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校生高考复习语文试卷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yàn)B. 轰轰烈烈(liè)C. 轻歌曼舞(màn)D. 轰轰烈烈(l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此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D.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如数家珍,让人印象深刻。
B. 她的文笔优美,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C.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他的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B.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双方都有责任。
C. 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在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
D. 他的演讲虽然精彩,但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夸大。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写作业。
B.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
C.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D.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他一直很努力。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文章写得很精彩,深受读者喜爱。
B. 他的为人诚实守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发挥失常。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B.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他的为人正直善良,深受大家喜爱。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虽然精彩,但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夸大。
B.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三校生高考试题语文
三校生高考试题语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 请解释文中“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2分)2. “有朋自远方来”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友观念?(2分)3. “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2分)4. 请翻译“不亦君子乎”这句话。
(2分)5. 从这段文言文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2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春天的信使》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喜讯。
6.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7. 文章中“万物复苏”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景象?(4分)8.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9. 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4分)10. 你认为春天的信使是谁?为什么?(4分)三、作文(本题共5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作文评分标准:1. 内容健康,观点明确,20分。
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15分。
3. 结构完整,逻辑清晰,15分。
4. 有创意,有深度,10分。
5. 字迹工整,无错别字,5分。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4.C
5.C
6.A
7.B
8.D
二、诗歌阅读(9分,每小题3分)
9.D10.B11.D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2.B13.C14.A15.D
四、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6.①迢迢牵牛星②奔流到海不复回③浪遏飞舟
④映阶碧草自春色⑤杨柳依依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17.①赏玩: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2分)
②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分)
18.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分)
19.不偏离。
写江南之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赏玩不到十足的特点来反衬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4分)
20.一椽破屋、碧绿天色、驯鸽飞声、丝漏日光、牵牛花色、细长秋草、槐树落蕊、扫帚丝纹。
(共5分。
6—8个5分,5个4分,4个3分,3个2分,2个1分,1个0分)
21.第①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2分)
第②段: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2分)
22.第①段:事实论据(2分)第②段: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2分)
23.引用论证方法(或引证法或理论论证法)。
使观点(读书使人向善、避恶)更全面、鲜明、深刻;使论证更具科学性、权威性。
24.语文综合实践(略)。
25.作文(略)。
上海三校生自主招生考试试卷
上海三校生自主招生考试试卷一、语文部分(30分)1. 基础知识(10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莘莘学子”的“莘莘”(shēn shēn)。
这是个比较容易出错的词哦,很多人会读错呢。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B. 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C. 迫不及待。
答案是C啦,A和B都是常见的错别字组合呢。
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5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这是杜甫写的哦,杜甫的诗总是很能描绘出那种细腻的感觉呢。
2. 阅读理解(10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秋天的怀念(节选)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问题:文中“我”的脾气为什么会变得暴怒无常?(3分)答案:因为“我”双腿瘫痪了,失去了行动能力,对生活感到绝望,所以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这时候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毫无希望,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呢。
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3分)答案:母亲“悄悄地躲出去”是因为她理解“我”在这种绝望情绪下需要发泄,不想让“我”觉得被监视而更难受;“悄悄地进来”是因为她又担心“我”伤害自己,她很矛盾也很无奈,这种母爱真的很细腻又深沉呢。
问题:如何理解母亲说的“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4分)答案:母亲这句话一方面是在安慰“我”,让“我”不要放弃希望,即使身体残疾了也能好好生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母亲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坚定信念,她想陪着“我”一起面对困难,充满了母爱的力量。
语文三校生高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振聋发聩B. 风驰电掣美轮美奂C. 息息相关贪天之功D. 妙手偶得拔苗助长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节约用水,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关闭一些浪费水的工厂、改用节水型用具等。
B. 老师告诉我们,写文章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D. 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B. 这场暴雨如倾盆而下,使得街道上的积水深达一米。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如同火山爆发一般。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让人感到温暖。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从不间断。
”这句话中,逗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籍。
”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C.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散步吧。
”这句话中,句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D. “这个苹果真甜,你们也尝尝。
”这句话中,逗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人称“活雷锋”。
B. 她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现代艺术的瑰宝”。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了重点大学。
D.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深受观众喜爱。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
改句:他经常去图书馆借书。
B. 原句:她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
改句: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C. 原句:我明天要去参加比赛。
改句:我明天参加比赛。
D. 原句:他们一起去了电影院。
改句:他们一起去电影院。
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让人陶醉。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毒辣(dú là)遗臭万年(yí chòu wàn nián)B.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D.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运动。
C. 这种新型材料具有轻便、耐用、防水等特点。
D. 她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状态非常好。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B. “你的观点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深思。
”C. “这道题太简单了,我很快就做出来了。
”D.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什么?电影、音乐还是旅游?”B. “他长得 tall,瘦高个儿,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
”C. “这篇文章中有许多错别字,需要仔细校对。
”D.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B. “他努力的样子,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C. “她微笑着,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D.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倾国倾城(qīng)草长莺飞(yīng)B. 惊涛骇浪(hài)震耳欲聋(zhèn)C. 漫不经心(màn)翻箱倒柜(dǎo)D. 一蹴而就(cù)风驰电掣(chè)7.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xī shū)精神焕发(huàn)B. 酝酿(yùn niàng)恣意妄为(zì)C. 奋不顾身(fèn)欣喜若狂(xīn)D. 轰轰烈烈(hōng)疲于奔命(bēn)8.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成绩优异,堪称全班之冠。
三校生高考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jīng)B.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C. 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D.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一边看着书,一边嘴里哼着歌。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他们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始终如一。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天举行的比赛被取消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把那本书翻阅了一遍,受益匪浅。
B. 他写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C.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D.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让人心情愉悦。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个小太阳。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成绩优异。
C. 那只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跑过来。
D. 那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他历经磨难,最终战胜了困难。
5.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擅长各种体育活动。
B.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D. 他每天按时起床,坚持锻炼身体。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沉思(mí)C. 沉重(zhòng)D. 沉沦(lún)7.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年轻人很有才华,前途无量。
B.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新颖独特,引人注目。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拼搏。
8.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钻研,终于攻克了这道难题。
中职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道歉(qiàn)傲慢(ào)B. 拂晓(xiǎo)摇曳(yè)惊愕(è)C. 混沌(hùn)倾盆(pén)憔悴(cuì)D. 潜伏(qián)沉湎(miǎn)漫步(b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学校决定组织一次社区实践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D.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语言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妙手偶得(guǎi dé)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C.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指点江山(zhǐ diǎn jiāng shān)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条小溪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蜿蜒在山间。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是单位里的楷模。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谨慎(jǐn shèn)混淆(hùn xiáo)B. 沉默(chén mò)沉着(chén zhù)淹没(yān mò)C. 傲慢(ào màn)倾盆(qīng pén)憔悴(qiáo cuì)D. 潜伏(qián fú)沉湎(chén miǎn)漫步(màn bù)6. 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他每天按时作息,从不迟到。
2024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三)(原卷版)
11.下列对诗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的英雄人物,目的是歌咏他们的丰功伟业。
B.“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前人和自己的历史教训。
(节选自戴君惕《奇妙的人体》)
21.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
23.说说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六、(10分)
24.语文综合实践
20级烹饪班的张华同学应邀参加全市组织的烹饪技能大赛,历时两天(本周星期三星期四),根据学校规定,凡是外出比赛请假的同学需向专业部长请假。请代他写一张请假条。
C.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二是显示能力。
D.词中多处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 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
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
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殊途同归旷日持久B. 豁达荒谬赤手空拳C. 装帧咄咄逼人狼藉满地D. 恍若隔世畸形残缺鸿毛浮水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这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开阔了眼界。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这给旅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成绩不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B. 面对困难,我们要“知难而进”,不能退缩。
C. 这位老师讲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B. 我问他:“你去哪儿?”他说:“我去图书馆。
”C.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他的作品《阿Q正传》广受欢迎。
D. 她长得非常漂亮,高挑的身材,苗条的身材,让人眼前一亮。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今天晚上一定会来的。
变换后:他今晚不会不来的。
B. 原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变换后:我国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日益巩固。
C. 原句:她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变换后:她努力学习,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原句:这种新型材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换后:这种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的()。
7.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
8. 《庐山谣》的作者是()。
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
三校生语文考试试卷
三校生语文考试试卷一、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题。
文章:(此处应为一篇现代文,由于篇幅限制,不提供具体文章内容)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3. 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4.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XX”现象持怎样的态度?5. 文章最后一段的主旨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0题。
文言文:(此处应为一段文言文,由于篇幅限制,不提供具体文言文内容)6. 请解释文中“XX”一词的意思。
7. 文中提到的“XX”事件,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 根据文言文内容,作者对于“XX”持怎样的观点?9. 文中“XX”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如何翻译?10. 请简述文中“XX”人物的主要事迹。
三、作文(十一)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传统文化要求:1. 请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 可以举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
3.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四、语言知识运用(十二)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1.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词语。
-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
-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保持(),不轻易放弃。
- 这个计划的成功,()了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
12. 请根据所给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
-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
-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不以貌取人。
五、综合分析(十三)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此处应为一段综合分析材料,由于篇幅限制,不提供具体材料内容)13. 材料中提到的“XX”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4. 材料中提到的“XX”策略,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哪些挑战?15. 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XX”问题?结束语:请考生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注意时间分配,确保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校生语文考试题
三校生语文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出正确解释的选项: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4. 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6. 阅读下面的文章,选出与文章内容相符的选项: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7.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8.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9.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正确赏析的选项: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C.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10.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张冠李戴D. 张冠李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春晓》。
2. 在《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的重要性。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名句,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_卦。
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_______篇。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名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高考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谦逊(qiān xùn)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颠簸(diān bǒ)D. 璀璨(cuǐ c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适合小学生阅读,还适合中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勤奋,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在这次比赛中,她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技艺。
C. 这项改革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
D. 他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会上备受赞誉,被誉为“书法新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C.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枯燥,让人读起来感到乏味。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
”他说。
B. 这本书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值得我们深思。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共同研究。
”他说。
D. 他每天早晨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6.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 下列名篇中,出自《红楼梦》的是:()A. 《出师表》B. 《兰亭序》C. 《红楼梦》D. 《庐山谣》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衣锦还乡”中的“衣锦”是指穿上了锦绣衣服。
B. “破釜沉舟”中的“破釜”是指砸破锅,表示决心。
三校生高考试卷汉语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B. 恣意妄为C. 眉清目秀D. 河山秀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语言生动,富有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B. 由于天气突变,导致我们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刻苦的结果。
D. 经过这次事故,使我们对安全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歌手的演唱技巧非常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B. 他的演讲言辞激昂,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C. 这个项目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我们必须加快进度。
D.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场合发言。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近买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明。
B. 在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C. 她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这本书是哪里买的?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晚上都会按时回家。
变换后:他每晚都按时回家。
B. 原句:这件衣服很适合我。
变换后:这件衣服非常适合我。
C. 原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变换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原句: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变换后: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条河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山间。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C.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兴趣。
D.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
7. 下列各句中,句式结构最复杂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性格开朗。
B.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还涉及到政策法规。
C. 我发现他最近心情不好,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的原因。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狡黠(xiá)锲而不舍(qiè)B. 炽热(zhì)拮据(jū)戛然而止(jiá)C. 稽首(qǐ)悲怆(chuàng)吹毛求疵(cī)D. 埋怨(mái)伫立(zhù)锐不可当(dā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搏世外桃源走投无路。
B. 寒暄金榜提名再接再厉。
C. 防碍谈笑风声迫不及待。
D. 座落声名雀起墨守成规。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推开门,走进屋里。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______了这项技术难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______,不要慌乱。
A. 轻轻攻克镇静。
B. 悄悄克服镇定。
C. 轻轻克服镇定。
D. 悄悄攻克镇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B. 他在演讲时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而要勇往直前。
D.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读者。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 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比喻)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 他长得像他爸爸。
(比喻)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B.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D. 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骄傲自满。
B. 通过这次活动,他不仅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C. 我对他的建议非常赞同,因为他提出的观点非常合理。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B. 一举两得C. 奋不顾身D. 画蛇添足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奋发向前B. 鸡鸣狗盗C. 息息相关D. 妄自菲薄6.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
D.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7. 下列词语中,没有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B. 美观C. 美妙D. 美满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百读不厌。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
最新三校生高考复习语文试卷
三校生高考语文复习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边陲.锤.炼捶.打唾.手可得B.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C.颠.沛嗔.责缜.密嗔.目而视D.屹.立起讫.呓.语自古迄.今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题词题纲题写文不对题B.连续连载连手藕断丝连C.挤兑兑奖汇兑兑换现金D.决断决胜决计决无此意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产;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C.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D.老板娘笑了:“瞧!这不是假病;病了会好好爬起来;一盆冷水就医好了.”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时;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所在.B.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C.作为一名真正的猛士;真正的知识分子;鲁迅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正是他那两句著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D.一年一度的“金陵杯”篮球赛开始了;经过连续几天的循环赛;使骁勇无比的黑马队基本获胜.6.下列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肚里有墨水儿;脑瓜又活;看个文件什么的;都比别人理解快.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③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捡走了草地上的露珠.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A.借代拟人比喻夸张B.借代比喻拟人夸张C.借代比喻比喻比喻 D.借喻拟人拟人夸张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他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杜牧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小李杜”.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静女》是《诗经》的第一首;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C.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纪年完整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作者是西汉时期司马迁.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1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D.“羽扇”“纶巾”是三国六朝时一般儒将的装束;可用在描写诸葛亮;也可用来描写周瑜.10.下列对上片画线的写景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穿”字;凸显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B.“拍”字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声响.C.“卷”字用拟人的手法;展现出浪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D.一个“惊”字既写出浪涛之气势;更写出浪涛给人的感受.1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B.“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⑧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2.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八处选填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A.则、其、于、也、而、为、之、焉、乎B.其、于、也、而、之、焉、乎、矣C.矣、以、哉、所、且、者、即、夫D.而、者、其、也、矣、乎、夫、所13.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圣④师者;所以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14.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15.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第Ⅱ卷(共105分)四、默写(5分;每空1分)16.无边落木萧萧下;.17.别有幽愁暗恨生;.18.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19.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五、(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5题.(13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绝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它;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险.水对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重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就不会有缺水之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海洋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盐、磷酸盐;还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曝晒;冬季寒风扫荡;它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0.找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总括其原因的句子.(4分)答:21.为什么说海洋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3分)22.从文章中看出原始生命的产生;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3分)答:23.海洋有什么特点防止原始生命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扼杀?(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4—28题.(17分)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24.以上三段文字出自的《》一文.(4分)2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翩然——形势——袖珍——26.用横线划出上文第一段中的比喻句.(2分)27.第一段中作者的观察点是什么?写出了小屋的什么特点?(4分)28.第2、3两段;描写了小屋的“领土”和“领空”;“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这些景物描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六、(10分)29.三博电缆厂工人薛振纲家里经济困难;最近;他的妻子生病住院;儿子又收到了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交上妻子的住院费和儿子的学费;薛振纲向厂工会救助基金借了一万元;保证半年之内归还;请代他写一张借条.七、作文(60分)3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21.作文(60分)(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方格内书写.)。
宁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稀释(shī liú)B.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C.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D.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2. 下列句子中,语序、搭配和句式完全正确的是()A. 他今天早上刚起床,就听到邻居家的狗在吠叫。
B.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运动会,让学生们锻炼身体。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实用的知识。
D. 我不喜欢吃甜食,因为我觉得它太甜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举两得B. 轻车熟路C. 眼花缭乱D. 眼疾手快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B. 小明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佼佼者。
C. 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形容时间的词语是()A. 晨曦B. 暮色C. 星辰D. 春暖花开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实用的知识。
B.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C. 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B. 小明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佼佼者。
C. 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实用的知识。
B.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C. 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形容颜色的词语是()A. 红彤彤B. 金灿灿C. 绿油油D. 黑乎乎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实用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校生高考语文复习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边陲.锤.炼捶.打唾.手可得B.彼.此山坡.波.浪疲.惫不堪C.颠.沛嗔.责缜.密嗔.目而视D.屹.立起讫.呓.语自古迄.今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题词题纲题写文不对题B.连续连载连手藕断丝连C.挤兑兑奖汇兑兑换现金D.决断决胜决计决无此意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产,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C.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D.老板娘笑了:“瞧!这不是假病,病了会好好爬起来,一盆冷水就医好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时,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B.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C.作为一名真正的猛士,真正的知识分子,鲁迅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正是他那两句著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
D.一年一度的“金陵杯”篮球赛开始了,经过连续几天的循环赛,使骁勇无比的黑马队基本获胜。
6.下列四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肚里有墨水儿,脑瓜又活,看个文件什么的,都比别人理解快。
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③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
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捡走了草地上的露珠。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A.借代拟人比喻夸张B.借代比喻拟人夸张C.借代比喻比喻比喻 D.借喻拟人拟人夸张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他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杜牧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小李杜”。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静女》是《诗经》的第一首,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
C.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纪年完整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作者是西汉时期司马迁。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1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是三国六朝时一般儒将的装束,可用在描写诸葛亮,也可用来描写周瑜。
10.下列对上片画线的写景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穿”字,凸显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字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声响。
C.“卷”字用拟人的手法,展现出浪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浪涛之气势,更写出浪涛给人的感受。
1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B.“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每小题3分)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
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⑧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2.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八处选填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A.则、其、于、也、而、为、之、焉、乎B.其、于、也、而、之、焉、乎、矣C.矣、以、哉、所、且、者、即、夫D.而、者、其、也、矣、乎、夫、所13.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圣④师者,所以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14.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15.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第Ⅱ卷(共105分)四、默写(5分,每空1分)16.无边落木萧萧下,。
17.别有幽愁暗恨生,。
18. ,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19.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五、(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5题。
(13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绝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一些海洋生物的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它,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
因此,在短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险。
水对今天的生命是如此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重了。
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就不会有缺水之忧。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海洋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需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盐、磷酸盐,还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海洋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曝晒,冬季寒风扫荡,它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
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
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0.找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总括其原因的句子。
(4分)答:21.为什么说海洋像是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3分)答:22.从文章中看出原始生命的产生,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3分)答:23.海洋有什么特点防止原始生命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扼杀?(3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4—28题。
(17分)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24.以上三段文字出自的《》一文。
(4分)2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翩然——形势——袖珍——26.用横线划出上文第一段中的比喻句。
(2分)27.第一段中作者的观察点是什么?写出了小屋的什么特点?(4分)答:28.第2、3两段,描写了小屋的“领土”和“领空”,“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这些景物描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六、(10分)29.三博电缆厂工人薛振纲家里经济困难,最近,他的妻子生病住院,儿子又收到了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交上妻子的住院费和儿子的学费,薛振纲向厂工会救助基金借了一万元,保证半年之内归还,请代他写一张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