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
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农业生态工程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系统中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供同学们复习参考:1. 农业生态工程的定义:农业生态工程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作物、家畜、微生物等)、非生物成分(土壤、水、气候等)和人类活动组成。
3. 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数量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 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标:-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5. 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农业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 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与实践6. 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 可持续性原则:确保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循环利用原则: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7. 农业生态工程的技术措施:- 土壤改良与肥力提升-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8. 生态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依靠自然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 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形成循环经济9. 农业生态工程的实践案例:- 稻田养鱼:利用鱼类控制害虫和杂草,同时鱼类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 林下经济:在林地下种植作物或养殖动物,提高土地利用率10. 农业生态工程面临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通过这些问题的复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
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农业生态工程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下面是一些农业生态工程基础的复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农业生态工程?2. 农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什么?3. 农业生态工程的原则有哪些?4.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5. 农业生态工程中,有哪些常见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6.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7. 农业生态工程中,有哪些常见的土壤保护措施?8.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生态工程中的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9. 农业生态工程中,有哪些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10.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生态工程中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措施。
1. 农业生态工程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农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业生态工程的原则包括生态原则、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
生态原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原则是指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社会原则是指要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田、农作物、农业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的特点。
5. 农业生态工程中常见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土壤侵蚀、水资源污染、农田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6. 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资源污染等。
7. 农业生态工程中的土壤保护措施包括合理施肥、轮作休耕、保护耕层土壤等。
8. 农业生态工程中的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包括建立农田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0)202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是()。
A.种类B.种群C.生物有机体D.物种2.以下生物属于r对策者生物的是()oA.竹B.鹭C.细菌D.鲸鱼3.农业生态系统属于()oA.人工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半人工生态系统D.封闭式生态系统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合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寄生5.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A.势能B.生物化学潜能C.动能D.热能6.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oA.高的生物产量B.高的经济产量C.多样的生物种类D.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7.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o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oA.温度B.水分C.光D.空气9.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分类,环境可分为(从大至小排列)()。
A.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体内环境B.宇宙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微环境、生境、体内环境C.生态环境、区域环境、生境、体内环境、微环境D.生态环境、生境、区域环境、微环境、体内环境10.“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A.耐性定律B.最低因子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11.草原上的“草一羚羊?老虎”食物链属于()o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D.寄生食物链12.以下生物不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A.紫花苜蓿B.玉米C.大麦D.山羊13.以下能量属于生物辅助能的是()。
A.降水B.农药C.农膜D.种子14.磷元素从植物有机体直接归还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循环属于()oA.沉积型循环B.气相型循环C.生物小循环D.地质大循环15.有机农业生态工程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是()。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见的食物链?(C) A. 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B. 植物→昆虫→鸟类 C. 植物→人类→熊 D. 植物→昆虫→寄生虫2、下列哪一种农业模式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A) A. 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 B. 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 C. 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 D.大量使用外来物种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哪一类问题?(A) 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B.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C.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D.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估和评价二、简答题 4.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6. 阐述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论述题 7. 请论述如何通过合理的农业生态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
8. 阐述农业生态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参考标准答案:1、C 选项违反了食物链的常见规律,即食物链中的生物种类应该是逐步减少的,从植物开始,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而人类并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一环。
2、A 选项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即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而 B 选项的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容易导致生态失衡和病虫害;C 选项的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破坏生态环境;D 选项的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3、A 选项正确,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即通过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能流和物质循环、互利共生和竞争等。
在农业生产中,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业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业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
A. 人工生态系统 B.自然生态系统
C.半人工生态系统 D.封闭式生态系统
3.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
A.石化农业 B.生态农业
C.有机农业 D.自然农业
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
A.原始合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5.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 )。
A.势能 B.生物化学潜能
C.动能 D.热能
6.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自然过程 B.人工过程
C.物理过程 D.化学过程
7.农业生态系统是( )。
A.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C.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8.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
A.土壤酸碱度 B.水
C.风力 D.地形。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技术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政策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多样性B. 稳定性C. 封闭性D. 可持续性答案:C3.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微生物C. 植物D. 动物答案:C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农业产值的平衡B. 农业资源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平衡D. 农业生产的平衡答案:C5. 以下哪种不是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A. 土壤肥力B. 气候调节C. 能源供应D. 文化价值答案:C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影响C. 农业产品对市场的影响D. 农业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答案:A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什么?A. 农产品的销售链B. 农业产品的供应链C. 生物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链D. 农业生产的流程链答案:C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以上答案:D9.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过度耕作B. 轮作制度C. 单一作物种植D. 过量使用化肥答案:B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农业”是指什么?A. 只使用化肥的农业B. 只使用农药的农业C.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D. 只种植经济作物的农业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生态平衡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空间位置以及________。
答案:功能;营养状态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农业生态学》试题一、是非题(15分)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B、光照D、水分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A、0.01%B、0.4%C、0.2%D、0.1%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A、同等重要性B、有主次之分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D、可替代性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A、捕食B、腐食C、混合D、寄生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D、限制因子定律6、农业生态系统是()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A、人B、生物群落D、太阳辐射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A、原始协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寄生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高生物产量B、高经济产量C、高生物多样D、输入输出特点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社会资源D、工业产品资源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的严重失调问题。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06317--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0631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正确答案:D(2)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农业微生物B.农业植物C.农地D.农田生态系统正确答案:D(3)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A.群落波动B.群落效应C.群落演替D.群落优势正确答案:C(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快于相同地段上的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的起点环境是完全没有土壤的C.生物对环境是不会有改造作用的D.原生演替只会从水体开始正确答案:A(5)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A.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B.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C.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D.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正确答案:B(6)下列哪种波长的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使植物矮化:A.红光B.黄光C.绿光D.蓝紫光正确答案:D(7)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德曼研究发现,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大致有多少转移到下一营养级,组成生物量?A.二分之一B.四分之一C.八分之一D.十分之一正确答案:D(8)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地上部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是:A.乔木层B.苔藓层C.草本层D.灌木层正确答案:D(9)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A.群落效应B.边缘效应C.邻接效应D.衰减效应正确答案:C(10)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允许短波光通过而不允许红外光通过,会使什么地方的温度升高?A.对流层B.平流层C.扩散层D.电离层正确答案:A。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生态金字塔包括、和。
2、农业生态系统中反馈调控通常分为和。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和。
4、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生物固氮、、、。
5、环境污染分为和。
6、根据人类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
7、环境包括和。
8、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和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时间2、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 共生 C 混合D寄生3、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4、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5、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6、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7、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A生存因子B生态因子C环境因子D生物因子8、温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A常绿针叶林B落叶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原生演替D水生演替10、影响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因子是()。
A光B温度C水D土壤三、判断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中,如果螳螂所在营养级的能量为10个单位,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为100。
()2、枯树上生出蘑菇属于腐生食物链。
()3、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周期短。
()4、蚂蚁与蚜虫的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5、苹果小麦的间作套种依赖于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
()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
()7、能流特征主要是能量的逐级减少与流动的单方向性。
()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可以按功能区分为:以绿色植物为主的生产者、以动物为主的大型消费者、以微生物为主的小型消费者。
()9、生物生态型:主要是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的。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00课程代码:02383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园艺;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D)。
A.农业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2.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A)。
A.石化农业 B.生态农业C.有机农业 D.自然农业3.以下属于r对策者生物的是(C)。
A.竹 B.鹭C.细菌 D.鲸鱼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C)。
A.原始合作 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 D.寄生5.农业生态系统是(A)。
A.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C.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6.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A),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自然过程 B.人工过程C.物理过程 D.化学过程7.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D)。
A.劳动力 B.土壤C.气候D.种植业规模8.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B)。
A.土壤酸碱度B.水C.风力 D.地形第9至13题答案:9.D 10.D 11.C 12.B 13.D14.有害物质的富集使人类受害最大,这是因为(C)。
A.人们经常接触有害物质B.人类的摄食量大C.人处于食物链的终端D.大多数人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15.关于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D)。
A.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食物链长并联接成网,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B.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食物链长并联接成网,该系统稳定性较强C.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少,食物链短,该系统稳定性较弱D.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少,食物链短,该系统稳定性较强二、名词解释16.生态系统:是包括特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性整体,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照答案一、名词解说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体制和均衡发展规。
1.生态系统:在必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亲密联系、相互作用并拥有必定结构及达成必定功能的综合体。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踊跃参加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变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整合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征。
4.系统:由相互依靠的若干组分联合在一同,能达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1.种群:在一准时间内据有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会合体。
2.毗邻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添时,在毗邻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毗邻效应。
3.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固的最大数目(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4.内禀增添率:在环境条件无穷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5.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目(或生物量)。
6.生态对策:生物朝不一样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
1.生物群落:生计于特定地区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会合体。
2.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跟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逝,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必定方向有次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3.原生演替: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损坏后的地段长进行的演替。
5.群落的交织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区。
6.边沿效应:因为群落交织区生境条件的特别性、异质性和不稳固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齐集在这一世境重叠的交织地区中,不只增大了交织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并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沿效应。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平衡发展规。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3.整合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
4.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2.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
3.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内禀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5.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6.生态对策: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
1.生物群落: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2.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3.原生演替: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5.群落的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农业生态学复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断吸收物质,经转化后合成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有一定损但损耗的部分最终进入环境被生物利用这个过程。
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库即为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存储的场所;流即为物质在库与库之间转移运动状态。
3、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和其它营养物质,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经过人工驯化的生态系统。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CFCs)、水蒸气等可以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长波辐射,因此,这些气体有类似温室的作用,故称上述气体为“温室气体”,由此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5、生态效率:即食物链各环节上的能量转化效率。
6、生态金字塔:是指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个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就呈现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
7、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8、生态效益:指农业在保护和增殖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效果。
9、农业资源: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如劳动对象:动植物生产资料:土地生产条件:水、热、气。
10、生态入侵: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入本地区,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其他土著种类濒临并伴生其他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态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
11、农业效益:农业满足人类利益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物质循环: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3、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4、温室效应:5、生态效率:6、生态金字塔:7、林德曼的十分之一定律:8、生态效益:9、农业资源:10、生态入侵:11、农业效益:12、能量转移:13、次级生产:二.选择题1、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主要是():A、农作物B、农业环境C、农业生态系统D、农业气候2、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在那一年中第一次提出的():A、1966B、1910C、1809D、18663、生物生命活动与其外界环境之间相互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称为():A、生物学过程B、生态过程C、技术过程D、经济过程4、农业生态学的基础性体现在( ):A、农业生态学从物质和能量转换上研究农业B、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农业生物包括了农作物、蔬菜、果树、家禽、水产类和森林等多种多样生物种群C、运用生态学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农业生产D、农业生态学在强调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得以实现农业高产为中心5、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高生物产量B、高经济产量C、高生物多样D、输入输出特点6、、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7、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8、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9、金属矿产资源属于():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社会资源D、工业产品资源10、晚稻、中稻、早稻为( )生态型A、温度B、光照C、土壤D、水分11、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A、捕食B、腐食C、混合D、寄生12、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A、原始协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寄生三、简答题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基本功能?答:1)基本组分:生物组分:农业生物如农作物、家畜、家禽、家鱼、家蚕等,以及与这些生物有密切联系的病虫害、杂草等。
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期末试题(大学期末复习资料)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2)不可替代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不同是唯一的相互之间不能彼此代替;(3)互补性: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有些比较相近当一生态因子失去作用后其他因子可以代为补充维持系统的基本稳定。
评分标准:第一要点2分其余各一分5、生态位理论表明了那些基本问题?答:(1)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没有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1分)(2)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没有任何两者是直接竞争者生态位不同的物种对环境资源的不同成分进行利用形成生态位的分化而不是直接竞争;(1分)(3)任何一生物群落都是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他们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对生态位及系统环境的充分利用生物类型的差异使他们能共同生活在一起;(2分)评分标准:第一要点、第二要点各1分第三要点2分6、森林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1分)(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0.5分)(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0.5分)(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0.5分)(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0.5分)评分标准:按各要点标注得分7、何为人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那些方面?答: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
人工调控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投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
(2分)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1)生境调控(2)输入输出调控(3)农业生物调控(4)系统结构调控;(2分)评分标准:按各要点标注得分答错不给分。
8、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方面?答:(1)提高初级生产力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积累。
(2)提高系统的次级生产力降低消耗。
(3)优化系统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4)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结构。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类所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复习题(课程代码212176)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海克尔的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机理的科学。
▲奥德姆的生态学概念: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农业生态学: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学科。
简答题:▲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答.理论实用性。
2.学科交叉性。
3.研究统一性.4.宏观层次性。
论述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答: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与优化。
5.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1.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2.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名词解释:▲系统: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在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简答题:▲组成系统需要哪三个条件?答:1.必须具备两个以上都的构成要素。
2.各要素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
3.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系统有哪三个基本特征?答:1.系统的有序性,包括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
2.系统的整体性。
3.系统功能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基本子系统构成的?4生态系统有哪三大功能?答: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论述题▲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态系统非生物组成 生物组成非生物环境 物质代谢原料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第三章生物种群名词解释:▲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
▲出生率: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死亡率:种群内个体衰减的数量▲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种群的年龄结构: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的数量与个体总数的比例。
▲性别结构:种群中雌性与雄性占个体总数的比例。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
▲迁移(和扩散):种群内个体因某种原因从分布区向外移动的现象。
迁移多用于动物,扩散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
▲分散利用:以个体或家族方式生活的物种,占有特定的空间和领域,并不允许其他个体在空间内生活的空间利用方式。
▲共同利用: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非密度制约:作用强弱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制约。
▲密度制约:作用强弱与种群密度有关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制约。
▲生态对策: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互利共生: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关系。
▲偏利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只有一方获利,对另一方无影响。
▲原始协作:两个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仍能独立生活。
▲种间竞争:围绕共同需要的资源进行的,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
▲狭义捕食:食肉动物捕食其他动物▲广义捕食: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
▲寄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
▲化感作用: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其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简答题:▲种群的三种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种基本类型?举例说明答案:随机分布,例如风播种子发芽后形成的植物分布。
均匀分布,例如农作物成群分布,例如竹林▲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有哪些因素?答:季节、气候条件、食物储量、种间关系等。
▲影响出生率的主要有哪些因素?答:性成熟的时间;每次产生后代的数量;每年产生后代的次数。
▲种群数量波动有哪些基本形式?答:种群增长、季节消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爆发、种群平衡、种群的衰落和死亡、生态入侵▲导致种群迁移(和扩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1.种群密度过高,使随拥挤效应出现的种群压力和进攻行为加强。
2.种群内等级低的个体或领域性弱的个体被排挤,迁移到条件较差的栖息地。
3.幼体长大后被亲代逐出而引起迁移。
4.自然扩散。
▲种群共同利用空间有哪些基本方式?答:暂时性集群、季节性集群、稳定而经常性集群。
▲种群数量波动的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答:1.种群内竞争食物和领地。
2.种群密度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3.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天敌数量。
4.与种群密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者的密度。
▲请比较r-对策者与K对策的差异。
答:r对策者:在环境变化不定,食物资源不稳定的生境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资源,并尽可能产生更多的后代(种子、卵、孢子、幼体等)以寻找后代在其他环境中存活并发展的机遇。
K对策者:在环境相对稳定,食物资源相对稳定的生境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是控制种群数量,个体体型较大寿命长,以能够持续利用资源并具有竞争能力。
▲请比较CSR三种选择的差异。
答:在高胁迫环境中,采取忍耐对策S;在高干扰生境中,采取生殖对策R,以较多的小型的后代(种子、卵)度过不良季节;在资源丰富,干扰水平低的生境中,因为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多,因此采用高竞争力对策C。
论述题▲请写出种群增长的几种模型,并解读各种模型的意义。
答案:(1)种群几何级数增长模型:N t=N0λt该模型表达的是,世代不重叠的生物,在环境无限的条件下的增长,呈现出种群数量与增长时间的指数关系。
(2)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微分式dN/dT=rN积分式:N t=N0e rt该模型表达的是,世代有重叠的生物,在环境无限的条件下的增长,呈现出种群数量与增长时间的指数关系。
(3)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dN/dT=rN(K—N)/K该模型表达的是,世代有重叠的生物,在环境有限的条件下的增长。
增长表现出有极限K,在种群数量接近增长的极限时,增长率降低的趋势。
▲请举例谈谈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答: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作物的互相利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第四章生物群落名词解释:▲生物群落: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生态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
▲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
▲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交错的区域中,不但增加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生态位: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种群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竞争排斥原理:为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
▲生态位分异: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利用使得不同物种同时存在于同一区域的现象。
▲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外因性演替:群落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导致的生物群落演替。
▲内因性演替:在生物群落中,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的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
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就称为内因性演替。
▲原生演替:从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简答题:▲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外貌(3)具有一定的结构(4)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5)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6)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为什么保护珍稀濒危生物的时候,要保护建群种和优势种?答: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
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正是因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对生态系统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仅要保护濒危物种,也要保护建群种和优势种。
▲生物群落的成层性有什么意义?答: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控制农业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有哪两种基本方式?答:(1)在不同的生境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物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2)在同一生境中配置最佳密度,并通过饲养、栽培手段控制密度的发展。
▲请简述群落演替的三个特征定义。
答:(1)群落演替是群落发展有顺序的过程,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的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也是群落内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
(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
▲从裸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旱生原生演替系列会经过哪些阶段?答:(1)地衣群落阶段(2)苔藓群落阶段(3)草本群落阶段(4)木本群落阶段▲从淡水湖泊开始的水生原生演替系列会经过哪些阶段?答:(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3)浮叶生根植物阶段(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云杉林采伐迹地上,如果没有人为的持续干扰,次生演替会经过哪些阶段?答:(1)采伐迹地阶段(2)阔叶树种阶段(3)云杉林定居阶段(4)云杉林恢复阶段▲与原生演替相比较,次生演替有什么特点?答:(1)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快于相同地段上的原生演替。
(2)次生演替的取向,一般趋向于恢复到受破坏前的原生群落的类型。
(3)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取决于外界因素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持续时间。
论述题▲草原的放牧过程,对草原群落有什么样的影响?(1)在牧畜践踏下,草原植物不耐践踏的柔弱部分和丛生禾草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消失。
(2)牧畜践踏和消灭地被,甚至使表土消失。
(3)促使多刺植物和有毒植物繁盛,和适口性好的牧草消失。
(4)影响到草原群落中原有草类的正常发育,促使一年生植物和春季短生植物的发育。
(5)外来杂草植物增多,引起草原群落组成上的混杂性。
(6)践踏草原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引起土壤板结或者松散,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或者风蚀加重,并导致旱生植物繁盛。
(7)牧畜过分践踏,引起表层土壤盐分增加,严重的形成碱斑地,降低草原群落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