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科目代码及名称(含专业书目)

合集下载

南京林业大学“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通知

南京林业大学“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部门:为深化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改进选拔考核方式,扩大导师、学科、学院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中的自主权,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办法(试行)》,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我校拟从2018年起开始组织实施“申请-考核”制招收选拔博士研究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适用范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适用本办法,硕博连读生选拔将另行制定办法执行。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和全面考查。

强化学科综合考核选拔优秀生源,以提高质量和学术贡献率为核心,将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等作为博士生选拔的重要质量标准。

(二)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具体的操作办法,充分尊重学科、导师招生自主权及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保证招生质量。

三、申请资格与程序(一)申请资格1.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博士生报考基本条件。

2.选拔对象为已获得硕士学位(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或应届毕业硕士生(含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学位。

3.身心健康,符合国家要求的体检标准。

4.“申请-考核”制仅限于招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

(二)提交申请材料2017年9月8日前,申请人向拟通过“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的学院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南京林业大学“申请-考核”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请表1份2.硕士课程成绩单1份(加盖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公章);3.二代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学生证复印件一式一份;4.硕士学位论文简介及研究进展1份;5.博士研究计划1份(不少于3000字);6.两位专家(与考生报考学科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推荐信;7.本人研究成果清单以及相关复印件1套;8.近六年的外语水平证明1套(国家英语四、六级,TOEFL、GRE、雅思成绩等可证明本人英语水平的材料)。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一、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1、理科类:
有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资源学等考试科目。

2、文科类:
有社会科学类、法学及政治学、经济管理学类等考试科目。

其中,社会科学类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法学及政治学包括法律与政治;经济管理学类包括林学、园艺学、林学技术等。

3、艺术类:
有美术、音乐、戏剧及影视学、舞蹈学等考试科目。

二、科目报考通用要求
1、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要求考生具备相关专业学科或方向的基本知识,最好能具备相关专业实践能力。

2、考生应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状况。

3、报考考生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报名表及材料,以及参加考试所需
的学历证明、分数证明等相关材料。

4、考生须根据南京林业大学的考研科目的当年级别设置,报考本科英
语等或本科或专业课程,最终由南京林业大学审核,把握考研时间报
名及参加考试。

三、考研准备
1、考生宜先从复习课业现有知识着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再
复习新知识。

2、考生须设定长期及短期的目标,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充分利用资源,及早进入良好的复习状态。

3、考生应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并多种方式进行攻克考题,完成多种
思维不同题型,可以利用各种公开课及入学考试题及模拟题进行练习。

4、考试前,要搞好就业等工作安排,并准备必要的考试资料,做好充
分的心理准备,以保证一次通过考试。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01森林病理学 02森林昆虫学 03森林有害生物系统管理
090704森林经理学
1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8测树学或809C程序设计
复试:518森林经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地理信息系统、林业遥感
01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 0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03遥感与GIS应用技术 04统计预测与控制
复试:503园林植物综合;同等学力加试: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苗圃
01园林植物应用 02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3园林植物栽培 04园林经营与管理
002化学工程学院
60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21高分子化学基础或824有机化学
复试: 529高分子物理或520材料研究方法
071012★生态学
25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611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④811植物生理学或812土壤学(含地质)或813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505普通生态学;同等学力加试:森林生态学、初试未考科目,07方向: 环境科学概论、科学技术哲学
01林业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 02生态系统生态学 03城市生态与城市林业 04群落与种群生态学 05竹林生态及竹林培育 06环境生态
复试:526林产化学工艺学或521化工原理
01提取物化学与生物活性物质 02生物质能源工程 03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生物化学加工 04萜类化学与利用 05活性炭与炭材料 06木材化学保护与改性
083002环境工程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环境化学或824有机化学
复试:528环境工程综合或506环境科学综合理论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范文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范文
006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3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61土木工程材料
复试:561施工技术或562路基路面工程
000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硕士
5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0园林设计(6小时)
复试:50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010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
01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0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03遥感与GIS应用技术04统计预测与控制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生物统计
01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02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
复试:512森林培育学或519经济林栽培学或515食品工艺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土壤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苗圃学
01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02经济林培育03林木种苗04林农复合经营05经济植物资源加工与利用
★森林保护学
1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01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2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03景观工程与技术
04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2城市规划综合理论④501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
复试:595城市设计;同等学力加试: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管理与法规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3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1园林植物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2018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1595人。

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56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635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400名。

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录取时,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招生名额将根据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求做适当调整,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二、推荐免试研究生我校接收全国各高校中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可浏览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网页查询相关工作安排,所有全日制招生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

经本科毕业学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陆“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接收推免生人数计入各专业计划招生录取人数,报考前考生可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查询已录取推免生名单,对照各专业计划招生人数,合理填报志愿。

三、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一)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硕士报考要求。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2018年我校博士生招生规模约为130人。

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各学科招生名额在录取时将根据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再做安排。

目前,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有三种选拔方式: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和统一入学考试。

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名额将视硕博连读、申请考核选拔结果而定。

考生网上报名考试前须与拟选报导师或相关学院院办负责招生的老师及时沟通,以获知是否有统考招生名额。

二、入学考试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员,须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位条件之一:
①已获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②应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考生报考时须已取得硕士学位。

③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正式认定书方可报名。

(二)报名时间、地点及手续。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各学院、各有关部门:为深入推进我校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提高博士生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质量,我校拟选拔部分一年级优秀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硕博连读”)。

请各相关学院和学科积极鼓励和认真组织2016级硕士研究生的硕博连读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院系贯彻执行。

一、选拔对象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范围为本校在读一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符合选拔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相同或相近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攻读博士学位。

二、选拔条件1. 2016年入学的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在大学本科阶段取得学士学位;2. 勤奋学习,成绩优秀,无不及格记录。

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受处分记录;3. 通过CET-6考试(710分制的不低于426分)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成绩不低于50分(免试研究生视为不低于50分),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已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英语成绩可适当放宽至45分;或其他能够证明其英语能力的考试成绩(如:雅思6.0、TOEFL80分、PETS5 50分);4. 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和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愿意在拟申请学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并且具有合作精神;5. 身心健康。

三、选拔程序和时间要求1.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选拔时间为每年的5 -7月(硕士研究生第二学期末)。

2. 2017年5月26日前,研究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南京林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

由研究生的硕士生导师推荐,对其综合素质、能力和学术潜力做客观评价,并由相关博士生导师在《申请表》上签署是否接收的初步意见。

3. 2017年6月5日前,各学院(学科)组织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综合评审小组,对申请者进行全面评审,提出综合考核意见,并由拟接收的学科及学院在《申请表》上签署接收意见。

2018南理全日制公开招考计划

2018南理全日制公开招考计划
1 41 30 13 6 1 3 14 1 4 6 1 1 6 2 18 1 77 16 36 4 4 10 2 9 3 20 1 20 4 13
101
机械工程学院
102
11
1
2018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开招考计划(供考生参考)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0817Z1 爆炸化学及应用 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5204 材料工程 085216 化学工程 085224 安全工程 085235 制药工程 080300 光学工程 0803Z1 光学测试科学及仪器 0803Z2 光电科学与工程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85202 光学工程 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085230 生物医学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0812Z1 0812Z2 0831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智能计算与系统 智能机器人 生物医学工程 公开招考
3 14 10 1 10 52 5 14 3 10 3 39 40 9 3 2
110
自动化学院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 020204 金融学 025100 金融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 113 理学院 070207 光学 071400 统计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 固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300 0803Z1 0803Z2 080402 光学工程 光学测试科学及仪器 光电科学与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英语,具有用英语独立写科学论文和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森林生态学(1)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应用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产力及其演变规律;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控制机理;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和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2)林木生理生态:树木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规律;主要环境因子(光、温、水分、CO2、土壤等)对林木生理活动的影响;树木抗盐、抗旱等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3)竹林可持续经营:开展多用途竹类植物培育的生理生态基础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不同类型竹子种群的生物量结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开展南方重要竹种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4)城市森林结构调整与景观优化: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组成特点与景观特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特性、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森林群落类型与优化模式、城市近自然森林群落的恢复机理与营建技术以及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与布局规划;研究不同树种对酸沉降、氮沉降、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的生态响应机理,筛选适于城市绿化抗逆性强的树种,优化树种的配置模式。

新增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编写格式要求-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新增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编写格式要求-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遗传学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7)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相关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遗传学学科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学科高峰和取得创造性新成果的能力。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本学科的研究方向(1)分子遗传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重组、转座、DNA损伤与修复、基因突变、遗传与进化等。

(2)数量与群体遗传根据遗传学原理,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生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数学、统计等方法研究生物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种群演化、生物进化等。

(3)细胞遗传研究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的增殖与周期,细胞的分化和生长,细胞衰老;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变异,核外遗传等。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6年。

一般前半年至1年时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2年至2年半(及以上)时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

(或:硕博连读生的学习年限为5年,一般前1—2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3年为论文阶段。

根据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要求博士生课程按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总学分最低为15学分(同等学力总学分最低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余者为非学位课程。

20学时对应1个学分。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doc

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doc

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编著者出版社1001英语无1002俄语无1003日语无1004德语无2001马克思主义原理(含原著)原著部分参考书目:《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1卷2002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田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003中外文论《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当代文学理论导读》【英】拉曼·塞尔登等著;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理论是什么——文学理论反思研究》邢建昌人民出版社2011年2004汉语言文字学(综合卷)《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汉语音韵学》王力中华书局2014年版《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汉语词汇学史》符淮青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2005文史综合《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通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文献学》张舜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20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论无2007中国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夏鼐等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社科院考古所文物出版社 1984年版《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出版社 1999年版2008中国古代史无2009中国近现代史无2010专业综合一(点集拓扑、近世代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讲义》(第四版)熊金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近世代数基础》(修订本)张禾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张恭庆林源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011专业综合二(概率论、模式识别、泛函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魏宗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模式识别》(第三版)张学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张恭庆林源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012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013地理科学导论《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蔡运龙陈彦光阙维民等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014植物学《植物学》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第四版)朱玉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高级生态学《现代生态学》戈峰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7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3001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09年10月《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04年1月3002唯物史观专题《唯物史观发展史》叶汝贤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985年2月《历史唯物主义教程》赵家祥李清昆李士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999年1月3003马克思主义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03年8月3004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理论专题《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03年8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研究》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015年3月《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2016年6月300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含原著)《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91年7月《邓小平文选》1-3卷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983年7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3年11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郑永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07年4月305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石忠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011年6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90年》李崇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2012年7月3006思想政治教育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06年11月《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02年9月3065思想政治教育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006年11月《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02年9月3008运动健身理论《健康体适能》王健何玉秀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3009体育教育理论《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体育史》谭华、刘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3010运动技能理论《运动训练学》田麦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Gray Cook著张英波等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年3011先秦诸子思想《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修订版)》黄克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问道于孔子》孙秀昌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3012汉语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训诂学原理》(第2版)王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3013汉语音韵学、方言学《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袁家骅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修订版王福堂语文出版社,20053015先秦两汉文学《诗经研究史概要》夏传才清华大学出版社《诗论与赋论》王长华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3016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年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中华书局2005年版3017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乐府学概论》吴相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3060 中国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北京三联书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黄霖等东方出版中心301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无3019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3020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特征比较《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朱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021黑水城文献与公文纸本文献研究无3022秦汉史《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通史第4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下)》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02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戴建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024钱币学《中国钱币学》白秦川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历代钱币简明目录》戴建兵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版3025佛教史《中国佛教史(1-3)》任继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中外文化交流史》周一良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齐鲁书社1982年版《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066艺术考古通论美术考古半世纪杨泓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夏鼐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3067近代中国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桑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2018中国通史无无无3027结合方案与距离正则图《Association Schemes》E.Bannai,T.ItoBenjamin-CummingsCalifonia ,(1984) 《Distance-Regular Graphs》A.E.Brouwer,A.M.Cohen,A.NeumaierSpringer Verlag,New York,(1989)3028代数学基础与有限域《代数学基础与有限域》林东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030 李代数《Introduction to Lie Algebra andRepresentation Theory》J.E. Humphreys Springer, 19943031调和分析《实分析》程民德、邓东皋、龙瑞麟高等教育出版社3032C*-代数C*algebras and Finite DimensionalApproximations 前6章Natehanial P.Brown,Narutaka OzawaAmerican MathematicalSociety, 20083033小波分析《信号处理的小波导引》第二版Mallat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Ten Lectures on Wavelets》Daubechies Capital City Press,1992303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第三版)(美)JiaweiHan,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035 组合数学《组合设计》沈灏上海交大出版社,2008《Combinatorial Theory》(第二版)Marshall HallJohn Wiley& Sons, Inc.,19983036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二版)3037 矩阵论《矩阵理论与应用》陈公宁科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3039图论《Graph Theory withApplications 》(前九章)J.A. Bondy,U.S.R. MurtyElsevier SciencePublishing Co., Inc., 19763040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李盘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3061 近现代数学史《数学史概论》李文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062同调与同伦《拓扑学引论》江泽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Algebraic Topology》Allen Hatcher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23063Clifford分析《Real and Complex CliffordAnalysis》黄沙乔玉英闻国椿Springer,20063041动力系统的分支与混沌《Differential Equations,Dynamical Systems, and AnIntroduction to Chaos》(SecondEdition)M.W.Hirsch,S.Smale,R.L.DevaneyElsevier(Singapore)PteLtd,20073042理论物理综合《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043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上册方俊鑫陆栋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3044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梁学庆科学出版社3045第四纪环境学《第四纪环境演变》(第二版)(英)J·J .Lowe&M.J.C.Walker编著,沈吉、于革、吴敬禄、羊向东等译科学出版社3046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彭少麟气象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水土保持学》余新晓、毕华光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版)3047信息经济地理学《信息经济地理论》路紫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3048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第2版) (美)Paul A.Longley,MichaelF. Goodchild等著;张晶、刘瑜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3064遥感概论《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赵英时科学出版社3049苔藓植物学《苔藓植物学》胡人亮高等教育出版社《苔藓植物生物学》吴鹏程科学出版社3050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Lincoln Taiz,等编,宋纯鹏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3051高级动物学《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3052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 杨抚华主编科学出版社3053铁代谢分子生物学《铁代谢失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原理》常彦忠段相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054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孙大业科学出版社,第四版2010年国内外植物生物学及综合性学术期刊微观领域研究综述及研究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082903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0829Z1家具设计与工程
0829Z2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
0829Z3木材加工装备与信息化
0829林业工程
082901森林工程
082902木材科学与技术
082903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0829Z1家具设计与工程
0829Z2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
0829Z3木材加工装备与信息化
0907Z1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0907林学
090701林木遗传育种
090702森林培育
090703森林保护学
090704森林经理学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Z1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0907林学
一级学科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
085222交通运输工程
085228林业工程
085229环境工程
085237工业设计工程
085238生物工程
0951农业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农业管理
农村发展
0953风景园林
0954林业
1251工商管理(MBA)
1253会计(MPAcc)
1256工程管理(MEM)
1351艺术
135108艺术设计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4Z1土木测绘与信息技术
0814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
081701化学工程
081702化学工艺
081703生物化工
081704应用化学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082201制浆造纸工程
082203发酵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及参考书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生物统计
01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2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
复试:50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010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085237工业设计工程
4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或641设计制图④843家具史或845工业设计史
复试:543家具设计或593工业产品设计
011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
2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29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
院系、专业代码及名称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001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095107林业
3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④807林学概论
复试:参考农学各专业
002化学工程学院 085229 环境工程
2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5环境化学或824有机化学
复试:542人造板工艺学或544木材加工工艺学或547木材工业能源利用
006土木工程学院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3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61土木工程材料
复试:561施工技术或562路基路面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84
0
25
25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非全日制)
FZ
17
0
9
9
理学院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13
0
3
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0
0
4
4
0805Z1
化学新材料
4
0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3
0
4
4
010105
伦理学
17
0
6
6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12
0
4
4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建筑与土木工程
Z
253
0
72
72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非全日制)
FZ
22
0
27
27
125600
工程管理(非全日制)
FZ
100
0
32
32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10106
美学
16
0
4
4
050300
新闻传播学
22
0
6
6
095138
农村发展
Z
39
0
15
15
095138
农村发展(非全日制)
FZ
229
0
41
41
085210
控制工程
Z
69
0
17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2
材料学
17
2
6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科目代码及名称(含专业书目)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科目代码及名称(含专业书目)
《西方文化史》,庄锡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应用文写作》,王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01
城市设计
无参考书目
502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张青萍,东南大学出版社
《园林建筑设计应试指南》,唐晓岚,东南大学出版社
503
园林植物综合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祝遵凌,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512
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513
森林病理学
《林木病理学》第三版,叶建仁,贺伟,中国林业出版社
514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15
食品工艺学概论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16
微生物学A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环境评价》,陆玉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07
植物学综合
植物分类学+植物学含胚胎+植物生理学含生化:
《植物学》下册,吴国芳,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学》上册,陆时万,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理学》第7版,潘瑞织,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1—6章,罗纪盛,高等教育出版社
508
森林昆虫学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董丽,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04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贾竞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05
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06
环境科学综合理论
《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
代码
科目名称专业书目《园林规划设计》,王浩,东南大学出版社《园林工程》,赵兵,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102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学导论》第三版,何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专题文献部分:A 代谢、B 组培、C 逆境、D 抗性、E 激素2104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刘凌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植物病原真菌学》,陆家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普通真菌学》第二版,邢来君、李明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真菌分类学》,邵力平,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2106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石伟勇,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108
森林文化研究无参考书目2109
生态思想史《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美)唐纳德·沃斯特,商务印书馆 19992110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第三版,江汉湖,董明盛,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111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二版(上下册),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昆虫学》,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普通昆虫学》,雷朝亮,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亢新刚,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森林经理学》,于政中,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试验统计方法》,盖钧镒,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南京农业大学编,农业出版社2117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学》,王礼先,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学》,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
2119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120植物学《植物学》第二版,方炎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2201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恽魁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园林综合理论
2103植物生理学
2105菌物分类学
2107森林土壤学
2112普通昆虫学2113森林经理学2116数理统计(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2118植物生理学(含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