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介绍王诗哲全解

合集下载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我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

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

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我国的民族乐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吹、拉、弹、打四类。

(l)吹管乐器有:萧、笛、笙、唢呐等。

吹管乐器大部分是木管乐器的性质。

它们绝大多数都能演奏流畅的'旋律,而且一般的声音都比较响亮,色彩比较鲜明,在许多合奏形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各种吹管乐乐器,依其构造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无簧哨的吹管乐器如笛、排萧等。

带哨的吹管乐器如管和唢呐;簧管乐器如笙。

(2)拉弦乐器有:京胡、板胡、二胡、革胡等。

拉弦乐器大都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一般地也较为柔和优美,而且适应性较强,比较常用的拉弦乐器有京胡、二胡等。

(3)弹拨乐器有:三弦、琵琶、扬琴、月琴、阮、柳琴、筝、古琴等。

弹拨乐器大都比较擅长于演奏活泼跳跃的旋律,有比较强的节奏表现力。

各种弹拨乐器,按照演奏姿势与形式,大体可分为;抱弹的弹弦乐器如琵琶、阮、月琴、三弦、冬不拉等;平置弹奏的弹弦乐器如古琴、筝等;打弦乐器如扬琴。

(4)打击乐器有: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

民族乐器中打击乐器的种类很多,因其形制与质料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色彩。

打击乐器主要都是节奏乐器。

体鸣乐器(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铜鼓,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膜鸣乐器(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

小学音乐教学——中西乐器的介绍演示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西乐器的介绍演示教学

音乐知识—— 西洋乐器
西洋乐器主要是指18世纪以来,欧 洲国家已经定型的管弦乐器和弹弦乐 器、键盘乐器;常用的西洋乐器分为: 键盘类、拨弦类、木管类、钢管类、 弦乐器类、打击乐器等。
音乐知识——
木管乐器
长笛、(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萨克 管。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木 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 常被用来表现大 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 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 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 大 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木管 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 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 骨头等材质的。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 沉阴郁,应有尽有。 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 塑造各种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小提琴
键盘乐器
钢琴、管风琴、手风琴、电子琴、电钢琴。在键盘乐器家族中, 所有的乐器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键盘。但是它们的发 声方式却有着 微妙的不同,如钢琴是属于击弦打击乐器类, 而 管风琴则属于簧鸣乐器类,而电子合成器, 则利用了现代 的电声科技等等。键盘乐器相对于其他乐器家族而言,有其不 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 其宽广的音域和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乐 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键盘乐器即使是作为独奏乐器, 也具 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管弦乐的色彩。所以,从古至今,键盘乐 器倍受作曲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们的 关注和喜爱。其中,钢琴 被誉为乐器之王。 键盘乐器: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手风琴 (Piano Accordion)、 电子琴(Electronic Keyboard)、电 钢琴。

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讲义+笔记)

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讲义+笔记)

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讲义)艺术常识——音乐部分一、中国乐器(一)吹奏乐器——汉族箫埙(一)吹奏乐器——汉族管子唢呐笙(一)吹奏乐器——少数民族葫芦丝巴乌(一)吹奏乐器——少数民族芦笙(二)弹拨乐器——汉族三弦(二)弹拨乐器——汉族琵琶(二)弹拨乐器——汉族柳琴阮月琴(二)弹拨乐器——汉族古筝古琴(二)弹拨乐器——少数民族热瓦普弹布尔(二)弹拨乐器——少数民族冬不拉(三)打击乐器——汉族编钟编磬(三)打击乐器——汉族大鼓小鼓(三)打击乐器——汉族堂鼓排鼓(三)打击乐器——汉族缸鼓铜鼓(三)打击乐器——汉族大锣小锣大钹碰铃(三)打击乐器——少数民族朝鲜族·长鼓(四)拉弦乐器——汉族(四)拉弦乐器——少数民族马头琴艾捷克八音分类法1.时间——2.依据——3.分类随堂练习1.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A.横笛B.风笛C.箫D.埙知识拓展——风笛艺术常识之中国乐器(笔记)【说在课前】今天要讲的是中国乐器。

平时大家了解音乐可能是听歌,对于乐器了解的少之又少,今天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大家讲,看演奏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音色。

虽然不考查旋律,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也会给大家放一放这里出现的乐器的音色。

艺术常识——音乐部分【解析】今天要讲的是音乐的第二节,中国乐器。

单选题考查的时候会给乐器,然后问属于哪个组别。

今天会着重按照分类去讲解。

一、中国乐器【解析】中国乐器:考查的时候会给乐器,然后问属于哪个组别,所以要知道中国乐器的分组。

中国乐器的分组为吹(吹管乐器)、拉(拉弦乐器)、弹(弹拨乐器)、打(打击乐器)。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这些组别里面都有乐器的归属。

首先来看吹管乐器。

(一)吹奏乐器——汉族箫埙【解析】吹奏乐器:1.上图中的第一幅是笛子,第二幅是箫,记忆“横吹笛子竖吹箫”。

2.大家可以先听一下笛子曲,感受一下欢快的氛围。

这个作品叫《扬鞭吹马运粮忙》。

箫的声音更古朴一些。

3.埙:拿在手里圆圆胖胖的,像一个小石头。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PPT课件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PPT课件
• 巴乌的音色非常地柔美悦耳,很像一对钟情的恋人在窃窃私语,低诉衷肠,所以每到晚间, 彝族、哈尼族、苗族青年在谈恋爱时,常用它抒发自己的衷情,传递爱慕之情。 传统的巴 乌,音域窄 、音量小,但音色优雅。哈尼族人民随身携带,老人和青年们都喜欢吹奏。哈 尼族和彝族的青年小伙子常用巴马来演奏情歌。
• 巴乌独奏曲有:严铁明的《渔歌》《约调》,哈尼族的《串田地》、《傍晚的声音》,苗 族的《情调》、《约会》,傣族的《咧少调》、《赞哈调》、《芒市坝子调》等
• 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 以来被视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乐器。埙曲《苏武牧羊》
.
11
拉弦乐器
• 拉弦乐器是指以弓摩擦琴弦使之发声的乐器,常见的拉弦乐器主要是 “胡琴类”。我国拉弦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 包括二胡、京胡、板胡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它以 各种不同的弓法、指法等技巧塑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形象,具有丰富、 细腻的表现力。
• 拉弦乐器多用于不同曲艺、剧种中的伴奏乐器。如广东音乐中的粤胡, 评剧、豫剧和秦腔中所用的板胡,国剧中的京二胡、京胡,河南曲子 戏的坠胡等,另外还有我国少数民族所用的拉弦乐器如蒙古族的马头 琴等。
.
12
拉弦乐器——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将西方、北方 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 旺盛时期。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 巧,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提升了二胡的演奏层次,丰富了表现力, 开拓了表达意境。使得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 器, 促使我国民族音乐迈入现代精致艺术殿堂。二胡被国际间誉为“中 国的小提琴”。

中国器乐

中国器乐

一 中国民族器乐
名作欣赏 《二泉映月》
随后它贯穿全曲,在各段落中引申展开、 回旋跌宕,使整支乐曲在深沉而优美的旋律中 始终充满着汹涌翻滚的激情,似乎阿炳正以一 种难以自制的忧伤而悲愤的心情倾诉着自己的 种种苦难与遭遇。乐曲主题通过句幅的扩充与 缩减及旋律音区上的升降变化而产生五次变奏, 将感情的倾诉层层深化,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
一 中国民族器乐
名作欣赏 《十面埋伏》
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 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 其感人如此。”《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 段落,即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 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 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
一 中国民族器乐
名作欣赏 《十面埋伏》
二 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作品
名作欣赏 《梁祝》
1959 年5 月27 日,由何占豪、陈刚作 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 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 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 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
二 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作品
名作欣赏 《梁祝》
《梁祝》的乐曲结构为奏鸣曲式,从民 间故事《梁祝》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 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 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 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 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 特色。
一 中国民族器乐
名作欣赏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 年创作 的竹笛名曲,另有古筝演奏家王中山根据其 改编的古筝曲。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鲜明的 湖南花鼓音乐特色,时而激情如火,时而流 畅清雅的旋律,引起了全国广大笛子演奏者 的热烈反响,并受到了笛子爱好者的特殊青 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瑰宝。

它蕴含着祖先智慧与生命力,反映着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国音乐起源于女娲补天的传说,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传统音乐系统。

它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涵盖了广阔的地理区域和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曲式、旋律和表达方式。

中国民族音乐可以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

其中宫廷音乐被誉为“天籁之音”,在中国古代宫廷社会中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音乐,其曲式高雅、气氛庄严,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高境界。

而民间音乐则更具有民间的性质,代表了中国百姓心中深刻的情感和生活经验。

它可以分为山歌、赣剧、邓州派、梆子、秧歌等多种。

中国民族音乐最有代表性的形式是器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琴,也被称为“琴中之王”。

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古朴幽雅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它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和其他乐器合奏。

此外,还有二胡、笛子、琵琶、锣鼓等类型的民族器乐,每种乐器都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和音乐特点。

这些器乐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热烈欢迎,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民间歌曲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民间歌曲。

例如著名的晋阳调、渔舟唱晚、腰鼓、小苹果等,都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和地方特色。

这些歌曲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社会的价值。

除了歌曲和器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还有各种舞蹈和乐曲。

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就像中国古代的舞狮、舞龙、太极拳、广场舞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而乐曲则有着不同的曲风和格调,有悠扬的民族乐曲、酣畅的豫剧、热烈的越剧、欢快的二人转、沉稳的京剧等等,它们代表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遗产和瑰宝,它不仅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价值观念和艺术风格。

中方乐器知识点总结

中方乐器知识点总结

中方乐器知识点总结中方乐器的种类和历史中方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中国古代,乐器被分为“八音”,即弦、竹、膜、石、金、土、木、匏。

这八音代表了乐器的主要分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明了更多的乐器,使得中方乐器种类更加丰富。

弦乐器中国的古代弦乐器包括琵琶、古筝、二胡、中阮等。

其中,琵琶被誉为“中国国粹”,它具有悠远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古筝是中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具有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

二胡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通常用来演奏民族音乐和曲艺。

中阮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音色柔和,常用于演奏古典音乐和戏曲。

这些弦乐器在中国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乐器竹乐器是中国古代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如笛子、箫、埙等。

笛子是一种竖吹气鸣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箫是中国古代传统竖吹乐器,它曲线优美,音色清亮,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演奏和文艺表演。

埙是中国古代传统簧片乐器,常常用于伴奏和独奏。

这些竹乐器以其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成为了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膜乐器中国古代的膜乐器包括锣鼓、大鼓、小鼓等。

锣鼓是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其形制丰富多样,常用于舞蹈、舞狮、舞龙等表演中。

大鼓是一种庄重而雄壮的民间音乐乐器,常用于民间宗教礼仪、庆典和婚丧嫁娶等场合。

小鼓是一种音色清脆、韵律感强烈的民间打击乐器,常用于伴奏和舞蹈表演。

这些膜乐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奏响激昂的节奏,也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听觉享受。

石、金、土、木、匏乐器石乐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类乐器,如磬、钟鼓等。

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悬挂式打击乐器,其音色清脆悦耳,常用于古代宗教、宫廷音乐和宴会等场合。

钟鼓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形制独特、音色洪亮,常用于伴奏和庆典等场合。

金乐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乐器种类,如编钟、缶、铙、镲等。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阳关三叠主奏乐器,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

它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音响特点和演奏技巧。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是中国古代传颂的宫廷音乐遗产之一,在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沉淀后,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奏和传承。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的结构和演奏技巧都十分特殊。

它由三个层次相叠的部分构成,上层是“阳”,中层是“关”,下层是“三叠”。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音域和乐音发声方式。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合理运用指法和气息控制,发挥出层层叠加的音响效果。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的音响特点独特而丰富。

阳层音色高亢明亮,富有穿透力;关层音色柔和温暖,具有丝丝入扣的效果;三叠层音色厚实强劲,营造出浑厚的音场。

这三个部分的音色特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变的音乐画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的演奏技巧要求极高。

演奏者需要具备熟练的指法技巧和准确的气息控制能力。

指法需要准确地击打或滑动乐器上的音键,以发出准确的音调。

气息控制则需要演奏者通过吹气的力度和节奏,控制演奏音调的长短和强弱,以及打击乐器的音色变化。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在演奏中,常常用于合奏和独奏。

在合奏中,它可以与其他乐器相互呼应,创造出和谐的音乐效果。

在独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技巧,展现出乐器的潜力和魅力。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乐器,广泛应用于戏曲、民乐和交响乐等各种音乐形式。

阳关三叠主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演奏技巧,需要专门的学习和掌握。

然而,随着现代音乐形式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演变,阳关三叠主奏乐器的使用和传承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音乐遗产,我们需要重视培养新一代音乐人,加强对阳关三叠主奏乐器的宣传和推广,推动其在现代音乐中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阳关三叠主奏乐器是一种独特而精妙的传统中国乐器。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音响特点,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通过加强传承和发展,阳关三叠主奏乐器将继续在现代音乐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传承。

第十章民族器乐主讲王采教授

第十章民族器乐主讲王采教授
慢板、快板和急板。
[一]散板引子:琴声模拟古代战争作战前擂鼓三通,强而有力 的鼓点节奏,由慢而快,阵阵频催,渲染了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
氛。
[二]慢板段,庄严稳重的旋律,采取“句句双”式地重复旋法, 并用左手琴竹“弹轮”技法奏出颇有力度的轮音,加之常出现低八 度音的衬托,更显示出旋律所蕴藏的内在力量,恰似将军升帐时那
门》等。
( 2 )南方笛派的主要代表:
a 、陆春龄( 1921- ),上海人,主要代表曲目 有《小放牛》、《鹧鸪飞》、《中花六板》等。
b 、赵松庭:( 1924 —),浙江东阳县人,他 的演奏一方面吸收传统的演奏技术,同时又大胆 地吸取南北笛曲的技巧,使曲笛的演奏有了新的 突破。代表曲目有《三五七》、《早晨》、《姑
苏行》等。
乐曲欣赏:
1、《喜相逢》 2、《扬鞭催马运粮忙》 3、《牧民新歌》 4、《鹧鸪飞》 5、《姑苏行》
2 、管
▪ 又称管子,古称“筚篥”(或悲篥、必篥等),由西域 传入,北朝时期的石窟伎乐中已有了筚篥的演奏浮雕。 隋唐时筚篥有多种称谓和形制,并广泛用于鼓吹乐、龟 兹乐、疏勒乐、安国乐、婆罗门乐、高昌乐、西凉乐、 天竺乐、文康乐以及俗乐等不同地域的各种音乐组合形 式之中,当时演奏名家有尉迟青、王麻奴等,宋代的鼓 吹乐、教坊乐中都以它为主奏乐器,故有头管之称。
三、传统乐种与民族管弦乐
▪ 1、山东鼓吹乐:《一枝花》 ▪ 2、冀中管乐:《放驴》 ▪ 3、苏南十番锣鼓:《将军令》 ▪ 4、浙江吹打:《舟山锣鼓》 ▪ 5、晋北鼓乐:《大得胜》 ▪ 6、辽南鼓乐:《 ▪ 7、江南丝竹:《三六》 ▪ 8、广东音乐:《雨打芭蕉》、《鸟投林》、《八
骏马》
欣赏:
▪ 1、《春江花月夜》 ▪ 2、《喜相逢》 ▪ 3、《扬鞭催马运粮忙》 ▪ 4、《牧民新歌》 ▪ 5、《鹧鸪飞》 ▪ 6、《姑苏行》 ▪ 7、《百鸟朝凤》 ▪ 8、《凤凰展翅》 ▪ 9、《三门峡畅想曲》 ▪ 10、《花梆子》 ▪ 11、《夜深沉》 ▪ 12、《流水》 ▪ 13、《塞上曲》 ▪ 14、《十面埋伏》 ▪ 15、《将军令》

中国民族乐器认识与欣赏(附含高清图片)

中国民族乐器认识与欣赏(附含高清图片)

❖ 4、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华彦钧曲 ❖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在音乐上
受到其父华清和(道士)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 少年时代就技艺精湛,能奏善歌,而且自编自奏,才华出众。由于自 幼丧母,孤苦伶仃,中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饱尝人间辛酸。 ❖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从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的控诉和愤懑之情。 它是作者心声的流露,是在向世人叙述自己坎坷的一生,同时也表达 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按照乐器的类型可分为:
❖ 1、吹管乐器组:包括笛、箫、唢呐、埙、笙、葫芦丝等 ❖ 2、拉弦乐器组:包括二胡、板胡、京胡、马头琴 ❖ 3、弹拨乐器组:包括柳琴、琵琶、古筝、扬琴、三弦、
阮等 ❖ 4、打击乐器组:包括板、鼓、锣、钹、木鱼、梆子等
一、吹奏乐器
二、拉弦乐器ຫໍສະໝຸດ 二、拉弦乐器三、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的名称来源于它的演奏特点,并不仅指
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
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
在的柳琴,月琴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
器。
• 琵琶独奏:《阳春白雪》 • 此曲旋律流利清新,音乐明快愉悦,表现了东去春来、生
机勃发、万象更新的精神面貌,故名。为变奏体,共有七段, 七段各有自己的小标题,套集起来又构成“起承传合”四个 部分。起部:1、独占鳌头;承部:2、风摆荷花,3、一轮明 月;转部:4、玉版参禅,5、铁军新声,6、道院琴声;合部: 7、东皋鹤鸣。 • 《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 的人很少。现在多用在比喻高雅文学艺术作品,常与“下里 巴人”相对举。

10音乐欣赏《东方神韵》

10音乐欣赏《东方神韵》
课外赏析 俞伯牙(虽为楚国人,但是却是晋国的上大夫)和钟子期(樵夫)的故事:
• •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 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 •
三、民乐欣赏《十面埋伏》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 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 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 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 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 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 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 • • • • • •
• • •
(三)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 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 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 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大钹。

中国埙的哲学解读以七孔雅埙为例

中国埙的哲学解读以七孔雅埙为例

中国埙的哲学解读——以七孔雅埙为例崔 涛(崔涛音乐工作室,广东 珠海 519000)【摘要】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历经八千年经久不息;它取材自然,天人合一,列古代八音之一的土类。

埙是一件可以承载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乐器,在呼吸中传递着阴阳五行的能量。

本文以笔者研制的七孔雅埙为例,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阐述中国埙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埙;阴阳;五行;呼吸;和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J632.19 【文献标识码】A一、埙是音乐起源说的“活化石”关于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劳动起源说”,即原始人类狩猎时投掷的“石流星”。

[1]笔者认为,埙音孔的增加极有可能是原始人类为了吸引或者取悦异性而创造发明的。

所谓“温饱思淫欲”,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类首要任务是生存,其次就是繁衍后代。

孔的增加让单一的声音有了音级的变化,更加吸引异性。

此学说为“爱情说”;而同性之间,可以理解为“游戏说”,即游戏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埙的社会属性中有连接天地和神明的功能,祈福减灾求风调雨顺,这种行为慢慢发展为“宗教”。

此种情况下,埙的角色是“法器”。

“宗教说”(或“巫术说”)可以非常合理地成为埙的启源学说之一。

从以上的逻辑我们不难看出,埙的起源与音乐的起源是高度一致的,如同音乐起源的“活化石”。

更重要的是,埙的社会属性随着不同时代的变迁也在不停地转化。

由最初无意识的普通“器物”成为充满宗教神权色彩的“法器”,进而发展为君王专制礼乐制度之下的“礼器”,最后成为大众可及的“乐器”,这不仅是意识形态的进步,更是文化形态,哲学体系的优化和升级。

二、埙之“大道至简”与其他乐器相比,埙的构成和制作相对“简单”。

它取材天然,制作简单。

无需刻意的装饰和改进。

近8000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证明埙的设计和制作已经相当“科学”与“完善”。

1.材料:在西周之前,埙的制作材料有石头、骨头等天然材料。

自西周八音分类法之后,材料皆为“土”。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中国古代名族乐器大概有500多种,按照发音原理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

即: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

今天店铺就简单地介绍中国古代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拉弦乐器是利用琴弓与琴弦的磨擦产生振动为发音源,再通过琴筒共鸣与琴弦产生偶合振动而发出音响的乐器。

常用的拉弦乐器有:二胡、高胡-、中胡、板胡、京胡、坠胡、革胡、四胡、马头琴等。

现分述如下:(1)二胡又称“胡琴”或“南胡”。

胡琴的前身是唐代的“奚琴”。

到宋代称“奚琴”为“嵇琴”。

到了明代,所使用的胡琴已经有了千斤。

二胡从唐代到现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卓越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和杰出的民族音乐家、革新家刘天华对二胡的演奏艺术,二胡曲创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对二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出现了扁圆筒、扁六方筒、扁八方筒、六方二等边筒和椭圆筒等二胡。

二胡的主要结构主要由琴杆、琴轴、琴筒、琴弦、千斤、琴码、琴弓等组成。

二胡可用于独奏、协奏、重奏、伴奏与合奏,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一般采用五度定弦。

二胡的音色优美动听、刚柔多变,表现力非常丰富,既能演奏柔美、流畅的旋律,又能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特别擅长于演奏抒情和伤感的作品。

如:《病中吟》、《良宵》、《二泉映月》、《空山鸟语》、《赛马》、《豫北叙事曲》、《战马奔腾》等。

(2)高胡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简称。

它是广东音乐中必不可少的特色乐器。

高胡的音色清脆、明亮,适宜演奏抒情、欢快、华丽的旋律。

如:《雨打芭蕉》、《步步高》等。

(3)中胡中胡是“中音二胡”的简称。

它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的,是民族乐队中的中音乐器,它的构造与二胡相同,只是各个部件比二胡要大,发音比二胡要低。

中胡主要用于伴奏与合奏,也可以独奏。

定弦比二胡低一个纯四度或纯五度。

中胡的音色浑厚、刚劲,在乐队中主要起调整音色和充实声部空隙的作用。

古筝曲《幻想曲》赏析·王中山讲解

古筝曲《幻想曲》赏析·王中山讲解

古筝曲《幻想曲》赏析·王中山讲解作曲家王建民创作的筝曲<幻想曲>,以一个核心音调为基础,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散-慢-中-快-散"渐变原则,以加强作品的结构性成为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作曲家将其尊重传统又充满着现代意识的音乐思维引入筝乐创作.既考虑到了筝乐演奏的实用性,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得平衡,在探索性与可听性之间寻求一种折衷,从而以其独特的创作观念反映了当代中国作曲家的审美追求。

这首乐曲以“幻想”标题,为演奏者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

例如“如歌的慢板”段,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静谧的清晨,山寨中飘来少女的歌声,它是那么的悠扬柔美、富有韵味,使人禁不住驻足聆听;伴随着歌声的仿佛是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铜锣声,它低沉而富有律动的音响,衬托了优美动听的旋律。

此处右手的摇指宜采用距岳山稍远的位置,发出较柔和的音色,似有朦胧感;左手不宜用假甲触弦,建议用手指直接触弦弹出浑厚的、近似铜锣的音响效果,与右手飘逸的旋律形成对比。

这一段中接下去的几个部分在音乐进行上是递进式的。

歌声由远及近,由柔和转为明朗,力度变化由弱渐强,左手的伴奏音型由简单变得繁复,情绪由平静逐渐高涨。

演奏这几个部分时,右手各种技法的触弦位置宜*近岳山,奏出较明亮的音色,与前面的柔和音色有对比。

还要注意大量的摇指与其他指法频繁交替使用时,容易出现转换中在力度、音色的连接上不自然、生硬,影响音乐的流畅性。

乐曲的第二大段是“活泼的快板”,它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从中我们可以听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小三弦铿锵有力的音响、芦笙委婉动听的旋律以及各种击奏乐器的组合节奏;也能感受到三五成群的舞蹈场景和一人领众人和的宏大场面。

这就要求演奏者在表现此段音乐时,要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使用多种触弦方法,模拟音乐中出现的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把它的特点之一--音色的多样和节奏的鲜明充分展示开来。

中国民乐分享

中国民乐分享
XXXX
XXXXX
目录 一、民乐分类 二、失传乐器尺八 三、视听盛宴
一、民乐分类
• 民乐器按照乐器材质而形成的分 类,古称“八音”,分为金石丝 竹匏土革木。
• 民族乐器也可以分为“吹、打、 弹、拉”四大类。
失传乐器:尺八
• 尺八,中国吴地传 统乐器,后传入日本。 竹制,外切口,五孔 (前四后一),属边 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 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 名,其音色苍凉辽阔, 又能表现空灵、恬静 的意境。
歌口材质
• 牛角:音色较温润,是目前最常用的镶嵌
材料。
• 象牙:高档尺八会选用象牙作为镶嵌材料,
音色较硬朗。清脆。
• 塑料:音色介于牛角和象牙之间。有逐步
取代牛角的趋势。
演奏特点
• 尺八的声音可高可低。音色可脆如银铃, 也可细腻如丝。
• 尺八的外切口歌口使得尺八与箫相比增加 了沉浮技巧(通过抬头低头使得气流角度的 改变产生的音高和音色也会改变)。
传承历史
• 隋代和唐,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属于 古代吹管笛箫类乐器的一种。宋代开始,来自民 间的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雅乐的尺 八的地位。 • 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并经由当时日 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现今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 正仓院里,还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八支唐式尺 八。 • 随着国际上尺八的流行,以及日本尺八界到中 国的寻根,各式尺八逐渐传回中国。
代表曲目
• 日本尺八最根本的三首曲目:《虚铃》,《虚空》,《雾海篪》 (“篪”读chí);
• 古典本曲:《鹿之远音》,《鹤之巢笼》,《铃慕》,《一二三钵 返》,等;
• 琴古流:共38首本曲,代表曲目为《鹿之远音》,《巢鹤铃慕》, 《六段》等;
• 都山流:大多为民谣,只有一首古曲为《鹤之巢笼》,其他为《岩清 水》,《残月》等;

高中音乐鉴赏16-民族乐器

高中音乐鉴赏16-民族乐器

欢迎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5-钟
/view/05d51d1b31b7
65ce04081423?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6-探戈与桑巴 /view/9f0a55b86f1aff 00bed51e7e?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7-戏曲 /view/cd9730e171fe9 10ef02df866?fr=prin
欢迎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14-世界乐器
/view/9d0fa33cbe234
82fb5da4c38?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15-绚丽的世界音乐—世界乐器 /view/b504e36416fc7 00abb68fca0?fr=prin
编者注:因附件无法上传,请另行下载!
欢迎下载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B卷(无水印版)
/view/13cef1b9856a5
61253d36f3c?fr=prin 201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view/49936c963186 bceb19e8bb92?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1-欢乐颂 /view/5a1633cbd1f34 693dbef3e5c?fr=prin
欢迎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2-鱼美人
/view/5fde536490c69
ec3d5bb75c0?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3-第六交响曲 /view/3017295c0912 a216147929d0?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4-自然之韵 /view/585a677a964b cf84b9d57b7c?fr=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几乎能奏出 完整的 十二个半音 ,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 乐作品。 编钟绝大多数均能在正鼓部和侧鼓部,分别击奏出呈 三度音程,且与标音相符的两个乐音( 一钟双音 )。 尤为可贵的是,每件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 多字的错金铭文,这些铭文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律极其宝贵 的材料。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 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

对当代中国国乐走出去的认知与思考——以民族乐器古筝为例

对当代中国国乐走出去的认知与思考——以民族乐器古筝为例

作者: 刘诗哲[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54-54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35期
主题词: 古筝;走出去;市场化
摘要:近几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宏大时代背景下,中国音乐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便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对于推动世界特别是西方正确认识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塑造新时期的"中国形象",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在面对当前国乐走出去的困境,本文以古筝为例,探讨困境的产生及相应的解决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梆笛笛身细而短,发音清亮,高亢尖锐,主要流行于北方,是梆子戏 曲的主要乐器。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 的北方色彩,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代表名家:冯子存、王铁锤、 刘管乐 等;代表曲目:《喜相逢》(冯子存改编的内蒙古民间乐曲)、 魏显忠《扬鞭催马运粮忙》、刘管乐《荫中鸟》等 。
吹管乐器——管子
• 管子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在 古代曾称它为“筚篥”或“芦管”,早先流传于我国新疆库车一带,南 北朝时传入中原。管身为木或竹制,经过变化发展,它的演奏技艺得到 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 喜爱的常用乐器。 • 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 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前开七孔, 后开两孔,管口插一芦苇制的哨子。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 奏和伴奏。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种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此 外,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 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 • 管子有大、中、小三种。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 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 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 • 欣赏管子独奏《江河水》,管子独奏曲。王石路、朱广庆、朱长庆和谷 新善等根据“辽南鼓乐”同名笙管曲牌整理加工改编而成。是一首令人 心碎,也让人心醉的乐曲。呈现给人们的只有掩抑不住的管乐器——笙
•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属于簧片乐器族内 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是世界上最 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 中国民间色彩。它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其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 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 吹管乐器中,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 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 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 代表名家:胡天泉(演奏技法革新者,使多用于伴奏的笙发展成一支 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 )、闫海登、孙友 等;代表曲目:《凤凰 展翅》(胡天泉、董洪德 曲)、《欢乐的泼水节》 (孙友 曲)等
吹管乐器——笛
• 笛子在我国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地域较广,品种较多,较普通的分为 曲笛和梆笛两类。
• 曲笛笛身粗且长,发音宽广柔和,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是昆曲的主
要伴奏乐器。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味。 代表名家:陆春龄、赵松庭 等;代表曲目:陆春龄《鹧鸪飞》、赵松 庭《三五七》、江先谓《姑苏行》等。
吹管乐器——笛
• 笛子在古代也称横吹或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传至当时首都 长安的一种横吹乐器,种种史料显示,笛子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之 久,且一直流行于民间。(横吹笛子竖吹箫) • 笛子由一截竹管制成,透过管身左端第一个吹孔,将空气冲击吹口对侧 边缘灌进馆内,经过第二个贴着笛膜膜孔,共振管内空气柱而发音。 • 笛膜:笛子不同于箫的一个原因除持拿不同外,就是笛子笛膜才能发声, 而箫则不用膜 。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一般以芦苇膜作为笛 膜黏在膜孔上方。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 何一种笛子,这是中国笛子独特的结构方式。笛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笛子的音色、音量的问题,对于吹笛子的人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事情。
吹管乐器——唢呐
• 唢呐,又称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 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哨子是唢呐的发声器), 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由波斯于金元时期传入(Surna音译)。 唢呐的音色清澈明亮,音量大,常用作室外演奏,高音能表达热烈欢腾情绪, 低音则具有忧郁黯淡的色彩,使用广泛。用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祭祀,在 说唱音乐、地方戏曲和国乐团中有一定的地位,能表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唢 呐也善于模仿人声,增添乐曲诙谐有趣的一面。 代表名家:任同祥、刘英 等;代表曲目《百鸟朝凤》: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 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 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 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 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 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 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七十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 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 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
吹管乐器——箫
• 箫也称洞箫,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一般由竹 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以“按音孔”数量区 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箫由一根竹管做成,较曲笛长,上端 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 音。 • 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吹奏音量 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并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 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悠长恬静、 抒情如歌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对我 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能使听众领略到质朴的美,松 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 享受。 但由于其音量较弱,力度幅度不大,在乐队中未被广泛利用。 代表曲目《妆台秋思》(古曲)、《平湖秋月》(广东音乐)等。聆 听音乐,感受其音色《苏武牧羊》、《风翔千仞》(古琴曲,洞箫伴 奏)。
中国民族乐器 —吹管乐器介绍
吹管乐器
我国的吹管乐器起源甚早。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产生了吹管 乐器的雏形(钥),类似今日的排箫。后来至殷商时期,出现了埙、 笙等。 我国的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式的不同,可 分为以下三类: 1)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箫、笛等 2)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唢呐、管子等 3)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笙、巴乌等 我国先民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唢呐、管子等),造就出我国传统民族吹 管乐器多彩多姿的面貌。这些乐器经过长期吸收和改进,形成风格迥 异的乐器,广泛流传在民间,促进了民族音乐的繁荣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