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共18张PPT)

浙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 陈
本 节 课 重 点
2020/12/2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正确认识计算机本质,使用word为计算机设 计一张海报。
包括计算机本质,功能,特征,发展等。
资料可通过课本以及网络搜索获取。
2020/12/2
3
1.阅读课本,归纳计算机本质,功能,特征 2.利用浏览器搜索引擎,补充计算机发展
2020/12/2
4
按照时间线总结:
第一代 电子管 第二代 晶体管 第三代 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020/12/2
5
2020/12/2
埃尼阿克(普遍意义上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6
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2020/12/2
7
图灵(计算机之父)
2020/12/2
8
计算机在日常领域的应用?
2020/12/2
9
计算机在日常领域的应用常领域的应用?
2020/12/2
11
计算机在日常领域的应用?
2020/12/2
12
2020/12/2
计算机本身只能对二进制进行运算。
所有信息通过编码变为数据。
计算机本质是信息处理,即是计算。
13
阅读书本归纳特征:
1、速度快 2、准确性高 3、存储容量大 4、自动化程度高 5、逻辑能力强
2020/12/2
14
2020/12/2
结合网络查找的资料。 完善“计算机”名片。
思考:为了完成名片的 制作,解决问题经过了
哪几个步骤?
15
1.分析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章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材分析该课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半步骤。
本节内容属于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内容。
信息加工和表达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资源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接作用。
学情分析该课学习者是高一的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初中及其高中前半部分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但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没有本质上的认识,会简单的操作,而对什么是计算机,它的基本功能,特征,解决问题过程等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1.具备辨别计算机配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给人们带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1.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2.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提问:请同学们回顾小学,初中的时候是如何借书呢?需要哪些材料?需要登记什么信息?(借书证,借书卡,根据分类找书,填写借书证,填写借书卡。
)现在同学们是如何借书的?(借书卡,电脑搜索书目,刷卡登记借阅信息。
)总结:如此方便的图书馆借阅,都得益于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引出新课)(标题板书)二、新课讲授提问: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习惯使用的计算机外,它还是一个百变金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很多产品中,那么它都存在于哪里呢?播放视频,介绍现代计算机应用于哪些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息息相关。
(ATM机,POS机,汽车,火车,飞机,家用电器等。
)总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提问:计算机为什么会被如此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到底具备怎么样的特殊本领?提示并揭示答案:计算机,为什么称之为计算机?因为计算机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计算。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1.2 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桌面和任务栏等。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文档,编辑文本,设置字体和段落等。
2.2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创建表格,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操作,提高文档的制作效果和质量。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格,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等。
3.2 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公式和函数的应用等。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操作,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4.1 演示文稿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和作用,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种类。
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编辑文本等。
4.2 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创建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等。
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操作,提高演示文稿的制作效果和质量。
第五章:网络基础与应用5.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如网络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拓扑等。
5.2 互联网的使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导入课程上课之前我们回顾一下上一章的几个知识点。
随意抽背几位同学。
第一个问题,评价网络信息资源我们有哪三种方式?第二个问题,检索信息我们采用哪几种搜索方式?如果保存网页时,只保存文本文件,将得到什么文件?好,大家表现还不错。
那么这节课我们要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学习新的章节。
为计算机设计一张名片: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工具,那么一个问题:“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不是就只能是我们平时使用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展开新课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随处可见。
我们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台的付款机器,我们去银行存取款的ATM机,他们都是不同形式的计算机。
以此类推,大家可以再举几个例子吗?自动洗衣机……所以在我们这里提到的“计算机”其实是指它的一个宏观概念,它的实质就是“微处理器”。
计算机之所以叫计算机,因为它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计算,这里的计算不仅指数据计算也指逻辑计算。
其实目前公认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诶尼阿克当初研发出来就是为了计算弹道的。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很多有趣又热血的故事,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艾伦图灵的人物传记,或者冯诺依曼的传记。
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计算机经历了四代发展,它的核心元器件,就是处理器的构成,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从以前的大体积到现在的轻薄,都是经历了一次次技术的革新。
正是因为科技发展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好,才多方面发展。
下面我们观看一个几分钟的短视频,讲述计算机整体的发展演变。
从视频上看,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成本相对来说也在降低。
其实在计算机处理器的发展上,有一个比较著名的理论“摩尔定律”,这是由因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他认为价格不变时,每经过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
换个角度,我们同等价格买到的电脑手机,今年的肯定比去年的好,也类似于这种道理。
2019-2020年高一信息技术《第06课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案

2019-2020年高一信息技术《第06课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案问题引导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2、数据与信息有何不同?3、计算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为什么说计算机不是万能的?5、用计算机处理信息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6、为什么说学习算法和编程知识很有必要?教学活动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几乎无所不在。
小到手机、家用电器,大到飞机、汽车。
还有取款用的自动取款机(ATM),买东西时用的销售点终端机(POS),买车票机票所用的自动售票机……它们都在使用计算机或嵌有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芯片的设备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计算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
自动取款机(ATM)收银pos机地铁自动售票机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地执行指令。
二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本身只能对二进制数进行运算,所以它最初的应用仅限于科学计算领域。
现在,计算机能够在众多领域里应用,是因为人们发现了把各种形态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方法,从最初的文字,到后来的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等,都能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在某些人看来,计算机似乎无所不能。
实际上,计算机是“笨拙”的,它只是一堆由集成电路构成的高速电子开关,只会按照程序的规定执行指令。
计算机一般只“认识”数十条到数百条不同的指令。
实际上这些指令只有算术(如+、-、*、/)和逻辑运算(如and、or、not)、存储、输入输出以及控制、转移等几种基本功能。
所以,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puting),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2、人类社会计算工具的演变人类社会的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石块、结绳,到算筹,直至电子计算机的演变,计算速度越来越快、计算精度越来越高,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一章至第五章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
3. 演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1.2 计算机简介【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理解硬件设备的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作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分类。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掌握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2. 讲解如何使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第三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3.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
2. 讲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3.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目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桌面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信息技术基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三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具体内容包括:3.1节计算机硬件组成,3.2节计算机软件概述,以及3.3节操作系统简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各硬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计算机硬件模型、计算机软件安装盘、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分类和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硬件,对照教材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计算机软件分类及操作系统的作用,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问题。
7.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所学知识,讨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组成: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等。
2. 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软件等。
3. 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列举三种计算机软件分类,并分别给出至少一个实例。
(3)谈谈你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以及它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知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学习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浙教版信息科技三上 第3课 了解信息处理工具 教案2

3.教师引出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计算机及其组成,以及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们通常会用手机或电脑搜索资料,用纸笔写作业等。”
2.学生分组讨论各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3.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重点
了解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难点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都会处理很多信息,比如收发邮件、写作业、搜索资料等,那么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些信息的呢?”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自评和互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
课题
了解信息处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信息处理工具,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教材将介绍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特性,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材还关注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网络素养。本课注重实践和探索,让学生在游戏和互动中体验信息处理工具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信息科技的兴趣。
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教案

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办公软件、图像处理等实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原理、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等。
2. 办公软件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图像处理软件应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 网络知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
5. 程序设计基础: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 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布置实际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流与沟通能力。
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问题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课件-3.1 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浙教版

2、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1)运算速度快;(2)准确性高;(3)存储容量大。
3、 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至今为止,计算机还
不具备人所独有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是机器与会 思想的人的本质区别。(计算机是工具)
几乎所有表达情感的词汇都不适用它,如喜悦、幸福、烦 躁、厌恶、虚伪、紧张、吃惊、坚强、好奇、畏惧、勇敢、 爱慕、空虚、孤独、抑郁、兴奋、幽默、炫耀、嘲讽、蔑 视、崇拜、怜悯、迷恋、愤怒、偏执,等等。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
显卡 显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称显示 接口卡,又称显示适配器。
功能:是电脑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设备,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 务。显卡接在电脑主板上,它将电脑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让显示器显示出来,同时显卡还是有图像处理能力,可协助CPU 工作,提高整体的运行速度。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
声卡
声卡 (Sound Card)也叫音频卡,声卡是多媒 体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声波/数 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
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 转换,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 备,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 声音。
内存条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
内存条是CPU可通过总线寻址,并进行读写操作的电脑部件。 内存条在个人电脑历史上曾经是主内存的扩展。随着电脑软、 硬件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内存条已成为读写内存的整体。 DDR时代内存条的发展:DDR \DDR2\DDR3\DDR4
DDR4内存频率提升明显,可达4266MHz DDR4内存容量提升明显,可达128GB
存 贮 器
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二章节《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第四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通信设备)及其功能,同时探讨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2. 掌握各硬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3. 能够分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具备基础的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硬件五大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难点: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从性能指标评价计算机硬件系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计算机硬件模型、实物展示。
2. 学具:学生用计算机、学习手册、评价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计算机无法启动的情景,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讲解(15分钟):利用PPT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实例,分析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完成计算机的运行任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练习题,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连线题。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硬件性能评价的方法,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2. 板书右侧:展示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图。
3. 中心区域:列出各硬件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举例说明计算机硬件性能评价的指标有哪些。
2. 答案:(1)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型硬件设备的应用。
教师可推荐相关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深入拓展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1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共17张PPT)

02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在此处可以输入您的设计完整标题或删除文本框
第三章
信息化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目录பைடு நூலகம்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01 教学分析
02 教02学策略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知识 梳理
计算机的 发展史
在此处可以输入您的设计完整标题或删除文本框
计算机的四次历史
计算机的 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 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 进行数值计算,也可以进行 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 功能。它只是一堆由集成电 路构成的高速电子开关,只 会按照程序的规定执行指令
在此处可以输入您的设计完整标题或删除文本框
Tea教chin学g an内aly容sis
01 教01学分析 教学分析
软件提示: goldwave
在此处可以输入您的设计完整标题或删除文本框
01
T学eac到hing了effe什ct 么? 教学分析
02 教学策略
03 教学过程
04 0教4学效果 教学效果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计算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1、速度快 2、准确性高 3、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较 丰富的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他们对于计 算机相关知识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 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 务,,但是学生来自各个地区,计算机基 础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偏向于零起点,授 课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案】

课题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课型多媒体水平等级教学目标知识1、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识记理解应用1.熟练掌握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使用,掌握主题板报设计方法,掌握“批注”和“修订”功能的使用。
●●学能通过对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和工作原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价值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为什么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难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引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习惯使用的计算机以外,它还是个百变金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很多产品当中,找找看,它们都躲在哪里了?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摆脱对计算机的一般理解,明白计算机的实质就是微处理器,许多物品都可以使用微处理器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处理,实现计算机的功能。
思考二教学内容1.在学生找到的各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物品当中,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能够完成哪些功能,然后教师适时地提出学生所说的那些功能就是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而这些基本功能的本质就是计算功能。
2.教师可以选择某几种物品,比较使用计算机和不使用计算机的两种型号的同种物品在使用上会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计算机速度快、准确性高,存储量大的基本特征。
比如,到银行取款,如果使用自动取款机就可以快速地完成取款任务,而如果采用人工取款则会使用比较长的时间。
这些比较可以由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总结出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3.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计算机既然具有这么多的优势,是不是可以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计算机呢?它是不是无所不能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摩一些科幻电影的片断,电影中计算机无所不能的情节真实吗?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而教师则应该提醒学生电影中的情节只是一种幻想,人脑的工作方法是十分复杂的,计算机是不可能完全模仿的,即使将来科技发展到智能计算机,也只能比较好地模拟人脑的一部分工作。
《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 教学设计

《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流程和方式。
学会常见的计算机操作,如文件管理、文字处理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和原理。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信息编码方式。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场景,如办公自动化、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解释每个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演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讲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和区别。
列举常见的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和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以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为例,讲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流程。
举例说明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类型信息的处理方式。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连接练习。
指导学生进行文件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和删除等操作,熟悉文件管理。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课程教案#(精选.)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课程教学主题列表《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1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切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设计意图(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实录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
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通过讨论和提问,一起感受!(1)载体依附性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众生:看过!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的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
但是有个叫令狐冲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生1:思过崖山洞的墙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下一题: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
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生2:写在日记本里!生3:写在铅笔盒上!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生6:刻在课桌上!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
但是现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的乱找载体,我们就追究你的责任的!总之,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
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3)时效性师:有件高兴的事想向大家宣布一下,我看到一个报名通知,学校要组织同学样去国家级森林公园考察植被资源,乐意去的班级与个人务必在通知下发当日去教务处报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教学活动
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3minutes 提问:
请同学们回顾小学,初中的时
候是如何借书呢?需要哪些材
料?需要登记什么信息?
(借书证,借书卡,根据分类
找书,填写借书证,填写借书
卡。
)
现在同学们是如何借书的?
(借书卡,电脑搜索书目,刷
卡登记借阅信息。
)
思考提出的
问题,并自
由发言。
通过学生回忆自身经
历过的图书借阅手续
的改变,感受现代信
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给
我们的生活带了了极
大的便捷,激发学生
的兴趣,并引出新课。
章节名称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学时 1
设计理念更多的关注学生,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去,单纯的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
本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进行设计。
教材分析该课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并非无所不
能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半步骤。
本节内容属于信息的加工和表
达内容。
信息加工和表达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资源的管
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接作用。
学情分析该课学习者是高一的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初中及其高中前半部分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但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没有本质上的认识,会简单的操作,而对什么
是计算机,它的基本功能,特征,解决问题过程等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具备辨别计算机配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给人们带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教学重点 1.理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2.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3.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总结:
如此方便的图书馆借阅,都得益于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引出新课)
(标题板书)
新课1
4minutes 提问:
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习
惯使用的计算机外,它还是一
个百变金刚,以不同的形式存
在于很多产品中,那么它都存
在于哪里呢?
展示:
播放视频,介绍现代计算机应
用于哪些领域,与人们的生活
又是怎样息息相关。
(ATM机,POS机,汽车,火车,
飞机,家用电器等。
)
总结:
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
重要工具。
思考并自由
发言。
观看视频
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
视频播放介绍,使得
学生理解计算机是现
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
要工具并感受到计算
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
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
和有效性,解决教学
重点之一。
新课2
4minutes 提问:
计算机为什么会被如此广泛的
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到底具备
怎么样的特殊本领?
提示并揭示答案:
计算机,为什么称之为计算
机?
因为计算机最最基本的功能就
是计算。
总结强化:
总结同学们对于计算机具有什
么本领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
案,并且指出这些功能都是计
算机的基本功能,而基本功能
的本质就是计算。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板书)
思考并自由
发言。
通过同学思考并回答
问题,解决计算机的
基本功能是计算这个
问题。
新课3 15minutes 提问: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如此“简
单”,那么为什么计算机会得到
人们的青睐呢?主要原因是什
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之
后回答问题。
)
(板书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
提问:
如果同学们要去购买一台计算
机,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
行选择?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进行讨
论,并作好相关的记录。
)
请两组同学阐述讨论结果。
总结
当前计算机的主流配置。
快速浏览
《3.1.2计
算机的基本
特征》内容,
回答问题。
以四人小组
为单位进行
讨论,并记
录。
浏览书本的形式了解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从三个基本特征的角
度入手,同学们以小
组讨论的形式,讨论
现在计算机的主流配
置,从而对计算机的
基本特征有了更加感
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总结,使学
生具备辨别计算机配
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
力。
新课4 10minutes 给出问题:
一位同学的质量是50kg,重力
加速度g=10N/kg,求这位同学
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提示:
这个问题每一位同学都会求,
我们今天得目的不是简单的算
出结果是多少,而是要来分析,
解答这个问题的步骤。
请同学
回答:你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的。
板书解答过程。
(看题目,列出
公式,计算结果)
引出: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
骤。
板书。
解答
回答问题
根据解答最简单的求
重力的题目,引出计
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
步骤,能让学生迅速
的理解,不感到陌生,
从而较好的掌握计算
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
骤这一内容。
新课5 3minutes 提问:
我们讲了有关于计算机的基本
功能,基本特征,也讲了它解
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那么,计
算机是不是万能的呢?我们能
够用计算机解决一切问题吗?
总结:
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它只会按
照人编制的程序行事,不能脱
离程序的安排自主的去完成任
何工作。
计算机不具备人所独
有的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
计算机只能做人让它做的事。
思考回答
课堂总结5minutes 回顾: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
基本特征,计算机解决问题的
一般步骤,现在计算机的主流
配置。
课堂总结,强化课堂
知识。
板书设计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重要工具
基本功能:计算
基本特征:1.速度快——CPU(intel酷睿双核,AMD)
2.准确性高——品牌
3.存储容量大——硬盘容量(250G,320G),内存(2G,4G)
解题过程:
读题目———>写公式———————————>计算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
评价本堂课的设计,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