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ppt

合集下载

荆轲刺秦王翻译ppt课件重点

荆轲刺秦王翻译ppt课件重点

膛,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 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心意呢? ”樊於期脱
之耻除矣。将军岂有 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
意乎? ”樊於期偏袒 一步说: “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咬
扼腕而进曰: “此臣 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事,今天才
日夜切齿拊心也,乃 得到您的指教! ”于是自己抹了
今得闻教! ”遂自刎。 脖子。 5
不知道怎么办。大臣们于
是说: “大王负剑于背!
大王负剑于背! ”于是拔
出剑用它来攻击荆轲,砍
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
倒下,于是举起他的匕首
掷击秦王,没有击中,匕
首击中了柱子。秦王又攻
击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1

5
原文:
轲自知事不就,倚 柱而笑,箕踞以骂 曰: “事所以不成 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也。 ”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 锋利的匕首,得到赵人徐夫 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 到,让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 浸到匕首上,血沾湿衣缕, 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
整理行装派遣荆轲。
6
原文:
燕国有勇士秦 武阳,年十二杀人, 人不敢与忤视。乃
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
欲与俱,其人居远 未来,而为留待。
译文: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 武阳想,十二岁, 杀过人,别人不敢 跟他正眼看,于是 让秦武阳做副手。 荆轲有等待的人, 想跟他一起去,那 个人居住的地方很
14
原文:
是时,侍医夏无 且以其所奉药囊提 轲。秦王方还柱走, 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 “王负剑 !王负剑! ”遂拔以 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 首提秦王,不中, 中柱。秦王复击轲, 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精品PPT课件

《荆轲刺秦王》精品PPT课件

武将
“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樊於期
也…!’遂自刎”
义勇刚烈
——樊於期自杀(实现目的)
眼泪
痛恨 只是,只不过
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
所字结构
建议 可以用来
军之仇者,何如?”
固定结构:怎么样
课文讲解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名作动,上前
怎么办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
希望

好好地
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

固定句式:如果这样,那么
关于《战国策》
• 国别体史书。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 汇编。西汉末刘向整理。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 《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
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
刘向
•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成帝即位后, 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 之祖。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 前 230 年 灭 韩 , 又 于 公 元 前 228 年 破 赵 ( 灭 赵 是 公 元 前 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 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 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 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 去劫持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 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 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刺秦王》ppt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荆轲刺秦王》ppt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
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
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
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
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
“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 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 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
课文朗读《荆轲 刺秦王》朗诵1.mp3
背景简介: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产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 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 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 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 小的国家。起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 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 “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 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 “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 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 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 灭燕。
机智 临危不惧 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
评 价 性 训 练:
1.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情:深沉,坚毅,大方。准备信物,深谋远 虑。 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 大方 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 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 挡搪塞,机智过人。
【对荆轲的评价】 :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 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 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 如,左思的《咏荆轲》称赞他“虽无壮士节,与 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 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 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 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知识梳理 课件(2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知识梳理 课件(23张PPT)

七、文化常识
《战国策》 1.太子 2.足下 3.五音 4.宗庙
八、文本素材挖掘运用
【素材挖掘】 义无反顾的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送
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 多少志士仁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当荆轲义无反顾踏上刺秦之路,耳边响起“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是何等的壮烈。渴 望壮烈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燕王拜送于庭 6.图穷而匕首见 7.秦王还柱而走 8.卒起不意
二、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将军岂有意乎 4.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6.诸郎中执兵
赵》
80.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荆轲刺秦王》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荆轲刺秦王》 ④乃遂私见樊矜期 ——《荆轲刺秦王》
80.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私利,私事) ——《荆轲刺秦王》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私,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私人的,自己的) ——《荆轲刺秦王》 ④乃遂私见樊矜期 (私下,偷偷地) ——《荆轲刺秦王》
【运用角度】
侠义
义无反顾 充分准备
荆轲刺 秦王
壮烈
知恩图报 生命的价值
【精彩运用】
话题一 幻想与现实 易水诀别,他意志坚定;刺秦之时,他临危不乱;
将死之时,他大义凛然,我认为荆轲的精神虽然是崇高 的,但他的行为是鲁莽的,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强秦的宫殿内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终究是难逃一死。 荆轲死后,燕国绝非安然无恙,这反而使所向披靡的秦 军更加力不可摧,士气更加高涨,最后加速了燕国的灭 亡。荆轲的手段是逞一时之快,即使他消了太子丹的耻 辱,报了樊将军之仇,换来的可能是国家更快地走向灭 亡。

《荆轲刺秦王》优秀实用精品PPT课件

《荆轲刺秦王》优秀实用精品PPT课件

以报太子。”太子曰:
因为
归附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古今异义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 为了自己的私事 辜负
者之意,愿足下更虑
另外
之! ”
分析第一部分的作用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 “破”“虏”“收”“进”“略”“至”六个 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 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 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补充介绍: 荆轲
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 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庆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 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 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 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 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 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 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 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人物形象的特点
太子 “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 盾也初露端倪。
荆轲 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 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 “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 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 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 了波折。太子不忍,反衬荆轲智谋非凡,英勇果敢。
检查预习: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 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 中山十二策,共33篇。《战国策》是一部历史文 献,为我们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斗争提供了资料。 同时它也是一部散文集。它的语言流畅犀利,是 论辩文的典型。每论述一个问题,都能反复纵横 曲尽其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而具体,又 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道理。对后世的文 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PPT27页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PPT27页
谢谢!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优秀精选PPT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总结.优秀精选PPT

▪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环绕
▪ 8.陈
▪ 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
排列
▪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
陈述
▪ 9.为 ▪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 乃为装遣荆轲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10.发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 11.就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 12.引 ▪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 ▪ 荆轲废,乃引匕首提秦王
《战国策》
一、文学常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 末年刘向编订,全书共三十三篇,国别 体史书。分为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 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 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 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10)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1)乃朝服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2)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3)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5、古今异义
替 整理 被
打开 头发
登上 成功
挣扎 举起
▪ 13.见 ▪ 图穷而匕首见 ▪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显露 召见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14.意 ▪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心意
▪ 将军意料
▪ 15.使
▪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派遣 使者
▪ 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PPT课件(整理).ppt

《荆轲刺秦王》PPT课件(整理).ppt

.精品课件.
5
【重点字词】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
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
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
准备
诀别
刺秦
3、刺秦。(10--18)
(1)、计见秦王。(10--12)
(2)、勇刺秦王。(13-17)
(3)、壮志未酬。(18)
.精品课件.
19
情节扣人心弦 围绕课文标题,梳理概括情节
荆轲刺秦王
行刺缘起 行刺准备 行刺经过 行刺结果
人物形象鲜明
哪个人物的形象最鲜明?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文中找依据。
——引——倚——笑——踞——骂 秦王:惊——起——绝——拔——操——走
——拔——击——复击——目眩 群臣惊愕、左右惊呼——“尽失其度” 沉着机智、英雄虎胆、视死如归……
正衬
秦王……
荆轲
历史对荆轲刺秦的评议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潜 “江湖侠骨”——龚自珍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 “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朱熹
.精品课件.
14
• 第八段:怒叱太子。 •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
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
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
荆轲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共27页PPT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共27页PPT

谢谢!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梳理-大全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7
8.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坐上,登上) ②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9.见
①秦王必说见臣(动词,接见)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的标志)
10.意
①而伤长者之意,将军岂有意乎(心意) ②荆轲岂无意哉?(意思) ③卒起不意(意料)
.精品课件.
3.陈
①恐惧不敢自陈(动词,陈述)
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精品(课件动. 词,排列)
16
4.私 ①丹不忍心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名词,私利,私 事) ②乃遂私见樊於期(副词,私自,私下)
5.发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 ②发图(动词,打开)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头发) 6.引 ①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身子向上起)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 7.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表假设,如果)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实在,的确,确实)
一、通假字
1.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悦,高兴)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3.日以尽矣 (以通“已” ,已经) 4.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5.请辞决矣 (决通“诀”辞别,告别)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7.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两手捧着) 10.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显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 起的
10.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今义:故意
11.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12.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3.愿大王少假借之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为”表 被动)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见” 表被动)
.精品课件.
11
(三)定语后置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定语 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群臣侍殿者
.精品课件.
12
(四)状语后置句
1.常痛于骨髓 2.嘉为先(之)言于秦王 3.燕王拜送于庭 4.使(之)毕使于前 5.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来……的办法 )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精品课件.
15
五、一词多义
1.兵
① 进兵北略地,秦兵旦暮渡易水,不敢兴兵以拒大 王(名词,军队)
②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名词,兵器)
③不及召下兵(名词,士兵,侍卫)
2.穷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形容词,走投无路,处于 困境)
②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尽)
19.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
.精品课件.
9
四、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之)俱(往)(判 断句,省略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 报太子也(判断句)
.精品课件.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被动句
(三)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使……听到)
2.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断了)
.精品课件.
4
(四)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 迟,嫌… …迟缓)
2.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 奇怪)
.精品课件.
5
(五)形容词用作动词
1.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接近)
2.剑坚,故不可立拔(形容词用作动词,插 得紧)
(六)形容词用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
.精品课件.
6
三、古今异义词:
1.今行而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诚信,无信用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处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精品课件.
1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极 言时间短暂)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名词作状语,每日 每夜)
4.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5.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6.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精品课件.
2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精品课件.
14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 来……的办法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3. 荆轲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
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
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
.精品课件.
13
(五)省略句
1.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2.取之(以)百金 3.欲与(之)俱(往) 4.而为(之)留待(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 5.待吾客与(之)俱(往) 6.皆陈(于)殿下 7.嘉为先(之)言于秦王(省略,状后) 8.使(之)毕使于前 (省略,状后) 9.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省略,状后) 10.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
3.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性情谨厚之人,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纪大,辈分高的人。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5.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铜 今义:黄金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7.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精品课件.
7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二)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前为谢曰 左 右既前,斩荆轲(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2.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 戴白帽)
3.既祖(名词用作动词,临行祭路神,引申 为践行和送别)
4.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5.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衣服)
.精品课件.
3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精等品课来件.达到目的)
8
14.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5.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古义:侍臣。今义:方位名词,左和右两方面
1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掷击。今义:垂手拿着。
17.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18.荆轲废 古义:倒下。今义:残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