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多重主题解读-6页文档资料
基于英美新批评视域解读《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基于英美新批评视域解读《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作者:夏艺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3期内容摘要:《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是马克·吐温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呈现的悖论、反讽以及张力等新批评的要素,解读这些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批判和讽刺社会现实,并揭露人性中虚伪、浮躁、无视真善美、追名逐利的丑恶一面。
关键词:悖论反讽张力虚伪浮躁人性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之父”以及美国式幽默的先驱。
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
他擅长用幽默轻快的笔调讽刺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
《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是马克·吐温创作于1893年的一部短篇小说,五年之后他将其改编为同名剧本。
随后被改编为一个两幕剧在百老汇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该小说讲述了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和他的三个朋友发现了一个规律:没有名气的画家只有在死后才会变得出名。
因此三个朋友就帮助米勒制造了死亡的假象。
米勒“死”后,他越来越出名,他的作品越来越价值不菲,通过出售大量“生前”的作品,他和三个朋友都变成了富翁。
但是米勒的富有和名气都是“死后的”,因为他不得不隐姓埋名,乔装成另外一个人的身份来生活,度过悲苦、孤独和虚幻的余生。
国外学者对这部短篇小说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对于改编后的剧本《他是死了吗?》的研究,且对这个剧本的评价争议非常大。
有的评论家认为相对于小说家而言,这部剧本证明了马克吐温是一个很差劲的戏剧作家。
Dawidziak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中认为《他是死了吗?》作为一部戏剧简直就是一个灾难,充分证明了马克吐温不具备戏剧作家的才能[1]。
当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他是死了吗?》是一部相当成功的闹剧。
浅谈纪录片《人间世》
浅谈纪录片《人间世》作者:王可馨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8期医院,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本科的时候,血液科老师给讲了一个例子,是他读研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男孩和女孩是高中同学,高考时男生顺利升学,女孩复读一年考取同一所大学,学舞蹈,两人感情很好。
后来男孩跑步跌倒后身上大片青紫,来到医院检查后确诊白血病,女孩一直陪着男孩治疗,但是是白血病啊,预后很不好的一型。
男孩状况一直不好,临走的时候非常痛苦,正当所有人都在搶救,后来宣布死亡时间的时候,女孩从窗台一跃而下,没错,她跟着他一起走了。
当时老师也才在读研,女孩的行为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女孩也死了。
老师说,他俩感情特别好,是奔着结婚去的。
当时听了很震惊,先不说女孩做的对不对,可有时爱情就是让人失去理智。
后来读研,来到医院,发现这真是一个有着人世间所有美好悲伤情感的地方。
”(来源:知乎向日葵姑娘)这是一个来自知乎上的故事。
看过以后,是震惊,是惋惜,也许还夹杂着一丝不理解。
不过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医院,这真是一个有着人世间所有美好悲伤情感的地方。
《人间世》就是这样一部呈现了医院里悲欢离合的纪录片。
在这短短的10集里,记录了发生在上海市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等多个医疗机构的故事,不仅有重症抢救、120急救、还有公民器官捐献,一个年轻癌症妈妈的抗癌日记,更有临终关怀……一集一集的看下去,不同集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混杂在一起,变得如同观看时的感受,有种说不出的五味杂陈。
有些片段却异常清晰。
离别与团圆“你愿意捐献器官吗?”“滚!”这是上海市华山器官获取组织(OPO)的协调员们经常遇到的对话。
最初,他们甚至会碰到这样的质疑:“你什么单位的?骗子吧!”在《团圆》这一集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父亲的手。
他们决定捐出25岁的儿子的器官。
然而最后一步,就是在协议单上签上这四个字——放弃治疗。
这四个字,他写不下去。
写下去,就等于承认了儿子的死亡。
《他是否尚在人间》人物语言的语用分析——基于格赖斯合作原则理论
又无 奈于现 实 的代表 作 ,人 物语 言个 性鲜 明 ,颇具 特色 。由该 小说 改编 的戏剧 被埃 里克 ・ 本 特利称 为 “ 超现 实 主义 的支 柱 ” 。 国 内外 一 些 学 者 多 从 小 说 的 多重 主 题 、人 物 形 象 、社 会 背 景 等 角 度 进 行 研
生 了特殊 会话 含义 ,即需要 信息 接 收者利 用语 境所 推 出的 言 外 之 意 [ 。 日常 生 活 中这 样 的 例 子 不 胜 枚举 ,例如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0 8— 2 5
作者简介 :冷卉 (1 9 8 0 一 ),女 .辽 宁丹东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一
8 0 —
第1 期
冷 卉 :对 《 他是否尚在人问》 中人物语言的语 用分析—— 基于格赖斯合作原则理论
( 一 ) 对量 的准 则的违反
中 图 分 类 号 :H 3 1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8 5 7 2( 2 0 1 3 )0 1— 0 0 8 0— 0 4
合作原 则 理 论 ( C o o p e r a t i v e P r i n c i p l e ) 是 语 用 学 中非 常重要 的理 论 ,它是 世界 闻名 的美 国语言 哲 学 家格赖 斯 ( G r i c e )在 1 9 6 7年 于哈 佛 大学 的演讲 中提 出的 。他 认 为 人 们 在 交 流 时 应 该 相 互 理 解 合 作 ,共 同遵守 一些 原则 以保证 交 流 的顺 利进行 ,这 些原 则 即 “ 合作原 则 ” ! 。格 赖斯 的合作 原 则包 括
・
四个范畴 ,即人们在遵循合作原则时所应信守的四 个 准则 :量 的 准则 ( t h e m a x i m o f q u a n t i t y ) 、质 的准 则 ( t h e ma I I n o f q u a l i t y) 、关 联 准 则 ( t h e ma x i m o f r e l a t i o n )和 方 式 准 则 ( t h e ma x i m o f m a n -
被压迫的自由意志——《他是否还在人间》中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而是为 了迎合讨好大众而创作的生产者 ,他们的画作也不再
是 即 兴所 致 , 而是 被 对 象化 的商 品 。在 这被 扭 曲 的社 会 中 , 人 人为 了生 存 , 不 得 不谄 媚 附 庸风 雅 的上 流 社会 , 进 而失 去 了 自 由的本 质 。“ 这一次 , 他 们 总 算没 有 把 一 个 天才 活 活 饿 死 , 然 后把 本 来 应 该 由他 本 人 得 到 的报 酬 装进 别人 的 口袋 。 ” 故 事 的
性 。人 则 使 自 己生命 活 动 本 身 变成 自己意 志 和 自己意 识 的 对 价 , 其结果必定是悲剧。 象。 ” 也就是说, 人 的本 质 是 有 意识 的 自 由的 活动 , 人 的活 动 受 自己 的 自 由意 识所 支 配 。而在 这 里 , 为 了生 存 , 他们放弃 了自 参 考 文 献
理 想和 爱 好 。
中, 社会存在与人 的本质相违 背, 当人的本性受到压抑和残害
马克思 曾写过: “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 种的类特性就在于 时 , 为 了生 存 , 人不 得 不 放 弃 自 己的 自由 意志 , 以迎 合 社 会 的 生命活动 的性质,而 自由的有 意识 的活动恰恰就是人 的类特 需要,历史发展 的需要。历史的发展若 以泯灭 自主 自由为代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 。其作品融
像卢卡奇分析的那样 , “ 只有当社会 中的对象化 形式使人
幽默 与 讽 刺 于 一体 , 既 富于 独特 的个 人 机 智 与妙 语 , 又 不 乏 深 的 本质 与其 存 在 相 冲 突 的 时候 ,只有 当人 的 本 性 由 于社 会 存
馆. 1 9 9 2 .
以偿成为 了富翁, 却成 了这社会 中被异化的工具 。“ 凡非 自由
越找寻越迷失——《他是否还活在人间》中生命意义的拉康式解读
关键词 : 困境 ; 镜像 理论 ; 生; 死
摘
要: 马克吐温的短篇 小说幽默讽刺却 又寓意深刻 , 常常在故事之外给人 以无限思索。以拉
康的镜像理论解读其《 他是否还活在人 间》 的生命意义, 从马克吐温给我们展 示的生死 困境看
感十足 , 却也深刻反映人生百态 , 令人深省。短篇小
说在 中国广受欢迎。《 他是活着还是死 了》 讲 述的 是 以著名 的绘 画大师 米勒 年轻 时成名 的故事 。米 勒
年轻 时候 和其 他 三 个 志 同道 合 的青 年 画 家 一 起 生 活、 画画 , 但是 因为 穷 困潦倒 , 他们 不 得 已想 出 以一 人假死 的主意摆 脱贫 困 。他们抓 住有 才华 画家一 般 在死后 作 品才 会 得 到 世 人 赞 誉 这 样 一 条 普 遍 的 规 律, 成 功 实施 了他们 的计划 。米勒 假 死 并 “ 死” 后 在
马克 吐温给我 们 的人 生深省 。
中 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 志码 : A
马克 吐温 被誉 为 美 国文 学 之 父 , 他 的作 品幽 默
吐温 这样评 价 自 己的短 篇 小 说 。在 小 说 中 , 年轻 画 家们 面对 的第 一 生命 困境 , 是 选 择 生 还 是死 ? 如果 选择 生 , 那 么必定 要 假 装 死 去 , 用 自己的 画炒 作 , 从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6 - - 2 0
第 5期
李 天娇 , 等: 越 找 寻越 迷失——《 他是否还活在人间》 中生命意义的拉康式解读
1 7 5
且一定要等他死后 才行 , 那时他 的画作也就身价百 倍 了。 ” 生物对外在于 自身 的形 象能 以一种类 似想 象的形式加 以 占有 J 。在 已经被贫 困逼到走 投无 路的境地时 , 他们欣喜的接受了这个计划, 并且开始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叙事分析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叙事分析摘要:《他是否还在人间》是马克吐温创作中期的短篇小说之一。
小说由两个叙事层的交错重叠把马克吐温极具特色的黑色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层故事中主要讲作者和斯密士的谈话。
第二层故事中以斯密士为主角讲述了他和画家米勒为解决生存问题不得已做戏包装炒作作品提高米勒身价,甚至为了财富和名誉策划"假死"一事。
小说中不同的视角转换、第一及第三人称的大量使用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使主题的呈现方式也出现了不同的转换。
关键词:叙事结构视角转换人称叙事手法Abstract: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which was finished at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the mid by mark twain is one of the Selected Short Stories of Mark Twain.It has two narrative structures.One tells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author and Smith. The other is a story about Millet who manages to hype his paintings even pretend to deadfor it can be sold a good price.This thesis will make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novel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the change of narrative perspective,the narrative person as well as the narrative methods.Key words:Narrative structure , the change of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person, narrative methods.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掌握了独具特色、幽默的俚语,并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抨击。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
J OURNAL OF DAL I UNI VER S I T Y
第1 3 卷 第1 期 2 0 1 4 年1 月
Vo 1 . 1 3 No . 1 J a n .2 0 1 4
[ D O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6 7 2 — 2 3 4 5 . 2 0 1 4 . 0 1 . 0 0 8
U n i v e r s i t y , K u n mi n g 6 5 0 0 9 2 ,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T h e s t u d y o n A m e r i c a n w r i t e r Ma r k T w a i n S s h o r t s t o r y/ s H e L i v i n g o r I s e H D e a d c a n b e s t a r t e d w i t h t h e i s s u e o f i d e n t i t y ,
w h o l o v e d p a i n t i n g a n d wa s f u l l o f d r e a m h a s g o n e . He l i v e s wi t h h i s h y b r i d — i d e n t i t y o f l o n e l i n e s s a n d a g o n y . Al t h o u g h h e i s p h y s i c a l l y
说中, 与更有名气 的《 百万英镑》 《 加利维拉县声名
狼藉 的跳蛙》 和《 三万元的遗产》 相 比, 《 他是否还在 人 问》 无疑是其小说 中一颗被海 草覆 盖的珍珠 , 其 光彩需读者仔细品味后方 能绽放。故事简单真实 ,
漂泊与归属_何其芳创作的精神实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何其芳是一个典型的“游者”(1)。
何其芳的“游”,最初为躲匪患,之后则为求学,进而寻求发展,离家乡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定居他乡。
在不同的境遇中,何其芳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他有意无意将其融进文学创作,这使他的作品带上鲜明的“漂游”色彩。
一、漂泊意识许纪霖先生曾说过:“知识分子永远是最不安分的,……在其灵魂深处,……总是不断地漂浮着。
”(2)这话用来概括何其芳一段时期里的人生状态,再恰当不过。
至少在1938年之前,何其芳无论在“灵魂”,还是肉体上,都是一个不断地漂着的人,漂泊中的何其芳曾因困顿而绝望过,他也在安逸中幻想过。
而所有这些,都被他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困顿中的绝望。
1929-1931年间,在外“游学”的何其芳曾产生过很重的绝望感,甚至动过自杀念头。
1930年,他在给朋友吴天墀的信中曾谈到自杀问题,他的一个同学自杀了,他说自己也想死:然而他竟然死了……,而我这样连自己一个人的死活都不能肯定的人,反不能不在事实上名义上活着,怪,真怪!这也是我没有信心与力量活在这人世的缘故。
……我要让我自己死去,而极力祝你们活着,也为的是证实这世界是否应当毁灭。
……我的天性是不适当于做活着的人的。
(3)对朋友的死,何其芳深感惋惜,认为一个有力量的,充满活力的人本不应该死去,相反,像他这样没有信心和力量,连死活都不能界分的人,属于天性不适合苟活者,才真正应该死掉。
何其芳当然未必会去死,他也在信中竭力做着自我慰藉,并告诉吴天墀说:“希望不要误会我会干出一回时髦的自杀剧”,但看得出他的绝望感是非常强烈的。
绝望感通过这一阶段的创作体现出来,且以两诗为例分析一下。
先看长诗《莺莺》。
表面看,《莺莺》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男女狂欢后,男子外出闯荡世界,女子在家苦等。
若干年后,闯荡者杳无音讯,苦等者变成孤坟。
作品的深层含义却是在表现绝望,“出外闯荡”与“在家苦等”象征了追寻的艰苦与漫长,结果则是长满枯草的“坟墓”,而“坟墓”又是贯穿全篇的意象,这使得全诗弥漫着一股死亡气息。
对存在意义的诗意追问
对存在意义的诗意追问唐梅秀品读郑敏先生的诗,仿佛跨越一座座山,聆听远处一道道风景的召唤,渐渐贴近天地相接的交界处,一个个无限的丰富、微妙、多变的世界迎面涌来,一颗沉郁、温润而又轻盈、鲜活的心灵真诚地敞开。
诗人审视着自然万物的瞬息变化,倾听着寂静的天籁之声,生发对存在意义的绵绵追问,有惊喜,也有忧伤,理性沉思和灵性顿悟中一种美丽的气息弥漫开来。
诗人何为?海德格尔在《林中路》援引荷尔德林哀歌《面包和葡萄酒》中的回答:“你说,但他们如同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里走遍大地。
”诗人庄严地吟唱着酒神,追踪着远逝诸神的踪迹,为其终有一死的同类追寻那通达转向的道路。
①2000年版《郑敏诗集》第九卷中“诗人的心愿”一诗,副标题取为“致寻找真和美的人”;诗集的序言中,她说“在飞机上最能体会从黑夜飞入黎明的强烈感受”,看见天边的亮光向自己走来,发现自己走出了黑暗。
这里,“在飞机上”是一种特殊的状态,犹如诗人借着诗的翅膀起飞,就能在另一个世界获得领受光明,找到“那通达转向的道路”。
郑敏诗作所表现的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认知能力是中西合璧的典型,由于作者接受了注重推理、知性、逻辑和分析性的西方哲学,特别是海德格尔、德里达的启迪,同时又能通过东方式庄、禅思维的感性化直觉和感悟把握世界,故能将日常的感性经验融入理性思索,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达到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
其后期诗歌的创作体现了一种解构性的张力,诗人云游在虚与实,有与无,在场与非在场之间,建构新时代中国的诗之屋宇,以一种话语的形式栖居,从而对存在意义进行诗意的追问和诠释。
一“昨日何尝消逝/未来其中蕴存/我携着这些诗/穿过今日窄门/惊讶地看见/星空海潮峰巅”。
这是2000年版《郑敏的诗集》中《诗的交响》组诗的“尾声”,作者手迹真实出现在版权页和序言之间,令人印象深刻。
读者可从中领悟出郑敏诗的主题:时间、世界以及对于作为独立个体存在之“我”的认识。
初一叙事作文《他,在天堂还好吗》200字(共7页PPT)
关键词:这辈子,不会,兔子,洗
澡,绝不会,肥皂,兔子,洗澡。
初一叙事作文《他,在天堂还 好吗》
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再见
远远地望着他的离开
他喜欢吃西瓜
他喜欢软草
坪
他喜欢靠着我
他喜
欢望着天
我知道他喜欢的一切
但他不在我身边
当我看到他倒
在冰冷的瓷砖上
关键词:远远地,离开,喜欢,西
瓜,喜欢,草坪,喜欢,靠着,喜欢,知 道,喜欢,一切,身边,看到,冰冷,瓷 砖。
初一叙事作文《他,在天堂还 好吗》
渐渐失去光彩的眼睛
我
没有哭
只是碰了碰他僵硬的
初一叙事作文
他,在天堂还好吗
200字
一年多了···
天 我望向窗外的
空
21世纪的天空
没
有星星
没有明月
有的只
是无限的愁意 他的身影
为何总在我脑海徘徊
关键词:一年,窗外,天空,21,世
纪,天空,没有,星星,没有,明月,只 是,无限,愁意,身影,为何,脑海,徘 徊。
初一叙事作文《他,在天堂还 好吗》
我在梦中
身体
……
于是
泪随着他的灵魂飘向天堂
我回忆着与他的每一点每一滴 于是心中下定决心——
关键词:渐渐,失去,光彩,眼睛,
没有,只是,僵硬,身体,于是,随着, 灵魂,飘向,天堂,回忆,一点,一滴, 于是,心中,下定决心。
初一叙事作文《他,在天堂还 好吗》
兔子 我这辈子都不会给
洗澡!绝
不会用肥皂给兔子洗澡!
《还有人活着吗》课件(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精选)PPT18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还有人活着吗》课件(冀教版小学语 文六年级下册课件)(精选)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
ishelivingorishedead他是否尚在人间
• 这样的手法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马 尼昂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为什么史密斯会欲说还 休呢? 安徒生的童话在这里提起的用意何在呢? 直 到文章最后,史密斯一语道破天机: 马尼昂就是隐 姓埋名的 “已故大画家”米勒! 这个时候回答了 读者心中的所有疑问,使人读完感觉既震撼又在 情理之中,进而感叹作者的构思巧妙。
1. 对量的准则的违反
• 根据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说话人在语言交际过 程中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中所需要的信息量。但 是在小说中,作者有时会故意违反量的准则来达 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文章开篇第一段中作 者提到: • “Now and then a rich man comes,and I presently got acquainted with one of these. Partially to disguise him I will call him Smith. ”
• 又如文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青年画家卡尔,在对 其他三个人提出他的计划时就有意无意地违反了 • 这一准则: • “My project is this: we must cast lots—one of us must die. ” • 在这里,卡尔的计划是: 抓阄来决定四个人当中谁 去死。当然,这句话无疑是一声炸雷,使得听到 这句话的三个朋友 “都惊讶得忘记跳起来”。
• 很显然,对话中的妻子是想把这些美丽的金鱼买回家观赏 的,但丈夫却说了一句貌似不相关的话“你太溺爱我们的 猫了! ”其实暗示了猫会把金鱼吃掉。这是一种故意违背 “关联准则”的做法,是用一种揶揄的口气对妻子开了一 个小玩笑,营造了一种幽默的气氛。
二、违反合作原则在小说中的表现及作用
• 尽管合作原则多用于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 际对话,但是对于文学作品这样的书面交际也同 样适用。 • 马克· 吐温的短篇小说 《他是否尚在人间》秉承了 作家一贯的幽默、讽刺、夸张的写作风格。这些 手法都是通过语言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其中有很 多是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所达到的。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黄晓丽;赵亚洲【期刊名称】《大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The study on American writer Mark Twain's short story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 can be started with the issue of identity, especially the four young artists' self-identity, social-identity and hybrid-identity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three aspects. Millet fakes his death, and changes his name. Even though he lives as a rich manufacturer, he loses his self-identity. The former happy young man who loved painting and was full of dream has gone. He lives with his hybrid-identity of loneliness and agony. Although he is physically alive, he is mentally dead.%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
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总页数】4页(P37-40)【作者】黄晓丽;赵亚洲【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 650106;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相关文献】1.你是否还在讨论围墙的问题? [J], 郑远2.笑中带泪——《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反讽手法 [J], 彭自平3.被压迫的自由意志——《他是否还在人间》中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J], 陈玲4.被压迫的自由意志——《他是否还在人间》中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J], 陈玲;5.试论高温致酶失活时反应底物是否还在进行反应的问题 [J], 赵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笑中带泪——《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反讽手法
笑中带泪——《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反讽手法
彭自平
【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24)012
【摘要】作为马克·吐温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他是否还在人问》蕴含着极大的哲理,显示出吐温独特的写作手法一幽默、反讽、笑中带泪,反映出吐温自己复杂的生活经历及悲喜.他不仅是个幽默家,还是个严肃的社会批判家.
【总页数】2页(P143-144)
【作者】彭自平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曲靖655011;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甜密婚俗让爱传承——上轿笑中带泪“哭嫁”夜 [J], 冷漠红颜;文林(图)
2.网友热捧的“幽默”笑中带泪笑完深思 [J], 易水(整理);
3.《城市之光》:笑中带泪的默默温情 [J], 马勇
4.电影《\"大\"人物》:笑中带泪的讽刺 [J], 李颖
5.论电影悲剧美学中的“笑中带泪”——电影《大话西游》《开心家族》《完美的世界》赏析 [J], 陈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析《他是否尚在人间》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解析《他是否尚在人间》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张飞珑
【期刊名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2)004
【摘要】《他是否尚在人间》是马克·吐温的著名短篇讽刺小说之一.空间叙事理论分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三方面,用其来分析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揭示小说中的主题和蕴含的哲理,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品内容.
【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张飞珑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塞尚在艺术实践中的自我肯定精神 [J], 张艳丽
2.《他是否尚在人间》人物语言的语用分析——基于格赖斯合作原则理论 [J], 冷卉
3.并不冲锋陷阵的旗手——试论杜尚在西方艺术史系谱中的位置 [J], 吴应骑;阴怡然
4.艺术生活中的伪时尚r——浅谈伪时尚在中国娱乐圈的疯行 [J], 刘双双
5.卡斯特罗《园书》中的空间叙事艺术解析 [J], 王梓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词是复杂感情的产物——关于王国维《人间词》的解读
词是复杂感情的产物——关于王国维《人间词》的解读
谢桃坊
【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3)3
【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今存104首。
作者伪造词序以自高词品,删除浮艳之词和不标词题致使情感经历线索模糊和词意难解。
解读其词者往往因作者是备受学界尊崇的国学大师,遂离开作品本意而努力寻求哲理与政治之寓意,从而进入误区。
《人间词》作于辛亥革命前数年,主要抒写两次情感经历,并非凿空而道,而是复杂感情的产物。
它体现了作者提倡自然真实之境界并反对深文罗织的词体观念。
因此《人间词》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尚待重新认识。
【总页数】10页(P74-83)
【作者】谢桃坊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5
【相关文献】
1.王国维词对纳兰词的接受——以“人间”意象为例
2.论王国维的词创作──《人间词》
3.朱光潜与解读王国维词学的西学立场——《人间词话》百年学术史研究之五
4.《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一个原因——从王国维及其词论的"悲剧性"探讨
5.王国维与视觉中心主义——兼论《人间词话》与《人间词》的理念与创作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多重主题解读
引言
《他是否还在人间》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重要短篇小说。
故事短小精悍却不乏幽默讽刺,虽然自问世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但是文学界对它的研究并不多。
何昌邑和区林(2005)主要分析了米勒的一生。
他们认为米勒的名声主要是被媒体炒作出来的。
“装死”虽然为他带来了世界名声,然而“死去”的米勒却不能光明正大地享受名声所带来的一切,只能隐姓埋名在孤独中耗尽生命。
[1]黄晓丹(2009)认为,《他是否还在人间》这种漫画式的夸张寓合理于不合理之中,寄真实于不真实之内,把资产阶级的虚荣、附庸风雅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本文笔者试图从富人的冷漠与浮华、牺牲与补偿、媒体宣传的重要性等几个主题方面来进一步解读这一作品。
主题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统一论点或是普遍观点。
它通常回答这样的问题:“这部作品是关于什么的?”每部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或是几个主题。
比如说,《李尔王》有很多主题,其中盲目和疯狂是主要的两个。
[3]
一、富人的冷漠与浮华
马克•吐温在他的许多作品里都嘲讽了上层阶级和富人的浮华和冷漠,这一主题在《他是否还在人间》里有深刻的体现。
在故事的开头,作者就讲述了他在里维埃拉区的门多涅的经历。
“那儿有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闪耀的、蔚蓝的海,而没有那煞风景的喧嚣、扰攘,以及奇装异服和浮华的炫耀。
门多涅是个清静、淳朴、安闲而不讲排场的地方;阔人和浮华的人物都不到那儿去。
”[4]通过这些描述得知,作者明显地站
在浮华资产阶级的对立面,他鄙视他们的浮华作风、无谓纷扰和俗速气息。
从这些词句中,马克•吐温开始表现出他对富人低俗浮华的讽刺和嘲弄的态度。
在第九段,借史密斯之口,作者讲述了安徒生的一个富含哲理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富人小孩很爱他的鸟但却没悉心照顾,后来鸟饿死了,小孩很伤心,于是为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以示悔恨。
试想,如果小孩不是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小鸟而是悉心照顾,那么,它将不会死于饥饿。
小鸟试图用歌声来唤起主人的注意和关心,可直到它无法发声为止,小孩也没有满足它的愿望。
后来为鸟儿举行的葬礼固然体现了小孩的悔恨,但更重要的是他只是借助鸟的葬礼来炫耀他的财富而已。
至于那四个青年画家,他们的经历彻底显示了富人的冷漠和浮夸作风。
他们热衷于绘画,其作品并不亚于世界顶级大师的手笔。
然而,没有人会用即使很低的价钱去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
他们经常挨饿,甚至连买卷心菜的钱都没有。
那些富人似乎并不在乎这些无名小卒是否挨饿,也不会因为同情而用低廉的价格买他们一幅画,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在他们看来,买这些画等同于买一堆没用的垃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卡尔把米勒的画卖给一个富人时,他仅仅说了:“‘我想你当然认识这个喽?嗨,他就是我的老师!所以你是应该懂得这一行的!’那位先生好像犯了什么罪似的,显得局促不安,没有作声。
‘你想必不是说连法朗斯瓦•米勒的签名都认不出来吧!’‘怎么会认不出来! 嗨,的确是米勒的嘛,一点不错!我刚才也不知想什么来着。
现在我当然认出来了。
’”[4]事实证明卡尔的销售策略是成功的,因为他了解那些富人的
弱点,他们经常装作什么都懂的样子,收藏、欣赏名家作品,其实那不过是自欺欺人,附庸风雅之举罢了,这种行为只是将他们的浮夸作风暴露无遗。
二、牺牲和补偿
牺牲和补偿这个主题常常出现在《圣经》和一些希腊罗马的神话中。
在《他是否还在人间》里,马克•吐温沿用了这一古老的主题。
故事开始,小鸟死于饥饿,但是后来,它的死唤起了小孩的注意和悔意,它得到一个隆重葬礼和纪念碑,完全超越了一只鸟该有的待遇。
这一情节被用来为后面四个画家的经历做铺垫,后者的一切也是建立在牺牲的基础上。
史密斯、卡尔、克劳德和米勒都是天才画家,但遗憾的是,他们全部是无名小辈。
当没有人买他们的画时,他们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一如既往地贫穷下去,他们将面临被饿死的命运。
此时,生存成了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回顾了其他世界知名画家的生平之后,卡尔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那些画家都是在死后多年才出名的。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生前他们穷困潦倒,食不果腹,死后他们的画作却突然暴涨百倍,被争相抢购。
可惜这样的成功和享誉世界的名声对于死去的画家又有何意义?卡尔拒绝
这种悲剧发生在他们身上,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让他们其中一个在“死”之前成名。
“是呀,我们反正得死一个人,为的是救其余的几个,也救他自己。
”[4]
最后,他们经抽签决定由米勒装死,其他三人尽全力宣传米勒,卖他的画作,尽全力打造他的名声。
结果,米勒誉满全球,画作暴涨,他终于
摆脱了贫困。
可是,这一切是建立在他的“死亡”这一事实的基础之上,他只能默默地以另外一个身份来享受名声带来的财富和成功。
然而,一个不能以真实身份堂堂正正地活着的人,又怎么会快乐呢? 至于其他三人,他们全力打造米勒的名声,放弃了自己成名的机会,牺牲了自己的绘画天赋,可是他们不用装死,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着米勒的名声和卖他的昂贵画作带来的富裕而舒适地生活。
三、媒体宣传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好名声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利益,这种定律用在艺术家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在遭遇了饥饿和贫困等一系列挫折之后,四个年轻画家悟出一点:如果他们不想办法使其中一个在绘画界出名的话,就算画得再好,只要他们不出名,那些佳作是卖不出去的。
卡尔深知,名声除了默默地等待直到死后多年自然成名外,还能“造”出来。
就这样,除米勒外,其他三人的任务就是奔走于巴黎和其他地方去销售米勒的作品,并不失时机地宣传他的名声。
首先,卡尔在一个富豪家外写生,并拿出米勒的画作让富翁鉴赏,声称那是名家作品。
浮夸的富翁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高价买下米勒的作品以示其鉴赏力。
之后,卡尔每天卖一幅米勒的作品并留下一句看似无可奈何的话:“我把米勒的画卖掉,简直就是个大傻瓜,因为这位画家恐怕不能再活上三个月了,他死之后,那就随你出天大的价钱也别想买到他的画了。
”[4] 他们还有效地利用媒体来报道米勒的声望。
“我们随时和各地的地方报纸记者搭上关系,在报纸上发表消息;但是我们所发表的新闻并不是宣布发现了一位新画家,而是故意装成人人都知道法朗西斯•米勒的
口气……”[4]卡尔和记者们交上朋友,把米勒的情况报道到英国和欧洲大陆、美国甚至世界各地。
他们不再卖米勒的画,让米勒装成只有几天好活的状况。
不久,他们通过媒体宣布了米勒的死讯并为其举行了一个假的葬礼。
米勒的名声和“死亡”使他的作品成为无价之宝,许多人倾其所有欲求一幅米勒的作品而不得。
从他们的成功中得知,名声对一个画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名声的建立则与媒体的宣传和炒作是分不开的。
卡尔深知这一真理,将打造名声这一计划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从此完全改变四人的命运。
四、结语
作为优秀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使人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浮华与虚伪进行深入思考。
为什么像米勒之类的优秀画家在生前会面临贫困潦倒的窘境,而在“死后”却名声鹊起,其作品成为无价之宝呢?四个青年画家的经历说明一件事,要想在冷漠浮华的社会里生存发展,必须要做出相应的牺牲,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浮华与虚荣成为主流的社会,即使是天才画家,也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来打造自己的名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