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政治制度1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后巩固提升含解析人民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约471年。
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约555年。
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解析夏朝是由夏禹建立的,因夏桀的暴政而灭亡,“共传14代、17王,用岁约471年”,其中的“代”是指血缘关系、辈分的迁移,说明夏朝的王位是世袭的;商朝由商汤建立,亡于商纣,“共传17代”,同样说明商朝推行的也是王位世袭制。
故选C项。
答案C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占卜的方式,也未体现出神权被政权控制,故A、B两项错误;商汤和盘庚都是在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都在利用神权说明自己所作所为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故C项正确;材料未强调武力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3.中国许多地名和称谓都有悠久的历史。
比如某某被称为齐鲁,某某被称为燕赵,某某被称为三晋等。
这些称谓起源于( )解析在周分封制下某某有鲁国与齐国两个诸侯国,某某省有燕国以及三家分晋后出现的赵国,某某的诸侯国是晋国,故选B项。
答案B4.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里主要强调分封制( )解析“中国传统”“中国文化”是指相对于四夷而言的中原文明。
该学者强调,分封制度对中原文明的向外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分封制不仅扩大了西周文化的作用,还包括“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对西周统治、中华民族融合的作用,故B、D两项错误。
答案C5.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
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解析从西周礼仪的射箭活动中体现出地位的尊卑关系,可知是宗法制,故选C项。
直通高考之历史二轮大通史复习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精练)
2020直通高考——历史二轮大通史复习精练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解析版)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中国史纲》记载:“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
”材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城邦制C.郡国并行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一个王室”、"宝塔式的几级封君”、"一个地域的世袭统治者",这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材料中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故A正确;中国古代没有经历过城邦制,故B不正确;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所述不符,故C不正确;中央集权是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
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对材料现象的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中的“魏太子下车”可以判断是战国时期,“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等信息可以得出士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A符合题意;B在材料中无体现;“他随时都能够再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说明忠君思想并不浓厚,再加上魏太子致意竟不回礼等,排除C、D。
故选A。
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嫡长子拥有继承权C.严格的等级关系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答案】C【解析】据材料“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的特点,故D项错误。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2010· 上海单科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 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 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B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此题考察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 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 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 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 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c
6.(2010· 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 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 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 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 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 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 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c
7.(2010· 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 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 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 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 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 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 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 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 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 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知识框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文明
1.王位世袭制 (1)确立:从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高统治者以“天下为家”,以 个人意志取代众人的意志。 (2)影响: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 国家机构体制随之建立起来;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一语点拨 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历史解释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
不断削弱
发展演变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
2.分封制 (1)目的: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 (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建立诸侯 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3)评价:该制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春秋 以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3.宗法制 (1)内容: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形成森 严的社会等级。 (3)作用: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4.隋唐(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 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5.宋元(加强) 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掌管中央财政,削弱 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 事机构。
历史必修一国家制度
历史必修一国家制度详细介绍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夏王将国家事务统归一人管理,这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开始。
(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西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地方官员由贵族世袭。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指太仆、廷尉、典客、奉常、郎中、常侍、少府、治粟内史和宗正。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汉初沿用秦朝的郡县制和封国制(也称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限制诸侯王权力,大大削弱王国势力。
又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官吏和豪强。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各级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3)北宋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削弱相权;派文官做知州,并设通判监督;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财政。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握全国行政和军政大权。
行省制度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官员处理政务的效率。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初废丞相,设内阁以备皇帝顾问;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没落趋势。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其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
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8、评价
B、消极 作用
1、当时:如维护政治联系、稳定政治秩序、政治文 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疆域扩大、早期文明形成 等 2、后世: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和谐社会 的建立、民族亲情之爱、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等。 1、当时:如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 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等。 2、后世:过分强调家庭本位、等级制度明显、自主 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不利于个人发展等。
(2010新课标全国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 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 “公 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010上海单科34题)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 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 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 分)
嫡长子继承制(主要)
6、宗法制 大、小宗有相对性 的特点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7、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 序,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大小宗示意图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项 目 不 主要目的 核心内容 同 权利义务 下级贵族 臣服于上 级贵族, 全体贵族 服从于周 天子 诸侯在封 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 权,但要 定期朝贡、 提供军赋、 提供力役 点 双方关系 历史作用 有利于凝 聚宗族, 防止内部 纷争,稳 定统治, 强化王权 相同 点
(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概念) 1、宗法制含义:它由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过来, 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 地位和子孙传承和财产政权继承制度。它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 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初年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母贵)不 以长”的传统。(都是嫡子立长,都是儿子立嫡) 2、原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 3、大宗小宗的关系: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称大宗。嫡长子的同 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 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 家 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5、推行工具:周朝规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它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跟踪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训练点1 “六王毕,四海一”1.“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中的这一材料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D ) 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解析:分析材料原意,秦朝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故答案为D项。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统一,建立了秦朝。
这一年是公元前( D )A.2世纪前期B.2世纪后期C.3世纪前期D.3世纪后期解析: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统一,建立了秦朝是在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故答案为D项。
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不是公元前2世纪,排除A、B项;公元前221年不是公元前3世纪前期,排除C项。
3.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 )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解析: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故选A。
训练点2 海内为郡县4.秦朝郡县制的确立被认为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 A )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皇权的至高无上C.郡县长官各司其职D.疆域规模的扩大解析: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俸禄,官位不能世袭,属于“流官”;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化,故A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郡县长官各司其职、疆域规模的扩大都不是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的主要区别和特点,排除B、C、D。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早期政治制度)
考点3、宗法制
(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等级森严; ③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形成“家国同构” 政治特点。
考点3、宗法制
(4)影响:
考题精析2:分封制
3、(2009广东单科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 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D.三模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 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 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 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
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
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 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 兴。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所以 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 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 制度文物与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
①对内: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对外: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地位; ③对后世: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礼乐制度
考点4:礼乐制度
作用: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 封制的工具。
史论结合· 重点深化
史料一: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 模祭祀活动的遗址;夏商周的王被称为“天子”; 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的商朝 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 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 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 期国家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
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三讲地方治理体系之优化 课件-2025年新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核心概念阐释』汉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辖区数州的行政权,是更有效地执行军事
防御任务的需要。
『核心概念阐释』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18
对唐王朝国家秩序的作用: 监察地方、军事巩固、 边疆稳定、安抚安史余党
边镇兵 : 中央军
49万 : 9万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在唐后期150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 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 面。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战乱不 断,公元907年,名义上的中央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演变为五代十国, 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
④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 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4
『主干知识梳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②秦朝正式建立 ③西汉巩固 ④隋唐完善 ⑤北宋加强 ⑥元朝新发展 ⑦明清达到顶峰
②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 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 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奠定理论基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提纲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复习提纲(含练习、答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填空: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国。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3)评价:①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局限性:随着实力的变化,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诸侯国之间),从而使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与周天子之间)。
2.宗法制(1)内容:按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2)特点:以制(最大特点)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小宗服从大宗;血缘关系和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其内涵仍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祭祖、修家谱、重视亲情等)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相结合。
(史实:占卜决策)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史实:家天下制度、宗法制、分封制、世官制)3.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史实:分封制,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4.等级森严。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等级明确,难以逾越)三、秦的统一1.过程(1)(往东)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地区。
(灭六国顺序: )(2)(往北)击匈奴,收河套,修“”(自九原至甘泉)和长城。
(3)(往南)凿灵渠(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定岭南,置郡县。
这是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2.意义(1)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
第一部分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古代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2.(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2011·广东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5.(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7.(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政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经济、思想、文化的集中反映。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包括古代王朝更替。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各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农民战争等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1. 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某某推选首领的制度。
2. 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建立: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确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 发展和演变:①西汉时汉武帝在汉景帝“削藩”的基础上,又颁布“推恩令”;后来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彻底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
除此之外,汉武帝宣传“大一统”思想,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并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②隋朝时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继续采用,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另外,唐朝还进一步完备了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可以凭借才学参加到政权中来,从而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③北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北宋时,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并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编选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北宋政府把地方的军、政、财权都收归了中央,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了割据局面的出现。
第一部分 必背知识点 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必背知识点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禅让”到“世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在中央:实行王位世袭制;还设相、卿士等,协助国王处理政务。
在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
3、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4、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含义(基本内容):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理解“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意思)(3)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即:先代贵族)(4)受封者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5)受封者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6)评价:①积极: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巩固了西周奴隶主的统治;②消极: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东周出现了诸侯分裂割据、争霸的混乱局面。
5、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宗法等级: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4)大宗与小宗: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是在显贵家族圈内进行的。它既是原始公有制在政治上的反映,又是原始社会崩溃的信号。
(2)世袭制: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8)结束于1912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
(5)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又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6、军事制度(兵制)
府兵制;募兵制;禁军制;更戍法;保甲法;将兵法;猛安谋克制;八旗制。
7、少数民族创设的制度:
均田制、租调制、府兵制、蕃汉分治制、猛安谋克制、行省制、八旗制度。
(5)猛安谋克制:金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6)行省制:元朝是当时地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2)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①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经济原因;②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法道等各家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③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地理原因);④统治者政策调整,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的需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教案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表达。
它经验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开展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其次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历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详细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别性。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开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
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心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逐步开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减弱;中心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开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心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听从专制王权的须要;废行省,设三司,干脆隶属中心,中心对地方限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学法指导1、要留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根本概念,并结合详细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
2、要留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3、要留意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开展演化的整体线索。
(4)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居于统治地位。
3、西周时期特点:国家政权和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的父系家长制演化为严格的宗法制度,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一)【秦】(BC220-BC206年)强化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1-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2-三公九卿制。
设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掌行政)、太尉(掌管军队处理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其下设九卿,如丰常(宗庙礼仪)、郎中令(宫廷警卫)、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廷尉(司法)、治栗内史(全国财政税收)等。
地方:郡县制,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
郡长官为郡守,县长官为县令/长,县下设乡、亭。
(地方官每年要向中央“上计”)统治手段:扩大军队,指定法律,加强治安。
秦有中央常备军驻京师由皇帝直管,外加地方武装管理地方治安,由都尉管理。
《秦律》制定,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维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了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北征匈奴,南征百越,建设长城等。
【西汉】(BC206-25年)汉承秦制中央:承袭秦制,皇帝最高统治者,其下设三公九卿。
中期之后,改三公名称为司徒、司马、司空,其职责发生变化,九卿职责大致相同。
地方:郡县制;郡国并存制统治手段:军队、法律、编户制度—户籍制度。
中央常备军外加地方预备军,中央军是禁军有南北军组成,守卫京师。
地方军有郡都尉或王国中尉主管,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地方官员无权调动军队,需有虎符才可发兵,皇帝对军事官员有任免权。
刘邦令萧何在《秦律》基础上去夷三族及连坐法,增加兴、户、厩律三章,称“九章律”。
汉武帝时(强化中央集权):中央设1-建立中朝机构,扩大尚书台权利,削弱丞相权利。
中外朝的形成,加强了皇权,消弱了相权,达到了权力的集中。
(有尚书、中书、侍中组成的内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有丞相为首的外朝演变为执行机构)2-京师设司隶校尉。
章纠察京师百官(除三公)和三辅、三河(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
3-地方加强控制故设刺史,除了京师直辖区以外的13个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官吏和郡国诸侯。
—“以内制外,以小制大”。
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4-察举制。
汉初,一是军功地主,二是郎官才有资格出任官职(任子、资选)。
汉武帝时,将举孝廉定为制度。
兴立太学,凡考试合格者授官,采取“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策试等制度选拔人才,充实和加强了统治机构。
5-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削弱诸侯王国权利,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东汉】(25年-220年)东汉初年对政府机构与职能进行调整的核心是维系专制主义的皇权,通过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和强化监察机构,完成了中央政府的重建和调整工作,通过固定州刺史治所和废除郡国都尉,完成了地方政府的建制。
中央:1-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加强尚书台权利,削弱三公权利,司徒即丞相管民政,司空即御史大夫不管监察,改管水利工程,太尉管军事,三公职高,徒有虚名。
尚书台成为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设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一人,实际上已经成为核心决策机构。
三公九卿是受命办事,三公其他官员,得皇帝批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才可参政。
2-监察制度。
御史中丞,负责御史台监察百官,权利仅次于尚书令。
司隶校尉,东汉复制,兼领一洲,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事务,即是京官,又是地方官,“无所不咎,唯不察三公”。
此举是皇帝抑制权臣和贵戚之用。
州刺史,在司隶校尉辖区外分十二州,设刺史,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收归刺史,东汉中后期,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且固定州刺史治所,可以处理地方事务,不通过三公,直接向皇帝负责,(州郡县三级)这是皇权加强的表现。
废除郡国都尉制,为防止地方官员发动武装叛乱,取消了管理地方军事的武官,废除都尉制度,此举虽减少了地方官员拥兵自重的隐患,有利于中央集权,但整体上削弱了国家军事力量。
东汉后期,外戚擅权,宦官专权。
【曹魏】(三国时期从220—约260年)[魏晋南北朝(220-581)]中央:设中书监、令,分尚书之权,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奠定雏形,中书省取代尚书省参与决策,使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
地方:将汉末州牧制度固定化,正是形成州郡县三级,州刺史成为地方行政官。
军事:为把军权集中于中央,设都督,中央官,统领中央军,曹丕时建立都督制,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
选才: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中正官,记资定品,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还兼具考课官吏作用,往往中正官被士族大家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唯一首要条件,因此成为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铺平了道路。
【两晋】(西晋265年-316年、东晋317年-420、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西晋时,诸侯王权利不断加强,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反而削弱了皇权的统治。
门阀制度在此时形成,这与西晋王朝在士族官僚的支持下通过政变取得政权有关。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东晋时,门阀政治进一步发展,超过了西晋。
“王与马,公天下”。
门阀士族势力的膨胀,导致了皇权同士族之间的矛盾加剧。
(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十六国后期,大多建立的是以“胡”为主的胡汉联合统治,政治基本没有什么突出变化和作为,残暴性更加明显,特别是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财富,各政权争战不休。
【南朝】(420年-589年)宋、齐、梁、陈中央集权的强化、门阀制度的渐衰制度方面,把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等中央管制进一步发展,至梁武帝时,中枢权利机构已具备:尚书省“出纳王令,敷奏万机”,转化为一般办事机构。
中书省“且权日重,起草诏书,接受机要大事”,长官监、令。
门下省,西晋设,南朝延用,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在皇帝身边服侍、保卫、顾问,检举非法,实为分中书之权,有“宰相便坐”之称。
秘书省,掌管典籍图书。
集书省,南朝设,献纳得失,省阅奏书,并有驳回权,又与中书侍郎对掌禁令,纠察得失,权极重。
以上为三省六部制度打下基础,对加强皇权有利。
中央集权加强的另一个表现是:寒人势力的兴起。
南朝时全以寒人掌管机要、处理政务。
中书省下设小官,中书通事舍人,掌起草诏令,参与机密,甚至专断政务。
权利极大,以至于当时有“宁拒至尊,不可违舍人命。
舍人的另一要职即为典签。
主要监视方镇势力,州镇之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
故“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
士族地主的上升,反映皇权的加强和门阀士族的衰落。
(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
(废除督主宗户制,实行三长制)【隋朝】(581年-618年)隋朝统治基础是以关陇士族集团为核心的南北士族地主阶级。
中央:三省六部制,中央社三公、三师及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
秘书省掌图书典籍,内侍省管宫廷内部事务,全是宦官。
正真的中枢机构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内侍省为决策机构,负责起草颁发诏书,内史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拨正得失,长官纳言。
尚书省行政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长官尚书令,副官左右仆射。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共同负责政务。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民、礼、兵、刑、工部。
三省之外,设御史台,掌监察。
都水台掌水利,隋炀帝时设碣者台和司隶台掌巡查内外百官和军民活动,御史台、碣者台和司隶台合称三台,加强对内外官员的控制和纠察。
地方:州县制。
隋文帝时采用杨尚希的建议,取消地方郡一级的建制,改变东汉末年三级制为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刺史直管民政,不管军权。
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冗官消除官僚机构的臃肿,改善吏治。
九品以上官都有吏部任免,州县佐吏必须用外人,且三年更换,防止本地豪强地主垄断政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改革西魏北周以来的府兵制;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从此选官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权,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道路。
《开皇律》对前代刑法做总结,在量刑上较为宽简,对后世影响较大。
【唐朝】(618年-907年)唐前、后的转变(安史之乱、方镇割据)(唐前)中央:仍是三省六部制,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职掌与随制同。
另设殿中省和秘书省。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
由于尚书令权过于重,太宗时不再受人,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此职加“同中书门下”才是宰相,还给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头衔,担任宰相。
三省长官在门下省政事堂议政,政事堂会议成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最高决策机构。
皇帝挑选一部分地位较低的官员充当宰相,进一步削弱三省权利,便于控制加强皇权。
大体说来,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有涂归、封驳之权。
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辖六部,负责贯彻。
监察机构加强,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大夫为长官,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掌纠察百官,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
还设五监(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九寺等。
地方与隋朝相同,州县两级,州设刺史,县为县长、县令,县下设乡、里。
唐初在边远地区设比较重要的都督和总管,监管军民。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又划分15道,并非行政单位,临时派按察使和巡察使进行监督和监察,加强对州县控制。
府兵制沿袭隋以来的府兵制度。
(军事制度的演变,在后面的专题会提出)学校和科举方面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为主。
“六学二馆”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隶属于国子监,置博士、助教教授,弘文馆隶属于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于东宫。
中央官学大部分招官僚子弟、外国留学生,庶民子弟极少,以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为学习内容。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不常举行),常举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明经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
进士以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先有吏部主持,后礼部主持。
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唐后期,兵制代替府兵制)《唐律》直接是从《开皇律》演变而来,法律体系是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
在量刑和定罪上比前代有所减轻。
(唐后)中央:唐前期掌权时三省班子,唐后期逐渐过渡到翰林学士和枢密使手中。
开元二十六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诏令起草任务,成立翰林学士院,督责一部分诏书起草。
宪宗时,开始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上设翰林学士承旨,称院长,为翰林院首脑,凡皇帝注意之大诏令密谋策划,承旨“专受专对”。
枢密使参知机务与唐朝宦官势力发展密切。
玄宗常派宦官监军,德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以宦官担任,统帅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
宪宗强化翰林院职权时,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充任,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各级。
枢密使任务是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奏。
枢密使有权“贴黄”枢密使从职权来看无疑是内相,中军掌权,枢密使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基础保证。
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称外制,翰林院在城内称内制,朝廷的诏令等都有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院的草诏权固定下来,成为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唐后期,三省宰相制,逐渐被翰林院和枢密院所取代,更适合君主专制的需要。
“牛李党争”、“南衙北司之争”等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