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护理 ppt课件

营养护理 ppt课件
和选择合适的食物。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个人健康改善
合理的营养护理对个人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预防疾病、提高 免疫力、促进身体机能等。
社会健康水平提高
通过推广营养护理知识,可以帮助社会整体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公 共卫生负担。
医疗资源的节约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合理管理健康状况有助于节省医疗资源,为社会 节约更多的资源用于其他方面的发展。
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
原则1
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食 习惯等因素,评估其营养状况,找出存在的营养问题。
原则3
动态性监测: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 现的营养问题。
原则2
综合性干预:针对患者的不同营养问题,采用多种干预措 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进行运动 干预等。
营养护理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通过评估、干预和指导,改善患者的营 养状况,促进其健康和康复。
0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身体组成、饮 食习惯、食物过敏史等。
03
02
任务
04
诊断患者的营养问题,如营养不良、缺乏 某种营养素等。
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包括调整饮食结构、 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等。
05
06
提供营养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健康饮食的 重要性,掌握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05
总结与展望
营养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维持健康
营养护理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 要,它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帮助身体保持正常运转。
疾病预防
合理的营养护理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通过提供适量的营养素,有助于 降低患病风险。

儿科护理学(第6版)PPT课件 第九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上)

儿科护理学(第6版)PPT课件 第九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上)
(1)能量的供给 (2)蛋白质的供给 (3)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28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 复正常
(4)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5)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9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仰曙芬
2
目 录
一、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
儿童单纯性肥胖
3
3
目 录
二、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 生素C缺乏症
4
目 录
三、 微量元素障碍
锌缺乏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供本 供
《 儿科护理学》 (第 66 版) 《 儿科护理学 》 (第 版)
二、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主编: 崔 焱 仰
44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
2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可有
精神萎靡,反应差,抑郁与烦躁交替,食欲低下,腹泻、便 秘交替,体温偏低,脉细无力等表现。也可有重要脏器功能 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出现心音低钝、血压偏低、脉搏变 缓、呼吸浅表等 蛋白质严重缺乏时,可有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清清蛋白减轻是营养不良最突出的表现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给予各种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口服 (2)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并能增 加食欲 (3)给予胰岛素注射,增加饥饿感以提高食欲 (4)给予锌制剂

【精品课件】婴幼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预防及护理

【精品课件】婴幼小儿营养不良的症状、预防及护理

❖ 营养不良患儿发生水肿是由于 ❖ A.喂养不当 ❖ B.补液过多 ❖ C.热量不足 ❖ D.蛋白质严重缺乏 ❖ E.疾病影响
四 、身体状况:
1.体重改变:不增→下降 2.皮下脂肪减少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3.其他状况:各器官功能低下
严重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性水肿
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皮下脂肪减少最先是腹 部,最后是面部
2.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应按照小儿 液体疗法的要求及时纠正。
3.各种感染 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二)消除病因
各种消耗性疾病 消化道畸形 感染性疾病 喂养不当
根治 手术纠正
控制感染
改进喂养 方法
(三)调整饮食
原则:循序渐进、由少到多
能量要求
Ⅰ度营养不良一般从每日 250~330kJ/kg
❖ 2岁小儿,体检结果示体重10kg,身高81cm, 皮肤稍苍白。对该小儿的营养评价
❖ A.营养良好 ❖ B.营养过剩 ❖ C.轻度营养不良 ❖ D.中度营养不良 ❖ E.重度营养不良
❖ 3岁小儿,体检结果示体重9kg,身高89cm, 皮肤稍苍白。对该小儿的营养评价
❖ A.营养良好 ❖ B.营养过剩 ❖ C.轻度营养不良 ❖ D.中度营养不良 ❖ E.重度营养不良
E.60~80kcal/kg
(7~8题共用题干)
凌晨医生巡视病房时发现一营养不良患 儿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四肢厥 冷。
7.该患儿可能出现了
A.低钙血症 C.低血钠症
B.心力衰竭
D.低血糖症 E.继发感染
8.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
A.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西地兰
B.静脉注射
C.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 D.静脉注 射葡萄糖酸钙

托幼机构营养性疾病管理ppt课件

托幼机构营养性疾病管理ppt课件
能量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托幼机构)
病因:营养摄入不足 消化吸收不良 疾病因素
能量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消瘦、皮下脂肪少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 食欲减退、机体免疫功能差 反应迟钝、智力落后
能量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
筛查手段 根据每学期测量身高体重数值 由保健人员根据电脑评价或人工评价统计 筛选出营养不良的儿童进行专案管理
每月测量体重并进行评价 体重连续正常六个月以上结案 取得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管理
能量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托幼机构)
病因:喂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 遗传因素 症状:皮下脂肪堆积、动作笨拙、汗多 动则气喘、易贫血、反应迟钝 行为习惯:喜静坐、狼吞虎咽 血生化改变:血糖、胆固醇、血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 2、神经系统:烦燥不安、精神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智力影响 3、循环系统:心率增快、收缩期杂音 由医院医生诊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我国儿童少年血红蛋白正常值为:0~11岁不分男女110g/L,12~14岁男120g/L,女115g/L;15岁以上,男125g/L,女115g/L。 根据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可将缺铁性贫血大致划分为:轻度贫血(90g/L~正常值)中度贫血(60~89g/L);重度贫血(30~59g/L)和极重度贫血(小于30g/L)。
单纯性肥胖症
具体干预措施: 5、适当运动 6、以餐后运动为主 7、原地踏步1000次,或原地慢跑500次,或三层 楼梯来回上下三次 8、游泳,多走路少静坐,控制看电视时间
单纯性肥胖症
心理疏导: 1、不当面呼唤其小胖子 2、不当众暴露其脂肪堆积部位 3、不当着其他小朋友面限制其进食 4、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配合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 抑郁症等。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技巧与方法
建立信任关系
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 础,应尊重儿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发展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验等 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进 行评估。
03 儿童常见疾病及 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及护理
01
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02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异味刺激;指导患儿正确咳嗽、排痰;
给予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概述
定义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儿 童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 的偏离正常轨道的行为和 情绪表现。
发生率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 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危害
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 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 致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 严重后果。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04 儿童营养与饮食 护理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蛋白质
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脂肪
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来源,维持血糖稳定。
维生素与矿物质
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营养不良? 2. 谁需要特别关注? 3. 何时进行营养评估? 4. 如何进行营养干预? 5.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营养不良?
什么是营养不良?
定义
营养不良是指身体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而导致 的健康问题。
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均衡、慢性疾病、吸收不良 等。
什么是营养不良?
类型
营养不良主要分为两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 微量营养素缺乏。
不同类型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什么是营养不良?
影响人群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儿童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 群。
这些人群的营养需求更高,易受到影响。
谁需要特别关注?
谁需要特别关注?
老年患者
老年人因生理变化和慢性疾病更易营养不良。 定期评估其饮食习惯和营养状态是必要的。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教育
向患者提供关于营养的教育,增强其自我管理能 力。
通过教育帮助患者理解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团队合作
与医生、营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 多学科合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
谢谢观看
谁需要特别关注?
慢性病患者
如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其营养需求可能会增加 。
需要根据病情制术后患者需额外营养支持以促进恢复。 合理的营养补充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
何时进行营养评估?
何时进行营养评估?
入院时
所有入院患者应进行营养筛查,以确定营养风险 。
早期识别营养不良可改善临床结果。
何时进行营养评估?
治疗期间
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营养干预措施。

《儿科护理学》课件——营养不良

《儿科护理学》课件——营养不良

I度(轻)
II度(中)
15%-25%
25%-40%
0.8-0.4cm <0.4cm
正常
低于正常
消瘦 皮肤
不明显 干燥
明显 干燥、苍白
肌张力 精神状态
正常 正常
明显降低 肌肉松弛 烦躁不安
III度(重) 40%以上
消失 明显低于正常, 常低于P3 皮包骨样 苍白、干皱, 无弹性,可出现淤点 肌张力低下 肌肉萎缩 萎靡,反应低下 抑制与烦躁交替
蛋白质:总蛋白<40g/L 、白蛋白<20g/L, 低蛋白水 肿
脂肪代谢:血清胆固醇浓度 ,肝脏脂肪变性 碳水化合物:糖原不足,血糖偏低 水、电解质:
细胞外液相对较多,低渗性 低渗脱水、酸中毒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体温:偏低
病理生理
2.各系统功能低下 • 消化系统:消化液 、消化酶活性 、胃肠蠕动 、
(1)减少每日食物供能总量 (2)食物的选择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量多餐,杜绝过饱,不吃夜宵和零食
护理措施
2.运动疗法
运动项目的选择:有效、容易坚持、非竞争性 运动量的制订:根据耐受力,以运动后轻松愉快、
不感到疲劳为度
3.心理护理
家长态度:避免过忧、经常指责小儿 正确引导: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 鼓励社交:创造机会,鼓励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鼓励参与:制订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
护理措施
(2)选择食物的原则
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符合营养需要
蛋白质摄入 1.5-2.0g/kg/d
3.0-4.5g/kg/d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鼓励母乳喂养 无母乳或母乳不足者,可给予稀释牛奶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种“F-100”的治疗奶 方

营养不良PPT课件

营养不良PPT课件

(三)病情观察(预防低血糖)
1、密切观察病情:
夜间或清晨易出现自发性低血糖:头晕、 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体温不升、 呼吸暂停、甚至无力。
(三)病情观察(预防低血糖)
2、处理方法: 立即输入25-50%葡萄糖液。
(四)健康指导:
1、讲解原因、预防方法、治疗措施、护理。 2、出院后合理喂养 3、改善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9个月,女孩,因长期胃纳差而消瘦,平 时以米粉喂养为主,很少添加鱼、肉类食 品,检查:体重6kg,消瘦,腹壁皮下脂 肪菲薄,仅0.2cm,头发枯黄,哭声低。 心肺(-),肝、脾未及。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
护理措施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二、病因
(一) 喂养不当
1、食物量和(或) 母乳不足又不加辅
质的不足:
食、人工喂养过稀、
长期供给单一食物
2、方法不当:
或长期食量不足等。 偏食,骤然断乳等。
二、病因
(二)疾病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或先天畸形 2.各种急慢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 (三)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
多胎、双胎、早产等
四、临床表现
各种急慢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三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多胎双胎早产等四临床表现最先出现体重不增继而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出现消瘦全身水肿最后出现身高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减少顺序腹部躯
营养不良
一、营养不良定义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 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 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 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
图1
图2
图3
4岁病儿, (1)治疗前 体重8.2kg; (2)显示臀 肌萎缩; (3)治疗 1+月后,体 重11.5kg

营养护理 ppt课件

营养护理 ppt课件

病人的营养护理
总结词
病人的营养需求因疾病而异,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并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病人的饮食应根据其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安排。对 于需要限制饮食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 、高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和水果等。对于 需要增加营养的病人,如癌症患者,应选择高蛋白、 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制品和 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病人的饮食也应考虑其消 化能力和口感偏好,尽量提供易于消化和美味可口的 食物。
营养护理 PPT 课件
• 营养护理概述 • 营养基础知识 • 营养护理实践 • 特殊人群来自营养护理 • 营养护理的未来发展
01
营养护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营养护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 营养支持,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 进其康复的过程。
重要性
营养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养状 况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加速伤口 愈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营养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满足其生理和康复需求;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提 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护理方案;提供易于消化、高蛋白、高 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注意食物的搭配和烹饪方式,保持食物的 色香味俱佳。
营养护理的适用人群
手术患者
手术前后患者需要足够 的营养支持,以加速伤
评估。
调整护理方案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 护理方案,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
护理效果。
04
特殊人群的营养护理
老年人的营养护理
总结词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年轻人不同,需要特别关注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 。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蛋白质缺乏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蛋白质缺乏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

营养不良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 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有关 措施1:维持营养平衡 (1)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 (2)供给能量:
轻度营养不良 :开始250~330KJ/kg/d,渐增,达 585KJ/kg/d
中、重度营养不良:开始165~230KJ/kg/d, 渐增,达500~727KJ/kg/d
第六章 营养和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四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目录
概念
护理
类型
并发症 分类
病因 表现
营养不良
概念
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引起 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营养不良
发病现状
全世界半数以上儿童患病及死亡与营养不良有关。 在发展中国家,两亿多5岁以下小儿患营养不良, 每年造成6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幸存者易患病, 智力及学习受到明显影响,在我国目前重度营养不 良已属罕见,但轻、中度营养不良仍常可见。
3.生长发育改变 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 措施:促进生长发育 (1)提供舒适的环境 (2)进行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
营养不良
监测生长发育
测体重1-2次/周 , 测身长1次/月,定期 测量皮下脂肪厚度。观察:进食情况及对 事物的耐受情况
Weight
Height
营养不良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4.潜在并发症 贫血、自发性低血糖、感染 措施: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1)纠正贫血:给予患儿口服铁剂、叶酸或
维生素B12 (2)防治自发性低血糖:在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 (3)预防感染:实施保护性隔离
课堂小结:营养不良口诀
营养不良,喂养不当;早期表现,体重不增 脂肪消瘦,先腹后面;营养分度,一定记清 轻度十五,中度二五,中度四十 生长因子,最为敏感;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补充营养,最为关键;轻度患儿,直供所需 重度患儿,循序渐进;清晨观察,血糖反应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治疗和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措施,包括补充铁剂、调整饮食等,并强调了预防疾 病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定期筛查等。
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新型铁剂的研究与应用
介绍了近年来新型铁剂的研究进展,如纳米铁剂、缓释铁剂等,这些新型铁剂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低的副 作用。
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的研究
长期缺铁会影响小儿的大脑发育,可能导致智力 水平下降、学习困难等问题。
免疫力下降
缺铁会降低小儿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 和疾病的侵袭。
行为异常
缺铁还可能引起小儿行为异常,如易怒、注意力 不集中、多动等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合理饮食
保证小儿摄入足够的铁质,多食用富 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蛋 黄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 物,有助于铁的吸收。
指导家属合理安排小儿的 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 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 瘦肉、蛋黄等。
用药指导
若小儿需要补充铁剂治疗 ,应告知家属正确的用药 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注
心理支持
对小儿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焦虑
和压力。
社会关注
呼吁社会加强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 贫血的关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 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实验室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测定血 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血清铁蛋白测定
反映体内铁储存状况,是诊断 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血清铁测定
反映血浆中铁的含量,与血清 铁蛋白结合用于评估体内铁状 态。
总铁结合力测定
反映血浆中转铁蛋白的浓度, 间接反映体内铁的储存和利用 情况。

儿科护理PPT课件

儿科护理PPT课件
临床特点:
出生后表现:易发生低血糖,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较正常新生儿高,高胆红素 血症. 且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护理措施:
1.维持呼吸功能 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于吸氧。 2.喂养 尽早开奶,及时提供营养,防止低血糖。 3.健康教育。
6
第四节吸管理的新生儿,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教的新生儿;胎龄<30周或 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新生儿;大手术后,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 外营养、换血者。
治疗要点 :
1. 预防及积极治疗孕母疾病。 2. 早期预测。 3. ABCDE复苏方案 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 ,保证足够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和环境(保温)。其中ABC3步最为重要,A 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和保温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4. 复苏后处理。
(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②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症:②胆道闭锁;③母乳性黄疸;④遗传性疾病⑤ 药物性黄疸。
10
治疗要点:
1.找出病因,治疗原发病。 2.降低血清胆红素,给于蓝光疗法: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再吸收。 3.保护肝脏。 4.控制感染、注意保暖、供给营养、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 5.适当用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
凝血因子 味觉,
儿 上, 次∕分, 100~150 和呕吐,
活性低 触觉,
四肢屈 以腹式 血压平 10~12H
温觉发
曲,皮 呼吸为 均: 排胎粪
育良好。
肤红润,主
70∕50m
痛觉,
胎毛少
mHg
嗅觉较

2500g 有暂停 心率快, 吸吮能 易产生 易贫血

营养不良 PPT课件

营养不良 PPT课件
10
护理—营养支持
1.肠内营养因患儿吞咽、吸吮功能差,选用滴管喂养,观察患儿无呕吐、腹胀
等胃肠道不耐受的情况,但肠鸣音弱,可见肠型。用滴管喂养时一定注意有耐心,速 度不宜过快,以免因吞咽功能不全而引起窒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随着患 儿一般情况的好转,患儿能比较协调、有效、成熟地完成吸吮动作,逐渐改为奶瓶喂 养,此时仍要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后随着日龄地增加,逐渐增加 喂奶量,以促进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促进生长,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缩短住院 时间。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9
护理—预防感染
1.营养不良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差, 容易合并交叉感染应做好患儿个人卫生。 2.保持皮肤清洁。 3.限制亲属的探访。 4.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齐鲁医药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13
谢谢!
14
2019/9/13
15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PICU 申洁
1
概念
营养不良:是因摄食不足,需要 量增加,损失过多或体内利用过 程障碍所造成的一种营养缺乏状 况。
2
分级
体重下降
轻度营养不良
15%—20%
中度营养不良
20%—40%
皮下脂肪及肌肉 全身情况
腹壁皮下脂肪厚 皮肤干燥,身高 度为0.8厘米- 不影响 0.4厘米
腹壁皮下脂肪厚 皮肤苍白、干燥, 度小于0.4厘米 毛发无光泽,身

《儿童常见病的护》课件

《儿童常见病的护》课件

一名1岁女孩,出现频繁排便、大便稀溏等 症状,诊断为腹泻。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调整饮食,避免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注意患儿的腹 部保暖。
经过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患儿病情逐 渐好转,三天后痊愈。
哮喘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儿情况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 咳嗽等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患儿情况
一名2岁男孩,出现发热、咳嗽、流 涕等症状,诊断为感冒。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患儿多休息, 遵医嘱治疗,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护理效果
经过适当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患儿病 情逐渐好转,一周后痊愈。
腹泻护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患儿情况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 感染或消化不良引起,表现为频繁排便、 大便稀溏等症状。
腹泻及护理
总结词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形 状改变等。
详细描述
当孩子出现腹泻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家长应合 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暂停不易消化的食物,逐步恢复清淡的 饮食。同时,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若症状持续 不改善,应及时就医。
哮喘及护理
总结词
哮喘是一种功能减退症、糖 尿病等;生长发育迟缓、性早
熟等。
儿童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 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健康饮食
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 养,避免营养不良和肥
胖。
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 的运动和休息,避免长 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

环境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版
20
【实验实室验检室查及及其其他他检检查查】
血清白蛋白浓度↓,最突出表现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灵敏表现早 酶活性测定:多种酶活性↓ 其他:血糖、微量元素等
精选版
21
【诊断要点】
1. 年龄 2. 喂养史 3. 临床表现 4. 实验室检查
精选版
22
【治疗要点】
① 早发现,早治疗 ② 综合治疗:
肢→面部 ③ 腹部脂肪的厚度是判断其程度的重要指标 ④ 严重的皮包骨,状如老人 ⑤ 分度与分型
精选版
15
分度与分型
临床分度 临床分型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体重低下型 生长迟缓型 消瘦型
精选版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16
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
营养不良程度
Ⅰ度(轻) Ⅱ度(中)
Ⅲ度(重)
(2)中重度: 能量40~60 kcal/kg•d 到120~150 kcal/kg•d 蛋白质2g/kg·d~(3-4)g/kg·d
(3)维生素及矿物质:蔬菜水果
精选版
26
【护理措施】
(4)鼓励母乳喂养 进食困难的可滴管、鼻饲 (5)建立良好饮食习惯 (6)注意观察喂养效果:根据效果调整喂养方式
②增加免疫力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输新鲜血浆或球蛋白
精选版
29
【【护护理理措措施施】】
4.观察病情 ① 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低血糖、维生素
A/D缺乏等 ② 观察治疗效果:
进食及食物耐受情况 记录进食日记 小儿体重身高等情况 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祛除病因; 促进消化; 治疗并发症。
精选版
23
【常常见见护护理理诊诊断断//问问题题】
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能量、蛋白质 摄入不足和(或)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 生长发育迟缓 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
长发育的需要有关 4. 潜在并发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维
(每周测体重、每月测身长)
精选版
27
【护理措施】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① 用助消化药,补充消化酶 ② 遵医嘱用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 胰岛素和锌制剂 ③ 中医理疗
精选版
28
【护理措施】
3.预防感染
①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
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采取保护性隔离
低体温
精选版
12
【临床表现】
1. 体重不增或下降 2. 皮下脂肪减少至消失 3. 各系统功能紊乱 4. 并发症
精选版
13
【临床表现】
1. 体重不增或下降
体重不增(最早表现)
体重下降
身高增长缓慢
长期中重度营 养不良会造成
身材矮小
精选版
14
【临床表现】
2.皮下脂肪减少至消失
① 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为特点 ② 皮下脂肪减少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
脂肪消耗→血胆固醇↓→脂肪肝
相对总水量↑→水电解质紊乱
精选版
9
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膳食供给不足 (原发)
营养素缺乏
疾病(继发)
体内贮存下降→
组织营养
精选版
10
抑制与烦闹不安 便秘或腹泻、纳差
血压下降,脉细弱 胸腺、淋巴组织萎缩,Ig↓
精选版
11
【病理生理】:新陈代谢异常
提示近期或急性营养不良
轻度: x 2SD;重度 x 3SD;介于2~3SD为中度
精选版
18
【【临临床床表表现现】】
3.各系统功能紊乱
① 外观骨骼肌肉 ② 神经系统 ③ 消化系统 ④ 循环系统 ⑤ 免疫系统
精选版
19
【【临临床床表表现现】】
4.并发症
① 最常见并发症:营养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 ② 维生素缺乏:最常见的是VitA/D缺乏 ③ 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腹泻 ④ 自发性低血糖:不及时救治可呼吸衰竭死亡
精神状态
正常
烦躁不安
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
精选版
17
营养不良分型
1.体重低下型:年龄别体重<同龄同性别(均数 减2个标准差)
反映过去或现在有营养不良,但不能区分急、慢性
2.生长迟缓性:年龄别身高<同龄同性别(均数
减2个标准差)
x
提示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消瘦型:身高别体重<同龄同性别(均数减2个 标准差)
第五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康金凤
精选版
1
内容
精选版
2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 障碍患儿的护理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二、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精选版
3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
简称营养不良,是因缺乏能量和(或) 蛋白质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主要表现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水 肿,伴各器官功能紊乱。
精选版
4
临床上常见3种类型:
消瘦型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 浮肿型 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消瘦-浮肿型 介于两者之间
精选版
5
精选版
6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喂养不当
母乳不足/突然断奶/饮食习惯不良
奶粉配置过稀/长期喂淀粉食物
病 2.消化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解剖异常

消化系统功能异常
3. 需要量增多
疾病恢复期
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双胎、早产儿
4. 消耗量过大:
糖尿病、甲亢、恶性肿瘤
精选版
7
病因
食物摄入不足或不充分
食物吸收不足
营养不良
食物供给不足
饮食习惯不良 疾病
精神因素
代谢异常
精选版
8
发病机制
蛋白质不足
负氮平衡→总蛋白↓→胶体渗透压↓→水肿
白蛋白↓酶功能↓ →代谢低下 Ig↓→免疫低下
能量不足 → 糖原消耗→低血糖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
0.8~0.4cm <0.4cm
消失
长期、严重→→身长不增、或缓慢 身高(长)
正常
低于正常
明显低于正常,常低于P3(均数减3个标 准差)
消瘦 皮肤 肌张力
不明显 干燥 正常
明显
皮包骨样
干燥、苍白 苍白、干皱,无弹性,可出现瘀点
明显降低、肌 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 肉松弛
生素A/D缺乏 5. 知识缺乏(家长) 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经验
精选版
24
【护理措施】
1. 饮食调整 2. 促进消化 3. 预防感染 4. 观察病情 5. 一般护理
精选版
25
【护理措施】
1.饮食调整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 添加,直到恢复正常。
(1)轻度: 能量60~80kcal/kg•d到140 kcal/kg•d; 蛋白质3g/kg·d~(3.5-4)g/kg·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