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热工基础——第2章 热量传输
热工基础
【热辐射】
(2)特点: 可在真空中传播 能量传递同时伴随有能量的转换 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 射能,但是只有在物体温度较高时,热辐射才 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3)人站在火焰旁会感到热、太阳热量能传到 地球。
小结:
实际进行的传热过程,往往不是上述三 种基本方式单独出现,而是两种或三种传 热的组合,而又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为 主。
【热对流(对流)】
(3)产生对流的原因 由于流体内部温度不同形成密度的差异,在浮力的 作用下产生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使轻者上浮,重 者下沉,称为自然对流; 由于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质点强制 运动,称为强制对流。
流动的原因不同,热对流的规律也不同。 在强制对流的同时常常伴随有自然对流。
一般范围:2.3~427 W/m℃(纯银最大,其次为纯铜、铝等) 一般
温度T升高, λ下降
杂质含量增大, λ下降
2. 建材
一般范围:0.16~2.2 W/m℃,与材料结构、空隙率、 湿度、密度等有关 。 空气湿度增大, λ增大
3. 隔热材料(保温材料)
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低于0.22 W/m℃的材料(多为 多孔结构)。
大多数金属:β<0 大多数非金属:β>0
湿度对导热系数有影响 因水的导热系数比气体大,所以湿物料 的导热系数比干物料的大
密度对导热系数有影响
密度小,导热系数小
傅立叶(Fourier, Jean Baptiste Joseph)(1768-1830)小传:法国数 学家、物理学家 。1768年3月21日生于法国欧塞尔 (Auxevre),1830年5月16日卒于巴黎。因研究热传导理论而闻名于 世。 9岁父母双亡,被当地教堂收养。12岁由主教送于地方军事学 校读书。17岁(1785年)回乡教数学,1794年到巴黎,成为高等师 范学校的首批学员,次年到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执教,1798年随拿破 仑远征埃及时,任军中秘书和埃及研究院秘书。1801年回国,1817 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1822年任该院终身秘书。后又任法兰西学院 终身秘书和理工科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180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热的传播”论文,推导出著名的热传导 方程。并在求解该方程时发现解函数可以由三角函数构成的级数形式 表示,从而提出任意函数都可以展成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1822年 在代表作“热的分析理论”中解决了热在非均匀加热的固体中分布传 播问题,成为分析学在物理中应用的最早例证之一,对19世纪数学和 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傅立叶 分析等理论均由此创造。
热工基础 2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
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容积功 w 1 pdv , 是由于工质体积变化所做的功。 流动功 pv 是工质通过控制面时带入控制体的 功,它是流动工质的流动能。 轴功 ws 是从热式设备上所能传出的技术上可被利用 的外功, 对转动机械而言是指转动机械输出的功。 技术功则是工质流动的动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及轴 功三项之和的总称。
q 0 ws h h2 h1
外界所提供的功等于工质的焓的增量。
Fundamentals of thermal engineering
热
工
基
础
2-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4 喷管
1 2 1 2 2 q 0, ws 0 c h, 即 (c2 c1 ) h1 h2 2 2
2
v
Q W 35kJ
Fundamentals of thermal engineering
热 工 基 础
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例2:试比较图2-6所示的过程1-2 与过程1-a-2中下列各量的大小: ⑴ W12与W1a2;
p 1 a
(2) U12 与 U1a2;
单位质量工质的可逆过程
q du pdv
Tds d u pdv
q u pdv
1
2
两种特例:绝功系 Q = dU 绝热系 W = - dU
Fundamentals of thermal engineering
热 工 基 础
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例1 有一定质量的工质从状态1沿1A2到达终态2,又沿 2B1回到初态1,并且
Fundamentals of thermal engineering
热工基础__第二章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3) 、温度 • 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系统热平衡的物理特征量。 • 热力学第零定律: 当物体C同时与物体A和B接触而达到热平衡时,物体A 和B也一定热平衡。 这一事实说明物质具备某种宏观性质。若两个热力 系分别与第三个热力系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热力彼此 处于热平衡。这一宏观物理性质称为温度。 • 温标: 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温标的理论依据。 a、热力学温标: 水的三相点为 273.16 K,单位“开尔 文” 是水有三相点温度的1/273。16 T 单位 K, T = 273.15 + t b、摄氏温标 水的三相点为0.01 ℃,水的标准沸点为100 ℃。 t 单位 ℃ t = T - 273.15 *(有关温度热力学温标在第二定之后有严格证明)
dX 0
dX X
1
2
2
X1
• 强度量状态参数: 与系统内所含工质数量无关的状态参数。 • 广延量状态参数: 与系统内所含工质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
3、基本状态参数 (1)、比体积
V v m
密度
单位 m3/kg
m V
v 1
(2)、压力(压强)
F p A
• 压力的国际制单位: 1 MPa = 103 kPa = 106 Pa
•以后在p-v图及T-s图中凡是用 实线画出的过程都表示可逆过程。
有用功Wu、无用功Wr和耗散功Wl
闭口系膨胀过程中用推动大所所消耗的功称为无用功Wr. 过程中由于耗散效应所消耗的功称为耗散功Wl ,则有用功Wu为 Wu= W-Wr-Wl Wr=p0(V2 - V1) = p0 ΔV (1-11) (1-12)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
热工基础课件课件-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tw1
R
tw2
熱阻網路
4
8-2 熱 對流
熱對流 :由於流體的宏觀運動使不同溫度的流體
相對位移而產生的熱量傳遞現象。 熱對流只發生在流體之中,並伴隨有微觀粒子熱運 動而產生的導熱。
對流換熱:
流體與相互接觸的固體表面之間的熱量傳遞現象, 是導熱和熱對流兩種基本傳熱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
牛頓冷卻公式:
= Ah(tw – tf)
第八章小結
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1)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熱量傳 遞基本方式的機理及特點;
(2)熱流量、熱流密度、導熱係數、對流 換熱、表面傳熱係數、傳熱係數、熱阻等基本 概念;
(3)靈活運用平壁的一維穩態導熱公式、 對流換熱的牛頓冷卻公式、通過平壁的一維傳 熱過程計算公式進行相關物理量的計算。
雙向的。
高溫
低溫 熱 輻 射 是 熱 量 傳 遞
物體
物體 的基本方式之一 。
12
輻射換熱:以熱輻射的方式進行的熱量交換。 輻射換熱的主要影響因素: (1)物體本身的溫度、表面輻射特性;
(2)物體的大小、幾何形狀及相對位置。
注意:
(1)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熱量傳遞 基本方式往往不是單獨出現的;
將傳熱熱流量的計算公式寫成
Ak tf1 tf 2 Akt
式中 k
1
1
1
h1 h2
k 稱為傳熱係數,單位為 W/(m2·K),t為傳熱溫差。
通過單位面積平壁的熱流密度為
q k tf1 tf 2
tf1 tf 2
1 1
h1 h2
利用上述公式, 可以很容易求得通過平壁
的熱流量、熱流密度q及壁面溫度tw1、tw2。 17
《冶金热工基础》课件
高效低耗冶炼技术包括熔融还原、直接还原、连铸连轧等工艺和设备,可以缩短生产流程、提高金属收得率、降 低能耗和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06 案例分析
某钢铁企业高炉节能改造案例
总结词
高炉是钢铁企业的主要能耗设备,通过节能改造可降低生产成本。
详细描述
该钢铁企业通过对高炉进行节能改造,采用了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优化了高炉的送风制度,并加强 了余热回收利用,实现了高炉的高效、低耗、绿色生产。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总结词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是冶金热工节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回收高 温废气、熔渣等余热,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包括余热锅炉、换热器和热力系统优化等 ,可以将冶金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蒸汽、热水或电能, 用于生产或辅助生产过程,降低对一次能源的依赖。
减少污染物排放技术
总结词
减少污染物排放技术是冶金热工环保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烟气、粉尘等污染 物的排放,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减少污染物排放技术包括除尘器、脱硫脱硝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等,可以将冶 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和再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高效低耗冶炼技术
总结词
高效低耗冶炼技术是冶金热工技术进步的体现,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成 本。
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凝固、连 铸、轧制等过程也涉及到冶金热工知 识。
冶金热工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古代冶金技术中,人们通过经验 积累和尝试,逐渐形成了对热量
传递和物质相变的基本认识。
近代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对冶金 热工的理论和实践要求越来越高, 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学科体系。
热工基础-2-(3)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工基础—第2章
1、分析热力过程的方向性 (1)有限温差传热
只要Q=Q,B向 A传热并不违反第一
Q
Q'
定律(总热能不变)
(2) 功热转化
重物下落,水温升高是可行;
而反方向让水温下降,重物升高? 只要使重物位能增加=水内能减少,不违 反第一定律。 △U+W=0
热工基础—第2章
(3) 电热转化
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是可行;
温度为:
Te - Th - Tg
放热热源温度为:
Tg-TL-Te
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工质随时保持与热
源温度相等(进行无温差可逆传热)。
⑴对变温热源处理为——多热源可逆循环 变温热源——简化为无
穷多个宽度为ds的微元
可逆循环,(对每个小
循环可认为是温度相差
无限小的恒温吸热和恒 温放热,即组成多热源
可逆卡诺循环。
可逆过程熵变的计算:
设有一可逆过程12 ,其熵变及比熵变为: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克劳修斯积分等式 是循环可逆的 一种判据,那么如何判断循环不可逆呢?
(1)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
如图不可逆循环1-A-2-B-1, 其中虚线表示循环中的不可逆过 程。
用无数条可逆绝热过程线将循环分成无穷多
个微元循环。
但对电阻加热,电阻内产生电流? 只要使产生的电能=加入的热能,不 违反第 一定律。
Q=电能
除上述比较典型的例子外,还有许多例子可以 说明热力过程的方向性,如:气体自由膨胀、混
合过程等。
有些热力过程可以自动发生,有些则不能。 结论: 在自然界中,热力过程若要发生, ①必然遵循 热力学第一定律; ②但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
每一个不可逆微元循环,其热效率η t<η
《冶金热工基础》复习提纲湖工大解析
《冶金热工基础》复习提纲Ⅰ、基本概念一、动量传输1、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流体模型;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式粘度;压缩性、膨胀性2、表面力、质量力;静压力特性;压强(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等压面3、Lagrange 法、Euler法,迹线、流线4、稳定流、非稳定流,急变流、缓变流,均匀流、非均匀流5、运动要素:流速、流量,水力要素:过流断面、湿周、水力半径、当量直径6、动压、静压、位压;速度能头、位置能头、测压管能头、总能头;动能、动量修正系数7、层流、湍流;自然对流、强制对流8、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沿程损失、局部损失9、速度场;速度梯度;速度边界层二、热量传输1、温度场、温度梯度、温度边界层;热流量、热流密度2、导热、对流、辐射3、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热量传输系数4、相似准数Fo、Bi、Re、Gr、Pr、Nu5、黑体、白体、透热体;灰体;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黑度6、单色辐射力、全辐射力、方位辐射力;角系数;有效辐射;表面网络热阻、空间网络热阻7、解析法、数值分析法、有限差分法、集总参数法、网络元法三、质量传输1、质量传输;扩散传质、对流传质、相间传质2、浓度、速度、传质通量;浓度场、浓度梯度、浓度边界层3、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4、Ar、Sc、Sh准数四、燃料与燃烧1、燃料;标准燃料;发热量(高发热量、低发热量)2、燃料组成成分及其换算(应用、干燥、可燃、有机成分;湿、干成分)3、空气消耗系数;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量热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实际燃烧温度)4、闪点、燃点、着火点;着火;有焰燃烧、无焰燃烧Ⅱ、基本理论与定律一、动量传输1、Newton粘性定律2、N-S方程3、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静力学基本方程二、热量传输1、F-K方程2、Fourier定律3、Newton冷却(加热)公式4、Planck定律、Wien定律、Stefen-Boltzman定律、Kirchhoff定律、Beer定律、余弦定律5、相似原理及其应用三、质量传输1、传质微分方程、Fick第一、二定律2、薄膜理论、双膜理论、渗透理论、更新理论四、燃料与燃烧1、空气需要量、燃烧产物的计算2、空气消耗系数的确定3、燃烧温度的计算Ⅲ、基本理论与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一、动量传输1、连通容器2、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应用、烟囱计算3、流体阻力损失计算二、热量传输1、平壁、圆筒壁导热计算2、相似原理在对流换热中的应用3、网络单元法在表面辐射换热中的应用4、通过炉墙的综合传热、火焰炉炉膛热交换、换热器5、不稳态温度场计算:解析法;有限差分法三、质量传输1、平壁、圆筒壁扩散计算2、相似原理在对流传质中的应用3、炭粒、油粒的燃烧过程4、相间传质(气—固、气—液、多孔材料)四、燃料与燃烧1、固体燃料燃烧、液体燃料燃烧、气体燃料燃烧2、水煤浆燃烧、重油掺水乳化燃烧、HTACⅣ、主要参考题型一、填空1、当体系中存在着(、、)时,则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传输,既可由分子(原子、粒子)的微观运动引起,也可以由旋涡混合造成的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引起。
冶金传输原理 热量传输
定义和特征 定义
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间直接接触时, 不发生宏观
运动,仅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
现象。
6
热量传输概论
导热(热传导)
2. 热 量 传 输 的 基 本 方 式
定义和特征
特征
必须有温差
物体直接接触 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
IPz :单位时间从控制体下侧(Z方向)输入控制体的热量。
OP 项:单位时间输出控制体的热量
OPx :单位时间从控制体右侧(X方向)输出控制体的热量:
Z
OPz
IPy
dz
IPx
OPy 0 dx IPz
OPx dy
X
IPx = qx dydz
Y
32
导
导热微分方程形式
热
Z
OPz
IPy dz
IPx
dy OPy 0 dx IPz
OPx
IPy :单位时间从控制体后侧(Y方向) 输入控制体的热量。
X
IPy = qy dxdz IPz = qz dxdy
Y
10.1 导 热 基 本 概 念
热
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F的热量. 用Q来表示,单位为W。
热流量是表现热量传输速率的一个物理量。
热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亦称热流密度,用q表示单位为: W/㎡ 热流量与热通量的关系:Q= qF.
26
导
傅里叶定律
10.2 傅 里 叶 导 热 定 律
31
导
导热微分方程形式
热
能量衡算方程为:IP—OP + R = S 单位时间控制 体内能的变化
热工基础 第二章 传热学
Semi-transparent medium
几个概念
单色吸收率:物体对某种波长辐射能的吸收 率称为单色吸收率,用Aλ表示。 投射辐射:单位时间内,外界投射到单位表 面积上的总辐射能,用G表示。Gλ表示波长 为λ的单色投射辐射。 吸收率:物体对投射辐射所吸收的百分数, 通常用A表示。
A
0
A G d
普朗特数 格拉晓夫数
gtl 3 2 Gr 2
Pr
无相变时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
Nu=0.023Re0.8Prn 指数n与热流方向有关:当流体被加热时, n=0.4;当流体被冷却时,n=0.3。适用条件: ①l/d>50(短管需较正) ②Re=104~1.2*105 Pr=0.7~120 ③流体与壁面的温差不大。 教材P34例2-3
0
G d
一般而言,实际物体的单色吸收率与投射辐 射的波长有关。为了简单化,定义: 灰体: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 体。即,不管投入辐射的分布如何,吸收 率A都是同一个常数。
有关辐射的几个概念
本身辐射—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 投射辐射—其它物体投射到物体的辐射能量 反射辐射—物体反射的部分投射辐射能量 有效辐射—物体的本身辐射加上反射辐射
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反射和穿透
当热辐射投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般会发 生三种现象,即吸收、反射和穿透。
QA QR QD 1 Q Q Q A R D 1
Q QA QR Q D
黑体:A=1,全吸收 白体:R=1,全反射 透热体:D=1,全透过 大多数的固体和液体:D=0,A+R=1 气体:R=0,A+D=1
平壁的一维稳定导热
单层平壁:平壁的长和宽远远大于厚度, 且两侧壁面温度保持t1和t2,则热量只沿x方 向传导,为一维温度场。
热工基础-2-(1)热力学第一定律
q dh wt
Q H Wt
q h vdp
1
2
q dh vdp
Q H Vdp
1 2
Q dH Wt
Q dH Vdp
例题2-1: 汽轮机的进口蒸汽参数为: P1=9.0MPa ,
t1=500℃,h1=3385.0 kJ/kg, c1=50m/s;
系统。 ② 对闭口系统而言,焓仅是一复合的状态参数。
四、稳流系统的能量方程
有m1微元工质流入进口截面1-1,
有m2微元工质流出出口截面2-2,
系统从外界接受热量Q ;
系统通过机器轴输出功Wsh为轴功。
工质从进口到出口,从状态1膨胀到2,总功为 Wtot,开口系输出外界的功量(轴功Wsh)应为总功
Wtot与流动功(Wf)之差: Wsh=Wtot-Wf ,即:
q u w pdv
1
2
!!注意:应用以上这些能量方程解 题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与功热的正 负号!!
例题: 一刚性绝热容器内储有气体,通过电 阻器向气体输入300kJ的能量,如下图所 示,问气体的热力学能变化为多少?
解:方法1:取容器内气体和 电阻器为系统,这是一个闭 口绝热系统,有: Q U W 经分析:Q=0;W=-300kJ,则U W 300kJ 方法2:取容器内的气体为系统,它是一个闭 口系统, 故能量方程不变,但系统与外界能 量交换形式变化了: Q=300kJ,W=0;
Wtot Wsh W f Wsh ( pV )
另外,由于是稳定流动,故:
Esy 0
并且有:
(e m
2
2
e1 m1 ) (e2 e1 ) m (e2 e1 )m
第二章热工基础2
得
i yi
由
mi ni M i wi m nM
m i Vi i wi m V
Mi 得 wi y i M
由
i 得 wi i
由摩尔质量的定义,混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m m1 m2 mi n1 M 1 n2 M 2 ni M i M n n n
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
mi wi m ni yi n
容积分数:
显然
w1 w2 wn 1 y1 y2 yn 1
Vi i V
1 2 n 1
混合物组成气体成份之间的关系
由
Vi n i RT p ni i V nRT p n
§2.3工质的比热
• 定义: • 即单位工质在一定条件下作单位温度变化 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dq c dT
• 注意:它是工质的物理属性,不是状态参数,其值因工质不 同而不同。即使同一工质,也因物量单位和热力过程性质及 加热状态不同而不同
一、物量单位比热
q • 质量比热(KJ/kg· K) c T kg q ' • 容积比热(KJ/m3· K) c T L q cm • 摩尔比热(KJ/Kmol· K) T mol
可见,这正是研究热机必要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 • • • • • 基本定义和概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工质的比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 气体的热力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
§2.1基本定义和概念
• 一、热力学系统 Thermodynamic system • 热力学系统(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人为划分 出的,含有一定物质的特定区域。
《冶金热工基础》复习提纲湖工大解读
《冶金热工基础》复习提纲Ⅰ、基本概念一、动量传输1、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流体模型;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式粘度;压缩性、膨胀性2、表面力、质量力;静压力特性;压强(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等压面3、Lagrange 法、Euler法,迹线、流线4、稳定流、非稳定流,急变流、缓变流,均匀流、非均匀流5、运动要素:流速、流量,水力要素:过流断面、湿周、水力半径、当量直径6、动压、静压、位压;速度能头、位置能头、测压管能头、总能头;动能、动量修正系数7、层流、湍流;自然对流、强制对流8、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沿程损失、局部损失9、速度场;速度梯度;速度边界层二、热量传输1、温度场、温度梯度、温度边界层;热流量、热流密度2、导热、对流、辐射3、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热量传输系数4、相似准数Fo、Bi、Re、Gr、Pr、Nu5、黑体、白体、透热体;灰体;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黑度6、单色辐射力、全辐射力、方位辐射力;角系数;有效辐射;表面网络热阻、空间网络热阻7、解析法、数值分析法、有限差分法、集总参数法、网络元法三、质量传输1、质量传输;扩散传质、对流传质、相间传质2、浓度、速度、传质通量;浓度场、浓度梯度、浓度边界层3、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4、Ar、Sc、Sh准数四、燃料与燃烧1、燃料;标准燃料;发热量(高发热量、低发热量)2、燃料组成成分及其换算(应用、干燥、可燃、有机成分;湿、干成分)3、空气消耗系数;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量热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实际燃烧温度)4、闪点、燃点、着火点;着火;有焰燃烧、无焰燃烧Ⅱ、基本理论与定律一、动量传输1、Newton粘性定律2、N-S方程3、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静力学基本方程二、热量传输1、F-K方程2、Fourier定律3、Newton冷却(加热)公式4、Planck定律、Wien定律、Stefen-Boltzman定律、Kirchhoff定律、Beer定律、余弦定律5、相似原理及其应用三、质量传输1、传质微分方程、Fick第一、二定律2、薄膜理论、双膜理论、渗透理论、更新理论四、燃料与燃烧1、空气需要量、燃烧产物的计算2、空气消耗系数的确定3、燃烧温度的计算Ⅲ、基本理论与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一、动量传输1、连通容器2、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应用、烟囱计算3、流体阻力损失计算二、热量传输1、平壁、圆筒壁导热计算2、相似原理在对流换热中的应用3、网络单元法在表面辐射换热中的应用4、通过炉墙的综合传热、火焰炉炉膛热交换、换热器5、不稳态温度场计算:解析法;有限差分法三、质量传输1、平壁、圆筒壁扩散计算2、相似原理在对流传质中的应用3、炭粒、油粒的燃烧过程4、相间传质(气—固、气—液、多孔材料)四、燃料与燃烧1、固体燃料燃烧、液体燃料燃烧、气体燃料燃烧2、水煤浆燃烧、重油掺水乳化燃烧、HTACⅣ、主要参考题型一、填空1、当体系中存在着(、、)时,则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传输,既可由分子(原子、粒子)的微观运动引起,也可以由旋涡混合造成的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