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诊断异常胎儿追踪随访制度
产前筛查技术、转诊、追踪制度

砚山县中医医院产前筛查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观察制度根据国家卫健委《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产前诊断技术基本标准相关要求,为规范我院产前筛查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诊断技术服务,防治胎儿出生缺陷,促进产前筛查技术应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产前筛查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观察制度。
一、产前筛查专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经产前筛查技术培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人员名单报医务科备案,并由医务科报州、县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二、履行产前筛查告知。
产前筛查必须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按照知情选择、孕妇自愿的原则进行。
产前筛查结果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接受筛查的孕妇,孕妇血清学筛查报告单应包括筛查项目所针对的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检测数值和相应的临床建议。
三、规范阳性病例转诊。
开展产前筛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与经许可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机构建立工作联系,签订转诊协议,保证筛查发现的高危可疑病例得到后续诊断。
四、加强阳性病例随访。
落实产前筛查随访制度,对筛查发现的高风险孕妇进行跟踪随访,督促落实后续诊断、治疗,并做好随访记录。
五、建立产前筛查技术档案。
产前筛查纳入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六、强化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
产前筛查实验室必须加强室内质控,参加机构间实验室能力比对试验(验证试验)、现场抽样检查和实验室质量评定;严格执行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筛查方法、筛查指标、筛查试剂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标准,并报签订转诊协议的产前诊断机构统一管理。
七、八、加强产前筛查技术指导。
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产前筛查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与质量控制,承担产前筛查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工作,对产前筛查机构的筛查效果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筛查效果提出改进意见,督促落实筛查技术规范,促进提高产前筛查质量。
九、加强监督检查。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在医疗领域,产前筛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用于提前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然而,在一些高危及疑难病例中,可能需要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这些病例能够顺利进行转诊并进行随访,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应运而生。
一、转会诊流程在产前筛查中,一旦发现高危及疑难病例,首先应及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向其提供转会诊的建议。
转会诊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认病例:产前筛查结果显示胎儿可能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确认。
2. 给予建议:医生向患者解释当前病情,告知可能的风险,并建议其转会诊察。
3. 转会诊咨询:患者接受建议后,需要与专科医生进行咨询,了解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4. 转诊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意愿,完成转诊申请并联系相应的专科医生。
5. 转诊确认:专科医生确认接受转诊,并安排患者前往就诊。
6. 专科诊断:专科医生根据转诊病例的相关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
7. 治疗方案制定:专科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二、追踪随访制度除了转会诊,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的随访工作同样重要。
追踪随访制度的目的是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以下是追踪随访制度的主要内容:1. 随访时机:根据病情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随访时间节点。
例如,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
2. 随访方式:随访可以采用电话、短信、在线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
根据需要,也可以安排面对面的随访。
3. 信息记录:随访时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4. 问题解答: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或问题,医生要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5. 治疗调整:根据随访结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
6. 心理支持:在随访过程中,医生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应对病情。
异常胎儿处理规章制度范本

异常胎儿处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健康,规范异常胎儿处理程序,维护医疗秩序,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处理异常胎儿过程中的规定。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异常胎儿处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程序,保证医疗质量。
第二章定义第四条异常胎儿是指孕妇胎儿在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可能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发育和健康。
第五条医疗机构是指承担诊疗和治疗工作的医院、诊所等医疗单位。
第六条医务人员是指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
第三章异常胎儿处理程序第七条孕妇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及通过B超、羊水穿刺等检查手段进行胎儿健康监测。
第八条如果孕妇胎儿出现异常情况,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告知孕妇,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
第九条在确定需要终止妊娠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听取孕妇家属的意见,并进行医疗鉴定。
第十条终止妊娠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在严格医学指征下进行手术。
第十一条在终止妊娠后,医务人员应当进行术后护理,并定期复查,确保孕妇身体康复。
第四章责任和义务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异常胎儿处理工作责任人,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处理异常胎儿过程中,应当保护孕妇隐私,尊重其意见和选择。
第十四条孕妇家属应当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第五章处罚和监督第十五条对违反异常胎儿处理规章制度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异常胎儿处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其规范运作。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章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订,应当履行相应程序。
第十八条对于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异常胎儿处理规章制度的范本,希望能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处理异常胎儿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愿所有的产妇和胎儿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关爱,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踪随访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踪随访工作制度
1.追踪随访内容包括:检测可疑阳性标本、不合格标本、确诊患儿等。
2.检测阳性标本、不合格标本的随访由血片送检单位负责,市妇幼保健院随访人员应进行督导和检查随访。
3.市妇幼保健院的可疑阳性病例追访工作由妇幼项目办随访人员负责。
4.妇幼项目办对复查病例信息进行登记,做好记录,对超过七天没有到潍坊新筛中心确诊检查的阳性病例应寄挂号信延误通知,并做好记录。
5.对于失访、拒绝随访等情况的标本,妇幼项目办应每月进行统计记录,上报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6.随访人员对联系方式不详、多次通知而未到潍坊新筛中心复查的失访者应再次或多次通知筛查单位质控员,根据所留信息资料采取挂号信邮寄进行追访,挂号信存根留档备查。
7.所有追访环节责任人应认真记录,保证追访效果。
产前诊断异常胎儿追踪随访制度

1.目的
及时追踪,做好质控,确保医疗安全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产前诊断中心护士
3.支持性文件
无
4.文件内容
4.1 对每一位在本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均作详细的登记,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以便随访。
4.2 实验室发现胎儿染色体、基因芯片或地贫基因等阳性病例,经两名医师签名后发报告给临床组主任,由专职护士及时通知孕妇尽快回院就诊,检验报告交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向孕妇进行遗传咨询,提出咨询意见。
4.3 由专职护士电话随访孕妇了解胎儿情况,终止妊娠者了解胎儿外观及尸体解剖情况;继续妊娠者电话了解定期产检情况(超声及产科情况),并反馈医生,产后随访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随访至12周,个别特殊病例随访至1-2岁,并做好记录。
4.4 专职护士统计产前诊断异常病例,反馈给科主任,每季度进行讨论。
5.相关文件
无
第 1 页
第2 页。
孕产妇随访工作制度

孕产妇随访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孕产妇在整个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孕产妇的随访工作。
三、随访对象1. 所有注册孕期保健的孕产妇。
2. 高危孕产妇,包括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龄孕妇、未婚孕妇、生育过异常儿等。
四、随访时间和次数1. 孕早期(1-12周):至少1次。
2. 孕中期(13-27周):至少2次。
3. 孕晚期(28周至分娩):至少3次。
4. 产褥期(分娩后42天):至少1次。
五、随访内容1. 询问病史、了解一般情况,如体重、血压、心率等。
2. 观察有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异常情况。
3. 进行产科检查,如观察子宫大小、胎心率、胎位等。
4. 指导孕期保健,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
5. 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如唐氏综合症筛查、先天性畸形筛查等。
6. 宣传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知识。
7. 了解并记录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家庭情况,如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等。
六、随访方式1. 面对面随访:医务人员直接对孕产妇进行随访,了解病情、给予指导和处理。
2. 电话随访:通过电话了解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病情,给予指导和建议。
3. 网络随访: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咨询、答疑和指导。
七、随访工作要求1. 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孕期保健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2. 随访过程中,要尊重孕产妇的隐私和意愿,保护其个人信息。
3. 随访记录应详细、准确、完整,便于管理和查询。
4. 对高危孕产妇,要增加随访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不能解决的,要及时转诊和referral。
八、随访工作评估1. 定期对随访工作进行评估,包括随访覆盖率、随访质量、孕产妇满意度等。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保障高危孕产妇的母婴安全,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机构成立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小组,由产科、内科、儿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协调解决追踪随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母婴安全。
第三条追踪随访对象本制度适用于下列高危孕产妇:1. 有既往史、家族史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母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2. 本次孕期发现有严重疾病或并发症的孕产妇;3. 分娩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或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孕产妇;4. 其他经医生评估为高危的孕产妇。
第四条追踪随访内容1. 定期随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孕期健康状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评估风险因素,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治疗措施。
2. 紧急随访:对发生并发症或紧急情况的孕产妇,立即进行随访,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3. 产后随访:对分娩后的孕产妇进行产后随访,了解产后健康状况、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治疗措施。
第五条追踪随访流程1. 初诊评估: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初诊评估,确定随访计划和治疗方案。
2. 定期随访:按照随访计划,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记录随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3. 紧急随访:发生并发症或紧急情况时,立即进行紧急随访,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4. 产后随访:分娩后,按照随访计划进行产后随访,记录随访情况,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治疗措施。
第六条信息管理1. 建立高危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记录高危孕产妇的基本信息、随访情况、治疗措施等。
2. 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3.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七条培训和考核1. 对追踪随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追踪随访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异常胎儿处理和随访工作制度

编码NFYZD-YWBJB-11-2021 版本 3
制度名称异常胎儿处理和随访工作制度总页码 1
适用范围孕产保健部修订日期2021-06-30
制定部门医务保健部生效日期2021-07-01 1、目的:
为保障母婴健康,努力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出生缺陷终止娠病例的管理,低围产儿死亡,不断提高儿童生存质量。
2、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主席令第三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国务院令第308号)
《浙江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办法》(浙卫发(2005)86号)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好娠的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9号)
3、内容:
3.1 我院对于异常胎儿处理的规定如下。
3.1.1严重异常,有明确致畸致残缺陷甚至致死,孕周≥28周,转产前诊断中心按规定开具建议终止妊娠证明。
3.1.2一般异常,但无严重致畸致残缺陷。
进一步检查并告知可能风险。
孕妇及家属坚持要求放弃胎儿者,填写《要求终止妊娠申请单》本人和丈夫签名,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决定。
3.2 对所有胎儿异常孕妇均有专人进行追踪随访并记录分娩结局。
历次修订时间:2005年08月、2012年07月。
孕情监测和随访服务制度

孕情监测和随访服务制度
一、为孕126周前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二、对孕16~20周、21~24周的孕妇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三、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产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四、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发现孕妇孕情消失,应在24小时内向县高危管理中心和县卫生局报告。
五、对现孕妇女实行月随访。
具体访视内容有:早孕保健、产前保健,指导孕期卫生和营养,预测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开展高危妊娠和筛查、监护和管理,产时保健。
六、建立孕情信息登记、上报制度。
对在随访服务工作中发现未足月的妊娠终止,或者不明原因的孕情中断,或超过预产期而孩子不知去向,且没有证据证明孩子已死亡等异常现象的,要及时报告县卫计局组织调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应与乡镇镇、村计生专干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情,对符合政策的生育对象,切实做好孕期全程管理与服务工作,杜绝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违法现象的发生。
八、对育龄妇女的孕情变动情况,应及时掌握,及时报告。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
一、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由遗传咨询人员解释筛查结果,并向其介绍进一步检查或诊断的方法,阳性结果的处理由孕妇或家属决定,最大限度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二、高风险的孕妇产前诊断率宜≥80%,采血机构不得超越许可范围,擅自从事产前诊断技术。
对高风险病例,在未进行产前诊断前,不能为孕妇做终止妊娠的处理。
三、采血机构负责产前筛查高风险病例的转诊,产前诊断机构对孕22周内进行筛查高风险病例的后续诊断。
四、采血机构确保对象产前筛查资料的完整性,做好阳性病例的追踪随访和记录,尊重孕妇的隐私权,对实施产前筛查的所有病例均应予以保密。
五、产前筛查管理中心做好全区采血机构的培训指导、结果反馈、质量控制、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等。
六、医师填写产前筛查申请单时须包括被筛查人的电话号码或联系地址,以便随访。
七、应将筛查结果及时通知高危孕妇,并由有关遗传咨询医生进行解释和给予相应的医学建议。
八、对于高危孕妇,若患者同意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应追踪诊断结果。
若孕妇不同意产前诊断,应继续追踪随访至分娩后,了解孕期是否顺利及胎儿或新生儿是否正常。
九、对于筛查结果为非高危孕妇也应进行随访至分娩后,以便了解筛查试验的假阴性。
十、应将随访结果登记在《产前筛查随访结果记录簿》上,并定期总结统计分析。
社区医院产检随访制度范本

社区医院产检随访制度范本一、随访目的为了更好地关爱孕产妇健康,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社区医院将对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以了解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二、随访对象1. 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包括怀孕期间、分娩后至产后42天内的妇女。
2. 辖区内高危孕产妇,如年龄<18岁或>35岁、妊娠合并症、分娩并发症等。
3. 辖区内既往有不良生育史的女性,如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
三、随访时间及频次1. 怀孕期间:(1)首次随访:孕6-8周,了解孕产妇基本情况,建立随访档案。
(2)定期随访:孕12、16、20、24、28、32、36、40周,了解孕产妇身体状况、胎儿发育情况,提供孕期保健指导。
2. 分娩后至产后42天:(1)产后24小时内:了解产妇基本情况,提供产后护理指导。
(2)产后1周、2周、4周、6周:了解产妇身体恢复情况,提供产后康复指导。
四、随访内容1. 孕产妇一般情况:了解孕产妇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情况等。
2. 孕期健康状况:了解孕产妇的饮食、睡眠、心理状况、体重增长等。
3. 胎儿发育情况: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胎位、胎心等。
4. 产后恢复情况: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子宫复旧情况、乳汁分泌情况等。
5. 家庭支持情况:了解家庭成员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关心、支持程度等。
五、随访方式1. 家庭访视: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了解孕产妇的情况,提供面对面指导。
2. 电话随访: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定期通过电话了解孕产妇的情况,提供远程指导。
3. 网络平台:利用社区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孕产妇提供在线咨询、答疑解惑。
六、随访注意事项1. 随访过程中,尊重孕产妇的隐私权,保护其个人信息。
2. 随访过程中,注意沟通技巧,用语文明,态度热情,给予孕产妇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3. 根据随访结果,为孕产妇提供个性化的保健建议和指导,帮助其度过孕期和产褥期。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一、胎儿处理制度:1.建立胎儿健康监测系统。
通过定期进行胎儿心电监护、胎动监测等,全面掌握胎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诊断胎儿异常情况。
3.加强疾病筛查和诊断。
在怀孕初期进行羊水穿刺、唐氏综合征筛查等,及早诊断出胎儿异常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提供胎儿保护措施。
针对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情况,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保护胎儿免受损害。
二、胎儿随访制度:1.分娩前的随访。
在分娩前的最后几周,定期进行胎儿心率监测、胎动数量观察等,了解胎儿状况,做好分娩准备。
2.分娩过程中的随访。
在分娩过程中,及时观察胎儿心率变化、胎动情况等,及早发现和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胎儿顺利出生。
3.分娩后的随访。
在分娩后的数周内,对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发育评估、疫苗接种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出现的异常情况。
此外,还应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孕产妇对异常孕产期的认识,及早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和延误病情。
在建立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和随访制度时,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生应提高专业水平,及时诊断和处理异常情况;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随访,并加强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
总之,建立完善的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和随访制度,可以提高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孕产期的风险,确保胎儿安全出生。
这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孕产期医学的发展。
妇幼保健机构产前筛查转诊及跟踪观察制度

妇幼保健机构产前筛查转诊及跟踪观察制度
一、对高危病例的转诊,按逐级管理的原则,市产前诊断中心接受县级及市直各医疗保健机构的转诊,对疑难病例确诊有困难的,由市产前诊断中心转省级产前诊断中心确诊。
二、高危病例的转诊须经产前诊断中心负责人同意,由经治医师开具转诊单,并写好转诊记录,按“知情同意”的原则向孕妇交待转诊的有关情况。
三、所有转诊的病例需做好登记,每月一统计,
做好后续跟踪观察。
四、所有高危病例在未确诊前要进行跟踪观察,利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有专人负责、上下沟通。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高危孕妇转送到市产前诊断中心,市产前诊断中心要定期将确诊结果通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最终的确诊结果和处理意见要记录在案,保存好有关资料。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1目的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证孕产诊疗技术的安全、有效。
2范围适用于各孕产期诊疗处理的科室遵守。
3定义异常胎儿包括胎位异常和胎儿发育异常两种情况。
胎儿发育异常包括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功能性异常等形式。
4要求4.1参与孕产妇诊疗的医师必须取得相应的专业证照。
所有医师需本院注册医师的同时,具备:4.1.1实施孕期管理的产科医师必须取得《母婴技术服务资格证》。
4.1.2实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人员,必须取得《产前技术服务证》。
4.1.3实施系统超声筛查的医师需取得《产前技术服务证》。
4.1.4实施因异常胎儿需终止妊娠的医师需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合格证》。
4.2孕前保健:由妇保科实施,在患者计划受孕前3个月进行。
做孕前健康检查、卫生指导、健康教育等。
4.2.1孕期管理:由产科负责实施,按照孕期管理规范执行。
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进行孕期检查管理,直到妊娠终结,总检查次数不少于5次。
4.2.2所有建卡孕妇于孕15-20周做产前筛查(唐氏筛查),但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危者),经治医师应当建议其直接进行产前诊断:4.2.2.1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4.2.2.2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4.2.2.3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4.2.2.4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4.2.2.5年龄超过35周岁的。
4.2.3孕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B超检查。
4.2.4孕24-28周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对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孕早期建卡时进行筛查)。
4.2.5孕期内检测高危妊娠,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进行评分并专案管理。
4.3孕妇知情同意管理4.3.1孕妇享有知晓病情、诊断、治疗措施、预后等方面情况的权利。
4.3.2所有产前筛查涉及的检查项目必须获得被检查者的知情同意,并签订书面同意书后方能进行检查。
出生缺陷患儿随访制度

出生缺陷患儿随访制度(一)推进一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各种高危因素1.实施婚前医学检查。
全面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婚检率。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配齐婚检人员和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设置婚前医学检查项目。
由县卫生计生局牵头,县民政局大力支持配合实施,优化服务流程,方便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和婚前保健”一站式婚育综合服务;县财政局做好婚检经费保障工作,并监督资金使用。
2.加强免费婚前宣教指导和咨询。
在广大未婚青年中广泛开展有关出生缺陷干预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咨询。
倡导新婚育龄妇女服用叶酸,对农村妇女继续实施免费增补叶酸。
民政部门负责对新婚登记夫妇发放婚前保健宣传材料。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农村计划怀孕妇女叶酸发放工作及提供相关资料,县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做好婚前宣教、指导和咨询工作。
县教育局应当指导和督促中等以上学校将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3.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继续在全县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对农村计划怀孕夫妻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4.做好环境中高危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加强女职工、农村适龄妇女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落实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和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劳动保护政策。
(二)落实二级预防措施,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1.做好孕期保健。
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孕妇学校的开设,做好母婴保健指导、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等系统培训;在早孕建册、建卡时,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知识宣教,并按孕周进行跟踪服务。
2.开展免费产前筛查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胎儿缺陷发现率,实现怀孕9-20周的孕妇在知情自愿参与下至少接受1次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
由县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血片采集,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和递送血清标本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测。
(推荐)产前筛查技术管理、转诊、追踪制度

砚山县中医医院产前筛查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观察制度根据国家卫健委《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及产前诊断技术基本标准相关要求,为规范我院产前筛查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诊断技术服务,防治胎儿出生缺陷,促进产前筛查技术应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产前筛查技术档案管理、转诊、追踪观察制度。
一、产前筛查专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经产前筛查技术培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人员名单报医务科备案,并由医务科报州、县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二、履行产前筛查告知。
产前筛查必须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按照知情选择、孕妇自愿的原则进行。
产前筛查结果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接受筛查的孕妇,孕妇血清学筛查报告单应包括筛查项目所针对的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检测数值和相应的临床建议。
三、规范阳性病例转诊。
开展产前筛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要与经许可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机构建立工作联系,签订转诊协议,保证筛查发现的高危可疑病例得到后续诊断。
四、加强阳性病例随访。
落实产前筛查随访制度,对筛查发现的高风险孕妇进行跟踪随访,督促落实后续诊断、治疗,并做好随访记录。
五、建立产前筛查技术档案。
产前筛查纳入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六、强化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
产前筛查实验室必须加强室内质控,参加机构间实验室能力比对试验(验证试验)、现场抽样检查和实验室质量评定;严格执行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筛查方法、筛查指标、筛查试剂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标准,并报签订转诊协议的产前诊断机构统一管理。
七、八、加强产前筛查技术指导。
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产前筛查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与质量控制,承担产前筛查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工作,对产前筛查机构的筛查效果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筛查效果提出改进意见,督促落实筛查技术规范,促进提高产前筛查质量。
九、加强监督检查。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前筛查在减少常见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和胎儿结构性异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某些情况下产前筛查结果可能存在误报或漏报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针对高危及疑难病例的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一、转会诊制度对于产前筛查后被判定为高危和疑难病例的孕妇,应该建立起转会诊制度,将其转至相关专科进行深入检查和诊断。
具体的制度如下:1. 信息传递:产前筛查机构应及时将高危和疑难病例的筛查结果、相关病史和个人信息等资料传递给相关专科医生。
必要时,可以采用加密传输手段保护隐私。
2. 专科评估:接受转会诊的高危和疑难病例应该经过一系列专科评估,例如妇产科、遗传科、心脏科等。
各个专科医生应根据自身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孕妇提供最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病例讨论:由相关专科医生组成的病例讨论小组,应定期召开讨论会议,对每个高危和疑难病例进行综合评估和讨论,以确定最佳的医疗方案。
二、追踪随访制度为了确保高危和疑难病例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管理,应建立追踪随访制度。
具体的制度如下:1. 随访计划:根据孕妇的病情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随访计划应包括产检时间、检查项目、随访频率等,以确保孕妇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指导。
2. 定期随访:孕妇应按照随访计划定期就诊,接受产检和检查。
医生应及时记录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发育情况等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3. 家庭指导:针对高危和疑难病例,应加强家庭指导和心理支持。
医生应向孕妇和其家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护理、饮食调整、遗传咨询等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
总结: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转会诊制度,可以确保高危和疑难病例得到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通过建立追踪随访制度,可以保证高危和疑难病例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管理。
产前筛查技术管理、转诊、追踪制度

砚山县中医病院产前筛查技巧档案治理.转诊.追踪不雅察轨制依据国度卫健委《产前诊断技巧治理办法》及产前诊断技巧根本尺度相干请求,为规范我院产前筛查技巧档案治理.转诊.追踪.诊断技巧办事,防治胎儿出生缺点,促进产前筛查技巧运用,联合我院现实,制订产前筛查技巧档案治理.转诊.追踪不雅察轨制.一.产前筛查专业人员必须取得响应的执业资历,并经产前筛查技巧培训,控制根本常识和技巧,取得响应的执业资历,人员名单报医务科存案,并由医务科报州.县卫生主管部分存案.二.实行产前筛查告诉.产前筛查必须在普遍宣扬的基本上,按照知情选择.妊妇自愿的原则进行.产前筛查成果必须以书面情势告诉接收筛查的妊妇,妊妇血清学筛查陈述单应包含筛查项目所针对的先本性缺点和遗传性疾病产生的概率.检测数值和响应的临床建议.三.规范阳性病例转诊.开展产前筛查办事的医疗保健机构要与经允许开展产前诊断技巧办事的机构树立工作接洽,签署转诊协定,包管筛查发明的高危可疑病例得到后续诊断.四.增强阳性病例随访.落实产前筛查随访轨制,对筛查发明的高风险妊妇进行跟踪随访,督促落实后续诊断.治疗,并做好随访记载.五.树立产前筛查技巧档案.产前筛查纳入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产前诊断技巧的医疗保健机构,完美.健全的规章轨制和各项技巧规范,树立健全技巧档案.六.强化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产前筛查实验室必须增强室内质控,介入机构间实验室才能比对实验(验证实验).现场抽样检讨和实验室质量评定;严厉履行21—三体分解征和神经管缺点的筛查办法.筛查指标.筛查试剂的迟钝度与特异度尺度,并报签署转诊协定的产前诊断机构同一治理.七.八.增强产前筛查技巧指点.产前诊断机构应该对产前筛查机构进行营业指点与质量控制,承担产前筛查技巧人员的培训.进修和持续教导工作,对产前筛查机构的筛查后果按期进行评估,并依据筛查后果提出改良看法,督促落实筛查技巧规范,促进进步产前筛查质量.九.增强监视检讨.各级卫生行政部分增强对产前筛查技巧办事机构的监视治理,按期组织开展检讨,促进开展产前筛查技巧办事,进步产前筛查率,改正违规行动,规范产前筛查技巧办事.十.做好信息统计.陈述.剖析.产前筛查信息已经纳入妇幼卫生年报统计指标体系,成为国度法定统计陈述信息.产前筛查机构应该增强产前筛查数据信息的统计.陈述工作,按季度将产前筛查人数.阳性人数等数据报当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单项21—三体分解征和神经管缺点产前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还应按期将筛查成果.阳性率.阳性病例.假阴性病例等情形陈述签署转诊协定的产前诊断机构.产前诊断机构要统计和剖析产前筛查.诊断技巧办事的有关信息,尤其是确诊阳性病例的有关数据,按期向省卫生厅陈述.附件:江西省产前筛查技巧根本尺度(试行)二O 一一年四月二十日附件:江西省产前筛查技巧根本尺度(试行)依据卫生部《产前诊断技巧治理办法》及相干根本前提.尺度.技巧规范文件和《江西省产前诊断技巧治理实行办法》,联合我省现实,制订本尺度.一.组织设置(一)开展产前筛查技巧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成立产前筛查治理组织,由分担院引导任主任,负责产前筛查技巧办事工作的分解调和;下设办公室和材料室,分离负责具体的治理和信息档案工作.(二)开展产前筛查技巧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有响应的营业科室作技巧支持,包含宣教室.遗传咨询门诊.影像(超声)室.生化免疫实验室.妇产科.儿科等专业科室.二.人员请求从事产前筛查技巧办事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历或磨练技师资历,有优越的职业道德.人员保持相对稳固.(一)人员数目1.临床医师:从事遗传咨询.影像(B 超).妇产科.儿科医师各1名以上.2.实验室人员:生化免疫技巧人员1名以上.(二)专业技巧人员的根本前提1.临床医师(1)医学院(校)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巧职称,具备妇产科或其他相干学科三年以上临床经验,并接收过临床遗传专业培训.(2)应具备以下专业根本常识和技巧:①控制产前咨询的目标.原则.步折衷根本计谋;②控制罕有染色体病及遗传病的临床表示.一般过程.预后.遗传方法.遗传风险及可采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③控制罕有的致畸身分.道理以及预防措施;④控制罕有遗传病和先天缺点的检测办法及临床意义;⑤控制有关的司法.律例和划定.2.影像(B超)医师(1)医学院(校)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巧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2年以上,并接收过超声产前筛查的体系培训;(2)闇练控制胎儿发育各阶段脏器正常与平常超声图像,能辨别罕有的轻微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3.实验室技师(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巧职称,从事实验室工作两年以上,并接收过产前筛查技巧培训;(2)技巧人员具有以下根本常识和技巧:①控制标本收集与保管的根本常识;②控制无菌操纵技巧;③控制免疫标识表记标帜检测技巧的根本常识与技巧;④控制质量控制常识与技巧;⑤控制有关的司法.律例和划定.三.衡宇请求产前筛查响应科室名称及衡宇间数请求:宣教室1间,遗传咨询室1间,生化免疫室(检测室.剖析室)2间,B超室1间,放射科2-3间.四.装备配备装备名称及数目请求:影像(B超)室:黑色B超1-2台,200毫安以上X光机1台;生化免疫室:时光荧光分辩仪(酶标仪.金标定量仪.化学发光仪)1台,pH 计1台,通俗冰箱1台,低温冰箱(-80℃)1台,离心计心情1台,恒温水浴箱1台;宣教室:电视机,多媒体装备等.五.营业规模(一)宣扬预防先天缺点的科学常识,按照知情赞成原则进行产前筛查;(二)开展与产前筛查相干的遗传咨询;(三)产前筛查发明胎儿平常的,将妊妇转至允许开展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明白诊断;(四)树立健全技巧档案治理.追踪不雅察及转诊轨制.。
孕情监测和随访服务制度

孕情监测和随访服务制度
一、为孕126周前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二、对孕16~20周、21~24周的孕妇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三、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产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四、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中发现孕妇孕情消失,应在24小时内向县高危管理中心和县卫生局报告。
五、对现孕妇女实行月随访。
具体访视内容有:早孕保健、产前保健,指导孕期卫生和营养,预测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开展高危妊娠和筛查、监护和管理,产时保健。
六、建立孕情信息登记、上报制度。
对在随访服务工作中发现未足月的妊娠终止,或者不明原因的孕情中断,或超过预产期而孩子不知去向,且没有证据证明孩子已死亡等异常现象的,要及时报告县卫计局组织调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应与乡镇镇、村计生专干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情,对符合政策的生育对象,切实做好孕期全程管理与服务工作,杜绝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违法现象的发生。
八、对育龄妇女的孕情变动情况,应及时掌握,及时报告。
(推荐)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一、乡村医生每月进行一次孕情摸底及高危筛查,各乡、社区每月进行一次高危筛查,县级每季度进行一次高危筛查,对筛查情况完成高危筛查总结。
二、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12周以前)、中(孕16~24周)、晚(28~40周)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查出高危及时登记、上报,指导定期产前检查。
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三、进一步强化高危孕产妇的报告、追踪、面访制度。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制度》。
对筛查出来的高危孕产妇,乡村医生要入户面访二次,乡妇幼专干对评分在15分以上的高危孕妇要进行个案追踪并面访1—2次,县妇幼保健院对评分在20分以上的高危孕妇要进行个案追踪并面访1—2次,重点指导其孕产妇保健及相关注意事项。
四、进一步落实高危孕产妇的分级管理及转诊制度。
一般乡卫生院处理无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中心卫生院仅能处理高危(除社会因素、致畸因素)评分10分以下的孕产妇;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除县原则上只接受(除社会因素、致畸因素)评分在10—20分孕产妇住院分娩;对评分在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应向州级医疗保健机构转送,严禁、隐瞒、滞留高危。
五、对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高危孕妇,实行州、县、乡三级三重管理,县妇幼保健院按月上报评分≥20分或固定高危因素评分≥10分的孕产妇至州妇幼保健院。
六、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新发生的急危重症孕产妇及时电话上报至县妇幼保健院基层科,再由县妇幼保健院及时上报至州妇幼保健院。
七、县保健院对乡镇转入的孕产妇应及时安排专人进行面访,并及时将病情反馈给辖区的妇幼保健科。
各级均需按要求追踪管理高危孕产妇直至产后42天结案。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及时追踪,做好质控,确保医疗安全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产前诊断中心护士
3.支持性文件
无
4.文件内容
对每一位在本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均作详细的登记,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以便随访。
实验室发现胎儿染色体、基因芯片或地贫基因等阳性病例,经两名医师签名后发报告给临床组主任,由专职护士及时通知孕妇尽快回院就诊,检验报告交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向孕妇进行遗传咨询,提出咨询意见。
由专职护士电话随访孕妇了解胎儿情况,终止妊娠者了解胎儿外观及尸体解剖情况;继续妊娠者电话了解定期产检情况(超声及产科情况),并反馈医生,产后随访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随访至12周,个别特殊病例随访至1-2岁,并做好记录。
专职护士统计产前诊断异常病例,反馈给科主任,每季度进行讨论。
5.相关文件
无
第 1 页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