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国城建史整理大纲(考研必备)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与城市的产生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从“血缘家族”到“定居文明”。
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使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固定居民点产生。
公元前7000——4000年,产生土地耕作者居民点。
地点: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
国家: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选择基址:山之阳,水之阴,地势高亢,土地肥沃,自然环境条件好。
布局特点:有简单分区,一般包括居住区,制陶工场,公共墓地,公共活动场所,有防御工事、壕沟和围墙。
二、城市的产生金属工具的使用,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
不从事生产的“商人”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城市随之开始形成。
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公元前4000——3000年,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三、城市的形成条件•经济条件:有广大的农村,提供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财富。
•社会条件:有一定的社会组织条件和制度。
•自然条件: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基址、物质资源。
•技术条件: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
•规划条件: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建设。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的历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的远古城市四千多年前,当父系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中,我国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的雏形----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城堡。
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 “聚”、“邑”的形成《史纪·五帝记》:“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城”的产生《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土地、鼎、戟. “城”与“市”的结合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
[精品]城建史复习提纲.doc
城市的产生: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于工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部门,这就产生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于工业及商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区分出来,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闾里:一般的居住地段称闾里,多在城内各宫殿之间。
长安共有160个闾里,闾里内:“室居栉比,门巷修直”,可见为一些院子并联排列。
里四周有墙,每面有门,闾即为里的门。
•曹魏邺城的建设思想: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不同点是,区分更准确,不像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
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就有明显的防御性质。
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等城。
•隋朝以长安建都的原因: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等城均已严重破坏;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稳固;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隋朝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
•隋文帝另建新城的原因: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在新地建都不能体现王朝的新气象;“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碱卤,不甚宜人”;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也不方便。
•隋唐长安城市的规划思想: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的意图十分明确,采用严格坊里制则是为了便于统治人民。
道路突出宫殿,这一切都是从皇帝意图出发的;隋唐长安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的惊人,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处处以大来反映当时大一统的强大威力;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每边开三门,一般门均有三个洞;长安城规划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有很大影响;长安的规划也是当时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学习榜样。
城市规划原理和中外建筑史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及中外建筑史大纲《城市规划原理》大纲(占50%,记75分)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城市化的含义及历史过程。
重点:第三节城市化难点:城市化的历史过程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1、居民点的形成2、城市的形成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第二节城市的发展1、古代的城市发展2、近代城市的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第三节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2、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3、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过程4、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基本要求:知道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重点掌握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雅典宪章》。
重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难点: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3、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2、田园城市理论3、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第三节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第四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第三章城市规划体制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重点: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难点: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第一节城乡规划体制概述第二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第三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第四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第五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行体制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基本要求:了解城市规划的任务、永续城市、和谐城市重点:永续城市、和谐城市难点:永续城市、和谐城市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第二节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第三节永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第四节“和谐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五章生态与环境基本要求:了解人、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重点: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环境容量难点:城市环境容量第一节人与环境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3、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第三节城市环境1、城市环境的概念与组成2、城市环境的特征与效应3、城市环境的容量与质量第六章经济与产业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经济运行与产业的运行规律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第二节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第三节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第四节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第五节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第七章人口与社会基本要求:了解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发展规律,掌握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资料[1]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资料[1]
中国城建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城市建设也不断发展变化。
以下是中国城建史的重要事件和特点:
1. 古代城市建设: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以城墙为主要特征,城墙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外敌,保护城市中心区域。
古代城市通常沿用当地自然地势布局,如沿河、坡地等。
2. 唐宋时期的城市发展:唐宋时期的城市建设较为繁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京都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代表。
3. 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墙不再是城市的主要特征,取而代之的是民居、商铺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称为“四合院”。
4. 近代城市的建设:20世纪初,随着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影响,中国城市建设逐渐向西方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其中,北京城的全面改造和上海城的迅速崛起是中国城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5. 当代城市建设:当代城市建设强调人民城市,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如造林绿化、城市景观塑造等。
同时,中国城市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人口过剩、城市环境污染等。
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
熟悉
图
第十小组,簇群城市
了解
填空
18
米尔顿·凯恩斯
熟悉
简答
筑波科学城
了解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
掌握
简答
场所理论
熟悉
填空、简答、论述
马丘比丘宪章
掌握
论述
熟悉
名词解释
9
日本、……京、天守阁
熟悉
填空、简答
10
理想城市
了解
填空
早中晚期的代表城市
熟悉
填空
……广场
图
11
巴黎改建
填空
凡尔赛
填空
图
……广场
图
12
伦敦大火及改建
填空
巴黎,欧斯曼改建
填空
13
1811年,纽约总图
图
郎方、华盛顿规划
图
14
18、19实际的一系列实验
熟悉
填空
霍华德,田园城市
掌握
填空、简答、论述
了解
名词解释
上海三版城市规划
了解
填空
天津、武汉概况
了解
填空
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2(外国)
章节
知识点
要求
题型
备注
3
乌尔城、山岳台
了解
填空
5
迈锡尼卫城
了解
图
奥林匹亚、德尔菲圣地
了解
图
雅典卫城
熟悉
图
希波丹姆、米列都城
掌握
简单
6
营寨城
填空、简答
罗马,主要广场、建筑
熟悉
图
庞贝古城
了解
图
7
锡耶纳、坎波广场
城建史复习提纲
中国城市建设史商代重要都城遗址、西周及春秋战国的都城实例,p9, p12, p17郑州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距今有3500年左右;商城平面近似长方形,城垣长达7公里城外郊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
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城址均在西安西南丰水的东西岸,是西周初年的政治中心。
燕下都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易水岸边,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赵邯郸位于太行山东麓,其宫城在今邯郸市区西南,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城市发展总体特点,p36-37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曹魏邺城开创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局面,建业的发展带动了江南城市的兴起以及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转移。
南朝都城建康、东魏北齐邺南城的总体结构布局,p43始, p39-40建康:平面呈长方形,从从都城南墙中门宣阳门开始,南到淮水,长5里,形成一条中轴线,称为苑路。
邺南城:紧附于曹魏邺城之南,南北向长方形,里坊、市的完全对称布局,宫殿布局为后来唐宋元明清都城宫殿开创先例,开创宫城正门由多重门构成的先河,宫城轴线与城市轴线重合。
曹魏邺城,p37-39布局: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王室贵族专用区,正中:宫城,东部:宫城衙署(前朝后寝),戚里(王室贵族居住区),西部:王室专用园林,南部——官署及一般的居住区特点:a城市分区明确,宫城与居民严格分开b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从建筑群应用于城市c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d宫门前,三座止车门形成封闭的广场成就: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规划手法对以后的城市布局有重大的影响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概况及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地方城市实例,p45-46大兴城东都洛阳唐代重要的商业城市实例,p60南方海港广州,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扬州,运河至黄河的转运中心汴州繁荣的国际贸易给宋代大型港口城市布局带来的变化,p93, p97-99官府设“蕃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是为照顾他们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集中居住地段。
《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一、基础知识点●关于城市的理解: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市”是交换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了解几个古代城市的基本情况郑州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市平面近似方形。
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
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
西安是著名的古都,周王城丰京和镐京、秦咸阳、汉长安、隋唐长安等先后在此建都。
清代的票号的总号均设在山西,以平遥、太谷、祁县为突出,这三座城号称山西票号“三帮”。
●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井田的基本单位是“夫”,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被用来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
“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中等规模的邑才设置市。
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有的内外两重,有的并列。
●古代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几个文献理解《周礼·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周朝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
周代城制对中国古代城市有很大影响,它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如城市的规模、形制等要按礼制的等级进行建设,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等,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中心性质城市的城制有深远影响。
●了解我国当前规划法规的基本情况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古代规划相关文献阅读、释义●《考工记》中的王城规划制度:(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国指建筑师丈量土地和建设城市;方九里指每边长九里;旁三门指每边开三个门;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内有九条横街和九条竖街;经涂九轨指车轨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祖右社,即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市朝一夫,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古代史篇(1—8章)第一章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P2)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P7)第二章1、名词解释: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
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
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
(P14)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
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
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P15)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1、曹魏邺城的规划(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复原图特点:(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与城市的产生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从“血缘家族”到“定居文明”。
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使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固定居民点产生。
公元前7000——4000年,产生土地耕作者居民点。
地点: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
国家: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选择基址:山之阳,水之阴,地势高亢,土地肥沃,自然环境条件好。
布局特点:有简单分区,一般包括居住区,制陶工场,公共墓地,公共活动场所,有防御工事、壕沟和围墙。
二、城市的产生金属工具的使用,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
不从事生产的“商人”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城市随之开始形成。
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公元前4000——3000年,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三、城市的形成条件•经济条件:有广大的农村,提供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物质财富。
•社会条件:有一定的社会组织条件和制度。
•自然条件: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基址、物质资源。
•技术条件: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
•规划条件:按一定的目标与要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建设。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的历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的远古城市四千多年前,当父系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中,我国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的雏形----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城堡。
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 “聚”、“邑”的形成《史纪·五帝记》:“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城”的产生《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城”----土地、鼎、戟. “城”与“市”的结合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商,周的城市(1)殷商时代的城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4千年前的夏代)洛阳洛河边的“二里头"遗址都城偃师尸沟乡遗址———早期——-推测为汤都西毫(和二里头遗址相差6km)郑州商城—--中期湖北盘龙城-——中期(商代方国都邑,可能仅为宫城)河南安阳殷墟---晚期(安阳小屯)——庞大的开敞式城市(2)周代的城市一国都—-周原的凤雏和召陈的宫殿(宗祠)建筑群-西周早期都城二成周——王城(洛邑,东周都城)三诸侯国都--曲阜(3)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邑和都—邑不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邑和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城和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和国城、市、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2.《周礼. 考工记》的内容及意义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评价:●礼制营国制度—----理想城市图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红线”.两大规划体系之一●和米利都方格网城市异曲同工.早于希波丹姆斯的方格网城市.●布局结构3.春秋战国时期各城市的特点(具体看书17~23页)(1)燕下都(BC4-—-BC3 ,今河北易县东南)城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分布三十多处夯土台(2)赵邯郸(BC4-——BC3 ,今河北易县东南)——-晋邯郸大夫采邑城改造扩建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3)齐国临淄(bc4,今邯郸)由大小两城构成,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4)曲阜鲁国故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横长方形,城垣南垣较直,东西北三面皆有弧度的,周围有城壕。
公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门,南面两门(5)郑韩故城(bc4-bc3,郑国、韩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县城附近)城分主城及外城廓两部分。
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土墙将其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
主城内室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外廓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居住区(6)淹城(西周时代淹国都城,今江苏常州市南,离市约7公里)三重城墙: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外城均为不规则圆形。
中外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复习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中国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
1、跟《周礼考工记》相关的内容
2、周代的都城城制
3、陵邑制(熟悉)
4、邺城(熟悉)
5、辽代五京
6、长安城的规模、布局特点
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7、宇文恺
8、宋朝城市变化体现、城市建设特点
9、瓦子
10、南宋开封(了解)
11、北宋汴梁城
12、平江图
13、闾里制、里坊制
14、厢与关厢
15、元大都城市布局特点
16、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
17、了解明清北京城,熟记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及其规划的意义
18、古代城市发展与河流的关系(熟记)
19、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了解)
20、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发展(了解)外国城市建设史
1、雅典卫城的布局特点(熟记)
2、希波丹姆斯式
3、罗马营寨
4、卡洪城
5、建筑十书
6、圣地形制
7、田园城市产生背景、理论要点、指导作用、典型的田园城市案例等等
8、卫星城市
9、马丘比丘宪章(了解)
10、雅典宪章(了解关于功能分区内容)
11、圣马可广场、罗马市政广场
12、罗马时期和帝国时期的广场的不同
13、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建筑观、明日城市等等。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3卫星城(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4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5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6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8城市对外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9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
10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
1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1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3工业用地定义: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第一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于1990年4月1日实施2新石器时代:固定居民点形成。
金属时代:城市出现.3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4古代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5古埃及—“卡洪城” “卡洪城”是古埃及一种特殊的城市,它是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
城市规划专业考试大纲(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专业考试大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专业>>考试大纲《城市规划原理》一、城市与城市发展1、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城市的形成2)城市发展的规律2、了解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发展1)城市的物质、社会、产业构成2)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3)城市与区域发展二、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1、了解古代城市规划思想2、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2)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3)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4)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1)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条件2)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3)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三、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1、掌握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1)城市规划的作用2)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2、掌握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1)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构成-☆2)规划法规体系3)规划行政体系4)规划运作体系5)城市规划体系的演化趋势3、熟悉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相互关系2)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4)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四、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和研究1、掌握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1)区域环境调查2)历史和环境特色3)自然环境调查4)社会环境5)经济环境6)城市土地使用7)调查主要方法-☆2、熟悉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3、熟悉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工作1)城市性质-☆2)城市规模-☆3)城市环境容量4、熟悉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5、掌握城市规划用地构成和空间布局知识1)城市用地构成-☆2)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原则3)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4)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问题五、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1、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1)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各层次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2)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2、熟悉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规划基本概念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3)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方法3、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编制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3)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4)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5)城市分区规划作用和内容4、掌握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1)详细规划的类型、作用和地位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4)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5)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5、掌握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六、主要专项规划的内容和方法1、熟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本概念-☆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3)城市交通调查和主要交通特征4)城市交通规划5)城市交通政策6)城市对外交通7)城市公共交通2、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2)城市市政公用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3)各层次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4)工程规划的工作程序3、熟悉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1)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2)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与内容-☆3)城市景观系统规划4、熟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4)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一、建筑学1、熟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2、熟悉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3、了解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4、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5、了解建筑材料和构造的基本知识6、了解中国建筑史的基本形式7、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8、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二、城市道路工程1、掌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2、熟悉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3、熟悉城市道路交又口设计4、了解纵断面设计5、了解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三、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3、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4、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容5、城市供气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6、坡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7、城市环卫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四、了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2、GIS技术在城市规划行业的应用3、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4、CAD与图形图象技术五、了解城市经济学1、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城市土地经济问题3、城市公共经济问题4、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研究六、了解城市地理学1、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2、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3、城市地理的研究方法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七、了解城市社会学1、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2、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3、城市社会问题4、城市社区研究5、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八、了解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1、生态学概念2、城市生态系统-☆3、环境影响评价4、城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一、城市规划管理1、了解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知识2、了解行政法学的有关知识3、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1)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3)城市规划管理的任务和基本工作内容-☆4)城市规划管理系统5)城市规划管理控制及其过程6)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优化及决策依据7)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二、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1、熟悉城市规划组织编制管理1)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2)城市规划的编制和报批程序-☆3)城市规划的调整和报批程序-☆2、熟悉城市规划审批管理1)城市规划的审核和审批主体2)城市规划的审批程序-☆3)城市规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依据3、了解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1)各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条件-☆+ 2)各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审批程序三、城市规划实施管理1、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1)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概念2)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目的与任务3)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内容与依据4)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程序及操作要求-☆2、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3)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与依据4)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3、熟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含建筑、管线和市政交通工程)1)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2)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3)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与依据4)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4、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1)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单位、历史风貌地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与方法4)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风貌地区保护规划管理的内容与依据5)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风貌地区保护规划管理的程序及操作要求-☆5、了解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1)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概念与意义2)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任务3)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捡查的特点与方法4)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操作要求5)查处违法用地和建设的程序及操作要求-☆四、熟悉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及相关法规1、城市规划法律法规-☆2、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3、城市规划相关法规五、城市规划方针政策和职业道德1、掌握我国现行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2、掌握城市规划行业职业道德《城市规划实务》一、熟悉城市规划的编制与评析1、城市规划任务书与规划任务的委托-☆2、城市规划方案评析概述3、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4、城市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二、熟悉城市规划文件的拟定1、城市规划编制任务书的拟定2、城市规划文本的拟定3、“一书两证”的拟定与核发-☆三、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案件的处理1、建设用地性质变更的核定2、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3、建设工程规划监督与竣工验收4、违法用地和建设的查处程序-☆四、熟悉深圳市城市规划体系及相关法规文件1、深圳市城市规划体系-☆2、深圳市法定图则制度3、《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4、《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注:-☆为主要考点。
中国城建史复习整理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原始居民点的形成:流动的原始群落——固定的居民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2原始居民点的特点:①位置:背山面水的高爽地段,靠近河流的多在二级阶地上,便于取水又防备水患;②规模:大小不等,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比较密集;③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④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3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我国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
4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②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③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④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5城市形成的评判标准:①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前提)②需要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如宫殿、宗庙、祭祀建筑以行使一定的政治和文化职能;(实质)③需要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实质)④需要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基础)⑤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保证)6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座宫殿遗址7商朝城市偃师尸沟乡商城、郑州商城、殷墟8西周城市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建设高潮的朝代。
原因:分封诸侯、周王朝自身也在寻求适中的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9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①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②形成三级城邑网,天子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③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④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并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10城市蓬勃发展的背景: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频繁战争、水陆交通发展等11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①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②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③工商业繁荣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也丰富多样;④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理论(管子乘马);⑤列国都城一般都由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
【建筑考试】《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
【建筑考试】《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建筑考试】《城建史》复习资料(规划考研必备)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2003年一、填空题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中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2、我国城郭之制起源于夏代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早期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山东曲阜鲁城;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雁下都、齐临淄、韩故城;城郭分设,如赵邯郸。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约2000-2100年,成中间有其天体崇拜作用的山岳台,其同时使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希波丹姆在希波战争之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最先在米利都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客人建设的特奥迪瓦坎城的中心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千米的大道两侧,主要建筑物有太阳神庙、月亮神庙、羽蛇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卧儿王朝在首都阿各大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泰姬玛哈尔陵墓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天守阁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李冲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宇文恺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要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
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千米的中轴线构筑了由南到北的重要的节点有:永定门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殿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平遥和太古,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12、公元894年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的学习。
【城市规划考研】中国城市建设史【上】
【城市规划考研】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中部哈喽,同学们好,今天是中国城市建设史的三分之二,让我们来康康吧~首先再次重复一遍内容框架1.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2.宫城(行政中心)3.城市轴线4.城市道路5.居住市肆6.水系绿化7.其他隋唐洛阳1. 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宇文恺规划,布局严谨,平面为规则方形,结合河流规划,对地形的考虑较唐长安灵活,采用非对称布局2.宫城位于西北高地,空间上起控制全城作用3.城市轴线轴线偏西,且轴线以西房子很少,不设城墙,轴线北起邙山,南对龙门,以东为市场,以西为皇家园囿,不对称但均衡4.城市道路南北大街为主要干道,道路呈方格网,但不对称,尺度规模较唐长安有所改善,道路宽度减少5.居住市肆里坊制,坊有坊墙,坊内有较多服务性建筑;有三个市,其他坊内也分布一些商业,服务业,城市内大商市都与洛河有关6. 水系绿化对水的利用较好,洛河穿过城市中心,水运发达宋东京1.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继承前人形制的基础上,结合地形与经济发展状况,创立一套新形制,平面不规则,三套城墙,从内到外依次是大内,子城,罗城,宫城居中,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2.道路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丁字相交的方格网,路网较密,有两条主要干道,道路划分有自倾性3.居住市肆里坊制转为街巷制,商住混合,市肆分布在全城,形成商业街,也有集中的市,有晓市,夜市,瓦子出现4.水系绿化城内河道较多,四水贯都,水运系统完备,注重街道绿化,兴建园林,有完善的下水系统,消防系统5.其他里坊制的解体和发达的商业街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宋平江府1.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几千年格局基本未变,依赖于水系,是结合水系建设的典型,城市平面南北长,东西短,城墙略有屈曲,共有5个城门,城墙外有广阔的护城河,城门旁设有水门2.行政中心府台居中央偏南,不同于皇城宫城3.城市道路河道与街道水陆双棋盘格局,城市道路呈方格形4.居住市肆城市分为许多坊,但不同于里坊制,仅是管理制度,商业在城市一定地段设有市和行,与居住结合,街巷不规则5.水系绿化私家园林兴起,园林艺术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层次,前街后河极具情趣的居住形式,成为江南水乡的特色风貌6.其他宗教建筑与街道配合良好,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平江图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是研究宋平江城市建设的可靠资料视频在这里明天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的。房屋成组布置,围绕“大广场”。分家族聚 居,围绕“大房子”。墓葬区也是按照氏族血缘组织 来组织的。 ●建筑有了分工与组合。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之 分,出现了储藏空间。规模不同,形状较固定,穴 居与半穴居居多。建筑以对偶住房居多。 ●采取居住与生产基地配套建设,以居住为核心, 周围分层次配置以耕地为主的各种生产基地。 二父系氏族社会居民点 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齐家文化、 良渚文化 1 生产力的进步--一夫一妻,男子掌权 改进生产工具,农业大发展 畜牧业与渔业大发展 手工业大发展 2 生产关系 部落首领---部落显贵 部落战争 3 变化 ●聚落规模增大,居住密度增加。日照龙山文化遗 址 99 万平方米 ●围绕啊“大房子”的布局,由““宫”代替 ●废除公共陶窑区,居住区内布置私有窑区。或成 为商业生产基地,或转化为附于住房的私有陶窑 ●墓葬虽仍按照氏族血缘关系排列,夫妻合葬出 现。将翁棺葬迁入公墓。 ●建筑居住不断提高
一社会基本概况 1 政治概况 ●夏:氏族联盟的痕迹。 宗法血缘政体---“益佐禹日浅,天下不洽” 分封诸侯---异姓与同姓诸侯 ●商:宗法制度---“大宗”、“小宗”、刑法 制度:郑州商城即阑或管,是商代前期的别都。河 南淇县(今朝歌镇)是商代晚期的别都。楚灵王在 陈、蔡、不羹作别都,齐国除临淄外,设平陆、高 唐、即墨、莒为别都,都为军事重镇。燕下都就是 燕的别都。 ●周周部落兴起于渭河上游,以农业为主,灭商建 周。周的都城丰、镐、王城、成周。
米,南与东城墙 1870 米,周长近 7 公里。包括城 外郊区总面积约为 25 平方公里
城市形态---近似长方形 城市功能分区---宫殿(侧面可能为宗庙区)、 平民住宅区、铸铁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农业 居民点、墓葬区。分区不是很严格,有混杂。如半 穴居住室之间,还有手工作坊。 手工作坊分区专业---城北与城南有较大的手 工作坊, 城墙---遗址宽 4—6 米,最宽处 7—8 米,高 4 米,最高处 9 米。用 3 厘米直径夯杆捣土。 城市建筑--奴隶主住宅—面积最大房屋 16.2 米 x7.6 米,
晚期---入地浅,加版筑墙,地坪有石灰粉夯筑数 层,地面有柱窝,有时有隔墙 奴隶住宅---地下穴,与原始社会相仿 城市发展---灭商后,周武王封弟管叔鲜于此,称管 国,即今郑州城范围。 五 湖北盘龙城---中期(商代方国都邑,可能仅为 宫城)
城址南北 290 米,东西 260 米,城垣中轴线约 为北偏东 20°
平面---长方形取代圆形与方形
面积—由小变大
室内空间---单室向双室、多室进化
结构----1 挖坑栽柱,原土回填砸实
2 柱基增加小碎石、料浆石渣、骨料和碎陶片
3 柱基下置扁平砾石或大石头做柱础,或铺一段原
木。
4 柱洞内壁与底部抹一层白灰
墙体----土墙、草筋泥墙、白灰皮墙、土坯墙等
屋顶---圆锥形、人字坡型、平顶型
建筑材料---白灰、轻混凝土
第三节 原始的居民点
一 规划的总体特征 规模---范围较大,居住密集。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36 万平方米),山西夏县西 阴村遗址(45 万平方米),陕西临潼姜寨遗址(5.5 万平方米)
选址---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一般位于高爽、土壤 肥沃松软地段,在山坡阳面,均靠近河湖水面。 功能分区---住址、葬地、窑地、公共仓库区、防御 区 布局---向心性,住宅围绕公共空间或公共建筑 建筑---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之别,且有了储藏空间 二 母系氏族社会居民点的规划 案例----陕西临潼姜寨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河姆渡 1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功能分区:居住区、氏族公墓区、陶窑区 居住区特点:●房屋成组布置,围绕“大房子”
周 重农 几种手工业---青铜铸造业、制车业、制陶业(瓦)、 纺织 与商一样,手工业为奴隶主贵族控制
●商业
“工商食官”制度---商贾即官贾,政府经营
3 意识形态概况 夏—对氏族祖先崇拜、对自然崇拜,占卜,“夏人 服天命” 商---敬天崇祖---重视宗庙,占卜
频繁迁都:洪水袭击和占卜的影响 周--敬天崇祖,天人合一 ●表面上,周同商,实际上,天命是出于政治统治 需要,“天”不过是政治工具而已 ●天人合一的重心,由“天命”到“人治” ●由敬天崇祖的宗教观念发展为敬德尚孝的道德 观,是一大创新 ●建立礼治秩序,以严别贵贱尊卑,突出王者之尊, 维护政权。 西周—奠定礼制城市规划理念的时代
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大发展 农业水平较高----周族的祖先后稷被誉为神农 氏 天文观测 数学---《周髀算经》 思想文化--《周易》《诗经》、礼制(祭祀社稷) 东周 周天子一统天下的权力削弱,奴隶制度日渐衰 落。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战争频发,城 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多样化时期。
第一节 殷商时代的城市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讲稿 第一章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从居民点到城市
一 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 二 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第二节 原始的居住形式
一 主要居住形式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1 穴居:竖穴、袋形竖穴 2 巢居:《庄子.盗跎篇》: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 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 巢氏之民 干阑式建筑由巢居直接演化来 3 半穴居:半坡遗址的早期房屋,多为方形袋穴, 4x4.3 米,穴深 0.8 米 4 地面建筑:半坡遗址的后期房屋,接近半穴居, 穴浅。一般凹下 22—38 厘米。有方形及圆形,方 形 3.89x3.58 米,有 12 根柱径 15—22 厘米的圆柱, 排成 3 列,中间高些,构成屋脊,墙仍为树枝及涂 泥。圆形建筑直径 5 米,周围 1 圈圆形柱子,中间 有 4 根柱子,门多朝南,进门处有矮墙,中间为火 炕。 二 黄河流域地上建筑的特点与趋势:
三 都城偃师尸沟乡遗址---早期---推测为汤都西毫 (与二里头遗址相差 6km)
夯土筑成,草木泥土 城为长方形,但不太规则,是原始状。南北 1700 米,东西最宽处 1215 米,窄处 740 米,7 座城门, 城内 3 座小城。面积 190 万平方米,比郑州商城小。 城墙厚度 17—18 米。城门道长 16.5 米,门宽 仅 2.4 米。 正南北向,且背山面水 道路均南北、东西向直角交叉,与城门关系对 准,或不对准。 城内 3 座小城,宫城(城周 800 米),宫殿区 设小城,筑台上。 小城(相仿,200x200 米,仓廪府库或宿卫的 营房) 城市排水—系统良好。2 米宽的石木排水暗沟 800 米长。宫内也有石砌排水沟 墓地在城外,分区明确 手工作坊分布在城外周围,
●分家族聚居 ●居住区内有 2 个饲养家畜的围栏 及大量储藏食物及用具的窑穴。 氏族公墓区 有规划规律布置 陶窑区 6 座陶窑,规模很小,彩陶。
2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功能分区:居住区、氏族公墓区、陶窑区 居住区特点: ●房屋成组布置,围绕“大广场” ●分家族聚居,围绕“大房子” ●居住区内有 2 个饲养家畜的围栏及大量储藏食物 及用具的窑穴。 ●建筑以对偶住房居多,大小、形状分级 3 浙江余姚河姆渡 4 母系氏族社会居民点特点 ●一般选择沿河、滨湖或两河交汇土地肥沃、水源 充足的台地,作为建设用地 ●功能分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氏族公墓区、陶 窑区 陶窑区一般在外围,氏族陶窑均集中与此,整齐排 列。 ●布局有一定规律性。据氏族血缘组织来组织定居
一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4 千年前的夏代) 正方形,每边 185 米。 城墙下部 13 米,顶部宽约 8-10 米,残高 3 米。 居民点 陶制排水管 夯打和土坯筑台技术---建筑夯土台基,版筑夯土城 墙 草房、土墙 围护设施 二 洛阳洛河边的“二里头”遗址 筑台—残高约 80 公分的夯土台,东西约 108 米, 南北 100 米, 院落式建筑 发现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 例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的为 5 米 x4.5 米 窖穴—储藏粮食与财富等
施工技术---先挖房基再填土夯实 防潮----火烤、白灰、夯实版筑墙体 平民住宅---半地下,3.3 米 x2 米,或 2。2 米 x1.7 米 早期---门偏向一角,向南,土床、半圆形竖穴烧火, 穴内地面低 1.4 米—2.2 米,有门槛,在外为一下沉 空场
坡状。
城市居住区—呈环状围绕宫殿区布置。点状分 布的居住聚落,之间为农业生产用地。 七 商代城市的特点:
1 商代都城,或者有城墙作为防御设施,或者 有壕沟结合河流作为防御设施,或者以城墙和壕沟 相结合作为防御设施
2 已有一定布局,作为政治中心的宫殿区都设 在城内东北部,全城以东北部为重心。大型宫殿祭 祀建筑群已出现
特点: ●功能分区 ●宫城居中 ●套城的制度
四 郑州商城---中期 用地规模比西毫大,筑台的面积更大,规划布
局基本一致,说明规划的连续性。 建城时间与背景---《史记。殷本纪》“帝仲丁
迁入隞”,仲丁距今 3500 年。目前的郑州城市中心。 城市环境---附近有金水河、贾鲁河、须索河等 城市规模---北城墙长约 1690 米,西城墙 1700
宗法制度---“大宗”、“小宗” 礼制---尊卑秩序 三级都邑建设体制 刑严酷 政治组织严密 2 经济概况 ●农业与手工业 夏 重视农业,“夏时” 大禹治水---兴修水利 推行井田制 商 殷时代背景---奴隶制大发展时期 畜牧业发展—驯马 养蚕—丝织 幅员辽阔,有文字记载 生产技术---冶铜技术,铜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司母 戊大方鼎) 工业----手工业类型增多,殷墟有石工、玉工、骨干、 冶铜、制陶等作坊遗址 六工—土、金、石、木、兽、革。由“司工”总领。 商业----商业兴盛。作为货币的贝壳。“商人” 社会结构---奴隶主、奴隶、自由民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历史分期:夏代(约 BC2070 年---BC1600 年)--逐渐形成奴隶制社会 商代(约 BC1600 年---BC1046 年) 周代:西周(BC1046 年---BC770 年)和东周(BC770 年---BC221 年) 东周:春秋(BC770 年---BC476 年)和战国(约 BC475 年---BC221 年)史学家认为:在春秋与战国 之交进入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