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十八:p区非金属元素(二)(卤素-
微型实验设计 P 区非金属元素(卤素,硫)
2016 年 07 月 同 时对 低 年级 学生来 说 也 党员从思想上、 行 动上 入党 的 过 程, 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四)强素质树形象,突显党员先进性 作为 工 科 学 院 , 学 院 注重引 导 和 鼓励 学生 积极 参 加 科 创 活动, 为 学生 搭建 良好的 科 技 创新 平 台 , 夯 实学风。支 部 党 员 充分利用 资源 , 积极 参 加 各 种活 动 , 全心全意为学院贡献自 “挑战杯” 大学 己 的力量, 取 得 了 丰 硕 的 成果 。 组织 学生 参 加 广东省 “挑 战 生课 外 学 术 科 技 作 品 竞 赛 、 全 国 电 子 设 计大 赛 、 杯” 大学生 创 业 大 赛等 , 取 得 显著 的 成 绩 。学生支 部 党 员 在学 真正成为学 习、 工作、 生 活 等 各 方面 都 发挥 了 先 锋 模 范 作 用, 生的 楷 模。 创 新高 等 学 校 学生党 支 部 立 项活动,能够 破 解 高校 基 层 有力 党组织工作面临的问题 , 创新高 校 基 层党 组织 工 作机 制 , 地引导基层党 组织 返 回战斗 堡垒 作 用,充分 发挥 党 员 的 先 锋 模范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要努力 与教 (一) 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其中一部分, 发动全院教工党员以及 学部门和院内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探索, 其他老师了解、 参与学生工作, 并给予相关支持的力度并不足。
前言 (Microscale Chemical Experiment) 是 20 世 纪 微型 化 学实 验 80 年代国际公认能体现 绿色化学理念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技 具有 污 染 术 和新方法。其优点 是 : 仪器 微 型 化 和 试剂 用量 少, 微型实验的开设对毒性 少, 现象明显, 快速, 节约, 安全等优点。 污 染 严 重, 操 作 复 杂的 化 学实 大, 药品贵, 耗量大, 易燃, 易 爆, 验尤为重要, 它能杜绝或明显减少实验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 染, 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原则。同时微型化学对学生较好学习化 学也有显著影响。因此, 微型化学的开展和大力实施是非常必 要的。 二 氧 化 硫, 的 制 备 及性 质 实 本文对无 机化 学实 验 中 氯气, 适合 验进行了微型化设计 , 目 的 是 使 这 些 实 验操 作 简单 便 捷, 学生操作。 1.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自由夹, 50ml 烧杯, 青霉素药剂瓶, 10ml 注射器, 20mL 注射 白纸, , 直径为 6cm 的培养皿, , 器, 输液管和 12 号注射器针头, 直径为 9cm 的培养皿 (作盖子) , 滴管, 棉纸, 250mL 锥形 瓶, 配 烧瓶 夹 , 酒精灯, 石 棉网, 火 三孔胶塞, 二孔胶塞 , , 横口管试管, 单颈烧瓶, 微型 柴, 药匙, 玻璃瓶, 塑料管, 带有玻璃阀门的导管, 微型集气瓶。 气体发生器, 微型气体发生和性质实验器, 1.1.2 主要试剂 20mL 4mol/LNaOH 溶 液 , 1g KMnO4, NaCl 溶 液 , 4.5mL “84 消毒液” (约含 5%次氯酸钠) 硫酸 亚铁氨 2mol/L 浓盐酸, , 溶 液 (新 制) 1% (w v) , 亚 硫 酸 钠溶 液 (新 制) 1% (w v) , 氯 0.05mol L 碘化钾 溶 液, 硫 氰 酸 钾溶 液 1% (w v) , 鲜橙 汁 , 浓盐酸, 淀粉 酸钾晶体, 4mol L KI 溶液 , 4mol L NaBr 溶液 , 四氯化碳, 溶液, 蒸馏水, Na2SO3(固体), H2SO4 (1: 1) , 紫色 石蕊 试液, Ba(OH)2 溶液, 溴水, 酸性 KMnO4 溶液, NaOH 溶液。 1.2 实验装置
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
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了解P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掌握非金属元素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实验原理:P区非金属元素包括氧、硫、硒、碲和钋等元素。
这些元素通常以分子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化学活性,常见于化合物中。
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出强烈的还原性和氧化性,具有重要的化学应用价值。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环境整洁,确保实验安全。
2. 氧气的制备,将加热镁条放入试管中,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观察气体的产生和收集。
3. 硫化氢气体的制备,将氢气通过硫磺粉末中,观察气体的产生和性质。
4. 硒的性质观察,将硒粉与浓硫酸混合,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
5. 钋的性质观察,观察钋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1.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使燃烧物质燃烧更旺。
氧气的性质稳定,对生物和燃烧有重要作用。
2. 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有一股刺鼻的臭味,能使银镜变黑,表现出明显的还原性。
3. 硒,硒在浓硫酸中能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表现出一定的还原性。
4. 钋,钋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具有高毒性和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有严重危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P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氧气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对生物和燃烧有重要作用;硫化氢气体表现出明显的还原性和臭味特点;硒在浓硫酸中表现出一定的还原性;钋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放射性的元素。
这些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需要谨慎处理和使用,以防造成危害。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设备,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实验废液和废气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P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非金属元素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为今后的化学实验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无机实验卤素实验报告
无机实验卤素实验报告
1.制备氯气:将氯化钙和浓盐酸混合,收集氯气,并进行测试。
2.制备溴水:将溴化钾和浓盐酸混合,收集溴水,并进行测试。
3.制备碘酒:将碘和酒精混合,收集碘酒,并进行测试。
4.制备氯化钾和溴化钾:分别将氯和溴与钾水合物反应,得到氯化钾和溴化钾,并进行测试。
5.制备氯化银和溴化银:分别将氯和溴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和溴化银,并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
1.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漂浮在空气中,具有漂白作用。
2.溴水呈现棕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淀粉蓝反应产生蓝色。
3.碘酒呈现褐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淀粉蓝反应产生蓝色。
4.氯化钾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呈现淡黄色溶液,具有刺激性味道。
5.溴化钾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呈现黄色溶液,具有刺激性味道。
6.氯化银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具有毒性。
7.溴化银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具有毒性。
实验结论:
1.卤素元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能与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2.卤素元素间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泼性。
3.卤素元素与氢气反应能形成相应的酸。
4.卤素元素与银离子反应能生成对应的卤化银沉淀。
实验思考: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卤素元素和制备的化合物的使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2.在实验中,应注意安全,如佩戴实验手套和护眼镜等。
无机化学实验 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
1、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 2、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的还原性(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3、卤素含氧酸盐的性质 【重点、难点】 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及安全操作,卤素的氧化还原性质。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演示法、实验指导 【指导过程】 一、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
操作:按图连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φ φ
Br2+ Fe2+ 加入CCl4。 现象:CCl4层浅黄色(Br2在CCl4中的浓度随浓度增加而加深,从黄到棕红,说明Br2浓 度降低) 。上层为黄色(Fe3+) 。解释:Br2 氧化了 Fe2+。因为:E (Br2/ Br—) >
φ
E (Fe3+/ Fe2+)
φ
结论:E (Br2/ Br—) > E (Fe3+/ Fe2+)>E (I2/ I—),氧化性最强的是Br2,还原性最强的是
思考题:1、用浓差电池作电源电解Na2SO4水溶液实质是水的电解,2H2O=O2+2H2
滴入酚酞后,与正极相连的一端出现红色。OH 移到溶液的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2、有些还原还原半反应有H+或OH—参加,此时溶液的酸度将影响电极电位。书中所列电对 的E不受酸度的影响。 三、酸度和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酸度的影响 (1)试管:0.5 mL 0.1 mol·L-1 Na2SO3 ►加入:0.5 mL 1 mol·L-1 H2SO4 + 2滴 0.01 mol·L-1 KMnO4
( 生成I2使淀粉呈蓝色 )。 (酸性) E =1.085 V
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继续加入 6 mol·L-1 NaOH显碱性。 现象:溶液蓝色消失变为浅黄色 。 原理: E =0.26 V 2、浓度的影响 (1)H2O KI。 现象;CCl4层为粉红色(I2),上层为黄色 解释:2Fe3+ +2I = 2Fe2++ I2
实验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 P 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一、实验目的1、学习氯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制备方法。
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
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2、掌握H2O2 的某些重要性质。
3、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4、掌握气体发生的方法和仪器的安装。
二、实验用品仪器:铁架台、石棉网、蒸馏烧瓶、分液漏斗、烧杯、大试管、滴管、试管、表面皿、 离心机、酒精灯、锥形瓶、温度计。
固体药品:二氧化锰、过二硫酸钾。
液体药品:HCl(浓、6mol/L、2mol/L)、H2SO4(浓、3mol/L、1mol/L)、HNO3(浓)、 NaOH(2mol/L)、 KOH(30%)、KI(0.2mol/L)、KBr(0.2mol/L)、 K2Cr2O7(0.5mol/L)、 KMnO4(0.2mol/L) 、 Na2S(0.2mol/L) 、 Na2S2O3(0.2mol/L) 、 Na2SO3(0.5mol/L) 、 CuSO4(0.2mol/L)、 MnSO4(0.2mol/L、 0.002mol/L)、 Pb(NO3)2(0.2mol/L)、 AgNO3(0.2mol/L)、 H2O2(3%)、氯水、溴水、碘水、CCl4、乙醚、品红、硫代乙酰胺(0.1mol/L)。
材料:玻璃管、橡皮管、棉花、冰、pH试纸、滤纸。
三、实验内容:(一)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分液漏斗装有30mL浓盐酸; A管装15mL30%的KOH, 蒸馏烧瓶内装15g二氧化锰,并置入70~80℃的热水浴中; B管装有15mL2mol/LNaOH, 置入冰水浴中; C管装15mL 水;D装2mol/LNaOH溶液(目的吸收多余的氯气),并在瓶口覆盖用硫代硫酸钠溶液 浸过的棉花(目的除氯气)。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2H2O3Cl2 + 6KOH(热) === 5KCl + KClO3 +3H2O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Cl2 + H2O === HCl + HClO注意:(1)装置的气密性;(2)滴盐酸要缓慢而均匀;(3)A 管溶液由黄变无色 时,停止加热氯气发生装置,反应停止往蒸馏烧瓶中加入大量水;(4)冷却 A管溶液, 析出氯酸钾晶体,倾析法倾去溶液,晶体置入表面皿,滤纸吸干;(5)注意观察各管 实验现象,做好记录;(6)注意通风。
实验一元素实验报P区非金属实验报告.doc
实验一P 区非金属元素(卤素、氧、硫)一、实验目的1、学习二、实验原理1、卤素均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 前者可氧化后者的X -。
X -还原性强弱: Cl-<Br -<I-比较强弱的原则:Ox1(强) + Red2(强) = Red1(弱)+ Ox2(弱)左边的物质强于右边的同类物质。
X-的氧2、 MClO 是一类较强的氧化剂,可氧化某些低价元素和有机色素(包括同族化);MClO 3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氧化剂,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基本无氧化性,酸性溶液表现出氧化性,可氧化 I-、 Br-、 Cl-等。
氯气与热强碱反应制备 MClO 3,与冷强碱反应制备MClO 。
3、H2O2为强氧化剂,可氧化 I-等还原性物质,甚至将许多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其自身不稳定,可渐渐分解出氧气和水, MnO2等可催化其分解,遇到 KMnO 4等强氧化剂表现出还原性(被氧化成氧气)。
2 2 将强碱性CrO - 氧化为黄色 CrO4 2- ,酸性中可将 Cr2 O 2- 氧化成蓝色 CrO5(水中2 7H O分解,可被乙醚、戊醇等萃取),此性质可作为H2O2与铬离子的相互鉴定依据。
4、硫化物多为难溶盐,且颜色丰富,溶解性差异较大,据此,可用稀盐酸、浓盐酸、硝酸、王水等不同溶剂来选择性溶解不同硫化物。
亚硫酸盐遇酸分解产生SO2,酸性亚硫酸盐( SO2·H 2O)遇S2-被还原为 S 呈氧化性,遇Cr2 7 2-被氧化为 SO42-呈还原性,还原性强于氧化性。
硫代硫酸盐呈还原O性和酸不稳定性,遇酸分解为S、 SO ,遇氧化剂被氧化成2- 、 S4O6 2- 等离子,与银离子可生成沉2淀,也可生成络合物。
过二硫酸盐酸中具强氧化性,但需有银催化和加热,将Mn 2+氧化成 MnO 4-是鉴定锰离子的重要反应。
三、实验步骤(一) KClO 3、 NaClO 的制备结论:浓盐酸与 MnO 2、MnO 4-反应可制氯气,氯气导入热强碱生成氯酸盐,导入冷强碱溶液生成次氯酸盐。
大学无机实验报告卤素(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卤素元素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卤素单质和卤化物的制备方法。
3. 学习利用化学实验手段对卤素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卤素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VIIA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
卤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
本实验主要研究卤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卤化物的制备和鉴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滴管、石棉网、滤纸等。
2. 试剂:金属钠、溴化钠、碘化钠、氯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硫酸、硝酸、氨水等。
四、实验内容1.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研究(1)实验步骤:①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干燥的试管中,用镊子夹住试管口,将试管加热至金属钠熔化。
②将熔化的金属钠滴入盛有氯水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③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现象。
(2)实验现象:①金属钠与氯水反应,产生白色烟雾,溶液变为无色。
②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实验结论:卤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研究(1)实验步骤:①取少量金属钠,放入干燥的试管中,用镊子夹住试管口,将试管加热至金属钠熔化。
②将熔化的金属钠滴入盛有溴化钠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③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现象。
(2)实验现象:①金属钠与溴化钠反应,产生黄色烟雾,溶液变为无色。
②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3)实验结论:卤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与溴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3. 卤化物的制备与鉴定(1)实验步骤:①取少量金属钠,放入干燥的试管中,用镊子夹住试管口,将试管加热至金属钠熔化。
②将熔化的金属钠滴入盛有碘化钠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③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现象。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代码: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总学时:82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师范,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常规的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并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2.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有:玻璃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试管反应操作;沉淀的分离和洗涤;离心机的使用;试纸的选择和使用,常压、减压过滤操作;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滴定等操作。
初步学会干燥箱、pH计、电导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和正确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和作图方法。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82,具体分配如下:注:每学年根据具体情况,从上述实验中选择82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实验目的: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无机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熟悉无机实验室规划和安全守则。
p区非金属元素Ⅰ 卤素、氧、硫
F [He]2s22p5
Cl [Ne]3s23p5 Br [Ar]4s24p5 I [Ar]4s24p5 At [Ar]4s24p5
-1,0,
-1,0,+1,+3,+4,+5,+7 -1,0,+1,+3,+4,+5,+7 -1,0,+1,+3,+4,+
卤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p区非金属元素Ⅰ 卤素、氧、硫
实验目的 1.掌握卤素及含氧酸盐的氧化性,卤素离子的 还原性,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 2.掌握氯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制备方法。 了解氯、溴及氯酸钾的安全操作。 3.掌握H2O2及不同氧化态硫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卤素
卤素(Halogen)这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成盐元 素。周期系第ⅦA族元素,包括了氟(Fluorine) 、氯(Chlorine)、溴(Bromine)、碘(Iodine)和砹 (Astatine)。 电子构型 氧化态
除去沉淀后的溶液含有6~8%的H2O2
一、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
Cl2、Br2、I2的氧化性 Cl—、Br—、I—的还原性
次氯酸钠的氧化性
氯酸钾的氧化性
H2O2的性质
H2O2的鉴定
氧族元素基本性质
电子构型
O S Se Te Po [He]2s22p4 [Ne]3s23p4 [Ar]4s24p4 [Kr]5s25p4 [Xe]6s26p4
常见氧化态
-2,-1,0, -2,-1,0,+2,+4,+6 -2,0,+4,+6 -2,+2,0,+4,+6 +2,+6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加热时,先失掉左边 2H2O,再失去 Cu2+右边 2 分子 H2O 最后失去以氢键与 SO24 结合
的水。 >650℃
CuSO4=======CuO+SO3↑
[基本操作]
1、 分析天平的使用:强调“一检二调三称四读五复位”。从实际来看,学生往往忽 略第一步,天平处于不正常还进行称量,再三强调“左手先关右手后加减”。
7) 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以平时成绩为主。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目的]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要求; 2、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学习并掌握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 [实验内容] 一、仪器的认领:
由预备室提供洗衣粉水,每人洗涤一件仪器交给我检查。我示范仪器洗涤的方法。 三、 打扫卫生。
实验二:灯的使用 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目的] 1、掌握酒精喷灯、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2、练习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3、练习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一、 灯的使用
1、酒精灯:400~500℃ (1) 构造
学生取用药品的量远远超过所需的量,常常独占就怕自己不够。强调节约药品及回 收。所加量应先粗称至 1.0g 左右。 3、 关于沙浴加热。
由于没有专用沙浴盘,找了一些“露露”饮料罐及装酒瓶的铁罐。装酒铁盒体积大 耐高温较好,“露露”罐也可以,从实际效果看也没有烧穿的,但体积小,插入温度计 空间有限。暖水瓶铝盒盖被烧穿。
防止 CO2 溢出。 称量完 m(空气+瓶+塞)后不得再用手接触瓶,可垫一张纸搬运(用纸 条来回搬运比较危险)。并放在干净的台面上。前后称量应在同一架天平上进行。
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
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研究区非金属元素二的相关性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观察,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现象,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其化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区非金属元素二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会表现出特定的性质。
例如,与某些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等。
通过对这些反应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化学活性等重要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试管若干滴管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石棉网集气瓶2、试剂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四、实验步骤1、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盐酸反应取适量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溶液于试管中。
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盐酸,边加边振荡。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产生的气体、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2、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另取适量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
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样边加边振荡。
观察并记录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生成、溶液的酸碱度变化等。
3、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再取适量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溶液于新的试管中。
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若有沉淀,进一步观察沉淀的颜色和状态。
4、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的燃烧实验将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固体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其燃烧现象,包括火焰颜色、是否产生烟雾等。
5、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气体,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以判断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2、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由中性变为碱性。
3、区非金属元素二的化合物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18P区非金属(二)氮族-yang
三、硝酸及其盐 1、 硝酸的氧化性 、
Zn + 4HNO3 (浓)
Zn(NO3 ) 2 + 2NO 2 + 2H 2 O
4Zn +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H2O 极稀) (
NH4+的鉴定: 的鉴定: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NH4+ + OH- → NH3 + H2O 实验现象:pH 试纸变蓝。 实验现象: 试纸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AgNO3 的试管有黑色固体和棕色气 体生成, 体生成,Cu(NO3)2 的试管有黑色固体和棕色气 的试管产生无色气体, 体生成, 体生成,KNO3 的试管产生无色气体,且气体能 使余烬木条复燃。 使余烬木条复燃。 四、磷酸盐的性质 1、酸碱性 、 正盐 酸式盐 磷酸盐 M 3 IP O 4 M 2 I H P O 4 M IH 2 P O 4 大多数难溶 大多数易溶 溶解性 + + + (除 K , N a , N H 4) N a3P O 4 N a2H P O 4 N aH 2 P O 4 水溶液 PH>7 PH>7 PH <7 酸碱性 水 解 为 主 水 解 >解 离 水 解 <解 离 稳定性 稳定 相对不稳定
2、溶解性: 、溶解性: 3、配位性: P2O74-与Cu2+、Ag+、Zn2+、 、配位性: 、 Hg2+等离子反应,均有沉淀生成,当P2O74-过 等离子反应,均有沉淀生成, 量时,由于金属离子与P 量时,由于金属离子与 2O74-离子形成配离子 而溶解。 而溶解。 Cu2++P2O74-===Cu2P2O7↓ Cu2P2O7+P2O74-===2[CuP2O7]2五、硅酸与硅酸盐: 硅酸与硅酸盐: 1、Na2SiO3 + 2HCl = H2SiO3 + 2NaCl 、 2、不溶性:大部分硅酸盐难溶于水,且有 、不溶性:大部分硅酸盐难溶于水, 金属离子的特征颜色-----水中花园 金属离子的特征颜色 水中花园
无机实验卤素实验报告
无机实验卤素实验报告卤素是一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中都有七个电子,外层电子只有一个,都容易失去或获得一个电子,因此它们都是电子亲和力很强的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卤素的物理性质:氟、氯为气体,溴为液体,碘为固体。
它们的沸点和熔点随着原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所需试剂包括氯化钾、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银、溴水和碘酒。
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管、玻璃棒等。
2. 实验操作:(1) 实验1:氯化钾和氯化铜的反应将氯化钾和氯化铜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两种化合物的变化。
(2) 实验2:氯化铁和氯化银的反应将氯化铁和氯化银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两种化合物的变化。
(3) 实验3:溴水的实验将溴水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观察淀粉溶液的颜色变化。
(4) 实验4:碘酒的实验将碘酒滴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观察淀粉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实验1:氯化钾和氯化铜的反应,观察到氯化钾和氯化铜溶液混合后,生成了深蓝色的沉淀。
实验2:氯化铁和氯化银的反应,观察到氯化铁和氯化银溶液混合后,生成了白色的沉淀。
实验3:溴水的实验,观察到淀粉溶液变成了深蓝色。
实验4:碘酒的实验,观察到淀粉溶液变成了深蓝色。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卤素具有很强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实验结果表明,卤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同时,实验还证实了溴水和碘酒可以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
实验二 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氧、硫)
实验二 P区非金属元素(一) (卤素,氧,硫)姓名:周茗萱学号:111314242 指导教师:周环波时间:2011年3月1日第5678节课实验摘要:本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了碘的氧化性及氯离子、碘离子的还原性。
并让NaCIO分别和KI溶液,稀H2SO4、浓盐酸和品红溶液反应来探究NaClO的氧化性,向KI溶液中依次加入KClO3溶液、稀硫酸,再加入KClO3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探究KClO3的性质,并掌握氯,氯酸钾的安全操作,掌握次氯酸盐和氯酸盐强氧化性的区别。
设计实验验证H2O2的分解和氧化还原性和鉴定反应,掌握H2O2的某些性质。
实验得到硫化物沉淀后分别溶于稀盐酸,浓盐酸和浓硝酸,观察溶解情况探究硫化物的溶解性,并观察酸化后的Na2SO3溶液与硫代乙酰胺和K2Cr2O7的反应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依次总结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通过设计实验总结硫代硫酸盐的性质并验证过二硫酸盐的氧化性。
实验初步得出结论:卤素、卤素的含氧酸盐具有氧化性;氯离子的还原性小于碘离子;过氧化氢不稳定,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化物一般难溶于水,不同价态的硫具有不同的氧化性,硫代硫酸盐呈还原性和酸不稳定性;过二硫酸盐在催化加热下可表现出强氧化性。
关键词:卤素氧硫硫化物过氧化氢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盐氧化性还原性实验仪器:烧杯,试管,离心试管,酒精灯,石棉网,胶头滴管,离心机实验内容:1.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0.5mL次氯酸钠溶液,第一支试管中加入4~5滴0.2M的KI溶液,2滴1M的H2SO4溶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4~5滴0.2M的MnSO4溶液;第三支试管加入4~5滴浓盐酸;第四支试管加入2滴品红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试管一中溶液变黄,2KI + NaClO + H2SO4 =K2SO4 + NaCl + I2+H2O。
试管二中生成黑色沉淀,NaClO+2NaOH+MnSO4=MnO(OH)2↓+NaCl + Na2SO4。
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
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和产物。
实验原理:
非金属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P区元素,包括碳、硫、氮、氧等。
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化学性质与金属元素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实验可研究非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酸碱性质、气体生成等方面。
实验步骤:
1. 实验一:非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
(1) 取一片铜箔和硫粉,分别放入试管中;
(2) 加热试管,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生的气体。
2. 实验二:非金属元素的酸碱性质实验
(1) 取一小段蓖麻子酸和一小段红色石蒜,放入两个试管中;
(2) 分别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反应过程和变化。
实验结果:
1. 实验一中,铜箔加热后与硫粉反应,产生一种呈蓝色气体。
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铜被氧化,硫被还原。
2. 实验二中,蓖麻子酸和红色石蒜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此反应为酸碱反应,蓖麻子酸和红色石蒜起到了酸的作用。
实验结论:
1. 非金属元素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相应的化合物。
2. 非金属元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表现出酸的性质,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
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P区非金属元素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研究非金属元素二的性质和特点,探索其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氧气气体2. 硫化氢气体3. 氯气气体4. 氢气气体5. 气体收集装置6. 灯泡7. 密封容器8. 烧杯9. 火柴10. 火焰试管11. 玻璃棒12. 实验台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a. 将氧气、硫化氢、氯气和氢气气体分别装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b. 准备好灯泡、密封容器、烧杯等实验器材。
2. 实验一:氧气的性质研究a. 将氧气气体注入灯泡中,并点燃灯泡。
b. 观察灯泡中的氧气燃烧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c. 分析氧气的燃烧特点和性质。
3. 实验二:硫化氢的性质研究a. 将硫化氢气体注入密封容器中。
b. 使用火柴点燃密封容器中的硫化氢气体。
c. 观察密封容器中的火焰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d. 分析硫化氢的燃烧特点和性质。
4. 实验三:氯气的性质研究a. 将氯气气体注入烧杯中。
b. 使用火柴点燃烧杯中的氯气气体。
c. 观察烧杯中的火焰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d. 分析氯气的燃烧特点和性质。
5. 实验四:氢气的性质研究a. 将氢气气体注入火焰试管中。
b. 使用火柴点燃火焰试管中的氢气气体。
c. 观察火焰试管中的火焰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d. 分析氢气的燃烧特点和性质。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气的性质研究结果:a. 氧气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颜色呈蓝色。
b. 氧气是一种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它可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2. 硫化氢的性质研究结果:a. 硫化氢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伴有特殊的臭鸡蛋味。
b. 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其燃烧反应是剧烈的。
3. 氯气的性质研究结果:a. 氯气燃烧时产生明亮的黄绿色火焰。
b.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激烈的反应。
4. 氢气的性质研究结果:a. 氢气燃烧时产生无色火焰。
b. 氢气是一种高热值的燃料,它可以作为能源被广泛应用。
无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
转无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实验习题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氧、硫)1.氯能从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取代碘,碘又能从氯酸钾溶液中取代氯,这两个反应有无矛盾?为什么?答:这两个反应无矛盾。
因为氯的氧化性强于碘,而碘的氧化性又强于氯酸钾。
2.根据实验结果比较:①S2O82-与MnO4-氧化性的强弱;②S2O32-与I-还原性的强弱。
答:因为S2O82-可以将Mn2+氧化为MnO4-,所以S2O82-的氧化性强于MnO4-,S2O32-能将I2还原为I-,S2O32-和还原性强于I-。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为何有时为硫化银沉淀,有时又为[Ag(S2O3)2]3-配离子?答:这与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有关,当酸性强时,会生成硫化银沉淀,而在中性条件下就会生成[Ag(S2O3)2]3-配离子。
4.如何区别:①次氯酸钠和氯酸钠;②三种酸性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③硫酸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
答:①分别取少量两种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分别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两滴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试管中放入的固体为次氯酸钠,剩下的一种为氯酸钠。
②将三种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使品红褪色的是二氧化硫,然后将剩余的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淡蓝色沉淀的是H2S,剩下的一种气体是氯化氢。
③分别取四种溶液放入四支试管中,然后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H2SO4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亚硫酸钠,产生臭鸡蛋气味气体是的硫化钠,既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又有黄色沉淀产生的是硫代硫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
5.设计一张硫的各种氧化态转化关系图。
6.在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制备实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锰,可改用哪些药品代替地二氧化锰?答:可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
7.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氯气时,试纸先呈蓝色,当在氯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时,蓝色褪去,为什么?答:因为2KI+Cl2=2KCl+I2,I2遇淀粉变蓝,因此试纸呈蓝色,但氯气有氧化性,可生成HClO,可以将蓝色漂白,所以在氯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时,蓝色褪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十八:p区非金属元素(二)(卤素-氧-硫)
实验名称: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目的:温度:气压:
一、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bu用氧化态氮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掌握硅酸盐,硼酸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4.练习硼砂珠的有关实验操作。
二、基本操作
1.试管操作
1)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夹在接近试管口部位。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
这时应将试管倾斜约45度,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2)主要用途
①盛取液体或固体
②加热少量液体或固体
③制取少量气体反应器
④收集少量气体用
⑤溶解少量气体,液体或固体等溶质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盛取液体时容积不超过其容积的1/3
②加热使用试管夹,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试管口稍
向下倾斜45度
③受热要均匀,以免暴沸或试管炸裂
④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⑤加热时要预热,防止试管骤热而爆裂
⑥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外壁没有水珠,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爆裂
⑦加热后不能在试管未冷却至室温时就洗涤试管
2.硼砂珠实验(详见实验内容)
三、实验内容
1.铵盐的热分解(思考:为何试管可以垂直固定加热呢?)
操作现象反应式
硬质试管中加入物质,将其垂直固定加热,用湿润的pH试纸横放试管口,观
察
+氯化铵pH试纸先变蓝再变红,试
管壁有白色附着物生成
NH4Cl==NH3+HCl
+硫酸铵pH试纸变蓝(NH4)2SO4==NH3+NH4HSO4
+重铬酸氨pH试纸变蓝,有绿色固体
生成
(NH4)2Cr7O4==Cr2O3+N2+4H2O
总结:固态的铵盐加热极易分解,一般分解为NH3和相应的酸,如果酸是不挥发的,生成NH3和酸残留在容器内;如果生成的酸具有氧化性,则NH3被氧化为N2O,N2O不稳定分解为N2和O2。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操作现象反应式
将都经冰水冷却过的H2SO4+饱和NaNO2,观
察试管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蓝色
NaNO2+H2SO4==HNO2+NaHSO4
4HNO2==4NO+4H2O+O2
从冰水取出,放置片刻,
观察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
生,溶液颜色褪去
2NO+O2==2NO2
4HNO2==N2O3+4H2O==NO+NO2+H2
O
2)亚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操作现象反应式
KI+H2SO4+NaNO2,观察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溶液颜色2NO2-+2I-+4H+==I2+2NO+2H2
变为紫色O
KMnO4+H2SO4+NaNO2,观察
颜色溶液迅速褪色变为无色2MnO4-+5NO2-+6H+==2Mn2++5
NO3-+3H2O
总结:HNO2中的N为+3价中间价,因此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作氧化剂会因还原剂的不同,从而其产物也不同。
3.硝酸和硝酸盐
1)硝酸的氧化性(这个方法是检验NH4+离子的一个重要方法,后面还会介绍到
一种试剂:乃斯勒试剂----[HgI4]2-和OH-,若有NH4+离子,会出现红棕色沉淀)
气室法检验NH4+:向装有溶液的表面皿中加入一滴40%浓碱,迅速将贴有试纸的表面皿倒扣其上,并且放在热水浴上加热。
观察红色石蕊试纸是否变为蓝色。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A Zn+HNO3(浓) 反应迅速,有红棕色气体
生成Zn+HNO3(浓)==Zn(NO3)2+2NO2+2H2O
B
Zn+HNO3(稀)0.5mol/L 反应较为缓慢,现象不明
显
Zn+HNO3(稀)==Zn(NO3)2+2NO2+2H2O
气室法检验NH4+实验B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有NH4+产生
硫粉+浓,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冷却,检查反应产物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物
质,有气体产生
S+HNO3(浓)==H2SO3+2NO
2NO+O2==2NO2
2)硝酸盐的热分解
操作现象解释后反应式
对固体物质进行热分解,观察反应情况和产物的颜色,并检验Na2NO3有无色气体产生Na2NO3==NaNO2+O2
Cu(NO3)2蓝色固体变为黑色,并有红棕
色气体放出
2Cu(NO3)2==2CuO+4NO2+O2
AgNO3白色固态变为银白色,并有红
棕色气体放出
2AgNO2==2Ag+2NO2+O2
总结:硝酸盐易受热分解,其产物取决于盐中的阴离子。
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硝酸盐分解放出O2,生成亚硝酸盐;镁至铜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放出O2,NO2,;铜以后的金属硝酸盐分解生成金属单质和O2,NO2。
4.磷酸盐的性质
1)酸碱性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用pH试纸测定溶Na3PO4pH=9 水解为主
液的pH Na2HPO
4
pH=8 水解>电离
NaH2PO
4
pH=4 水解<电离
各自滴加适量AgNO3,观察是否有沉淀,pH的变化Na3PO4有黄色沉淀生成,pH值减小3Ag++PO43-==Ag3PO4
Na2HPO
4
有黄色沉淀生成,pH值减小3Ag++HPO42-==Ag3PO4+H-NaH2PO
4
有黄色沉淀生成,pH值减小3Ag++H2PO4-==Ag3PO4+2H-
总结:三种盐均可溶于水,前三者水解呈碱性,后者由于电离大于水解,因此呈弱酸性。
2)溶解性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Na3PO4加入CaCl2,测定pH 有白色沉淀生成Ca2++PO43-==Ca(PO4)2 pH>7 滴加氨水沉淀接着生成加氨水,促进HPO42-和H2PO4-电离
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加盐酸,促进水解
Na2HPO
4加入CaCl2,测定pH 有白色沉淀生成Ca2++HPO42-==CaHPO4 pH>7
滴加氨水沉淀接着生成加氨水,促进HPO42-和H2PO4-电离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加盐酸,促进水解
NaH2PO
4加入CaCl2,测定pH 无明显现象不反应pH<7
滴加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加氨水,促进HPO42-和H2PO4-电离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加盐酸,促进水解
总结:磷酸盐中,磷酸二氢盐均溶于水,正盐和一氢盐中除了钾盐,钠盐及铵盐外,均不溶于水。
3)配位性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硫酸铜+焦磷酸钠,观察生成白色沉淀Cu2++P2O74-==Cu2P2O7
继续滴加焦磷酸钠,观察沉淀溶解,溶液变为蓝色Cu2P2O7+P2O74-==[Cu(P2O7)]2-
5.硅酸和硅酸盐
1)硅酸水凝胶的生成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硅酸钠+盐酸,观察产物的
颜色及状态
有白色凝胶生成Na2SiO3+2HCl==2NaCl+H2SiO3
2)微溶性硅酸盐的生成(通过这个实验原理可让我们看到“水中花园”的现象)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在烧杯中加入硅酸钠溶液,把固体物质投入杯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有何现象发生氧化钙出现白色微溶物M n++Na2SiO3==M2(SiO3)n+2Na+硝酸钴出现紫色微溶物
硫酸铜出现蓝色微溶物
硫酸镍出现翠绿色微溶物
硫酸锌出现白色微溶物
硫酸锰出现肉红色微溶物
硫酸亚铁出现浅绿色微溶物
三氯化铁出现棕褐色微溶物
总结:硅酸盐除碱金属以外,其他金属的硅酸盐都不溶于水,并且具有半透性。
6.硼酸及硼酸的焰色鉴定反应
1)硼酸的性质(缺电子原子是指某原子的价电子数目少于价电子轨道数)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饱和硼酸溶液,测定pH pH=5 呈酸性硼酸是一元弱酸
向其加入甘油,再测pH pH=5 pH减小,酸性增强硼原子为缺电子原子
实验说明硼酸的性质:它为一元弱酸,呈酸性是因为硼原子为缺电子原子,加合来自水分子的氢氧根而释出氢离子,加入多羟基化合物,可使硼酸的酸性大为增强。
2)硼酸的鉴定反应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少量硼酸晶体+乙醇+浓硫
酸,混合点燃,观察
火焰呈特殊的绿色H3BO3+CH3CH2OH==BOCH2CH3+H2O
总结:硼酸与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硼酸酯。
燃烧放出特殊绿色火焰,该火焰用于硼酸或硼酸根的鉴别。
7.硼砂珠试验
1)硼砂珠的制备
用盐酸清洗铂丝,然后将其置于氧化焰中灼烧片刻取出,再侵入酸中,如此反复,直至铂丝在氧化焰中灼烧不再产生例子特征的颜色,表示已经洗干净。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在其上蘸硼砂固体,在氧化焰
中灼烧并融成圆球,观察硼砂
珠的颜色及状态
硼砂为亮白色球状属于物理性质
2)用硼酸珠鉴定钴盐和铬盐
操作现象解释或反应式
烧热的硼砂珠+硝酸钴硼砂珠呈蓝色Na2B4O7+Co(NO3)2==CoB4O7+2NaNO3
烧热的硼砂珠+三氯化铬硼砂珠呈蓝绿色3Na2B4O7+2CrCl3==Cr2(B4O7)3+6NaCl 四、实验习题
实验习题见下一篇文档《实验十八:实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