr_A = 0;
R_Addr_B = 0;
W_Addr = 5'b00001;
Write_Reg = 1;
W_Data = 32'h1111_1111;
Clk = 1;
Reset = 0;
#100;
R_Addr_A = 0;
R_Addr_B = 0;
W_Addr = 5'b00001;
Write_Reg = 1;
W_Data = 32'h1111_1111;
Clk = 0;
Reset = 0;
实验报告
2018年5月12日成绩:
姓名
阳光男
学号
班级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试验》
任课老师
张翔老师
指导老师
张翔老师
机位号
默认
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
《实验四寄存器堆设计》
实验时间
2018/5/12
实验地点
1教211
实验设备号
个人电脑、Nexys3开发板
一、实验程序源代码
1.寄存器堆模块代码:
二、仿真波形
三、电路图
顶层电路模块
顶层电路内部结构:
四、引脚配置(约束文件)
NET "Clk" LOC = C9;
NET "Reset" LOC = D9;
NET "Write_Reg" LOC = T5;
NET "C2" LOC = C4;
# PlanAhead Generated physical constraints
NET "Addr[1]" LOC = T9;
五、思考与探索
(1)实验四实验结果记录表
寄存器地址写入数据读出数据
$132'h0000_000332'h0000_0003
$232'h0000_060732'h0000_0607
$332'hFFFF_FFFF32'hFFFF_FFFF
$432'h1111_123432'h1111_1234
output reg [7:0]LED;
wire [31:0]R_Data_A,R_Data_B;
reg [31:0]W_Data;
reg[4:0] A,B;
Register_(A,B,Addr,Write_Reg,W_Data,Clk,Reset,R_Data_A,R_Data_B);
always@(Addr or Write_Reg or C1 or C2 or R_Data_A or R_Data_B)
NET "LED[5]" LOC = N11;
NET "Addr[0]" LOC = T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