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化学(附带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南通市2019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含解析) (4)

南通市2019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含解析) (4)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玻璃破碎 D.空气液化2.下列符号与所表示的涵义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B.﹣1个钠离子C.3Al3+﹣3个铝原子D.CO2﹣1个二氧化碳分子3.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C.D.4.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A.天然气B.氢气 C.石油 D.煤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6.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A是( )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7.下列实验需要使用烧杯的是( )①过滤②稀释浓硫酸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列方法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B.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CO2↑+H2O9.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滤渣中的成分正确是( )A.只有Cu B.只有ZnC.一定有Zn和Cu D.一定有Cu,可能有Zn10.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B.少量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11.化学中存在某些“相等”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相等B.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D.化合物中元素的正化合价总和与负化合价总和的绝对值相等1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下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A>B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现象结论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比铜活泼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液是否变质C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A .AB .BC .CD .D14.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②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③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⑤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二、填空与简答(共18分)15.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钡盐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MgCl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观察,没有明显现象.(3)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观察,也没有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8.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1)若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2)若X是稀盐酸,B是红色的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若X是稀硫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共18分)19.如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用甲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用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填字母).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3)丙、丁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如表是对两种收集方法的相关比较(使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氧气).比较的方面排水法向上排气法结论方法可行性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填“大”或“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两种方法均可行收集O2的纯度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A和B),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__________20.氢氧化钠与酸、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和小晴两位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二氧化碳反应,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设计实验】小军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如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__________ 氢氧以与应.该反学方____②小军选用NaOH和Ca 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液是(OH)2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上边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____该实是____【反思交流】小晴认为:小军设计的上述两个实验都有缺陷,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请您分析:(1)小军的第一个实验的缺陷是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2)小晴用上述小军第二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验证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她的设计方案是:分别量取40mLNaOH和Ca(OH)2溶液放A、B中,__________,此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实验结论】通过小晴的实验,证明了氢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您认为小军的实验方案②中,装置B中无现象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四、计算题(共6分)21.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称取13.3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于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19.6%的稀硫酸,反应情况如图所示.(1)试计算:①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②B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 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玻璃破碎 D.空气液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败已经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空气液化只是将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2.下列符号与所表示的涵义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B.﹣1个钠离子C.3Al3+﹣3个铝原子D.CO2﹣1个二氧化碳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B、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C、铝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铝原子;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解答】解:A、2O表示2个氧原子;B、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C、3Al3+表示3个铝离子;D、CO2可以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3.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A. B.C.D.【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已达8个电子,结构比较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不易得失电子,故A错误;B、该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错误;C、该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C错误.D、该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除稀有气体外),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粒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一般的,金属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变为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易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4.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A.天然气B.氢气 C.石油 D.煤【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放出的热量是燃烧汽油放出热量的2.8倍.A、天然气燃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B、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C、石油燃烧的产物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D、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B、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B正确;C、石油燃烧会生成许多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环境.故C错误;D、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考点】常见的溶剂;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液都是水溶液分析;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C、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分析;D、根据分子的定义理解.【解答】A、我们常见的溶液都是水溶液,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A正确;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C、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说明正确,故C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水是常用的溶剂,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6.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A是( )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色;浓盐酸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形成盐酸.【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A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符合题意;C、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不符合题意;D、浓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浓氨水、浓盐酸和浓硝酸都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固体能潮解,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可做干燥剂.7.下列实验需要使用烧杯的是( )①过滤②稀释浓硫酸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④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了解烧杯的作用: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我们可以据此和实验用器作出正确判断.【解答】解:在过滤实验中要用烧杯盛放滤液;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稀释浓硫酸也能用到;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水槽、集气瓶等,用不到烧杯;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能用到烧杯溶解固体物质.就是说①②④要用到烧杯.A、只有①②,少④,故错误;B、只有①④,少②,故错误;C、只有①②④,是正确的;D、只有①②③④,多③,故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作用,解题关键熟记仪器的用途和相关实验所用的仪器.8.下列方法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B.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CO2↑+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方法可行但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B、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故该方法不可行.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该方法不可行.D、碳酸氢钠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方法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滤渣中的成分正确是( )A.只有Cu B.只有ZnC.一定有Zn和Cu D.一定有Cu,可能有Zn【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知,将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锌能与置换出铜,生成了硫酸锌;由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了锌有剩余,溶液中无Cu (NO3)2,所以:A、只有Cu,不符合题意;B、只有Zn,不符合题意;C、一定有Zn和Cu,符合题意;D、一定有Cu,可能有Zn,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10.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B.少量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加油站周围存在大量的油气,极容易发生爆炸判断.B、根据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D、根据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解答】解:A、加油站周围存在大量的油气,极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故A正确.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B正确.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D错误.故选D.【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11.化学中存在某些“相等”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相等B.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相等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D.化合物中元素的正化合价总和与负化合价总和的绝对值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B、根据中和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C、根据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理分析;D、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相等,故A正确;B、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增加,故B错误;C、在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由化合价原则可知,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化合物中元素的正化合价总和与负化合价总和的绝对值相等,故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化学中存在的相等关系,可以进行有关的分析与计算.1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下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A>B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分析】通过图象可知金属A、B与酸反应的速率(A上升幅度较大故反应速率较快、B反应速率较慢)因金属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由此可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A>B;并结合一种物质过量则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完全反应,可推出金属和酸的用量问题.【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最终金属A和金属B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A合理.B、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决定溶液质量分数的是参加反应的金属A、B的质量,而参加反应的金属A、B的质量无法确定,故不能断定溶液质量分数A>B;故不合理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快,所以金属的活动性:A>B.故C合理.D、酸完全反应,金属应该足量,所以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故D合理.故选B.【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现象结论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比铜活泼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C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热量变化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溶液温度下降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火焰熄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正确操作为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为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得出铝比铜活泼的结论;B、根据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变质为碳酸钠,如果是部分氢氧化钠变质,滴加少量的稀盐酸,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进行解答;。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南通市2019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試卷化學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0頁,滿分6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須按要求填涂、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 —16 Na—23 S—32 Ca—40 Ba—137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第Ⅰ卷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答案請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上。

1.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為了使南通這座江風海韻森林城變得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應該禁止的是()A.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B.加強對煙花爆竹燃放管理C.生產生活垃圾分類放置D.鼓勵對舊金屬回收再利用2.乙烯(C2H4)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產品。

乙烯屬于()A.鹽B.堿C.氧化物D.有機物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屬元素B.空氣是由氮氣、氧氣兩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C.維生素是為人類機體活動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D.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的單質5.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鋁具有導電性,可用于制飲具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凈化水C.鹽酸具有揮發性,可用于除鐵銹D.濃硫酸具有腐蝕性,可用作干燥劑6.氧氣是生命活動的必需氣體。

下列關于氧氣的性質、制備說法正確的是()A.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B.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氣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Fe2O3D.利用如圖裝置可比較MnO2和CuO對H2O2分解的影響7.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C15H22O5)和雙氫青蒿素(C15H24O5)而榮獲了諾貝爾獎。

(完整版)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

(完整版)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Cl—35。

5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第Ⅰ卷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古建筑中石像变模糊 B.地下煤层自燃C.铜器表面“绿迹”斑斑 D.北方湖面出现“冬捞碱夏晒盐”2.有四位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实验是(▲)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闻气味 D.倾倒液体3.某位同学对如下实验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4事实解释选项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B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分子之间有间隔5.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慢.由此推测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A.丙>甲>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丙>乙>甲6.“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移入了二甲醛(C2H6O),二甲醛对对液化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这一事件日前被央视3。

15晚会曝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二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二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二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4.8%7.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③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南通市2019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南通市2019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瓶B.纯棉衣服 C.玻璃杯D.羊毛围巾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作燃料B.用火碱吸收二氧化硫防治空气污染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9.5mL液体B.收集氧气C .给试管塞上橡皮塞D .倾倒液体4.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B.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日常生活经验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C 安全常识D 化学与生活煤气泄漏﹣打110报警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A.A B.B C.C D.D6.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7.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8.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把组内物质分离的是( )A.氧化铁和铜粉 B.硝酸钾与氯化钾C.木炭与二氧化锰D.氯化钠与碳酸钙9.现有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证明其变质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①稀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酚酞试液④石蕊试液.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或②B.①或③C.③或④D.②或③10.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 50 80 30反应后质量(g)0 100 20 x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一定是水11.下列措施中,能达到目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C.用煅烧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石灰石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的K2SO4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SO42﹣取样溶解,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C 除去混在氨气中的水蒸气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A.A B.B C.C D.D13.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14.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15.有下列三组试剂:①锌、银、硝酸铜溶液②银、硝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③铜、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能用来验证金属活动性:锌>铜>银的试剂组有(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只有③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7.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氧化铝__________2个氦原子__________,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__________,1个氨分子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酒精__________,生石灰__________.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现有下列微粒:①Na+②CuSO4③N60④CO32﹣.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能表示分子的是__________,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2)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__________+2H2O(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19.请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4)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20.图1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元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请根据图1,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图1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2: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 的化学式:J__________、K__________.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四、实验题21.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②…无明显现象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④向外拉注射器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①中气体鼓起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五、计算题22.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计算:(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所加稀盐酸的质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瓶B.纯棉衣服 C.玻璃杯D.羊毛围巾【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B、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B错误;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作燃料B.用火碱吸收二氧化硫防治空气污染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可燃性必须通过天然气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生成了亚硫酸钠和水,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是利用了铁粉能和氧气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9.5mL液体B.收集氧气C.给试管塞上橡皮塞D.倾倒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量筒的使用方法去分析;B、从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去分析;C、从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塞橡皮塞是错误的去分析;D、从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的事项去分析.【解答】解:A、100mL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0mL且100mL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故无法准确量取9.5mL液体;故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通入氧气后,集气瓶的水会从长导管中压出,当水排净时,氧气就充满集气瓶;故正确;C、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塞橡皮塞是错误的,这样容易压碎试管,从而伤着人;故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且瓶塞正放;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4.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B.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热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物质性质与用途B 日常生活经验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C 安全常识D 化学与生活煤气泄漏﹣打110报警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A.A B.B C.C D.D【考点】氧气的用途;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防范爆炸的措施;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化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利用一些化学知识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如:可以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圆珠笔油;区别棉与羊毛,可以用灼烧的方法,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答】解:A、O2有助燃性,促使燃料燃烧放热,用于气焊切割金属;H2O2能分解放出O2,故可用于实验室制O2,所以正确.B、汽油和酒精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圆珠笔油能溶解于汽油和酒精;区别棉与羊毛,可以用灼烧的方法,羊毛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正确.C、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且火警电话是119,煤气泄漏要打119电话报警;皮肤沾上浓硫酸,要先抹布擦拭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错误.D、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之列,是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6.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的措施很多.只有合理即可.如:开发生产无汞电池;分类回收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等都可以.【解答】解: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的做法中: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可行的、正确的做法.故D①②③④⑤⑥⑦组合是正确的.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会污染水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7.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错误;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错误;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错误;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阳离子,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把组内物质分离的是( ) A.氧化铁和铜粉 B.硝酸钾与氯化钾C.木炭与二氧化锰D.氯化钠与碳酸钙【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进行分离的物质,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解答】解:A、氧化铁和铜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不能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溶于水,不能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木炭和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不能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D、氯化钠是易溶于水的固体,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溶解氯化钠溶解,碳酸钙不溶,过滤将碳酸钙从氯化钠的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蒸发滤液就得到氯化钠,故可以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即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9.现有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证明其变质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①稀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酚酞试液④石蕊试液.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或②B.①或③C.③或④D.②或③【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生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际上就是检验一下在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利用碳酸钠遇到盐酸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以及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进行解答.【解答】解:本题要验证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而氢氧化钠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钠,故如果检验出了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即可说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碳酸钠遇到盐酸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①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②正确;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是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③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是碱性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够根据它们的性质来对它们加以鉴别,本题中注意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没有现象,与石灰水不反应,但是碳酸钠与它们反应却又明显的现象.10.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 50 80 30反应后质量(g)0 100 20 x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一定是水【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可算得x 的值;B、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先计算“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然后计算比值,与选项对照;C、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与数目判断基本反应类型;D、依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即20g+50g+30g+80g=0g+20g+100g+xg,可得x=60,故A错;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为反应物且反应了20g﹣0g=20g,乙为生成物且生成了100g﹣50g=50g,丙为反应物且反应了80g﹣20g=60g,丁为生成物且生成了60g﹣30g=30g,故甲、丙的质量比为:20g:60g=1:3;C、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才是置换反应,而甲丙未必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即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但未必是置换反应,故C错;D、若甲为酸,丙为碱,则二者发生的是中和反应,产物必为盐和水,因乙为盐,则丁必定为水,故D对.故选D.【点评】该题以表格形式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也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解答时注意表格中上下两行的差值才是参加或生成的物质质量,质量增加者为生成物,质量减少者为反应物.11.下列措施中,能达到目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C.用煅烧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石灰石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的K2SO4【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分析】A、考虑二氧化碳和盐酸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去HCl也不得到CO2气体;B、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具有的性质进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C、高温加热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所以要除去生石灰中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采用的方法是:高温煅烧;D、除去硫酸根离子常用BaCl2溶液,但是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将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HCl得到CO2气体,不能达到目的,因为二氧化碳和盐酸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错;B、一氧化碳混在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采用点燃的方法不行,故B错;C、高温加热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所以要除去生石灰中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采用的方法是:高温煅烧.故C正确;D、BaCl2溶液能和K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生成的氯化钾溶于水,是一种新的杂质,应选用硝酸钡溶液,故D错.故选C.【点评】根据除杂质的原则,首先要能把杂质除掉,原物质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操作越简便越好,尽量把杂质转化成与原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而分离开.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SO42﹣取样溶解,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C 除去混在氨气中的水蒸气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干燥(除水);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氧气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如果溶液中含有银离子,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也会出现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解答;C、根据浓硫酸不但能吸收水蒸气也能吸收氨气进行解答;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解答.【解答】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不能获取纯净的氮气,故A错误;B、如果溶液中含有银离子,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也会出现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的方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SO42﹣,故B错误;C、浓硫酸不但能吸收水蒸气也能吸收氨气,所以不能用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的方法除去混在氨气中的水蒸气,故C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可用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故D正确.。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南通市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化试卷化学部分(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A.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B.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C.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D.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12.乙烯(C2H4)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

乙烯属于()A.盐B.碱C.氧化物D.有机物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C.维生素是为人类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16.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Fe2O3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1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B.C、H、O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D.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18.KNO3、NaNO3、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将KNO3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KNO3饱和溶液中含少量NaCl,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将100g40℃的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0℃,析出31g晶体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0.称取m g CaC2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A→B发生反应:CaC2O4•H2O CaC2O4+H2O。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皋是国内首个“联合国氢经济示范城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可以制氢气B.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会污染环境C.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94%D.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镒酸钾属于酸B.浓氨水、氧化钙、二氧化硫都是混合物C.水、过氧化氢都属于氧化物D.钙、铁、锌、硒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3.用KC1O3和MnC>2制取。

2,并回收MnO?和KC1的装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是CO?B.无法用水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两种固体C.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D.工业上将煤块粉碎后燃烧主要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气熔沸点低,用作保护气B.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医疗急救C.熟石灰具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镁粉具有金属光泽,用作做照明弹6. KNO3、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20 40 60 80 10010 J . /: M 化钠」p • ■C" • •・• ♦・.. - .. * « J I /1 • • • I t i « i I (•III温度2A.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B. 升高温度不能使NaCl 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 80°C 时,可用NaCl 和水配制38.4%的NaCl 溶液D. 60©时,将50g KNO3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27 . “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①NaCl+CO 2+NH 3+H 2O = NaHCO 3 I +NH 4C1②2NaHCO 3 N a 2CO3+CO 2 t +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B . 该工艺的原料是NaCl 和NaHCO 3C. 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D. NaHCO 3 t 匕Na2CC>3受热易分解8.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法A CaCl 2溶液(稀盐酸)加过量的CaCC )3固体,过滤BFe (Cu)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C N 2 (O 2)通过炽热的木炭层DNaCl 溶液(Na 2SO 4)加入适量的Ba (NO3) 2溶液,过滤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收集氢气」「I 验证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O10. Zn x (OH) y (CO 3) z 是制备功能材料ZnO 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 (OH) y (CO 3) z 加热Z11O+CO2+H2O (x, y 、z 为正整数)。

2019年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南通市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K-39 Cl-35.5 S-32 Ca-40第I卷(选择题共20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淀粉消化成葡萄糖B.石油中分离得汽油和柴油C.浓盐酸敞口有白雾D.奶茶杯口塑料膜受热熔化封口2.下列有关化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涤纶和羊毛,点燃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B.大风吹灭蜡烛火焰,降低蜡烛的着火点C.缺少微量元素硒,大量食用含硒营养剂D.蒸馏和煮沸,均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塑料、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B.蛋白质、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生石灰、铁锈、干冰都属于金属氧化物4.利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C.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5.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C.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6.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性能不同B.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7.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NaOH溶液(Ca(OH)2):加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C.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8.下列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A.试管中的水:使铁生锈的物质之一B.量筒中的水: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被抽出的水的体积约量筒中水的总体积的1/5C.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9.20℃时,等量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如图,说法错误的是()A.A点所示乙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甲,能继续溶解。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初三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初三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初三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选择题1.下列做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不相符合的是A •合理使用农药B•研发可降解塑料 C •大力提倡使用化石燃料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3. 运用分类思想认识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柠檬酸、碳酸均属于酸,它们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 •氮气、氢气都属于非金属单质,它们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C •氧化钙、氧化铝均属于金属氧化物,它们都易溶解于水 D •硝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醋酸显酸性,可洗涤水垢B •甲醛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可保鲜食品C •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 性”,可制造人造骨D •某些植物花瓣浸出液在 pH 不同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作酸碱指示剂5. 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A .液态氧B .加碘盐C .酸牛奶D •不锈钢D •根据守恒观:10mL 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 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6.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7.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p8.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CuO(Cu) HCl 溶液溶解、过滤BNaCI(Na2SO4)适量 BaCI2 吸附 C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I) NaOH 洗气 vp>9.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

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 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1、(2019海安市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

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3)SO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3【作出猜想】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 。

【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探究Ⅱ】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D装置的作用为。

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

【解释】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填“偏小”或”偏大”)。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

2、(2019崇川区模拟)南南同学学完了溶质质量分数后与小组同学到实验室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先用托盘天平称取纯净的氢氧化钠于洁净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自来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后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

对此现象小组同学都感到疑惑,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南通市中考模拟考试试卷(A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S-32C1-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B. 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 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D. 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答案】C【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2.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塑料、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B. 蛋白质、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生石灰、铁锈、干冰都属于金属氧化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B、蛋白质、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C、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C错误;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3. 利用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 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C. 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 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中二氧化硫应从长管通入,故A错误;B、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C、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蒸发液体应用蒸发皿,并用玻璃棒搅拌,故D正确。

江苏省南通市(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4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光完成后,显微镜下的视野应该是( )A.白亮的B.刺眼的C.昏暗的D.黑暗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藕是莲的根状茎。

“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A.营养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藕断丝连”中的“丝”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丝”是输导组织。

【点睛】熟记各种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分布情况。

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运输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错误;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错误;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正确;运输作用主要是指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不是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原因,D错误。

4.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阐述,正确的是A.动物受伤后,伤口腐烂,布满蛆虫。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A.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 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C.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D.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C. 过滤D. 蒸发结晶3.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4.如图为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铁的说法结论正确的是()A. 中含有29个电子B.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 铁原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质量相差很小D. 人体缺铁会引起甲亢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B. 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6.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BA. AB. BC. CD. D7.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点对应的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时,的溶解度为41g8.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0.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值为22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1.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应将pH试纸预先用水湿润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在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金属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B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aO(CaCO3)
高温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
11.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②高温煅烧石灰石 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 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
7.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蒸发溶液
C. 称量固体质量D. 测溶液的pH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②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流程题
12.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关系如图:
(1)设备1中,____.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5.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
A.Fe、Cu、H2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A.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在铁桶中较长时间配制硫酸铜溶液
C.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D.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5)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 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__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_.
(2)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______.
(3)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然后______.
(4)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a的作用是______.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开启浓盐酸的瓶盖会冒出白雾
C.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D.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B.它的俗称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C.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D.它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______.
(3)设备3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
(4)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13.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______.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
(3)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A CaO B Ca(OH)2C CaCO3
15.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下图归纳总结出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②,小明同学将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其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分
四、填空题
14.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Ca(OH)2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
已知: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回答问题:
(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评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