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
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a428994028915f804dc2ff.png)
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征求意见表)根据《安徽省全日制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皖政[1999]31号)、《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与作息时间得通知》(教基[2006]21号)等文件精神综合考虑岗位类型、学科类别、年级层次、班额大小、教学过程、教育方式、职工年龄、办学规模及工作绩效等因素,以所任教基准学科一课时为一个标准工作量单位,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相加为一个工作人员工作量。
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相关概念得界定1、课时量。
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得教学任务,包含课前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课后反思等过程所付出得脑力、体力劳动之与。
2、标准课时量。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得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各学科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得教学任务所付出得脑力、体力劳动得情况,本意见把初中阶段音、体、美等学科得课堂教学1课时作为1个标准课时量,把小学英语、体育、科学等学科课堂教学1课时作为1个标准课时量。
标准课时量就是各单位计发课时津贴得主要依据。
3、学科系数。
就是在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撰写备课笔记、组织教学、作业批改、指导学生、定期抽测分析试卷、课后反思等环节工作数量与难易程度得量化,初中以音乐、体育、美术,小学以英语、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学一课时作为标准课时量1、0,其它学科参照折算成相应得系数。
4、周课时量.某教师五个工作日内由学校安排得课时总量。
5、基础工作量。
根据现行教学计划、教师编制得规定,教师在五个工作日内承担某学科某班级教学任务,相对饱满或合适得课时总量为基础工作量。
本办法规定五个工作日内得基础工作量小学教师为16个标准课时量,初中教师为14个标准课时量。
6、凡折算后达基础工作量得教师,且绩效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得,其70%基础性绩效工作足额按月打卡发放。
7、标准班级人数。
初中45人,小学40人。
二、各类人员周工作量标准1、教师周工作量标准教师周工作量授课时数=教学工作量+浮动工作量⑴教学工作量=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系数+早晚自习课时数×早晚自习课时系数。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38a139c676eeaeaad1f33077.png)
教基[2002]044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为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组织好我省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我省当前各省级新课程实验区选用教材的情况,对原《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规划》所附的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进行了部分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省级新课程实验区从2003年春季新学期起,按调整后的课时安排执行。
一、调整后的课程安徘表有两种:表(一)供选择分科课程的实验区参照执行:表(二)供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的实验区参照执行。
二、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心理健康活动等。
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四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信息技术教育课1节、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总量不得少于68课时,每学年课时及周课时数由各校自定。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内容。
学校在考虑学年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四、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健康、国防、安全、法制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不要专门编写面问学生的读本,加重学生的负担。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小学办学行为有关规定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小学办学行为有关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67f665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9.png)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小学办学行为有关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8.12.15•【字号】教基[2008]291号•【施行日期】2008.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合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小学办学行为有关规定(教基〔2008〕291号)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附中、有关民办学校:近一个时期,我市部分小学办学行为不规范问题逐渐抬头,在社会上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如果不严加禁止,有悖教育规律、有损教育形象、有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特就进一步规范我市小学办学行为强调以下有关规定,请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认真执行。
一、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建立和完善符合儿童少年身心特点的生动活泼的素质教育实施办法,注重教育公平,按规定收费,不分重点班和快慢班。
未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特长班。
二、立德树人。
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三、严格执行学习时间。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的通知》(教基〔2006〕242号)要求,小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其他年级还应适当减少。
学校不得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公办学校不得向青少年活动中心、民办教育机构等校外机构提供本校场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举办针对本校学生或外校学生的各级各类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培训班等。
严禁在校内无证办“小饭桌”,严禁利用“小饭桌”在午休时间对本校学生或外校学生进行补习补差和上新课。
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b83545852458fb770b5672.png)
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征求意见表)根据《安徽省全日制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皖政[1999]31号)、《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教基[2006]21号)等文件精神综合考虑岗位类型、学科类别、年级层次、班额大小、教学过程、教育方式、职工年龄、办学规模及工作绩效等因素,以所任教基准学科一课时为一个标准工作量单位,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相加为一个工作人员工作量。
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课时量。
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包含课前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课后反思等过程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之和。
2、标准课时量。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的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各学科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的情况,本意见把初中阶段音、体、美等学科的课堂教学1课时作为1个标准课时量,把小学英语、体育、科学等学科课堂教学1课时作为1个标准课时量。
标准课时量是各单位计发课时津贴的主要依据。
3、学科系数。
是在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撰写备课笔记、组织教学、作业批改、指导学生、定期抽测分析试卷、课后反思等环节工作数量和难易程度的量化,初中以音乐、体育、美术,小学以英语、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学一课时作为标准课时量1.0,其它学科参照折算成相应的系数。
4、周课时量。
某教师五个工作日内由学校安排的课时总量。
5、基础工作量。
根据现行教学计划、教师编制的规定,教师在五个工作日内承担某学科某班级教学任务,相对饱满或合适的课时总量为基础工作量。
本办法规定五个工作日内的基础工作量小学教师为16个标准课时量,初中教师为14个标准课时量。
6、凡折算后达基础工作量的教师,且绩效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其70%基础性绩效工作足额按月打卡发放。
7、标准班级人数。
初中50人,小学45人。
二、各类人员周工作量标准1、教师周工作量标准教师周工作量授课时数=教学工作量+浮动工作量⑴教学工作量=实际上课时数×学科系数+早晚自习课时数×早晚自习课时系数。
六项规定
![六项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ba975adf524ccbff12184b9.png)
蚌埠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六项制度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跟踪记分管理制度的通知》(皖教秘基…2012‟35号)要求,保障我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三项规定的有效执行,督促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对规范办学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我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特制定《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六项制度》,具体要求如下:一、公示制度(一)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对课程、课时、课业的要求,对照《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安排课程。
实际使用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与《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比照公示。
(二)方式:通过学校公告栏、校园网、给家长书信等途径将实际使用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等进行公示,向社会、家长告知,接受监督,提高学校办学的透明度、社会知晓度。
二、举报制度(一)要求:健全规范办学行为管理的信息反馈系统,综合运用教育门户网站、《蚌埠日报》、《淮河晨刊》和义务监督员等渠道,形成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浏览、受理、调查、反馈投诉咨询信息,认真办理投诉咨询、意见和建议,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控。
完善来信来访处理制度,建立各地工作月报制度和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通过系统和配套制度的建立,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提升管理效果。
(二)方式:市教育局建立专项举报登记制度,作为专项检查的重要依据。
公示举报电话: 2051275(监察室)、2052368(基教科)、2051631(督导室)、2040734(教科所)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也要建立相应的专项举报登记制度,公示举报电话。
三、督查制度(一)要求:建立专项检查、监督制度,对学校执行课程、课时计划的情况;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睡眠时间;课外作业量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抽查、随访。
(二)方式:加强机构队伍的保障。
一是市教育局成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领导小组,各县(区)教育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a90a3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5.png)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3.20•【字号】皖教秘基〔2024〕39号•【施行日期】2024.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广德市、宿松县教育局:为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要求,切实做好2024年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考试办法(一)考试命题考试命题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展素质教育,体现课程标准中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要求。
文化课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
(二)考试科目和分值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要求执行,其中英语考试科目总分值中包含听力20分。
(三)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实行纸笔闭卷考试,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道德与法治、历史实行纸笔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资料。
生物学、地理实行纸笔闭卷考试。
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音乐、美术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外语听力考试免试要求。
听力残障学生,在500Hz、1000Hz、2000Hz、4000Hz 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的情况下,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外语听力。
听力免试后外语成绩折算方法为:考生外语考试成绩=考生外语笔试项目成绩×外语总分值与笔试项目分值的比值。
听力免试具体申请程序和要求由各市教育局确定。
(四)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具体时间安排如表:音乐、美术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时进行。
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
![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e0de70f242336c1eb95ece.png)
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2008-05-21 15:15 浏览次数 63粤教基〔2008〕56号各市、县(区)教育局: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8〕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精神,现就我省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问题通知如下:一、统一规范学年教学时间。
每学年教学时间39周。
其中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初三3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可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科技艺术节、运动会、社会实践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三复习考试时间为4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寒、暑假时间长度共11周半(其中寒假时间长度3至4周),法定节假日按国务院和省政府安排的时间执行。
学生寒暑假期间,教师应推迟放假,做好学期结束工作,开展学习培训。
新学期开学前,各学校要组织教师提前回校学习培训、备课。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2008年9月1日开学,第二学期2009年2月11日开学。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具体校历安排由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确定,于每年5月底前公布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统一规范周课时。
小学每节按40分钟计算,一、二年级每周课时27节,三至六年级每周课时30节。
初中每节按45分钟计算,每周课时34节。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擅自增减周课时。
必须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大课间时间为30分钟,各校可根据季节条件安排在上午课间或下午放学后。
下午课后学校要开放所有体育场所、设施供学生使用,要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根据中央7号文的要求,对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作了调整,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调为每周4节(见附件)。
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教学,课时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安排。
安徽省义务教育学分管理方案(试行)
![安徽省义务教育学分管理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6717f9128ea81c759f5783f.png)
安徽省义务教育学分管理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的通知》(教基二〔2011〕9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自2014年秋季开始,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分别从一年级、七年级起逐步试行学分管理。
为规范义务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确保学分认定与运用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学分管理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1.严格标准、提高质量。
着重发挥学分管理规范、督促等功能,促使学校规范课程开设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基础;促使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关注过程、促进发展。
注重发挥学分管理的诊断、激励等功能,引导学生珍惜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教师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推动学校重视课程实施过程、提高课程执行、建设能力。
3.科学规范、务求实效。
重视发挥学分管理的监测、评价功能,促进教育主管部门优化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断提高评价的专业化水平。
鼓励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适宜的学业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业评价模式。
(三)总体目标基本建立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动态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质量监测、评价系统。
并以此为重要基础,推动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具有安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绿色评价制度。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45af2a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c.png)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7.20•【字号】皖教基〔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教基〔2023〕5号各市教育局,广德市、宿松县教育局:现将《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安徽省教育厅2023年7月20日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育人方式和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我省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和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高质量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体系,强化课程组织实施,完善课程实施保障措施,突出全纳性、全面性和基础性,发展素质教育,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一)学制课时我省义务教育课程实行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安排。
每学年共39周。
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
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
小学、初中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和教学改革需要,在保证周总时长、学科课时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学段当中学科课时的年级分布、每节课的具体时长作适当调整。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doc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7cfdb8910ef12d2bf9e740.png)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相关完中、各镇中心学校:为确保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迎评工作通过省、市评估验收和国家认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教基二[2017]2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9]87号)和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教基[2006]21号)等文件精神,现将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
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高度重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二、统一规范周课时。
小学每天安排6节课,每周课时30节。
根据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教体艺[2004]10号)文件要求,一、二年级增加1节体育课,也就是每周安排4节体育课,同时在没有体育课的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安排1节体育活动。
还可以在一、二年级安排1节课外阅读(含经典诵读)和1节活动课(有教师辅导,含根据兴趣爱好开设的教学班活动)。
中小学不得擅自增减课程和课时。
三、统一规范学年教学时间。
各校要严格按照上述教学时间安排每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行事历,规范开学、放假时间,不得提前安排期末考试和放假时间。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提前安排期末考试,更不得提前放假。
学生寒暑假期间,教师应推迟3~5天放假,做好学期结束工作,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新学年开学教师要提前一周到校,各学校要组织业务学习和教师备一周超前课。
四、统一规范作息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一律取消走读生统一到学校上早读和晚自习的规定。
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
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安徽省课程安排表
![安徽省课程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38055caaea998fcd220e67.png)
附件1: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
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9
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附件2: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二)
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表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4e1391546c85ec3a87c2c57e.png)
附件三: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
注:1、一至九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九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一、二年级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安排1节体育活动,每周还可以增加1节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和1节活动课(有教师辅导),统一增加到每周30节课。
3、从2011年秋季起,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b6c4e6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8.png)
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一、小学课程安排1、语文课程1.1 语文教学目标1.2 语文教学内容1.3 语文教学方法1.4 语文教学评价2、数学课程2.1 数学教学目标2.2 数学教学内容2.3 数学教学方法2.4 数学教学评价3、英语课程3.1 英语教学目标3.2 英语教学内容3.4 英语教学评价4、自然科学课程4.1 自然科学教学目标 4.2 自然科学教学内容 4.3 自然科学教学方法4.4 自然科学教学评价5、社会科学课程5.1 社会科学教学目标 5.2 社会科学教学内容 5.3 社会科学教学方法5.4 社会科学教学评价二、初中课程安排1、语文课程1.1 语文教学目标1.2 语文教学内容1.3 语文教学方法2、数学课程2.1 数学教学目标 2.2 数学教学内容 2.3 数学教学方法2.4 数学教学评价3、英语课程3.1 英语教学目标 3.2 英语教学内容 3.3 英语教学方法3.4 英语教学评价4、物理课程4.1 物理教学目标 4.2 物理教学内容 4.3 物理教学方法4.4 物理教学评价5、化学课程5.1 化学教学目标5.2 化学教学内容5.3 化学教学方法5.4 化学教学评价6、历史课程6.1 历史教学目标6.2 历史教学内容6.3 历史教学方法6.4 历史教学评价7、地理课程7.1 地理教学目标7.2 地理教学内容7.3 地理教学方法7.4 地理教学评价附件: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列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为普及基本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所有年满6周岁至15周岁的公民提供的由国家负责支配的免费教育。
2、教学目标:指教育工作的目标,包括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3、教学内容: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具体内容。
4、教学方法:指用于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方式。
5、教学评价: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有效性。
五河县规范办学条件及作息表
![五河县规范办学条件及作息表](https://img.taocdn.com/s3/m/de301ad789eb172ded63b72e.png)
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和规范作息时间的通知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查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等文件的通知》(教基〔2009〕11号)、《蚌埠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基本标准》和《蚌埠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五条禁令》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和规范作息时间提出如下要求,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规范课程设置省教育厅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课程各年级的学科设置和周课时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具体见附件1),各校要严格贯彻执行,严禁小学周课时总量超过30课时、初中超过34课时。
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不随意减少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不搞突击教学,确保各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二、严格规范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坚持保证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小学阶段每课时40分钟,初中阶段每课时45分钟;寄宿制学校早自习时间不早于7:00,晚自习时间不超过2小时,晚自习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保证小学、初中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小学冬季上午8点前、夏季上午7:30前不得上课,冬季下午4:30 以后、夏季下午5:00以后必须放学;初中冬季上午7:45前、夏季上午7:30前不得上课,冬季下午5:00 以后、夏季下午5:30以后必须放学。
附件:1.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2.《五河县初中作息时间表》3.《五河县小学作息时间表》五河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4月2日附件1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无为县教育局课程设置
![无为县教育局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cc5e228984868762caaed52c.png)
无为县教育局文
无教普[2006]309号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
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
县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初中),各完职中、中心校,华星学校,英博中
学,局属小学:
为了扎实做好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省教育厅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全省各地课改实验情况和课程设置落实情况,印发
了《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
作息时间的通知》(教基[2006]21号),现转发给你们,希全县各校
认真领会文件精神,自今年秋季开学起,严格执行文中规定的义务教
育阶段各学段的周课时、学年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严格按照新调整
的《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设置课程、课时,要重视
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开设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体育
活动、手工劳作、器乐训练等和3-6年级英语活动课,加强写字教育,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县教育局将把本《通知》精神的执行情况作为新学期开学检查和
对学校平时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
无为县教育局
二OO六年八月廿日。
皖教基〔2017〕24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通知
![皖教基〔2017〕24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bb2070a4431b90d6c85c7c1.png)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通知皖教基〔2017〕24号各市、县(区)教育局:为巩固我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在总结研究、实地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对《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办学基本标准》)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2007年省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根据此标准,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极大改善了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效推动了各地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
《办学基本标准》是为适应义务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而修订,是对《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提升。
各地要抓紧组织义务教育学校对照新标准查找不足,“一校一案”制定学校达标规划。
二、《办学基本标准》是我省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
各地要根据本标准,在分校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区域总体规划,积极启动推进新一轮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争取用5年时间,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办学基本标准》规定要求。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办学基本标准》的实施办法和本区域的规划进度表。
各市实施办法和规划进度表请于2018年6月底之前上报省教育厅。
三、遵循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
《办学基本标准》的实施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督促指导。
各地要切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学校建设等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庐江城关小学作息时间安排表
![庐江城关小学作息时间安排表](https://img.taocdn.com/s3/m/c6ad153eaf45b307e87197e0.png)
地方与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带※号的为校本课程)
七年级(3节)
安徽历史
※经典诵读
※美文欣赏
八年级(2节)
安徽历史
※实验与生成
九年级(3节)
安徽历史
※实验与生成
※经典诵读
综合实践活动
七年级(3节)
信息技术
心理健康
文体活动
八年级(2节)
信息技术
社会实践
九年级(2节)
庐江县城关小学作息时间安排表
时间
每年五月至九月
毎年十月至次年四月
上午
预备
8∶00
8∶00
第一节课
8∶10 - 8∶50
8∶10 - 8∶50
大课间
8∶50 - 9∶20
8∶50 - 9∶20
第二节课
9∶20 - 10∶00
9∶20 - 10∶00
眼保健操
10∶10 - 10∶15
10∶10 - 10∶15
写字
*经典诵读
六年级(2节)
英语活动
*经典诵读
备注:一、二年级体育活动安排在没有体育课的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
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
心理健康
班队会
综合实践
四年级
信息技术
班队会
综合实践
五年级
信息技术
班队会
综合实践
六年级
信息技术
班队会
综合实践
第三节课
10∶15 - 10∶55
10∶15 - 10∶55
放学
11∶00
11∶00
下午
预备
14∶30
14∶00
第四节课
适龄儿童入学制度
![适龄儿童入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c0a7dc005087632311212ce.png)
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规范》的通知皖教基[2007]5号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落实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推动全省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依据《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范。
一、强化各级政府责任,依法规范学校设置(1)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负起规范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直接管理责任,制定和完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要求和制度,引导学校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查处并纠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为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切实维护公共教育教学资源,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将公办学校出售、转让。
闲置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产,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处置,并全部用于公共教育事业,重点用于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
(3)依法规范公办改制学校。
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变相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性质。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对已经审批的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加以规范。
凡符合“四独立”,即独立的法人,独立的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并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认定其民办学校性质,并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其办学。
凡不符合“四独立”要求的,一律恢复其公办学校性质,执行当地公办学校的收费政策。
公办学校不得通过:“校中校”、“校中班”或其他任何方式变相向学生乱收费。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依法停止审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制。
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不得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
安徽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安徽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21de28cafab069dc502201e5.png)
附件三: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
注:1、一至九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九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一、二年级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安排1节体育活动,每周还可以增加1节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和1节活动课(有教师辅导),统一增加到每周30节课。
3、从2011年秋季起,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1课时的书法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
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
2001年,根据国家级课改试验区芜湖的课改情况,省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见省教育厅教基[2001]52号文件《关于印发〈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规划〉的通知》附件),印发到省级课改试验区。
由于各地反映该“课程表”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要学科课时偏紧,在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2年,省教育厅对“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进行了部分调整(见省教育厅教基[2002]44号文件《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印发给各市教育局、各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近年来,我们发现2003年和2004年进入课改的地方不少县没有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2]44号文件安排小学课程和课时,而是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1]52号文件安排小学课程和课时。
为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扎实做好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现将省教育厅教基[2002]44号文件重新印发到各市、县(区),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规范周课时。
小学每天安排6节课,每周课时30节。
鉴于小学一、二年级原课表安排每周26节课,为了便于排课和统一放学时间,避免小学一、二年级下午只上一节课就放学的情况,统一增加到每周30节课。
安排如下:根据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教体艺[2004]10号)要求,一、二年级增加1节体育课,也就是每周安排4节体育课,同时在没有体育课的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安排1节体育活动。
还可以在一、二年级安排1节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和1节活动课(有教师辅导,含根据爱好开设的教学班活动)。
中小学不得擅自增加周课时。
二、统一规范学年教学时间。
小学和初中每学年教学时间39周,其中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
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按照上述教学时间安排每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行事历,规范开学、放假时间,不得提前安排期末考试和放假时间。
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提前组织期末考试,更不得提前放假。
学生寒暑假期间,教师应推迟3-5天放假,做好学期结束工作,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新学期开学前,各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一周。
三、统一规范作息时间。
中小学一律取消走读生统一到学校上早读课和晚自习的规定。
部分实行一天三到校的农村中小学一律改为一天两到校。
初中走读生到校时间每天早晨不得早于7∶30,小学走读生到校时间每天早晨不得早于7∶50。
中小学每天下午到校时间,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不得早于14∶00,每年5-6月和9月不得早于14∶30。
小学走读生下午放学时间不得迟于17∶30,初中走读生下午放学时间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不得迟于17:30,每年5-6月和9月不得迟于18∶00。
中午在学校就餐的走读生的作息时间可以根据方便学生的原则适当调整上午到校时间应推迟,下午放学时间应提前。
小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至多不超过6小时,低年级还应适当减少。
初中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至多不超过7小时。
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住校生可以上早读和晚自习,早读时间不超过45分钟,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住校生上早读和晚自习时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但不得利用这些时间集体上课。
要保证初中生、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中小学安排走读生上早读和晚自习引发安全事故的,将从重处理学校有关责任人。
四、各小学要重视利用地方和学校课程开设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含古诗文诵读)、体育活动、手工劳作、器乐训练等和三至六年级英语活动课,加强写字教育。
提倡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设置时间开设不同的活动课,学生可根据兴趣跨班级、跨年级选择活动。
五、各市、县(区)教育局要在今年8月20日前将本《通知》转发到各小学和初中,并在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检查中,将执行本《通知》精神列为重要内容。
各小学和初中要认真对照自查,严格按本通知精神安排课程、课时、作息时间和学期教学工作。
各地在执行本通知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我厅基础教育处。
二○○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关于调整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教基[2002]044号)
各市教育局,各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为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组织好我省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我省当前省级新课程实验区选用教材的情况,对原《安徽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规划》所附的“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进行了部分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安徽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省级新课程实验区从2003年春季新学期起,按调整后的课时安排执行。
一、调整后的课程安排表有两种:表(一)供选择分科课程的实验区参照执行;表(二)供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的实验区参照执行。
二、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心理健康活动等。
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相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四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信息技术教育课1节,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总量不得少于68课时,每学年课时及周课时数由各校自定。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内容。
学校在考虑学年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四、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健康、国防、安全、法制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不要专门编写面向学生的读本,加重学生的负担。
五、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含健康教育),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相关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六、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一、二年级各开设手工课1节,三至六年级各开设英语活动课1节(或短课2节)。
写字、口语交际、课外阅读、语文和数学等学科实践活动课可在地方与学校课程课时中安排。
七、农村初中要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城市初中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所需课时在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中解决。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
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二)
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