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配合间隙

合集下载

冲压模具间隙

冲压模具间隙

冲压模具间隙(一)冲压模具间隙,要根据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型号等来确定。

大部分铁板材料T=0.5mm-3mm都采用%16来计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这个很通用。

软料:铜,铁,铝,1。

0以下用单+4%,1。

0以上到3。

0用单+5%T,3。

0以上用单+7%T,硬料:不锈钢,含碳量高的钢1。

0以下用单+5%1。

0以上到3。

0用单+6%T,记得乘以料厚哦,希望对你有帮助冲裁间隙一般采用切纸试冲和厚薄规测量的方法,或者看产品的光亮带跟毛边折弯一般塞垫片或厚薄规,冲压模具间隙分析冲压模具间隙分析冲压模具的间隙,对冲压件断面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外,冲压模具的间隙还影响着冲压模具的寿命、卸料力、推件力、冲压力和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因此,冲裁模具的间隙是冲裁工艺与冲压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间隙对冲压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冲压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精度越高,这个差值包括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冲压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二是冲裁模具本身的制造偏差。

冲压件相对于凸、凹模尺寸的偏差,主要是制件从凹模推出(落料件)或从凸模上卸下(冲孔件)时,因材料所受的挤压变形、纤维伸长、穹弯等产生弹性恢复而造成的。

偏差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影响这个偏差值的因素有:凸、凹模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

其中主要因素是凸、凹模间隙值。

当凸凹模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结束后,因材料的弹性恢复使冲裁件尺寸向实体方向收缩,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直径.尺寸与冲压模具尺寸完全一样。

当间隙较小时,由于材料受凸、凹模挤压力大,故冲压完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冲孔孔径变小。

尺寸变化量的大小与材料性质、厚度、轧制方向等因素有关。

材料性质直接决定了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弹性变形量。

软钢的弹性变形量较小,冲压后的弹性恢复也就小;硬钢的弹性恢复量较大。

上述因素的影响是在一定的冲压模具制造精度这个前提下讨论的。

冲压模具间隙

冲压模具间隙

冲压模具间隙(一)冲压模具间隙,要根据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型号等来确定。

大部分铁板材料T=0.5mm-3mm都采用%16来计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这个很通用。

软料:铜,铁,铝,1。

0以下用单+4%,1。

0以上到3。

0用单+5%T,3。

0以上用单+7%T,硬料:不锈钢,含碳量高的钢1。

0以下用单+5%1。

0以上到3。

0用单+6%T,记得乘以料厚哦,希望对你有帮助冲裁间隙一般采用切纸试冲和厚薄规测量的方法,或者看产品的光亮带跟毛边折弯一般塞垫片或厚薄规,冲压模具间隙分析冲压模具间隙分析冲压模具的间隙,对冲压件断面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外,冲压模具的间隙还影响着冲压模具的寿命、卸料力、推件力、冲压力和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因此,冲裁模具的间隙是冲裁工艺与冲压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间隙对冲压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冲压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精度越高,这个差值包括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冲压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二是冲裁模具本身的制造偏差。

冲压件相对于凸、凹模尺寸的偏差,主要是制件从凹模推出(落料件)或从凸模上卸下(冲孔件)时,因材料所受的挤压变形、纤维伸长、穹弯等产生弹性恢复而造成的。

偏差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影响这个偏差值的因素有:凸、凹模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

其中主要因素是凸、凹模间隙值。

当凸凹模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结束后,因材料的弹性恢复使冲裁件尺寸向实体方向收缩,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直径.尺寸与冲压模具尺寸完全一样。

当间隙较小时,由于材料受凸、凹模挤压力大,故冲压完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冲孔孔径变小。

尺寸变化量的大小与材料性质、厚度、轧制方向等因素有关。

材料性质直接决定了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弹性变形量。

软钢的弹性变形量较小,冲压后的弹性恢复也就小;硬钢的弹性恢复量较大。

上述因素的影响是在一定的冲压模具制造精度这个前提下讨论的。

五金冲压模具各种间隙标准

五金冲压模具各种间隙标准
文件編號
TT-QW-TI-02
版本
01
類別
各種間隙標准
制定日期
2005年12月1日
操作規範
頁次
PAGE 2 OF 3
1、間隙:
單工程模。
1.1刀口間隙:
a.以客戶要求訂定。
b.沖材≦0.6者,沖材厚之5%。
c.2.0≧沖材>0.6者,沖材厚之7%。
d.4.0≧沖材>2.0者,沖材厚之10%。
e.6.0≧沖材>4.0者,沖材厚之15%。
2.3粗割後修一:精度要求稍高之模具,模板變形量足以影響模板配合度等。
2.4粗割後修二:精度要求較高之模具。
核准
審核
編制
d.特殊用途之沖壓品,間隙另定。
2、修刀:
2.1無特別要求之模具均以割一刀為准,但Pin孔、導柱孔、∮4以下則修一刀,下模修刀口3.0。
2.2即割即修:
a.模板無大孔,可導致加工變形。
沖材厚≦0.3,模板長度≦600mm。
沖材厚≦0.4,Βιβλιοθήκη 板長度>600者。b.內角眾多之異形孔。
c.φ4.0以下之小孔。
f.特殊用途之沖壓品,刀口間隙另行議定。
1.2滑配間隙:
a.模板長度≦600者,單+0.015,沖材厚度≦0.3時另議。
b.模板長度>600者,單+0.02,沖材厚度≦0.4時另議。
1.3緊配間隙:單+0.005。
1.4Pin孔:單+0.005修一刀。
1.5導柱孔:
a.模板長度≦600者,單+0.01修一刀。
b.模板長度>600者,單+0.015修一刀。
1.6沖材厚度≦0.3者,一律以客戶協調方式制作。

五金冲压模具各种间隙标准

五金冲压模具各种间隙标准
2.3粗割後修一:精度要求稍高之模具,模板變形量足以影響模板配合度等。
2.4粗割後修二:精度要求較高之模具。
核准
審核
編制
b.模板長度>600者,單+0.015修一刀。
1.6沖材厚度≦0.3者,一律以客戶協調方式制作。
1.7細模間隙:a.依客戶要求訂定。Fra bibliotek文件編號
TT-QW-TI-02
版本
01
類別
生管組作業規范
制定日期
2005年12月1日
操作規範
頁次
PAGE 3 OF 3
b.下模刀口間隙5%。
c.滑配間隙不得大於刀口間隙。
文件編號
TT-QW-TI-02
版本
01
類別
各種間隙標准
制定日期
2005年12月1日
操作規範
頁次
PAGE 2 OF 3
1、間隙:
單工程模。
1.1刀口間隙:
a.以客戶要求訂定。
b.沖材≦0.6者,沖材厚之5%。
c.2.0≧沖材>0.6者,沖材厚之7%。
d.4.0≧沖材>2.0者,沖材厚之10%。
e.6.0≧沖材>4.0者,沖材厚之15%。
d.特殊用途之沖壓品,間隙另定。
2、修刀:
2.1無特別要求之模具均以割一刀為准,但Pin孔、導柱孔、∮4以下則修一刀,下模修刀口3.0。
2.2即割即修:
a.模板無大孔,可導致加工變形。
沖材厚≦0.3,模板長度≦600mm。
沖材厚≦0.4,模板長度>600者。
b.內角眾多之異形孔。
c.φ4.0以下之小孔。
f.特殊用途之沖壓品,刀口間隙另行議定。
1.2滑配間隙:
a.模板長度≦600者,單+0.015,沖材厚度≦0.3時另議。

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冲压模具冲裁间隙值的确定,一般使用的是经验公式与图表。

做冲压模具钳工、冲压模具设计工作时间久了的人,因为经验丰富,自然会比较了解、知道各种不同的产品,包括它的材料、尺寸和外观精度要求,以及模具该怎么设计才能顺利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怎样减少模具维修、修模次数等,拿到产品图,心里自然的就会想到这个模具结构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各种数值心里都有数。

冲头与刀口的间隙对冲压件质量、冲压模具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设计冲压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以保证冲压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满足产品的要求、所需冲裁力小、冲压模具寿命高。

但分别从质量、冲压力、冲压模具寿命等方面的要求确定的合理间隙并不是同一个数值,只是彼此接近。

考虑到冲压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中通常只选择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只要间隙在这个范围内,就可冲出良好的制件。

冲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磨损儿使间隙增大,设计与制造新冲压模具时要采用最小合理间隙值。

冲压模具冲裁间隙,根据工厂老师傅多年来对模具的研究和改进的经验,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制件应选用较小间隙值,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应以降低冲裁力、提高冲压模具寿命为主,可采用较大间隙值。

其值可按下列经验公式来计算:软材料:材料厚度t< 1 mm, 冲裁间隙c=(3% ~ 4%)tt = 1 ~ 3mm, c = (5% ~8%)tt = 3 ~ 5mm ,c =(8% ~10%)t硬材料:t <1mm,c = ( 4% ~5% )tt = 1 ~ 3mm, c = ( 6% ~8% )tt = 3 ~ 8mm, c = ( 8% ~ 13%)t以下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主要依据是保证上下裂纹会合,以便获得良好的断面。

根据三角形 ABC的关系可求得间隙值c为:c =( t –h0 ) tanβ= t (1-h0/t) tanβ式中, h0——凸模切入深度;β——最大剪应力方向与垂线方向的夹角。

冲裁模间隙计算

冲裁模间隙计算

冲裁模间隙计算冲裁模间隙是指在冲压过程中,工件与模具之间的间隙。

这个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计算正确的冲裁模间隙是冲压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冲裁模间隙的方法,它根据冲孔工艺的不同,模具和工件的材料特性等因素,通过实际经验得出的一组公式。

一般来说,经验公式法适合用于一些常规的冲孔工艺。

例如,对于冲孔直径小于3mm的冲裁工艺,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冲裁模间隙:对于冲孔直径大于3mm的冲裁工艺,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冲玟模间隙:这些公式是经验性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冲裁工艺。

如果冲裁工艺较为复杂或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计算冲裁模间隙。

二、试验法试验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计算冲裁模间隙的方法。

通过制作一系列带有不同间隙的冲裁模,然后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间隙。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冲裁工艺和要加工的工件材质,确定冲裁孔的直径和孔距,并制作一组冲裁模。

2.在工件材料上制作一系列带有不同间隙的冲裁缝。

可以选择不同的冲床和冲裁模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3.测试不同间隙冲裁缝的冲裁效果,观察工件质量和模具的磨损情况。

4.选择最佳间隙。

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冲裁效果最好、工件质量最高、模具磨损最小的冲裁模间隙作为最佳冲裁模间隙。

试验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适用于较复杂的冲裁工艺。

总结:冲裁模间隙的计算是冲压工艺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采用经验公式法和试验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冲裁模间隙。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工件材料、冲裁孔直径、冲孔形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同时,根据实际制造情况,对冲裁模间隙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冲裁效果和模具使用寿命。

冲床模具间隙怎么计算

冲床模具间隙怎么计算

冲床模具间隙怎么计算宇文皓月冲压模具间隙,要根据板材的厚度,资料的型号等来确定。

大部分铁板资料T=0.5mm-3mm都采取16%来计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这个很通用。

2.冲裁间隙一般采取切纸试冲和厚薄规丈量的方法,或者看产品的光亮带跟毛边,折弯一般塞垫片或厚薄规。

3.看资料厚度。

资料越软,间隙越小。

向左转|向右转拓展资料: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资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装置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资料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床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

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概况的零件。

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概况的零件。

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

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资料或工序件以控制资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

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资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

压料槛是断面呈矩形的压料筋特称。

参阅“压料筋”。

承料板是用于接长凹模上平面,承托冲压资料的板状零件。

连续模是具有两个或更多工位的冲模,资料随压力机行程逐次送进一工位,从而使冲件逐步成形。

一般建议模具总间隙为资料板厚的20%~25%。

模具的间隙是否合理,是很重要的,如果模具间隙分歧适,容易造成废料反弹。

尺度模具的选用:(1)模具的刃口直径应尽量大于加工板厚的2倍,直径一般应大于3mm,否则易折断,寿命极短;但也不是绝对的,3mm直径以下推荐使用进口高速钢作为模具资料。

(2)加工厚板的模具尺寸接近工位极限尺寸时请往上选用大一级的工位以包管有足够的退料力。

培训单元9 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概要

培训单元9 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概要
九、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一)冲压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 冲压模具装配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凸、凹模之间具有 正确、合理、均匀的间隙。这既与模具零件的加工 精度有关,也与装配工艺的合理与否有关。为保证 凸、凹模间的位置正确和间隙均匀,装配时总是依 据图纸要求先选择其中某一主要件(如凸模或凹模或 凸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然后以该基准件位置为基 准,用找正间隙的方法来确定其他零件的相对位置 ,以确保其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和间隙的均匀性。
(二) 注射模具间隙控制方法
图1.9 注射模动、定固定板内形方框的组合加工 1—导柱;2—定模固定板;3—导套;4—动模固定板
(二) 注射模具间隙控制方法
图1.10 注射模动、定模镶块加工时的基准统一
(一)冲压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 1. 垫片法 • 垫片法是根据凸、凹模配合间隙的大小,在凸、凹 模配合间隙四周内垫入厚度均匀、相等的薄铜片来 调整凸模和凹模的相对位置,保证配合间隙均匀,
(一)压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 1. 垫片法
图1.1 垫片法调整间隙 1—凹模;2—上模座;3—凸模固定板;4—导套;5—凸模Ⅰ;6—导柱;7—凸模 Ⅱ;8—薄铜片;9—下模座
(一)冲压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 7. 工艺尺寸法
图1.6 用工艺尺寸调整间隙 1—凸模;2—凸模加长部分;3—凹模
(一)冲压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 8. 工艺定位孔法 • 工艺定位孔法是在凹模和凸模固定板相同的位置上 加工两个工艺孔,装配时,在定位孔内插入定位销 以保证模具间隙的方法。该方法加工简单、方便(可 将工艺孔与型腔用线切割方法一次装夹割出),间隙 容易控制。
(二) 注射模具间隙控制方法
• 2. 中、小型模具 • 中、小型模具常采用标准模架,动、定模固定 板上已装配好导柱、导套。这种情况下,将已 有导向机构的动模、定模板合模后,同时磨削 模板的侧基准面,保证其垂直,然后以模板侧 基准面为基准组合加工固定板中的内形方框, 。在加工动、定模镶块时,将动、定模镶块加 工时的基准按合模状态进行统一,并严格控制 固定板与镶块的配合精度。通过以上工艺可以 保证模具间隙的均匀一致。

五金冲压模具冲裁间隙与公差

五金冲压模具冲裁间隙与公差

五金冲压模具冲裁间隙
与公差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五金冲压模具冲裁间隙与公差(以下表格适用于T>0.5mm)
上表中Z值取值依下表所列:
(因为我们现在先学习厚材冲压标准,所以薄材标准还暂时不知道)
注:
1,上表所列间隙值均指单边冲裁间隙值,
2,冲裁间隙Z的取值与冲裁的料片、材质、厚度及生产条件有关。

3,以上表格未注特别说明的均适用于工程模和连续模。

4,铜材等间隙请示主管
间隙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也许每个工厂的加工设备不同从而导致了加工要求也不同。

但总的来说。

1.0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1.0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1.0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1.0 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的重要性在进行不锈钢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过程中,间隙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正确的间隙计算可以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深入了解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对于提高模具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 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是根据冲压材料的性质和模具结构来确定的。

在进行间隙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模具的结构尺寸以及冲压过程中的摩擦力等因素。

基本的间隙计算公式为:间隙 = 冲压材料的厚度 - 模具开口的宽度其中,冲压材料的厚度是指待加工材料的实际厚度,模具的开口宽度则取决于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精度要求。

3.0 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的详细计算方法在实际的模具设计和加工中,间隙的计算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需要对冲压材料的性质进行充分了解,包括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拉伸性能等。

然后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模具的开口宽度。

根据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间隙数值。

4.0 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的优化和实际应用在进行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磨损、使用环境的影响以及加工精度的要求。

间隙的计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间隙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需要得到实际应用的验证和检验。

5.0 对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的个人理解和观点对于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我个人认为在进行间隙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模具的设计要求,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间隙计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

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反复验证和调整计算结果,才能确保不锈钢冲压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间隙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模具设计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特性和模具设计要求,不断优化和调整计算结果。

精密五金冲压件外发加工,如何控制冲压模具间隙?

精密五金冲压件外发加工,如何控制冲压模具间隙?

精密五金冲压件外发加工,如何控制冲压模具间隙?
冲压模具间隙指的是凹模和凸模的间距,在精密五金冲压件外发加工中,保证准确的模隙非常重要,关系到整条生产线的冲压件质量,有部分入行不久的模工不知道怎么控制模隙,诚瑞丰就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透光测距:
在凹模和固定板间放一个垫块,用夹钳固定,用平口钳夹住模柄,使用手电筒照射,观察下模漏料孔的透光情况来确定间隙的合格程度。

如光线在某一方向上偏多,表明间隙过大,可敲击对边的侧面,凸模的位置移动并得到微调,反复进行,直到合适为止。

注意: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仅适用于小型冲压模具的装配。

2.直接测量:
合并凹凸模,用尺子测量两者之间的大小,根据实际数值来调整凹凸模之间的位置,使其各部分配合一致。

注意: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适合间隙较大的模具,例如0.02mm以上。

3.垫片方法:
根据间隙的大小,在凹凸模之间垫如厚度均匀的金属片,使其间隔标准。

注意:过程较为复杂,但效果好。

4.涂层方法:
凸模在工作中易磨损,导致长度不足,可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材料,再将凸模与凹模合并,得到合适的冲压间隙。

注意:该方式简单易操作,适合于不能用垫片法调整的模具。

精密五金冲压件外发加工选诚瑞丰,致力于生产高品质冲压件,拥有严格的日资管理体系,交付周期短,欢迎联系合作。

10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10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10不锈钢冲压模具间隙计算公式
不锈钢冲压模具的间隙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实际冲压工艺和加工要求而定,没有固定的公式。

不同的工件材质、形状和尺寸都会影响到冲压模具的间隙计算。

一般来说,冲压模具间隙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件材料的特性: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硬度和延展性,需要根据工件材料的特性来确定模具间隙。

通常,材料越硬,间隙越小;材料越软,间隙越大。

2. 工件形状和尺寸: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对模具间隙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复杂形状的工件,间隙会比较大;对于大尺寸的工件,间隙也会比较大。

3. 冲压模具的结构和精度:模具的结构和加工精度也会影响到间隙的计算。

模具结构复杂、公差要求高的,间隙一般会比较小;相反,模具结构简单、公差要求低的,间隙可以适当放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经验和试验来确定模具的间隙。

可以通过试切样件、试模或者模拟分析等方法来调整间隙,以达到理想的冲压结果。

冲压裁切间隙标准

冲压裁切间隙标准

冲压裁切间隙标准咱先来说说这冲压裁切间隙是啥吧。

简单来讲,它就是在冲压裁切过程中,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那个缝隙大小。

这个缝隙大小可太关键啦,就像两个人跳舞得保持合适的距离一样,这个间隙如果不合适,那冲压裁切出来的东西可就会出问题喽。

那这个间隙到底该是多少呢?其实啊,它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数值,会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咱们要裁切的材料就很关键。

如果是软一点的材料,像铝啊之类的,那这个间隙就可以相对小一点。

因为软材料比较容易变形,间隙小一点能保证裁切的精度和边缘的平整度。

要是材料比较硬呢,像一些高硬度的合金钢,那间隙就得大一些啦。

不然的话,凸模和凹模在冲压的时候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不仅会磨损得特别快,还可能把模具给弄坏了呢。

再讲讲材料的厚度对间隙标准的影响。

一般来说,材料越厚,间隙就应该越大。

这就好比切厚面包和薄面包,切厚面包的时候刀和案板之间的距离就得大一点,不然可切不动。

而薄材料呢,间隙小一点就能很好地完成裁切。

从冲压件的形状来看,不同形状也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是简单的圆形或者方形,间隙的确定相对容易一些。

但是要是那种形状很复杂,有很多弯弯绕绕的冲压件,这个间隙就需要更加精细地去调整。

因为复杂形状的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材料的流动和变形情况更复杂,间隙不合适就容易出现局部裁切不完全或者变形过度的情况。

还有啊,冲压的速度也不能忽视。

如果冲压速度很快,那间隙也需要适当调整。

因为高速冲压的时候,材料受到的冲击力更大,对间隙的敏感度也更高。

如果间隙不合适,可能会导致材料在高速冲击下出现撕裂或者过度变形的情况,就像一阵大风突然吹过来,东西没固定好就容易被吹坏一样。

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标准

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标准
公差及间隙标准
一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标准
1模板厚度公差要求:
1.1配合性模板(厚度对入子零件的上下装配关系有较大影响的模板)厚度尺寸公差取值±0.03;
1.2非配合性模板厚度公差取值±0.08.
2零件外形和模板孔的公差及间隙要求:
详见附表一:<<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一览表>>
二冲裁刃口要求及冲裁间隙标准
冲孔落料复合模不共享外打外形
-Z+0.03
±0.01


冲子固定孔
C+0.02
±0.01
C+0.01
+0.01
0
C+0.01
+0.01
0
导正销固定孔
C+0.01
+0.01
0
C+0.01
+0.01
0
C+0.01
+0.01
0
内导柱孔(不用导套)
(.01)±0(双面)
+0.01
0
(.01)±0(双面)
±0.005
3.未作注明者均不区分模具形式是工程模/连续模.
4.对于3MM以下小孔,当冲裁的料片材质为GI或不锈钢/CRS/铝时,单边冲裁间隙Z=10%T.
5.冲裁的料片材质上表未列出时(如铜),冲裁间隙请示上级.
1冲裁刃口要求
1.1一般冲裁刃口留修(直段)3MM,斜度1,如下图.
1.2一般3MM以下的小孔(含3MM),冲裁刃口留修2MM,斜度1.对于其它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其它标准要求执行.
1.3产品材料厚度T<0.3或T>1.5时,请示上级.
2冲裁间隙标准详见附表二:<<冲裁间隙一览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線割CA 鉸孔
﹢0.010 ﹢0.015
如:ø10.00 ±0.05 如:ø10.1
配合間隙與線割要求
配合類 沖 子 與 模 板 入 塊 與 模 板 浮 升 銷 與 模 板 浮 升 塊 與 下 模 入 塊 1.沖子與夾板 2.沖子與脫料板 3.沖子與下模刀口 4.沖子與止擋板 1.固定入塊與模板 2.圓形活動入塊與模板 3.異形活動入塊與模板 導 1.導正銷與脫料板 正 銷 2.浮升導正銷與下模 3.浮升兩用銷與下模 1.浮升塊與下模板 2.頂料銷與下模板 3.抽芽托料銷與芽孔外徑 4.抽芽托料銷與抽芽沖頭 間隙取值Cmm/單邊 薄材 厚材 0.01~0.015 0.01~0.015 5﹪tS0.7°EDGE3.0 1.0~1.5 0.005 0.01 0.01~0.015 0.005 0.01 0.01 0.005~0.01 0.05 0.05 0.05 0.05 0.1 連續模 0.05 0.02 0.25~0.5 1.0 1.0 0.5~1.0 如:ø20.00 如:ø20.00 如:ø20.00 如:ø50.00 如:ø38.00 如:ø10.00 如:ø10.00
連續模
彈簧部分 彈簧與PH,UP 線 割 1.線割導柱孔PS,DIE 2.線割導柱孔PH 3.線割導柱孔PS,DIE 外導柱孔:(1)LP標 (2)UP標 定 位 銷 與 模 板 1.定位銷與DIE,PS,PH 2.定位銷與UP,LP 3.墊腳定位銷 4.定位銷孔LB,UB
CA CA CA
M/C 加工
﹢0.010 ﹢0.015
附註 CA清角(可省略) CA清角(可省略) NCA(可省略)
CA(可省略) CA CA抽芽孔徑:不清角NCA定 導 導 1.導正銷與材料(切邊后) 位 正 正 塊 塊 銷 2.導正塊與材料(切邊前) 與 材 料 頂 杆 與 模 板 導正塊與材料(切邊后) 3.定位塊與材料(工程模) 1.頂杆與UP,LP 2.頂杆與PH,LB 3.頂杆與U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