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电子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主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详解内容:一、前言1.1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化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化学教学内容,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
二、课程设置2.1 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包括化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2 课程内容该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内容,内容丰富,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
三、教学要求3.1 教学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方法该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评价体系4.1 评价指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4.2 评价方法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评价、实验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五、课程实施5.1 教材选用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要求,要求使用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材,保证教学质量。
5.2 教师培训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总结6.1 实施效果与问题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6.2 展望未来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化学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标准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以上是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些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引发对化学教育的思考和探讨。
七、课程设置的优化2020年,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师教学实际情况,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案模板5篇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案模板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案模板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案模板1分子和原子一、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
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
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
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
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性质。
【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案模板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理解……的反应原理和应用。
(3)学会……的实验操作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的反应原理和应用。
(3)……的实验操作和技巧。
2.教学难点:(1)……的反应机理。
(2)……的实验注意事项。
(3)……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知识讲解(1)以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等方式,讲解……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通过实验演示、动画展示等手段,展示……的反应原理和应用。
(3)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讲解……的实验操作和技巧。
3.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的相关问题。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巩固提高(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组织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复习任务,提醒学生做好复习。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情况。
3.学生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
4.作业和测试的成绩分析。
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高中化学新课标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新课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技能;
3.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2.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教案;
2.实验器材和试剂;
3.教学PPT;
4.课堂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引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Step 2:讲解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反应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培养其思维逻辑能力。
Step 3:实验操作
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实践中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
Step 4:讲解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探讨和讨论,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Step 5:课堂练习
进行一些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
Step 6: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学生能继续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化学水平。
【新课标】2020年最新《普通高中化学学课程标准》(Word版共114页)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 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素养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 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 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 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
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 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 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 决策能力。
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 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素养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 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 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 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 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全套教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全套教案课程名称:高中化学课程主题:化学基础知识概述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1.化学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学生讨论。
2.化学实验演示。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化学实验箱及实验用具。
2.幻灯片或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化学有哪些实际应用?二、新知呈现(20分钟)1.化学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讲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定义,以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化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介绍化学的研究对象,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等。
3.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和神奇之处。
四、小组探究(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并提交实验报告。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1.完成实验报告。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强了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化学实验的演示和探究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课程的总体要求1.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化学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其在学业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使其对化学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为未来专业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2.课程内容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大部分,其中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3.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学生应能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与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课程的具体安排1.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化学课程主要设置为三年学习。
一年级主要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二年级主要学习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和应用研究,包括化学实验和化学应用。
2.课程安排化学课程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和课时安排进行学习。
具体的课程安排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化学课程的理论学习主要通过讲授、阅读、讨论和作业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化学原理、展示实验、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课、思考和讨论来学习化学知识。
2.实验教学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验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
3.论文阅读对于一些化学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论文和文章来进行教学。
通过阅读论文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化学的了解和兴趣。
四、课程的评价方法1.日常测验化学课程的日常测验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定等方式进行。
通过日常测验可以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图)主题1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主题2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主题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第一部分前言(图)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21 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 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普通高中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年6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5)(一)设计依据 (5)(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1.............................................................................................................. 学分设置.. (6)四、课程内容 (8)(一)必修课程 (8)(二)选修Ⅰ课程 (21)(三)选修Ⅱ课程 (41)五、学业质量标准 (51)(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51)(二)学业质量水平 (51)六、实施建议 (5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55)(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61)(三)教材编写建议 (65)(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8)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71)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73)附录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84)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化学新课标优秀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新课标优秀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理解新课标框架下的化学教学理念和重点
2. 掌握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运用新课标指导思想设计合理的化学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教学重点:
1. 新课标框架下的化学教学理念和要求
2. 新课标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化学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
1. 新课标框架下的化学教学理念和特点
2. 新课标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新课标指导下的化学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流程:
1. 导入:介绍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理念和重点
2. 知识讲解:讲解新课标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3. 活动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化学活动
4. 实验实践:进行相关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5. 总结评价:总结教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手段:
1. 录播课程视频
2. 互动讨论
3. 实验演示
4. 群组合作
5. 个人作业
评价方式:
1. 课堂表现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价
3. 实验报告评价
4. 全班互评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 教学手段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是否积极,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1. 《新课标化学课程标准》
2. 《高中化学教学指南》
3. 《高中化学教材》
以上为化学新课标优秀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化学教学活动。
祝您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案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案主题:化学原理及实验目标:1. 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3.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教学内容:1. 化学基本概念介绍;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4. 化学反应和平衡;5. 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6. 化学实验技巧和常用仪器介绍。
教学安排:第一节课:主题:化学基本概念介绍内容:介绍化学的定义、历史和重要性;讲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和理论的关系。
第二节课:主题: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内容:讲解原子的组成、亚原子粒子和核反应;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和元素的特性。
第三节课:主题: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内容:解释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介绍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实验操作探究分子的构成方式。
第四节课:主题:化学反应和平衡内容:讲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能量变化;介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
第五节课:主题: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内容:通过实验说明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的反应特点;讲解PH值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酸碱指示剂使用实验。
第六节课:主题:化学实验技巧和常用仪器介绍内容:介绍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和器材的使用方法;讲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练习。
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和操作规范;3. 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课本习题和实验报告;2. 参与课外化学实验小组活动;3. 阅读相关化学科普书籍并写读书感想。
拓展资料:1. 《化学原理》教材;2. 《化学实验技术》大全;3. 相关化学实验视频教程。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课题名称]2. 学科:《高中化学》3. 教学时间:[课时]4. 教学对象:[年级]5.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具体知识点](2)技能目标:[具体技能](3)情感目标:[具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具体知识点或技能]2. 教学难点:[具体知识点或技能]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验药品、教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准备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 讲解新课知识点,结合实验、图片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 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
3. 实验操作-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规范。
- 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的能力。
4.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心得体会,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 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5. 巩固练习-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
高中化学教案电子版
明确教案的教学目标。
在编写高中化学教案时,应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具
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例如,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这
一单元,可以设定让学生掌握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同时培养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安排课堂内容,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学
生讨论、练习反馈等环节。
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化学反
应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设计一些有趣的化
学实验,如使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进行的反应,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数据,增强实践
体验。
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电子版教案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动画、模拟软件、
在线实验平台等,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形象化,复杂的化学过程直观化。
同时,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教学资源。
电子版教案应包含必要的教学资源链接或附件,如电子教科书、参考文献、实验指导书等,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
还可以整合网络资源,如知名化学教育网站、
虚拟实验室等,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设计评价与反馈机制。
教案中应包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小测验等。
同时,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建议,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
与学的良性互动。
高中新课标化学教案
高中新课标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与短语,理解并运用本单元重点语法结构;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讨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与短语,理解并运用本单元语法结构;2. 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三、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导入(Pre-reading)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阅读训练(While-reading)(1)听读教材中的文章并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听力水平;(2)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阅读讨论,找出文章的重点信息;(3)主持讨论,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理清重点。
3. 语法和词汇讲解(Language points)(1)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与短语,并进行详细讲解;(2)讲解本单元的语法结构,如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4. 写作任务(Writing task)(1)放映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2)学生相互检查和修改文章。
5. 课堂总结(Summarize)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四、板书设计Unit 2 Robots1. Words and phras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vanced technology, human-like robots, change our lives, communicate with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 elderly2. Grammar: passive voice五、课后作业完成本单元相关练习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训练、讨论交流和写作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新课标教案化学必修
高中新课标优秀教案化学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必修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强化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为继续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分类2.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4. 化学键的类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2. 化学反应的实质3.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概念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章: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1.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2.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4.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与应用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2. 烃的性质与用途3. 醇、醚、酮的性质与用途4. 羧酸、酯的性质与用途第五章: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仪器的使用2. 常见化学物质的制备与鉴别3.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4.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应用价值。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必修》(新课标版)2. 辅助教材:《化学必修学习指导》3.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规仪器及化学试剂4. 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式3.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理4.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可逆性第七章:有机合成化学1. 有机合成的方法与策略2. 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3. 有机合成反应实例分析4. 有机合成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第八章: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1. 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 实验方案的评价与优化3. 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4. 化学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九章: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 物质的鉴别方法与技巧2.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3. 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4. 现代分析仪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十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 化学与环境问题的关系2. 化学在能源转换与储存中的应用3. 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4.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高中化学教案必修教案电子版
高中化学教案必修教案电子版
课题:化学基本概念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掌握化学基本概念,为后
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 原子与分子的概念
5.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物质的日常生活现象,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化学的研究对
象和重要性。
2. 探究(30分钟)
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分类不同物质,并讨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引导
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探讨原子与分子的基本概念。
3.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重要
性和作用。
4. 练习(15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能够简单区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并了解原子、分子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了基础。
需要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化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
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1月出版。
新课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新课标对于“化学”的定义上,补充了它的特征,即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义,进一步补充了它的地位作用,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理念将原有的八条整合更新为五条,并为每一条进行了命名。
将原有“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引导教师反思”等删除;将原有“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整合为“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变为“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增“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
为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适应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目标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
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不再细分三维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
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将原三维目标(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及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描述做了调整,对新的课程目标统一划分出4级水平(从水平1到水平4),不再细究行为动词在三个维度的不同表述,而是更加具体的展示出了4级水平的具体内容。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包括5个主题(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每个模块2学分,共6个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必修课程主要变化是将每部分内容更加细化,每个主题都明确了“学生必做实验”和“教学提示”,为促进全体学生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选择性必修课程三大模块在内容方面,新版本和实验版基本是一致的,但学习要求有所提高,且强调学生必做实验并提出情境素材的建议。
选修课程中实验化学模块变动较小,增加了“STSE综合实验”,主要内容是围绕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探究,增加了与材料性能和生命健康的联系。
将原来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整合为“化学与社会”,增加“STSE综合实践”,内容主要为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调查、参观等。
增加“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系列,包括:化学科学研究进展、作为交叉学科的化学、化学工程研究进展。
这一系列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前沿发展的面貌与趋势,激发学生树立以化学作为专业和职业的兴趣和理想。
四、学业质量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并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4级,每一级水平中均包含化学学科素养的5个方面、四个条目,并且均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学业质量水平是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4则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五、实施建议
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仍然强调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社会实际;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强调化学实验对于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价值;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促进教学的功能。
主要变化:一是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合二为一、相互结合,重点体现“教、学、评”一体化;二是教学和评价建议更为具体,从目标设定、评价参考等多个角度,给教师教学以清晰、可操作性的建议;三是强调教师要增进化学学科理解,对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增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部分,包括考试目的、命题框架、命题原则、命题程序、典型试题与说明等。
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补充了教材编写指导原则;教科书内容要在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指出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要注重化学知识的结构化、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要求;进一步强调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补充了化学教材的物理形态设计的要求;补充了化学教材的编写应重视教
师用书和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的编写,并提出教师用书和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的主要功能和编写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