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复习)

数据库综合练习一及答案

数据库综合练习一、选择题 1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B_。 A、信息 B、数据 C、记录 D、记录集合 2 . _C__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3. _A__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 D、数据库应用系统 4 ?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_D,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数据库应用系统; D、各类相关人员 5?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_B__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6 ?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_D_。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7 ?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__B— A、无独立性 B、独立性差 C、具有物理独立性 D、具有逻辑独立性 8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_D___ 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独立性差 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9 ?非关系模型中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C_。 A、两个记录型间的联系 B、记录 C、基本层次联系 D、实体间多对多的联系 10 ?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称之为数据的 B 。 A、安全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完整性 11 ?在数据模型的三要素中,数据的约束条件规定数据及其联系的___B_。 A、动态特性 B、制约和依存规则 C、静态特性 D、数据结构 12. ___B_g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 B、概念模型 C、E-R图 D、关系模型 13. 在对层次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这是由层次模型的_C ―定的。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作 C、完整性约束 D、缺陷 14 ?客户/服务器结构与其它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根本区别在于__D___ A、数据共享 B、数据分布 C、网络开销小 D、DBMS和应用分开

数据库综合理解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数据库综合练习一 一、选择题 1.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___B_____。 A、信息 B、数据 C、记录 D、记录集合 2._C___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3.__A___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 D、数据库应用系统 4.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__D___。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数据库应用系统; D、各类相关人员 5.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_B____。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6.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_D____。 A、有结构的 B、无结构的 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 D、整体结构化的

7.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__B___ A、无独立性 B、独立性差 C、具有物理独立性 D、具有逻辑独立性 8.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__D___。 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独立性差 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9.非关系模型中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___C__。 A、两个记录型间的联系 B、记录 C、基本层次联系 D、实体间多对多的联系10.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称之为数据的__B___。 A、安全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完整性 11.在数据模型的三要素中,数据的约束条件规定数据及其联系的___B__。A、动态特性B、制约和依存规则C、静态特性D、数据结构 12.___B__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 B、概念模型 C、E-R图 D、关系模型 13.在对层次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这是由层次模型的_C____决定的。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作 C、完整性约束 D、缺陷

05_数据库选择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部分选择题 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D )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较小D.数据独立性低 2.( C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D.文件组织 3.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 D )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应用系统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D.各类相关人员 4.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是( D ) A.有结构的B.无结构的C.整体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D.整体结构化 5.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A) A.无独立性B.独立性差C.具有物理独立性D.具有逻辑独立性 6.在数据模型的三大要素中,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规定了数据及其联系的(A)A.制约和存储规则B.动态特性C.静态特性D.数据结构 8.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本质的不同表现在(A) A.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的 B.数据库中的数据项需指明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 C.数据库提供了便利的存取方法。 D.数据库具有更高的数据存储量 9.DBA代表(A) A.数据库管理员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定义语言D.数据操纵语言 10.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及更新操作必须遵循( D )等完整性规则。 A.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B.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C.实体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11.以下几种功能中,( B )是DBMS的控制功能。 A.数据定义B.数据恢复C.数据修改D.数据查询 12数据库系统是在( C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操作系统B.编译系统C.文件系统D.应用程序系统 13.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查询、维护和传送等操作,统称为(B)A.数据操作B.数据处理C.数据维护D.数据管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管理经历了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到________阶段的变迁。(手工管理、 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2.实体之间联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3.在E-R图中,用____表示实体,用______表示联系,用______表示属性。(矩形框、菱形框、椭圆框) 4.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模式、逻辑模式、内模式) 5.关系模型中一般讲数据完整性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6.数据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____________。(数据的约束条件或数据完整性规则) 7.SQL语言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语言, 包括数据的查询、定义、操纵和______四部分功能。(控制) 8.视图是从其它________或视图导出的虚表。(基本表) 9.在关系模式R 中,若属性或属性组X 不是关系R 的关键字,但X 是其他关系模式的关键字,则称X 为关系R 的___________。(外关键字) 10.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对象时,需要经过身份验证和_________两个阶段,其中身份验证分为Windows验证模式和_______验证模式。(权限验证、混合) 11._______是存储在文件中的一系列SQL语句,即一系列按顺序提交的批处理。(脚本) 12.SQL语言中行注释的符号为_________;块注释的符号为_________。(--、/**/) 13.SQL server中的变量分为两种,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其中全局变量的名称以_______字符开始,有系统定义和维护。局部变量以__________字符开始,由用户自己定义和赋值。(@@、@) 14.在SQL server中,其权限分为三类,即_________权限、_________权限和_________权限。(对象、语句、隐含) 15.用户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时,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称为_________。(触发器) 16.角色是一组用户所构成的组,可以分为服务器角色和_______角色。(数据库) 17.触发器有3种类型,即INSERT类型、_______和_______。(UPDATE类型、DELETE类型) 18.如果要计算表中的行数,可以使用聚合函数______。(COUNT()) 19.在SQL Server中修改表的结构应使用关键字,修改表中的数据应使用关键字。(ALTER 、UPDA TE) (二)单项选择题 1.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产品,而一种产品只能存放于一个仓库中。仓库与产品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C )。 A、一对一的联系 B、多对一的联系 C、一对多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2.不属于传统数据模型的是(D)。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3.声明了变量:declare @i int,@c char(4),现在为@i赋值10,为@c赋值'abcd',正确的语句是(C)。 A、set @i=10,@c='abcd' B、set i=10 , set @c='abcd' C、select @i=10,@c='abcd' D、select @i=10, select @c='abcd' 4.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自考 数据库系统原理 第一二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DB B.文件C.二维表D.系统目录 2.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 3.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 )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逻辑模式 4.在文件系统中,所具有的数据独立性是( ) A.系统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逻辑独立性D.设备独立性 5.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 )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是(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逻辑模式 D.存储模式 7. 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 ) A.DBS B.DD C.DDL D.DBMS 8、教师实体中有教师号、姓名、部门、任教时间、教龄等属性,其中教龄是一个( ) A.派生属性 B.多值属性 C.复合属性 D.NULL属性 9、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关系是一个集合 B.关系是一张二维表 C.关系可以嵌套定义 D.关系中的元组次序可交换 10、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联系模型 11、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 ) A.DBMS B.数据库应用系统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D.DBA 12、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不包括( ) A.并发控制 B.控制数据冗余C.完整性保护D.故障恢复 13、学校里规定,一个教师最多可讲授3门课程,最少必须讲授l门课程;每门课程最多5个教师讲授,最少需要一个教师讲授,则教师与课程的基数分别为( ) A.(1,3),(1,5) B.(3,1),(5,1)C.(1,5),(1,3)D.(5,1),(3,1) 14、有关系R(A,B,C),主码为A;S(D,A),主码为D,外码为A,参照R中的属性A。关系R和S的元组如下表所示。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 R S A B C D A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DB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最接近用户的是()。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 D.数据库模式 2.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本质区别是()。 A.数据共享 B.数据独立 C.数据结构化 D.数据冗余 3.关系模式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A. 2NF B.3NF C.BCNF D.4NF. 4.支持关系数据结构、选择、投影和(自然)连接运算,且对这些运算不必要求定义任何物理存取路径的关系系统称为()。 A.表式系统B.最小关系系统C.关系完备的系统D.全关系系统 5.在关系数据库中,五种基本运算为()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选择、投影、笛卡儿积D.并、差、交、选择、笛卡儿积 6.关系代数表达式Пgrade (σS.Sno=SC.Sno ∧S.sname=’张三’(S×SC))是查询学生张三所选修的所有课程的成绩的原始表达式,优化后的关系代数表达式第1步应该做:A.Пgrade B.σS.Sno=SC.Sno(S×SC) C.S×SC D.σS.sname=’张三’(S) 7.遵守两段锁协议是事务可串行化调度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以上都不是 8.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F={ A→B , C→D , A→C },则该关系属于。A.1NF B.2NF C.3NF D.BCNF 9.一个关系能加入聚簇的个数最多是个。 A.1 B.2 C.3 D.不限 10.得到的一定是一个数据一致性的副本。 A.动态转储B.静态转储C.海量转储D.增量转储 11.假如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需要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概念设计B.物理设计 C.运行阶段D.逻辑设计 12.数据库镜像可以用于 A.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B.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 C.进行数据库恢复或并发操作D.实现数据共享 13.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应用系统 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D.各类相关人员 14.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的最小属性组为A.主码B.外码 C.主属性D.候选码 15.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 ',都没有X '→Y,则

数据库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函授课程《数据库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年级: 2011 专业:会计学、经济管理层次:高升专 主讲教师姓名:宋建萍联系电话: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特不包括以下(C)选项。 A.数据加工 B.数据共享 C.关系模型 D.减少数据冗余 2.(A)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库管理软件。 A. DBMS B. DB C. DBS D. DBA 3.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用来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的是(C) A.子模式 B.用户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4.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D)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 D.各类相关人员 5.在关系数据库中,视图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D) A.内模式 B.模式 C. 存储模式 D.外模式 6.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应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应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存储结构 7.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实体-联系模型中使用(A) A. 属性描述 B.关键字描述 C.二维表格描述 D.实体描述 8.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最着名的模型是(D)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9.SQL语言是(C)语言。 A. 层次数据库 B.网络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 非数据库 10.SQL语言是(B)的语言,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化 11.以下关于SQL语句的书写准则中,不正确的是(AD)(多选) 语句对大小写敏感,关键字需要采用大写形式 语句可写在一行或多行,习惯上每个子句占用一行 C.关键字不能在行与行之间分开,并且很少采用缩写形式 语句的结束符为分号“;” 12.下列不属于SQL语言中用于数据定义功能的语句有(B)(多选) A. CREATE 13.在SQL语言中不可以用来表示”1010 AND X<15 B. X BETWEEN 10 AND 15 C. X IN ()11,12,13,14 D. X BETWEEN 11 AND 14 14.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任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 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这一设计任务属于(B)阶段。 A. 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 物理设计 D. 全局设计 15.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述工作中,(D)一般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 A.建立库结构 B.系统调试 C.加载数据 D.扩充功能

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试卷及答案A

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试卷及答案A 学年第二学期 《SQL-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试卷(A) 使用班级:命题教师:主任签字: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只能存放于一个仓库中。仓库与产品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一对一的联系 B、多对一的联系 C、一对多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2、不属于传统数据模型的是()。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3、以下正确的论述是()。 A、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SQL Server 是可以创建操作系统文件及其目录路径。 B、数据库中有一些sys开头的系统表,用来纪录SQL Server组件、对象所需要的数据,这些系统表全部存放在系统数据库中。 C、SYS开头的系统表中的数据用户不能直接修改,但可以通过系统存储过程、系统函数进 行改动、添加。 D、12AM是中午,12PM是午夜。 4、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 D、各类相关 人员 5、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 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 B、具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C、独立性差 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6、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 A、操作 B、对应的数据 C、定义 D、限制 7、声明了变量:declare @i int,@c char(4),现在为@i赋值10,为@c赋值'abcd', 正确的语句是()。 A、set @i=10,@c='abcd' B、set i=10 , set @c='abcd' C、select @i=10,@c='abcd' D、select @i=10, select @c='abcd' 8、下列那组数据类型的列不能被指定为主键,也不允许指定主键列有NULL属性 ()。 A、int和decimal B、nvarchar和datetime C、image和text D、real和money 9、使用“CREATE DATABASE AAA“命令所建立数据库文件的初始大小是()。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1) (2)

《数据库原理》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1.()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2.()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A)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B)数据库系统(DBS) (C)数据库 (D)数据库应用系统 3.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 (D)各类相关人员 4.下列命令不属于DBMS的数据定义语言的是:()。 (A)CREATE (B)DROP (C)INSERT (D)ALTER 5.SQL Server 2005是一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A)关系型 (B)层次型 (C)网状 (D)树型 6.支持SQL Server 2005 中的所有可用功能,可作为企业数据库服务器使用的SQL Server 2005版本是:()。(A)SQL Server 2005个人版. (B)SQL Server 2005企业版

(C)SQL Server 2005开发版. (D)SQL Server 2005标准版 7.SQL Server 2005 企业版可以安装在()操作系统上。 (A)Microsoft Windows 98. (B)Microsoft Windows Me (C)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D)Microsoft Windows 2003 8.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同时间的,稳定的数据集合是:()。(A)分布式数据库 (B)面向对象数据库 (C)数据仓库 (D)联机事务处理系统 9.以下()不属于数据库对象 (A)表和视图 (B)索引和约束 (C)T-SQL脚本 (D)触发器 10.SQL Server 2005的物理数据库构架主要包括()。 (A)文件及文件组. (B)页面和盘区 (C)表和视图 (D)数据和程序 11.SQL Server 2005的数据以页为基本存储单位,页的大小为()。(A)8KB (B)16KB (C)32KB (D)64KB 12.SQL Server 2005的文件包括: 主数据文件、辅助数据文件和()。(A)索引文件

(完整版)数据库模拟试题3

数据库原理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逻辑上统一、地域上分布的数据集合。(分布式数据库) 2.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外模式。(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象描述。(概念世界) 3.数据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模型结构、数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完整性规则) 4.一种数据模型的特点是: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根结点没有父结点;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则这种数据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次模型) 5.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关键字) 6.SQL语言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语言, 包括查询、定义、操纵、___________四部分功能。(控制) 7.视图是从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视图导出的表。(基本表) 8.在关系模式R 中,若属性或属性组X 不是关系R 的关键字,但X 是其他关系模式的关键字,则称X 为关系R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关键字) 9. 数据字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数据项) 二、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c)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2.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__________________.(d)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应用系统 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 d.各类相关人员 3.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b) a.无独立性 b.独立性差 c.具有物理独立性 d.具有逻辑独立性 4.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__________________。(d)

生物信息的传递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基因表达: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整个过程。 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原则合成一条单链RNA,从而将DNA 中的遗传信息转移到RNA中去的过程称为转录。 编码链(coding strand)=有意义链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反义链 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转录仅发生在DNA的一条链上。 启动子(promoter):是DNA转录起始信号的一段序列,它能指导全酶与模板正确的结合,并活化酶使之具有起始特异性转录形式。 终止子(terminator):转录终止的信号,其作用是在DNA模板特异位置处终止RNA的合成。 转录单位:DNA链上从启动子直到终止子为止的长度称为一个转录单位。 3.1 RNA的转录 转录的基本过程都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1、模板识别阶段主要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苷酸与模板DNA的碱基配对。 2、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3、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是通过启动子阶段,通过启动子的时间越短,该基因转录起始的频率也越高。 4、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就是转录的延伸。 5、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 杂合物分离,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3.1.1 转录的基本过程 RNA合成的基本特点: 1.底物是:ATP、GTP、CTP、UTP

数据库系统原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库方式下,信息处理中占据中心位置的是( ) A.磁盘 B.程序 C.数据 D.内存 2.下列功能中,不属于...DML 基本操作功能的是 ( ) A.排序 B.插入 C.修改 D.授权 3.设计数据库时,应该首先设计数据库的( ) A.应用系统结构 B.概念结构 C.逻辑结构 D.物理结构 4.设有关系R 和S 如图: 则R 与S 进行差运算,其结果的元组数为( ) A.1 B.2 C.3 D.5 5.SQL 语言的标准库函数COUNT 、SUM 、A VG 、MAX 和MIN 等,不允许... 出现在下列哪个子句中( ) A.SELECT B.HA VING R S

C.GROUP…HA VING D.WHERE 6.SQL语言是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典型的数据库语言,它是() A.过程化语言 B.结构化查询语言 C.格式化语言 D.导航式语言 7.将查询关系S的权限授予用户WANG,并允许该用户 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实现此功能的SQL语句是() A.GRANT SELECT TO S ON WANG WITH PUBLIC B.GRANT SELECT ON S TO WANG WITH PUBLIC C.GRANT SELECT TO S ON WANG WITH GRANT OPTION D.GRANT SELECT ON S TO WANG WITH GRANT OPTION 8.若事务T1已经给数据A加上了共享锁,则事务T2() A.只能再对A加共享锁 C.可以给A加任何锁 B.只能再对A加排他锁 D.不能再给A加任何锁9.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内部模型D.外部模型

数据库原理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数据库是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包括______。 A.数据之间的联系B.数据安全 C.数据控制D.数据操纵 2.下列选项中_____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A.数据加工B.数据共享 C.关系模型D.减少数据冗余 3.______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DBMS B.DB C.DBS D.DBA 4.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A.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大、统一管理和控制 B.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互换性、数据冗余小、统一管理和控制 C.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统一管理和控制 D. 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小、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______。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应用系统 C.相关的计算机系统D.各类相关人员 8.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9.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________。 A.数据定义功能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纵功能D.数据控制功能 10.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________。C A. 采用了数据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B. 包括数据库管理人员、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C.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 包含操作系统在内的数据管理软件系统 11.下面列出的条目中, 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______。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很高D.数据独立性高 12.数据冗余指的是__________。 A.数据和数据之间没有联系 B.数据有丢失 C.数据量太大 D.存在重复的数据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习题答案

第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RNA到蛋白质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密码子(codon) 2.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3.反密码子(anticodon) 4.信号肽(signal peptide) 5.简并密码(degenerate code) 6.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 7.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 8.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 9.氨酰- tRNA合成酶(amino acy-tRNA synthetas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IF(initiation factor): 2.EF(elongation factor): 3.RF(release factor): 4.hn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5.fMet-tRNA f : 6.Met-tRNA i : 三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作为模板,_____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_____作为合成的场所。 2.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端到______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____端到____端。 3.核糖体上能够结合tRNA的部位有_____部位,______部位。 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通常以__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有时也以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以______,______,和______作为终止密码子。 5.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的5ˊ端富含_____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rRNA的3ˊ端的_____序列互补配对,而帮助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6.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IF)有_____种,延伸因子(EF)有_____种,终止释放(RF)有_____种;而真核生物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因子通常有_____种,终止释放因子有_____种。 7.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第一个被掺入的氨基酸是_____。 8.某一tRNA的反密码子是GGC,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_____和_____。 9.在真核细胞中,mRNA是由_____经_____合成的,它携带着_____。它是由_____降解成的,大多数真核细胞的mRNA只编码_____。 10.生物界总共有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 11.氨酰- tRNA合成酶对_____和_____均有专一性,它至少有两个识别位点。 12.原核细胞内起始氨酰- tRNA为__ ___;真核细胞内起始氨酰- tRNA为_____。13.原核生物核糖体50S亚基含有蛋白质合成的_____部位和_____部位。 14.许多生物核糖体连接于一个mRNA形成的复合物称为_____。 15.核糖体___亚基上的___协助识别起始密码子。 16.遗传密码的特点有方向性、连续性_____和_____。

第一部分 数据库系统概述答案

填空 1.Sql语言特点:1简单易学2非过程化语言3面向集合的语言4多种使用方式 2.数据库模型:层次数据模型, 网状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3.数据库体系结构: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映像 4.Sql语言的分类:据定义语言(简称DDL,用于定义、修改、删除数据库的表结构、视图、索引等);数据操纵语言(简称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和更新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简称DCL用于设置数据库用户的各种操作权限)事务处理语言(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整性). 5.触发器的组成:触发器名, 触发器的触发事件, 触发器执行的操作 6.触发器的作用:对数据库中相关的表进行级联修改; 撤销或回滚违反引用完整性的操作,防止非法修改数据; 完成比检查约束更为复杂的约束操作; 比较表修改前后数据之间的差别并根据这些差别进行相应的操作; 对一个表的不同操作可调用不同的触发器,对一个表的相同操作也可调用不同的触发器. 1.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需求分析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阶段, 数据库实施阶段,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2.大数据特征:数据体量巨大, 处理速度快, 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 3.NoSQL数据库分类:键值存储数据库, 列存储数据库, 文档型数据库图形数据库. 4.函数依赖:设有关系模式R(A1,A2,…,An)的子集X、Y。如果对于具体关系r的任何两个元组u和v,只要u[X]=v[X],就有u[Y]=v[Y],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X,记为X→Y。 5.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F+:所有被F逻辑蕴含的函数依赖所组成的依赖集合称为F的闭包。 6. 1NF:在一个关系模式R中,如果R的每一个属性的值域中的值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位,则称R为第一范式,记为1NF。 7. 2NF: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属于1NF,并且它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它的每一个候选键,则称R为第二范式,记为2NF。 8. 3NF: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属于1NF,并且R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它的任何一个候选键,则称R为第三范式,记为3NF。 9. BNCF:设有关系模式R(U,F),F是R上的函数依赖,X和A是U的子集,且A不包含于X。如果对于F中的每个函数依赖X->A,X都是R的一个候选键,则称R是BCNF。 选择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数据冗余度最小、共享性最高的是(数据库管理)阶段。 2. (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系统的特性不包括以下(数据加工)选项。 4.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5.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库管理软件。 6.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7.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8.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各类相关人员) 9.数据库类型是按照( 数据模型)来划分的。 10.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具体的机器和DBMS)。 11.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是不正确的。12.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序与数据独立性。13.(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14.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15.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数据的集合),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做(数据库管理系统),由计算机、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数据库系统)。 16.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数据冗余)。 1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系统软件)。 18.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不包括( 为定义的数据库提供操作系统)。19.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20.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表、视图等对象的定义、修改 和删除,这类语言称为(数据定义语言(DDL)) 21.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 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数据操纵功能) 2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共享) 、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 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23.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 组成。 24.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库本身,还要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各 类相关人员) 2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26.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系统软件 ) 27.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用三级模式来描述数据库,其中外模式是用户 与数据库的接口,是应用程序可见到的数据描述,模式是对数据整体的逻 辑结构的描述,而内模式描述了数据的物理结构。 28.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 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29. 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是(数据结构)。 30.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数据之间的联系 )。 31.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次、网状和关系。 32. 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m :n关系)。 33. 关系模型中,一个候选键是(可有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 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34.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35. 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数据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 36.数据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像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37.数据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 征的是(模式(逻辑模式)) 38.对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39.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40. 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和物理独立性。 41. 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 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42.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用来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的是 (模式)。 44. 在关系数据库中,视图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外模式) 45. 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数据之间的联系)。 46. 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层次、网 状和关系)。 47. 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也 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 )。 48.数据库可按照数据分成下面三种: (1)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 个记录,只有一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层次型数据库。 (2)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 个记录,也有多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网状型数据库。 (3)不预先定义固定的数据结构,而是以“二维表”结构来表达数据 与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关系型数据库。 49.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 的结构是( 二维表结构)。 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选择、投影、连接)。 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 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3.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 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属性)。 4.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笛卡尔积)。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不可再分)。 6.在关系代数运算中,四种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为(交、并、 差、广义笛卡尔积)。 7.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σ f (R))。 9.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 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属性)。 10.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 11.在关系代数的传统集合运算中,假定有关系R和S,运算结果为w。如 果W中的元组属于R,或者属于S,则w为井运算的结果。如果w中的元 组属于R而不属于S,则w为差运算的结果。如果w中的元组既属于R 又属于S,则W为交运算的结果。 12.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的操作称 为投影;从表中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将两个关系 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13.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 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属性)。 14.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不同的 ). 15. 设有属性A,B,C,D,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R(A×B×C×D))。 16.设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 是(R∪S)。 17. 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18.系数据库用D表格数据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其任何检索操作的实 现都是由B选择、投影和连接三种基本操作组合而成的。 19. 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是指(D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 20.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Cσ f (R)。 21.型中,通常可以把D 字段称为属性,而把B记录类型称为关系模式。 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C关系演算。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 投影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B小于或等于原来关系的元组个数。用 D表格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的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 22. R(A,B,C,D)和S(C,D,E),下列不成立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R?S)。 23.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运算有(选择、投影、连接) 24.传统的集合“并、交、差”运算施加于两个关系时,这两个关系的(关 系模式)必须相同。 25关系代数中,从两个关系中找出相同元组的运算称为(交 ) 运算。 1.SQL语言是(非过程化 )的语言,易学习。 2.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 )语言。 3.SQL语言具有(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的功能。 4.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嵌入式SQL )。 5.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 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要查找选修“COMPUTER” 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S,C,SC )。 6.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NO Char(4) NOT NULL, NAME Char(8) NOT NULL, SEX Char(2), AGE tinyint) 可以插入到student表中的是 ) (‘1031’,‘曾华’,NULL,NULL)。 7. S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QERT,UPDATE和DELETE等。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SELECT)。 第8到第10题基于这样的三个表即学生表S、课程表C和学生选课表SC, 它们的结构如下:S(S#,SN,SEX,AGE,DEPT) C(C#,CN) SC(S#,C#,GRADE) 其中:S#为学号,SN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DEPT为系别,C# 为课程号,CN为课程名,GRADE为成绩。 8.检索所有比“王华”年龄大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正确的SELECT 语句是(A.SELECT SN,AGE,SEX FROM SWHERE AGE>(SELECT AGE FROM SWHERE SN=“王华”)) 9、检索选修课程“C2”的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学号。正确的SELECT 语句是D.SELECT S# FORM SC WHERE C#=“C2” AND GRADE>=ALL (SELECT GRADE FORM SC WHERE C#=“C2”) 10、检索学生姓名及其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和成绩。正确的SELECT语句 是C.SELECT S.SN,SC.C#,SC.GRADE FROM S,SC WHERE S.S#=SC.S# 11.视图是一个“虚表”,视图的构造基于(基本表或视图) 12.关系代数中的π运算符对应SELECT语句中的以下哪个子句?(SELECT) 13.关系代数中的σ运算符对应SELECT语句中的以下哪个子句?(WHERE) 14.关系代数中的×(笛卡尔积)运算符对应SELECT语句中的以下哪个子 句?(B.FROM) 15.在SQL的排序子句:ORDER BY 总分 DESC, 英语 DESC 表示(总分高 的在前面,总分相同时英语分数高的在前面) 16.使用查询语句: SELECT STUDENT.学号, STUDENT.姓名, SUM(分数) FROM STUDENT, GRADE WHERE STUDENT.学号=GRADE.学号 GROUP BY STUDENT.学号, STUDENT.姓名 查询结果是(按学号分类的每个学生所有课程成绩的总分) 17.在SQL语言中,用于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的关键字是(DROP) 18. SQL语言的GRANT和REMOV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19.SQL语言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是( SELECT )。 20.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 ALTER )。 21. 用于实现数据存取安全性的SQL语句是(GRANT和REVOKE) 1.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插入操作 异常是指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2.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关系 规范化理论)。 3.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4.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问题而引入的。 5.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 (冗余度大)的缺陷。 6.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仍可能存在一定的插入 和删除异常)是正确的。 7.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1NF)。 8.在关系模式R中,若其函数依赖集中所有决定因素都是候选键,则R 最高范式是(BCNF )。 9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割的,那么R一定属于(1N F)。 10.当B属性函数依赖于A属性时,属性A与B的联系是(多对1)。 11.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A←→B)。 12.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13.关系模式中各级模式之间的关系为(3NF?2NF?1NF) 。 14.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必定是1NF ) 。 15.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3NF)。 16.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2NF )。 17.关系模式的候选键可以有1个或多个,主关键字有1个。 18.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可以有( 1个或多个 )。 19.关系模式的分解 (不惟一 )。 20.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 下面“部门”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部门成员)。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 21.设有关系W(工号,姓名,工种,定额),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正确 的答案是 (W1(工号,姓名,工种) w2(工号,定额) )。 22.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为课程, P为教师,S为学生,G为成绩,T为时间,R为教室,根据定义有如下函 数依赖集F={C→G,(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T,S,P,W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2NF。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3(S,T, R,C),则W1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4NF,W2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4NF , W3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2NF。 23.关系规范化设计的目的是(控制冗余,避免插入和删除异常) 24. 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系别,宿舍区),函数依赖集F={学 号→姓名,学号→系别,系别→宿舍区},则学生关系满足(NF)。 25若关系为1NF,且它的每一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候选键,则该关 系为2NF。 26. 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中,在执行“分解”时,必须遵守规范化 原则,保侍原有的函数依赖性和(无损连接性) 27.对于非规范化的模式,经过使属性域变为简单域转变为1NF,将1NF 经过消除非主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依赖转变为2NF,将2NF经过消除非 主属性对候选键的传递依赖转变为3N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