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合集下载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7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7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7篇《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拭《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参考答案:1.A2.D3.C《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2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0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4分)①月色入户()②但少闲人()③念无与为乐者()④相与步于中庭()7.翻译句子。

(4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分)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分)8.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中考试题:《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

中考试题:《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

参考答案: 3.(2)A 4.(3)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 5.(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 (1分)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 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 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6.(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 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参考答案: 4、苏轼,唐宋。(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 不得分)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盖/竹柏影也 7、①考虑,想到 ②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8、①(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 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②只 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9、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 界。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八大家” 之列。(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 柏 影 也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译文: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参考答案: 24. ①介词,因为 ②只,不过 25.B 26. ①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 ,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 子、柏树的影子。 27. 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闲人

2017湖南省湘西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7湖南省湘西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7 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2 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辟易( bì)工尺( ch ǐ)沉淀( dìng)神采奕奕( yì)B.蛰伏( zh?)摇曳(ya)浣妆(huàn)潸然泪下(shān)C.隘口( yì)彷徨( páng)宿营( sù)岿然不动( kuī)D.阔绰( chuò)笔砚( yàn)停滞( zh ì)举止泰然( t ān)华- 语 - 网说明:网页无法完美展现word 试卷加点字、下划线、图片、表格等内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 试卷及答案,请点此下载。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慷慨虔诚消声匿迹一泄千里B.讪笑热忱相安无事心有余季C.阔绰茶盅引经据典触目伤怀D.筛选狡黠羊羊大观鸿篇巨制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C.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D.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D.《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B.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某运动场上贴的标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D.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7.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解衣欲睡”,看到月光,便“欣然”起行。

“欣然”二字,写透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寂寞抑郁之情。

B.“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作者也许在想: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又有谁能与我共同赏月、不至辜负如此良夜呢?
C.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

12.文章结尾“闲人”二字,深刻凝炼。

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对“闲人”二字含义的理解。

(4分)
答案:
9.答案:⑴门⑵考虑,想到⑶到⑷只是
10.答案:⑴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⑵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1.答案:A.(“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
12.答案示例: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
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自豪——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
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赏它(2分)。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一贬再贬,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
这只不过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2分)。

(意至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3)相与步于庭中....19.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0.用原文填空。

(4分)(1)“欣然起行”的原因是:(2)张怀民与作者具有同样的愁思表现在:21.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一种怎样的情怀,联系我们学过的其他古文,说说你对古代文人这种情怀的认识。

(4分)答案: 18.(1)考虑、想到(2)于是、就(3)共同、一起19.(1)月光照进屋里,我高兴地起身走出户外。

(2)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如我们两个啊。

20.(1)月色入户;(2)怀民亦未寝。

21.提示:古代文人常常以物喜以己悲。

联系略。

试题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③怀民亦未寝()④水中藻荇交横()...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②相与步于中庭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3分)能表现友情的句子:(1)(2)理由:答案: 1.①考虑②只是③睡觉④交错纵横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3.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宋史苏轼传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宋史苏轼传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宋史苏轼传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苏轼啊,那可真是个妙人。

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超级刺激又充满惊喜的大冒险。

在宋史的传记里,他就像一颗闪闪发光却又到处乱蹦的弹珠,在北宋官场这个大盒子里撞来撞去。

你看他,一会儿在朝堂上意气风发,就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觉得自己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命运就爱开玩笑,他又突然被贬到偏远之地。

这时候的他呀,就像一只被雨淋湿了毛的小麻雀,可怜巴巴的,但又透着一股倔强。

再说说那篇《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半夜不睡觉,拉着张怀民就像两个调皮的小鬼,在承天寺里夜游。

月光下的庭院就像是一片银色的小湖泊,那些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是水里游来游去的怪鱼。

苏轼可能当时就像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兴奋得不得了。

他在传记里经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到了这篇小文章里,却又像个归隐山林的小老头,对这一点小景都能陶醉其中。

就好像一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突然发现一颗小糖果也能甜到心坎里。

他把自己的心情揉进这篇文章里,像个魔法师,把平平无奇的夜景变得那么迷人。

他就像个多变的魔术师,在不同的境遇里变幻着自己的角色。

有时候是胸怀天下的大政治家,有时候又成了多愁善感的小文人。

在承天寺夜游的时候,他可能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只专注于那一抹月光,那一片树影。

他的才华就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不管是在波澜壮阔的朝堂上,还是在这小小的承天寺里,都能流淌出动人的篇章。

他就像一个永远充满好奇的探险家,即使被贬谪,也能在周围的环境里找到乐趣,就像在沙漠里找到绿洲一样让人惊喜。

苏轼啊,他的一生有欢笑,有泪水,就像一场五味杂陈的大杂烩。

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能像个不倒翁一样,摇摇晃晃又稳稳地站着。

《记承天寺夜游》就像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轻快又美妙,让我们看到他那颗永远年轻、充满诗意的心。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不管在历史的天空中处于什么位置,都能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无论是传记里的大起大落,还是夜游时的小确幸,都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苏轼,让我们在千百年后,还能透过这些文字,和这个有趣的灵魂对话,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就像他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分享那些奇妙的瞬间。

《记承天诗夜游》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记承天诗夜游》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吉林省2017中考题(甲)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10分)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 é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苏轼是(朝代)文学家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欣然起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2分)答:11.“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何妙处?答:12.从《记承天诗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诗文内容回答(3分)答:答案:(甲)(10分)8.宋代(宋朝、北宋)(1分)9.(1)高兴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喜悦的样子)(2)只是(只、仅)(共2分。

每小题1分)10.围绕“空明澄澈”回答即可。

(2分)11.围绕“神速;声势浩大”回答出一点即可。

(2分)12.围绕“有闲情雅致;诗意地生活;心胸旷达;壮志难酬;英武豪迈;有报国之志等“回答出两点即可。

(共3分,每点1分,结合原文1分)二、2017年曲靖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考虑、想到(2)只是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宋史苏轼传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宋史苏轼传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

宋史苏轼传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苏轼啊,那可真是个妙人。

就像一颗超级闪耀的星星,在宋朝的天空中噼里啪啦地放着独特的光芒。

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超级刺激又充满惊喜(惊吓也不少)的冒险之旅。

在宋史的传记里,他就像个调皮捣蛋又才华横溢的大侠,一会儿在官场这个大江湖里闯荡,一会儿又被各种小人和倒霉事追着跑。

他就像个不倒翁,被人左推右搡,可就是不倒。

再看看《记承天寺夜游》,哇塞,这简直就是苏轼的一篇超级有趣的小日记。

他就像个半夜突然兴奋起来的孩子,拉着朋友张怀民就出去夜游。

那承天寺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夜间游乐场,月光洒下来的时候,就像是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一切都照得亮晶晶的。

苏轼形容那月光下的庭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比喻夸张得太绝了。

就好像庭院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游泳池,里面还长满了水草呢,其实啊,就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他可真能想,把普通的东西变得像魔法世界一样神奇。

他半夜不睡觉出去溜达,感觉就像个夜游神。

而且他还那么兴奋地把这事儿记下来,就像在跟我们说:“嘿,朋友们,我发现了一个超级好玩的事儿,你们快来听听。

”他在仕途不顺的时候还能这么有闲情雅致,就像在暴风雨里还能悠然自得地赏花的怪人(当然是褒义的怪啦)。

他和张怀民就像两个在黑夜里寻找宝藏的小伙伴,而这宝藏就是那美丽的夜景。

他们俩在庭院里踱步,就像两个穿越到现代的文艺青年在寻找创作灵感。

苏轼在这个时候肯定心里想着:“管他官场那些破事儿呢,现在我就享受这美好的夜晚。

”他的这种乐观就像一股超强的龙卷风,把生活里的那些烦恼都卷得远远的。

他就像一个永远不会被打败的超级英雄,只不过他的武器不是刀枪剑戟,而是他的笔和他那充满奇思妙想的大脑。

他在承天寺的这一晚,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他内心世界的小窗户,让我们看到他那颗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发现美好的心。

他就像一个宝藏男孩,每一次深入了解他都会有新的惊喜。

从宋史传记里那个波澜壮阔的一生,到承天寺夜游这个小确幸的时刻,苏轼永远都那么迷人,就像一杯永远喝不完而且味道不断变化的美酒,每一口都让人陶醉。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4.用现代汉语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括为:□□□□。

(3分)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2分)答案:3.2分 A4.3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5.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 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6.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二)(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7~11题。

(共7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词。

(1分):念( )8、译句子。

(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9、品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

(2分)答:。

10、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

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

揣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答:。

答案:7、考虑、8、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9、“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藻、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方山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方山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

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注)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

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

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④宗:尊崇,敬仰。

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

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8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一处)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85.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相与步于.中庭/未余谪居于.黄C.怀民亦.未寝/方山子亦.矍然D.余告之.故/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86.解释加点词语。

(1)欣然..起行_____(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3)怀民亦未寝.______(4)欲.以此驰骋当世______87.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问余所以至此者。

88.甲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

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9.传记文学撷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记承天诗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曲靖市中考题)

《记承天诗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曲靖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考虑、想到(2)只是1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欣然起行然则何时而乐耶B.念无与为乐者莲,花之君子者也C.遂至承天诗寻张怀民遂与外人间隔D.相与步于中庭皆以美于徐公答案C(A项中“然”分别是“……的样子”“这样”;B 项中“者”分别是“……的人”“判断句的标志”;D项中“于”分别是“在”“此”;C项中“遂”是“于是,就”,意思相同)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答案: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1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工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答案D(文章写的是月光的澄澈透明,而非积水的清澈)1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答:答题示例: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

(景色之乐,1分)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倾消,喜从心来。

(友人之乐,1分)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

(情趣之乐,1分)。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及答案中考题(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4.用现代汉语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5.本文集中写景的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括为:□□□□。

(3分)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2分)答案:3.2分 A4.3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5.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 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6.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二)(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7~11题。

(共7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词。

(1分):念( )8、译句子。

(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9、品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

(2分)答:。

10、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

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

揣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答:。

答案: 7、考虑、 8、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9、“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藻、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意思对即可) 10、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后所著,全诗以描写月光景色为主,表达了自己对被贬后的自嘲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下面本店铺介绍的是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试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4分)
①月色入户()
②但少闲人()
③念无与为乐者()
④相与步于中庭()
7.翻译句子。

(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分)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分)
8.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2分)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
6.答案:①门;②只是;③考虑,想到;④共同,一起
7.答案:①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满清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8.答案:被贬后无所事事的自嘲;观赏月色的闲情雅致;旷达乐观的胸襟。

以上就是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及答案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店铺。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理解】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真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真题训练含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题)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歌,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艾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6.对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A.①古来共谈共:共同②高峰入云入: 耸入B.①五色交辉交:交相②四时俱备俱:都C.①猿鸟乱鸣乱:纷乱②沉鳞竞跃竞:争相,争着D.①盖竹柏影也盖: 只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大概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8.“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3 分)二、(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题)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④,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集合15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集合15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集合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集合15篇)《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集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中考《记承天寺夜游》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考《记承天寺夜游》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考《记承天寺夜游》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中考《记承天寺夜游》考试试题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卷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下文一起来看看《记承天寺夜游》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注释】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年号。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念,想到,考虑。

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被贬到黄州。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经典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填空:(3分)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_________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分)4."月色入户"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5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5篇)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5篇)《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⑴ 念无与为乐者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⑶ 相与步于中庭2.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案:1.⑴考虑、想到⑵我⑶在2.⑴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⑵冰花弥漫水天一色《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盖①余以八月之望②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③童隶④而登焉。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记承天寺夜游》阅读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中考中考语文中考语文模拟题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编辑:sx_liax2016-09-20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是《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念天地之悠悠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病终C.湖中人鸟声俱绝绝巘多生怪柏 D.与余舟一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2)惟长堤一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雾淞沆砀。

4.用原文词语填空。

【甲】、【乙】两文都描绘了自然美景,【甲】文着重写“ ”,【乙】文着重写“雪”。

同是美景,【甲]文景物美在“ ”,【乙】文景物妙在苍茫。

l.A (A.均为“想到”。

B.寻找;不久。

C.消失;最。

D.连词;参与)2.(1)高的样子 (2)只3.(1)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雾淞一片4.月(月色)空明这篇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相关推荐2017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试卷(有答案)2017中考数学考前练习(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涂潦:②锸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②徙知徐州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D
A.盖竹柏影也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4)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

答案:
(1)①但:只②徙:调任
(2)D
(3)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②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4)甲文:表达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更有豁达的情怀.乙文: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