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世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下表4 个国家1998 年的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国家
出生率‰
英国
1.20
巴西
2.03
德国
0.97
尼日利亚 4.01
死亡率‰ 1.08
0.73
1.04 1.23
自然增长率‰
0.12
1.30
-0.07
2.78
思考
( 自3然)率(什(看尼2么1看,))日不哪与德利按同个其国人,国亚的他口这家这人三自意的个口然个味人自国增着口国然家长什自家增率的么然相长的?增出率比大长生与较小率率其给有最他,这大何3死些?特个国亡国点家率家?排和有队,
亚洲内陆和 北美洲西部内陆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 高原、山地
讨论:为什么这些地方人口分布稀疏?
人口分布稀世疏界区气候自类型然分条布图件的特点:
结论:
人口分布稀疏区自然条件的特点:
高纬严寒 低纬湿热 极端干旱 地势高峻
【活动二】
1.在地图册P14“世界人口分布图”中, 找到并圈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00人 以上的区域。
给下列画面命名
4. 人口、资源与环境
4.1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
截至2018年,世界人口已突破
7,600,000,000
思考
从世这界幅人图口你能仍悟在出急点剧什增么长?
世界人口的增长
据统计-- ,我国每2秒钟就有1个婴儿出生,每
天大约出生5万人,每年出生__大__约1900万人,减 去同期死亡__人__口,每年净增__人__口大约1300万左 右,相当于一个上海的人口。
2、对照地图册:P12“世界气候类型图” 和P4“世界地形图”,读出人口稀疏区的 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世界人口分布 稀疏区
亚洲北部和 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中北部
气候类型
地形类型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高原、山地、
极地气候
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高原、山地、 平原
非洲北部、阿拉伯半 热带沙漠气候 岛 、澳大利亚内陆
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 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稠密
稀疏
巴基斯坦人口密度: 240人/平方千米
巴西人口密度: 24人/平方千米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地图册
P14
稠密
稀疏
【活动一】
1、在地图册:P14“世界人口分布图”中, 找到并圈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 区域。
地图册
P14
人口素质受影响
对策: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小结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
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德高国出的尼生日人率利口,亚出高>巴现死西负亡>增英率国长,>,德高意国增味长着率德国人口在减少。
思考 从下图你能读到什么内容?
发展中 国家
发达 国家
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增长速度(1990~1998年)
(亿人)
其中亚洲的国家有几个?
13个, 48亿, 64%
人口数量
疏密程度
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的指标:——人口密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
×1000
‰
总人数
例如:
某个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1000人中, 出生20人,死亡12人,那么这个地区这一
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___8__‰。
人口出生率=—出总—生—人人—数数—— ×1000 ‰
人口死亡率=
死亡人数
——————
×1000 ‰
总人数
讨论:为什么这些地方人口分布稠密?
人口世分界布气候稠类型密分区布图自然条件的特点:
结论:
人口分布稠密区自然条件的特点:
中低纬度 温暖湿润 近海平原
【活动三】选择下列一个国家读图分析,说明地形、地势、 气候、河流、湖泊等因素对该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俄罗斯人口分布
美国人口分布
日本人口分布
埃及人口分布
地图册
P14
2、对照地图册:P12“世界气候类型图” 和P4“世界地形图”,读出人口稠密区 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世界人口分布 稠密区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和 东南部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欧洲中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
平原 平原
北美洲东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原、山地
巴西人口分布
俄罗斯人口分布
美国人口分布
日本人口分布
埃及人口分布
地中
海
巴西人口分布
三、世界人口的问题
人口过多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思考
粮食短缺
水资源紧张
人 口 住房拥挤
问 题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教育质量下降
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人口增长过快出现的部分问题
人口多
要吃饭
开荒
环境破坏
要读书
教育发展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