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古文 (1)
二十篇精短的小古文(含译文)

二十篇精短的小古文(含译文)展开全文1、乌贼求全【原文】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1水而水乌.戏於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翻译】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
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
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消灭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释文】1.响(XU,第三声调):吐出唾液。
2.杜疑:杜绝怀疑。
2、哀溺[原文]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译文]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
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
于是淹死了。
3、临江之麋【原文】临江地名之人,畋得麋麑畋。
麑,幼鹿,畜之,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怛,恐吓。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良:真,抵触偃仆益狎偃,仰倒。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
小升初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必背课文

【文言名篇】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进,儿得活。
——《司马光》【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寓意】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冷静、善于观察、勇于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亦揭示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2.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寓意】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的侥幸成功而放弃持久的努力,真正的成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3.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xián)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精卫填海》【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寓意】这篇短文讲述炎帝之女溺亡于东海,化为神鸟精卫决心填平大海。
象征人类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
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边李》【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学会用智慧和判断力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1. 小学生必背50篇古文江南敕勒歌咏鹅咏柳风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凉州词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古朗月行(节选)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别董大绝句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游子吟江雪寻隐者不遇枫桥夜泊渔歌子塞下曲望洞庭浪淘沙池上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悯农(一)悯农(二)山行清明江南春登乐游原蜂小儿垂钓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夏日绝句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日题临安邸游园不值乡村四月墨梅石灰吟竹石所见己亥杂诗村居长歌行七步诗回乡偶书宿建德江从军行竹里馆独坐敬亭山秋浦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食滁州西涧竹枝词乌衣巷秋夕商山早行梅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朝天子·咏喇叭一共九十多篇,其实都是该背的,想要五十个,从里面挑就行了2.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有哪些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2《田忌赛马》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3《晏子使楚》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最简单的小古文10篇

最简单的小古文10篇1.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4. 《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望而生畏,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初中 必备古文——1 鱼我所欲也_背诵版

【译】用脚踢给别人吃,(即使)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①蹴:用脚踢、踩踏。 ②而:表修饰。 ③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那么,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 ①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②辩:通假字,通“辨”,辨析。 ③何加:有什么益处。加:益处。
九年级 下 《鱼我所欲也》 第二天(手机版)
每日一段小古文 20--年--月--日 第三天
yù
鱼我所欲也(第3天)
孟子 【朝代】先秦
dān
gēng
fú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 而与之,行道之人 弗受;
cù
qǐ
xiè
蹴尔 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
biàn yì
yān
万钟 则不辩礼义 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
wéi gǒu 生 亦我所欲,所欲 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
wù
shèn
huàn
bì
死 亦我所恶,所恶 有甚于死者,故 患 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①亦:也。 ②欲:想要。
九年级 下 《鱼我所欲也》 第一天(手机版)
每日一段小古文 20--年--月--日 第二天
yù
鱼我所欲也(第2天)
孟子 【朝代】先秦
mò shèn 如使 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
小古文100首

小古文100首第一部分(1--10)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二部分(11--20)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 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 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14. 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 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小学国学经典必背篇目(初级)

国学经典背诵拉力赛必背篇目(初级)01.【春晓】唐·孟浩然02.【独坐敬亭山】唐·李白03.【登鹳鹊楼】唐·王之涣04.【竹里馆】唐·王维0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06.【静夜思】唐·李白07.【三闾庙】唐·戴叔伦08.【易水送别】唐·骆宾王09.【鹿柴】唐·王维10.【送别】唐·王维11.【相思】唐·王维1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13.【终南望馀雪】唐·祖咏1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15.【送灵澈】唐·刘长卿16.【弹琴】唐·刘长卿17.【送上人】唐·刘长卿18.【江雪】唐·柳宗元1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21.【渡汉江】唐·李频22.【八阵图】杜甫23.【新嫁娘】王建24.【塞下曲之二】卢纶25.【塞下曲之三】卢纶26.【江南曲】李益27.【城东早春】唐·杨巨源28.【初春小雨】唐·韩愈29.【清平调词】唐·李白30.【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3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32.【绝句】唐·杜甫3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3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36.【七夕】唐·杜牧37.【清明】唐·杜牧38.【泊秦淮】唐·杜牧39.【江南春】唐·杜牧40.【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41.【寒食】唐·韩翃42.【乌衣巷】唐·刘禹锡4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44.【枫桥夜泊】唐·张继45.【春晴】唐·王驾46.【登山】唐·李涉4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4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49.【出塞】唐·王昌龄50.【凉州词】唐·王翰51.【春日偶成】宋·程颢52.【春日】宋·朱熹53.【观书有感】宋·朱熹54.【元日】宋·王安石55.【立春偶成】宋·张栻56.【咏华清宫】宋·杜常57.【绝句】宋·释志南5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59.【春暮】宋·曹豳60.【送春】宋·王令61.【初夏睡起】宋·杨万里6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宋·杨万里63.【田家】宋·范成大64.【题临安邸】宋·林升65.【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66.【雪梅其一】宋·卢梅坡67.【雪梅其二】宋·卢梅坡68.【题金陵渡】唐·张祜69.【夜雨寄北】唐·李商隐70.【嫦娥】唐·李商隐71.【出塞】王之涣72.【金缕衣】杜秋娘73.【闺怨】王昌龄74.【逢入京使】岑参75.【月夜】刘方平76.【望岳】唐·杜甫77.【游子吟】唐·孟郊7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79.【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80.【送友人】唐·李白81.【春望】唐·杜甫0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三年级(上下)必背小古文-增广贤文-论语电子版

第一部分小古文三年级上学期必背部分1、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4、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 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5、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6、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8、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9、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
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三年级下学期必背部分1、山川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小古文100首(新)

小古文100首第一部分(1--10)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吾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二部分(11--20)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 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 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14. 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 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必备小古文(1)

附件 3:年级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小学生小古文诵读篇目篇目1.菊2.荷3.日月星4.龟兔竞走5.芦花6.孔融让梨7.雨8.雪1.猫捕鱼2.猫斗3.狐假虎威4.第 14 课《盘古开天地》5.学习 ( 子曰 : ”” )6.第 21 课《南辕北辙》7.语文园地六《惊弓之鸟》8.共工触山1.山川之美2.鸦狐3.自相矛盾4.大禹治水5.豺烹羊6.语文园地六成语《推敲》7.郑人买履8.语文园地八趣味语文《鹏程万里》1.秋2.狐与葡萄3.第 9 课《杨氏之子》4.第 10 课《晏子使楚》5.语文园地三成语《舍本逐末》6.语文园地六成语《大公无私》7.鹿照水8.《咏雪》第一单元《菊》【文言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 bàn)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 zhě)、或红。
种类繁( f án)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溢( yì):原义是水漫出来。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
④惟:只有。
⑤赭( zhě):红褐色。
【文白对读】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
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 , 当严霜降临的时候 , 其他的花都凋谢了 , 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单元《荷》【文言文】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gěng)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ǒ u)。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第三单元《日月星》【文言文】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
小古文100篇(1)

小古文100篇:言物篇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3、《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4、《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5、《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8、《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9、《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13、《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14、《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15、《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16、《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42篇小古文

42篇小古文小古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充满着智慧和哲理。
以下是42篇小古文的精选,每篇都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1.《饮酒品》饮酒不醉人,醉后方知酒。
欲知人之性,酒色见真情。
2.《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路漫漫其修远兮。
3.《足音》静听足音稳,行走自不忙。
行路须稳健,才能走好长。
4.《玫瑰花与刺》玫瑰花有刺,美丽却不柔。
刺伤我指尖,提醒我小心翼翼。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江湖浪迹踏碧梧。
生死离合皆过眼,遗世独立心自由。
6.《黄粱一梦》黄粱一梦醒来时,才知前尘皆幻想。
人生苦短须珍惜,无悔向前追梦逝。
7.《蜀道难》峨眉山下少人行,深山古寺钟声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踏上便无畏。
8.《人生至味》人生至味是清风,吹拂心灵无尘埃。
世间纷扰不可避,内心宁静何等希。
9.《归园田居》岁月如梭,归园田居心自乐。
一杯茶,一本书,世事纷扰抛脑后。
10.《送别》送别别离情难舍,泪水洒向离人处。
离别无妨,相聚更珍。
11.《春晓》春晓暖阳照万物,花开花落人如梦。
与其虚度光阴岁,不如珍惜每个春。
12.《品茶》品茶忘世间纷扰,淡泊名利心更好。
茶香融入心灵深,品味人生如茶舍。
13.《望天门山》天门山高耸入云端,仰望山巅心灵宽。
纵有万般豪情在,也须看山恒沉煌。
14.《荷叶杯》荷叶杯里品香茗,世事烦忧皆抛去。
泡一壶清茶香,身心放松忧愁消。
15.《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如银河,水流潺潺入人家。
仰望瀑布心悠远,人生如梦何自家。
16.《古井》古井深处藏乾坤,见证岁月人往返。
喝一口井水清甘甜,心境舒畅如水泉。
17.《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听不尽,人生百态如流水。
喜怒哀乐皆曲折,笑看世事不苦恼。
18.《行舟》行舟顺水,顺势而行。
心放宽阔,生活更轻松。
19.《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望远方,人生百态任看透。
高楼之上不忧伤,眺望山河心自豪。
20.《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超短小古文

超短小古文1.《咏雪》(刘义庆《世说新语》)1.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 太傅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世说新语》)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
中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这是没有礼貌。
”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1.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军中多务,孰与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篇简单的文言文

10篇简单的文言文1.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一司马光佚名〔宋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2.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二囊萤夜读佚名〔唐代〕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此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谨慎的意思。
博学:学识渊博。
通:通晓。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3.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三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四两小儿辩日列子〔先秦〕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简单易背的小古文

简单易背的小古文
简单易背的小古文如下:
1、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免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免。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3、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4、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5、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7、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6篇小古文小学必备

小学必背小古文16篇1.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司马光砸缸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3.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4.大禹治水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译文: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屋被毁。
尧任用鲧来治水,鲧运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多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
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采取疏通的办法,花了十三年,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成功一个失败,那是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同啊。
5.王戎不取道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小学生小古文诵读篇目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bàn)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zhě)、或红。
种类繁(f án)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
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
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
【文白对读】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
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单元《荷》【文言文】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gěng)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ǒu)。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第三单元《日月星》【文言文】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
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
第四单元《龟兔竞走》【文言文】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mián)。
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xǐng),则龟已先至矣(yǐ)。
——选自《意拾喻言》【文白对读】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第六单元《孔融让梨》【文言文】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zhé)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选自《后汉书·孔融传》【文白对读】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第七单元《雨》【文言文】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第八单元《雪》【文言文】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mí)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mù)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dùn)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第一单元《猫捕鱼》【文言文】缸中有金鱼,一猫伏(fú)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zhuì)水中,急跃起,全身皆(jiē)湿。
——选自民国老课本【注释】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
②坠:落,掉下。
【文白对读】鱼缸里有一条金鱼,一只猫爬在缸边,准备把它(金鱼)吃掉,(猫)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急忙跳了出来,(可是)全身的毛都已经湿透了。
第二单元《猫斗》【文言文】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选自民国老课本【文白对读】有黄猫白猫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猫对打不相上下,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奋力打白猫,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第三单元《狐假虎威》【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文白对读】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注释】①假: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②求:寻求,寻找。
③子:你。
④无:不。
⑤长(zhǎng):同“掌”,掌管。
⑥然:对的,正确的。
⑦遂:于是。
⑧走:逃跑。
⑨畏:害怕。
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文言文】天地混沌(hùn dùn)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zhǎng)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cháng)。
——选自《三五历纪》【文白对读】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
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
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
第五单元《学习》【文言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文白对读】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第六单元《南辕北辙》【文言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文白对读】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第七单元《惊弓之鸟》【文言文】更(gēng)羸(léi)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niè)也。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chuāng)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yǔn)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注释】①孽:病。
②疮:疮口。
③陨:坠落。
【文白对读】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第八单元《共工触山》【文言文】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iáo)尘埃归焉。
——选自《淮南子·天文训》【文白对读】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山川之美》【文言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注释】①歇:消散。
②颓:坠落。
③沉鳞:水中的鱼。
④欲界:人间。
⑤与:赞许。
【课文链接】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人们就谈论它,赞美它。
那奇丽的景象啊,往上看,雪峰插云;往下看,河水清清;往两岸看,石头色彩斑斓。
往山上看,一年四季,林青青,竹绿绿。
晨光里,雾气即将散去,猿啼鸟鸣,声音交织在一起。
夜晚时分,夕阳渐渐西沉,鱼儿争相跳跃。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大诗人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山异水的人了。
第二单元《鸦狐》【文言文】鸦本不善鸣。
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
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ní)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
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
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
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选自《意拾喻言》【注释】①适:恰巧②霓裳羽衣:唐代著名的宫廷乐舞。
传说是唐玄宗梦游仙境后所作。
③幸勿见却:有幸不被(您)推却。
这是古时候的一种谦辞。
【课文链接】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
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