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和应用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时,要仔细考虑电路的要求和特性,并选择合适的元件和参数,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所需功能的实现。
分压电路(Voltage Divider Circuit)是一种用于将电压进行分压的电路。它由两个或多个电阻组成,将输入电压分成不同的输出电压。分压电路常用于测量、信号调节和电压适配等应用中。
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取决于电阻的比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压将按照电阻的阻值比例分布。因此,通过选择适当的电阻值,可以实现所需的输出电压分压比。
限流电路(Current Limiting Circuit)是一种电路设计,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它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以保护电路中的元件免受过大电流的损害。限流电路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电源、电池充电器、电动机驱动器等。
限流电路通常采用电流感知器件(如电流传感器或电阻)来监测电流的大小。当电流超过设定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值时,限流电路会触发并采取措施来限制电流的流动,如降低输出电压、调整电路参数或通过控制元件(如开关)来限制电流。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WORD 格式可编辑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1. 限流和分压接法的比较( 1)限流电路: 如图 2 所示,实际上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并没 有电流流过。
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R 用两端的 电压调节范围: U ≥U 用≥UR 用/(R 0+R 用),电流调节范围: U/R 用≥I 用 ≥U/(R 0+R 用 )。
即电压和电流不能调至零,因此调节范围较小。
要使 限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变大, 可适当增大 R 0。
另外, 使用该电 路时,在接通电前, R 0 应调到最大。
( 2)分压电路: 如图 3 所示,实质上滑动变阻器的左边部分与 R 用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串联。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都有电流流 过,且不相同。
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R 用 两端 的电压调节范围为 U ≥U 用≥0,即电压可调到零,电压调节范围大。
电 流调节范围为 E/R 用≥ I 用≥ 0。
使用分压电路,在当 R 0<R 用时,调节性能好。
通电前,滑片 P 置 于 A 端,使 U 用 =0 。
2 两种用法的选择A 优先选用限流式,从电能损耗方面分析消耗电能少。
用限流式具有电源负担轻,电路连 接简便等优点。
B 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够用,在下列三种情况下 必须采用分压 接法:① 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例 1、1993 年全国高考题) 将量程为 100 μA 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1 mA 的电流表, 并用一标 准电流表与改装后的电流表串联, 对它进行校准 .校准时要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能从零连续调到 1mA ,试按实验要求画出电路图例 2、( 1999 广东卷)用图 3 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 个“ 12V ,5W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电 流表有 3A 、0.6A 两档,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 15V 、 3V 两档,内阻很大。
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 可连续地从 0V 调到 12V 。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3c40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8.png)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
1.分压电路
分压电路通常用来将一个电压分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电压值。
在选择分压电路时,需要考虑各个电阻器的参数,如电阻值、功率、精度、温度稳定性等,以及所需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参数。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实际应用环境下所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限流电路
限流电路通常用于保护电路和设备,以避免因过流而受到损坏。
在选择限流电路时,需要考虑所需的电流范围、保护时间、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响应时间、功耗、分辨率和精度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路的负载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进行操作和维护。
3.综合因素
在选择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时,还需要考虑各种参数和指标的综合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如果想要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需要选择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
如果需要实现多电平输出,需要选择多输出的分压电路。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安装空间、功耗、成本和可靠性等因素。
物理重点突破第15讲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

第15讲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技巧点拨】1、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比较限流式分压式电路组成调压范围ER xR+R x~E(不计电源内阻)0~E(不计电源内阻)适用情况负载电阻的阻值R x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相差不多,或R稍大,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1)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2)负载电阻的阻值R 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2.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从减小电能损耗的角度,变阻器通常选用限流接法,但在以下情况下选用分压接法:(1)若采用限流接法时,如果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大于被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所给电表的量程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2)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而实验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3)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并且连续变化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对点题组】1.关于下列甲、乙电路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分压接法B.甲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C.乙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限流接法D.乙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2.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电阻只有几欧,给定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20Ω范围内连续可变,那么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应选电路图中的____(填“A、B、C、D”代号)。
在上述选定的电路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接法在电路中起________(填“限流”或“分压”)作用。
A.电路A B.电路B C.电路C D.电路D3.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开始变化.(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待测电阻R X,(约100Ω);②直流毫安表(量程0~20mA,内阻约50Ω);③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5kΩ);④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可不计);⑤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lA);⑥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有什么不同?怎样选择?[思路分析]如何选择分压与分流电路呢?如果实验中要求被测元件的电压是从零伏调起的,或者是要求电压调节范围较大的情况,就应该选择分压电路,其分压电阻尽量选择阻值较小并且允许电流较大的滑线变阻器。
如果没有上述电压的限制,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都可以的情况下,应该首选限流电路。
答:为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被测电阻中的电流强度),常用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的连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如上图所示,图中甲为限流接法,图中乙为分压接法。
这两种接法区别之处是:(1)L彼测电阻R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不同.当滑动触头P由移动过程中(电源内阻不计).被测电阻两端电压调节的范围,图甲为,图乙为。
(2)对被测电阻R上的电流强度的控制情况有区别.对于图甲有,当时,调节的大小可使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有明显变化,但当时,无沦怎样改变的大小,也不会使通过R 的电流有明显变化,可见,只有在(或两者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改变变阻器的触头的位置才会使电阻R上的电流有明显变化,从而起到对电阻R上的电流的控制作用。
但对于图乙中,不管电阻R的大小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都可以使通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由0变到,通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有明显变化。
(3)从电能损耗方面分析图甲比图乙要小,且图甲具有电源负担轻、电路连接简便等优点。
综合上述,可得到如下结论:(1)若需要被测电阻R两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需要从零开始连读可调电压,应选图乙的分压电路;(2)若采用限流电路时,如果电路中最小电流大于或等于被测电阻R的额定电流,必须采用分压电路;(3)当时,为使被测电阻中电流有明显变化,也应选分压电路;(4)当时(或两者相差不多),虽然两种电路都可以对负载电流有明显的调节和控制.或两种电路都满足实验要求时.但图甲的限流电路具有节省电能、电源负担轻、电路连接简便等优点,应选图甲的限流电路较好。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R 上式中, R
R AC R
R R AC RBC
分别作出K取不同值时流过负载的电流I随X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由左图可以看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与K的取值无关,K越大(即R0越 小),电压调节的线性度越好(即 负载两端的电压能够随着滑片位置 的移动均匀变化),调节时很方便。 综上,分压式电路更适合应用在滑 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比负载电阻小得 多的情况。此时若采用限流式电路 的话,限流效果很不明显(电流调 节范围很小)。
3、两种用法的选择
(1)当负载电阻的阻值小于变阻器总电阻R或相差不多 (2)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够用,在下列三种情况 时,若两种电路都可以对负载的电流和电压有明显的 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调节,或两种电路都满足实验要求,且电压、电流变 ①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化不要求从零调起,则多采用限流式接法,这样的接 例如:校准电表或描绘某个电学元件的伏安曲线 法电源负担轻,能耗小,电路连接简便。 ②要求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负载电阻的阻值 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须用分压式电路。若接成限流 式,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路中电流变化不明 显,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取值范围小。 ③采用限流接法时限制不住,电表总超量程,用电器总 超额定值。
上式中,
R R
R AC R
分别作出K取不同值时流过负载的电流I随X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由左图可以看出,K越小(即R0越 大),电流的调节范围越大,但是 电流调节的线性度也越差,调节的 时候不方便。
2、分压电路
分压电路如图所示,当滑动触头C由A端滑至 B端,负载上电压由0变至E,调节的范围与 变阻器的阻值无关,当滑动触头C在任一位置 时,负载上的电压为
U
限流法与分压法的区别与选取原则

限流法与分压法的区别与选取原则限流法与电路串联,分压法与电路并联(如果在有箭头的划变导线上联有用电器,且划变接有三根导线时就为此)区别:1.限流接法线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2.分压接法电压调整范围大,可以从0到路端电压之间连续调节;选用原则:1.优先限流接法,因为它电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2.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采用分压接法:(1)当测量电路的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2)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压变化范围大),或要求电压从0开始变化时;(3)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很多,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时。
那个姚小语怎么都回答反了啊?分压,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E (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接电源的正负极,滑片接一条支路,也就并联在电路中)限流,电压的变化范围是X-E(也就是不能调处0电压,这个是一端不接,也就是只连接两根导线,串联在电路中)一般接电路优先考虑的是限流,因为,功耗小。
但是需要电压从0开始变化的时候,就要使用分压法了,测伏安特性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分压法。
区别——1.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法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2.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而限流法不能从零开始调节(即分压法比限流法的可调节范围大)3.限流法消耗的功率比分压法少。
应用——1.需要调节范围大,且可从零开始调节时,用分压法。
2.要使电路中消耗的功率较小时,用限流法。
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常被用来改变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连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压接法和限流接法.分压法是把整个变阻器的所有阻值接入电路,再从滑片和变阻器的一个端点上引出部分电压向外供电.限流法是变阻器的部分阻值串入电路,通过改变有效阻值来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通常变阻器应选用限流接法,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连接方式.(1)若采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时,必须选用分压电路.(2)当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全值电阻,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时,必须选用分压电路.(3)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变化时须选用分压电路.物理电学实验中分压法的一个小知识点!!!!救命什么叫做滑动变阻器处于分压为零的地方?分压为零是什么概念?怎么移动滑片啊??谢谢大家!!很急!!最佳答案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连入电路时,它分担得的电压也是零。
分压式和限流式

分压式和限流式分压法和限流法的区别1、都是变阻器与“电表——待测电阻”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
分压是变相的并联,限流是串联。
分压测量范围广,更常用;限流可以保护元件,一般需要计算。
所谓限流就是由于电阻的增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回路的电流减小;由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以及与通过其的电流的乘积,即为其两端的电压。
2、分压,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E(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接电源的正负极,滑片接一条支路,也就并联在电路中)。
限流,电压的变化范围是X-E(也就是不能调处0电压,这个是一端不接,也就是只连接两根导线,串联在电路中)。
3、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法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4、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而限流法不能从零开始调节(即分压法比限流法的可调节范围大)。
限流5、限流法消耗的功率比分压法少。
分压式与限流式的特点1.待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不同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在限流式连接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为RxE/(Rx+Rp)-E(Rp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在分压式连接中,Rx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为0-E。
可见分压式连接中电压调节范围比限流式大。
2.待测电阻上电流的调节范围不同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在限流式连接中,流过待测电阻Rx上的电流调节范围为E/(Rx+Rp)-E/Rx。
在分压式连接中,流过Rx的电流调节范围为0-E/Rx。
可见分压式连接中电流调节范围比限流式大。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限流电路的调节范围与Rp有关。
在电源电压E和待测电阻的电阻Rx一定时,Rp越大,用电器上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也越大;当Rp比Rx小得多时,用电器上的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都很小。
而分压式接法的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与滑动变阻器Rp无关。
3.电路消耗的功率不同在分压式连接中,干路电流大,电源消耗电功率大。
而在限流式连接中,干路电流小,电源消耗电功率小。
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原理

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原理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分别是电路中常用的两种技术,用于调节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本文将从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两种电路进行阐述,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
分压电路原理分压电路顾名思义是用来分压电压的电路,常用于降低电压,即把高电压分出一部分用作低电压电路。
它利用电阻器将输入电压分成两部分,实现电压的降低。
在一个分压电路中,它包含两个电阻,一个电阻为 R1,另一个为R2。
输入电压为 V1,输出电压为 V2。
则按照欧姆定律,电路中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是:I1 = V1 / R1,I2 = V2 / R2由于电流守恒定律,I1 = I2 + I3(I3 为连接电路的电流),因此:V1 / R1 = V2 / R2 + I3可得:V2 = V1 x R2 / (R1 + R2)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当 R2 近似等于 R1 时,V2 接近于 V1 的一半。
这也就是常见的二分压缩电路。
而在一些特定场合,分压的比例可以是 1:3,1:4 或者是 1:9 等。
限流电路原理限流电路是一种限制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法,在电路中产生一个稳定恒定的电流。
通常是使用电阻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达到对电路的保护的作用。
电子元件的损坏常常是由电流过大造成的,限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能够有效地保护元件。
在一个限流电路中,它包含两个电阻,一个变阻器为 R1,一个恒流源为 I1。
当电路被连接上电源时,变阻器的电阻值越大,电流就越小。
而反之,当电路的负载电阻变小的时候,恒流源就有可能输出更大的电流。
因此,限流电路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电阻和恒流源,电阻的值越低,恒流源输出的电流就越大。
应用分压电路用于调节电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例如,在通信设备里,将高电压降低到低电压,作为接口部分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电压;在电源适配器中,提供所需的恒定的低电压输出。
限流电路不仅可以在电路中限制电流大小,还可以利用差分放大电路对电路进行检测和保护。
请老师讲讲怎样选择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还有怎样选择电压表

请老师讲讲怎样选择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 还有怎样选择电压表.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量程 请老师给我几个带解析的例题以便掌握一、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的选择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和限流接法都能调节负载的电流(电压),但在相同条件下的调节效果不同,实际应用要根据情况恰当地选择适当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由于限流电路能耗较小,结构连接简单,因此,优先考虑以限流接法为主.1.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接法:a .要使某部分电路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有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的电路才能满足(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b .如果实验所提供的电压表、电流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最大电流较小,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电路中实际电流(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电压),为了保证电表和电阻元件免受损坏,必须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连接电路.c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所用的变阻器阻值小于待测电阻阻值,若采用限流接法时,即使变阻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变化小,这不利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变阻器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的情况下能大范围地调节待测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2.以下情况可选用限流接法:a .测量时电路电流(电压)没须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负载电阻R 接近或小于滑动变阻器电阻R0,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b .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应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c .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无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例题1 有一小灯泡上标有“6V0.6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测量这个灯泡的图线,已知所用器材有:是电流表(0~0.3A,内阻1);电压表(0~15V,内阻20k );滑动变阻器(0~30,2A);学生电源(直流9V);开关一只、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画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图.分析与解:因为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的最大阻值60,因此选择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如图3所示.电路若采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A R R E I 1.0306091min =+=+= m in I 等于小灯泡额定电流,滑动变阻器无法对电流进行调节,故必须采用分压电路,如图3所示.所以,我们在选择电学实验仪器和实验电路时,应先依据题意确定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然后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怯,再选择控制电路并画出实验电路图.二、实验仪器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及高考考核的要求,选择电学实验议器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
电路的分压和限流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 范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2.电能损耗较大.
滑动变阻器量程的选择: 量程选择小一些的
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如果待测电阻有额定电压,则电压表选择与额定 电压相接近的量程,如果待测电阻没有额定电压,
则电压表选择与电源电动势想接近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如果待测电阻有额定电流,则电流表选择与额定 电流相接近的量程,如果待测电阻没有额定电压, 则先用电源电动势除以待测电阻得到电流值后,
电流表选择与电流值相接近的量程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1.限流式
图中变阻器起限流作内阻)
Rx R
限流式电路的特点:
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较小. 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
滑动变阻器量程的选择:约为 待测电阻的3---5倍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2.分压式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 电压可调范围
分压式和限流式口诀

分压式和限流式口诀一、分压式和限流式的含义:分压式: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就是在电路中并联接入滑动变阻器。
限流式: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就是在电路中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
二、分压式和限流式的作用:分压式这种接法的作用是电压可以由0变化到电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广。
限流式这种接法的作用是耗电较少,比较节能。
三、分压式和限流式的区别:1、限流接法起限流、降压作用,分压接法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2、限流接法时,负载电压、电流调节范围比分压电路小。
在同样的负载电压下,电路消耗功率比分压电路小。
3、要使某部分电路的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有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的电路才能满足(如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校对改装后的电表等电路)4、如果实验所提供的电压表、电流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最大电流较小,采用限流接法时,无论怎样调节,电路中实际电流(电压)都会超过电表量程或电阻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电压)。
为了保证电表和电阻元件免受损坏,必须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连接电路.。
5、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若所用的变阻器阻值小于待测电阻阻值,若采用限流接法时,即使变阻器触头从一端滑至另一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变化小。
这不利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变阻器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的情况下能大范围地调节待测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应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6、测量时电路电流(电压)没须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负载电阻R接近或小于滑动变阻器电阻R0,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7、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接法的要求,应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8、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无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采用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
高中物理限流分压口诀

高中物理限流分压口诀
串联选限流,并联选分压;遇限流用分压,遇分压用限流。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在串联电路中,如果只有一个电阻,则应该选用限流电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则应该选用分压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如果只有一个电阻,则应该选用分压电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则应该选用限流电路。
限流电路指的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值,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而分压电路指的是通过调节开关的状态,来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电路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

电路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
电路限流式接法:
即在电路中接入一个限流元件,可以是一个硬性限流如电阻或者一个弹性限流如变压器,通过调节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当超出设定的限流时,它能够限制电路的电流,从而达到防止短路的效果。
分压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是指将一个电气系统中的高压改变到一定的低压,以达到满足电气系统各个部分工作需要的电动势。
它包括降压器、升压器、变压器和调压器等,它们通过反复变换电源电压来降低电压,从而为电气系统中各部分提供电源。
限流法与分压法_两者如何选取

三、两种连接方式的选取(来自04)在负载电流要求相同的情况下,限流电路中干路电流比分压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更小,所以限流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较小,电源消耗的电能就较小,这说明限流具有节能的优点。
在实际电路设计时应视实验要求灵活选取分压电路或限流电路。
(一)分压电路的选取1.若实验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某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或要求多测几组I、U数据,则必须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电路。
例1:测定小灯泡“6V,3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实验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6V,内阻20kD,),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2Q),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lfl),变阻器R,(0~100fl,0.5A),变阻器R,(0~20fl,0.2A),学生电源E(6—8v)、开关及导线若干。
选择出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实验电路。
分析:不管是从题中要求灯泡两端电压必须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为了最终能较准确画出伏安特性曲线必须多测几组I、U数据的角度考虑.限流电路都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分压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器材包括:电压表V,、电流表A,、变阻器R,、电源、开关及导线。
若实验中要用小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控制大阻值负载.或者题中所给电源电动势过大.尽管滑动变阻器阻值也较大.但总电流大予负载的额定电流值,或总电流大于接入电表的量程,此时的滑动变阻器也应接成分压式电路:若负载电阻的额定电流不清楚,为安全起见.一般也连成分压电路。
例2:为了较准确地用伏安法测定一只阻值大约是3kn的电阻,备用的器材有:A、直流电源,电压12V,内阻不计;B、电压表,量程O一3—15V,内阻10kft;C、电流表,量程0~0.6~3A,内阻20n;D、毫安表,量程5mA,内阻200Q;E、滑动变阻器,阻值0~50Q;G、电键及导线若干。
试设计出实验电路。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pptx

四、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
叫“外接法”
V
A R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
叫“内接法”
V
A R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 种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
第5页/共21页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法 V
电压表示数 U U
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10V和0.1A,电压表内阻为500Ω,那么待测电阻R 的测量值比真实小值 ,测量值10为0Ω ,真实 值为125Ω .
R
cA
d
V
第15页/共21页
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 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如图(a)(b)两种电路各 测一次,用(a)图所测数据为3.0V、3.0mA,用(b) 图测得的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用a) 图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1=000Ω .
B
R
E
s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
的电压可调范围 0 ~ E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 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2.电能损耗较大.
第2页/共21页
三、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限流式
分压式
可调范围 变阻器
Rx E ~ E Rx R
较大阻值
Hale Waihona Puke 0~E较小阻值V
电流表示数
IA IR
R测
UV IA
>
R真
UR IR
A R
测量值偏大,适于测量大阻值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
即
Rx RV RA 用内接法. Rx RV RA 用外接法.
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 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 围是( C )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A R R C V D
R
B
如图所示R1=6Ω, R2=3Ω R3=4Ω,A、B两点 电压UAB=12V,C1、C2的电容分别为2μF和1μF,则 它们带电荷量分别为 1.44X10-5C 和 4.8X10-6C .
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A V
s
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0V 和0.1A,电压表内阻为500Ω,那么待测电阻R的测 量值比真实值 小 ,测量值为 100Ω ,真实值 为 125Ω.
A
R d V
c
V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UV UR R A UR
IA IR
A
V
R
UV R测 IA
UR > R真 IR
测量值偏大,适于测量大阻值电阻.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分压越少,误差越小.所以该电 路适合测量大电阻,即
R R A
a R1
R2
G
b
四个电阻R1、R2 、R3、R4如图所示连接,若 R1=R2=R3=R4=2Ω,且R1两端的电压为4V,求:
(1)电路的总电阻.(2)电阻R2两端的电压
R总=1.2Ω
U2=6V
R1 b a R2 R3 c R4 d
R1
c
R3 b R4 d
a
R2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 量程更大的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 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此时( C ) 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三、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Rx 1.限流式 P E s A R B 图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
范围
限R
1.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较小. 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 2.电能损耗较小.
九、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R
2.分压式
x
P
A E R B s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 外接法
内接法
电流表的分压 R真<R测 R>>RA
误差来源 伏特表的分流 测量结果 测量条件 R真>R测 R<<RV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若已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电流表的内阻和电压表的内阻,
则
当
Rx RV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RA Rx Rx RV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RA Rx
R1
R2
1
2
3
4
5
分析: 先确定测量电路 额定电压Um= PR x 8V ≈2.8V,应选电压表V1 额定电流Im=
P 1 A Rx 5
≈0.45A,应选电流表A1
由 R A RV 24 .5 Ω<Rx知,应选外接法 再确定控制电路 由R=100Ω>10Rx知,应选择限流式电路 其电路图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电路由电流计与四个电阻连接而成. 电流计内阻Rg=80Ω,满偏电流Ig=1mA. R1=10Ω ,R2=10Ω ,R3=194Ω ,R4=790Ω.若使用12接 线柱电路可做 电流 表.量程为 5mA .若使用13可 做 电流 表.量程为 10mA .若使用14接线柱电路可 做 电压 表.量程为 1V .若使用15可做 电压 表. 量程为 5V . R3 R4
R1 G R2
+
5V
15V
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范围在5—8Ω,额定功率1W B.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2Ω) C.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0.05Ω) D.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3KΩ) E.电压表V2:量程0—0.6V(内阻15Ω) F.滑动变阻器R:0—100Ω G.蓄电池:电动势12V H.导线,电键. 为了较准确的测量,并保证器材安全,电流表应 选 ,电压表应选 ,并画出电路图。
V R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U U
V
V
R
IA IR IV IR
A
R
UV R测 < IA
UR R真 IR
测量值偏小,适于测量小阻值电阻 .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分流越小,误差越小.所以该 电路适合测量小电阻,即 R R
若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如无此要求,即 R>10Rx,应选择限流式电路
R<10Rx,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 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可以算出电阻的阻值R,
U R I
四、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叫 “外接法” A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叫 V “内接法” R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 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 A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 电压可调范围 0~ E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 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2.电能损耗较大.
三、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限流式
可调范围 变阻器
Rx E~E Rx R
分压式
0~ E
较小阻值 较大
较大阻值 较小
电能损耗
A
R1
R2
C1
R3
B
C2
如图所示,电流表G的内阻不可忽略不计, R1、R2是两个可变电阻,当a、b间的电压为4V 时,电流表的指针G刚好满偏,当a、b间的电压 为3V时,如果仍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下列 方法中可行的是( AB )
A.保持R2不变,增大R1
B.增大R1 ,减小R2 C.保持R2不变,减小R1 D.增大R2 ,减小R1
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 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如图(a)(b)两种电路各测 一次,用(a)图所测数据为3.0V、3.0mA,用(b)图 (a) 图 测得的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用 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 1000Ω.
V A
Rx
V A
Rx
(a)
(b)
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 电流表G的量程为0~100μA,内阻为600Ω,则图 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1= 4.94X104 Ω, R2= 105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