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写作手法和叙事方式分享
高中古代诗歌表达方式举例
高中古代诗歌表达方式举例
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抒情、叙事、写景、咏物等。
以下是一些高中古代诗歌表达方式的例子:
1. 抒情: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黄河奔流不息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叙事:讲述一个故事或事件。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草原上的草木生长和枯萎的过程,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轮回的故事。
3. 写景:描绘自然风光或城市景观。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黄河奔腾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古诗 写作手法
古诗写作手法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辞藻、深刻的寓意和精湛的写作手法而著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写作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文学手法,它在古诗词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 拟人:拟人是指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这种手法可以让作品更具有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3. 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扩大,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夸张可以使情感更加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4. 用典:用典是指在诗歌中引用古代典籍、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等。
用典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双关:双关是指一句词句同时具有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
这种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含蓄之美,使读者在品味词句时获得更多乐趣。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6.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7.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与借景抒情相反的一种手法,指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这些写作手法在古诗词中常常结合使用,共同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
通过对这些手法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之美,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技法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技法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
在古代文学中,叙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叙事技法是指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所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古代文学中的几种叙事技法。
一、诗歌叙事古代文学中的诗歌通常被用来表达和描绘自然景象、生活中的点滴以及人物的情感。
古代文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叙述故事,这种方式被称为诗歌叙事。
诗歌具有简练、深刻、富有韵律感等特点,使得叙事更加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比如《离骚》就是一篇著名的诗歌叙事,它描写了作者屈原流放时的心路历程。
整篇作品由十三篇组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故事更有节奏感,也更加生动地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二、对话叙事古代文学中的对话叙事方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叙事方式,但也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叙事形式。
对话叙事不仅具有双方对话的生动性,还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来展示其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等。
《红楼梦》中的对话叙事是最著名的一个例子。
在小说的叙事中,作者常常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现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增加了小说的语言魅力和生动性,使得读者更容易被小说情节所吸引。
三、描述叙事描述叙事是文学中一种广泛使用的叙事方式,它是通过对人物、景象、氛围、场面等进行细腻的描写,来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比如在《西游记》中,作者用极其生动的方式来描写孙悟空、猪八戒等众多神仙背景,使得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些角色,并对故事产生共鸣。
四、借叙句式借叙句式是指在叙述一个情节时,通过委婉表达的方式表明背后的含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叙事方式常用于古诗词中,也是古代文学这种精妙技巧的一种代表。
比如在白居易的《浪淘沙·北岛》中,身经百战的北岛勇气可嘉,但是他却在菊花岛上含泪离去。
这种叙述方式并不直白,但通过读者对文字的推敲与解读,读者可以理解到北岛身处险境,必须离开以保持安全,将死里逃生的不易。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呀!就像你想看得超级远,那不得使劲往上爬嘛!它夸张地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这里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呢!把春风比作剪刀,多形象啊,就好像春风真的能像剪刀一样裁剪出细细的柳叶来。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哇塞,这夸张得太厉害啦!那瀑布简直像是从天上的银河直直落下来的,这手法太妙啦!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对仗多工整呀!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就像两个人在比谁更厉害一样。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了比喻呀,把雪比作梨花,一夜之间仿佛春风吹来,让好多树都开满了梨花,这画面感,绝了!6.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这夸张得也太吓人了吧!白发都三千丈啦,那得有多愁啊,真让人感叹!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比喻得恰到好处呢,沙漠像雪,月亮像钩子,这描写多生动啊!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多么自然的白描手法呀,就简单地描写春天睡觉醒来听到鸟叫,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9.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想象兄弟们登高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思念,这想象的手法真厉害!10.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好一幅欢乐的画面啊,用简洁的语言就写出了孩子们的快乐,这写作手法太赞了!我觉得古诗中的这些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能让简单的诗句变得那么有魅力,让人回味无穷啊!。
古诗手法技巧
古诗的手法和技巧是古代诗人用以表达意境、情感的重要手段。
它们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常见的手法和技巧:
1.比兴:通过对两个事物的比较来抒发情感,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象征:使用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概念,如用“梅花”象征高洁,“竹子”象征坚韧。
3.借代: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出现,例如用“宫阙”代指朝廷。
4.夸张: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有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或特点,如“千军万马避白袍”(杜甫《丽人行》)。
5.对偶:句子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6.衬托:通过对比或烘托,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如用“烟花三月下扬州”来衬托江南春景的美丽。
7.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情感或行为,如“春风拂面”,“秋水共长天一色”。
8.比喻:直接或间接地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典故引用:在诗中引用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以增强表现力,如引用“姜子牙钓鱼”的故事。
10.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情感,如“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范仲淹《苏幕遮》)。
11.托物言志: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情感,如用“松树”来象征坚韧不拔。
12.虚实结合:将真实存在的景物和虚构的景象结合起来,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维《鹿柴》)。
这些手法和技巧在古诗中灵活运用,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它们,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深深地融入到诗作之中,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智慧。
中国古诗词写作技巧古诗写作手法
中国古诗词写作技巧古诗写作手法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三、修辞方式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一)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二)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五)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扩展资料: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古诗词手法技巧
古诗词手法技巧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精妙的手法技巧,这些手法就像魔法师的魔法棒,让古诗词充满了魅力。
一、比喻手法。
比喻在古诗词里就像一个超级好用的“形象制造机”。
比如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把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哇塞,一下子就把瀑布那种雄伟壮观、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展现出来了。
我们一读就仿佛能看到那高高的瀑布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银河一样,从九天之上飞奔而下,这可比直接说瀑布很高、水流很大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个比喻,李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画面,让我们对庐山瀑布的印象深刻得不得了。
二、拟人手法。
拟人呢,就像是给大自然或者事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像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水会“护”着田,山能“排闼”(推开门)送青来,这就把水和山当成了有感情、会动作的人。
水就像一个忠诚的守护者,环绕着农田;山呢,就像热情的朋友,推门而入送来满眼的青翠。
这样写不仅让诗句变得生动有趣,还让我们感觉到山水都像是有灵性的伙伴,和我们人类有着亲密的关系。
三、夸张手法。
夸张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把事物的特点放大好多好多倍。
还是李白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谁的头发能有三千丈啊,这明显是夸张嘛。
但是呢,这样一写就把诗人内心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他的忧愁多得像那三千丈的白发一样,怎么都理不清,这种夸张的手法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忧愁的程度,简直是愁到了极点。
四、借景抒情手法。
这可是古诗词里的“情感隐藏小能手”。
诗人常常不直接说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描写景色来表达。
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面几句全是在写景,什么枯藤啊、老树啊、昏鸦啊,这些萧瑟的景色组合在一起,就营造出了一种很凄凉的氛围。
然后最后才点出“断肠人在天涯”,原来前面的景色都是为了烘托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就像我们有时候心情不好,看到阴天都会觉得更郁闷了,诗人就是利用景色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古代诗人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手法
古代诗人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手法引言古代诗人的作品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依然令人倾心。
他们运用独特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美、富有意境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人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1. 修辞手法比喻比喻是指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义。
古代诗人常常使用比喻来丰富形象、揭示主题或者抒发情感。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通过将月亮比喻为明亮而寒冷的霜来绘画出夜晚的安静祥和之感。
拟人拟人是指赋予无生命物体或抽象概念以生命、想象力或感知能力,并通过描写它们时使用人类行为特征来增强形象表现力。
拟人在古代诗歌中被广泛应用,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将画屏、扇子和萤火虫拟人化,使得作品充满了浪漫唯美的意境。
夸张夸张是指在表达时故意夸大或缩小所描述事物的程度,以便产生强烈的效果。
古代诗人常用夸张来增加起伏变化和感染力。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把对月亮的“望”与对家乡的思念进行对比,突出了主题意境。
2. 结构手法对仗对仗是指诗句中出现相同声音、字形结构或者意义相近的部分。
对仗能够增强节奏感和韵律美,并使诗歌更易记、易读。
古代诗人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对仗方式以增加作品的优美性。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汉皇重色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中的“求不得”和“倾国”形成了抑扬顿挫的对仗关系。
连续短句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使用连续短句的结构来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这种结构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与接纳其中的意境。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由一连串简短而有力的句子组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强烈感受。
3. 表达手法借景抒怀借景抒怀是指通过描写大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思考或者哲理。
这种手法能够使作品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并增加了作品的深度。
写古诗的方法与技巧
写古诗的方法与技巧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爱好者所追捧和研究的对象。
但是,写古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灵感,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就写古诗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
一、寻找灵感写古诗首先要有灵感,而灵感的来源无非就是生活和阅读。
生活是最好的创作源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把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转化为诗歌的语言。
阅读也是寻找灵感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名家的诗作,可以获得启示和灵感,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他们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二、选好诗题选好诗题是写古诗的关键。
好的诗题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可以帮助诗歌的构思和形式的把握。
选题要符合时代和主题,同时也要有独特的创意和个人色彩。
选好诗题后,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蕴和内涵。
三、把握诗歌的结构古诗的结构是由韵律和格律构成的,把握好诗歌的结构是写好古诗的关键。
韵律是指诗歌的韵脚和韵母的搭配,格律是指诗歌的字数和句式的规定。
在写古诗时,要注意韵律和格律的规定,同时也要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化,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
四、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等。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使诗歌更加生动和有趣。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手法,要保持诗歌的自然和真实。
五、注重语言的美感古诗的语言是其最大的特点,要注重语言的美感。
古诗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
要注意词语的选择和搭配,使其符合整篇诗歌的气氛和主题,同时也要注重抒情的效果,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和感人。
六、注重修辞的深度古诗的修辞手法是其独特的风格之一,但是修辞手法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语言,更重要的是要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其深度和内涵,要把握好修辞手法和诗歌主题的关系,使其更加有力地表达出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古诗词中的写作手法
古诗词中的写作手法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除《考试说明》规定的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外,另有对比、顶真、互文、双关等。
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
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一)描写1.描写技巧概述描写从对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要求选取典型景物,讲究描写角度,这些角度有:①时间角度,如晨昏、冬夏、古今等;②空间角度,如正与侧(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远与近、内与外、高与低等;(微信公众号:谢老师教语文)③感觉角度,如视觉与听觉结合(视听结合)、味觉与触觉等。
讲究手法,这些手法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及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2.重点描写技巧(1)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有时比正面描写更能使对象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微信公众号:谢老师教语文)(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歌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3)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古诗词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思想情感等作用。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初中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初中1.引言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是古代诗人们智慧的结晶,通过对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魅力和内涵。
2.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诗人们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写作手法,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张力。
其中,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手法的应用尤为突出。
比喻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比拟,赋予诗歌以更深刻的意境。
拟人则是将人的特点赋予事物,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夸张手法则是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处理,以突显诗歌的张力和形象。
3.古诗中的表现手法古诗中的表现手法也是诗人们创作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韵、节奏、语言的处理,使诗歌更具美感和韵味。
在古诗中,音律优美的表现方式是通过对诗歌的韵律和音韵的处理,使诗歌更具魅力和动感。
节奏的处理则是通过对句式和语言的运用,使诗歌更加流畅和优美。
古诗中的语言处理也是诗人们表现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精炼和优美,使诗歌更富有内涵和情感。
4.个人观点和理解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对于诗歌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的美感和内涵,同时也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古诗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使自己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张力。
5.总结通过对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是古代诗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手法的应用。
古代文言文的叙事艺术
古代文言文的叙事艺术古代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备受赞赏和推崇。
古代文言文的叙事艺术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文笔特色等方面都体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古代文言文的叙事艺术。
一、表达方式1. 直托情景:古代文言文在叙事中往往采用“直托情景”的方式,以生动有力的描写,直接展现读者面前的情景。
例如《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运用精彩的描写,直接让读者感受到贾宝玉与黛玉的初次相见的情景,使人如临其境。
2. 间接叙事:古代文言文常常通过“间接叙事”的方式传达情节和人物性格。
通过角色对话、人物心理描写等手法,间接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
例如《西游记》中,作者用间接叙事的方式描写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一形象鲜明的角色。
二、修辞手法1. 对仗句式:古代文言文常常使用对仗句式,通过相对照的句子结构来达到平衡、和谐的修辞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能够增加文章的韵律感和美感,使文言文更加富有诗意和节奏感。
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就运用了对仗句式,形成了韵律和平衡感。
2. 比喻和象征:古代文言文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事物和人物,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论语》中的“道之所存,虽曰未发,已有为也;人之所立,虽曰未行,已有可行也。
”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道德的重要性和人的潜力。
3. 反问句:古代文言文中常常用反问句来增强语气和表达情感。
通过反问句的运用,句子更具有表现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
例如《孟子》中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利用了反问句的手法,表达了无用的重要性。
三、文笔特色1. 简练的语言:古代文言文讲究语言的简练,通过精心选择词语和控制语句长度来达到简明扼要的效果。
这种简练的语言给人以清晰明了的感觉,使叙事更加直接、明快。
例如《资治通鉴》中的纪实性记载,言简意赅,令读者一目了然。
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
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学习一些古代诗词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代诗词表现手法介绍,欢迎大家阅读!一、文章的表达方式被应用到诗歌的表现中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其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不使用,试论其它四种。
1.记叙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
试举例言之。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卒章显志。
2.描写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
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
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嗅青梅”这个动作又是一个细节描写。
细微的情节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在诗歌中尤其不能忽视。
少年行(唐)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个仪表潇洒的贵公子游春归来,豪饮买醉的场面跃然纸上如在目前。
这里纯粹是用了正面描写。
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前两句正面描写了社日的举办环境,第三句桑柘影斜的描写点出了社日结束的时间,最后一句尤其写得好,表面写很多人喝醉的场面,实际是在侧面描写社日的热闹景象,这句既填补了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景的'空白,有照应了开头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古诗写作手法
古诗写作手法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译文: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怆然而涕下。
(2)赏析: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译文:烟雾笼罩着水面,月光笼罩着沙岸,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酒楼里的人们还在寻欢作乐,那些卖笑的歌女浑然不知亡国之痛,隔江还唱《后庭花》。
(2)赏析: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1)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2)赏析: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古诗鉴赏写作手法
古诗鉴赏写作手法古诗鉴赏的写作手法是理解诗歌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了解古诗的写作手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以下是对古诗鉴赏写作手法的探讨。
一、引言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古诗的写作手法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古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美感,从而更好地欣赏中国的文化遗产。
二、古诗鉴赏的写作手法类型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古诗写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诗人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将抽象的思想、情感和意象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将月夜、床、光等具体形象与思乡之情相结合,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通过具象的事物或形象来暗示或表达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使用自然界的景象、历史人物或神话传说等作为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通过描写黑云和金鳞,诗人将战争的残酷与壮烈转化为形象化的画面,表达了对战士们英勇顽强的赞美。
3、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是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通过相似性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或形象,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其具有人格化的特征。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将无边的落叶和长江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4、用典和借代用典和借代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用典是通过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借代则是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或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象。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一句,通过借用小乔这个具体形象来暗示周瑜的年轻有为和英俊潇洒,从而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古代文言文中的记叙文写作技巧
古代文言文中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在古代文言文中,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它通过叙述事物的来龙去脉、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古人善于运用各种技巧来刻画故事情节,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言文中的记叙文写作技巧。
第一,描写背景烘托氛围。
在古代文言文的记叙文中,背景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场景、地点、时间等的描写,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环境。
例如《红楼梦》中的荣府、贾府,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
在古代文言文中,比喻和修辞手法是常用的表现手段。
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描绘景物。
例如《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描写中经常使用猴子的形象和比喻,使读者对孙悟空的特点和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三,运用对话和描写交替。
在古代文言文的记叙文中,对话和描写是交替出现的。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而通过描写,又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环境的氛围和具体细节。
这种交替的运用使古代文言文的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注重情节设置和悬念的营造。
在古代文言文的记叙文中,情节设置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安排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产生阅读的动力。
同时,在关键情节处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例如《水浒传》中的英雄逐梦林,通过各种曲折离奇的情节,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
第五,注重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刻画。
在古代文言文的记叙文中,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刻画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情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
同时,对人物外貌、行为、语言等特征的描写,也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和想象。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通过对她的情感表达和性格刻画,使读者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喜爱。
在古代文言文中的记叙文写作中,以上所述的技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古人在记叙文写作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技巧和手法。
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
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历经千年而不衰。
古代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表达技巧,创作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
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
一、感悟人生,抒发情感古代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旨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感悟人生的思考。
在创作时,诗人常常运用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描绘猿啸、白鸟飞回、长江滚滚等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动荡的忧虑和人生坎坷的感叹。
二、崇尚自然,写景抒怀古代诗词中,自然景色常常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抒发心情的重要对象。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花鸟、天气等自然元素,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境。
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通过写出江城的冷清和孤坟的凄凉,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三、善用比兴,借物抒情比兴是古代诗词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形象而生动的效果。
诗人可以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将原上的草与人生的变迁进行比较,诗人表达了离别和岁月更替的情感。
四、追求音韵,崇尚和谐古代诗词重视音韵的运用,追求韵味和和谐的音乐效果。
诗人常常使用平仄对仗、押韵和谐等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味和节奏感。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以其简短明快的句子和工整和谐的音韵而脍炙人口。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句平仄和谐,押韵工整,使人读来有如音乐般的美感。
古代叙事与描写技巧总结大全
古代叙事与描写技巧总结大全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璀璨的叙事与描写技巧。
这些技巧以其独特的形式,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广受赞誉。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古代叙事与描写的常见技巧,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份有关古代文学的综合性指南。
一、描写自然景观的技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观是十分常见的叙事手法。
作家们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来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美丽景象。
例如,苏轼在《赤壁赋》中以贴近人物情感的方式描绘了大江的波涛汹涌,山峦的险峻壮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力量。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古代叙事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叙事艺术中的重要环节。
作家们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谈举止等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是一个内心纠结、感情丰富的人物,曹雪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使读者对贾宝玉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共鸣。
三、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技巧古代作家在叙事中广泛使用比喻和象征的技巧,通过将事物和形象转化为其他意义上的符号,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用月光和霜来象征人物内心的孤寂和清冷,使作品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寓意。
四、运用反转、悬念等手法的技巧在古代叙事中,作家们常常使用反转、悬念等手法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紧张感。
这些手法能够让读者对剧情发生的转折和结局产生强烈的期待和兴趣。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高手黄蓉最终成为故事的关键人物,这个反转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出乎意料。
五、运用对话交流的技巧叙事文学中的对话交流是展示人物性格和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人物的对白,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加深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猪八戒等伙伴之间的对话反映出他们之间的亲密友谊和信任。
总结起来,古代叙事与描写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技巧。
古诗文写作手法和叙事方式分享
又到了我们周末分享的时间啦…根据学姐上周的调查,很多小可爱们对古诗文的写作手法摸不到头脑,有的甚至一问就蒙,综合以上现象,学姐这里查阅了资料,做了些写作手法的总结,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一下哦~ 现在活动开始了哦~根据大家的学习和积累,小可爱们能不能说出一些写作手法呢?大家踊跃发言,看看谁知道的最多,学姐在这里准备好给你们一批彩虹屁了~大家说的都很好,学姐在这里给你做了一个总结写作方法就是写作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可分为如下几种: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了解了写作手法的分类,大家也想知道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会出现在卷子中,那我们怎么区别这些写作手法呢?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比兴、比喻、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比、烘托、衬托、渲染、铺垫、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远近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白描与工笔(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用典看完这些常见的手法,那我们也想揭开它们的面纱~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他们具体都是什么~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与它相对应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间接抒情)2、工笔(细节描写):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3、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4、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
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
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到了我们周末分享的时间啦…
根据学姐上周的调查,很多小可爱们对古诗文的写作手法摸不到头脑,有的甚至一问就蒙,综合以上现象,学姐这里查阅了资料,做了些写作手法的总结,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一下哦~ 现在活动开始了哦~
根据大家的学习和积累,小可爱们能不能说出一些写作手法呢?大家踊跃发言,看看谁知道的最多,学姐在这里准备好给你们一批彩虹屁了~
大家说的都很好,学姐在这里给你做了一个总结
写作方法就是写作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可分为如下几种: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了解了写作手法的分类,大家也想知道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会出现在卷子中,那我们怎么区别这些写作手法呢?
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比兴、比喻、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比、烘托、衬托、渲染、铺垫、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远近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白描与工笔(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用典
看完这些常见的手法,那我们也想揭开它们的面纱~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他们具体都是什么~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与它相对应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间接抒情)
2、工笔(细节描写):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3、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4、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
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
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
5、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6、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由此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某种精神、品质或者思想感情(它有一个由具体——抽象的过程)
7、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从中寄寓(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抱负或志趣。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8、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9、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讽刺评论现实
以上是写作方法的全部内容,光知道写作方法是很片面的,那大家如何更加深入的了解古诗词呢?肯定首先离不开古诗词的结构即叙事方式~接下来学姐给大家准备的扩展资料,这些在我们有次分享中也提到过,今天再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扩展资料:
古诗的叙事方式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而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
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
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
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
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
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
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
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
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今天关于古诗词写作方法和叙事方式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可以简单的做个笔记,做一下知识的整理,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私聊我们小助手哦~本次活动文件将在活动结束后上传到群里~时间不早,大家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