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1 微生物 复习课件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显微镜下的微生物_课件1
酵母菌
酵母菌的结构
正在分裂的啤酒酵母
3.与人类的关系
(1)食品 酿酒、面包、馒头、单细胞蛋白。“第一种家养
微生物”。 (2)医药
有机酸、酶类、维生素。 (3)化工
酵母菌利用石油中的多种烃类。 (4)水处理
酵母菌处理含油、含酚、含柠檬酸废水效果好。 (5)酵母菌也常给人带来危害
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它原料腐败 变质。蜂蜜酵母可使蜂蜜、果酱败坏。
b.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作用重大。
c.害处:引起动物和人的传染病;引起作 物病害;引起食品变质。
对比书上的分类及举例缺少了哪些类群? 黏菌是一类界于真菌和原生动物之间的生物。 古细菌和真细菌的区别,研究古细菌的意义。 真细菌与真菌的区别。
谢谢
有的酵母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产品质量。 有些还能引起人和植物病害,如引起皮肤粘膜、 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多种疾病。
(二)霉菌 1.种类 青霉、根霉、曲霉等 2.结构 菌丝组成营养体 ——多细胞
孢子囊(内含孢子)
直立菌丝 匍匐菌丝 营养菌丝 根霉结构示意图
菌丝
3.孢子生殖 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 4.与人类关系
充当人类的好帮手
微生物农药 细菌肥料 细菌饲料 沼气与沼气发酵 净化废水 微生物提取黄金 石油开路先锋
微生物与食品
酒的酿造 制作面包
乳酸菌与人类健康 酱、酱油和豆鼓 豆腐乳和甜酒酿 醋 味精
微生物的作用
a.在物质转化中作用重大。 植物(微生物)光合作用
无机物------------——---→有机物 ←——————————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青霉结构示意图
曲霉结构示意图
(三)蕈(菌菇) 1.种类
银耳
微生物生长复习PPT课件
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生长;酵母菌培养基pH5.0~6.0,
圆褐固氮菌培养基pH6.5~7.5。
(2)材料用具:略
(3)方法步骤:
①制备A、B两种培养基:用于培养圆褐固氮菌的A培养
基特点是 无氮 ,用于培养酵母菌的B培养基特点是
添加了
青霉素 。
②调节培养基pH:A培养基pH约为 6.5~7.5 ;B培养
对数期期。该期的特点是 代谢 A B 旺盛, 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比
较稳定。
E 时间
②从BC段进入CD段的原因有 营养物质消耗 , PH值的变化,
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等。
③若在培养前灭菌不严格,混入了青霉菌,则初期出现的生态学现
象叫 竞争 ,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菌 全部死亡
原因是
青霉菌的代谢产生了青霉素,杀死了细菌 。
2020年10月2日
授课人:赵隆基
1
复习: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
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请你设计一实验。实验目的:分离得
到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提示:请根据方法步骤写实验原理) :
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
繁殖而酵母菌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
2020年10月2日
7
(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种内关系: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青霉菌分泌 青霉素抑制 细菌生长
非生物因素
2020年10月2日
寄生:病毒侵染细
温度(T)
菌
pH
O2
8
B 练习:1、细菌生长最快的时期是( )
A、调整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完整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讲义第一章微生物微生物:包含细菌、病毒、真菌、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集体。
细菌:包含古细菌、真细菌(原核生物)、真菌(真核生物)。
真细菌:包含蓝细菌、放线菌等。
真菌:一类拥有真实细胞核,大多数营腐生生活,并用孢子进行生殖的真核生物。
包含酵母菌、霉菌、蕈(蘑菇)。
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真核生物),原生动物(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大多为能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黏菌(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间的真核生物)。
微生物的特色: 1. 个体细小 2. 构造简单 3. 散布很广 4. 营养方式多样 5. 生长生殖迅速。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微生物传得病流行过程:传染源经过流传门路(空气流传、接触流传、媒介物流传、病媒传播)使易动人群发病。
微生物传得病的预防: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流传门路 3. 保护易动人群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自稳态体液:人体中所有液体总称(体重的 60%),在细胞内的是细胞内液(体重的 40%),细胞外的是细胞外液(体重的 20%)。
细胞外液:主要种类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由这些细胞外液组成的体液环境称为内环境。
自稳态:人体自己调理作用下,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固的状态。
内环境自稳态是动向均衡,令人体战胜外界环境影响,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Na+,主要阴离子是Cl -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2-2-、蛋白质K ,主要阴离子 HPO、 HPO44体内水根源:饮用水、食品水、代谢水体内水排出:尿液排泄(小便)、皮肤蒸发、呼吸蒸发、排遗(大便)水摄取:渴觉神经中枢控制水排出: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体温:人体内部温度,常用口腔、腋窝、直肠温度来表示。
人体产热:寂静时-> 肝脏强烈运动->骨骼肌散热:传导(直接接触)、对流(气体或液体流动)、辐射(红外线形式)、蒸发(水分气体形式从体表蒸发带走热量,环境靠近体温时人体独一的散热方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餐后 2 小时血糖浓度达到最高值)。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高中沪科版生命科学与拓展型课程课后作业:1.4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第四节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基础知识自测】1、微生物传染病是指能够从一个传播到另一个的微生物致病因子,如、、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所导致的疾病。
它往往具有性和性两个特征,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大,往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工作和生活秩序。
对于人类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病原微生物要形成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和四种。
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串联在一起构成了。
一般来说,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抑制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3、微生物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营生活,所以需要在宿主体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定居。
病原体定居的位置一般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霍乱弧菌、肝炎病毒和爱滋病毒选择的场所一般分别是、、。
4、新传染病在某地流行时,常表现为染病人数在最初,再,然后的规律。
这种变化和数量的变化有关,在最初,由于的人较少,因此表现出染病人数上升的趋势,后来由于的增加,引起易感人群数量的下降。
5、病原菌黏附和定居于人体的特定组织后,通过产生特殊的或的作用或通过伤口进入,然后向更深的组织渗透。
当它们进入系统后,就可以进入宿主细胞的所有器官和系统。
当大于,人体就表现为显性感染。
6、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是吸附在宿主的上,然后通过或进入细胞(不进入细胞)。
在宿主细胞的作用下,被水解,释放出病毒核酸,它利用细胞的合成系统自身物质。
7、在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中,接种疫苗是属于,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是属于。
疫苗的有限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的稳定性。
【练习题】1、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微生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A.接触传播B.空气传播C.病媒传播D.媒介物传播2、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A.患乙型肝炎的人B.家里的猫、狗C.消化道病人用过的杯子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3、传染病的特点是()A.由病毒引起的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D.通过呼吸道传播4、下列传染病中,属于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是()A.疟疾B.狂犬病C.肝炎D.流行性感冒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任何一个6、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是()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C.给医疗仪器消毒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7、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接种特效疫苗B.设立隔离病房C.注射相应抗体D.室内定期通风8、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A.感冒病毒B.破伤风杆菌C.蛔虫D.苍蝇9、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遗传病,它的病原体和主要传播途径分别是()A.细菌飞沫传播B.病毒血液传播C.病毒病媒传播D.细菌接触传播10、下列各项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B.流行性乙型脑炎C.血吸虫病D.细菌性痢疾11、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A.未发病前B.发病初期C.发病最严重时期D.恢复期12、下列有关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染病的生物B.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接种疫苗是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D.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病13、以下关于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人类的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易感人群B.通过与SARS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接触病原体而患病的传播属于病媒传播C.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染链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D.同一种微生物传染病可以有一条以上的传播途径14、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是()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微生物的探究历程_课件1
列文虎克(1632-1723)
他在一篇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的小短文中写到:
“这里所说的观察不是只做了一次,而是 重复地进行过多次的……它给了我许多快乐!”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随 后的两百年间基本局限于对微 生物形态的观察,尚未与它的 生理作用联系起来。因此将这 一时期称为“形态学时期”。
1.什么是自然发生说?怎样 用实验证明它是错误的?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 322)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有的人还通过“实 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 暗处,21天后就会产生老鼠。
曲颈瓶试验 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巴斯德的贡献
1.否定了生物体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
证明了只有在有活细菌的条件下才能繁殖出新的
2.为什么发酵是微生物参与的 过程?怎样用实验证明?
3.巴斯德是怎样想到许多疾病是微 生物引起的?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些疾 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自然发生说”之争
自然发生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 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 的。如我国古代认为的“腐草化为萤”(即萤 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
认识疾病方面 公元6世纪已知狂犬病来源疯狗。 公元2世纪张仲景提出禁食病死兽肉和不洁食物, 以防伤寒。 公元141-208年,华佗主张割去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4世纪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天 花,并知道种牛痘以防天花。
认识植物病害方面 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有“白僵病”的记载。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对植物病镜观察到了 许多微生物和原生动物。
1677年,他第一个观察并记录了兔子、狗和 人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动物和人的精子进 行观察和记录。
1680年,他第一个观察并描述了显微镜下的 红细胞的形状。他第一个观察到了连接心脏动脉 和静脉的毛细血管。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高中沪科版生命科学与拓展型课程课后作业:1.3微生物的营养
第三节微生物的营养【基础知识自测】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和水这五大类物质,培养基配置后需要灭菌,一般采取灭菌法,灭菌的条件是,目的是2、培养基根据作用可分为和两种。
在培养基中不加入源,可选择出自生固氮菌,加入,可选择出大肠杆菌,这样的培养基属于3、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置的过程是:称量、溶解、定容、、灭菌、制平板。
琼脂熔化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目的是,定容后,用来调节pH至4、“微生物接种”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接种通常采用,其目的是使接种物逐渐,培养后出现5、“抗生物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用镊子将分别浸过和的圆纸片均匀置于三个相同平板培养基表面上,事先在做好记号,在℃恒温箱中培养天,记录宽度。
6、液体培养基成分的基础上加入足量的作为凝固剂即可配制成培养基。
接种通常采用法,接种过程中,为保证无杂菌感染,操作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和等。
【练习题】1、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牛肉膏蛋白胨这种通用培养基B.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可用无氮培养基C.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厌氧异养型D.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2、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是()A.CO2B.NaHCO3C.碳酸盐D.含碳有机物3、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 一般是酶、核酸的组成部分C. 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补充D. 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4、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下列不属于生长因子的是()A.维生素B.氨基酸C.碱基D.脂肪5、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下列哪项操作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A.配置培养基B.倒平板C.接种D.菌液稀释6、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③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病原菌
侵入、粘附、
人体特定组织
激活
定居
高度专一性
隐性感染
免疫 系统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引起炎症、损伤和破坏组织 分泌细菌毒素
2.病毒的致病过程 (1)基本结构(参见课本示意图) (2)种类:
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噬菌体 RNA病毒:SARS、流感病毒、狂犬病毒等 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3)各类病毒复制过程(参见课本示意图)
①侵入过程:Βιβλιοθήκη 侵入病毒核衣壳
宿主细胞
②复制合成过程:
脱衣壳
DNA病毒: 病毒 复制 DNA
病毒 DNA
转录 翻译
病毒 蛋白质
病毒核酸释放
子代DNA 病毒
RNA病毒: RNA复制
病毒 合成 RNA 合成
RNA
互补链
病毒 RNA
翻译 病毒 蛋白质
子代RNA 病毒
逆转录病毒:(HIV)
病毒 合成 RNA 逆转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什么叫微生物传染病?
能够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微生物 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 物,产生的疾病称为微生物传染病。
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1.传染源 (1)概念:一般是指能将病原微生物直接
传播给宿主的生物。 (2)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染病的生物。
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三、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寻找传染源,对传染源进行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针对具体的微生物传染病传播途 径采取综合措施,不让病原体进行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 效的措施。
接种疫苗实际上就是减少易感人群人数,保护易感人 群,切断传染链,从而达到预防效果的。
(完整版)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生物)总复习讲义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一、发展简史1、著作: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药书、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2、显微镜发明:生物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建立: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我国成就: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3、林耐——生物分类法则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孟德尔——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伴性遗传)4、生命科学研究手段: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5、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第二节: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1、观察:先低倍后高倍,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转换器到高倍镜,再调细调节器2、物像为倒像,(视野)同向移、(载玻片)反向移3、放大倍数:目镜X 物镜4、目镜测微尺的使用:(格数X每格长度)5、左眼观察,睁开右眼认识显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象,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成一虚像,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物镜放大倍率×目镜放大倍率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长度(焦距)成反比,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成正立放大虚像,即从物镜进入镜筒内的光线所成的像(假设能成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长度(焦距)成正比,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倒立放大实像,即物距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但一定不能大于物距,否则成虚像。
例题:1.当在视野中看到"p"时,实物是怎样的?2.当一个物体在视野左上方,想把它移动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3.当在视野中观测到一个物体在视野中顺时针运动,其实它是在怎样运动(顺时针/逆时针)?答:1)实物是“d”,即旋转180°2)向左上方3)顺时针4.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D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和宽度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无机物一、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1、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2、存在形式:自由水(大部分,参与上述1作用)结合水(少量,生物细胞组织中的成分)自由水/结合水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3、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生命停止二、无机盐:离子状态存在1、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骨骼:Ca2+【缺钙,肌肉抽搐】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b、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实验2.1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1、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班氏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3、脂肪——苏丹III(橘红色)第二节:有机化合物(所有生物必含的物质是蛋白质与核酸,是主要的生命物质)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 (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注:组成元素C、H、O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2、分类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五碳糖)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肌糖原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注:组成元素C、H、O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作用合成某些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晒太阳可转化为维生素D三、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 注:组成元素C、H、O、N等1、单位:氨基酸(20种,其中8中必需氨基酸,须从食物中获得)通式:——NH2 (氨基)——COOH(羧基)氨基酸种类由R基决定O H2、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微生物ppt课件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各类生物药物,探讨其生 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环保治理技术
废水生物处理
01
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实现废水达
标排放。
废气生物净化
02
运用微生物处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修复技术
03
介绍微生物在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及原理。
消费者
某些微生物作为消费者,以其他生 物或有机物为食,参与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
对环境因素影响及适应机制
01
02
03
04
温度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有不同 的适应范围,如嗜热菌、 嗜冷菌等能在极端温度下 生存繁殖。
水分
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各异 ,如耐旱菌能在干旱环境 中生存,而水生微生物则 适应于湿润环境。
07
实验方法与技能培养
显微镜使用及观察方法
01
显微镜类型
了解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类 型及其原理。
观察技巧
掌握调焦、调节光亮度、识别微生 物形态等基本观察技巧。
03
02
样品制备
学习如何制备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 品,如涂片、悬液等。
图像记录与分析
学习拍摄、保存和分析显微镜下的 微生物图像。
04
无菌操作技术及培养基制备
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空气以及生物体 内外,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 。
古菌
形态结构
与细菌相似,但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和代谢特征,如细胞壁不含 肽聚糖,细胞膜中含有独特的脂质成分等。
生活环境
主要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高温、高压、高盐、缺氧等条件下,因 此又称为极端微生物。
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生物工程概述_课件1
(Edward Jenner,1749~1823) 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是免疫学 的发展,开创了预防医学的先河。
现代生物工程
Modern Bioengineering
生物工程的分类——按研究内容划分
酶工程
基因工程
生物 工程
现代生物工程modernbioengineering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的分类按研究内容划分蛋白质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医学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通过技术手段使之生产人类需要的代谢物
生物工程概述
生物工程的历史 —学科雏形
微生物发酵
丰 富 多 彩 的 酒 文 化
生物工程的特点
高效性和经济性 清洁和低耗 强调技术设计 可遗传和可扩散 对人类伦理道德观念有影响
谢谢
细胞工程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把含有不同遗传物 质的细胞合成杂种细胞。并器 摄取和染色体片段的重组等。
酶工程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特异催化功 能,在常温常压下将一种物质转化 为另一种物质,以获得高纯度的适 用之物。 该技术包括各种酶的开发和生 产。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等。 酶工程用于食品工业很有效。 啤酒、酱油、葡萄糖等都可用酶工 程生产。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蛋白质工程 环境生物工程 医学生物工程 。。。。。。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 能,通过技术手段使之生产人类需要的代 谢物。以高效率的进行物质转化。
发酵工程包括: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产 品,如酿酒。用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细 菌选矿和细菌冶金等等!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和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它能按人类需要,把遗传 物质DNA分子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进行剪切、组合、 拼装,合成新的DNA分子。再将新的DNA分子植入某 种生物细胞中,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 中得到表达。以达到定向改造或重建新物种的目的。
最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4--生物工程-复习课件
微生物
工程菌
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酶
酶工程
产品
动植物个体或细胞
细胞工程
优良动植物品种
生物工程主要领域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生物工程的特点
[高效性和经济性]:
基因工程应用举例 与医药卫生 (1)生产基因工程药品 ①优点:高质量、低成本 ②举例:胰岛素、干扰素、 乙肝疫苗等 (2)用于环境监测:用DNA探针可检测饮水中病毒的含量 ①方法:使用一个 特定的DNA片段制成探针,与被检测的病毒DNA杂交,从而把病毒检测出来。 ②特点:快速、灵敏 (3)基因治疗 ①含义: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②举例:半乳糖血症(病因、研究成果) ③发展前景:许 多遗传病及疑难病症将被人类征服。 细胞工程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已经渗入到生物工程的各个方面,成为 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在农林、园艺和医学等领域中,细胞工程正在为人类 做出巨大的贡献。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是迄今人类受益最多的 一个方面。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花药单倍体育种途径, 培育出的水稻品种或品系有近百个,小麦有30个左右。其中河南省农科院培 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倒伏、抗锈病、抗白粉病等优良性状。 [清洁和低耗][强调技术设计][可遗传和可扩散] [对人类伦理道德观念有影响]
• 我国建立了水稻高效规模化的转基因技术的 体系,形成年转化5000个基因的技术能力, 并已经对上千个基因进行了转化和功能分析, 构建了面向全国的开放平台。
• 我国转基因水稻涉及抗虫、抗病、抗逆、品 质、养分高效利用和高产等,在国际顶级学 术刊物上发表数篇重要科技论文。
酶工程
从生物质到生物柴油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酶法发酵生 产生物柴油已在秦皇岛和上海实 现了生物柴油的万吨级产业化;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1
“超级细菌”引发的思考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 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 叫NDM-1(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的基因。 目前,这种变种超级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并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
滥用抗生素惹的祸!
圣元奶粉与“早熟门”事件
古代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
近代西方
现代生命科学
现代:实验法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 时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已经记载动 植物达200多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齐民要术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脑科学
日常生活中的睡眠与觉醒、情绪和行为、 学习和记忆都是脑活动的结果。
许多与神经系统损伤或脑功能失调有关 的疾病,如截瘫、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 痴呆症)、帕金森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甚至生命。
通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认识与行为水 平上的分析相联系,有可能揭示脑的神经 计算原理,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新的 设计思路。 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 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 人脑本质。
1604年,荷兰眼镜商 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 一台显微镜
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 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
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 “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 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细胞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 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 出了细胞学说。
高中生物 微生物学 PPT课件 图文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 霉菌 蕈菌) 原生动物 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拟病毒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史前期 初创期 奠基期 发展期 成熟期
(一)史前期
是指人类还未见到微生物个体尤其是细菌细胞前的一 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大约在距今8000年前一直至公元 1676年间。 在十七世纪末叶以前,人们虽然不知道世界上有微生 物,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以及医药卫生方面,我们的 祖先早已与微生物频繁打交道。他们在微生物的应用 和防治方面,不但积累了许多经验,而且还有不少发 明创造。
(二)初创期
从1676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 个体起,直至1861年近200年的时间。 在这一时期中,人们对微生物的研究仅停留在形态描 述的低级水平上,而对它们的生理活动及其与人类实 践活动的关系却未加研究,因此,微生物学作为一门 科学在当时还未形成。
初创期代表人物
微生物学先驱者 列文虎克,荷兰 的业余科学家。
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一)体积小,面积大
测量单位: 微米(m,10-6 m) 纳米(nm, 10-9 m)
(一)体积小,面积大
杆菌,平均长度约2 m,宽度0.5 m,1500个杆菌头 尾衔接起来仅有一粒芝麻长; 60-80个杆菌“肩并肩”排列的总宽度,只相当于一根 头发的直径。 相当于一粒苋菜籽重(不到1毫克)的一团细菌,其中 包含的细菌数竟相当于全地球的总人口数(以1985年 为48.5亿计)。
菌为3 000个大气压,植物病毒可抗5 000个大气压。
高一生物生物备课指导课件
第4节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2,2+0)
关键问题:生物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怎 样相互变的
1、糖类代谢 2、脂质的代谢 3、蛋白质代谢
2. 生命科学实验室制度和安全守则
第3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关键问题: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 设计板报展示人与病毒斗争的历程(选
做)
第4章 生物体的物质变化和能量流动(15课时,
11+4)
1.本章核心概念 酶 ATP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主要内容 (1) 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最普
第7章 细胞分裂和分化 (12,8+3+1)
第三册
第8章 遗传和变异(14,10+3+1))
第9章 生物进化(4) 第10 章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10,
7+3)
让自己紫红色牙刷似的舌头飘动出墨绿色的牛屎声,只见她很大的手指中,猛然抖出二十组嘴唇状的棉桃,随着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的抖动,嘴唇状的棉桃像丸子一样 在双腿上经典地编排出隐隐光烟……紧接着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又连续使出五路棕鹤弹头扔,只见她破烂的纯黑色蘑菇模样的二对翅膀中,快速窜出九簇转舞着『银光 秋妖活塞头』的鸟网状的犄角,随着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的转动,鸟网状的犄角像核桃一样,朝着壮扭公主好像桥墩一样的大腿斜抓过来!紧跟着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 也晃耍着法宝像枷锁般的怪影一样朝壮扭公主斜跃过来壮扭公主悠然把圆圆的极像紫金色铜墩般的脖子摇了摇,只见七道变幻莫测的如同琵琶般的棕影,突然从浑厚的 肩膀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土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水精恶窜味在绝妙的空气中跃动。接着圆圆的极像紫金色铜墩般的脖子猛然振颤 飘荡起来……极像波浪一样的肩膀喷出蓝宝石色的飘飘晃气……大如飞盘的神力手掌透出纯红色的朦胧异香……紧接着丰收喜悦犹如瓜果成熟般的醉人之香立刻弹出天 褐彩光色的病态鹰现怪憨味……如同钢铁机器一样的骨骼喷出桑耍熊嚎声和吱吱声……极似玉白色样的额头朦朦胧胧窜出蕉果象睡般的跃动。最后颤起浑厚的肩膀一颤 ,快速从里面跳出一道银辉,她抓住银辉疯狂地一摆,一样明晃晃、凉飕飕的法宝¤天虹娃娃间壮扭公主旋风般地让自己白绿双色条纹包耍出深青色的鸡毛声,只见她圆润光滑的下巴中,威猛地滚出九簇晃舞着¤巨力碎天指→的犄角状的海带,随 着壮扭公主的耍动,犄角状的海带像稿头一样在双腿上经典地编排出隐隐光烟……紧接着壮扭公主又连续使出五千六百七十八帮香犀骷髅踏,只见她憨直贪玩、有着各 种古怪想法的圆脑袋中,狂傲地流出九道摆舞着¤巨力碎天指→的花篮状的尾巴,随着壮扭公主的摆动,花篮状的尾巴像螺栓一样,朝着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不大的腿 斜窜过去!紧跟着壮扭公主也晃耍着法宝像枷锁般的怪影一样朝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斜转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猛烈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深黄色的闪光,地面变 成了墨蓝色、景物变成了白象牙色、天空变成了纯红色、四周发出了潇洒的巨响。壮扭公主好像桥墩一样的大腿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 凹露的眉毛,此时正惨碎成簸箕样的淡灰色飞丝,快速射向远方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惊嘶着全速地跳出界外,急速将凹露的眉毛复原,但元气已受损伤跃壮扭公主:“ 哈哈!这位
最新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4--生物工程-复习课件
综合利用
工业酶制剂是重要的大宗发酵产品,也是实现绿 色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 酵工程的融合。
例如:碱性甘露聚糖酶(水解纤维素)的高表达与产业开发
1
完成高温、 酸性、碱性、以 及耐盐碱的甘露 聚糖酶、纤维素 酶、淀粉酶、葡 萄糖苷酶等多种 极端酶产生菌的 分离,获得146 株极端微生物;
1、提高酶的反复使用效率 2、提高产品的纯度(酶与底物易分离)
五、酶的应用 1、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用于加工和生产一些产品 如:洗涤剂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2、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如:降解高分子化合物
3、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1)作为药品用于治疗或缓解疾病
如:免疫缺陷综合症缺少腺苷脱氨酶 苯丙酮尿症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 L-天冬氨酸酶用于治疗白血病等。
发酵工程
现代啤酒的发酵生产工艺
纯培养厌氧分批 补料发酵技术
分批补料发酵生产乳酸, 使得乳酸的发酵水平达 200g/L,光学纯度达97.4% 可满足聚乳酸的生产需要;
生物高分子材料生产
绿色可降解环保 型聚,乳酸树脂具有 环境友好型的优势, 并能够胜任大部分合 成塑料。
建成一条我国第 一,世界第二的年产 5000t绿色可降解环保 型聚乳酸树脂工业示 范线,收率达到理论 收率的90%,分子量 大于10万。
2、酶工程
(1)概念:酶工程是一项借助生物反应 装置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酶产品 的现代生物技术。
酶的生产
(2)主要内容
酶的分离纯化 酶的固定化 酶的应用
二、酶的生产
1、主要来源:微生物
生长繁殖快、培养成本低
2、方法:微生物发酵法 固体发酵
液体深层发酵
三、酶的分离提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藻(蓝 细菌)等 • 真核生物类群 • 真菌(酵母菌、霉菌、蕈) • 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黏 菌) • 非细胞生物类群 • 病毒
(一)原核生物类群
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1微生物 复习课件
微生物
知识网络
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微生物学的建立 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发展主流的
汇合 真细菌和古细菌 真菌 原生生物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和预防
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病原菌和病毒的致病过程 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从热带到南北极都有分布。它们已经被证实:可以通
过氮气的固定来提高稻田和其他土壤的肥力方面有
重要作用。蓝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真核生物类群
• ——具有完整细胞结构(有核膜、各 种细胞器等)、有染色体
1、真菌: 大部分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
者)、进行孢子繁殖
• 2、科赫的主要成就:(补充)
• 第一次发现分离出伤寒杆菌、炭疽杆菌、霍乱 弧菌、结核病细菌;
• 第一次发现了鼠蚤传播鼠疫的秘密;
• 第一次证明一种特定的微生物引起一种特定疾 病;
• 发明了蒸汽灭菌法。
• 制定科赫法则:为研究病原微生物制订的严格 准则
• 创立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
第二节微生物类群
殖出新的细菌
自然发生说: 生物体是从无 生命物质自然发 生的。
• 实验过程:IVP5 • A瓶:煮沸的肉汤几天后仍保持澄清 • B瓶:未煮沸的肉汤几天后变混浊 • A瓶去除曲颈玻璃管后:肉汤变混浊 • 证明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
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导测》P206综合题/2
③细胞壁成分:粘肽(肽聚糖)组成, 青霉素抑制其合成
④芽孢:ⅣP10
环境不利——菌体外形成厚荚膜——菌 体成为休眠体,既是芽孢——条件适 宜时萌发成一个细菌。
• 一般121℃,15min以上才能杀灭芽孢。
b.细菌的繁殖
一般为分裂繁殖——无丝分裂
细菌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因无减数分裂,所以无 基因重组;无染色体,故无染色体变异。
*古细菌有耐热、耐酸、 耐高渗种类,在生物工
程上有潜在实用价值。
• 2、放线IVP11 • ——细菌范畴内的原核生
物
• 细胞形态:分支状菌丝 • 繁殖:孢子繁殖 • 分布:主要在土壤,能产
生抗生素
• 3、蓝细菌(蓝藻) • 细胞质基质中含光合
色素 • 代谢类型:自养需氧
型 • 属于生产者 • 典型代表:颤藻
微生物
• ——是肉眼难以看清的各 类生物的总称。
(一般体形在0.1毫米以下的小生物。)
第一节、微生物学的建立
• 一、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 • ——17世纪列文·虎克(荷兰) • 1674年他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
物”的细菌,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 二、主要科学家: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 德国细菌学家:科赫 • 19世纪中期后,微生物学的建立
• 共同结构: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无核
膜、含DNA,无染色体)、核糖体—— 唯一细胞器
1、细菌 *形态——球菌、杆菌、螺菌 *(广义的细菌范畴包括放线菌、支原 体、衣原体等) (1)真细菌 ——生活在通常环境条件下
杆菌
球菌
• 细菌的三种 主要形态
乳酸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a.特殊结构: ①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其 上含有一些抗性基因 ②鞭毛:运动(某些细菌)
• C.细菌在自然界的主要作用ⅣP10 • *分解者:大多数(腐生细菌) • *生产者:光合细菌、化能自养细菌(如
硝化细菌等) • *消费者:寄生细菌(一般为致病菌)
共生现象:如人体内的正常菌群的作用IVP10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 一起,互相有利,分开 后两种或一种生物不能 独立生存的现象。
根瘤菌是一种固氮菌
(1)酵母菌
单细胞 出芽生殖(环境适宜,一 般进行有氧呼吸)、或孢 子繁殖
在自然界作用:分解者
应用:酿酒、发面(制 面包馒头等)
• (2)霉菌:
• 多细胞
孢子
• *基本结构:分支的长丝
状细胞组成的菌丝——集
菌丝
合——团块状菌丝体
• *繁殖方式:孢子繁殖
• 无性孢子(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有性孢子
• 1、巴斯德的重要成就:
• A、研究清楚了微生物发酵过程;
• B、发明“巴氏消毒法”:ⅣP5
• 加热到62℃,保持30min,杀死有害 微生物。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消 毒。
• C、提出“微生物致病论”。 • D、研究新的治病法——免疫法,发
明了炭疽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 E、设计了曲颈瓶实验:ⅣP5图 • *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 *证明只有在活细菌存在条件下才能繁
细菌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IVP13
(2)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
• A.与真细菌的不同 • *细胞壁组成不同,青霉素不能抑制其合
成。 • *对抗菌素利福平不敏感,与真核细胞相
似(利福平可抑制细菌RNA的合成) • *有些类群cell内的核酸、蛋白质耐高温。
• B.典型代表 IVP11~12
• 产甲烷菌:严格缺氧 甚至高温环境
产甲烷菌
• 极端嗜热菌:热泉、
海底活火山周围, 古细菌为何会引起高度 82℃~110℃,且耐 关注?Βιβλιοθήκη 高压*其生存的极端环境与地球
•
极端嗜盐菌:最适盐
早期环境相似,因此古细 菌在生物进化上有重要地
浓度3~4mol/L
位,是研究进化的好材料。
• 嗜酸菌:最适PH0.7
(接合孢子)
• *在自然中的作用:大多 为分解者
• *典型代表:青霉、根霉、 曲霉等
孢子
*应用:发酵生产抗菌素、酶制剂、食 品发酵等
发菜:一种陆生的蓝藻
•
蓝细菌曾被称为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分布很
广,含有叶绿素a,能够在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的原
核微生物。蓝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方式进行
繁殖,少数蓝细菌可形成孢子,孢子壁厚,能抵抗
不良环境。由成串细胞连成丝状的蓝细菌,在细胞
链断裂时形成的片段,称之为链丝段,具有繁殖功
能。
•
蓝细菌有广泛的分布,从水生到陆生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